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12 16:57: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4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是一本由[加]高文·亚历山大·贝利GauvinAlexande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精选点评:●了解殖民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读后感100字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是一本由[加] 高文·亚历山大·贝利 / Gauvin Alexande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精选点评:

  ●了解殖民时期拉丁美洲艺术的一本全面的书

  ●翻译特别好特别严谨。最喜欢的是建筑相关的部分,殖民者真是给拉丁美洲留下了不少珍贵遗产。看到三百年前的教堂还好好的在那里实在是感人。相比之下我们对于侵略者留下到东西态度非常坚决,比如我们现在几乎不太可能找到日本人在二战期间留下来的什么建筑了,当然也可能他们并没有建造什么。即使有的话也早被我们斩尽杀绝了。但是拉美人似乎不这么看,殖民者带去了让他们几乎种族灭绝的天花梅毒这些疾病,但是他们也依然接受了西方的宗教,艺术,建筑并且深刻受其影响。墨西哥城主教教堂真是太壮观了,一座建筑讲述了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建筑整个历史,包含着每一种曾经来到殖民地的西班牙风格,其中包括哥特式的肋拱,文艺复兴式的墙墩和拱顶,巴洛克式的涡巻和螺旋圆柱,倒锥与新古典式的饰头。还顺应了墨西哥环境,拱顶轻薄,为了抗震。

  ●好看,外行看个热闹,算是补齐盲点。

  ●由于关于拉丁美洲艺术的中文介绍比较稀缺,这本书也就十分可贵了。且本书在在叙述上不止于殖民时期,对于前殖民时期和独立后的艺术也有所涉及,可以说是入门拉丁美洲艺术史的一份很好的中文材料。然而作者的立场却使得在阅读中时常会产生一些不太好的感受,详见长评。

  ●很多去今几百年的艺术品,如今看起来都非常潮啊~

  ●作者真内行。拉美太迷人了。

  ●本系列最期待之《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艺术视角下呈现不同文明的碰撞~

  ●填补了知识盲点

  ●拉美艺术早期萌芽阶段的解读作品,从发现的视角切入艺术母题,包括对当地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艺术、考古实物的艺术特色,如壁画、油画、装饰品形态等按照历史时间线地发展,不断拓展外延。讲述的艺术品创作者也涵盖拉丁美洲各种人群,包括土著人的艺术,黑人艺术、欧洲移民艺术、在拉丁美洲出生成长的欧洲后裔艺术,亚洲移民艺术、混血人艺术等等,从不同族群归属的艺术作品中,更加完整地看待这一历史时期拉丁美洲的艺术风貌及其成就。在本书引进之前,国内还没有对这段艺术的详尽介绍,本书全彩印刷,填补了这部分空白。

  ●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读后感(一):生活与艺术

  拉丁美洲,一个距离我们最遥远的大陆,最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国度。想到那片土地,唯有几个零星的印象,足球、亚马逊森林、桑巴,那里的文化与我们差距甚远,地理不变,去了解那里的生活,需要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包容心。如果没有像《百年孤独》、《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等这样的文学作品给予我们一定的描绘,想要阅读甚至理解关于那里的一切都显得陌生而新奇。

  1492年,在西方哥伦布抵达美洲大陆,无论任何一本通行的历史书,都会说,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但很少有人会从当地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梅尔吉普森有一部电影《启示录》,讲的是关于玛雅帝国的纷争,本来是一部简单的部落王子复仇记剧本,但全篇的最后出现了来自海上的帆船,那是来自西方的哥伦布帆船,就像驶向日本岛的黑船,是一个两个文化撞击和对话。

  正如作者引言中写的一样:

  如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人仍旧将殖民地时期视作屈辱史,以及一种对于他们被殖民前的历史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压迫和专政的陪衬,而全世界的人都不情愿去接受一段与欧洲的集体罪恶相关联的时期。

  但,1492年到1820年,无论怎么修饰,都是拉丁美洲的一段殖民史。本书没有像《拉丁美洲被切卡的血管》一样去疾呼那片受苦受难的大地,而是从艺术的角度去详细向人们展示那一特殊时期的生活。书中没有反抗的血腥,没有激烈的冲突,有的只是平实的事实讲述,从艺术的角度。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角度呢?读完全书会有一个感觉,无论是现在我们看到各种伟大的建筑、优美的雕塑、动人的画作,在历史的当下,其实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除非对着枪口,总是平淡的,没有谁天天激情飞扬热血喷洒,也不会日日高声疾呼上下奔走。西方所带来的的不同,只会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去平缓过渡:《瓜达卢佩圣母》中的圣母有着灰紫色的皮肤;《唐 马科斯 奇关 托帕像》画中的安第斯贵族既有印加皇帝的服饰,也有西班牙贵族的服饰;墨西哥城主教座堂会根据当地多地震的情况而降低高度。与其说这是一种文化的妥协,倒不如说文化的传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复杂和坚韧。在各类生活中产生的艺术不会因为各自信仰的不同而立马转向,他们会在耶稣圣像中包裹自己的当地神明,也会在来自中国的瓷器中加入土著的图案,对于生活中美的追求,有时候会被战争、贫穷、饥饿打断,确绝不会消失,而这种美不论它来自哪个方向,自有其扎根的生命力,无需刻意嫁接。

  全书论述的方面相当齐全,从土著和进入美洲大地的贵族生活,从乡村的传教站到城市的大教堂,从创作艺术的小作坊到学院,不一而足,试图给读者一个较为全面的拉丁美洲殖民地生活,尤其难得可贵的是,最后一章还从海外的殖民地文化进行比较和补充,作者的学者精神值得嘉赏,另外书中有大量的精美图示,对于大多数不了解艺术的读者也附录的名词、人物、年表等介绍,是一本详尽的艺术读物。

内页插图内页插图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读后感(二):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艺术里的“中国风”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系统论述和梳理了拉丁美洲被欧洲豪强征服与统治期间(1492—1820)的艺术成就和发展脉络,殖民地文化复杂多样,美洲土著、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等等都在这块大陆纠缠博弈,留下深刻印记,他们被作者赋予相对平等的话语权,诉说着并不遥远的故事。

  本书内容繁多,引起我强烈兴味的是其中的中国色彩。

  殖民地克里奥尔人贵族生活奢华,迷恋各类装饰艺术。贸易繁盛,欧洲兴起的对中国风的追捧风潮延续到拉丁美洲,种种特色的中国式器具在贵族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比如中国扇子,是高雅气质的象征,也是上流社会社交游戏的必备道具。

《安娜·玛丽安娜·贝尔松赛-萨拉萨尔像》,18世纪中期

  1565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建立之后,中国的青花瓷涌入市场,当地的匠人、艺术家纷纷仿制开创新工艺,到了18世纪,中国风的青花瓷已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在演变过程中,中国风格与欧洲风格、当地的人文环境结合,创制出别样的异域风情。一件18世纪初期的青花瓷盆,中心装饰着别出心裁的中国风景,“有河流、桥梁、带有巴洛克式穹顶的寺庙以及墨西哥教堂的钟楼”等等,体现了跨文化融合所产生的独特而多样的趣味。

亚洲式装饰塔拉韦拉陶瓷盆,18世纪初期

  另一件极为精美的秘鲁织锦,既有凤凰、麒麟和牡丹等中国图形,又有羊驼和兔鼠等南美洲动物形象,而中国传统中象征吉利的红色,在当地文化中象征着奢华,这种基于相似文化心理所产生的共同喜好,提示我们注意,殖民地对中国风格的推崇,并非在于展现中国的真实形象,而是“对于异域风情和多样性的喜好”,是一种内在接受。另一座来自18世纪巴西萨尔瓦多的私人祈祷台,尽管结构是古典式的,但却涂以中国风格的颜色,金框上有柳树形象,圣母像后的花形纹饰令人想起中国丝绣的花纹等等。

带中国式图案的毯子,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期带中国纹饰的私人祈祷台,18世纪

  如何解释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对中国乃至亚洲的兴趣,作者认为,除了对欧洲的跟风,更在于“它与克里奥尔人自我认同的核心相关联,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贵族阶层,克里奥尔人一律认为亚洲文明与美洲殖民前的历史有着文化上的亲密性”。这种两个大陆根本上相关联的信念起与种种传说和假说,比如一部分美洲人属于消失的以色列(《圣经》历史中的亚洲)的一支,比如美洲人是自白令大海峡大陆桥迁徙而来的人,几代拉丁美洲人为两个大陆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索。

  作者进一步分析道:

克里奥尔精英用亚洲的牢笼将自己包裹起来,部分是因为这些物品属于一个可以与古希腊、古罗马相提并论但又——不管是多么脆弱地——与美洲的“他性”相关联的古老文明。在殖民地贵族单调的世界里,人们享有大量的财富却没有什么实权,这种推测有助于对拉丁美洲人在很多方面劣于欧洲人的一种自卑感提供补偿。

  克里奥人是在殖民地出生的白人,区别于生于欧洲而迁往美洲的移民,在殖民地时期,一般被排斥在教会和国家高级机构之外。这么看来,他们对中国-亚洲风格的迷恋,颇有一种“借他人之酒,浇胸中块垒”的意思。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读后感(三):视角与书写——《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读记

  由于关于拉丁美洲艺术的中文介绍比较稀缺,这本书也就十分可贵了。且本书在叙述上不止于殖民时期,对于前殖民时期和独立后的艺术也有所涉及,可以说是入门拉丁美洲艺术史的一份很好的中文材料(当然要进阶则需要阅读外文著作了)。以下的叙述将从笔者击节赞叹之处及认为有待商榷之处两部分大致记录一下阅读时获得的新知及感悟。

  一

  全书分八章,第一章概述了前殖民时期的艺术及土著与欧洲殖民者的相遇;第二章则详述土著的反应;第三章及第七章分别叙述了代表王权的总督及克里奥尔贵族(出生于美洲但双亲是欧洲人)的艺术,并指出了他们是重要的艺术赞助人;第四章指出当地艺术创作的运行机制——即引入欧洲的行会(在晚期引入学院);而五六章则分别以地方传教站/乡村教堂与都市教堂的角度阐述殖民地中央与地方艺术表现的不同;最后,作者在结语中对独立后的拉美艺术进行了简述。

  在本书的叙述中,有两点是特别需要提及的。

  其一,作者提出了三种艺术中的文化适应的表现,分别为并置、趋同与统摄。并置即是一个文化的装饰出现在另一个文化图案的旁边,两者都依然可以用原有的含义解释,比如在奠基日期中出现的阿拉伯数字与阿兹特克象形文字日期的并置;趋同指一个文化符号能够表现出双重含义,比如圣伊格纳丢教堂的西番莲雕刻,耶稣会将其解释为耶稣受难,瓜达尼雕工则将其视为重要的催眠般幻觉状态的象征;统摄则指旧的文化符号融合新文化并产生新的含义,比如土著以崇拜他们自己神明的方式祭拜耶稣。作者提出的这三种表现无疑是十分普世的,但其中也表现出了两种文化相遇时对弱势文化的相对忽视,这点由下文详述。

  其二,作者以西葡殖民帝国的视角勾勒拉丁美洲与亚非的关联,这是十分引人入胜的一处。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全球化,而我们以往往往站在中国自己或者得胜者欧洲的视角介入,而忽略了非洲及拉美的声音。遍及全球的人员与物品流通给拉丁美洲的文化生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比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盛行给西属墨西哥带来了崇尚中国风的潮流,甚至兴起了对中国瓷器的仿制;而往返果阿的商船则为葡属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瓷器。

  作者指出,拉美对于中国及日本器物的迷恋,不仅是受到当时欧洲“中国风”盛行的影响,也是当时克里奥尔人书写自身文化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土著文化还是东方文化都属于“他者”,当时的人们试图在两者间建立血缘与文化的关联,从而补偿自身在面对欧洲人时的自卑感。

  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则是意识到拉丁美洲在艺术上的重要性。拉丁美洲本地有着丰富的金银矿产,而在欧洲爆发战乱时,拉美本地一直是相对和平的。前者确保了充足的艺术赞助与创作原料,后者则保证了艺术发展的平稳与连续性。同时,由于距离欧洲遥远,这里也出现了不同的欧洲风格混杂的情况,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不同的样式常常轻松的混合在一起,这也促成了殖民时期拉丁美洲艺术的独特性。因而,在对全球艺术史进行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时,也不应忽视这一时期的拉美艺术。

  还有一则印象比较深刻的则是将拉美殖民与其他地区殖民的对比。拉美由于自身丰富的资源及较为开化的土著使在拉美的殖民要比在非洲更加深入。而又不同于亚洲地区殖民多以点状形式存在,且受到当地大国的压力,对拉美的殖民则是面状的——这也与欧洲与拉美的相对距离有关。当然,在这里,西班牙与葡萄牙对拉美的殖民也是不同的,在此不详述。总之,作为殖民地的拉丁美洲,表现出了与其他地区殖民地不同的特性,反映到艺术上也是如此,这也是作者所强调的。

  二

  作者在书中提出要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拉丁美洲及拉丁美洲艺术,比如,应把哥伦布首航美洲看作是一次相遇而非发现;又如,强调土著文明自身的艺术传统,殖民时期的文化是一条三向马路——印第安人、非洲人、欧洲人。这是值得赞赏的,也有助于我们以一个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审视这一时期的艺术与文化。

  然而,作者的立场却并不完全如他所言,作者并不回避殖民时期对土著的及土著文化的迫害,但他在一定程度上却将其美化了。在作者的笔下,土著文化虽然遭到破坏,但也有一部分残留,并进入到了宗教艺术的表达中,从这一时期的建筑中,我们也能够发现文化融合的痕迹。这当然是事实,但作者却刻意回避了最为重要的一点——土著的文化体系已然崩塌,殖民时期的体系是建立在欧洲艺术之上的,偶然的土著表达,更多的却像是一座宏伟殿堂中的几处不甚重要的装饰。从作者的罗列中我们不难注意到这一点,从圣像到建筑,无处不体现着欧洲的强大影响,而作者却不肯完全指出这一点。我们能够随处找到对土著艺术家不公正待遇的描述——而这却被作者“相对待遇较好”、“拥有高超的艺术水平”而掩盖。

  从这段时期的政治变迁来看,当时对土著的攻击与管理是蛮横而暴力的。而反映到本书对艺术史的叙述上,却分外温柔了起来,好像是欧洲人与土著和平共处,携手共进着创造了这一时期的艺术一样——听起来多像现代全球化模式下的话术,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也会比作者的叙述更加残酷。或者是,在两者的碰撞中固然有着和谐的时刻,但以片段概况总体则是令人有些无法接受了。作者虽然警告不应过分用种族或祖籍进行艺术分类,但作者恰好又走入了另一极的过度解构。

  董少新先生在《空间与心理:澳门圣保禄教堂再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即澳门圣保禄教堂中出现的东方元素可能与本土化或者文化融合并无多少关联,教堂无论是样貌还是理念都欧洲式的。这些可能仅仅出自当地修建者的灵光一现,不宜作更深的解读。当然,我们不能回避在这个过程中本地与欧洲工匠的互动,但在一个设计理念及造型完全固定的情况下,这里又能有多少称之为“融合”的地方在呢?至少在澳门这里,当地的人们依然是把这座教堂看做格格不入的西方建筑,这很难称之为“融合”,或许称作“强权”可能会更好些。

  如果论及拉美,私以为这段时期的艺术史可以归纳为两对中心与边缘的问题:一对是欧洲与拉美,远离欧洲的拉美在汲取(也可以说是被动输入)欧洲艺术的时候可以用更开放多元的方式去改造;另一对是殖民中心与偏远地区,偏远地区的土著势力常常大过殖民势力,因而在艺术创作时即保留了更多前殖民时期的痕迹。这也是作者所指出的,但我们却很难得到如作者一样的答案,我们看到的是由于“边缘”的松动导致了土著文化的侥幸存留,而不是由于中心的和平与慷慨形成了中心与边缘的和平共处。

  当然,我们也很难苛求于作者的立场,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土著文化本就已然沦为“边缘”或是“他者”,这一限定即导致了很少会有研究者站在土著的立场发声。从书中关于独立后拉丁美洲艺术的叙述中即可见一斑。虽然其中也有艺术家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殖民时期的艺术,但大部分则毫不犹豫的转向它。

  这也并不奇怪,毕竟在这里,主要发声的人群是克里奥尔人和梅斯蒂索人(欧洲人与美洲原住民混血),他们虽然强调土著文化,但那不过是反击欧洲歧视的一种方式,而在根源上,土著文化已然进入人类学的研究,成为落后的、历史的。而殖民时期的文化则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为这片土地的一部分,就像2001-2002年古根海姆的“巴西:灵与肉”展所指出的:巴洛克艺术是巴西民族主义认同的最终根源。

  因而,笔者的疑惑则最终指向了——拉丁美洲是什么?或者说,现代拉丁美洲是什么?我们不能否认,土著已然是少数,而这片土地真正的振兴,则在于欧洲移民的进入以及来自欧洲的文化重塑——这也形成了拉美当代的文化认同。我们无法评价这件事幸运与否,毕竟木已成舟。对拉丁美洲来说,我们也是他者。如果我们拿殖民渗透较轻的非洲作比——他们保留了更多土著文化,却依然身处不发达的囹圄中,我们又会对拉美的殖民表示赞同,而殖民深浅则又根源于两地的自然环境。

  于是我们又要去问询,殖民是什么?国家独立又是什么?这些似乎都难以回答。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每一片土地都是复杂而与别处不同的,这点根源于自然,且以不同的方式与情境表达。因此,世界是多样的,也需要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不同的土地。而我们无数次阅读历史,最终所获得的教益也不过是如此。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读后感(四):重回殖民地时期,探寻美学之下多融合的拉丁美洲艺术

  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白人征服者便很快向美洲移民,并随之与印第安人混合,产生了下一代的新西班牙人。纵横330多年的殖民时期(1492-1810),多种文化和人种混合交融形成了全新的“美学地图”。在“美学地图”中,正是因为多人种的聚居,使美洲成为欧、亚、非人种和文化杂交的地区,拉丁美洲艺术也从原本的单一变成多样、从简洁再到复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发展态势。

  高文·亚历山大·贝利在《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当中,呈现了该时期的艺术史全景,并选取独特的角度和排选丰富的内容,力求还原拉丁美洲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书中加入200多幅插图,呈现拉丁美洲艺术超越时空、不拘一格的创造力。

书籍封面

  首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殖民时期的六件事:

  1、当地人口被淘汰(血腥征服的开始;当地黑死病、天花等疾病的传播)

  2、本土文化被禁止(西班牙统治下,本土的宗教和文化受到严重压制)

  3、西班牙体系促进了剥削(制度统治)

  4、现有的权力结构被取代(上层阶级的丧失)

  5、本土历史被重写(受损的历史)

  6、殖民者在殖民地是“利用”,而非“发展”(征用廉价的劳动力)

  从上面的六件事,基本可以看出在330年间的殖民时期,拉丁美洲的历史正在被揉碎和重塑。

  在历史的大地图上,这片区域正在呈现全新的划分,并且随着人种的迁移和融合,导致了文化、艺术也在随之改变。人种的变迁,使得文化的聚集和混合,产生着剧烈的冲突和碰撞。

  从美学的角度讲,一切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在于变动之下的呈现新的表现形式,即使我们感叹原有的部落文化被打破,殖民者的侵略带去流血和背井离乡,但是,多变的政治和被剥削的统治局面又使得艺术在人们生活中有了重要的地位:

因为政治结构常常不能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拉美的观众便不断从文学艺术中寻找相对恒常的真理。

  正是因为这种状况,使得作家和艺术家在那段殖民时期当中,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他们甚至变成民族精神的代表,在受苦难的大众心中享有极高的威望。拉丁美洲的人民对艺术家的重视,让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艺术中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和反映社会生活,在艺术创作中同样集中体现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精神。因此有学者认为,殖民时期的拉美艺术家又往往被当做拉美意识的代言人。

《摩西、铜蛇和耶稣显圣容》,克里斯托瓦尔·德比利亚尔潘多,1683年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里,分出了8章来阐述艺术的不同表现,殖民前世界到土著生活,再到宣示王权的艺术里面展示殖民者帝国图像,从中挑出行会和学院的版块讲述创作艺术。

  随之入侵活动的持续,将自国文化通过传教士和乡村教堂输出,从中看到宗教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无论是乡村教堂还是都市教堂,宗教信仰的输出正在深入文学艺术当中,从建筑、雕像、文学作品里都能摸见踪迹。最后一章内容,展现了纷繁的海外文艺复兴。

  这个由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全球自由贸易的兴起和殖民地的出现,拉美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同时也造成了文化成分较为复杂的特点:

  (1)反映社会现实和具有社会批判性精神;

  (2)体现独特的艺术个性;

  (3)多元性与本土特色相结合;

  这些特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西方资本扩张的表达,在表达当中充分讲述了拉美地区纳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市场,美洲的殖民化.....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的发展空前高涨。

  通过了解整个大的历史背景,加之了解完西班牙殖民影响之下的拉美文化艺术,包括这其中的每一个专属独特性以后,你会发现,这才是正确分析拉美文化艺术美学的思想前提。无论是涉及衣食住行,还是雕像建筑,殖民时期的拉美文化,都呈现着异彩纷呈的样式。

  四五百年推进过程中,杂交型的文化早已慢慢扎根在这片破碎重组的土地之上,并成为拉美民族文化的归属。艺术在逐步随着国家形势的改变而改变,以及人民的意识觉醒也在进行激烈的斗争。弱肉强食的世界竞争中,“落后总是要挨打”这句话说的总是真切的,还好组合形成的新的拉美文化【美学地图】让人窥见殖民时期暴风雨和暴风雨后的平静。

  拉丁美洲的文化艺术在阶级斗争争取自由独立的大环境下,发展成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渗透的样子。这种激进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现着一种纯天然的民族主义和本土英雄之美。而拉丁美洲的文化艺术的本质其实在于,在人的精神层面,有一种冲破自由枷锁的魄力和一种勇于创造自己的独特之美。

  我想,高文·亚历山大·贝利想要《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殖民时期艺术上美学的观感,更多的是透过这段殖民时期,从更多地层面来讲述艺术之所在,以及殖民时期的美学当中的冲突和融合。

  参考资料:

  1.《美术观察》2001-12期 李建群

  2.《拉丁美洲历史介绍:关于他们的殖民地的时代以及影响》 作者:雅诗带你话历史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读后感(五):“我,历经沧桑”:从《殖民地时期拉丁美洲艺术》看拉美文化融合

  历史上拉美文化星光闪耀。玛雅文化、萨波特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米斯特克文化、印加文化……这一串串闪光 的名字,就宛如文明史上熠熠闪亮的明珠。也难怪哥伦布在1942年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眼睛看到的最美丽的画面。”拉丁美洲这片土地饱受风霜,曾经璀璨夺目的拉美土著文明再也无法展现其昔日的风采。不过幸运的是,在土著民的努力下,保留下了部分文明的遗迹,使得人们可以去追忆,去感叹。更重要的是,这部分拉美文明的碎片,相当于是点点火种,在与欧洲文明、亚洲文明、非洲文明融合后,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拉美文明,也让拉美的文化艺术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1、神秘璀璨的美洲大陆,殖民主义对它艺术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在世人眼中,美洲是一个神奇的大陆,是一个极富浪漫气息的地方,同时也是土著民的世外桃源。

  在历史上,拉丁美洲有千百万的印第安人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出了无数让人叹为观止的古代文明。

  玛雅文化、萨波特克文化、托尔特克文化、米斯特克文化、印加文化……这一串串闪光 的名字,就宛如文明史上熠熠闪亮的明珠。

  也难怪哥伦布在1942年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眼睛看到的最美丽的画面。”

  但是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拉丁美洲开始进入殖民地的阶段,时间长达数个世纪,给拉美人民的生活和美洲文明、文化进程都带来极大的影响。

  就像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到的,这片神奇的大陆有雄伟的山川大河,有神秘古老的印第安文明,有辽阔的草原树林,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但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经济的垄断,军事的强硬,统治的独裁,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巨震。

  是的,宗主国通过殖民主义路线,给殖民地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带来了新的经济路线,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整个拉美社会无论是从价值观念,从风俗习惯,从文化发展,从科学技术上来看,传统的拉美文明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但拉美文明是坚韧的,虽然在殖民者入侵后,土著文明被降低到从属者的地位,但是从内心深处,拉美人民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拉美传统文化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拉美文明的进程,并与外来文化碰撞,最终融合,形成了拉丁美洲自己特有的集欧洲基督教文明、土著印第安文明、非洲黑人文明,甚至是亚洲文明于一身的混合文明。

  如何正确地看待在殖民地时期外来文化对拉丁美洲文化的影响呢?加拿大的高文·亚历山大·贝利所著的《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一书中,采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进行了介绍,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殖民地330年历史当中拉美混合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这个过程就像是往一杯清水中加入不同色彩的颜料,五彩的颜色在水中分解,扩散,融合,最后汇入每一粒的分子当中。殖民地期间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继续影响着拉美当今的文化发展与艺术形态。

  2利剑与十字架:拉美土著文化与西方艺术的相遇与融合

  世界历史上很少有哪一段能够像欧洲与美洲的相遇这般同时激起敬畏、感叹和悲伤。

  在美洲地理上被发现之前,美洲印第安人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在美洲各地创造出多样的、差异极大的文化艺术形式。由于印第安部落的分散性以及独立性,在殖民文化入侵前,美洲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单质演变及原始性的特点。

  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始,欧洲的殖民者开始实行对拉美地区的掠夺及扩张,将拉美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拉美地区的传统文化与欧洲的文化相碰撞,相融合,混合文化开始初见端倪。

  但是这种交会与融合并不是平和发展的,其中伴随着鲜血与战争。殖民地时期的西班牙是政教合一的政权,西班牙殖民者当年的战略是剑与十字架,也就是用剑来征服美洲的印第安人,用十字架来征服印第安人的灵魂。

  在这个征服的过程中,天主教会采用各种或是温和,或是激进的手段来推进文化艺术的入侵活动。殖民者在他们建立的城市中建立学院和大学,教授拉丁语、神学、哲学等各种学科,这样,以宗教传播为起点,欧洲的殖民者潜移默化地控制了拉美的教育,进而影响着拉美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

  锋利的剑让印第安人沉默,但是在灵魂上,印第安人始终没有屈服,欧洲的十字架始终无法在印第安人的灵魂上屹立。

  在西方文明与拉美文明的融合过程中,趋同与抗拒一直都存在着,两种文明的形式与含义的不同,让印第安人在某些方面通过自己的聪明与巧手,巧妙地将拉美文化艺术加入到西方宗教艺术中,从而保留了拉美文明的印记。拉美殖民地中的土著民,很多人表面上完全按照天主教的要求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然而最终他们发现,这些“虔诚的土著天主教徒”实际上是披着天主教徒的外衣,供奉自己的神灵。

  这种巧妙的手法在著名的《马拉加胜利圣母》画像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这副画像是波托西画家路易斯.尼尼奥绘制,整幅画像初看上去很正常,可是仔细观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圣母华丽的烫金花纹下方有一个新月的标志,当把这个新月的图形与上方两条竖线连起来看的话,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的印加祭刀以及印加公主佩戴的别针的形状,而且脚边散落的花瓣与花朵或许与安第斯献祭的仪式有着某种关联。

  拉美土著文化,欧洲文化艺术再加上后来的非洲、亚洲文化艺术,一起构成了拉丁美洲的混合文化,自始至终,美洲文明都被有意无意地呈现出开放性与接受性,从最开始的被动接受西方文明,到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主动去吸收与接纳,拉美文化表现得极为丰富与多样。

3瓷器、传教站:东方文明在拉美的文化传播

  在拉丁美洲文化艺术的传播过程中,令人很惊奇地看到了亚洲文化的身影,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子。

  这也得益于新航线的发展与世界海洋贸易的发展,拉美各国先后沦为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地之后,中国文化与中国特色商品随着欧洲殖民者一起走入了拉美各国。

  尤其是拉美的土著居民自古就有烧制陶器的传统,在日常生活与宗教祭祀中使用着大量的陶瓷制品。欧美殖民者的入侵打断了印第安土著民陶器发展的进程,但是精美的瓷器让拉美居民眼界大开,并深深地影响到他们日常的生活。

  在1565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建立之后,中国的青花瓷涌入市场,到了17世纪后期,拉美人开始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中国元素,在白底上加入蓝色的花纹设计。

  不仅仅是在日常器具上,还有瓷砖,后来发展到房屋的装饰,修女院的墙壁等都开始大量使用包含中国元素的瓷制品。

  在现存的最精美的两件塔拉韦拉陶器上,展现出了17世纪到18世纪初期之间殖民地艺术的风格变化。

  中国风的河流、桥梁,带有巴洛克式穹顶的寺庙,墨西哥教堂的钟楼,各国元素交织在一起,却显得那么和谐;

  田野中的猎人和小鸟,分成一个个方格的拱廊,边沿处带有穹顶的建筑,在蓝色的青花映衬下,显得是那么的迷人。

  与明万历年间的一个青花瓷盘子来对比,可以明显发现明青花对于拉丁美洲艺术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不仅仅是让中国的商品能够在美洲传播,同时将中国的文化思想在拉美开花结果。早期的拉美国家,建立了很多耶稣传教站,亚洲的日本和中国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传播文化,进行艺术培训,促进了东方文化与拉美土著文化的融合。

  最典型的当属明朝晚期的《圣路加圣母像》,虽然是一幅神迹画,这幅绢轴完全以飘逸的中式风格用当地的水彩绘制而成。

  这幅画所参照的原型应该是半身像,来自中国的传教士将半身拉长为全身,上半身完全遵照原型,下半身却是以典型的中国方式来表现,外衣将蓬乱的袍子围起来,露出精致的裸足,这与中国传统的佛教绘画方法极为类似。

  原画作的脸部是拜占庭式的长线条,在《圣路加圣母像》中被巧妙地改变成圆润的风格,怀中的圣婴没有了常见的光环,头顶上又剃着传统的中国娃娃发式,像极了东方的菩萨与善财童子形象,这也算是东方文化与拉美文化的完美融合了吧。

4宣示王权的艺术:拉美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

  在审视拉美艺术时,其建筑艺术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点。拉丁美洲城市那种标志性的棋盘式城市结构,以及宏伟的市政建筑,宫殿,教堂等,无不在向我们展示着这是一块融合了各方面文化艺术的大陆。

  自发现美洲殖民地开始,开拓疆域的过程中,西班牙征服者就已经开始按照欧洲皇家规范来规划并建造现代城市网络。

  这些城市的简述设计、布局与风格,不但是为了满足实用性或者是艺术性的需要,还有宣扬皇权的目的。即使在17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趣味朝着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转变之后,拉美的总督们仍然选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作为建筑风格。这也是确保欧洲及美洲民众承认其权威而进行的尝试。

  殖民地时期的美洲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圣多明各。这个城市在16世纪50年代前都是西班牙帝国在美洲的中心,直到开发内陆时才让出中心位置。

  尽管受制于地理条件的某些限制,规划上还是显示出来帝国式拉美城市规划的特点,即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方格网格局,中心是一座开放的大广场,4条主干道从广场各边往外延伸。广场是主金字塔或神庙的所在地,并且通常还包括主要的行政建筑。

  奥维耶多曾经说过:“这座城市的规划比巴塞罗那好得多,因为街道更加平坦、更加宽阔,而且不用说,更加笔直;它属于我们的时代,规范和罗盘用以规划,加之其初创的机缘、计划的部署、整饬的街道,它较之我曾访问过的其他—些地方都绝对优越。”

  在1573年,菲利普二世颁布了《新大陆、新居民、印度群岛和平法令》,进一步规范了西班牙式的“理想城市”,意图营造一个具有完美形式和秩序的城市。

  法令总共有148条,其中有52条提到了诸如场地的选择、布局、广场、主要建筑物的选址等内容。

  著名的墨西哥城就是依据《新大陆、新居民、印度群岛和平法令》来修建的,按照规定,墨西哥城的主广场上没有私有建筑,朝向广场里面的建筑底层设置有拱廊,有两条街道向外延申,旁边各种店铺林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墨西哥城快速进行了现代化进程,许多富裕的庭院按照古罗马、古希腊、文艺复兴风格为范本来进行修建,就像是华丽的宫殿,墨西哥城也被称之为“宫殿之城”。

  虽然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土地上竭力在宣扬自己的主权,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来入侵,用雄伟的建筑来宣告自己的强权,但是这些最总都是徒劳的。

  殖民者就像是一片古老土地的闯入者,或许有人能够在原始丛林中盖起一片文艺复兴式的建筑,然而就像是历经时间的洗礼,建筑终将破败,丛林还是会回来的。

5“我,历经沧桑”:拉美土著文化艺术与各文化艺术碰撞的悲喜剧

  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名义上结束于1810年至1824年。

  世界格局的变化,内忧外患的影响,使得西班牙、葡萄牙对于美洲殖民地的控制力弱化,拉美各国相继独立。

  拉丁美洲这片土地饱受风霜,曾经璀璨夺目的拉美土著文明再也无法展现其昔日的风采。不过幸运的是,在土著民的努力下,保留下了部分文明的遗迹,使得人们可以去追忆,去感叹。

  更重要的是,这部分拉美文明的碎片,相当于是点点火种,在与欧洲文明、亚洲文明、非洲文明融合后,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拉美文明,也让拉美的文化艺术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就像是马尔克斯在领取诺贝尔奖时所宣告的那样:“命中注定……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终将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拉丁美洲的艺术是在历史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共同激励下的产物,也在号召着拉美的人民坚守本民族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智利伟大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说过:“我,历经沧桑”。

  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拉美殖民地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历程,再贴切不过了。

本文标题: 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23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伴我双飞》观后感100字《海洋文明小史》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