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1-02-07 12:11:0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4

《非虚构的艺术》是一本由(美)特雷西·基德尔(TracyKidder)(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一):非虚构的艺术读了两遍,很受教。以前一直认为写作是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非虚构的艺术》是一本由(美) 特雷西·基德尔 (Tracy Kidder) / (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一):非虚构的艺术

  读了两遍,很受教。以前一直认为写作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事,现在慢慢改变观点,深刻领悟到写作确实是需要研究技巧和反复打磨才能有所成就的。书中干货不少,总结分享一下:开场白不要过重,冷静、朴实、谨慎 、清晰易懂的开篇会让接下来循序渐进的戏剧性高潮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或第三人称视角的选用是建构非虚构叙事的基础,如果选错了视角就会扼杀一个故事,或把它变成一个谎言;心灵启示是将事件转化为故事的关键,挖掘心灵启示这种更深层的戏剧性对于非虚构作家是一大挑战,尤其是恰好遇到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的作家;人物形象可以在长篇的描写段落里渐次涌现,可是简洁同样能达到效果,短小精悍也好,长篇大论也罢,要将精髓、本质在或大或小的时刻将它编织进故事,同时注意次要人物不要过于立体生动、喧宾夺主;故事结构的基本要素是比重和次序,直截了当的结构并不过时;文章要写得清晰明了、生动有力,一方面要小心拉丁语源词过于丰富,可另一方面也不要机械地偏爱较短的词语;不要急就章,题材值得花多少时间,就给足多少时间;作家写文章,部分任务就是要提炼海量信息中的精华;小说的各种技巧从来都不是虚构作品的专利,除了企图以虚构冒充事实之外,对于非虚构作家而言,没有哪种讲故事的技巧是禁区;非虚构远不止于事实确凿,可是它的出发点,就是不要凭空捏造……

  书中还罗列了大量非虚构作品的实例,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托德关于连环杀人案文章的首句修改,从“1971年春,萨克拉门托谷的某人嗜血成癖”改成“1971年5月,加利福尼亚州萨特县的警察开始发现多具男尸,被掩埋在萨克拉门托谷中部尤巴城市区外的土地下”,这印证了上面“开场白不要过重”的说法,煽情剧风格的语调是不聪明的做法,不必刻意营造。真是生动又直观的举例。

  总之,这书很实用,值得反复多读几遍,多做点笔记,好好咀嚼消化,自我吸收。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二):HOHO的书架| 《非虚构的艺术》一本非虚构写作指南

  除一笔带过不提及书本内容和登载在期刊上以外的作品以外,绝大部分书都在豆列中标记了,部分没有中译本的书籍收藏了原版英文书,并标记了书中给出的译名,如有需要可以对照取用,后面复读这本的时候还会再次补充细节:《非虚构的艺术》书单

  #HOHO的书架#

  《非虚构的艺术》

  特雷西·基德尔 理查德·托德

  黄红宇 译

  为了不辜负预购半个月的等待,非常努力地趁着新书还热乎,在两天之内啃完了这本书。

  说实话这本书不算太好读,所以才没说读说是啃。特别是自己对非虚构类作品还没怎么涉猎的情况下,当书中大量征着引用各种文学作品的时候,就觉得非常茫然。阅读的过程耗时比较长,一部分时间是在标记提及的作品和作家,以方便日后回过头来查看。

这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通过写作者和编辑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讨论了非虚构类作品的写作这个议题。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的定位,作品的道德议题,最后到作品的出版,可以说非常详尽地介绍了非虚构类文学作品的相关议题。以下整理可能还不够细致甚至有所偏差,还请多多海涵。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三):真实的力量:感受非虚构的魅力

  近年来,真实记录的纪录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此相似的是,纪实的非虚构作品也得到广泛的认可。人们喜欢虚构类作品的戏剧性,也欣赏非虚构文学的真实性。非虚构并不是一个产自中国本土的概念,这一类型中较知名的代表性作品《冷血》《地下城》等,都出自美国作家之手。因此,由普利策奖得主特雷西·基德尔与跟他合作有四十年之久的《大西洋月刊》编辑理查德·托德二人合著的《非虚构的艺术》,可视为一本资深从业者探究非虚构类真相的经验之谈来细细品读。

  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开头惊艳总是抢眼的。编辑托德通过实例告诉我们,非虚构的惊艳,不意味着华丽的雕砌,清晰易懂才是精髓所在。非虚构的核心是事实,非虚构开头的作用即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渴望继续了解这个事实。这一点与我们中国传统的“大道至简”的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叙事方式上,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非虚构则打破叙事的线性时间顺序,以事实材料的重新组织,适当安排叙事的先后顺序,力求通过故事的恰当衔接,实现最佳叙事效果。托德在书中举例的是基德尔的一部作品,中译本名叫《生命如歌》,题材本身极具话题性。托德为我们提供了成书背后的故事,原来基德尔想过按照时间顺序,也想过开头即巅峰,这样的想法都被托德否定了。读到作品之后就会发现,有一个思想独到的编辑是何等重要。

  技巧之外,二人还提到了题材与风格问题。说到非虚构,回忆录自然是必被提及的一类。大学时有老师说,找资料要看名人日记,不要读名人回忆录,因为日记是当时真实的所思所想,而回忆录是晚年时对记忆的美化加工。这一点在《非虚构的艺术》中也有类似的观点,“把自己写进作品,部分是自我发现,部分是自我创造”,而非虚构一定要“忠于事实”,不能为了美化自己失去真实。

  此前一直觉得,非虚构相当于我国的报告文学,读过《非虚构的艺术》后,认识到以前认知的错误。报告文学与非虚构文学都源于事实,但在对事实的表达方式上有着根本的不同。报告文学洋溢着作者主观的热情,可能有夸大虚构的成分在;非虚构作品的灵魂在于事实,作者更多的是冷静客观的旁观者。

  《非虚构的艺术》并非完全是讲述非虚构的技巧之谈,更像是作者基德尔与编辑托德的写与改往来,书中最吸引我的不是关于非虚构文学的写作经验,而是基德尔与托德在那文学闪闪发光的年代的深厚友谊。基德尔的漫漫求索与托德的忠言逆耳,最终碰撞出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即使在当今这样快节奏的喧嚣时代,我们依然需要非虚构文学来记录人生,书写世界。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四):从另一个角度看非虚构的艺术

  

这大概不是一篇正经的书评,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读者从自己角度剖析,我从这本书中获取到的信息和比信息更多的东西。

未曾想过这本书能让自己读得如此舒服畅快。大概上一次如此畅快的阅读感受,还是看一篇侦探小说。作为一个读书量并非很广的读者来说,非虚构文学更不是我曾经大量阅读的文体。虚构性文学在过去占据了我绝大多数的已读书单。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由一个完全第三方视角的读者角度,变成了一个聆听作者全方面解读非虚构文学写作的写作新手。

这本书虽然是纪实文学系列,内容却不像这个系列中的其他书,它大部分的篇幅并不是按照时间线性发展的历史事件(除了最后一章“作家与编辑”),是从作品的开头、叙事角度、写作结构、不同题材等各个角度讲解非虚构文学写作的教程手册。概念性文字都会伴着一些优秀作品的桥段作为案例说明,因此在另外一方面,这本书也是一本安利清单,从各个角度安利了几十本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以及很多值得一读再读的伟大作者们,至少对于我这种不常读非虚构文学的读者来说,帮我点了诸多“想读”的高分作品。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为何这么好读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业余作者,以及业余的广播剧、舞台剧编导。这个角度很有趣,我创造剧本时,需要把原本的小说改写成广播剧、舞台剧可使用的剧本,这就涉及到了删改和再创造,而我的删改和再创造必须基于原本的小说。本是虚构性作品的小说,成了我创作的唯一素材来源,我要在虚构性作品之上,完成一个非虚构的作品。而编导不只是创作剧本这么简单的工作,还要从音频后期制作或是舞台出演的角度,最大力度地将平面的文字转变为立体的可收听或可观看的作品,因此还要加上更多的删减和再创造。

比如要将大段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从文字当前的场景和人物关系中剥离,用造景、音效、增减台词、添加出场人物等演绎方式重新表现出来,或是要将跳跃的时间关系梳理成观众听众能够理解的次序,而将原本文字的顺序进行打乱整理。这对于创作来说,也是另一种非虚构性写作。

而当我的角色变换为需要修改他人二次创作的剧本时,我又在原文小说和二次剧本中进行审读对比,做出第三次修改编辑。这样的角度是更为复杂的,同时成为作者和编辑。在长达近10年的业余编导生涯里,很多时候我的阅读都必须带着“”修改成可呈现剧本”的目的性,大概也养成了些审视批评的习惯。

因此在阅读此书中,我用作者和编辑的双重视角,去看待作者传达的写作技巧以及观点,对比个人在阅读和工作中遇到的关于文字创作的问题,有了更有趣的体验和认知。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处理原著和剧本之间的关系,删减和再创造时需要注意的界线等等,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将我过去学习其他优秀的广播剧作品、舞台剧作品时有过的思考碰撞、相似体会汇聚整理成概念性的,可运用的知识。

阅读前我未曾想过会有这样的收获,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anyway……以上的文字是基于我个人的体会~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和我一样有这样的体验。读完手边是一长串的种草清单,我想在读过一些非虚构的作品后再来读这本书,或许还会有全新的,更为深刻的体会。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五):借我千双眼 坐室看人间

  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非虚构写作指南或者非虚构推荐书目清单。

  诚然两位作者的目标受众是那些关心写作、关心如何写作和提高写作的人,从如何开篇、如何叙事,讲到事实与超越事实、风格问题和艺术商业的关系,不厌其烦地把故事、视角、人物和结构这些元素一一拆解,将叙事文、随笔和回忆录等不同内容清楚分别。他们也确实穿插例举了近百本非虚构作品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but被种草了书而买不到真是双倍的难过。

  但是因为作者选取的片段都恰如其分,即便未读过当中涉及的原书、对原作者不甚了解,也能毫无障碍地理解作者引用的目的:

  举个栗子。论及结构中的时间顺序一节,关于现在时和过去时对于表达效果的比较:

  现在时态:波浪冲击着小船,岩石把我们抛入空中,浪花把我们打得湿透。

  过去时态:我们忽上忽下,俯冲爬升。水花四溅,左右颠簸。筏子随水流扭曲变形。过滩时我们全部浑身湿透。可是现在,只不过五分钟,我们又干爽暖和,一如穿着刚从烘干机中出来的衣裤。(麦克菲 《与荒原同行》)

  而作者对于所举内容掰开揉碎的分析,加上每章开头两人尝试磨合的经历叙述,在帮助赏析、指导创作之外更让人感受到非虚构的选材编排自有其魅力:

  非虚构的故事并不总是惊心动魄的奇遇或者穷凶极恶的暴行,它也可以是外表普通初入社会的年轻女孩以及成千上万不知姓甚名谁的无缘死者,一样前者的素材,讲得好是本事,而能看得见后者这样的人群,发现他们值得记录的价值,也是本事。每个故事都得被发现两次,第一次是在这世上,第二次是在作者的案头。

  拿同样优秀的虚构与非虚构作品来比较。小说写得再生动,读到结局,读者就知道关于角色的故事结束了,他们只存在于这本书当中,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但读非虚构的时候,总会好奇故事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因为这份已知的真实,不论作者记录的事件与读者有多么遥远的时间或者空间距离,都能让人产生微妙的连结感,以致特别容易引起共情。

乔治·奥威尔在《我为什么写作》中有一段话,它写于1946年,距离今天不过是一个人的一辈子那么长,然而在一些当代人听来,就已经显得很奇怪。这段文字让人梦见一个时代,那时的西方世界有一个统摄一切的奋斗目标。

  这是非虚构的艺术,也是非虚构的魅力。以非虚构作品为媒介,读者得以在时间的纵深中感受时移世易,倏忽变幻,藉由作者一双透明的眼睛,在所处当下看到广阔空间里的人生百相,世道万端。

  --------------------------------------------------------------

  .S. 作者的吐槽很犀利。比如有些作家不合时宜地使用新闻腔,浓缩的语言使得句子失了应有的从容感。他说原文的动感犹如一个女子风姿优雅地俯身拾起什么,而改写后的句子则像是一个女子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最后一章莫名感动,作家和编辑四十年的共事经历,这种相知相惜、相待而成的关系着实让人羡慕。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六):非虚构写作者真正的艺术魅力

  诚实的非虚构叙事者,就是一个受限的幻象师。

在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写作类型的书的分类大概只有两种:一种是自传与散文的结合体,将写作经验、经历与心得熔于一炉,如国王的《写作这回事》;还有一种就是纯粹的写作干货,比如近年一直很受欢迎的《哈佛非虚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我更偏爱前者。不枯燥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一个写作者成长过程中所积累起的生命经验,比如他怎么成为一个写作者、有什么毛病吃了哪些亏、关于写作又得到了什么、如何漂亮从容地吐槽或者讽刺等等。我往往在这里面获得更多,无论是关于写作的“器”还是“道”。

而《非虚构的艺术》介于两者之间,它既是非虚构写作实操指南,将写作的要素开头、叙事、风格一一拆解,事无巨细地谈各种纪实写作文本要注意的问题及技巧;同时也是散文回忆录,“写世界、写观念、写自己”,比较特别的是,它的讲述者有两个人——他们是作家基德尔、编辑托德,既是在《大西洋月刊》搭档了四十年的工作伙伴,还是彼此写作与生活的好友。因此,在文体上所表现出来的便是一种对话感,对自己多年来写作经验的漫谈回忆、对读者尝试写作创作的提醒指导、对彼此写作或者编辑工作的回应。

我们知道,写作仍然是通往明晰思想和情感的最佳路线。

其实本书关于写作技巧及经验教训部分,大多是老生常谈了,并没有新颖的东西,在任何一本西方传统的写作教程上面都可以找到,例如拒绝煽情风、拒绝无用虽有趣的材料、注意恰到好处的细节点睛、必须诚实等。

但本书最有魅力的地方并不在这,除了两人的写作编辑合作生涯的回顾有趣以外,里面关于虚构与非虚构写作之间的探讨十分受益:究竟非虚构与虚构的界限在哪里、非虚构可以向虚构借鉴的技巧是什么极有启发,同时非常建议阅读国王的专门讲小说写作的《写作那回事》进行对照,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当阅读各种虚构和事实叙述时,我们通过人物的种种行为来想象他们:合乎人物性格的行为和不合乎人物性格的行为,在压力时刻、统治时刻、虚弱时刻的行为。对人物动机的暗隐含在人物的行为中,可是很多读者想要更多。我们设想自己知道人物为什么如此行为,并对他们的行为感同身受。我们渴望理解故事中的人物超过了理解自己。当然,这是一种只有在小说中才有的幻党。纪实故事的作者会受到写作对象愿意并能够吐露的内容的限制。在非虚构中,事件和人物处于悖论关系。写一个遭週事放的人和写那场事故有着本质的不同。事件就是事件。它发生了。它是一种事实。至于遭遇事故的人,没有人确切了解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动机和欲望的纠结将他引向了这一事件。然而,他,而不是事故,オ是你的恒星。一旦你选定一个人来写,那个人就成了你想要解开的核心谜团,哪怕你知道自己水远也无法彻底解开这个谜团。在搜集素材期间,你耗费所有的时间和才智来了解这个人物。最终,你捕捉到一种关于他的想象,从各个角度来看,这种想象以他的多样性为准。接下来,你试图在写作中重建那种想象,通过你看到他做的事、听到他说的话,以及别人议论他的话来表现他。你从笔记里的诸多候选材料中精挑细选,部分是因为它们本身看就很有趣、很生动,或者很好玩儿,可主要还是因为它们传达了你对那个人物的想象。当你遇到他的时候,有可能这个人把这场事故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可是如果这场事故没法提高、加深或者表达你对他的理解,你就不能凭空捏造另外一场更能揭示人物本质的事故,并让他置身其中。不过,你可以选择不写这场实际发生的事故。诚实的非虚构叙事者,就是一个受限的幻象师。

私以为,这才是非虚构艺术魅力的核心所在。懂得取舍,在诚实的前提下将叙事讲得精彩。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七):写作是通往明晰思想和情感的最佳路线

《非虚构的艺术》作者特雷西•基德尔,曾经荣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大奖。理查德•托德担任过《大西洋月刊》执行编辑和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图书编辑。

这本书是两位写作工作者基德尔和托德40年非虚构写作经验的浓缩精华。虽然只有很薄的一本,大约200页,看起来字数不多,但是我看了整整7天!为什么呢?听我慢慢道来。

作者把写作经验上升成了一种精神信仰

在这本书之前,我也看了很多关于虚构和非虚构的写作的书。中国的国外的都有。

大部分书都会直接告诉你自己对于写作的理解,非虚构写作在国外属于纪实文学,在中国可能应用的最多的就是公众号。所以这类书通常会直接具体到标题如何取,如何抓住读者的眼球之类,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工具书。

这本《非虚构的艺术》完全不同,首先,这本书里面记录了基德尔和托德40年的合作经历,一种互相欣赏的交往态度。

以托德的话说,基德尔开始写这类文字也是写不好的,通过不断的分析各类作家的手法和精神世界,摸索了许多的方法,才渐渐的进入了非虚构写作的殿堂,甚至后来取得了多项相关大奖。

这除了勤能补拙之外,和两人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携也是分不开的。

当你看这本书的时候,你很少能感觉到作者在手把手教你写作,感受到更多的还是作者对于写作的感悟,这不是一种技术传授,而是一种和读者的精神交流。

两人角度不同,互为验证

基德尔是一位作者,托德是一位编辑。两人虽然相交甚深,但是在书中,两人阐述的角度是不同的。

基德尔从作者的角度阐述了当你想写一本非虚构文字的时候,需要做哪些准备。包括选题,搜集素材,做大纲等等。行文的时候需要保留自己的意愿,更要勇于删除没用的部分。

托德从编辑的角度给了想成为作家的你一些意见,如何和自己的编辑相处,如何正确理解编辑的修改要求等等。

这个部分充分展示了两人相处的熟悉程度。对于一本书,为了让它更有可读性,作者和编辑该从什么角度进行取舍,做怎样的修改。

从文字的开头、叙事、人物、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自己的解释,还用了很多名作家的书来作为解读的案例。长评里面有位同学做了这部分的搜集,这些书都值得一看。

文字略微深奥,需要深入思考

这个应该是我看的慢的主要因素。两位都是资深的文字工作者,看多了各种文学作品,本身就文字底蕴深厚,又把几十年的经验浓缩了。可谓是字字珠玑。

这也就导致了文字读起来有些费劲。有时候你需要反复阅读文字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之后又需要反复的思考才能成为自己的营养。

我感觉这瓶浓缩液对于一般刚入门的写作工作者可能比较深奥,要工作好几年,或者写过一本书之后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有营养的写作书籍,立志成为作家的同学不妨看一看,一定不会失望的。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八):《非虚构的艺术》里面提及的书目书单

  粉色和蓝色标签贴都是两位作者提到作品的页面。(以下是根据我贴标签贴的部分来整理的,如有疏漏,敬请原谅指正,谢谢。)

  1. 特雷西·基德尔《学童中》

  2.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记》

  3. 杜鲁门·卡波特《冷血》

  4.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5. 狄更斯《双城记》

  6. E·B·怀特《风格的要素》

  7. 纳博科夫《说吧,记忆》

  8. 乔治·奥威尔《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9. 梭罗《瓦尔登湖》

  10. 弗朗辛·杜·普莱西克斯·格雷《文本的引诱》

  11. 威廉·布莱克的诗:“一沙见世界,一花窥天堂。手心握无限,须臾纳永恒。”

  12.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哈姆雷特》)

  13. 乔恩·克拉考尔《荒野生存》

  14. 安妮·法迪曼《神灵附体,你就倒下》

  15. 乔纳森·哈尔《漫长的诉讼》

  16. 特雷西·基德尔《越过一山,又是一山》

  17. 亚历克斯·克罗威兹《这里没有孩子》

  18. 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19. 约翰·麦克菲《自我定位》

  20. 布鲁斯·查特文《巴塔哥尼亚高原上》

  21. 伊恩·弗雷泽《大平原》

  22. 马克·克莱默和诺曼·西姆斯《文学性新闻记者不必遵守的规则》

  23. 马克·吐温《苦行记》

  24.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一件本应该让人开心的事,我却说什么也不会再做》

  25. 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

  26. 诺曼·梅勒《夜幕下的大军》

  27. 亨特·汤普森《惧恨拉斯维加斯》

  28. 约翰·黑尔曼和马克·霍尔柏林合著《选情告急》

  29. 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

  30. 格雷厄姆·格林《权利与荣耀》《命运的内核》

  31. A·J·利布灵《路易斯安那州的厄尔州长》

  32. 斯蒂芬·格林布兰特《俗世威尔》

  33.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34. 查尔斯·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

  35. 约瑟夫·米歇尔《乔·古尔德的秘密》

  36. A·J·利布灵《寻找莫里》

  37. 特雷西·基德尔《劫后重生的力量》

  38. 罗恩·居斯金德《灵魂深处的希望》

  39. 约翰·麦克菲《与荒原同行》

  40. 特雷西·基德尔《艾弗利·菲尔兹》《我的支队》

  41.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

  42. 约翰·厄普代克《自觉意识》

  43. 尤利西斯·S·格兰特《尤利西斯·S格兰特个人回忆录》

  44. 埃德蒙·威尔逊《爱国者之血:美国内战文学研究》

  45. 亨利·亚当斯《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46. 沃尔特·科恩《迷失于精英制》

  47. 弗兰克·康罗伊《断拍》

  48. 杰弗里·沃尔夫《骗子公爵:回忆我的父亲》

  49. 玛丽·麦卡锡《回忆一个天主教徒的少女时代》

  50. 玛丽·卡尔《照亮人生》

  51. 蒂姆·奥布莱恩《如果我死在战区:把我装在棺材盒里运回老家》《士兵的重负》

  52. 约翰·伯格《幸运者》

  53. 理查德·托德《事物本身:探求真实性》

  54. 梭罗《散步》

  55. 爱默生《自然》

  56. 埃米莉·狄金森《离别》(短诗)

  57. 西奥多·阿多诺《作为文体的随笔》

  58. 弗吉尼亚·伍尔夫《溜街》

  59. 辛西亚·奥兹克《她:随笔作为一个温热躯体的肖像画》

  60. 爱默生《超灵》

  61. 约翰·狄阿伽塔《下一篇美国随笔》

  62. 詹妮·波利《正文》

  63. 乔治·奥威尔《这样的,这样的乐趣》

  64. 杰弗·波特《卡斯特罗的胡子》

  65. 琼·狄迪恩《白色专辑》

  66. E·B·怀特《这就是纽约》

  67. 阿图·葛文德《钟形曲线》

  68. 伊恩·弗雷泽《多谢记忆》

  69. 大卫·希德利斯《圣诞老人乐园日记》

  70. 爱德华·霍格兰《关于母牛和柬埔寨》

  71. 泰伦提乌斯《自我折磨者》

  72. 约翰·狄阿伽塔《记一座山》

  73. 珍妮特·马尔科姆《记者和谋杀犯》

  74. 埃德里安·妮科尔·勒布朗《随机家庭:布朗克斯的爱情、毒品、闯祸和成年》

  75.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76. 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写作》

  77. 马克·克莱默《文学性新闻主义》

  78. 詹姆斯·艾吉《让我们现在赞美名人吧》

  79. 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80. 凯瑟琳·布《地下城》

  81.H·W·福勒《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82.特雷西·基德尔《新机器的灵魂》

  83. 莎士比亚《李尔王》

  84. 《圣经》

  85.《裘力斯·凯撒》

  86.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87.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某样什么东西的确终结了,人们多少得思考一下》

  88. 乔治·奥威尔《政治和英语》《1984》

  89.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90. 刘易斯·海德《礼物》

  91. 博斯韦尔《约翰逊传》

  92. 约翰·厄普代克《波士顿球迷向“小子”告别》

  93. 菲茨杰拉德《最后的大亨》

  94. 特雷西·基德尔《宅屋》《老朋友》

  95. 爱默生《艺术与批评》

  96. 《韦伯斯特词典》

  97. 威廉·津瑟《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

  ⭐《非虚构的艺术》的两位作者,编辑理查德·托德和作家特雷西·基德尔把两人四十年电话书信还有写作手稿的讨论交流心得都汇集在这本12万字的书里面。我也希望这样的整理有帮助自己和其他读者根据他们提供的书目去多吸收学习非虚构写作的精髓。多吸收多练习,总会比最初的基德尔有进步吧(笑)。要想下,基德尔一开始是被托德认为是写不好不会写但很努力听取别人意见修改自己作品的人啊。现在他也越写越好了,不是吗?

  :这书单里面的书有些还蛮好找得到来读的。大家也不妨试着搜索一下找来读读~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九):“大多数虚拟语气不是已经消亡,就是垂死且多余”

  

用法释义:

*Development:“千万别用development这个词。类似的危险词汇还有display,improvement,peruse,circumstances等。”(爱默生)

*Finalize:许多人对这个词的传播忧心忡忡。

*Hopefully:“这个词不但是错误的,还是愚蠢的。”(斯特伦克&怀特)据说它在语法上不正确,是“放错了地方的修饰语”。类似的词汇还有seriously,frankly。高雅人士不喜欢这个新用法的发音。今天用hopefully的人要比以前少。

*Going forward:用以代替in the future, someday, soon, later on或是那些不加修饰语的将来时态。兴起于90年代的美国公司雇员团体。

*Proactive:新词。让人联想到另一些词:stakeholder,planful, impactful。作家开始变得雄心勃勃。

*某些名词作动词用:parent,access,impact。

*一些名词被改装成动词:incentive,incent。

*Grow:这种词自成一类。譬如to grow one's business。用于“种玉米”,不用于“发展经济”。纯属偏见。

*被滥用的形容词:sustainable,green,iconic,incredible,incredibly。希望最后两个词在未来十年内退役。慎用ironic与ironically。famously过于陈词滥调。

*被误用的词汇:enormity指的是可怕之物,而非仅仅是巨大的东西。fractious意味着脾气不好,而不是导致分裂的意思。disinterested说的是公正无私,而不是uninterested(不感兴趣)。infer与imply不是同义词。关于最后一点,逻辑学家有许多话可说。

*意义混乱无法再被使用的短语:beg the question,从前的意思是乞题,用于批评循环论证,现在的意思却可能是“让人不禁想问”。这都不可取。原词出自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petitio principii(假定前提成立),十六世纪英语译为beg the question,纯属误译。现有歧义,推荐读者采用assumes the conclusion来取代原本的哲学含义,用raises the question或prompts the question取代后一种含义。类似情况也有couldn't care less(毫不在意),这个词的功能由于莫名其妙的原因,转移给了could care less这个短语。此外,类似的情况还有,人们常常没写全as far as。

*滑稽误用的词汇:free reign(行事自由)应为free rein,shoulder on(不顾困难坚持下去)应为soldier on,tow the line(循规蹈矩)应为toe the line,perks your interest(引起你兴趣)应为piques your interest,a tough road to hoe(艰巨任务)应为a tough row to hoe,doesn't jive with the facts(不合事实)应为doesn't jibe with the facts。

*这个词的功能就是为了让大家关注它自己:eponymous(与...同名的)

*过度使用的强调成分:preternatural(超自然的),quintessential(本质的),epicenter(中心)

*新闻报道惯用的词汇:top,key,leading,ranking

*带有空间比喻意义的词汇:realm,arena,myriad,light-years

*医学俗语:adrenaline(肾上腺素)代表活力,testosterone(睾丸素)代表男性气概,anatomy(解剖结构)代表身体,cancer(癌症)代表任何已经向身体其他部位转移的坏东西。

*政治陈词滥调:grassroots,groundswell,kicking the can down the road,red meat,playing to the base

*过分俚俗的词汇:folks指老百姓,most代替almost,couple作用形容词

*作家爱用来表示自己无能的词汇:indescribable,beyond words,ineffable

*思想软弱者易接受的来自流行文化的短语: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 make my day, it's not over' til it's over, a perfect storm, your fifteen minutes(of fame), it is what it is, I'm just sayin', zip,zilch, nada

*数字时代短语词汇:killer app(迷死人的应用程序),reboot(重启),mega(兆),giga(吉咖),nano(纳诺)比喻极小

*以pass作为die的委婉说法

*所有体育比喻

语法选注:

*Between you and I应为between you and me。

*I wish I would have本为中西部方言,本应为I wish I had。

*混用lie与lay。

*当表述一个事实时,不要用虚拟语气,即使出现if也不要用。大多数虚拟语气不是已经消亡,就是垂死且多余。

*动词要与主语一致。

*表示可能的may与might。避免构造这样的句子,把过去可能发生的事情描述得可能确实发生了:If he'd caught that pass, they may have won the game. May的过去时态是Might.

*限制性从句与非限制性从句的区别。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十):“对抗”的艺术

  

有人喜欢虚构小说的自由自在,天马行空,一分钟内可以体验从生到死,死而复生。而有人却喜欢非虚构的真实无伪和痛彻心扉,或生或死排他的选择,以及带有温度的阅读体验。

《非虚构的艺术》是从业良久的作家与编辑基德尔与托德的经验之谈,两人曾在《大西洋月刊》上合作了多篇文章,对非虚构写作深有体会。“非虚构(non-fiction)写作”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指的是将一定的文学创作手法应用到新闻报道之中,代表作有美国作家卡波特(Truman Capote)的《冷血》(In Cold Blood)。

我如众多非虚构写作爱好者一样,期待着能从这本《非虚构的艺术》中得到启发——如何在一定的基础上写得更好?如何讲好一个非虚构的故事?如何在实操中写出一个吸引人的开头?如何完美地进行遣词造句?但读过之后,才意识到,作者并非如此浅陋之人,只是为传授经验而进行写作,而是以非虚构写作的经验为触点,高屋建瓴地解读这种“艺术”的优雅和深刻含义。

因此,在极富写作编辑经验的两位作者的引导下,我将此书理解为关于非虚构写作的“头”“手”“人”的三种对抗。

首先是“头脑”的对抗。非虚构写作如何开头吸引人读下去,如何安排故事情节和表现人物特性使内容波澜起伏留住读者,如何选取讲述视角使读者有切肤之疼的体验或者豁然开朗的感悟等等,均可以作为在头脑的“构思”阶段就应该确定下来的内容。但在构思过程中,只要有过非虚构写作体验的作者,一定很熟悉的就是,头脑里有两个,甚至更多“小人”在不停地交锋的体验:一个在确定的道路上不停地往前走,另一个不停地否定徘徊,将其往返方向牵拉。

关于这样的纠结和对抗,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讲述求索和磨难、罪孽和救赎、认同和自我牺牲;讲述追逐、神怪、三角恋爱、正邪斗法;讲述避祸、逃亡、悲剧。很多非虚构作家四处搜寻以上的各种原型故事,当他们找到相应的真实事物时,感觉自己很幸运,因为真实世界中的故事并不总如预期般发生。即便故事发生,当作家致力于重新建构时,它也未必总像一开始时那么富有戏剧性。坏蛋本人并没有照片里看起来那么穷凶极恶,势不两立的双方在审判中期达成了庭外和解;谋、杀到头来却被证明根本就不是谋、杀。非虚构作家,特别是叙述事实的新手,特别容易感受到这类失望。当事件没有传达出某种显而易见的戏剧性时,年轻作家会说:“这个我可没法儿写成一本书。”可他们缺少的往往不是一个故事。他们缺少的,是以一种更加开阔的方式思考,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一个好故事。

其次,书中讨论了关于“手”的对抗,即在非虚构写作中,如何动手进行词句的选择;控制写作内容的本末主次,避免“顾左右而言它”,刻足适屦;如何躲避写作风格中墨守成规、从众媚俗的陷阱。这一阶段更侧重了写作的实操能力和把行文的把控。

作者特别提到了关于新闻腔和制式腔的弊病,这也是消息、短讯类记者转型非虚构写作时特别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当今主流媒体的新闻腔风格仍然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者和读者,尤其是多年作为消息作者的写作习惯,无法及时作出调整。因此就需要作者刻意对抗这种多年形成的习惯,“强迫”自己以一个新的方式进行写作。

例如,常年新闻体例简炼浓缩的习惯,加上截稿时间的紧迫,可能导致一位采访记者把信息随意插入一个句子,就像把宽松的衬衣下摆塞进裤腰:本来使用一个形容词定语来传达本来需要一个句子才能传达的信息。体育记者不说某个运动员受伤了,而是把这个信息浓缩为“受伤的格隆科夫斯基”。类似的还有:“度假 的史密斯一家”,“分离出去的共和国”,甚至很常用的“附近的帕克里奇”。这些用法不能说是错的,可是另一方面,全都微妙地降低了一个句子的语调。

第三部分是关于“人”的对抗,大到人际关系,小到作者与编辑的关系,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出版社与消费者的关系等等。关于编辑与作者有很多惟妙惟肖的形容,编辑要不要改稿子,怎么改稿子,一直是作者与编辑之间的一个纠结。书籍在作者眼中不是商品,而是凝结了自己心血的“孩子”,但书籍最终还是要走入市场,作为商品进行出售,甚至需要以所售码洋来评判书的“好坏”(并不是指内容的好坏,而是是否畅销)。书中,作者也提到,出版业是一个“赌徒行业”,甚至80%的图书都在赔钱。但就像这本书的书名《非虚构的艺术》,书籍和作者的艺术成就,并非是以金钱和市场来衡量的,除去作家的创造性生产和文字本身的艺术性,单就是作家和编辑四十年的共事经历,这种坦诚相待、惺惺相惜、互相成就的关系,都是很宝贵的财富。

因此,窃以为,这本《非虚构的艺术》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实操指导并非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此书被列于译文的“纪实系列”,也并非出版社随意为之,而是该书是被定义为一本讲述非虚构艺术性的纪实探讨。是艺术,而非技术。

最后,我还特别想补充一个掩藏在此书背后的内容,那就是关于非虚构写作的准备阶段。因为一个作者再有写作天赋和技巧,如果没有平时扎实的准备和大量的储存,也不可能写出优秀的非虚构的作品。而关于非虚构写作的“准备模范”则非盖伊·特立斯莫属。

盖伊·特立斯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曾为《纽约时报》工作长达数十年。他是一个资料收集、整理狂魔,掩体里充满了各个年代、各种主题的各式资料,都分门别类的放置整齐,有的是专门买来的档案柜、大盒子,有的就是鞋盒。他还酷爱“装饰”,曾扬言如果不当记者作家,说不定就去服装、时尚行业谋生。每个盒子上都贴满了跟它主题有关的招贴画或剪报。

在一次受访中,他提到自己收集资料的经验时说,“当你同意让我讲述你的故事时,我会说,我想记一些笔记。我不用录音笔,但我会用小纸板。它们是我拿剪刀用衬衣纸板剪出来的,总是装在我的口袋里。它们很容易携带。……然后,也许是你去上厕所的时候,我会记点什么,也许是你说的什么话,也许是一个用词。在我们做完第一次、第二次、第十次采访后,你回家了,我回到我的酒店或家里,在打字机上把当天的笔记打出来,其中包括我对会面的印象、你对我的反应、我对你的反应。第二天去见你的时候,我会带着这些笔记。”

因此,盖伊·特立斯关于“纽约”的系列作品中,所列数据是如此的庞大、准确和细微,大到某国数十年间的人口迁移数据,小到某种品牌的罐头消费量,需要时信手拈来。

“纽约人每分钟眨眼28次,但紧张时每分钟可能要眨40次;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0万加仑啤酒,吃掉350万镑肉,消耗21英里长的牙线。在这座城市,每天有250人死去,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和塑料假眼行走。”

我为这样的写法而倾倒,同时汗颜自己从未写出过甚至哪怕是尝试写过如此精确的作品。退一万步讲,即便我想尝试这样的写法,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单就到档案馆、图书馆、网上等进行资料查询和核实,所费的功夫就不敢想像。

所以,说点关于非虚构写作的题外话,那就是强大的记录和储备,是开始写作的基础。如果有心致力于非虚构写作,那么盖伊·特立斯神奇的小卡片、小册子真应该来一个!

本文标题: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0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 第三季》经典观后感集《武汉留守记》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