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的自缚》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1-01-20 09:43: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尤利西斯的自缚》是一本由冯克利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2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尤利西斯的自缚》精选点评:●冯的文风我挺喜欢的。这是个明白人。●“莫谈国事”●篇幅都挺短的不过瘾啊;不能算是笔记

《尤利西斯的自缚》读后感1000字

  《尤利西斯的自缚》是一本由冯克利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2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尤利西斯的自缚》精选点评:

  ●冯的文风我挺喜欢的。这是个明白人。

  ●“莫谈国事”

  ●篇幅都挺短的 不过瘾啊 ;不能算是笔记 由于都是些前言或者杂志的约稿,所以观点倒没有太特别的

  ●在图书馆 学校的 看过一些 很喜欢。可是似乎绝版?亚马逊的价格好高 奸商。。。20190911电子版已阅

  ●不敢说自己都看懂了,但是作为政治哲学入门应该是不错的读物。

  ●见到冯克利 才想起来有这本书

  ●只是随笔,甚至称不上学术随笔

  ●文风清浅自然,内容踏实深邃,博学而不乖张,冯克利先生真学者。

  ●這本書其實之前看過,現在才記得把他加進來……當初因為郝小怪說這是她政治學的啟蒙書,所以拿來看,其實印象也不是很深。記得最清楚的是……說到哈耶克,韋伯,伯林,馬基雅維利什麼的

  ●读书评带来的最大益处于我来说就是将自己在读书之时的小心翼翼的考量和大胆的想法与书评者相验证相沟通。很幸运,能看到冯克利老师这本全面的书评和译序的集子,对于西方古典自由注意和保守主义的书籍有更全面的了解。

  《尤利西斯的自缚》读后感(一):《尤利西斯的自缚》读书笔记

  民主社会的平庸性:“如果你认为理智比才华更为有用,如果你的目的丝毫不是想创造什么英雄业绩,而只是想尽可能地形成一些息事宁人的习惯,如果你希望看到的只是缺点而不是罪恶,只要罪恶少些,宁可少一些伟大的行动,如果你满足于在一个繁荣的社会里生活而不是在一个光辉灿烂的社会里大展宏图……那么你就得为平等创造条件,组成一个民主的政府。”这样的国家不再是帝王们追求荣耀的工具,贵族等级也失去了昔日的文化垄断权,因此它不可能以千古伟业和荣誉为目标,而只能带来繁荣和安宁的小康局面。

  20世纪有时被人称为一个“意识形态的世纪”,乐于让一种包打天下的观念体系来主宰我们的精神生活,同肠胃是否有充足的摄入可能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很可能是深深扎根在人类本性的某种弱点之中。人们经常是不愿承担责任的;世事无常,人情险恶,失去集体归属的感觉,会令人心神不安;如果是在一个冲突性很强的社会里,一味坚持己见所要付出的精神或物质代价,往往也不是普通人的意志所能承受的。

  一个成功的新闻记者,他所面对的特殊困难,是他内心向他发出的要求。经常以貌似平起平坐的身份,出入于这个世界上权势人物的沙龙,大家往往是出于惧怕而对他奉承有加,但他心里始终明白,他身后的大门一关,主人十有八九会向客人们解释自己同这位“报界下流文人”打交道的原因,这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更不轻松的事情是,他必须迅速而令人信服地就这事或那事发表意见,对生活中可以想象到的一切问题,即出现“市场”需求的无论什么事,表明自己的态度,又不能变得极端肤浅,最重要的是,他不能因自我表白而丧失尊严,这会造成十分可悲的后果。有许多新闻记者变得丧失人性,毫无价值可言,这并不足怪。使人感到吃惊的倒是,尽管有这种情况,这个团体中居然仍有许多可敬的、真诚的人,这实在不是外人所能轻易想象的。

  《尤利西斯的自缚》读后感(二):……

  当国家整体的乐观主义情感正在被另一种拙劣的理性和电气时代交织的散漫态度所取代,一个2075年的科幻作家该如何去概括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假设在那个时代才看到莱斯诺夫先生“这个世界的精神生活已经失去了它的统一性,或者说,人们已经不认为它有统一性……”这样的句子的时候,是不是有关日益尖锐的各样问题理解已经太晚了?

  虽然莱斯诺夫阁下早在20世纪就已经出版了他的《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但很少有青年现在还会去看好大一本的哲学著作。当然,理解一些事物需要过程,除掉官方机构的学者,一般人的去看完《资本论》确实是一件很够扯蛋的事情,可有些自身和国家的关系这样的问题又不得不需要得到解决的时候,那除了买一本摘要合集来看,实在没有什么太多的更好的建议了。虽然这显得有点后知后觉,但总比不思考要强点。就好象80年代出生的青年们买不到披头士早期的唱片,买一张精选也可以凑合,总比没有强。

  冯克利先生并不出生在2075年也不是科幻作家,所以这书还是满及时的能得到一些好玩的信息,作为研究和翻译政治经济学的大佬,冯先生的低调令人舒坦,至少在这本不错的合集里面,没有序言和后记,没有人物介绍和某某作家协会小铜牌子挂着这样的做法让人觉得满酷的。而事实上,这本收录了从1999年到2004年五年时间里冯先生发表的政治思想笔记,仔细的列出从韦伯到贡斯当,从阿克顿到勒庞再到布坎南等人的论著。简要而精辟的介绍了这些哲学达人们主要的中心思想和他们所阐述的问题。有一些是冯先生翻译其著作时写的序言,另一些是散落与香港北京等政经杂志的评论文章。而且,冯先生在一篇篇短文里提出问题同时又进行解答,也是这本书另一个值得肯定的行为,虽然你并不一定要去同意或者听从他的看法。相比某些官方机构里的哲学研究员衰人絮絮叨叨的文章,此书必定会让你在某个炎热的夏日夜晚感到激射而出的那种快感。

  《尤利西斯的自缚》读后感(三):《尤利西斯的自缚》:为青春解毒,替常识说话

  我一直耿耿于怀于自己慢性中毒的青春:语文教会了我套话,历史教会了我谎话,就连课外读物也充满空洞的大话。本来,大学教育可以起到“排毒养颜”的功效,但现在看来它更有可能延续了中毒的时间。只要在网上随便逛逛,那些用“猪”、“杀光”以及种种国骂表达正义感的网友,多半都曾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人将原因归结为不读经典。经典固然重要,但是让一个连常识都不懂的人去读柏拉图、黑格尔,恐怕只能南辕北辙。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现在我们说:阅读可以解毒也可以中毒。

  虽然至今尚未有什么“公民学校”,但李慎之先生所说的“公民教员”却逐渐出现,比如王小波和林达对一代人的影响绝不亚于一所大学。相比之下,冯克利先生没有那么高的公众知名度,在画地为牢的学院体制里也不算“大腕”。不过,他在公共思想界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不仅告诉读者常识,还能从容走出学者的迷津。他的政治思想笔记《尤利西斯的自缚》也仿佛一剂中成药,不是立竿见影,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显现出解毒的功效。

  前几年,突然有一群中国学者对印度的喀拉拉邦产生了兴趣,并且把它当作现实中的“乌托邦”:“在喀拉拉邦,没有人不读报,没有人不谈政治,没有人不唱歌。”其中一个学者还盛赞那儿“尽是农村妇女的灿烂笑容,使人不会意识到她们身处的艰困”。如果说农村妇女遗忘自己身处的艰困,跟她们面对生活的坚忍有关;学者们也像农村妇女一样露出“灿烂笑容”,那就有些麻木不仁的感觉了。这些最喜爱关心底层民众的学者,眼中只有“3000万人尽舜尧”的景象,因为那里图书馆超过5000家,出版3000多份报纸杂志。他们对下面这些事实却视而不见:喀拉拉邦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接近半数,而且全邦没有一座大型城市。

  冯克利承认喀拉拉邦的“民众科学运动”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努力,但他对中国学者的观后感却不敢苟同。首先,他指出喀拉拉邦的基层民主实践,并没有为我们开辟出非西方的“另类民主”的想象空间。所谓“民主的草根性”,绝非印度首创,而是历来就得到经典民主学说的大力肯定。其次,他认为没有理由夸大喀拉拉邦式经济民主的优点。对于一个每天劳动所得不到半美元的地方,普遍的直接参与式决策将造成不堪重负的负担。再次,针对中国学者“反全球化的臆语”,他提醒人们注意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在更富裕的国家中要求限制劳动力流动最强烈的,往往不是反全球化人士眼中那些邪恶的大垄断资本,而是一些中下层人士。最后,他提出喀拉拉邦的意义恰恰是被前面那些中国学者所忽视的,即它证明了落实基层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必要性。

  在《尤利西斯的自缚》中,冯克利不仅写下这种老吏断狱般的文章,还介绍了许多至关重要却又长期被淡忘的欧美理论资源。冯克利的译著一向选题精当、译笔通畅,这本书所收的“译者序”正好起到索引的作用,让读者顺藤摸瓜。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公民教员”的说法并非指他们如何好为人师,而是提醒我们:三人行,必有吾师。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自强学堂网站

  [email protected]

  《尤利西斯的自缚》读后感(四):认知重于价值——读《尤利西斯的自缚——政治思想笔记》

  2019-11-03 21:22:46   来自: rainscry

  《尤利西斯的自缚——政治思想笔记》

  冯克利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难免浅薄,书本给我的第一印象仍然是视觉的印记和冲击,而不是内容的丰富与深邃,当初买这本书,一是受书名的蛊惑,也是被他的封面所吸引,深蓝色封面印映出扉页中尤利西斯自缚的图画。其次也源于对冯克利先生的直观印象,勤恳译介者,博学而少著述,一种知识贵族的感觉,博学而不乖张,理性与常识交融。

  闲暇之余翻过,只不过是冯克利先生翻译序言和随笔感想的结合,网上索罗唾手可得,不免有些失落。

  自工作后,因想法庞杂和时间闲散,难以攻读著述,部门法出身,难免纠于技术而忽略理念。这些散落的篇章恰好适合我的阅读。但是读起来还是有些费尽的,长久的思想空白不习惯于这种纯学术性的讨论和学术性语言的阅读。信手拈来也渐渐入迷,不仅是典雅的文风,还是论述的问题,有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衬托的人物解读,也有鞭辟入里的名著导读,还有例如哈耶克是否承认社会正义观念的考究。其中一些篇章读后不忍释手,更有科学知识无不含有历史的因素,君子祸国,尤甚于小人,民主直通独裁的心理等佳句。

  断断续续把这些文字看遍,留不下笔记,也请原谅我的笨拙,只能是对作者文字的采撷。

  看似散落的篇章大概前几篇是韦伯,阿克顿阿隆等人的介绍,中间几篇是关于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的读法,中间是对《乌合之众》的解读,《尤利西斯的自缚》几篇是对布坎南宪政经济思想的介绍,最后几篇是关于哈耶克的文章。

  事实性认知问题远远胜过价值型判断。

  20世纪有时被人称为一个“意识形态的世纪”,也是主义之争的世纪。当尼采宣告上帝死了的时候,其实是信仰和意识形态泛滥的年代,再纠缠于主义之争的年代中,许多的学者是希望自己有一种一种包打天下的观念体系来主宰我们的精神生活。许多人都在尝试填补信仰和价值真空的年代。当普世的价值与信仰体系,被理想和学科分工肢解的时候,也有学者另辟蹊径,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哈耶克锁定的攻击目标是那些要给天下人包吃包住的管家式政府,而波普尔更多地是从观念层面反对包打天下的意识形态。——P37”,因此在当时的年代,不仅有意识形态的泛滥和主义的流行话语,还有诸如韦伯等人的事实认知。

  对于韦伯其人,思想庞杂,难以一言概之,当谈及学者的操守时,韦伯一再强调,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去“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因为“没有对手和不允许辩论的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p7~8)因少在这点上韦伯是无可置疑的,也正因为这一点成就了韦伯的社会学,甚至还被人引申为后现代的思潮先锋和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当然韦伯的思想中也夹杂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以至于冯克利先生称他“把自由主义、议会民主、经济竞争和帝国主义熔于一炉的做法,在今天也许十分另类,却委实是韦伯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p16”,而另一外学者阿隆以《知识分子的鸦片》扬名,作为意识形态的终结者,也源于韦伯的知识立场影响着阿隆的一生:一个学者首要的职责,是讲明事实,传授知识,而不是编制和灌输信仰。因此他为自己提出两项任务是:“尽可能诚实地理解我的时代,时刻不忘我的知识的局限性。”——p45,作者二十世纪维也纳学人的群体特征描述也是他们注重认知性问题胜过价值性问题。虽然也有尝试引经入史的阿克顿爵士,不乏史家的智慧,终其一生,也难也完成此重任。我之所以在粗浅的读完一遍把前五篇划为一个主题,甚至是包括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也划为一类,大约是源于这个主题。

  《尤利西斯的自缚》读后感(五):尤利西斯的自缚

  尤利西斯的自缚

  传说中,西西里岛附近海域有一座塞壬岛,长着鹰的翅膀的塞壬女妖日日夜夜唱着动人的魔歌引诱过往的船只。在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尤利西斯曾路过塞壬女妖居住的海岛。之前早就听说过女妖善于用美妙的歌声勾人魂魄,而登陆的人总是要死亡。尤利西斯嘱咐同伴们用腊封住耳朵,免得他们被女妖的歌声所诱惑,而他自己却没有塞住耳朵,他想听听女妖的声音到底有多美。为了防止意以外发生,他让同伴们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并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在中途给他松绑,而且他越是央求,他们越要把他绑得更紧。

  果然,船行到中途时,尤利西斯看到几个衣着华丽的美女翩翩而来,她们声音如莺歌燕啼,婉转跌宕,动人心弦。听着这美妙的歌声,尤利西斯心中顿时燃起熊熊烈火,他急于奔向她们,大声喊着让同伴们放他下来。但同伴们根本听不见他在说什么,他们仍然在奋力向前划船。有一位叫欧律罗科斯的同伴看到了他的挣扎,知道他此刻正在遭受着诱惑的煎熬,于是走上前,把他绑得更紧。就这样,他们终于顺利通过了女妖居住的海岛。

  尤利西斯的自缚是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

  荷马这样唱道:

  塞壬坐栖草地,四周堆满白骨,

  死烂的尸体,挂着皱缩的皮肤。

  我引用这个故事,是因为阅读了学者 冯克利先生的政治思想随笔《尤利西斯的自缚》,尤利西斯的自缚也是这本随笔集其中的一篇,不过我觉得作为题目十分合适,因为与冯先生整本著作要传递的思想十分吻合。冯克利在这篇随笔最后提到:布坎南在《规则的理由》中曾提到埃尔斯特的《尤利西斯和塞壬》,他把书名中所包含的那个寓言,视为“对未来选择做出先期限制”的经典故事。这是一种为防范未来灾难而做出的决定:若想返回家园,他必须给自己危险的审美欲望预先设防。不过我(冯克利)宁愿像布坎南那样,对它做另一种解释:尤利西斯这种系自身于船桅之上的举动,淋漓尽致地表达着宪政主义的智慧。避免(荷马诗中)这种惨状的办法说来很简单,不过就是那根缚住大英雄尤利西斯的绳子——政治学中我们把它称为“宪政之道”。

  冯克利先生说的宪政之道,就是现代政治的超然于利益之上和落实于善观念之下的制度手段建设。

  冯克利先生的这本集子虽然不是专著,只是他各种译作序文、以及近十余年来治学的思想笔记等,但其核心却正是对现代政治制度的绍介,对自由、民主、宪政、公义等思想资源的梳理和思考。

  在买这本随笔之前,似乎对冯克利先生并无什么印象,经过这本书的阅读,才知冯先生就是诸多西方政治思想重量级作品的译者,如《政治的浪漫派》、《宪政经济学》、《哈耶克文选》、《致命的自负》、《论李维》、《乌合之众》、《韦伯的两篇演讲》等等。

  冯先生的低调从这本随笔集也可以看出,本书既无作者的简介,也没有序言,没有后记,就是些文章的集合,这些短章精辟的点评了从韦伯到贡斯当,从阿克顿到勒庞再到布坎南、哈耶克等人的论著,简要的介绍了这些哲学大家主要的中心思想和他们所阐述的问题。简直是一小部政治思想发展史,读完全书,收益非浅,完全可以按图索骥以冯先生开列的书单去找书读。

  虽然是很薄的一本书,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却非常大,如果没有对西方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史有所了解,看起来会非常吃力,从中也可见冯先生的学术功底。看这样的书简直是对我的折磨,既是给我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天窗,又是一种巨大的压力,需要阅读的相关书籍实在太多,几乎让我失去进一步求知的勇气。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继续埋头阅读,才是对如冯先生这样的学者最好的致敬!

  《尤利西斯的自缚》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冯克利

  简介: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1955年生,译有《民主新论》、《学术与政治》、《政治的浪漫派》、《宪政经济学》、《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经济、科学与政治》、《致命的自负》等;著有《尤利西斯的自缚:政治思想笔记》。

  2008-12-1

本文标题: 《尤利西斯的自缚》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92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纳米核心第三季黄昏篇》经典影评有感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