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1-01-02 08:32: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4

《超越自我之道》是一本由羅傑.渥著作,心靈工坊出版的2003年05月15日图书,本书定价:NT$45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一):唉呀,教科書老實說,這本書就是個論文集,前幾篇文章還挺好玩的,後面的文章就很無聊。

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锦集

  《超越自我之道》是一本由羅傑.渥著作,心靈工坊出版的2003年05月15日图书,本书定价:NT$ 45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一):唉呀,教科書

  老實說,這本書就是個論文集,前幾篇文章還挺好玩的,後面的文章就很無聊。

  靈性的經驗如果干擾了日常生活,或者說,嚇著了沒有超凡經驗的一般人,那就變成了靈修病,如果沒有嚇到別人才是符合心理學家的健康標準,我覺得去探討誰有病誰沒病,不如去探討這個標準的立基點是什麼?是覺得只要超過社會期待範圍的精神狀態就是精神病嗎?那我遇過的那一堆靈媒大概都該進精神病院了,我們把每個人都可以體驗的超凡變成了罕有的突變,卻又說,這是開悟,或這是發瘋,那誰才是發瘋呢?

  《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二):超个人心理学是什么?答案书中见

  去年秋冬季买到的书,一直到今年才好好细看,又因此萌发写一写综述的想法。

  现今台北胡因梦女士等老师大力推广的许多书籍,保罗各样心理学,哲学,灵性研究等等内容,甚是畅销。其中超个人心理学,也是热门。继人本心理学之后出现的超个人/后人本主义,更多倾向了向东方哲学文化探究人类永恒的生命与灵性之谜。

  该书包括内容很多,大多是该领域专家学者的文集作品,虽然系统性欠缺,但也不失为一本介绍超个人心理学的好书。

  《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三):读“超越自我之道”有关上瘾和灵性需求联系篇章的随感

  以前在练瑜伽冥想的时候,我突然觉察到人类所有的上瘾类行为都和灵性需求有关。在瑜伽的语言中,是中脉的性能量流动带来的喜乐感,而这种体悟在性爱中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如果细微地分析和体察,我就发现酒精,毒品等麻醉性商品的上瘾是可以让人体的低层意识和掩饰性神经暂停,然后就会出现较高级别的意识层面,并带来高层次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尼采所强调的酒神主义不就是这么回事吗?虽然这些感悟和体验也可以通过修行达到,但是上瘾类产品明显推进了这个过程,直接引发了那种喜乐状态。所以人类会留恋那种状态而不愿意出来,所以上瘾产品会让人对它们产生依赖性。

  书本里面的理论认为至幻药引发的就是神秘体验本身。而人类意识中渴望超越自我的欲望会试图抄近道抵达那个地方。

  而我自己曾经对赌博,棋牌,网络游戏有过轻微上瘾经历,这些活动中包含了对人生轮回的快速体验,比如:我很早就认同人生输赢一盘棋,人生如戏的思想。那么我在潜意识中让自己沉迷于这些东西上面,有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早日脱离这种无聊和低级人生价值和人生轮回的束缚,看清自己更高生命追求的目标。

  寿文曾从我的星盘中看出我有戏剧化表演的性格,建议我应该更加真实和坦白地表达心声,这是我非常认同的。

  我需要觉察自己对任何事务的上瘾和过分热情,比如:我现在已经有轻微地对心灵自由群关注的上瘾。但是,我仅仅只需要觉察就可以了,不要太强制性地改变或者改善自己的这些行为。

  《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四):前个人/超个人的谬误

  野兽按:郁闷呢。印象中人大出版社购买了此书的版权都已经超过两年了,咋就还不出版呢?你不出也不要让别人没法出啊!广大读者早读到早受益啊!出版以人为本呢。一生气,也许我就把这本书全都书录到网上了。丷哈

  选自《超越自我之道》

  第十九章 前个人/超个人的谬误

  肯恩•威尔伯

  前个人/超个人的谬误(pre/trans fallacy,简称ptf或前/超谬误),这个观念来自发展哲学(最有力的代表人物是西方的黑格尔和东方的奥罗宾多)和发展心理学(主要象征是西方的鲍德温和皮亚杰,东方的拙火瑜伽)。

  如果试图以这种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体世界,会觉得世界本身是朝向确切的方向进化,朝向更高层次的结构系统,朝向更大的整体、整合、觉知、意识等等。事实上,只要瞥一眼到目前为止的进化记录,就会发现有个朝向愈益复杂和觉察的明显成长。

  从进化的过程来看,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发展本是走向本体的,我们都很熟悉德日进(译注十二)所说的终结点(欧米茄点,omega point)观念,以及奥罗宾多的进化趋向超级心灵的说法,可是西方的哲学家如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也保持相同的观点,黑格尔所说的“终点”就类似超级心灵和欧米茄点,这是“绝对知识”的状态,在此“圣灵以圣灵的形式认识自己”。

  所以从黑格尔或一般长青哲学的观点来看,进化的历史就是圣灵自我实现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主张这个发展过程有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本性开始,本性是指物质和单纯身体感官与知觉的范畴,我们称之为前个人或下意识的范畴,黑格尔常把下意识的本质(也就是前个人的范畴)说成是一种“堕落”(偏离的堕落,Abfall),但这种本性并不是违反圣灵或是脱离圣灵,而是单纯的“静止不活跃的圣灵”或“上帝在他的相异状态(God in His otherness)”。更具体的说,本性是“与自己疏离的圣灵”。

  从圣灵回归圣灵(或克服自我疏离的状态)的第二阶段中,发展从前个人的本性移到黑格尔所说的自我意识阶段,这是典型的自我本性或心智觉知的阶段,我们称之为个人的、心智的和自我意识的范畴。

  根据黑格尔的说法,发展最后结束在“绝对”,或是圣灵发现圣灵就是圣灵,我们称之为超个人或超意识的阶段(或层次)。

  请注意,整个发展的顺序是从本性到人性再到神性,从下意识到自我意识再到超意识,从前个人到个人再到超个人,以图五-1代表这个次序。

  我们只缺最后一个理论工具。如果从下到上的移动是进化,反过来说,从上到下的移动就是倒转(involution)(见图五-2)。本心经由之前的倒转过程,变成“堕落”、“静止不活跃的上帝”、“与自己疏离的圣灵”,或从高处到低处的陷落和“失落”,当物质(低处的范畴)脱离空无(Void,sunyata)而陷入存在时,称之为“大爆炸”(Big Bang),进化就是堕落的反向过程,是圣灵通过发展回归圣灵。

  既然发展是由前个人到个人再到超个人,而前个人和超个人又都是非关个人的,那么,对于无知的人来说,前个人和超个人看起来就很相似,甚至完全相同。换句话说,前个人和超个人这两个面向是很容易混淆的,这正是前/超谬误的要点。

  这个谬误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将超个人降级成前个人,称之为前/超谬误-1,以及把前个人提升为超个人,称之为前/超谬误-2.参考图五-1,重点在于如果不了解A点和C点之间微妙而极端的差异,那么发展图上的两人端点就会彼此陷落到对方里面。在前/超谬误-1中,C点陷落或降级到A点(于是C点不再存在),见图五-3.在前/超谬误-2中,A点陷入或提升到C点(于是A点不再存在),见图五-4.于是发展的两支脚变成单一的轴线。

  这种陷落立刻造成两种对立的世界观。由于真实世界仍然包含A、B、C三点,那么就仍然可以在整个存在范畴中见到前/超谬误-1和前/超谬误-2,可是这两者必然会按照各自的缺陷来诠释世界,于是就产生相应于这两种前/超谬误的两种主要的世界观,正如图五-3和图五-4所示。

  这两种世界观都承认个人的范畴,甚至这两个观点都认为发展会在个人的范畴达到最高点。

  第一个世界观认为发展是从本性中的前个人来源开始,经过一连串中间的进步,然后在进化的“高点”(就是人的理性)达到极致,它认为发展并没有更高的来源或目标,强烈否认有这种假设的“较高”层次,甚至认为连谈论的必要都没有。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正是理解并指挥宇宙所唯一需要的。看起来很像我们的科学。

  相反的,第二种世界观认为发展是从“天上的”灵性来源开始,结束在异化的“低点”,就是罪恶的人性,或是个体化和个人化的“自我”。所以历史就是堕落史,并不是向上提升,而人类(或个人的“自我”)就是堕落的结局,就如图五-4所描写的。看起来很像正统宗教。

  困难而复杂的部分在于,既然前/超谬误产生的世界观就都是一半正确、一半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难在各自相对的优点中取舍的原因,在处理那正确的半个发展时,这两个世界观是正确,可是在处理受到误解的另外半个发展时,这两个世界观就是谬误的。更具体来说:这两种世界观都各自包含两个重要的真理和两种重大的错误。

  第一种世界观的下列两种主张是正确的:一、我们拥有前个人、非理性和下意识的成分,这在进化上确实是先于理性和个人的部分,二、真实历史进化的方向确实是由下往上。它的错误在于:一、否认超个人成分的存在,二、否认真的从圣灵陷落、下降、因堕落而脱离与神性合一、就是神性的情形。

  第二种世界观正确的主张有:一、宇宙有超个人的成分;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确实“在罪中”,我们的生活与崇高的圣灵认同是疏离、分裂。可是,它也有两个错误的主张:一、个别的“自我”或理性思考的人格,是与圣灵疏离的极致;二、在进化中,真正的伊甸园在“自我”之前(或个人的“自我”造成原罪)。

  事实上,黑格尔和奥罗宾多都论证出最早的疏离(或疏离的高点),是始于物质本性。本性(或前个人世界)已经是自我疏离的圣灵,并不需要任何来自“自我”的帮助;再者,本性就是与圣灵疏离的极点。“自我”(B点)只是第一个发展出足以自觉地体认世界已经从圣灵堕落的结构。

  第二种世界观搞混了倒转时的真实堕落和进化中假定发生的堕落,所以认为自我在进化中兴起,使圣灵达到疏离的顶点,可是事实上,自我的兴起是圣灵在回家的半途:从前个人本性的下意思走到“自我”心灵的个人自我意识,目标是圣灵超越个人的超意识。

  前/超谬误-1和前/超谬误-2在人类心理发展上的两个主要例子,分别是佛洛依德和荣格。佛洛依德正确辨识出前个人的原我(id,A点)和个人的“自我”(ego,B点),却把所有灵性和超个人经验(C点)都贬抑到前个人层次;超越世俗的洞察力被解释成比世俗更原始的原我冲动;超越主体/客体的三摩地却被说成是主体/客体分离之前的自恋;超个人的合一被解释成前个人的融合。佛洛依德在每一个观点上都遵循第一种世界观(图五-3)。当然了,并不是只有佛洛依德使用第一种世界观的观点,这是标准、传统、无可置疑的西方正统说法----从皮亚杰到科尔伯格(Kohlberg)到洛芬哲(Loveinger)再到阿瑞亚提(Arieti),都是如此(译注十三)

  译注十三:这几个人都是近代发展理论的学者。

  依我的看法,荣格犯的错误正好相反。他正确而且非常清楚地辨识出超个人(或神秘)的面向,可是常常把这个部分和前个人结构混淆。对荣格而言,只有两个主要的范畴:个人的和集体的。所以荣格对低下和崇高的集体潜意识(也就是前个人和超个人的集体范畴)之间大量而全然不同的差异,有混淆的倾向。所以,荣格不只偶尔会美化某些幼稚虚构的思考方式,也常常以倒转的方式看到圣灵。无论如何,荣格和他的追随者有只辨认出两种主要范畴的倾向----“自我”和“灵性我”,于是把人类的发展看成沿着“自我”—“灵性我”的轴线而走。这正是图五-4的情形,把灵性我放在底层,而“自我”在顶层。这是纯粹的第二种世界观,也是许多超个人心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世界观,甚至包括反对荣格的人。

  荣格学派确实偶然认识了发生在两个主要阶段的发展:“自我”的发展和超越,到此为止还算好,可是,由于他们或多或少只处理发展中一支实际的脚(B点到C点),就会勉强要单一的轴线负起双重责任。他们并不是把发展看成从A点到B点再到C点,而是看成从C点到B点,再回到C点;不是从潜意识的前个人到个人再到超个人,而是从潜意识的超个人到个人再到超个人;不是从前“自我”到“自我”再到超越“自我”的灵性我,而是从灵性我到“自我”再回到灵性我。

  这种理论看起来好像只是遗漏了前个人范畴的部分,可是在理论背后真正的问题,是把前个人范畴提升到有如超个人的状态。虽然我们可以同意婴儿期没有某些概念上的焦虑,可是依我的看法,这种“自由“并不是出于超个人的保护,而是前个人的无知,马斯洛对这一点也保持同样的坚持态度。

  前/超谬误-2的误解会低估“自我“,而提升前“自我”的价值,并在涉及某些(当然不是全部)“前卫“或“人类潜能”或“人本/超个人”的心理治疗方式中,造成不良的影响。造成的问题有很多,简单说来,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很多需要治疗的人,大部分是苦于前个人的固着、解离和强迫性思想,并没有足够的“自我”力量,来超越这些威胁生存或使他们不知如何生存、来自低下层面的愤怒、冲动和驱力。当他们遇到采用第二种世界观的治疗师,会被引导要“放下”自我概念和整合,而这却是他们非常需要建立并强化的结构。

  大部分精神官能症并不是因为缺乏“自我”超越而感到痛苦,而是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所以治疗首要促进强壮的“自我价值感”,然后才可以促进“自我的超越”。

  2009年1月2日星期五,10:35,野兽爱智慧居

  《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五):超个人心理学之超个人病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之超个人病理学

  2019-03-07 18:48:27

  (不管什么缘由,当我们行走在向内看的道路上的时候,发现这是一条曲曲折折的、时高时低的、时有时无的通向高山之巅的道路,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却往往只能看到脚下,也很容易迷失在丛林之中,这里有一份大约可供参考的注有沿途标志的地图,带着这份地图上路,迷失于群山之中的风险会少很多,也很容易知道自己在哪个景区之内了,希望各位探险顺利。

  可能的阅读指南:鉴于这份地图相对的比较不容易理解『这是必然的,不知道英文版本的是否简单一些,求鉴定。』,看这份地图的时候,可以看你最有感觉的部分,可能是你最需要的,这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还有查阅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字眼的内容,也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帮助。呵呵,请看地图。)

  【第二十三章】

  病理的范畴

  Ken Wilber

  上篇 心灵疾患(phychic disorder)

  我所谓的“心灵病理学”,是专指发生在下述三种情形的所有灵性危机和病理:一、自发的觉醒;二、在严重压力下侵袭下层的发展(例如精神病发作);三、静坐训练初学者的困扰。

  一、 自发的觉醒

  最戏剧化的心灵病理学,就是未受期待而自发的灵性——心灵能量或力量的觉醒。最好的情况是这些危机只会令人困扰,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极大的破坏性。例如,拙火的觉醒有可能是心理的炸药。

  二、 类似精神病的发作

  短暂的精神分裂或类似精神分裂发作,最令人困惑的面向,就是虽然可能导向比较深的灵性洞识,却是透过精神官能性、边缘性(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甚至完全精神病性(特别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人格结构而得到的。

  三、 初学者

  心灵病理学对修行初学者的困扰包括:

  1, 心灵膨胀:宇宙——超个人的能量和心灵层面的洞识,仅仅运用于个体的“自我”,造成极度不平衡的结果(特别是还残留有自恋人格的人)。

  2, 灵性技巧的错误练习导致结构的不平衡:这种情形特别常见于洁净和净化的路线,如精进(Kriya)和上师(Charya)瑜伽,以及较微妙的技巧,比如密咒乘(mantrayana)。通常会表现出轻微、无具体对象的焦虑,或是身心的转换症状(如头痛、轻微心率不齐、肠道不适等等)。

  3, 灵魂的暗夜:一旦神圣的经验开始消退(一开始必然会如此),灵魂会遭受被全然遗弃的忧郁(这和边缘性、神经官能性(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或存在性的忧郁不同)。

  4, 分裂的生活目标:例如,『我要留在世上,还是退隐到静坐世界呢』?这种情形可能非常痛苦,而且造成精神瘫痪。它表现出一种上层和下层自我需求的全然分裂。

  5, 『假苦』(pseudo-duhkha):在某些静坐道路中(如内观),觉察训练的初期会使人越来越体认到现象界本身的痛苦本质,当这种体认使人感到无法承受时,就称之为『假苦』。假苦常常是存在性、身心症或边缘性问题的残留影响所造成的结果,当事人只是苦苦地过生活,并没有真正认识生命之苦。

  6, 气脉不调(pranic disorder):这是拙火能量在觉醒初期的错误指导所造成的,各种通灵的管道被过度或开发不足、交叉,或是过早开启,例如西藏佛教中的风轮病(rlung)。气脉不调通常是不当的想象和专注所造成的,通常会出现激烈的身心症状,包括完全无法控制的肌肉抽搐、剧烈的头痛、呼吸困难等等。

  7, 『瑜伽病』(奥罗宾多):根据奥罗宾多的说法,当高等或心灵意识层面的发展对身体和情绪造成过度的张力,就会导致这种疾病,会有各式各样的症状,从过敏、消化问题到心脏病,都有可能发生。

  中篇 微细疾患

  意识微细基本结构的浮现,会带来微细层面自我发展的可能:新的自我模式、新的客体关系、新的动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死亡形式,以及可能有新的病理形式。

  有两个比较脆弱的地方:一、原有心智——心灵面向(mental-psychic dimention)的分化——分离——超越,二、微细型自我自我与客体关系的认同——整合——落实。显然地,这种病理大部分发生在中级到高级的静坐者。以下列出几种形式:

  一、 整合——认同的失败

  不同的道路对微细基本结构会有不同的构想,可能被称为神圣存有、神圣力量、神圣洞识、神的外形,或是自身发光的临在,为了简明起见,这些说法都可以称之为原型的临在或觉知。起先,对微细基本结构的了解,会把它形容成“既高于又低于”心智——心灵意识。后来,随着默观的深入,自我会从精神支柱分化开来,提升到对这种基础、洞识、原型的临在或觉知,产生直觉的认同。渐渐地我们了解神圣的形式或临在是我们自己的原型,是我们自己本质的意象。当我们可以持续见证微细意识与我们的关系,就会产生上述的自我认同。所谓微细意识包括无限的空间、启明之音(nada)、梵天范畴的崇高认识。修行者虽然在结构上已经有这种能力,却无法实现这种更重要的认同——觉知,于是形成这些症候群重要而明确的病理,因为在此出现自我和原型间的断裂,以基督教的语 来说,这是一种灵魂的病态。

  这种断裂起于一个基本的原因:要认同原型的临在或觉知,需要心智——心灵的自我死亡,当自我没有这种坠落的经验,反而紧缩在自我孤立的状态,就会使既有的原型认同与高等原型的认同分裂了。

  二、 假涅磐(pseudo-nirvana)

  误以为微细或原型形式、启明、狂喜、入迷、洞识或全神贯注,就是终极的自由。这种情形并不算病态,除非一个人在追求意识的本因或终极层面,却紧握着整体微细范畴及其经验不放,就被认为是病态的微细错觉,或称为"入魔的幻觉"(makyo),禅宗称之为“禅病”(Zensickness)。

  三、 假实现(pseudo-realization)

  这种情形在微细层面相当于精神层面的假苦。当内观静坐进行到微细的觉察层面时,有一个阶段的洞识成为“实现”,每一个意识的内容都会以可怕的、沉重的、恶心的、痛苦的和可厌的方式出现,会有极度的身体疼痛和强烈的心智——心灵的不舒服。可是,这个阶段并不是病态,问题在于把这个阶段视为常态。在这个阶段会强烈地洞识到,当脱离本体来看时,现象的本质最终是无法令人满足的。这种强烈的痛苦和反感会成为超越的动机,在涅磐定(nirvanicabsorption)中超越所有想象得到的表征。假实现的病理则发生在无法激发这个这个过程,而灵魂搁浅在极度痛苦的海滨。在深度的结构形式中,这种病理和先前所说无法投入原型觉察,已经稳定地见证所有细微层面的客体关系的情形,时候完全一样。

  下篇 本因疾患(causal disorders)

  自我发展的最后一个主要的支点有两个分支:无定形(Formless)或称为无色界(Unmanifest),以及整个形式世界或称为色界(Manifest Realm)。正常的发展包括这两者适当的分化(在本因层面),以及两者最终的结合(在终极层面)。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两个重要的变迁有任何一个失败,就会造成病理。

  一、 分化的失败

  无法接受原型自我最终的死亡(就是分离自我感的最微细层面),会使意识锁在对色界某个面向的依附中。没有发生伟大的死亡,那无形的意识就无法从色界分化出来,或超越色界,被最微细的紧缩、执着、寻找或渴望而阻碍;最终的阻碍就是对自由的渴望。

  二、 整合的失败,或称为阿罗汉病(Arhat’s disease)

  意识从所有意识的客体,或是整个表现的范畴分化出来,达到没有客体在觉察中升起的境界(智慧三摩地 jnana smadhi,无分别三摩地 nirvikalpa samadhi,涅磐 nirvana)。虽然这是某些道路的“最终”目标,其实却是一种存在于意识之中(也就是无色界和色界之间)隐微的分裂、二元论或是张力。只有穿透这种分裂,色界才会以意识的变形升起,而不是与意识分离开来。这是典型的俱生三摩地(sahaj-bhava samadhi),我不曾在任何书上,或是听任何圣贤提过超过这一点的层面。

  【第二十四章】

  治疗的范畴

  Ken Wilber

  上篇 心灵病理学

  一般来说,默观传统拥有三种约略的层次或阶段(初学、中等、进阶):在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能力;每个层面也可能发生不同的扭曲、病态或疾病;这些扭曲或病态可能最好是以不同种类的“灵性”疗法来治疗,有时也可能因一般疗法的辅助而受益。

  一、 自发的

  不请自来的灵性——精神能量或洞识的觉醒,所造成的病理,似乎只有两种一般性的治疗方式:一个是想办法“安然度过”,有时是在传统精神科医师的照护之下,精神科医师可能把症状解释为边缘型(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精神病发作,并给予药物,这种方法会使灵性过程冻结,以至于无法发展进一步的修复过程;另一种方法是当事人开始进行一种默观的训练,有意识地参与这个过程。如果自发的觉醒属于拙火觉醒,最适当的方法就是瑜伽之路,这有一个特别的理由:目标朝向高等微细和本因范畴的道路,很少有关于灵性——拙火觉醒阶段的明确教导(例如,翻遍禅学、艾克哈特、圣约翰等等的著作,根本没有提到过任何对拙火的认识),如果可能的话,当事人应该寻找愿意和较传统的治疗师共同治疗的合格瑜伽大师。

  二、 类似精神病的发作

  对于真正精神病或类似精神病发作的情形,如果有间歇而扭曲的灵性成分,就要考虑荣格学派的治疗。默观的训练通常是禁忌,因为这些训练需要坚强的“自我”,而这是精神病患或边缘型(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所没有的。在足够的结构建立期之后,当事人可能会想参加较不艰苦的默观道路(例如密咒乘)。

  三、 初学者

  1, 心灵膨胀:这种情形通常可以用较隐微的“最佳醒悟法”来处理,将心灵真相与自恋幻想区分开来。如果这种方法失败的话,通常是因为心灵洞察力激发了自恋——边缘型问题,甚至是精神病的后遗症。到这个地步时,通常必须停止静坐,如果有必要的话,要进行结构的建立(精神分析或荣格学派治疗),如果当事人对这些方法有反应的话,最后就能了解自己的心灵膨胀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心灵膨胀,这时通常可以恢复静坐。

  2, 灵性技巧的错误练习导致结构的不平衡:当事人必须向静坐老师查证有没有这种情形,这种不平衡并不少见,由此可知在合格大师的指导下进行默观学科的训练,是多么的重要。

  3, 灵魂的暗夜:阅读别人如何平安度过这个阶段的记述,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深度绝望的时候,灵魂可能会崩溃到向耶稣、圣母玛利亚、观世音、阿拉等等祷告祈求,好像在对抗默观一样,不需要阻止这种做法,这是向自己的崇高原型祷告。关于暗夜的文献并没有任何导致自杀的案例(存在性或边缘性忧郁症则恰恰相反),好像暗夜的忧郁有一种“崇高”、“涤罪”或“明智”的目的,而这当然正是默观的主张。

  4, 分裂的生活目标:一个人的灵修要整合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像菩萨所努力的一样),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我们的社会,在当前的进化点上)。依我的看法,隐居苦修的途径太常造成存在的上层和下层面向的极度分裂,而且,一般来说,会把尘世生活的压抑和超越混淆在一起。

  5, 假苦:灵性老师有时是最不适合对这类特殊案例咨商的人,灵性老师通常不了解边缘型(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或身心疾患的心理动力,而他们的劝告可能是『加强努力』!而这正是原先引发问题的来源。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静坐者应该停止所有静坐几个月。

  6, 气脉不调:这些疾患最恶名昭彰的就是会引发类似歇斯底里的转化症状,如果不治疗的话,可能会引起真正的身心疾病,处理时,如果有必要的话,最好结合瑜伽静坐老师和医师共同治疗。

  7, 瑜伽病:最好的疗法也是最好的预防,强化并净化身体和情绪,如运动,乳酸食品和素食饮食,减少摄取咖啡因、糖分、尼古丁和社交场合使用的助兴药物。

  中篇 微细病理学

  一、 整合——认同的失败

  除了投入(或强化)微细层面默观的道路以外,作者不知道还有什么治疗的方法。微细层面默观的道路开始时,通常有某些明显或隐微形式的探索,深究分离自我感的形成原因,治疗的效果在于真正看见阻碍微细或原型觉知的原因,而不只是企图认同原型的觉知。

  二、 假涅磐

  许多高级发展的默观传统都有很多的”例行的核对“,可以帮助练习者回头检视狂喜、启明、极乐、吸引人的经验,最终能对这种原型层次达到保持距离而不执着的态度。

  三、 假实现

  这种情形和假苦不同,后者通常需要暂停静坐,可是要治疗假实现的唯一方法,就是更多的静坐,如果无法继续静坐的话,反而会更为痛苦。禅宗把这种特别的“禅病”形容成“吞下一颗火红的铁球”。这显然是少数可以在治疗时说“加强努力”的疾病。

  在大部分微细层面的病例中,辅以心理治疗都还为时不晚,但是治疗师必须支持超越或灵性的层面,并有着方面适当的知识。举例来说,心理治疗释放压抑的情绪能量,对微细层面的整合可能是重要的助力。

  下篇 本因病理学

  一、 分化的失败

  最后的分化或分离(也就是与所有色界的形式分离),包括学生和老师间微妙而重要的合作。在分离自我感(原型自我)既是最终又是本源的形式中,学生仍然会有所抗拒,不愿分离的自我感完全消失,这时,学生和老师透过“不出力的努力”,“共同”放下这种态度。这种“落入”无形、无色界的寂静或空无,会打断所有对色界形式与命运的执着,而本然的意识(或绝对的主体性)会与所有崇高或低下的客体分化,与所有原型的倾向或原因的根源(如烦恼klesas,欲求vasanas等)分化开来。不断重复这种”落入“,或是重复色界到无色界再回来的“动作”,可以“烧毁”紧缩而自我孤立的倾向和欲望。

  二、 整合的失败

  当根源的烦恼和欲求(或原型形式和倾向)被视为仅仅是污秽,而没有将之视为畅通无阻之智慧(绝对的圣灵或存在)的表达或表现时,就会造成这种“终极病理”(无法整合色界与无色界)。要克服这种分裂,使空无形式与智慧重新结合或重新整合,需要“至高的道路”,这是“凡夫心“(大圆满法),"开启的双眼“(解脱者约翰,Free John)与”日常心灵“(禅宗)的道路,所有崇高和低下的现象,就像发现自己一样,被视为已达完美的表现,是自然开悟心灵的印证。

  《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六):Paths beyond ego :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

  野兽按:还没弄到手,不过看了目录和一些节选文字,迫不及待想见到它。但愿有人能引进它,造福内地读者。

  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 Paths beyond ego :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

  作者:羅傑·渥許,法蘭西絲·方恩(Roger Walsh,Frances Vaughan)/编著

  譯者:易之新,胡因夢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1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2808494

  裝訂:平裝

  定價:450元

  作者簡介

  Roger Walsh羅傑·渥許 加州大學精神醫學、哲學及人類學博士,著作與研究領域包括醫學、生態學、心理學、哲學及宗教等。曾獲得超過二十座國內外相關獎項。已有超過二十年的豐富靈修經驗。

  Frances Vaughan法蘭西絲·方恩 哈佛醫學院精神醫學博士,「超個人經驗研究計劃」創立理事。曾著有一本勞倫斯傳記(The Prince of Our Disorder: the life of T.E. Lawrence),榮獲普立茲獎。

  特別推薦:李安德,呂旭亞

  ------------------------------------------------------

  面對全球迫切的危機,有愈來愈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是責無旁貸。也許你注意到周遭有些人開始力行環保、簡樸生活,進行深度的自我省察,試圖為特定族群、甚至全世界的人服務,思考人類更成熟的生存方式。這些調整與改變,可能是呼應著全球的「超個人運動」。

  事實上,除了全球各地許多人都不約而同地改變了生活態度,在心理學、物理學、生態學、人類學及哲學等學科中的專業人士,也致力於人類高層意識的研究。他們結合了個人與超個人、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知識與智慧、藝術與哲學、科學與宗教、自省與默觀的研究,並因而整合了許多歷史及跨文化文獻,讓人們開始能欣賞其他的文化及其哲學、宗教與藝術。

  超個人並非某個學派,它是一股潮流,一種跨學科、學派、國家、性別的運動,目的在於採納包羅萬象的途徑,來反映出人類及宇宙超凡的可能性。本書羅列了許多超個人運動先驅的分析、整理與心得,內容包含目前備受關注的議題,譬如意識和超常意識、靜坐、瑜珈、瀕死經驗、清明夢、迷幻藥、價值觀、倫理學、人際關係、特異才能、愛與慈悲之類的超個人情感、利他主義與服務動機,以及超個人精神病理學及治療方法。

  我們可以從書中瞭解超個人運動的發展趨勢。更重要的是,透過這股潮流,我們終於可以向累積了數千年的東西文化學習,再度尋得我們本質裡的神性,學會與所有人類、宇宙以及眾生和諧共處之道。

  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已成立超個人的機構,致力於研究與落實。身為人類及宇宙的一分子的你,當然也該對這個領域有所瞭解。

  這是一本發人深省又令人動容的好書。

  超個人運動的發展

  書序作者:李安德

  十九世紀末,有幾位西方學者決定建立一門科學的心理學,當然了,那時對「科學」的概念只限於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被視為完美的科學模式,甚至被稱為「科學之后」。這些學者深深期望得到科學界的肯定、接納和尊敬,所以儘可能把自然科學家成功運用的研究原則和方法,非常仔細地應用到人的研究,比如客觀的觀察、把研究對象細分成許多部分來分析、精確的測量、徹底的操縱和控制等等。不幸的是,把原本設計來研究物質對象(比如礦物、植物、昆蟲等)的固定觀念和方法,強行僵化地套用在人類身上,必然產生許多有害的後果。這種狹窄僵化的典範就好像一種濾網,排除了所有無法直接觀察和測量的人性,以至於忽略或摒棄許多關於基本人類經驗的研究,否定人的自由等等。簡單說來,它導致一種去人性化的觀點,對人造成有系統的解體和普遍的貶抑,人被視為眾多物體中的「一種物體」罷了。

  總是有一些心理學家無法接受這種流於唯物論、「機械論」和化約論的心理學。從一九四○年代初期開始,越來越多美國心理學家開始結合起來,表達他們對這種心理學的強烈不滿,並努力修正、擴展傳統的典範,這項革命的代表就是人本心理學的興起,這些心理學家開始有系統地恢復原本被移除的人性:也就是心智、意識和自我意識、人格、感受和情緒、自由意志與責任感、內在經驗、各種潛能、有創造力的想像、人類尊嚴等等。從四○年代初期到六○年代初期,馬斯洛是這項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這個運動也被稱為「人類潛能運動」。許多教授和學生都記得馬斯洛在四○年代初期提出的「需求層次」,頂層就是「自我實現的需求」。

  可是到了六○年代末期,馬斯洛逐漸發現人本心理學的限制,雖然他仍堅持過去二十多年來大家所擁護的主張,但也覺得需要增加「必要的補充」。換句話說,他覺得心理學典範需要再進一步的擴充。他越來越有志於發展一種「高度心理學」(法蘭克創造的名詞),除了生理和心理部分,也涵蓋人的靈性面向,並處理人的終極渴望。畢竟,不論是否涉及宗教,在所有文化中都找得到人類有靈性面向的主張。於是馬斯洛修訂著名的「需求層次」,增加了「超越性需求」,他將之界定為「靈性需求」:更高而具有超越性價值的需求(也就是超越個體的「自我」),比如真、善、美、正義、和平、和諧等等。他批評自己早期的「需求層次」是不完整的,而且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他寫下一篇關於自我實現理論的評論,結論是「自我實現是不夠的」。他甚至寫了一篇短文,名稱是「自我實現與超越自我實現」。他不斷強調自我超越的需求,也就是突破人的「小小自我」、關懷別人的需求。從此以後,馬斯洛和一群朋友決定把這個新的發展稱為「超個人心理學」。

  自從馬斯洛在一九七○年過世後,超個人心理學仍一直成長,散播如此之廣,以至於不能只將之稱為一個學派,事實上,它已成為一種無法逆轉的潮流或運動。這個運動雖然始於美國,但已散播到好幾個國家,在全世界誕生了許多超個人心理學協會。

  此外,許多組織和協會雖然沒有使用「超個人」(transpersonal)這個字眼,卻有超個人的精神和觀點,也就是不但承認人的靈性面向,也提供靈性成長的技巧。它們更探索各種不同的意識狀態,強調自我超越的需求,以及人本質上與大我相連的深入觀念,這種觀念或許可以具體轉譯成對他人,甚至對生態的關懷。幾年前,人本心理學協會和美國心理學協會的人本心理學分會,以及各自附屬的期刊,都正式接受並採納超個人的觀點。二○○二年七月,在中國武漢舉辦為期四天的「東西方諮商:人本與超個人取向」國際研討會中,人本心理學期刊過去三十年的主編湯馬斯.葛林(Thomas Greening)親自告訴我,絕大多數人本心理學家都已接受超個人的觀點。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心理綜合學」(Psychosynthesis)這個心理治療體系在世界上已經有超過一百二十個中心,這個學派基本上抱持著超個人的觀點。其實它的創立者精神科醫師羅貝托.阿沙鳩里(Roberto Assagioli)從一九六九年「超個人心理學期刊」創刊,一直到一九七四年過世為止,都是這個期刊編輯委員會的一員。同樣的,意義治療學派在許多國家都有協會和中心,這個學派是由另一位精神科醫師維克特.法蘭克(Victor Frankl)所創立,他和阿沙鳩里一樣,也是「超個人心理學期刊」編輯委員會的一員,從創立開始,一直做到一九九七年過世為止。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榮格建立的「分析心理學」。榮格比馬斯洛更早強調靈性面向,常在著作中使用「超個人」這個名詞,這個學派不只在許多國家有為數眾多的協會和中心,榮格學派分析師也有自己的國際性協會。我還可以舉出許多例子,比如「靈性精神醫學國際協會」、「意識科學研究協會」、「靈性內在覺察運動」、「諮商靈性、倫理和宗教價值協會」等等。

  再者,這個運動已經擴展到心理學界之外,事實上,目前在許多國家已有跨學科超個人協會(transpersonal association),甚至有一個「歐洲超個人協會」。這些超個人協會吸引、聚集的不只是心理學家,還包括各種領域的學者,比如人類學、社會學、物理學、哲學、醫學、教育等等。這本書正是搜羅各家的文集,這些作者並不屬於任何特殊的學派,而是跨越不同心理學派、各種學科,甚至是屬於橫跨東西方不同文化潮流中的一部分,他們雖然共有相同的超個人觀點,卻呈現出不同的詮釋和相異的見解,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傳統、世界觀或哲學體系。

  超個人運動快速散播到各種不同的學科、國家和文化(東方與西方),這種情形清楚顯示過去強加在人性上狹隘而僵硬的典範是錯誤而不自然的,對人性的壓抑和扭曲終將失敗。正是這股潮流的力量,讓我們聽見人性發出誠摯的呼喚,要求恢復過去被忽略的部分。

  導論

  書序作者:羅傑.渥許、法蘭西絲.方恩

  我們人類真是一群聰明而靈巧的生物。我們登陸月球,分裂原子,解開遺傳基因密碼,探測宇宙之創生。沒錯,現代文明確實是一座象徵人類心智無限創造力的紀念碑。雖然科技才俊比比皆是,但愈來愈多的人開始擔憂我們可能過度輕忽了其他方面的發展。部分的原因是,我們在科技上的耀武揚威使我們和自己的內心世界解離,而一味地向外追尋那些只有在內心才能找到的答案。我們否認了主觀與神聖的面向,忽略了心智的潛力,危及到我們的星球,並活在集體昏迷的狀態--我們對這種緊縮而扭曲的心智狀態渾然不覺,因為我們都活在其中,並視其為「正常」。

  然而我們的內心仍潛存著未曾被探索過的能力、深層的心靈境界、不同的意識狀態以及大部分人從未夢想過的發展。超個人學術領域已經在探索這些可能性,其中的先驅便是心理學。

  心理學的演化

  西方心理學誕生於兩個不同的源頭:一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科學測試,另一個則是在醫院裡進行的臨床診療。為了建立起心理學在科學上的正統性,於是心理學家以物理學作為實驗心理學的典範,並將注意力集中在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之上,而避開了無法被觀察到的內在經驗世界。基於這個理由,實驗心理學後來逐漸被行為主義學派所主導。

  臨床心理學與精神醫學最早誕生於病理學。因為人類大部分的痛苦都來自於無意識?的驅力,所以臨床診療便專注於主觀及無意識層面的研究,臨床心理學與精神醫學就這樣逐漸地被精神分析學派所主導。精神分析學派與行為主義學派因而成為臨床心理學及實驗心理學的基礎,亦即為人所熟知的心理學第一勢力與第二勢力;其主導性的影響力整個籠罩了二十世紀的前半葉。但是到了六○年代,研究者開始擔憂起這兩股勢力所造成的限制及曲解,雖然它們的貢獻良多。它們似乎無法妥當對待人類經驗的所有面向。它們只專注於精神病理學的研究,或者僅以實驗室裡觀察到的有限情況來籠統論述日常生活的複雜性。它們忽略了人類經驗的某些重要面向,譬如意識以及格外健全的精神狀態(譯註:此處指的是聖賢、偉人或天才等特殊人士的精神狀態。)

  它們有時甚至將超個人性的神秘經驗視為精神病的癥狀之一,佛洛依德便曾經將超個人經驗詮釋成嬰兒期無助感的反射。另外有些精神分析學者則將其草草歸類為「渴望與乳房合一的退化狀態」或「自戀型精神官能症」。哲人傑寇普?尼德曼曾說過:「佛洛依德學派低估人了類的可能性,還將這低估制式化。」

  對上述這些問題的憂慮促成了人本心理學的發展。人本心理學與超個人心理學之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說過一句話:「本觀點並無意否定佛洛依德的發現,其主旨乃是要添加和補充它。很簡化地說,佛氏提供給我們的似乎是只佔了半個畫面的病態心理學,我們必須補足的則是另一半的健康心理學。也許這另一半的健康心理學更能幫助我們管理及改善我們的人生,使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人本心理學要研究的乃是人類經驗及令人健全的因素,而不是那些在實驗室裡輕易就能測試出來的答案。其中一項特別的發現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最後促成了超個人心理學的誕生。某些精神特別健全的人很容易有「高峰經驗」:一種短暫但極為強烈、充滿著狂喜、深具意義而又獲益良多的意識擴張經驗,亦即跟宇宙合一的經驗。歷史上曾出現過諸多類似的個人體悟,西方稱之為神秘、屬靈或神聖合體經驗,東方則稱之為三摩地或開悟。

  迷幻藥也帶來了強而有力的影響,並釋放出社會尚未準備好吸收消化之空前強烈體驗。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這麼高比率的人共同經驗了超常意識狀態,但其中有某些經驗很顯然是痛苦而困惑的。另外有些超驗狀態則為這個不懷疑的世界示範了意識之可塑性及其廣闊的範疇,並證實了慣常意識狀態乃是有限而扭曲的,同時也指出了更值得我們追求的意識狀態。

  同一時期,亞洲的禪定法門也提供了不必透過藥物而進入超常意識的途徑。數個世紀以來被西方人視為不合常理及病態的經驗,突然在少數人的生活中變得有效及富有價值起來。西方文化從此而改觀了。

  西方社會從此對亞洲文化及傳統產生了興趣,並開始嘗試瑜珈、巫術以及基督教默觀等等的靈修方法。對傳統價值觀的不滿則使得人們選擇了另類的生活方式,譬如自動自發地過起簡樸生活,提高對生態環境的敏感度,故而表達支持了嶄新的願景。各大學的研究院也開始探索禪定、生物反饋、迷幻經驗以及意識的各種狀態。昨日文化上的好奇已經成了今日研究的主流。超個人心理學界一直企圖將這些奇妙的發現整合成一門新的學科,不久,精神醫學、人類學、社會學及生態學的研究者也加入了這個陣營。

  定義與描述

  什麼是超個人經驗?

  超個人經驗也許可以定義為:存在的統合感超越了個人的範疇而擴大到人類、眾生、靈魂及宇宙的面向。

  超個人學派所要研究的則是超個人經驗和相關現象,這些學者嘗試擴大他們的學術研究範疇,並以自己的專業訓練來探究超個人現象。

  超個人心理學乃是研究超個人經驗和相關現象的心理學。所謂的相關現象包括了超個人經驗及其發展的本質、種類、肇因及結果,以及被這些經驗和發展所啟發的心理學、哲學、藝術、文化、宗教、修持方法、生活方式及各種反應,或是對這些經驗和發展的誘導、表達、應用及理解。

  超個人精神醫學乃是專心研究超個人經驗及現象的精神醫學。它所研究的重點和超個人心理學雷同,但尤其著重於臨床和生物醫學層面的超個人現象。

  超個人人類學則是一種跨文化的研究,它探究的是超個人現象及意識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超個人社會學研究的是超個人現象的社會向度、其中的意涵及展現。

  超個人生態學研究的是超個人的生態面向、其中的意涵及用途。

  超個人運動則是整合綜攝所有超個人學科的一種運動。

  這些定義都是在描述超個人學派的特點和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們並未將個人特質排除於外,也不限制意識擴張的種類,更無意將超個人學派鎖定於任何一種哲學或世界觀,而研究的方法也沒有局限。

  超個人學派並不排除個人性的向度,亦無意使其失效。反之,它們將個人關懷的範圍拓展得更大一些,而同時兼顧到個人與超個人經驗。有人對「超個人」這個名相做了下列的詮釋:這是一種透過個人而呈現出的超驗狀態。但這些定義並不限制統合感擴張的方向或範疇。某些生態學者強調橫向擴張的重要性--將統合感擴大到地球及萬物,然而卻否定了縱向超驗現象的價值或有效性。對其他的一些靈修者而言,這種轉化到超驗次元的縱向擴張經驗才是最重要的,還有些人則同時認同了縱與橫的向度。

  不過,這些定義並不是要將超個人學派或其研究者拘泥於任何特定的詮釋。這些學者無意倚賴任何特定的本體論、形上學、世界觀、教義、哲學或宗教。他們關切的焦點乃是經驗本身,所以這些定義包容了各種不同的詮釋方式,以便人們理解那些經驗中的人性本質,並深化我們對宇宙的洞識。超個人經驗長久以來早已被各種不同的方式詮釋過,此現象將毫無疑問地持續下去。超個人學者可能有宗教信仰或無宗教信仰,可能是有神論者或無神論者。這種專注於經驗本身的定義,預留了許多空間給各種有價值而又多樣化的互補觀點。

  總之,這些定義並不限制超個人經驗的研究方法。反之,它們接納任何有效的方法論。超個人研究者鼓勵人們採用折衷、貫通與整合的途徑,妥當地運用所謂的「三種認知之眼」:肉眼、理性自省之眼及默觀之眼。這種作法和其它學派是截然不同的,因為後者往往提倡或倚賴某種特定的方法論。舉例而言,行為主義學派著重的是感官測試的研究資料及科學性,精神分析之類的自省學派強調的則是對內心活動的觀察,瑜珈鍛練關注的乃是默觀傳承。迄今只有超個人學派採取了折衷主義的方法論,它試圖將科學、哲學、內省分析及默觀方法整合成一門有容乃大的學派,並以妥當的態度探測人類經驗及人類本質的諸多面向。

  因此,超個人學派的範疇格外寬廣,它貫通整合了各種學科。這些學科探索的範疇綜攝了人類所有高層意識的發展,或是馬斯洛所謂的「人性進一步的發展。」它們的探索整合了神經科學、認知科學、人類學、哲學、比較宗教學,並統合了東西方理念。其中的某些議題特別受到關注,譬如意識和超常意識、神話學、禪定、瑜珈、神秘主義、澄明之夢、迷幻經驗、價值觀、倫理學、人際關係、特異才能及格外健全的精神狀態、超越成規之發展、愛與慈悲之類的超個人情感、利他主義與服務動機,以及超個人精神病理學及治療方法。

  宗教的關係

  這些議題中有許多都跟宗教研究重疊,所以人們才開始關心起超個人學派與宗教的關係。當然,探討此類議題仍須依賴定義,誠如肯恩威爾伯所言:「討論宗教議題最困難之處….就在於它並非第三人稱的『它』。依我看來,『它』至少有一打互不相容而又大異其趣的定義,但很不幸的是,在諸多的文獻中,這些定義並不是經常、甚至一向沒被仔細區分過。」

  宗教最簡單的定義之一即是:與神聖攸關之事。既然超個人經驗並不全然是神聖的,而宗教經驗也不全然是超越個人性的,那麼顯然兩者是有重疊之處。因為超個人學派對非宗教性的超個人經驗也很感興趣,所以在研究、詮釋、心理觀察及哲學用語上都儘量免除宗教寓意。超個人學派不擁護任何教條或信條,不要求人信奉任何宗教,它所提倡的乃是以開放的科學精神、哲學思考及經驗性的實驗來面對所有主張,且一向認為超個人經驗可因個人喜好之不同而賦予它宗教或非宗教性的詮釋。總之,超個人學派與宗教應該被視為兩個不同的領域,雖然它們所關心的事有某些是重疊的。同樣的,超個人心理學與超個人人類學顯然也有別於宗教心理學和宗教人類學。

  多重意識學派

  我們必須強調的是,超個人學科乃是研究多重意識的學科。在西方文化中,心理學與人類學等主流學科很顯然只專注於單一意識狀態的研究。它們把焦點集中於平常的清醒狀態,而不注重其他的另類意識狀態。

  對照之下,多重意識文化較為關注和重視夢境或默觀狀態,因此它們的世界觀有一大部份是源自於多重意識,譬如巫士部落文化、佛教心理學及道家哲學。

  傳統的超個人學派,諸如瑜伽行派、默觀傳承及相關的心理學和哲學,起先即是為了誘發多重意識而設計的,因此它們很顯然隸屬於多重意識學派。近代的超個人學派則企圖打造出現代化的多重意識學派,以便理解、表達和啟發超個人性的經驗及現象,並以當代方法結合古代跨文化智慧傳承之精髓。

  超個人學派隸屬於多重意識體系,所以能涵蓋更寬廣的人類經驗及可能性,其範疇甚至遍及各種思想體系。我們都熟知過去有許多學派或理論僅選擇某種觀點來觀察人類行為的某個面向,故而忽略或遮蔽了其他觀點,但超個人學派重視的卻是不同的思想體系之貢獻及整合。

  與其鼓吹某一種特定的觀點,不如將看似衝突的各種學說加以整合。不同的學說觀察到的乃是人類經驗的不同面向及發展階段,所以很可能是可以互補的。譬如佛洛依德學派重視的是兒童早期的發展,存在主義心理學涉及的是成人所面對的普世性存在議題,行為主義學派的治療證實了外在刺激會加強行為上的制約,認知治療促使我們去發現思想和信念的力量,榮格學派則幫助我們認清了原形、集體潛意識以及意像和象徵的治療力量。亞洲的體系諸如佛教、瑜伽行派及吠檀多心理學則補足了西方心理學的不足,它們不但清楚地描繪出超個人階段的發展,還提供了體悟這些境界的方法。

  雖然超個人心理學綜攝了主流西方學派之外的其他領域,但仍然重視這些學派的貢獻;它並不想取代它們,而是要將它們整合成一個更大的視野。此即超個人學派之洞見。

  當然,本書所呈現的超個人洞見並非一應俱全的,未來若有更完整的觀點,它將毫無疑問地臣服於其下。

  有一天我們將發現,每當我們喪失一個觀點時,便是往前邁進了一步,而生命的轉變就在於從封閉的真理進入開放的真理──此真理如同生命本體一般,宏大到無法被任何觀點所套牢,因為它涵蓋了一切觀點….此真理的偉大之處即在於它可以否定自己而永遠朝著更高的真理邁進。

  超個人洞見的重要性

  跨世紀和跨文化的超個人經驗一向被視為極其重要之事。在我們這個時代,超個人洞見及超個人學派更形重要,原因有好幾個,第一,它們使我們對以往曾忽略及誤解過的人類經驗重新產生關懷;它們為古老的理念、宗教傳承及默觀修練提出了新的解說;它們以更豁達的觀點來看待人性;並指出了未曾被思議過的人類潛能。

  超個人學派重新研究起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非理性或病態的超個人經驗。本書內文充分說明了為何某些經驗應被視為健全的發展而非退化狀態。誠如肯恩?威爾伯所言,此類經驗並非「助長自我的退化,而是自我的演化及超越。」

  恢復對超個人經驗的重視,寓含著重大的跨文化意義,它使我們更能欣賞其他的文化及其哲學、宗教與藝術,並因而整合了許多歷史及跨文化文獻。

  二十世紀上半葉,西方人類學者開始採用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故而貶低了超個人經驗。這些超個人經驗廣泛地被其他文化所重視,於是西方學者越發貶低其他的文化,許多卓越的學者竟然妄下論斷:「精神分裂的退化現象與瑜珈及禪的修練境界頗為類似,這顯示出東方文化傾向於自我退縮,以逃避文化、肉體及社會的巨大困境。」

  我們對超個人經驗及其過程目前已經有了更深的理解,而終於可以向累積了數千年的超個人智慧傳承學習,並重新評估其他文化的價值。其實我們應該將「偉大的精神傳承」重新定義為:人類跨文化宗教哲學的智慧總集。

  我們越是深入研究,越是能明白超個人經驗為什麼在歷史上受到普遍的重視。它們替個人心理及社會帶來了意趣深遠的裨益;超個人經驗雖非必然,但經常能引起戲劇性的、持續的、有益的心理變化,它們確實能提供我們一種意義和目的感,並消解掉存在的困惑,激發我們對人類及地球的慈悲和關懷。確實,一次的超個人經驗足以改變人的一生。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如果缺少了此類經驗,將形成具有威脅性的病態,其範圍涵蓋了個人、社會及全球,本書有許多地方都在探討這個觀點。

  超個人經驗更提出了人性中各種豐富的可能性,某些情緒、動機、認知能力及意識狀態,皆可培養和精練成超常意識狀態。

  舉例而言,默觀傳承主張愛與慈悲等情感是可以擴張到全人類及眾生身上的。它們同時還主張--初期的實驗證實了它們的主張--專注力可以變得更穩定,覺知力也可以加強,而利他主義的動機及自我超越的能力也都會增強。這些能力的增強,暗示了人類心理上的發展可以遠遠超越過去所設定的極限。

  超個人經驗往往發生在超常意識狀態,對這兩者所進行的研究終於使我們認清,我們曾那麼戲劇性地低估了人類意識的可塑性及潛在狀態的範疇。至二十世紀後半葉,西方心理學只不過發現了一小部份的意識狀態;除了正常的清醒意識和睡眠之外,其他諸如陶醉狀態、譫妄狀態以及精神變態--均被視為精神病。目前的研究已經證實各種超常意識狀態的存在,而有關不同意識狀態的研究數據也一直在增加。誘發這些狀態的技巧種類繁多,其中有古老的,也有現代的。某些歷史悠久的方法比較著重於生理層面的鍛練,譬如斷食、不倒單、暴露於冷熱之苦行;另外還有一些心理層面的修練方法,如閉關隱修、頌經祈禱、擊鼓起舞、禪定及瑜珈鍛練。這些修練方法的現代版本則是隔離槽或生物反饋等實驗。

  有許多另類意識狀態可能不會帶來任何明顯的助益,甚至是有害的,但其他的另類意識狀態則與前面所探討過的能力增強有關,這其中寓含著兩個重要的信息:每一個人都可能開發出高層意識狀態及超常能力;被我們視為最佳的正常意識狀態反而是次等的。

  另外一項發現則具有更深遠的意義:所有的意識狀態都可能出現所謂的特定狀態的局限。也就是說,某個特定意識狀態的認知,很可能不易被另一種意識狀態所理解。對一個從未擁有過另類意識經驗的人,別人即使獲得再深的領悟,也無法傳達給他。

  這意味著你必須體悟過一些另類意識,才有能力理解和欣賞超個人經驗及相關的鍛練方法和生活方式。特定意識狀態的局限說明了超個人經驗及傳承為什麼會被輕忽,也說明了只有真的去修練如何進入這些經驗的方法,才可能有所體悟。

  超個人學派提出了許多基進的再詮釋和闡釋,來幫助我們理解宗教的諸多面向,如果以其中的觀點來看待世界各大宗教的默觀及神秘傳承,則不妨將其視為誘發解脫、救贖或開悟等特定超個人意識狀態的多重意識傳承。這些傳承中的哲學與心理學表達出了從這些意識中所斬獲的知識。誘發開悟狀態的默觀修練可以被視為超個人之科技或超驗科技,其中的觀點為那些看似神秘的修練方法帶來了嶄新的理解。

  凡體受過超驗意識狀態的人,幾乎一致對人類本質抱持更豁達的看法。他們發現內心有一個和外在宇宙一樣神秘的世界,那是物質儀器無法探測到的經驗向度。這些向度都存在於心靈及意識中,發現它們的人將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我們既存在於感官及物質世界,更存在於心靈和意識的向度。

  對人性而言是如此,就宇宙而言亦是如此。超個人經驗往往暗示著巨大無邊的非物質次元是實存的,從這個觀點來看,實存乃是多層次的,而被我們視為完整生命現象的物質世界,現在看來似乎只是多重宇宙中的一種形式罷了。

  攸關人類及宇宙的理解將逐漸被揭露,迄今超個人學派一直獨守著其探索的廣度,它們以折衷整合的方式,綜攝了個人與超個人、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知識與智慧、藝術與哲學、科學與宗教、自省與默觀。只有:此即超個人學派之洞見。採納這種包羅萬象的途徑,才能反映出人類及宇宙超凡的可能性。

  ATHS BEYOND EGO: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

  Edited by Roger Walsh, M.D. Ph.D. and Frances Vaughan, Ph.D.

  CONTENTS

  Foreword by John Mack, M.D.

  reface

  Acknowledgments

  Introduction

  ART I

  THE VARIETIES OF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

  ECTION ONE

  THE RIDDLE OF CONSCIOUSNESS / 13

  1. Psychology, Reality, and Consciousness. Daniel Goleman / 13

  2. Psychologia Perennis: 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 Ken Wilber / 21

  3. The Systems Approach to Consciousness. Charles Tart / 34

  4. Mapping and Comparing States. Roger Walsh / 38

  ECTION TWO

  MEDITATION: ROYAL ROAD TO THE TRANSPERSONAL / 47

  5. The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 Jack Kornfield / 56

  6. Meditation Research: The State of the Art. Roger Walsh / 60

  7. Even the Best Meditators Have Old Wounds to Heal: Combining Meditation and Psychotherapy. Jack Kornfield / 67

  ECTION THREE

  LUCID DREAMING / 71

  8. Benefits of Lucid Dreaming. Judith Malamud / 77

  9. Learning Lucid Dreaming. Stephen LaBerge / 78

  10. Beyond Lucidity: Moving Toward Pure Consciousness. Jayne Gackenbach and Jane Bosveld / 81

  11. Continuous Consciousness. Sri Aurobindo / 83

  12. From Lucidity to Enlightenment: Tibetan Dream Yoga. Stephen LaBerge / 84

  ECTION FOUR

  THE MIND MANIFESTERS: IMPLICATIONS OF PSYCHEDELICS / 87

  13.Do drugs Have Religious Import? Huston Smith / 91

  14. The Varieties of Consciousness: Observations on Nitrous Oxide. William James / 94

  15. Realsm of the Human Unconscious: Observations from LSD Research. Stanislav Grof / 95

  ART II

  THE FARTHER REACHES OF DEVELOPMENT

  ECTION FIVE

  TRANSPERSONAL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 109

  16. The Spectrum of Transpersonal Development. Ken Wilber / 116

  17. Becoming Somebody and Nobody: Psychoanalysis and Buddhism. John H. Engler / 118

  18. The Varieties of Egolessness. Mark Epstein / 121

  19. The Pre/Trans Fallacy. Ken Wilber / 124

  ECTION SIX

  ROBLEMS ON THE PATHL CLINICAL CONCERNS / 131

  20. Spiritual Emergency: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Transpersonal Crises. Christina Grof and Stanislav Grof / 137

  21. Addiction as Spiritual Emergency. Christina Grof and Stansilav Grof / 144

  22. The Shadow of the Enlightened Guru. Georg Feuerstein / 147

  23. The Spectrum of Pathologies. Ken Wilber / 148

  ECTION SEVEN

  THE QUEST FOR WHOLENESS; TRANSPERSONAL THERAPIES / / 153

  24. The Spectrum of Therapies. Ken Wilber / 156

  25. Healing and Wholeness: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 Frances Vaughan / 160

  26. Assumptions of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 Bryan Wittine / 165

  27. Integral Practices: Body, Heart, and Mind. Michael Murphy / 171

  ART III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ECTION EIGHT

  CIENCE, TECHNOLOGY, AND TRANSCENDENCE / 177

  28. Different views from Different States. Gordon Globus / 182

  29. Eye to Eye: Science and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Ken Wilber / 182

  30. Science and Mysticism. Fritjof Capra / 189

  31. Transpersonal Anthropology. Charles D. Laughlin, Jr., John McManus, and Jon Shearer / 190

  32.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Kenneth Ring /195

  ECTION NINE

  THE PHILOSOPHY OF TRANSCENDENCE / 201

  33. Transpersonal worldviews: His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Robert A. McDermott / 206

  34. The Perennial Philosophy. Aldous Huxley / 212

  35.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Ken Wilber / 214

  36. Hidden Wisdom. Roger Walsh / 223

  ECTION TEN

  MINDING OUR WORLD: SERVICE AND SUSTAINABILITY / 227

  37. The Nobel Peace Prize Lecture: A Call for Universal Responsibility.

  The Dalai Lama / 232

  38. Compassion: The Delicate Balance. Ram Dass / 234

  39. Conscious Love. John Welwood / 236

  40. Transpersonal Ecology. Warwick Fox / 240

  41. Deep Ecology: 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 Bill Devall and George Sessions / 241

  42. The Tao of Person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Duane Elgin / 246

  43. Trans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Global Crisis. Stanislav Grof and Christina Grof. / 251

  44. An Inner Manhattan Project. Peter Russell / 252

  ECTION ELEVEN

  ENVISIONING THE FUTURE /255

  45. Paths Beyond Ego in the Coming Decades. Ken Wilber / 256

  46. The Adventure of Consciousness. Roger Walsh and Frances Vaughan / 266

  otes and References / 269

  Further Reading / 279

  Resources / 285

  Contributors / 287

  ermissions / 291

本文标题: 超越自我之道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831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家暴恐惧》经典影评有感《行在水上》观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