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珊·桑塔格》经典影评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12-17 08:33: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关于苏珊·桑塔格》是一部由NancyD.Kates执导,苏珊·桑塔格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一):森林我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苏珊掉进她自己人生的森林球而无法停止!起初肯定是她的思维方式,推动她前

《关于苏珊·桑塔格》经典影评1000字

  《关于苏珊·桑塔格》是一部由Nancy D. Kates执导,苏珊·桑塔格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一):森林

  我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苏珊掉进她自己人生的森林球而无法停止!起初肯定是她的思维方式,推动她前行的方向!但又是什么设定了她的思维方式呢?人生森林球的钉子一颗接着一颗!自己会不断碰到钉子而被改变,而自己又是改变别人的钉子!苏珊对于自封世界的描述,似乎给予我不少启发!但她的每一句言论又自成为一个新的自封体系!?!?!?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二):写过、爱过、活过的桑塔格。

  有点落伍,前两年才读到苏珊桑塔格,对她的个人故事了解甚少。年龄越大开始缺乏一些猎奇的兴趣,总觉得认真读过一位作家的书便可,大可不必剖根到底挖掘别人的私生活。直到偶然看完安妮莱博维茨的纪录片,才发现2019年纽约时报HBO也曾播出过苏珊桑塔格的纪录片。看完后越发感慨苏珊桑塔格的人格魅力,影片若能更严谨点,对桑塔格作品进行探讨更好了。想说的观后感已经被其他作家评论完了,移步参照贝小戎的影评。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三):伟大的思想家

  读过她唯一一本书是《论摄影》,完全不了解苏珊的个人故事,前两天看完安妮莱博维茨的纪录片,了解到是安妮陪伴她走完最后一程,又偶然发现HBO关于苏珊桑塔格的纪录片。她确实是一个时代里少之又少的伟大女性思想家(她大概不喜欢“女性”这个前缀)她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涉及哲学、摄影、电影、疾病、战争,刨根问底,触及本质,见解深刻。她的生命也充满传奇,15岁大学,17岁结婚,19岁生育,经历三次癌症。片中很大篇幅地讲述苏珊一生的情感生活,不得不说,风流快活,首先她年轻时候就是一个美人,拥有过众多在专业领域杰出,貌美又迷人的同性伴侣,皆为之倾心,令人嫉妒。苏珊被大众评价为公众的良心,是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人。又有人说她一边用灵魂爱恋女人,一边用文字持续战斗。我总是不由得被那些思想和灵魂发光的人吸引住,决定开始阅读她的其他文学作品。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四):自由美丽的灵魂

  苏珊太美了,毫无疑问的惊艳,她简直就是当代完美的作品。

  她知道摄影的力量,知道自己对别人的影响,也知道如何去阐释,去建造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她用写作和文字让人们有权以新的方式看待事物,或者不可能继续看到旧事物。

  渴望成长,让她很早就成为母亲。在读她的日记里,也可以看到她对生活的抗争。

  她的继父和她说“如果你读太多书,你嫁不出去。”Susan said, "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I would want to marry someone who didn't like someone read a lot of books"

  她是思想者,艺术家,摄影师,她的生活是热闹的赞歌。Susan用一生去写作,去感受和思考。

  她在日记里写到“自由的代价是不幸福,我得扭曲我的灵魂去写作,去享受自由。”

  热情燃烧了她的一生,她是如此真实的存在,拥有最自由的灵魂,勇敢得让我一次一次羞愧。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五):模糊而强烈的吸引

  十分投入地看完了这部纪录片。拍摄和剪辑手法不敢恭维,很讨厌画面的叠加,诡异而令人晕眩。桑塔格的照片一次次地出现,我就一次次地惊叹于她的眼神。坚定、美丽、望到人心底的感觉。

  终究还是八卦多一些,我期待的对于她的精神和思想的解读,以及思想和现实之间的融合还十分不足。不过这已经让我十分惊叹于她内在的力量感。

  十六岁读大学、十九岁生了孩子,她说这是因为对成长的渴望。一任又一任的女友,每次分手都很痛苦,但总是无法处理好与伴侣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她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某种价值里面,她一直在成长,一旦认为伴侣阻碍了自己的某种成长或者慢慢变得不满足自己的期待就会让矛盾爆发。终究是个自私的人啊。她的经历给我带来了启迪,至少在年轻的时候应该野蛮生长,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东西,从心里反抗着父母理想的“女性时间表”,反抗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的刻板印象。

  苏珊·桑塔格从很小的时候就想当作家,从此就开始把自己打造成自己心中理想的形象。始终书写、关心社会浪潮、关心政治、有自己的立场、坚定地发声。她从小就表现出对高雅艺术、对文学的渴望,但后来又对好多事情产生兴趣,对于“坎普”的论述带着非凡的吸引力。

  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阅读她,总有人肯定地说她的小说写得不好,价值不如散文随笔高,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真的能读懂。

  我被她吸引,很多作品读不懂,但能感受到一种模糊而强烈的吸引。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六):先锋

  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像苏珊一样在前面冲锋的女性,因为她们才真正的带动了社会、女性的进步。而不是一群号称是女权主义实际上把女性主义作为工具谋求自身的利益,本质上既不能逃脱男权社会的藩篱也无法惠及其他的女性,比如所谓的明星女性大使,极端的甚至是像中国古代的头面女性,她们的成功是压抑在其他女性踩在整个女性的肩上的。这需要我们去反思,女性群体是复杂的,如波伏娃所言,她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她们人很多却被分散在各个角落难以统一起力量作出改变,她们有的甚至生产着一批和她们一样的傻逼去压制女性。而苏珊这样的人从巨大的众人或者男人堆里显露出来,就像一座丰碑一样鼓舞、号召和集合着奋斗的女性。苏珊的嘴巴就像一把利剑,吐出沉稳、坚实的语句当场让男人求饶,引起场上的欢呼,在她面前,那些男人对女性的定义和规训显得无比的可笑和自取其辱。

  我觉得我们需要苏珊不光是因为她的光辉的形象和力量,而是作为一位学术性女性,使得她又能力回到问题发生的最初的情境里直面问题最原始的动因,包括这种男女不平等的机制是如何形成的、传递的、再制造的,回答了这些真正的问题,我们才能做成改变。所以我觉得1000个女性大使都抵不过一个苏珊。最近觉得一个很好笑的笑话是,有的女生和我说她喜欢家庭,她爱她的男友,她认为她是处于独立的自主的选择了爱情,她没有看到她是被选择的。这种机制让女性有意无意的去贴合男权社会,我们从小被教育渴望拥有美好的家庭,不要显露太多的压力,男人似乎也很害怕权势的女性。这种机制把女性更多的束缚在家庭里、抚育孩子中,她们以为这是最大的人生快乐。我不反对这种快乐,包括有的男性也觉得这是快乐,但是这种生活方式带有强制意味,它作为一种规范强加在几乎所有的女性身上,束缚了女性在其他职业或者生活方式上的可能。只有那些具有反抗特质的女性能够警醒的回击这种规范,扎哈哈蒂德是我的偶像,她不屑一顾的、不受拘束的神态、动作,最重要的是在建筑中挂起的巨浪,让作为女性的心里觉得无比的自豪。她说她不反对家庭,只是她不需要,而且如果陷入家庭只会让他纠结难过,她太忙了没有时间处理这些。扎哈的人生就是巨大的成功,这世上有几个女人或男人能达到她这样的成就,而这样的成就岂是在家庭里抚育子女体会到的,只有那些对她事业红眼或者不思考的人才会拿她没有家庭作为失败来说事。

  tw,安迪沃霍尔在里面出镜了,好喜欢他的声音和他拿照相机的手。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七):反对诠释,因为永远都不够

  知道桑塔格,是因为念大学的时候,台湾一本专门讨论文化的杂志《文星》(李敖在大学时代,就是因为在这个杂志持续发表他的杂文而成名的。这本杂志停刊了二十几年后,上个世纪90年代又短暂出几年),拿她当封面故事,并用「美国最漂亮的才女」来称呼她。

  到纽约大学读书的时候,书单里面有她的成名作《反对诠释》。当时,觉得她的联想能力好强(应该说,她很早就有关键字跨领域链接能力,比电脑的大数据处理术早很多年就问世)。今天看了这部纪录片才发现,出版那年(1966),刚好是我出生的那一年。

  还有,她曾经跟好朋友交流过说:我写的没有班雅明好。应该说,不一样。班雅明的笔触是信手拈来,要很努力才能看起来很轻松的那种博学。桑塔格是很努力,却要显得很轻松。因为,其实她不轻松。他儿子大卫在妈妈第三次癌症(前两次都赢了)要手术前,感受到妈妈的害怕:她觉得自己要消逝了。

  她这辈子爱过好多女人,也被编舞家、小说家、摄影家、诗人女朋友爱过。可是,因为成名甚早(她15岁念大学,17岁结婚,19岁生小孩,不到30岁就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哲学),她得非常努力才行。她对许多领域有兴趣,对许多人有兴趣,因为,她要走在最前面。她要在最前面,发出声音。

  聪明,太聪明了。漂亮,太漂亮了。但是,称赞跟肯定,对她永远都不够。有人是一直在跟自己赛跑,有人一直在跟别人赛跑。她要一直跑在前面,「前面」就是她的对手。她的随笔写得简洁,而且灵光不断。她实在不需要跟「前面」作战,她实在不需要写小说,写诗,或者引领公共讨论。

  对我来说,桑塔格的定位就是:随笔专家。足矣。其他的标签跟诠释,都不需要。

  *美国人对于照片跟影像的蒐集,真是有超过100年的习惯跟累积。这部影片当中,配合不同年代跟事件所找出的材料,真是跟剧情发展合拍。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八):Regarding Susan Sontag

  最喜欢的文学评论家与随笔作者之一,她的一生真的是令人羡慕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了,尽管最后骨髓移植失败没能第三次挺过癌症的片段还是令人心痛。本片偏重于呈现其传奇且精彩的一生,对于其思想则多为蜻蜓点水。

  【人生】

  15岁上大学,17岁结婚,19岁生子的天才。

  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看到Philip Rieff这样讲freud和Marx放在一起讲的人还是一件稀奇事,不过今天这已经成为一种学院中的cliche。

  片中提到她来到UC Berkeley之后,在排队注册课程的时候听到前面的一个人用正确的发音念出普鲁斯特的名字,她意识到自己来到了正确的地方,这里的人读过那些她读过的书,喜欢那些她感兴趣的知识。"It was freedom, it was like an escape."

  父亲对他说,“你如果看这么多书会嫁不出去的。”Susan笑了出来,因为她自己从没有想过要嫁给一个不喜欢喜欢读书的姑娘的男人。

  【论艺术创作】

  一个作家应该是对所有艺术类型感兴趣的,当然还有政治以及人的心理。他应该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激情。

  在《恩主》中,她自创的一种混杂着理论家/哲学家与小说家的写作风格,是由于她"always wanted the double identity"。这是一部勇敢的创新之作,尽管可能是一部糟糕的小说。

  【论坎普】

  quot;Notes on Camp"中的一句话:The two pioneering forces of modern sensibility are Jewish moral seriousness and homosexual aestheticsim and irony. 以及:The essence of camp is its love of the unnatural, of artifice and exaggeration. The most refined form of sexual attractiveness as well as the most refined form of sexual pleasure consist in going against the grain of one sex.

  正如受访人评论的,"Here's the possibilty of gay trash coming forward and claiming a position for itself." "The idea of 'camp', was something absolutely unknown to straight people." “坎普近乎于一种邪典(Cult)”。在这里,Susan Sontag充当了一名文化领域的民族志研究者。

  【论摄影】

  Today everything exists to end in a photograph.

  The problem is not that people remember through photograph, but that they remember only photographs.

  I don't think that camera lies. That is a truth.

  【论真理】

  I do believe that there is such thing as truth; but I prefer the mode in which truth appears in art or literature. In literature, a truth is something whose opposite is also true.

  【论政治】

  在911事件后发表在New Yorker的文字中写道,"Where's the acknowledgement that this was not a 'cowardly' attack on 'civilization' or 'liberty'... but an attack on the world's self-proclaimed superpower."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九):What does Susan Sontag Mean to You?

  影片官网上有一个很荒凉的论坛 <http://sontagfilm.org/forum-q1>,只向访问者发出一个问题:What does Susan Sontag Mean to You?

  我: My first encounter with Susan Sontag was reading an excerpt from "Prospect for a Trip to China".

  The way she conceptualized traveling, defining it as a permutation of variables, left a sharp impression on my mind. She described her trip to China as the sequence of Luhu Bridge, Sham Chun River, Hong Kong, China, and peaked cloth caps. When I walked the same bridge for the first time to go from China to Hong Kong, I had this illusion in my head of rubbing shoulders with Susan Sontag on the Luhu Bridge, and suddenly the most trivial experience of crossing a bridge became dreamy and meaningful to me.

  Great minds like Susan Sontag make living in this world so much more worthwhile.

  Regarding the film, I like how it presents photos of Susan in almost excessive frequency - it constantly reminds the viewer that you are looking at nothing but preserved images.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playing around with the photos/images: sometimes a photo is stuffed in a bottle, sometimes dipped in running water, or submerged by sand, and sometimes deliberately bent or distorted. I like how these installations remind viewers of the vulnerability of images and perhaps truths. The Susan Sontag we believe we know is merely a construct of images, images that are perceived by the subjective eye and are perishable.

  And I love the last shot of the film, of a young Sontag, apparently not yet skillful about how to pose in front of the camera. Her face shows a lot of timidness and inconfidence, something you do not find in the famous Susan Sontag. But I think this is the perfect metaphor about Sontag: in the eyes of the others Susan Sontag was very knowledgable, too knowledgable perhaps; but she must have felt only the opposite, that she knew so little, about truth, death, and herself. She must have been deeply upset and threatened by how little she knew, and her face captured in the final scene of the film shows exactly that intellectual and existential anxiety.

  《关于苏珊·桑塔格》影评(十):公知偶像

  本来想刷完她的所有日记选集再来写这篇评论的。但实在忍不住了最近读她的澎湃心情。 你怎么能不爱这个女人,自由,激情,智性。当你觉得她严肃的时候却发现她有多反叛。一个兴趣广泛到耽搁自己作家宏愿的公知,不,知识分子太多了,但苏珊桑塔格只有一个。而她是要以这样一种方式对抗被遗忘和湮灭,不是以年轻的她所渴望达到的作家身份,而是作为公知偶像的注定被人议论的她的一生。 她勇敢,坦率,好斗,充满思想性,在高级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流连辩护,哪怕这成了日后她所被诟病的尴尬境地,但就是从《关于坎普的札记》始,她得以区别于那种无趣的知识分子的,正是她生机勃勃的,广泛的感受力。

“趣味没有体系,也无以验证。但具有某种类似趣味逻辑的东西:那种支配、产生某种趣味的连贯的感受力。感受力几乎是难以言喻的,但并非完全不能言语。任何一种可以被塞进某种体系框架中或可以被粗糙的验证工具加以操控的感受力,都根本不再是一种感受力。它已经僵化为一种思想...

  所以你都不会再奇怪,为什么评论家身份最为光彩出名的苏珊桑塔格,会写出《反对阐释》这样的文章。如果说严肃的学术研究,严肃的分析一切是一种姿态,但直观的去感受,去共情却是另一种姿态,而且每个人都只活一次,那么那个渴望一切变化的,好奇心燃烧的,号称二十五岁才开始青春期的苏桑桑塔格,怎么会甘心只选择其中一种?她当然两者都想要,甚至,她更加想要后者。去生活,去体验,去做个不再循规蹈矩的坏女孩,在芝加哥读大学的她如愿以偿,去和那些“尼采都不会拼的”人们厮混在一起。这实在是特别有趣,因为对比十六岁刚去伯克利读大学的她,入学报道排队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谈论普鲁斯特,那时候她惊叹原来普鲁斯特是这样发音的(而她一直发错了音),然后感到开心,因为她终于可以在和她读同样的书的人群里生活了。 强调风格,就是忽略内容。坎普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注重夸张形式的文化,类似邪典文化。就像你说某一类东西“它太好了以至于成不了坎普”。而她对内容的过度阐释有多讨厌人尽皆知。

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阐释还是智力对世界的报复,去阐释,就是去使世界贫瘠,使世界枯竭——为的是另建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 世界,我们的世界,已足够贫瘠了,足够枯竭了。要去除对世界的一切复制,直到我们能够更直接地再度体验我们所拥有的东西。 为取代艺术阐释学,我们需要一门艺术色情学。

  阐释就是对艺术的背叛。但苏珊最为矛盾的也许就是,她实打实的是一个充满智力优越的知识分子,接受着学院派哲学教育,梦想着像瓦尔特本雅明的地位靠近,就像她曾经评价本雅明:“在时间中,一个人只能是他所是的这一个人:他一开始是什么,就永远是什么。”她的评论和分析离文学太近,抽丝剥茧一针见血,她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就大概永远达不了她所希望的标准。就像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成为天才是需要代价的,青少年时期的她,作为一个尽情浸淫在精英文化里的刻苦优秀的读者,或许还没意识到这点。但人过中年,她才知道那代价的答案,那就是孤独,可她并不想要彻头彻尾的孤独。九十年代的她,没有了六十年代的飞扬和锐气,在通俗文化受众里作为公知被嘲笑,在严肃文学神殿里始终得不到想要的那个位置。她抗争疾病,战争和死亡,像个斗士,奇异的是,所有她老年的访谈里,你可以看到衰老如何在她脸上清晰,却也惊讶地发现与之共生的那种强壮和坚定,那是她年轻的时候未曾拥有的,独特到我搜肠刮肚想不出词汇形容。 我想再多她几个这样的女人,就会是对女性主义最好的注解,她说她是个好斗的女性主义者,而不会成为一个女性主义的斗士。 她是如此的热爱生命,她的朋友曾说:“如果你对所有事都充满兴趣,对所有事都充满好奇心。那么死亡就困难多了。” 死亡,是一切事物的反面。 十六岁的她在日记里写到: “我的问题在于如何将一种疏离的知识分子的怀疑态度转变成一种和谐的、全面的生活方式。" 我想也许她做到了一半。她终其一生,都在拒绝被归类。 而她剩下的那半遗憾,大家应该都心知肚明。 无论是对于感情,还是作品。

本文标题: 《关于苏珊·桑塔格》经典影评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6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新闻传播史读后感锦集《1小时读懂数学》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