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亭贵族之家》是一本由(俄罗斯)屠格涅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3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罗亭贵族之家》精选点评:●《罗亭》有话剧感。罗亭的形象扭转了三次,第一次是在毕加索夫的对比下,罗亭的形象惹人
《罗亭 贵族之家》是一本由(俄罗斯)屠格涅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3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亭 贵族之家》精选点评:
●《罗亭》有话剧感。罗亭的形象扭转了三次,第一次是在毕加索夫的对比下,罗亭的形象惹人喜爱。第二次在列兹涅夫出场后,罗亭的形象跟着变成了“多余人”,尤其在和娜达利亚的关系中,罗亭更加犹豫,更依赖于虚假的语言。第三次列兹涅夫重逢罗亭,为罗亭正名。这次重读,感觉屠格涅夫似乎并没有特别投入到罗亭这个人物内部当中,屠格涅夫对罗亭的同情都是议论的话语,实际上同情心并不强烈,对罗亭的评判也似乎过多地依赖于小说中的人物,如列兹涅夫和伏玲采夫。也许驾驭罗亭的故事并非屠格涅夫所擅长。
●罗亭是一个找不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多余人。他也想去行动啊,可是,去做什么,怎么做,他不知道啊。当我们对他嗤之以鼻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自己多少也是“罗亭”。而拉夫列茨基最后回到那个与爱着的女人生活过的村庄,面对那物非人非的一切时,所产生的挫败感,无力感,悔恨感还是把我给感动了。是啊,未来是属于那些年轻人的,你们去努力生活吧,未来会有老年和死亡等着你们。而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过去,一代一代的过去。
●天。终于知道和托陀二翁并列的是什么人了。实至名归。现象级的场景描写,人物的细微描写又生动准确到恶毒的程度。而且又给人多么沉重的印象!这里我想说一句,这个人的小说节奏几乎是小品文吧,怪不得那么多民国文士推崇。
●终于老老实实看了一本完整的俄罗斯小说。总算懵懂地明白了一点什么叫“俄国的心灵”,那种热情、纯真、博大,动人得力量非凡。
●罗亭算是古往今来经典的空想主义者和「多余人」形象了,充满幻想与激情,却无法厘清现实,眼高手低,行动力低下,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但他们身上仍有可贵之处,那种近似童真的某种单纯与高尚品性不可忽视。屠格涅夫可谓文笔一流的感性作家,和黑塞一道,毫不意外地成为年轻人的最爱。
●似可类比中国20-40年代情况,一批世家子弟和精神贵族逐渐没落,但仍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往事并不如烟”算是这种场景最好的记录了。
●给罗亭
●美丽的丽莎,现在在弟弟的怀里
●补标orz
●罗亭和潘辛这样的人好像很多,但罗亭最后死于工人起义也算是人生末尾的一小点光彩,潘辛才最让人不齿。丽尼的翻译一点都不比巴金差。读了两本屠格涅夫之后还是更爱陀氏。
《罗亭 贵族之家》读后感(一):关于“多余人”罗亭
和《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一样,这本小说中的罗亭显然也是一个“多余人”。“多余人”的特征是什么呢?大概,是心里对各种事情充满怀疑,不断地思考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却很难对社会做出什么真正实际贡献的人吧。像毕巧林,他总是能以超然事外的眼光来看待事情的演变和发展,并不时说出他自己思考的结果,给人以震撼的感受。而在《罗亭》这篇小说里,很显然,罗亭是相当能言善道,擅长在人前高谈阔论的,但一旦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他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去面对。在娜达丽亚小姐被他的高谈阔论所吸引而对他发生了爱情时,他自己竟然没有发觉,直到他最后一次和娜达丽亚见面时,他才对自己的爱情有所察觉,但还是不那么肯定,以致于让怀着一腔热血愿意与他私奔的娜达丽亚小姐感到失望乃至绝望,而决绝地离开了他。
也是从这时开始,在他遇见这样热烈、纯洁的感情之后,他才对自己的缺点有所认识有所收敛。以后,当他尝试着投入实际生活,争取做一些有益于人的事时,却由于他的个性,和他那种浪漫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一次次遭到失败。我想,大概因为与他合作的人,也都是像他这样的满怀激情希望能改变些什么的人吧。而他们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想法的不切实际之处的。
罗亭后来在革命中被打死了,这也是意料之中。像他这样的人,革命来的时候,一定是会满怀热情地投身于革命的吧。
多余人在任何时代都有,但只有在俄罗斯文学中有这样的人物典型。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但这并不完全是他们自身的原因,社会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他们是这个社会上的飘泊者,找不到精神的归宿-----这正是他们“多余”的原因。
《罗亭 贵族之家》读后感(二):橡树是一种坚实的树
橡树是一种坚实的树——只有在嫩叶开始发芽的时候,老叶子才会凋落。
多年以后重读屠格涅夫的《罗亭》,依感百感交集。记得当初年少,读到这一句,怅惘良久。与其说罗亭欣然于嫩叶的萌芽,不如说他更沉浸于老叶凋零的伤痛。罗亭的橡树叶子的比喻,说的是爱情,又不仅仅是爱情。那一曲逝去时代的挽歌,断断续续,却足以牵绊前行的脚步。
都说罗亭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内心有澎湃的激情,所以口若悬河;也因为憎恨只说不做的夸夸其谈,所以他一生孜孜矻矻,改良革新、修河办学,直至参加战斗然后牺牲。至于与娜塔利娅“见光死”的爱情,岂能简单地以懦弱视之。一个自己都找寻不到方向的人,又怎么能够带着爱人一起走?总觉得“疲倦感”和罗亭形影相随,似乎是在绕着一个圈在不停地奔走。看不到希望的时代和人生,就是一个大圈。
又也许可以这样看,罗亭的每一个努力,都是试图从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从“多余人”变为“革命者”。然而,革命自有革命的逻辑,投身时代的洪流,往往为漩涡所吞没。“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可惜,罗亭从来就没有成为弄潮儿的可能。
罗亭的悲剧,其实也是知识分子的悲剧。知识分子因袭着自宿命而来的历史和文化,唱着悲歌寻找方向。当然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曾被视为同路人。他们或许偶尔会成为上流社会客厅的宠儿,却不可能指望成为女婿;他们积极投身革命,但不是消失在秋天漫漫的长夜,就是仆倒在被放弃的街垒。
从来如此。但也一如既往、不曾改变。
《罗亭 贵族之家》读后感(三):好高骛远 一事无成 知识分子的典型
当罗亭出现在那女地主家的客厅里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还没有什么业绩,那他大学以后的十多年里是怎么过来的?好在年纪轻,长得帅,说话又动听,贵族地主家的饭桌总是对他敞开的,还可以坐下来写写范围深广的论文。然他想过没有?就这样就能过一辈子了?当他和娜塔里娅互表爱心的时候,他想过没有,娜塔里娅的母亲会接受他吗?即使那地主婆万般无奈,也不可能给娜塔里娅嫁妆和家产,那他们结合后的日子怎么过?这些具体问题恐怕他都没有想过。当娜塔里娅告诉他情况突变时,他毫无对策,抢先向那地主婆提出因有家事要告辞,免得被赶走。他此时想得最多的是娜塔里娅的安全,他只能退缩,那怕娜塔里娅对他很不满,别的,他无能为力。应该说,他此时的想法和行为倒是正大光明的,虽谈不上称赞,倒也不能过分谴责。十来年后,一次偶然遇到他大学时互相引为知己后因理念不同而默然分手的老朋友列日涅夫,他向列日涅夫敞开了心扉,回顾了以往的经历。他曾遇到一个非常信任他的大富翁,要他帮他经营农庄;罗亭看了很多书,引进了洋法,新法,却都失败了,那富翁对他不了解,最终分手了事。又有一个朋友想和他一起做番大事业,要疏浚一条河达到可通航;此事也必定失败。再去教书,他别出心裁的教书倒很受学生欢迎,却大大得罪了旁的教书匠,他被迫辞职。他向列日涅夫坦言,他没有做成一件实事,而原因,他只能归于”命运的捉弄“,至于以后,他就回仅有二个半农奴的老家,他说还算“死有葬地”。
屠格涅夫生于1818年,当1925年十二月党人起事反抗沙皇时,他尚年幼,然而1848年全欧洲爆发革命运动时,他已成名。屠格涅夫推出罗亭这样一个人物,自有他的用意:罗亭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不能称赞,更不能仿效,好高骛远,夸夸其谈,必定一事无成。但屠格涅夫不想把罗亭真的放到他自己的破农庄去了他一生,就把他放到1848年的巴黎的街垒上,让他扛着红旗光荣牺牲。虽然也是默默无闻,却是亮丽的终场。
《罗亭 贵族之家》读后感(四):多余人——罗亭
豆瓣的评论认为这是本革命作品,如若不是想通读俄罗斯文学,我可能会因为革命作品的评论而放过它。读过这本书后,我觉得大师的作品如天边灿烂的恒星,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因不合时宜而逊色。
罗亭是一位口若悬河的贵族青年,出场便语惊四座的驳倒一位到处不满的评论家,让他拂袖而去,在众人眼中俨然真理的化身。我读书,没有罗亭的前奏,平淡的如同白开水,一副恬然的乡间生活景象,罗亭的出现奏响了交响乐惊艳的开场,一位虽有瑕疵,但仍然比较帅呆的贵族青年出现在乡间的小型上层社会场中。听他讨论真理,谈论自尊心,让即使隔着书页的我依旧热血沸腾。让我觉得屠格涅夫不仅是位小说家,即使是做论文依旧会是笔笔攻心。我很好奇,如此优异的罗亭,为何是多余人?
优雅的罗亭,出口成章,爱欣赏高雅的钢琴演奏,得到众人的欣赏和喜爱。最喜爱他的应该是农庄女主人的女儿娜塔里娅。罗亭虽然优雅,淡然,却并没有一官半职,并没有做过什么实际的工作,让人不禁疑惑。不过每个人都相信他一定能做点什么,如此热情喷张的高雅青年。很快有关罗亭更多的故事灌进了人们的耳朵,通过列日涅夫的评论,我们知道了,这位高雅青年博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至于四处留情,以至于处处无法逗留。到了这里显然也没有例外。娜塔里娅爱上了罗亭,而罗亭似乎也是爱娜塔里娅的,但是他什么也不会做。只有承认“是的,我是爱您的”,之后什么也没有了。就像他谈论过的对真理的追求,也仅仅是谈论过,但是什么也没有做,谈论过之后什么也没有了。
罗亭离开了这里,之后,他又做过其他一系列工作均以失败告终。其实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年轻人说说漂亮话还情有可原,可在他这个年纪再用漂亮的言辞来自我陶醉和自我炫耀却是可耻的”罗亭为什么是多余人,书中已经给了答案。文中罗亭谈论过人民的作用,之后他死在了巴黎的大街上,以革命党人的身份,这大概是唯一有关革命的地方。我认为这是一本写照现实的书籍,写照的是言语壮丽,却百无一用的人。大师的作品在任何时代都能照进现实的生活。不要谈论生活,认真的做点事去吧。你袖手旁观生活,因为做就有可能错,所以你只是一直看着看着,说说大话,什么也不做,正是因为你不做,看似没有错误,其实不做就是最大的错。屠格涅夫就是给我们这样一位,叫做罗亭的镜子。
《罗亭 贵族之家》读后感(五):美丑混杂的贵族之家 前途未卜的贵族之家
屠格涅夫在"贵族之家"这部小说里,主要描述了两家“贵族之家”:卡列京一家和费奥尔多.拉夫烈茨基一家。莉莎和她姑婆,母亲这祖孙三代三个女性平时还能和睦相处,然在关键时刻,由于立场,理念的不同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莉莎受那表面优秀内心是小人的潘申的执意追求,且她也知道她母亲和姑婆对此的不同态度,很可能就接受潘申的追求的时候,她远房表叔的出现使她重新审视她的婚姻大事。当费奥尔多告诉她他那腐化堕落的妻子已死了时,她再三要求费奥尔多对她妻子应宽恕,上教堂专为死者祈祷。她接受费奥尔多的建议,在潘申向她求婚时要求拖后再说,她内心也爱上了善良真诚的费奥尔多,但只有在费奥尔多先向她强烈表达爱意时她才表示接受。在误传而实际未死的费奥尔多的妻子出现时,她看到费奥尔多极端痛苦,先向潘申明确表态拒绝他的求婚,又强烈要求费奥尔多对他妻子宽宏大度而回去他妻子身边,坚定地向他声明他们俩人间的关系就此了断。(这个莉莎可敬可佩啊!)可最后,她不顾她姑婆的再三劝导,进了修道院。(这是今人难以理解的。)费奥尔多.拉夫烈茨基的远祖就是贵族地主,他的生母是个农奴,当他父亲去世他能自立时,他已经二十三岁了;他去莫斯科上大学,仅有一个朋友米哈洛维奇,他看中了一个贵族小姐瓦尔瓦拉,与其成婚;婚后他们去国外游历,在巴黎时,他发现他妻子腐化出轨,他给他妻子规定了丰厚的生活费后愤而离去,在外游荡。数年后他回国,常去他表姐,莉莎的母亲家作客,逐渐爱上了淳朴聪慧的莉莎,然只有在法国的小报上看到他妻子已死的消息后才向莉莎表白他的爱意。当他妻子又突然出现后,他最后听从莉莎的劝告,仍和瓦尔瓦拉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却单身一人在外飘泊。
如果说屠格涅夫塑造的莉莎这个形象还相当亮丽,那么拉夫烈茨基这个人物就有点说不上什么。屠格涅夫曾写到拉夫烈茨基和米哈洛维奇及那个潘申都有过一次争论,然而争论点什么,拉夫烈茨基又有点什么论点,观念,屠格涅夫也说不出来。再者,对于这种”贵族之家“,特别其前途如何,究竟该怎么来看,屠格涅夫也说不出来。莉莎最后进了修道院像是有”这种贵族之家,将来必定消亡“的暗示,但书的最后又写到几年后拉夫烈茨基故地重游,他表姐即莉莎的母亲虽已去世,但利莎的弟妹都已成人,成家,他看到他们有朝气,有活力,这又似乎意味着”贵族之家“还将发展,至少还能生存。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