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11-13 12:09: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4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是一本由康德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0元,页数:1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精选点评:●有些枯燥●读上瘾了●Dengistheonetobere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读后感摘抄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是一本由康德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0元,页数:1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精选点评:

  ●有些枯燥

  ●读上瘾了

  ●Deng is the one to be respected. BUT. Sometimes the rigorously conducted study might only lead to rigidity.

  ●三本书啃了三年,到现在还在啃。除了德文版没啃完,英译本、三个中译本全部啃过,果然还是邓晓芒先生的版本是最易懂的。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敬畏至今。

  ●wtf

  ●康德三大批判 经典

  ●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读了三批!

  ●一天读个位数...慢慢啃

  ●曾经想学德语,就是为了读原版三批。但奈何语言天赋感人~中文版这部大概最好了吧

  ●邓晓芒是国内古哲里,诠释康德最专业的翻译者。也是最靠近康德思想的人。其他国家的版本,带有自己的个人色彩,读起来是别人的思想并不是康德的。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读后感(一):寥寥杂语

  康德的美学论述中他两次谈到美男的面部准则,那种繁冗的演绎让我啼笑皆非,过于啰嗦了,尼采的风格英姿飒爽,透着简洁劲猛,傲兀不凡的气魄,海德格尔则圆融通透,因为喜好诗歌,文笔中弥漫着温淳的诗意,而叔本华的文本像顾影自怜的镜子,过于自我又过于尖刻,哲学这个学问因为广大悉备囊括万物,哲人便多了很多贡高的梦呓,康德称自已的哲学是哥白尼的革命,尼采为自已的聪明讶异不已,海德格尔谈论前人时连连摇头,认为自已承接了古希腊哲学的正统,经过拉丁语翻译的毒荼,之后的哲人迷失于存在者中,对本源的问题恰恰遗忘了,而黑格尔直接大笔一挥,说自已终结了哲学。

  这种奇特的傲兀让哲人对科学饱含怀疑,黑格尔民科似的科学知识让人大大诟病,而海德格尔对美国技术文明的敌视对纳粹的拥护也让很多人极为鄙视。哲学现在已然是寄生的产物,其地位一落千丈。钱钟书曾经在《围城》中鄙薄哲人,认为既比不上科学家的专业也谈不上文学家的通俗,的确是日暮途穷的味道,但正如海德格尔说的好,哲学的确消亡了,它已经是世界的基石。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对中国道德实体化的分析,尼采对奴隶强者的道德分析,还有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探讨,让人醍醐灌顶,小小的德国产生了那么多的哲人,而有些国家却荒芜一片,意识的同质化让人毛骨悚然,黑格尔在书中对亚细亚文明颇多讴病,彼时,正是清代,英人拯服印度,占领美国,疆域囊括五洲,威震四海,黑格尔平淡突兀地说了这番话:“中国必将败于英国,因为臣服于欧罗巴是亚细亚的必然命运。”那时,华夏正是康乾盛世。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探讨饶有意趣,他说了这番话,“当我们说是时,我们对是恰恰遗忘了”这个妞是很美的这个人智商是很高的,“是”从何而来,平常我们将符合美学准则的三停五眼,以及卧蚕眉、梨花涡、柳眉、丹唇,将诸多符合美的规律总结下来,“妞是美”,这一个判断句透过一个奇特的纡回将“是”忘却了,因为上述谈论的都是美是什么,妞与美中间的是是怎样联结的,这是大可商榷的,因为妞是存在者,而美是存在,而存在不是谓语,当人们将存在者与存在通过诡辩等同起来,便是对存在的遗忘。而智商测试按照海德格尔的存在学来讲也是疑窦丛生的,因为范畴化能否触到高深微妙的本体,这大可质询,很多风尘人士其样貌吻合美的准则,但望之,渎人眼目,智商测验中,高于牛爱之人(牛顿,爱因斯坦),即便沧海一粟,在这寰宇间,人如恒河沙数,亿中量一,也有几十人哉,为何千百年间只是双星并峙,后继无人呢?美是一种绽炫,智能是一种喷涌,将动态的变幻用装模作样的范畴凝固化,便是存在的遗忘。海德格尔对美苏两国嗤之以鼻,认为两者只是一丘之貉,都是发疯的技术,利益的污臭,西方秩序喷涌泉的烬灭让一切都无可挽回走向庸俗,天命落入新罗马美国身上,海德格尔看到了生,也望到了幽微处的死神,他的放手一搏带着潦草的迂阔,对抗美苏对西欧文化的毒荼。也让自已身败名裂。

  已经几百年过去了,在这片大地这些文本依然新颖,说来令人愧怍,这说明两国的精神维度的进化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看到中德两国的疆域人口及输出贡献根本处于错置的尴尬境地,德国,一个蕞尔小邦,一个新疆要几倍于它,而输出之物要数倍于华夏。大国崛起若是麇集奴隶的蜃影便过于虚浮,毕竟,所有的丰功伟绩都是自由人创立的。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读后感(二):做个小结

  之所以写这个小结,是想总结下全书内容、康德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想再度理清楚,康德是如何论述他的观点的。

  这书虽然难懂,但至少结构非常清晰。

  第一版序中,康德在其理论的明晰性方面,拒绝了把话说太直白的可能,指出对于这种形而上学的巨著是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财产的清单通过纯粹理性而加以系统的整理”,必须精炼、深奥,读者弄不懂是ta自己的事。牛叉的东西不能太平易近人。

  第二版序中,康德提出,外部对象是因我们的观察而存在的,因为我们的知识才成为可能,或者说,我们体会到的只是我们自己的直观经验,而真实的外部世界其实一无所知,也没有办法知道。他也指出了当时形而上学的糟糕的不成熟状态,同时,一旦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合乎规律地确立原则,对概念作清晰的规定、在证明时力求严格及防止在推论中大胆跳 跃”,把这纯粹理性批判完成,在其界限和内部结构都充分勾画出后,这种科学就真正系统地存在和完成了,因为它只和原则及原则的限制打交道。他骄傲地说第二 版比第一版在原理和证明上并无改进,因为他搭建的这个结构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就是普遍人类的理性。牛吧?

  很有可能是康德在写完全书后再加上的导言中,哲学家由什么是先验的什么是经验的,什么是分析的什么是综合的出发,一步步提出问题,直到问了个大问题:形而上学为什么是可能的?从几个大问题提出了理性批判这个关键的概念,并指出了批判是一种对理性能力的否定性的界限性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发现,杨祖陶写的那个译本序里其实对全书的架构有了很好的总结,我不可能比他总结的更好,而且我还有其他书急着看完,而全书全部以我自己的语言总结下来恐怕又得花个几天时间,在这里就直接抄了:

  纯粹理性批判》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前者占全书约4/5的篇幅,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讨论人类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后者讨论在这些先天要素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体系的形式条件。人类认识能力由作为接受性的直观能力 的感性和作为自发性的思维能力的理性这样两类原则上不同而又彼此联系的认识能力构成,因而“先验要素论”就区分为讨论感性的先天要素的“先验感性论”和讨 论(广义的)理性的先天要素的“先验逻辑”。由于人类的思维能力有知性、判断二和(狭义的)理性这样三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结的环节,因而“先验逻辑”就区分为讨论知性和判断力的先天要素的“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其中讨论知性的先天概念(范畴)的称为“概念分析论”,讨论判断力的法规即知性的先天原理的称为“原理分析论”——和讨论理性的先验理念和先验幻相的“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

  第一版序主要阐明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形而上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版序主要阐明对理性进行批判所遵循的“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哥白尼式变革”原理的来源、内容和意义。

  导言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批判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即真正的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将这个问题分解为如下四个依次回答的问题:数学知识如何可能? 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 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先验感性论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认识能力(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去整理由物自体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时间和空间的先天直观形式是数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根据和条件。

  先验逻辑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关于对象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 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包括这种运用的限度。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志着辩证逻辑在近 代的萌芽。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原理是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 (形式逻辑中一般判断形式的分类 ) 的分析,而发现了知性的十二个(对)先天的纯粹概念即范畴;通过对范畴的先验演绎阐明了,知性从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出发,运用范畴去综合感性提供的经验材料,这是一切可能的经验和经验对象之所以可能的条件,从而证明了范畴在经验、即现象的范围内的普遍必然的有效性。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判断力是用普遍(规则)去统摄特殊(事例)的能力;范畴运用于现象必须以时间图型为中介;借助于时间图型从范畴产生的先天综合判断就是判断力必须遵守的法规,亦即知性的先天知识原理,而这些原理的体 系中经验类比的三条原理就是作为自然科学的最根本基础的一般原理,其中第二类比即因果性原理又是康德特别看重的;知性的先天原理只是对现象有效,对超越现 象的物自体或本体则无效,必须严格划分可知的现象和只可思维而不可认知的本体的界限。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超验的本体,由此产生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在这部分的导言中指出,理性由于 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的这种自然倾向,而成了先验幻相的来源和所在地,即它把由于主观的需要而产生的有关无条件者的概念看作是有客观实 在的对象与之相应的实体概念了;先验理念就是理性关于这类无条件者(如灵魂、世界整体和上帝)的概念,它们起着一种为知性的经验认识提供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以引导其不断前进的调节性(范导性)的作用;纯粹理性的辩证推论就是理性力图运用只对经验、现象有效的范畴来认识无条件者这样的超验对象的推论,这样的推论有三种:关于灵魂是含有“四名词”错 误的“谬误推论”,关于世界整体是两组截然相反的判断彼此对立冲突的“二律背反”,关于上帝则是一些无客观实在性的先验理想,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些属于先验幻相的假知识而已。

  纯粹理性的法规作为“先验方法论”的第二章,在第一章指明理性经过“批判”的“训练”而建立起一种有关经验、现象的“内在形而上学”的可能性之后,阐明了理性理念的理论使用无法规可言,但理性理念的实践使用则有正确运用的法规,这就是道德法则;那些理论理性所不能认识的超验的对象如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可以成为实践理性追求的对象,从而对它们有“实践的知识”,即信念或信仰,这就为人类道德生活提供了前提,从而说明了一种超验的道德形而上学是可能的。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读后感(三):不说硬话,不读软书

  前 段时间春节,空闲较多,读了很久以来想读的 一本书:《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号称是现代哲学的基石,对人类的知识来源做了个系统整理,指出了理性批判是永无止境的哲学方法、人类进步的唯一可能,并 对理性批判的基础、方法、范围、条件、界限、注意事项做了详尽的说明。我之后会写篇注重内容的读后感(这个工作量不小,想想我就不寒而栗)。

  我 为什么要看这书?是不是有病(这个有可能)?除了一个很明显的原因:装,以及想培养自己抽象思考的能力以及观察康德论证的方法,让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 提高(真是胆大妄为、痴心妄想)之外,还有个原因是我在准备3月15号的无锡马拉松。马拉松是极其枯燥的一项运动,连续3、4个小时一个动作;这样枯燥的 事我都能干,再枯燥的书为什么不能挑战自己读一下?此外的智慧,都是红利了。

  这本巨著一共出过5、6个中文版,我看 的时候以邓晓芒版(561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三大批判合集版)为主,不清楚、不明白、不懂的地方我就去翻米勒顿(Meiklejohn)的英文版, 对照蓝公武的古文版。邓版内容较全,把原著第1、2版放一起了,还学了不少德语词、拉丁语和希腊语。当然这个邓晓芒和杨祖陶的版本也有小错误。不过纸质非 常好,两个版本放到一起的方法也高明,看起来是一种享受。

  为 了弄准意思,后来把英文米勒顿版也拿过来对照阅读了。英文版不是那么晦涩,我自开始看米勒顿的英文版后,发现其实英语要好懂的多,虽然我的英语并不是那么 的好。有些关键词,中文好像翻译的非常高深难懂,比如“知性”(知性在康德的书里跟理性完全是两个概念,后者对应的英文是reasoning),回头一看 英文版,知性即是understanding(理解)的翻译,如果直接译成理解,是不是更容易让人领会?“统觉”,这个词我这辈子还没见过,到英文版查 查,aperception,领悟的意思,你光看“统觉”两个字能看明白吗?多次出现的“知识”,英文版里是cognition,汉语里认知的意思--- 在中文里知识这个词涵盖的可要比认知大的多啊!

  在形成自己的意见之前,我宁愿 给自己的判断一个机会,因为我怀疑有很多所谓的大师自己有没有精读过此书,很多人看他们的文字就有"If I can't convince you, I will confuse you”(如果我说服不了你,我就把你搞糊涂)的嫌疑,况且,中文版翻译的水平非常难说,举例:最后的部分“先验方法论”里,英文版里的The Discipline of Pure Reason,按这章内容是非常合适的,就是指出了理性运用的界限,给它套上缰绳,而中文版(邓晓芒、蓝公武版两个版本都是)把它翻译成了“纯粹理性的训 练”,满章都没有任何训练内容,这训练一词从何而来?这章里面第一节英文标题是dogmatism,应该是教条主义,节中最后也有较多提到教条和教理,可 这节的标题搞成了独断论---独断论在中文里可远没有教条主义好理解啊!

  那天 听新年音乐会,大山主持,用英文向加拿大听众解释羊年时说不能说year of sheep,因为也有可能是ram或goat还可以是lamb,而在英文里,这几种动物根本不属于同一种(species)甚至同一属(genus)乃至 同一科(family),所以为了省事,大家全说中文好了。大山是在加拿大和华人共聚一堂的多伦多音乐厅里调侃气氛,但我当时深刻的一个感触就是,中文实 在太不精确了,中文是中国对科技进行贡献的一大障碍,因为精确是科技的基石。至少在量子理论出来前,科技都是非黑即白、要求无比精确的;而量子理论也是要 有高深的数学做基础的。估计、大概、差不多,永远创造不出来辉煌的科研成就。

  对照英文版看《纯粹理性批判》中文版的感想就是,很多中国的高级知 识 分子在糊弄人。这种故意把简单道理复杂化、用专业术语制造障碍的做法,跟律师、医生差不多,都是为了阻止其他人轻易理解他们的领域,也可能跟中国自古以来 的愚民传统不无关系。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大家还是努力多学习外语,要不然只能被别人忽悠了。

  而且米勒顿的英文版翻译的真帅,清晰, 有 逻辑。我现在明白我以前看到的那些高管的英文文风、用词是哪里来的了。有一次我给几十个加拿大企业家用英语讲课,讲之前除了做一般的准备工作外,拿出米勒 顿版《纯粹理性批判》朗读了几段,讲座时对自己的英语和思路都非常有信心,回答问题也幽默、有条理,讲完组织者说我讲的真好,而且不少听讲的人都给我 email联系。谢谢康德!谢谢米勒顿!读这书的好处可见一斑!我决定有空再单独读一遍英文版。

  人们形容某书精彩 时,经常用“手不释卷”这个成语,但是它跟《纯粹理性批判》这本没有任何故事性的书是毫无关系的。这书里面95%是枯燥的抽象思维,举例极少;大多数时 候,我都是看个一两页就恨不得去干点别的什么事,注意力就像两三岁的婴儿面对一个讲法律的电视节目一样难于集中(也许我这个比喻恰恰说明了我们凡夫俗子和 康德的逻辑思考能力距离)。我头两天只看了10分之1不到,而且可怜两只手十个指甲都给咬秃了。我平时的阅读速度看都是每天至少两百页的,这书的速度绝对 提不上去。不过感觉不错的地方在于,这书不是不能看懂:反复读几遍,前后多对照下,基本上能弄明白。我看这书一开始每天20页,最多30页,哪怕这几十页 也要花去我3个小时的时间,后来却越来越快了,一天40页读的下去,50页也有过;越是钻进去,读的越快,而越是想三想四、精力分散,速度就越慢。因此看 这书时最好在环境舒适的图书馆(我要感谢Toronto Reference Library),没有网络,没有电脑,去***微信,只带纸笔和要看的三个版本就好了。阅读速度提不上来的原因还有,除了同时在读两个语言的版本外,这 书跟小说等通俗读物不同,是需要花不少时间来领会的,而且很难前瞻性地去预测下面一句、一段要说什么,而可预测性是快速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天半夜突然睡不着了,只好翻出这本终极大杀器。不过说来也怪,看完了康德对灵魂实体性、单纯性、人格性三个理性的批判,仍然没有睡意。。。

  看这书我总共花了不下20天时间,可以算是精读吧:几乎每一句都力图弄懂、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每一段都总结下,几乎每一页都有我的注释。

  看康德的书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准确论的确会有较深刻的认识:其实康德说的不一定非常难懂,不过因为他的时代的原因,以及他个人表达方式的抽象而少举例的风格,致使一些段落非常难以理解。统一了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大家就能在一个平台上论道了。

  《纯 粹理性批判》言简意赅,用词晦涩,但里面有没有废话?除了第一版、第二版两个版本有重叠内容外,其实很多地方在重复讲一个意思,不过这种重复对理解作者意 图是绝对有益的。首先,因为这书的结构性,这本书跳跃性阅读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告诉你说,最好从导言到最后,一个字都不要错过。看到 40%也就是240页左右才讲到什么是理性,纯粹理性批判才算真正开始,也是醉了。

  这本书是一个宏伟的建筑,虽然构造复杂精妙但绝对设计清晰、有章可循,因此应该有人能把整本书用图解的方式画出来(上面那个附件只画了最基本的结构);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件事?网上搜了下,没找到。

  因 果律:康德的确在这上花了不小的篇幅。按他的说法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因果律,因果律又决定了一切(万事皆有因,万事皆有果);我个人甚至觉得因果律也是并 存(coexistence)里交互性的原因(这部分还没看完,不知道康德怎么说的)。其实如果按这个说法,康德这里和他自己前面提的人的意识决定万物的 “量子论”说法是有些矛盾的:一边说一切都有原因,另一方面又说人的主观和客观互动、可以影响客观。不知道我的思考对不对,可能我批判的歪了、早了。

  康 德在最后一部分“先验方法论”里,为了强调纯粹理性不能搞教条主义,突出对比了数学和哲学的差别,一再指出数学不能代替哲学,哲学不能以数学思维来思考; 我当年学微积分时曾经感慨,数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学,甚至艺术(绘画、音乐)等等,都是以数学做底的;而广义上哲学,应该是包括所 有学问的;康德这里更多的指的是纯粹理性,而不是全部的广义的哲学罢了。

  康德关于上帝不能由纯粹理性推论得出的论述简单的说就是6个字:不实际,不可能。如果有上帝,也是出自纯粹理性的(这个口气大!) ,而且这个上帝不能有任何实际的用途。

  有 天去加拿大最大的书店Indigo,本来想买本Erich Fromm的原版书的,结果没找到想要的那本,看到书架上有米勒顿的英文版《纯粹理性批判》,印刷很好,只要13刀左右,就买了本,然后顺手也拿了罗素的 原版《西方哲学史》。收银台交钱时,小伙子问我是学哲学的吗,我说不是,只是感兴趣,他说,these are not easy readings. 我说,Life is never easy. 后来我把书包里的邓晓芒版和中国出版的米勒顿英文版拿出来给他看,他说,wow,还拿给好几个女收银员看。

  最后要感谢读书期间并没有各种美女来分散我的注意力。我读完此书后,为了表示我不是那么自私,准备致信她们,感谢她们没来烦我。谁有她们的联系方式?

  加拿大读书会 微信号:careaders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读后感(四):康德的局限与历史地位

  1、历史背景

  在中国大陆的教育里面,法国是发达国家的代表,也是现代社会科学、民主、自由的发源地。但是实际上,英国才是现代社会的发源地。法国当时就跟中国一样,是个落后国家,被英国的强大力量所冲击,从而产生现代转型。法国人用革命作为武器,终于将传统天主教社会全盘反传统给造反掉。中国五四运动就是学法国的全盘反传统,把中国的儒家文化给全盘否定掉。

  所谓现代性就是现代社会的属性,它定义了什么是现代社会。现代性的西方的起源来自(科学)理性和基督教信仰二元分离,它最早是在加尔文教中孕育的。加尔文教徒在英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社会,现代科学的诞生和生产力超增长使其成为欧洲的中心。而法国在宗教改革后本是一个半新教半天主教社会,国王为了避免社会被宗教分歧撕裂,重返天主教,并在天主教的支持下建立绝对君主制。因天主教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遏制新教使其和现代价值相对立。所以法国启蒙运动在张扬现代价值的时候,一开始就指向颠覆宗教,力图把整个现代价值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随着法国启蒙运动普及,这种笛卡尔式的的理性主义传遍整个天主教世界。

  当时唯有英美思想界意识到科学推不出道德,即宗教信仰不仅是道德的基础,圣约(来自加尔文教)还是民主宪政的支柱。对坚持理性推不出宗教信仰和道德的坚持,酝酿了经验论和怀疑论,它和欧陆理性主义的对抗,一直把政治哲学保持在自由民主的轨道上。

  2、康德思想的来源

  康德1724年出生时,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已经四十年了。当时力学的世界观已经建立,启蒙运动刚刚开始。康德是在1804年去世的,这正是法国大革命冲击欧洲是整个天主教文明现代转型之际。也就是说,康德在世的80年恰好是欧陆理性如日中天,并有可能压倒英美经验主义的时期。所谓欧陆理性主义,是指笛卡尔开启的那种用数学精神(几何般清晰地思考)来解释自然现象、自我意识及人类社会制度和行动的思想理论,并用其来取代历史遗留下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是在对牛顿用数学如此精确地解释天体运行规律的惊异中长大的,目睹了法国启蒙运动中理性对宗教和传统道德的颠覆。他作为一个力图用启蒙运动的火焰取暖而不是被其焚毁的哲学家,毕生努力是重建形而上学,来维系现代性中认知理性和道德(信仰)二元分离并存的结构。

  当时康德生活在科学和经济远比英国法国落后的边远地区。在那里虽可以知晓现代科学的成果,受法国越来越激进启蒙思潮的影响,但对于康德这样的“乡下知识分子”,只能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启蒙运动的旁观者。可以这样讲,康德在写“纯粹理性批判”以前,他做的任何工作都不重要。如果没有他后面把现代性建立在形而上学上的贡献,其工作早就被历史遗忘了。

  康德思想受到过两件事情的冲击。第一件事是休谟经验论对笛卡尔理性主义的批评,第二件事是受卢梭思想的刺激改变形而上思索的方向。分析这两个冲击对理解康德哲学极为关键。休谟对笛卡尔理性主义质疑集中在两点:首先科学事实是“实然”,道德是“应然”,从实然推出应然是不可能的。此外从数学(笛卡尔理性的核心)得不出因果律。牛顿用数学推出天体运行规律,科学界接受了力学世界观,力被认为是万物运动的原因,对自然现象的因果解释代替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而休谟指出,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为什么自然现象服从因果律,只是看到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后而已。休谟这两个基本观点是对欧陆理性主义的致命一击。其经验主义和怀疑论立场一直保护着英美基督教信仰和理性的二元分裂结构,使其避免受现代科学的颠覆。

  卢梭对康德的巨大影响,集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对个人主体性的强调。康德意识到个人权利是现代价值系统的核心,基于这种价值,契约社会具有无可怀疑的正当性。康德虽不同意法国大革命这种建立现代社会的方式,却完全接受启蒙运动的价值。所以说,他是一个力图用启蒙运动的火焰取暖,而不是被其焚毁的哲学家。康德要做的是重建形而上学以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回应休谟问题,包括回答为何可以用数学解释自然规律,二是找到不同于当时理性主义的哲学来作为现代价值的基础。康德所用的方法是重构(道德)形而上学,这使康德的哲学具有深刻的的矛盾性。一方面形而上学早已过时,是一种早已死亡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康德却用它来建立了可以证成现代性的哲学。

  3、康德在说什么?

  康德哲学的晦涩难懂使今日读者印象深刻。其实,这种难懂并不来自其推理之复杂,而是其使用概念和方法的成就。十八世纪尚存(亚里士多德式)的形而上学概念早已过时,康德却用和这些概念类似的思辨展开自己的论述。康德所用的方法虽然陈旧,但他对笛卡尔理性主义的攻击却是一箭中的。康德主要哲学著作“三大批判”,正是为了否定笛卡尔理性主义。因此不清楚其批判对象的整体论述结构,康德哲学是无法理解的。换言之,必须以笛卡尔为靶子,才能看清康德的形而上学在讲什么。

  首先根据笛卡尔的理性哲学,数学是理性的纯粹形态,用它来推出自然规律就是科学,牛顿力学就是例子。康德对其否定就是“第一批判”。笛卡尔式的理性主义认为理性在人类社会中的表现就是法治、个人权利和道德律,现代社会本质上是建立理性之上的制度和社会行动。对其反思即重新界定何为“实践理性”,这构成了康德的“第二批判”。理性主义认为除知识和社会必须在理性主宰之下外,审美和艺术也必须是理性的。十八世纪欧洲绘画和音乐,理性主义均是主调。(当然,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就是浪漫主义)。对此进行再思考就是康德的“第三批判”。简而言之,康德哲学本质正是破除理性主义(数学推理)把这三大领域整合的谬误,指出理性在“认知”、“实践”、“审美”中各自的位置和局限。

  先看“纯粹理性批判”。其关键是把数学归为“先天综合判断”,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是人先验具有的整理感觉的模式,它们和人的情感和意志一起构成了观念世界。这样一来,数学之所以可以认识宇宙规律,这是把感觉经验纳入先验的整理经验模式,它们和人的情感、意志一起构成了观念世界。这样一来,数学之所以可以认识宇宙规律,是因为相应的感觉经验只有经过这样的整理才有秩序。在此意义上,客观的“物自身”永远是不可知的,科学只能理解现象。康德一举解决了休谟对因果律的质疑(因为因果律来自处理经验的先天观念),同时又通过“物自身”的不可知化解了理性主义中科学对宗教的直接否定。

  康德把数学定义为人先天具有的理性观念,自然现象符合数学法则只不过是把感觉经验纳入人心灵中本来具有的结构。这样一来,理性主义被颠倒过来。本来理性是客观外在的,它是把数学、宇宙和人类社会法律进行整合的法则,先变成了人处理感觉的“一种”模式,从此人成为科学理性的中心。康德自称这是一种对理性所围绕中心类似与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转化。康德哲学被认为哲学界的“哥白尼革命”。

  数学是“先天综合判断”吗?天体运行符合数学定律是人用“先验理性”处理感觉经验的结果吗?这种对数学和因果律的认识是否正确?康德上述论断统统不对。而且错得离谱。数学和科学的本质是如此深奥,远不是康德时代可以回答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时间”、“空间”及“因果性”的论述早在十九世纪就和物理、数学发展背道而驰,更不用讲和二十世纪的科学成果格格不入了。康德的错误是用形而上学来讲科学必然出现的。其实,除了不懂科学和数学的读者外,科学界从来不认为“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科学和数学的看法有什么意义。然而康德将其称为理性主义的“哥白尼革命”并非虚言,因为它虽在科学上不正确,但却有助于建构容纳现代性的哲学。这种颠倒的真正重要性是康德据此提出他的第二批判,即“实践理性批判”。

  根据康德第一批判,理性是人赋予对象的,它只是人“先验观念”的一种。既然这样,法律和道德的存在不是因为世界符合数学法则,即它们不是外在法则在人心中的反映,而是人认为“应该”遵循理性(包括这些法则)。换言之,自由的个人意识到必须追求道德规范才是实践理性本身,人的道德自律成为理性最高实现。“第二批判”全面展开休谟“实然”不能推出“应然”的观点,指出理性的社会实现本质是自由的个人遵循道德和服从正义的法律,这和宇宙法则以及用理性认识宇宙(实然世界)完全是两回事。何为“实践理性”?康德将其定义为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人自觉服从规范(理性),法律是否定性规范(禁止什么),道德是肯定性规范(人应该做什么)。它和理性主义讲自然法则落实到社会行动中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历史上康德第一个把道德定义为向善的意志。从而把“道德律令”和“自然法则”区别开来,道德哲学从此诞生,这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

  在古希腊哲学中,追求道德和认知不可分离。基督教视道德为神授之法。只有康德通过“第二批判”,才建立了基于形而上学的应然世界法则。从此,正义的法律也好,自然法人权也好,伦理美德也好,都基于实践理性,和神学无关。这无疑为整个现代价值系统找到一个和笛卡尔理性主义完全不同的基石。它是建立在个人自由和主体性之上的,而且也和理性主义的科学一元论划清界限。本来现代价值系统只能立足于宗教和科学的二元分裂,宗教是道德和个人权利不可抽离的基石。现在,康德将其归为独特的理性形而上分析。换言之,康德哲学中科学(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亦呈二元分离之结构,康德哲学信奉者可以从两个方向走向上帝,一个是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二是神秘的“物自身”。一种可以容纳现代心灵的哲学出现了。

  “第三批判”进一步将“第一批判”对认知理性的限制推广到人类生活的其它领域,阐明“第一批判”和“第二批判”的关系。“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判断力批判”。前者属于艺术哲学,论证主题内在的自由;后者进一步凸显道德追求和自由互为前提。用人们熟悉的说法,康德“第一批判”是讲“我能知道什么”;第二批判”讲“我能做什么”;“第三批判”讲“我能期待什么”。三者构成了“人作为人的条件”,即“人是什么”。其中,个人自由成为整个哲学系统的“拱顶石”。

  4、康德的历史地位

  今天,我们在讨论康德哲学对证成现代性的意义时,千万不要夸大或误解其真实的历史作用。虽然其诞生在十八世纪末,但一直要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哲学家才意识到它应该成为现代性的哲学基础。为什么如此之晚?对纠正启蒙运动对现代价值论述的片面性而言,康德三大批判来得太迟了。而且作为启蒙运动本身而言,它不展开自己的全部逻辑,不烧光全部燃料之前是不会结束的。在启蒙运动还没有完全展现出弊病之前,人们是难以接受康德哲学的。《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问世,这时法国大革命的烈焰已将被启蒙运动点燃。《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完成,《判断力批判》发表于1790年,法国大革命已经开始。欧陆的理性主义借助启蒙思潮所向披靡。康德哲学成为了边缘思想。

  撇开社会历史因素从思想内部逻辑看,康德哲学对西方现代性的证成之所以没有影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康德哲学在十九世纪影响力所达范围是德国,而德国因康德哲学开启的观念论和浪漫主义结合,迅速孕育出德意志民族主义和黑格尔主义。前者通过德意志民族国家改变十九世纪的世界,后者促使马列主义诞生,笼罩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此过程中,康德的二元哲学反而被淹没,其意义在现代性探讨中突显出来,要等到二十世纪末,即冷战结束以后。

  第二个原因是康德哲学的类似于形而上学的性质,形而上学及其相似的哲学论述在二十世纪怎么是一种处于人类自然语言含混而造成的错误。今日它在人文领域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道德哲学和哲学史的需要,而不是本身有意义。

  5、康德的余晖

  康德哲学在二十世纪冷战以前都是不重要的,今天才变得重要起来。为什么如此?

  第一个意识到现代性的证成要回到康德那里去的,非罗尔斯莫属。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当代自由主义的里程碑,其提出正是英美功利主义不能解决当代问题而回到康德道德哲学。

  英美这样的加尔文教社会,现代价值系统立足于科学理性和宗教信仰二元分离十分稳固,本不需要康德哲学。但是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因为经济大萧条时个人权利不可欲(非自愿失业工人在市场社会无法谋生),国家干预市场分配不可避免。而在加尔文教传统中,来自自然法的个人权利是价值系统的核心,同时存在基于圣约的契约精神,两者虽构成现代社会的基石,但唯独缺乏同情市场竞争中弱者的道德。这时,福利制度和政府干预市场分配不可能有正当性。

  罗尔斯的《正义论》提出差异原则,主张市场分配不平等的增大,只有当它对最弱方有利时才是正当的。这为福利国家和政府用税收干预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差异原则”是立约者在无知之幕(每个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性别和社会地位等假想前提)下达成,它是建立契约社会必须满足的前提。该前提保证每一个人的权利均为可欲。“差异原则”实为道德,罗尔斯所做的是用假想的社会契约导出道德原则。这样,“差异原则”成为建立契约社会的前提,即宪法和所有契约必须受道德原则约束。罗尔斯正义论本质上是“道德契约论”。

  表面上,“道德契约”的正当性来与立约者的同意,亦是立足于个人权利,实际上这只是假象。这只是在想象每个人会同意,即“差异原则”不会损害每个立约者的利益。其本质不是立约过程中的个人授权,而是把个人认为的“好”普遍化为众人有利,即“善”。换言之,它之所以正当,是出于道德而不是个人权利。而个人认为“好”的东西普遍化,只是“善”的一个前提,他要成为道德的内容,还必须是向善的意志指向的对象。如何证明这一点?罗尔斯只有回到康德那里去。因为唯有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才存在应然法则的论证。罗尔斯为了回应二十世纪对现代性的挑战,不得不回到康德那里去找资源。

  另一个试图回到康德那里去找资源的是汉娜.阿伦特,她作为20世纪最有原创性的思想家,一直在康德第三批判中寻找资源克服现代价值的弊病。阿伦特认为,个人权利对“私”的过分强调是原子化个人出现的根源。现代人在维护个人权利的过程中日益退出公共的政治生活,这是二十世纪极权主义兴起的原因之一。她以古希腊公民对城邦的参与为模版,构想当代世界的“人的条件”。对照着古希腊公民政治参与是道德要求,重新界定现代人权内涵,亦只有到康德哲学中找资源。阿伦特发现,在康德“第二批判”里是找不到论证现代权利观念以及个人公共参与高于私利的基础的,故她到“第三批判”里去找。这一努力集中表现在她晚年的教学之中。这些上课笔记出版后,有人很奇怪,说阿伦特是不是吃错药了,病急乱投医啊。“第三批判”即美学里怎么可能找得到现代性基础呢?阿伦特顽强地在“第三批判”(即人的共同感知)里面寻找克服现代性问题的理论方案,一方面说明康德哲学对现代性证成的重要,另一方面,亦意味着所有这些努力都将无功而返。

  其实康德(道德)哲学无法回应现代性的挑战,是由其时代局限所规定,因为它本质上仍属于形而上学。20世纪对哲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形而上学的错误,即任何形而上学的论证都没有意义,它除了在哲学史研究中还有一席之地外,应该退出理论研究。二十世纪人类对语言和逻辑推理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语言是用符号系统表达对象,逻辑推理实为符号系统中包含关系和符号取代。而把握对象的符号系统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准确的,数学是其代表;另一类是不准确的,这就是自然语言。形而上学和其类似的思辨是自然语言含混的结果,一旦符号系统严格化和准确化,形而上学论证和命题差不多都不能成立。

  6、终章

  从历史的长程眼光来看,理性主义一开始就想把现代价值直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休谟的经验论和怀疑论指出其行不通,。康德之所以通过形而上学的重建找到一种可以容纳“应然”和“实然”分离以证成现代性之哲学,关键在于他实现了理性主义的“哥白尼革命”。换言之,康德的“第二批判”的前提是“第一批判”。实际上,正是因为康德对科学和数学的误解,使得他自以为实现了理性主义中心从数学天文物理向人文的转化,其实这一革命并没有发生。康德是凭借形而上学的含混,意识到科学遵循的数学法则中心的改变,可以证明实践理性就是道德自律。实际上,他并没有认清“应然世界法则”和“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本来科学界早就知道这种转化是虚幻的。人文研究对康德哲学寄予希望,乃是以为可以弄假成真。今天形而上学不成立,只证明康德尝试失败,一切必须重新开始而已。

  *这个只是我的读书笔记,基本上都是金观涛的研究,《人的哲学》续篇第一讲,科学与终极关怀中的内容

本文标题: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下)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9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槑男槑女读后感锦集发现孩子的性格优势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