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建构与设计》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1-08 12:07: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9

《空间、建构与设计》是一本由顾大庆柏庭卫著作,150.00元出版的2019-4-1图书,本书定价:317,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空间、建构与设计》精选点评:●这书其实不是说的大家常言的那种建构。而相当于结合构成和空间的设计基础训练。体块部分

《空间、建构与设计》的读后感大全

  《空间、建构与设计》是一本由顾大庆 柏庭卫著作,150.00元出版的2019-4-1图书,本书定价:317,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空间、建构与设计》精选点评:

  ●这书其实不是说的大家常言的那种建构。而相当于结合构成和空间的设计基础训练。体块部分有个透明度抽拉,版片有几个折叠很有意思。然后港中文大的出图真是比我校顺眼多了……

  ●大一的时候读的了,只是M一下查漏补缺。

  ●真应该作为等候室作业的参考读物,斗胆说一句,带这个作业之前,老师也该读一读。

  ●香港的建筑教学笔记,大一的建构

  ●启蒙书

  ●Using materials to form space through a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虽然我目前接受的教育与之相差甚远,自己践行起来力不从心,但起码知道了我们应该接受的建筑教育原本该是什么样子...我想从中的受益不仅限于当前的思考,也一定会有益于我将要开始的新学习。

  ●看到P139

  ●哈好

  ●vito老师 的书必须给满分

  《空间、建构与设计》读后感(一):书挺实在,说的是真正思考过的东西。

  前天刚刚买到这本书,150元,不便宜

  书中尝试解决的问题会在翻阅老外方案时,时不时不成体系地冒出来。国外建筑师对基本概念的研究天朝深很多。一直想弄清差距。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渠道。

  书讨论的问题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尝试建立一套开展建筑设计的方法——是基于空间特征和其限定元素,我觉得这很好!对于我这个苦苦打拼的草根建筑师有启发!

  《空间、建构与设计》读后感(二):书评

  靠这书网店没卖的!

  本校还只有一本,还属于只能借一星期那种!

  这本书是在介绍香港中文大学建构工作室的情况。

  正文在中文和英文在很多地方都对应不上。

  “how material form space, make space visible?”

  建构有不同的解读,本书对建构的定义来源于对已有建筑实践的观察,关心的就是上面那句话。

  设计方法决定形式,

  或许是为了强调区别于巴艺的教学体系。

  书中对比了两种教学体系,巴艺是在画建筑。而密斯的IIT用模型推敲设计。设计用的媒介(media)不一样。

  提到了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比如建筑的形式(form)可以有五个角度:象征(symbol), 抽象(abstract),材料( material), 建造(construction), 结构(structure)。

  象征(Symbol):比如用天圆地方来附会建筑,建筑也做成下面一个方上面一个圆,例子是上海历史博物馆。

  抽象(Abstract):施罗德住宅(Schroder House),你懂得;萨伏依别墅,施以白色粉刷掩饰结构,抽象表达抽象形式。

  材料(Material):密斯设计的德国馆,不同材料的表面;苏黎世火车站月台屋顶,结构和建造不可直接被解读,被木条掩盖。

  建造(Construction):卒姆托(Peter Zumthor)设计的养老院,建筑的形式通过材料的使用清晰地表达了结构体系关系(material used and component formed determine composition and perception directly);迪蒂孔自行车停车棚(The bicycle parking in Dietikon),构件相互关系表达清楚。

  结构(Structure):库尔的巴士站(the bus station in Chur)(我理解就是一种桁架结构?)

  建构研究的重点是抽象,材料和建造。

  抽象就是用块(block),板(slab), 杆(stick)形成空间

  材料的属性包含质感(texture),色彩(color), 透明(translucency)

  建造包含构件(component), 层次(layer), 连接(joint)。

  设计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概念(concept),抽象(abstraction), 材料(materiality), 建造(construction)

  概念阶段要操作与观察交替进行,观察要直接!比如素描!或者用语言描述。操作要对模型,探索tectonic concept(我理解是探索block或slab或stick可以如何变形,组合,形成空间?)

  抽象阶段要使得操作规则清晰并一致,然而要可以产生丰富的体验。

  材料阶段要探索不同材料的组合,提升质量。要使用拼贴的方法(collage)对透视图加上材料,进行研究。

  建造当然就是把方案造出来,考虑些构造什么的(?)

  读完书对比一下自己经历的设计课程,觉得自己的设计课程的指示书对于设计过程介绍的尼玛简略了!这本书才告诉我设计要在哪些方面设计,深化到什么地步!还介绍了不少不错的设计方法,做工作模型,画素描,拼贴。

  不过建构本身考虑建筑本体更多一些吧,建筑与社会的关系考虑的不多。

  《空间、建构与设计》读后感(三):在一个玩想法的年代被想法玩

  从设计谈起

  广义上的设计,其实就是一个物品或者概念从无到有的过程,只要不是完全照搬照抄,都可以称为设计。“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除了形态,有明确的逻辑且有创造性的,都算是有想法的设计。”但我这里所探讨的设计,并非广义上的设计,而是建筑学上真正有难度的设计,就是将作品变成现实。

  王凯老师曾经说过“设计的难度不在于有想法,而在于能否把这个想法和日常使用结合,让不了解你想法的人也能使用、理解这个建筑。设计的关键在于想法(不管是否天真幼稚)的艰难实现,也就是磨合。”这就是我为什么特别关注了顾大庆的作品的题目顺序,为什么是空间,建构和设计的顺序,这其实是一个建筑不断磨合的过程。

  所谓空间,确实是形式感的生成,也是最原始理念的体现。到了建构阶段,顾大庆提出了一个很高标准的设想,就是丰富,但不破坏原有的形式感,而是通过材料和构造的手段,将其本身的概念强化。通过这个建造的过程,板片,杆件体块从构成的体系中脱离出来,从装置向建筑进行初步磨合。但就书中提到的方案的进展,也只是涉及了“设计”的一小部分,也就是基本的人体尺度。再深入的东西,其实还是要靠建筑氛围来探究。很多人喜欢探讨光,因为光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建筑产品,我们恒久为了黑空间里的一条光带兴奋不已。其实很少听到人们在讲方案时愿意提到材料的兼容性,空间的声音,温度,室内外张力等等,其实我们无法把握更多的东西,也不愿尝试。还有我们不愿意见到的,王澍曾经说过:为什么我们对窗没了把握。这其实是反映了一种设计现实,玻璃幕墙,乃至全玻璃的建筑不断出现,我们没有了窗,也不顾建筑的私密性,温度了。建筑本身的属性不在了,我们还可以称自己是建筑师吗。

  想法

  “建筑,是一种唤醒人们生活本质的训练方式”——史蒂芬 霍尔

  书里的文字部分,其实并没有提到建筑的“想法”,而是从构成的角度开始一栋建筑,这像是在暗示建筑可以不用从想法(地形,当地文化等等)开始,这似乎又落入了国际主义的范畴。建筑是否要有想法,这种想法又是什么?日本短短十年的新陈代谢运动后的确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日本建筑的风格, 中国现代建筑就不断地走向水墨,走向园林,走向俞挺所说的白墙竹林的年代。这是一种文化焦虑,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甚至建筑的文化价值超越建筑本身的使用价值。是否所有的建筑都要园林,都要木构榫卯呢?

  我们如何通过一种建筑的方式来传达我们所需要的一种表达,也就是用建筑去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让我想到了曾经在《时代建筑》上看到的一段关于婚姻登记所的介绍,一种现代礼仪空间的生成,就会发现建筑的想法其实是在于一种通过建筑来影响人,这种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难以发觉的,但是这就是建筑师成功的地方,他真正让建筑深深地融入生活中的点滴,包括金泽21世纪美术馆,它最吸引人的是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和改变,通过建筑的方式。包括库哈斯的残疾人升降台,这是日常生活的必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提供了美妙的体验,这才是建筑。

  其实现在才会去想为什么王志军老师极力反对那些所谓的“有趣”,有趣其实很难作为一种衡量一栋建筑是否优秀的标准,当有趣成为了一种建筑的重要素质的时候,建筑的想法被提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甚至想法可以跨越真实性,可行性,人体尺度,成为一切不合理的理由,这是可笑的,因为你不是永远在做事件立方体。

  简单是最复杂的装饰。

  人们喜欢纯粹的设计,但我觉得用纯粹这个词来形容“看起来很白的建筑”是值得探究的。我们要知道干净的建筑背后,其实是复杂的结构体系,和难以解决的使用问题。

  我们从妹岛和世的设计开始,设计最初,妹岛喜欢将钢柱设定为直径5CM,然后开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柱网的排布,然后反推柱子的直径,但柱子被严格控制在一种极细的状态,建筑承重也始终处于一种临界值,就像仙台媒体中心一样,在地震中可以有绝美的摇摆。李子林住宅极薄的墙壁,空间中回声效果良好的铿锵有力的钢板,两层通高却只有一张床宽的卧室。再到藤本壮介的house N,完整的盒子理念的背后是立面任由雨水冲刷,大面幅的玻璃,极高的洞墙比。这让我想起那个玩笑,这样的建筑怎么住?要么开空调开地暖和地冷,要么忍着,日本人能忍。当然密斯为了建筑艺术,甚至做出了一个完美的范斯沃斯住宅,这的确是艺术的巅峰,但是很难说它是建筑艺术的巅峰,因为没人想在里面住。

  密斯,妹岛和世或者是藤本壮介这样的建筑师之所以能设计诸多奇妙的建筑,就是因为他忽视了建筑的许多方面。如果他试图解决再多一点问题,就会使他的建筑变得得软弱无力。这就是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文丘里认为建筑的问题是永远无法全部解决的,只在乎于你解决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解决的是很多问题还是一个问题。

  简单是一个极端,复杂也是。有幸去听了一次胡滨老师评图,那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他的一句话:“我不喜欢用丰富来形容一栋建筑,如果只有一个房间你怎么让它丰富,我要知道的是你想要这个空间有什么感觉。”其实我们想要的是丰富,而不是丰富的意义。

  这个年代,建筑师不够勇敢,没有人勇敢设计出一栋看起来很丑很好用的建筑。我们是否能安静下来关心一个作品的每一个细节,设计师为了建筑的磨合所付出的一切。这时候突然想起来两个老师的很有意思的观点。一位认为“形式不好的方案,你就算有一千个道理也是没有用的”,另一位“先别评判,评判最简单,先学着去理解,某个形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建筑师这样做?有些建筑,乍一看很惊艳,再看一般,再看平平,有些则相反。”

本文标题: 《空间、建构与设计》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73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算法设计与分析》读后感锦集《唐太宗治官笔记》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