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旧时光》是一本由程乃珊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老上海,旧时光》精选点评:●严重的老上海情节,我有!!!●精读上海●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但是现在去上海却很难
《老上海,旧时光》是一本由程乃珊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上海,旧时光》精选点评:
●严重的老上海情节,我有!!!
●精读上海
●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但是现在去上海却很难找到这样的感觉了。
●这里留下的不是老上海的爱恨情仇,纸醉金迷,这里还原了一个上海人眼中颇为真实的远东明珠,不错的杂物风情志。
●耐读生动的文字 描写的非常生动形象 细致入微 充满画面感
●关于孵茶馆与亭子间嫂嫂的海上风华,市井百态
●比较平淡
●文给三星,多一星给积淀和情怀。
●不喜插图。作者是《上海生死劫》的译者,致敬。
●特别喜欢她写上海里弄和海派文化 读来皆是思绪的倒带至少年时光在里弄的生活 和现如今每周法租界的西式风情生活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老上海,旧时光》读后感(一):把上海人的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
过去没有读过程乃珊的书,最近读了一些。她把上海人的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不得不佩服,不知道她是如何积累这些知识的。难怪上海人对她推崇备至,如果没有她这样的作家存在,也许上海这部分的文化遗产就会消失。不过她写的事情都比较小,而且对外地人都很陌生,难怪除了上海读者以外很少有了解她的。
《老上海,旧时光》读后感(二):《老上海,旧时光》
一城,一事;一杯茶,一人生。时光匆匆,徒留追忆。追忆往往是最好的,然而,终究难逃最痛苦的宿命。感触上海的体温,品匝上海的味道,无论耗去多少时日,总是不够的。不论爱它,或是恨它,亦或是对它视而不见,它总是风姿绰约的在那最后一丝春风里,最后一缕晨雾里,最后一抹夕阳里。如今的上海已不再是上海,弄堂里的味道早已逝去;如今的上海还是上海,弄堂里斑驳的墙砖低低诉说着往昔。《老上海,旧时光》,不见不散。
《老上海,旧时光》读后感(三):老上海的味道
我觉得每个地方的味道其实都是刻在骨子里的,无论时光如何变幻,一个地方,一种味道永远挥之不去。而且这味道历久弥新,反而越来越让更多的人趋之若鹜。一个深爱家乡的人,他所孜孜以求的怕就是刻在骨髓中,却又难以记起的一种味道,这就是专属于家乡的“老味道”。
时髦洋气的上海也不例外,虽然上海的历史犹如万花筒一般绚丽多变,但总有一条不变的血脉存在,流淌着老上海的血。这也正是程乃珊《老上海,旧时光》里写的所有,而这些文字配上贺友直那和我们小时候看的小人书差不多的上海风情画,称得上是珠联璧合。
在《搓麻将》里,程乃珊有这样一段话“……找了比你层次高的麻将搭子,就如下雨天没带伞拼命想钻在人家的伞沿下,可能一只头可以保住不淋湿,但伞沿下的冷雨沿着你衣领浇了你一身,你还得赔笑忍着哆嗦连声谢谢……”
在《小开》里,又有这样的一段“上海小开,是石库门天井中的‘七星荷花缸’,放在天井中撑得满天满地都是他的市面,搬在外面马路上只能缩在一角,眼睛看也看不到。小开就是这样,在自己的圈子里如鱼得水;走出家的庇护就处处碰黑。因此,上海小开大都如上海女人,欢喜发发脾气……”
这样的段落在书中俯拾皆是,活色生香到甚至可以看到那湿漉漉的画面和尴尬委屈的笑,甚至听得到小开拔高的骄傲的嗓门儿——而这,恰恰是我最爱看到的东西,因为这些印证了我心中对于上海味道的幻想。我好像看到一个美丽的上海女人,正在用软糯的方言,用着轻巧美妙的点着唇膏的嘴巴吐出这些稍带尖酸的评价。话不够中听,但是嗓音好听,而且带着娇俏,说出来不像批评倒更像朋友间的戏谑,颇具有趣的风味。就像老上海的老里弄,充盈着生活的饱满味道。
《老上海,旧时光》读后感(四):忍不住的关怀
书写上海是困难的。对他者而言,湮没历史尘光之中的上海,汇集了“东方巴黎”与百乐门、陈蝶衣与黎锦晖、阮玲玉与胡蝶。现如今,糅合近百年的文化、生活乃至意识形态,放眼望去,障目的却唯有历史保护建筑和日益庞大的现代性。
很难厘清是时间改变了上海,还是上海变换了城市的标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更迭发生得太快,往事只能回味。于是,追慕海上风华、凭吊浮世情怀,成了新的时髦。在这股潮流中,程乃珊恰是手把红旗的“弄潮儿”。
《老上海,旧时光》以散文集纳而成,是程乃珊写给上海的“情书”。因为旧时耳闻目睹,程乃珊对老上海的掌故信手拈来。看似在讲冰激凌,落笔的归处却是都市人的生活情调。《小菜和大餐》,简直是一部简略的海上西餐流变史。至于吃饭的碗、女性的发髻、戴帽子的女人、洋泾浜英语,凡此种种荟萃成文,也是以回忆换取会心的绝妙好辞。
钩沉上海摩登的大家不知凡几。木心靠华丽近乎恢弘的笔触写《上海赋》,只为留下那个时代的倒影。王安忆写《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用的是工笔,务求准确的言诠。
相较之下,程乃珊是最动情的。虽是拉家常似的信笔,因为出自亲身经历,人情与礼数、情境与名物,延宕开来颇有温润之感。
《礼在上海》一篇写道,上海人旧日总要备些糖果干点,以备“不速之客”来时,好有所招待。明面上,彼此都不言语,但糖果干点是否摆在高脚玻璃果盘、糖纸是否粘着剥不开,却是观察家中景气的法门。又譬如留客便饭,是否能在一两个小时内整饬像样的四菜一汤,也算是对“家主婆”是否贤惠的考验。上海人讲求心照不宣,要“拎得清”,程乃珊的诸多描述,无疑是为“拎得清”作注。
书里的很多掌故,对现今的上海人及“新上海人”而言,已是飘渺的历史。但对程乃珊和同代人而言,却有记忆的余温。先回忆、再记录,乍看是怀旧,实际是为后世留档。
但兴许是程乃珊太爱上海,以至于褒贬从心,不免失当。《罗宋人》讲到寄居上海的“白俄”,“这批白俄大多只懂琴诗风月,毫无求生专长的贵族,所以他们在上海人心目中,地位十分低下。特别对那些潦倒的白俄,上海人干脆一声‘罗宋瘪三’。”乍看是纪实,背后也难掩上海人的势力与骄矜。
但这些,程乃珊都未曾明言。生于上海、短暂栖身香港后回归,此后终生未曾远离的她,不可能是上海变迁的“局外人”。因为家境殷实、教养从优,她所感知的上海,也始终隶属前沿。明白眼下诸种变化的源头,回首向来萧瑟处,更会牵动心头的神思。为此,旁人看来,《老上海,旧时光》形同一部个人视角的城市亲历,于程乃珊,却是情动于衷、忍不住的关怀。
幸运的是,这位笔者识见颇多、笔力强韧,为有心在旧时光里寻觅温暖的人士,点亮了一盏回望的街灯。
发表于《北京青年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