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侄子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10-30 13:18: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4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是一本由[奥]托马斯·伯恩哈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精选点评:●“她说”、“她接着说”、“她其实想说”、“在我来说”、“我想”“仔细想来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读后感精选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是一本由[奥] 托马斯·伯恩哈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精选点评:

  ●“她说”、“她接着说”、“她其实想说”、“在我来说”、“我想”“仔细想来”等等这些词在《波斯女人》这篇小说里面不断交替出现,这正体现了作者的独特的写作方式:用丰富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另外,“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失败”这句话出人意料,却又符合小说的思想主旨和作者个人特立独行的思想倾向。

  ●爱了

  ●2019^54 死亡才是生活本身,这些自杀的人迫不得已生存其中的这个社会,完全不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出此下策。文字情绪饱满,跌宕起伏,好看死~

  ●第二本伯恩哈德。

  ●真希望我在抑郁的那时候能看到这本书。即使现在看起来,还是有不少共鸣。

  ●10.03.19

  ●必须看德语原文才能感受他的语言美……

  ●读得我每一行字都热泪盈眶,真是这个怪异人群(我也在其中)的真实写照。

  ●对死亡题材情有独钟,阴郁,愤怒,哀嚎,各种负面情绪涌袭而来的时候 觉得十分痛快。一样迷叔本华,一样骨子里有着一种原始的生命献礼冲动

  ●我在《波斯女人》中看到了“有用”二字。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读后感(一):死亡思索

  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却也不是恐惧或者厌恶的情绪。

  像在生者已经知道将逝去,用最后的沉静、激越或是疯狂,在填补内心的空虚(而我却感受到满溢的爱,被关上了盖子)。

  对一个人来说,死亡有很多的诱因,而社会不会关注过程,它只在乎结果。人的痛苦亦有这二者间的矛盾,所以我说成熟的意味,便有了顺应和屈服。倒推的社会里,从结果反思过程是节约成本的,对于事物发展来说,我们从它唯一的结果,就不用去关注大部分可能性;反之,则是无人能担责的预防。

  防微杜渐的难处,在于说服他人相信,而灾难的后果,总是一些莫名的自大而引发的。

  文章没有分段,读起来异常难熬。加之作者在事物之间反复跳跃,有些需要反复读才能勉强理解。《维特根斯坦的侄子》这篇尤为意识流(中途想弃读),但是不可否认,作者对社会的抨击,对人性的洞察是敏锐的。

  善良有时候就是合乎常理的疯狂,怀有牺牲倾向的人,总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点亮,她以为值得,只是以为罢了。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读后感(二):你为什么要和别人不一样

  第二个故事“维特根斯的侄子—一场友谊”

  “我”是一个作家 因为肺癌在医院住院 同时 我的朋友因为精神疾病住在隔壁 没有人能确切的说出保尔患了什么病 他出生显赫 却喜欢散财于富人

  他觉得那是对于他富有的救赎 但是富人亲戚和穷人都不买账 他活在当下 在酒吧 在话剧院 在各个地方 散发着活力 大家喜欢听他大坦阔论 但是 或许 没有人是他的朋友

  “我”也是一个不一样的文学家 可能看不惯矫揉造作 虚情假意的人 会自动连上WIFI “我”认为 保尔的出现 让他从生命的低谷中挣脱出来 “我”正受着那些虚伪的文学圈的折磨 马上就要放弃挣扎 保尔出现 和他一起抗争着一切 直言世间的愚昧

  保尔在他妻子因病去世后 好像就死了 他住在破旧的小胡同里 没人理睬 昔日的朋友不在 连“我”也不想和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呆在一起 抑或 “我”是经历过保尔高光时刻的伙伴 不能接受 他就这样枯萎下去的事实

  在结尾,终于解答了保尔换了什么疾病:保尔作为富人看透了富人,作为穷人看透了穷人,作为健康人看透了健康人 作为病人看透了病人 作为疯癫者看透了疯癫者 作为精神错乱者 看透了精神错乱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读后感(三):从凌乱到沉重

  没有必要去杜撰, 因为现实本身就够丑陋了。--伯恩哈德

  看波斯女人的时候,前半部分觉得很凌乱无聊,一度有点读不下去。因为长篇幅的反复描写“我”如何精神陷入困顿,如何自闭的与自我做斗争,又如何一次次地去找莫里茨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情节上没有什么发展,并不符合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好读的小说(散文)”。但慢慢往后读,主人公“我”与波斯女人相遇后的相见很晚,一见如故,互诉衷肠,相互的精神解脱,慢慢感受到了书里透出的一股浓浓的冷漠与世俗。加上波斯女人总是缩脖子裹着皮大衣以及寒冷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到死一般的绝望。

  另外,后记里说到作者伯恩哈德认为自己从来没写过小说,现实已经足够戏剧化与荒唐,一方面伯恩哈德晚年饱受病痛折磨,另一方面从小复杂颠沛的生活环境,让他游刃有余的能把生活提取从而戏剧化,夸张但又深刻,拥有强大的现实力量。

  只能说,或许是现在二十多岁的年纪还不足以读懂伯恩哈德,但无疑我们能毫不费力的体会到书中的深刻。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读后感(四):生活在走向别处的路上

  文/恶童

  伯恩哈德的语言像一块块瓷砖,上面纹刻着不同的花饰与图案,按照他心中的节奏与规则铺摆开来。在这样的语言之路上行走,你总会发现它们的律动美感,因而并不会感到厌倦。

  可是这条形式之路的内核,也就是每一块瓷砖的本质,却是残酷和冰冷的。精美的外衣之下,往往是关乎孤独、困境、漠然和失落的存在之难。

  在《波斯女人》里,「我」患有肺病,不得不离开城市,来到乡村得以存在,但在乡村的恶劣生活又消解了存在的意义;同时,「我」为了科研多次搬家,但又要与原来的地方相似,最后来到这里,这种相似又再次成为无法科研的理由。

  「我」为了科研放弃社交,每日自我观察,最终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又不愿改变,依然孤独自我的生活着,却又是为了科研;另外,「我」的废墟较为封闭利于科研,免于被外界打扰,而居住以后发现这房子的破败,也正对自身和科研有害。

  故事里的人物如同以上,都被类似的不可调试的环境压迫着,这种灵与肉的悖论始终缠绕着他们。伯恩哈德对环境的斥责也是剧烈的,但依附于纸上的笔记,显得徒劳与低效。

  但伯恩哈德的超脱之道却活在现实之中,它映现在《维特根斯坦的侄子》里:「他们不能忍受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有在他们需要离开和正在要去的地方之间,他们才是幸福的。」

  这里的「地方之间」就是「在路上」的状态。

  我真怕这样的象征被扭曲的解读,因为它的确不是凯鲁亚克热爱的垮掉的一代的流浪和漂泊,而是实实在在的停留、行走、奔跑以及驾驶。

  波斯女人无法忍受破败的旅馆和沉默多年的丈夫,「我」无法忍受萧条的废墟和孤独冷酷的环境,那片一同散步的松树林,尽管下着集雨泥泞不堪,对于这两人,也是幸福的所在。他们沉默也好,谈论哲学和音乐也好,重要的只在于他们移动的脚步,那是「改变」的隐喻,意味着苟活的目的和解救的方法。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疯癫叛逆住进精神病房,「我」患有严重的肺病追进肺病房,在威廉米恩山上,病房之间区区两百米的最漫长的距离,尽管体力不支难以抵达,对于这对朋友,亦是幸福的所在。在他们彼此眼中格外珍贵,愿意为了一份报纸驱车三百多公里,迷恋的也许更是迎面的风和景。

  最后一个短故事里制帽匠,他和「我」这位律师之间仅隔了两栋楼房,在上千次擦肩而过后,终于说上话,尽管话题是悲哀的老年生活,但制帽匠在这短暂的路上,他一定相信他会得以解救。

  然而,伯恩哈德的路还远不止此,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最终的结局都是覆灭。

  波斯女人扑倒在水泥卡车下,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终结于岁月和衰老,制帽匠从四楼坠落自杀。这种悲剧精神的本体,也可以看作是生死之路的解脱。

  潮湿的松树林,病房的两百米,两栋楼房的距离,在组成「地方之间」的幸福隐喻之后,也一同构筑着伯恩哈德关于生与死、灵与肉的隐喻。

  叔本华的那句: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空虚间来回摆动。欲求没有实现,就会痛苦,欲求得以实现,就会空虚。

  伯恩哈德一脉相承,他的目的地、故土、国家都是他痛苦和空虚的根源,但是如同钟摆在其间来来回回的状态,也是他在这游荡的路途中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

  这么说来,伯恩哈德语言之路的悲剧美感,反而因着这一块块瓷砖的内核而轻盈了。在这条路上行走,我们悲哀着生活的悲哀,我们喜乐着生活的喜乐。只要在路上奔走,我们就能遇到一些人,比如房地产商莫里茨、命中贵人和衣衫高雅的律师,他们就是路上的希望。

  从形式走向内核,从语言走向现实,从此处走向彼端,从生存走向终结,也许存在太难、速度太快。

  但别怕,生活就在这走向别处的路上。

  2019年1月21日

本文标题: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30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像扎克伯格一样思考经典读后感有感老上海,旧时光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