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探险家》是一本由[英]罗宾·汉伯里-特里森主编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伟大的探险家》精选点评:●玛丽安娜·诺斯(MarianneNorth)好像过着一种着了魔的生活。她能
《伟大的探险家》是一本由[英]罗宾·汉伯里-特里森 主编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伟大的探险家》精选点评:
●玛丽安娜·诺斯(Marianne North)好像过着一种着了魔的生活。她能够坐在红树林沼泽里画上一天,却不会得上热病。一一她的妹妹凯瑟琳说。
●图书馆看的,也许出于个人偏好吧,除了对第一章关于海洋的五位探险家颇有兴趣外,其他章节无感,崇拜库克船长。当然两极探险的有几张图片很不错,书质也很良心,但实话,并不具备收藏价值。
●跟以前了解的不太一样。这本书所描写的探索,更为原始,更为可怕,更为血腥。
●可以当字典查
●探险家窥探。
●探险史下的殖民史,任何探险都不应该打着研究的名义肆意破坏,打着保护的名义肆意掠夺。可参照澎湃的《植物猎人:寻觅异国植物的艰辛远行》
●精美的图书,男孩子的导航灯
●40位探险家,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一部传记了。
●很有趣的一本书,但也颇需要静下心来才能读完。
●就当作资料书吧,文字差异很大,读起来基本上不流畅,有几章读不下去。翻的不好还是写的水平差异大。图还不错。错字。
《伟大的探险家》读后感(一):校对错误备查
2019年1月1版1印。
129页,“超越了来到任何一个在他之前或之后来到这片“黑大陆”的人”。第一个“来到”是多余的,重复了。 230页,“当巴尔特凝视着一颗无花果树下这位英国人的坟墓时”。是“一颗树”还是“一棵树”。 275页,“他和邦普朗在1880年11月航行至古巴;1801年3月,他们回到了卡塔赫纳”。肯定写错了,洪堡(169-1859年),估计应该是1800年11月吧。 311页,“这不仅是最短的显露,而且途中还有可供降落补给燃料的平台。”什么“显露”,应该是“线路”。
《伟大的探险家》读后感(二):阅读本身也是一种探险
《伟大的探险家》是商务印书馆继《发现之旅》之后引进出版的两本图文美书之一(另一本是《伟大的博物学家》),讲述了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伟大的探险家的探险历程。四十组人物按照他们探险的领域归入七个主题讲述:海洋、陆地、河流、极地冰雪、荒漠、地球上的生命和新的前沿。
在这些探险家中,有一些人的名字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如发现美洲大陆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开辟东方航线的瓦斯科•达•伽马,另一些人的名字则是我们较为陌生的,如探索水底世界的先驱雅克—伊夫•库斯托,寻觅地下新世界的安德鲁•詹姆斯•伊文思。他们中,有功成身退的外交官,如弗里乔夫•南森,也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科学家和医生,如爱德华•威尔逊;有身负秘密使命的测绘人,如纳恩•辛格,也有纯粹出于对地球上物种多样性的兴趣而自费探险的科学家,如亚历山大•冯•洪堡;更为难得的,是两位女性探险家玛丽安娜•诺斯和格特鲁德•贝尔,她们用细腻的笔和坚强的意志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阅读《伟大的探险家》,品味他们当时留下来的文字和图片,仿佛跟随着他们的脚步亲身经历了他们的探险。
《伟大的探险家》读后感(三):出门吧,去冒险
只要花上大概5万欧元,就可以报名参加一场到南极点的旅程:先从阿根廷坐飞机到南极大陆的一个机场,在附近的科考站里住着等候,等天气合适的时候,就可以换上一辆专门为南极大陆改装过的飞机,飞往南极点——南极点附近也有科考站,里面有饮用水,有取暖设备,甚至有篮球场。除了钱,外加一点点运气,其他都很容易。
人类对南极、北极的早期探索,比这要艰苦的多,长达数月的旅程,面对极地恶劣且变化多端的气候,很多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
在这本《伟大的探险家》里,就是讲述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驱者们的故事,全书分为七个主题,分别讲述了对海洋、内陆、河流、极地、荒漠、生物、前沿(深海、太空、洞穴)进行探索的探险家们的故事。
如果你旅行的足迹够多,在读这本书里的故事时,一定会有很多共鸣,比如书中讲到对美洲大陆的探索队,沿着圣劳伦斯河前行,我就会想起曾经在加拿大自驾,开车开在河边,嘴里唱着“圣劳伦斯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再把这些探险家的故事叠加起来,想到几百年前,河边没有公路,没有城镇,只有树木、森林,想着当年的那些人驾着船,一点点探索未知的世界,想着自己的脚步,可否会与他们的,有所重叠?
又比如,如果你去过拉萨,当你看到这张1904年拍的布达拉宫,看到布达拉宫西南方向的这个佛塔,是否会让你产生一点点感慨呢?
在这些先驱者的不断努力之下,我们逐渐认识了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而如今,拜现代科技所赐,攒出几万欧元,就可以来一趟到南极点的旅行,安全舒适,又或者,攒出十几万人民币,也够参加一次攀登珠峰的队伍了,甚至,你可以花点时间下载一部纪录片,舒舒服服的坐在家里的电脑前面,看着世界各地的故事。
然而,如果你选择了只坐在电脑前面看这些故事,而没有出门去 ,亲身到那些地方,就闻不到那里雨后泥土的芬芳,尝不到特色烹饪做出的从未尝试过的味道,无法被面前的辽阔和壮美感动,不去走上街头,与当地人微笑、握手、拥抱,也就无法被异国他乡的热情笑容所感染。
如书中所说,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便是好奇心,旧时的人们,越洋不易,翻山不易,记录不易,如今我们有了飞机火车汽车,有了相机单反iPhone,我们还有那么多美景没有看过,还有那么多美食没有尝过,还有那么多故事没有听过,我们的好奇心也该发作,引着我们去旅行,去冒险了。
.S.
我一向是电子书的鼓吹者,这些年读的多半都是电子书,这本《伟大的探险家》,是最近几个月来读的不多的几本纸书之一,拿这本书在手上,才又找回读纸书的久违了的快乐,纸张的触感很好,厚而不重,更不用说,上面精美的插图和照片,无论是Kindle的电子墨水,还是iPad的视网膜液晶屏,都无法给人以同样的感觉。
log原文: http://liangzi.me/?p=2353
《伟大的探险家》读后感(四):一部关于人类探险史的非学术综述
最近半年, 大抵是工作以来最心浮气躁的一段时间. 闲暇都在各档综艺节目和八卦新闻中渡过, 从B站看到芒果TV, 最后连百度首页推送的知音体花边消息也不放过; 大脑缓存里尽是些小道消息或柴米油盐, 阅读量也从每周一本书下降到每天阅读10屏不超过140字符的内容.
也正因此, 这本在待读列表第一序位的书生生拖了半年.
我是强迫自己坐下来读书的.
读这么一本"没用"的书.
这本书里并没有任何的厚黑学或者领导术, 虽然有几位探险家应该是颇有几分手段的; 也没有可以用来在办公室里的small talk的段子, 尽管里面充满了各种有趣的逸闻趣事; 至于现在书店里占据畅销书半壁江山的成功学或者心灵鸡汤, 也不大能找得见, 它只是平淡描摹前人探险的历程和人生故事.
所以, 我是强迫自己坐下来, 读这么一本丝毫不功利的书的. 因为, 我发现, 不知不觉间, 自己, 成为了年少时最不屑的那一种无趣的大人. 我想找找以前的自己.
坦白来讲, 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 虽然沿袭了<发现之旅>的模式, 图片占据了大概1/3的篇幅---当然, 如果你读过<发现之旅>就会知道, 图片也值得你仔细去捉摸和欣赏的---时不时搭配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但阅读的难度, 却增加了不少.
lt;发现之旅>用了十次探险旅程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博物学发展, 仿佛一个说书人娓娓道来, 你只需顺着作者的故事欣赏和赞叹就足够了; 而<伟大的探险家>则把关注点放在人类本身, 通过描述不同领域内伟大的先行者的故事, 勾画出人类文明不断拓展的历程, 更像是一篇综述, 用平时的白描勾勒出一部跨越多半个实际的人类探险史. 最好的打开方式是伴着一份世界地图, 按着书上的描述, 在地图上描摹出先人的路径, 然后慢慢的揣摩前人的心思, 当然, 如果你有时间也很有探险精神, 亲身体验一次历史上伟大的探险之途, 那就更棒了.
26每篇人物志, 寥寥数笔, 26个探险家跃然纸上, 有温文尔雅君子型比如探险家中的高富帅弗里乔夫 南森, 靠着28只狗搭乘雪橇远涉北纬86度14分, 再这场长达17个月的探险中, 没有损失任何一名船员, 作者对他称赞的同时也顺便吐槽了其他人等, "和那些为了得到极地英雄桂冠而愿意舍弃一切---他们的财富,道德良知和健全心智---的人不同的是, 南森保留了所有这三样东西". 也有嗜好不分青红皂白杀生却也为博物馆源源不断供给各种动物标本的尼古拉 普热瓦利斯基, 他一生中充满着各种类型的矛盾.
诚如序言所说, 这些最终走上探险的男男女女, 往往有比旁人多的多的好奇心, 正是好奇心将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驱动着人类向远方探索. 在好奇心之外, 每个个体又都有其特定的驱动力, 黄金, 名望, 宗教, 更近期的多半是为了科学, 在时间这个维度上依稀可见作为人性整体代表的先驱者们也逐渐成熟, 有了更'崇高'的目的和动机.
如果你和我的朋友conwood一样是个喜欢探险的人, 不妨读读这本书, 进行一场时空的旅程,对照着1859年的拉萨和你印象中的做个对比, 会颇有趣;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对未知充满好奇心的死宅, 那么这本书可以获得很多'无用'的知识, 或者帮助你找回少年时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最后, 就用理查德 伯顿, ---对, 他也是书中的一位主人公---的一句诗结尾吧.
quot;做那些内心嘱咐你做的事,不期望他人夸奖,只为听到自己的掌声;制订自己的原则并按照它生活,这样的人活的最高贵,死得最光荣".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