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典:1950~2000》是一本由[美]彼得·埃森曼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建筑经典:1950~2000》精选点评:●翻译还行,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不清楚的地方依旧存在。书籍其
《建筑经典:1950~2000》是一本由[美] 彼得·埃森曼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经典:1950~2000》精选点评:
●翻译还行,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不清楚的地方依旧存在。书籍其他方面都不错。本书的分析方式依旧延续着老Peter始于博士论文的形式分析方式,弱化了当年对于格式塔心理学等学科的借鉴,语言学的爱好倒是一如既往。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埃式方法,即便打你,被打者也很难直接反击回去。
●一丢丢看不懂,毕竟门外汉,
●一个以图解为思路的视角 但很多的内容需要更多的外部的文本才能读得清晰
●我把这本书里面的图纸给我妈讲了一遍,她听得很开心
●图片较多,没事翻翻还可以吧
●读了一章,兴许是好书,却毁在屎一样的翻译手里。由于部分地方给出了原文用词,让我得以一窥翻译的谬误。比如第19页,envelop(通常理解为建筑表皮)被堂而皇之地翻译成了“封皮”,其它没给原词注释的地方翻译错了多少,可想而知。我感觉每读一句,都是在跟词语做斗争,连在一起,不知所云!准备弃了,啃原版。
●没看完。
●“经典建筑是新旧范式转变的关键点,具有创新性和预示性”,作者选取十个此类“经典建筑”从创新性方面进行解读,图解详细,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埃森曼对于形式的理解真是够深的,大师的作品之所以是大师的作品,可能也在于对建筑整体上的把控和设计上事无巨细的思考。在伟大建筑、经典建筑和批判建筑中,经典建筑既破又立,结合古典开辟新的范式,是时代转折点的注脚。 看的比较明白的有向日葵住宅(立面的分离)、康的两个住宅(九宫格)、文丘里的住宅(建筑的矛盾与复杂)、范斯沃斯住宅(伞型图解)和柯布西耶的大厦(反转多米诺体系)。 在这本书里,由局部到整体的关系被持续不断地质疑,转角的处理是每个建筑师的重点,柱子到边界的距离不等多米诺就会变化,电梯的出现使得竖向连接的空间失去了意义,虚和实的反转,笛卡尔正交的偏移,形象符号,象征符号,指示符号的区别…很多我之前认为是纯粹现代主义的建筑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批判性,自我超越才是建筑学永恒的主题。
●太精彩了,将新批评派文本细读的方法应用于建筑形式分析为我打开了新世界,图解分析也极其清晰。埃森曼所关注的是建筑形式自身的发展逻辑,即建筑的自主性,这也许才是能够确立建筑学学科性质的工作。书中的文本分析牵涉到许多哲学、语言学理论,德里达、德勒兹、皮尔斯的思想更是被多次使用,可惜书中那些理论自己只对福柯、罗兰巴特、柏格森比较熟悉,所以很多部分没有完全读透,得找本近现代哲学史读一读了。
《建筑经典:1950~2000》读后感(一):看了英文版关于里伯斯金的部分
看了英文版关于里伯斯金的部分:里伯斯金用轴线的断裂和错位来表达犹太人被屠杀的错位过程,这个被艾森曼认为是里伯斯金用建筑的变化适应了他对于事件的表达。也是他认为里伯斯金的创新和核心的部分。看了英文版关于里伯斯金的部分:里伯斯金用轴线的断裂和错位来表达犹太人被屠杀的错位过程,这个被艾森曼认为是里伯斯金用建筑的变化适应了他对于事件的表达。也是他认为里伯斯金的创新和核心的部分。
《建筑经典:1950~2000》读后感(二):密斯和康作品的相关图解和解读
在书里对于密斯的“烦死我死”解读相当细致。对比了它和之前建筑的区别:门廊,地板漂浮,柱子支撑,空间错位。以及和柯布的多米诺体系的对比,关于柱子的目的是划分空间还是使空间流动做了对比。
总之艾在细致的通过语言和空间的细小区分来比较烦死我死和之前建筑的区别。
关于康的两个住宅,艾认为是康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度。
是现代对古典的批判,也是结合。是自由平面和古典平面的双重结合,会给人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但分析都是从类似语言学角度,抛弃了建筑相关的其他因素,比如功能,地形等。
但实际上住宅的设计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因素,而跳跃于古典和现代之间,并非有意为之。这才是设计的源动力吧。
《建筑经典:1950~2000》读后感(三):埃森曼的“过分”解读
这本书算是开启我新世界的大门,以前上语文课,老师总让我们回答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最后给出的答案我们不禁都会质疑:作者写的时候有想那么多呢?读这本书的开始,埃森曼好像也变成了唠叨的语文老师,又不禁想问这十位建筑师见到埃森曼对自己作品的解读会不会也匪夷所思……可读到后面,才感受到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像埃森曼自己说的,如果把这本书放在一个哲学语境下阅读,则会注意到埃森曼对于解析作品的再设计(the copy)和原版(the original )之间的关系:每个copy 在某些情况下都会变成新的原本,而这些原本也会产生新的copy ,这就是“过分”解读的意义所在:存在于过去,同时在某个时代背景下产生变化,总是它又是存在先验性,提示未来,建筑不再只是物质性的存在,更是一种过程。这正是《建筑经典》给我的启示
《建筑经典:1950~2000》读后感(四):过度解读是一个中性词
过度解读是一个中性词。有一套独立的对“解读文本”本身的评价,是可以脱离原有解读对象而存在的。
对经典的定义很值得借鉴。经典,伟大,批判性。经典是对伟大的成功批判,从而批判出一条新的破上启新的新思路。批判是经典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失败的批判就不是经典。
从这个思路上说,其实绘画、音乐、电影都可以出这样的书。
我的背景常识太少了,单从一个点很难去领会到这种承上启下。后面有了积累了,还是会重读重想。下面是一些分章笔记。
1. 路易吉的向日葵住宅
轮廓不同于形状,北立面挂着在方盒子体块外侧,人腿放在窗户上,V形花纹还算好看,其他的真的。。歪七扭八的。。柱子的韵律我挺喜欢的,平时也会这么思考,但对自由平面的批判。。内部空间。。hmm
2. 密斯 范斯沃斯
少即是多
皮尔斯 图解diagram 形象icon,象征symbol,符号index(这个概念在这本书反复在提到)
密斯是对柯布西耶多米诺住宅连续水平空间的批判
柱子在楼板外侧,屋顶悬挂,伞形图解。(只看懂了凹空十字镀铬面反射。。那个挺有意思的)
注意行进动线和建筑整体走向的关系,也就是竖直面和水平面的处理(范斯沃斯、多米诺是垂直的,雪铁龙是平行的)
:P52 图23的b的立面是不是画错了。。b用的c的立面啊
3. 柯布西耶 斯特拉斯堡议会大厦
战前战后对抽象和具象的转变,柯布战前主要是网格化的建筑,萨伏伊,加歇,战后的开始有三维形象,有体积感雕塑化,比如朗香。(终于。。对柯布还是比较熟悉的,不用提到任何建筑都去百度照片了。。
又谈到动线,坡道和建筑,感受中心和边缘,感受向心力和离心力。风车型旋转和坡道让我想起国立西洋美术馆
4. 路易斯康 阿德勒住宅与德沃尔住宅
一上来就说追忆似水年华的叙事时间的,逼格太高了… 过度解读也好,再设计也好,反正我看不懂了... 我还蛮喜欢康本人的,蛮有产品哲学的,但不是书里这种...
特伦顿公共浴室,否定正面。前面有提到希腊空间和罗马空间,这里又说了,希腊式(从透视角度构想),罗马式(从正面视角构想),都是带有某种特定视角的
九宫格,古典,巴黎美术学院风格http://m.sohu.com/a/165945108_698772
现代主义,不对称性
阿德勒住宅前面的平面和后面图集的平面对不上啊…
前面的文字太难懂了...后面的图我懂了,用三不沾创造多种解读。非点维度的柱子暗示墙面。两个房子感觉在玩推箱子。他们都是平面图?造出来了吗?所以房子也可以单发paper不工程化的?
5. 文丘里
上来摆了好多书...
鸭子 呼应 形象符号,装饰过的棚屋的呼应 象征符号。
约翰海杜克的德州住宅4号,在前面说路易斯康的九宫格看到过了
又是一个三不沾的九宫格所形成的多重解读,所以埃森曼又拿出了他的不可判定性
更深一层的不可判定性来源于对作者思路的解读,从第一稿但我最终稿的每一次修改,所体现出的版本与版本之间的矛盾性。这仿佛是一场表演,我甚至相信这些版本不是线性的新想法的涌现,而是卖弄式的(原谅我用了贬义词,也许我只是在diss埃森曼)平行展现。引用书里提到的建筑界的老话,理论著作比建筑物本身更为重要。比如说文丘里写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许他们是一丘之貉(请不要再用贬义词了!)。
提高了正立面和背立面的对话。文丘里这套,还有路易吉的向日葵也是。
业主被气死:“添加一部不通向任何地方的楼梯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了对功能的否定。”
6. 詹姆斯斯特林 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说到后现代的材料性,日常材料还有发现式的(as found)想到日本的物派。
玻璃材料,从虚体变成实体,具有了体积感和结构性。切角处理带来实体体积。
7. 罗西 圣卡塔尔多公墓
罗西的城市建筑学是说类型学的(类型学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contextualism,场景,上下文,情境,翻译成文脉真的太有创意...
罗西画个建筑图纸也是神神叨叨的,这一章很难说埃森曼在过度解读了,也许逼格高的两个人还互相引为知己呢
室内窗使用广场尺度,把建筑立面变成公共立面的围合,罗西式的修辞总结为框架内的框架内的框架(译者翻译不下去大翻白眼的时候就会把原文标上:the frame within the frame within the frame)
说到了荣格的类比思想
正方形立方体两个主题以不同尺度重复出现。重复总让我想起再现,再现中很多领域都有,而我总想起的是古典音乐的,以至于那天走在路上看到隧道的光影变化,我居然想起了各种变奏手法
那排逐渐升高的金字塔,我个人其实很喜欢... 但这很纪念碑啊?罗西不是反对的嘛?
8. 库哈斯 朱西厄大学图书馆
从象征性图解到图像符号化图解转变过程中的转折点
又是一个嘴炮模型理念,https://xw.qq.com/cmsid/20190517B1KE4J00 这篇文章讲的清楚多了还有配图!
斯特拉斯堡议会大厦剖面的地面和屋顶形成连续,否定地面的水平基准面,地面成为一个可延展的结构
一直在讨论局部到整体的关系,我反正还没明白,连现代主义我都没明白我也不知道在看个什么...
电梯的出现否定相邻功能关系的必要性from癫狂的纽约。相邻的不连续性
在剖面引入水平方向的起伏,成为库哈斯的一种主导设计模式。折叠面是朱西厄大学图书馆的图解,楼层连接了地面和屋顶。
所以说可理解为实体是服务空间,虚体是辅助比如楼梯,虚体的策略就是以虚体为主先安排他们
9. 丹尼尔里伯斯金 犹太人博物馆
克劳斯也提到了icon,symbol,index的概念,在October的1977春,1977秋两期发过paper,对鲁滨逊看到脚印的比喻写的很好啊。语言为我们呈现一种先于其自身存在的历史框架,这让语言成为一种形而上学。
火之线也是柯布西耶的一个装置(在居住单元,之前也提过),里伯斯金拿来借鉴,指示符号性项目,多轴线的否定
中间那条贯穿而过的直线到底是什么虚体啊,去柏林应该会要去看的。切口想起林璎那个下沉切口,记错了,我以为是911,以为那一个沉痛的大而深的切口,而这是一个“乱刀”的众多切口,表明911是一个一锤子的巨大恐怖,后来发现那个是越战纪念碑... 可见我也是游走在过度解读的边缘...
10. 弗兰克盖里,彼得路易斯大楼
林恩抛出一个不依赖先验和外界(比如场地或功能)的理论,从而给算法一片合理土壤,妙啊...
概念和现象的关键区别在于精读的不同。概念中,注意力从眼睛转移到头脑,现象:头脑转移到眼睛。(现象学?最后一章... 我累了... 假期也结束了...m一下以后再研究吧
1997年6月-10月,从研究模型到模型到草图,太有意思了…
最后居然点题了!!经典带有批判性,而批判的对象是先例,也就是局部与整体。算法无视无关先例,也不再有批判,不再有精读,或者说有新的精读。而经典并不是建筑本身 ,而是存在于对经典的精读中。精读的变化,带来的批判就是经典的批判。埃森曼真的使很能说... 人真是对漫长旅途终点上岸时的回望毫无抵抗能力啊… 我居然感动了...
建筑或图纸模型的不可判定,传递某一种暧昧,给了埃森曼做文章的空间,也就是精读。某个建筑理论家说埃森曼在redesign,意思就是原作者怎么design不重要了,埃森曼独立的做出了自己一套自圆其说。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