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问》是一本由[日]子安宣邦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孔子的学问》精选点评:●三星半吧,还是觉得日文原本的书名更合适●很适合古文了解不深又有兴趣了解的人读,读出了论
《孔子的学问》是一本由[日] 子安宣邦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孔子的学问》精选点评:
●三星半吧,还是觉得日文原本的书名更合适
●很适合古文了解不深又有兴趣了解的人读,读出了论语的味道,又展现了多种解读。 中文书名很符合,“学问”两字就是学习的精髓。本书也是打着重读的口号,其实就是重新叩问。学习最重要的是问,由问带出思考
●仅仅是对“教”和“学”的意,义反思,就让我觉得很厉害了。。。而且仁斋释论语感觉很切中肯切。
●导读和绪言还不错,提出了一些被“现代性”残害的重要问题
●前十八讲的导言提出了很好的一些想法,却似乎并没有在每讲的各家解读中得到解决。
●以孔子核心思想梳理一些关键概念涉及章节,遍及日本经典注本,目前所出《论语》选本中值得一看的范本。
●在考量東亞思想史時,《論語》乃是終極的文本。東亞思想史的問題與方法,最終都會回溯到《論語》。而我是如何閱讀《論語》的這一件事,乃是以終極的形式,在追問著作為日本思想史家的我的方法。引自子安宣邦在其他场合关于本书的自述
●“哲学的时刻是传统的终结。当正确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不言而喻时,人们才会去请教哲学。”与子安宣邦教授一起,跨越两千多年,与孔子进行一场关于学问的对话。子安宣邦主张:“《论语》是经过漫长的编撰时间才作为书面文本被确立的。而在其成立的那一刻,孔子及其众弟子们的语词在其发言之初具有的含义,已经消融在书面文本的完整性中,反而成为不可读的文本。这也就是为什么《论语》作为书面文本成型的时刻,几乎就是注释工作开始的时刻。”
●书非借没有借的了!以后做笔记摘抄得把书的版本什么的还有页数都记下来,血的教训。
●日本思想史学家的小学
《孔子的学问》读后感(一):孔子的“学”“问”
子安宣邦的《论语》解读偏于“学”“问”,而质疑偏于“教”的现代以来的《论语》解释,试图以此重新呼唤被现代性压抑的“学”“问”的本质,重振“学”“问”的主体性与尊严。
现代主义者的视角往往旨在追求现代理念核心之一的平等,但与此同时,却容易流于扼杀个性的均质化,现代教育的规训性质就这样被掩盖住“平等”的观念之下。(林少阳导读)
重新反思孔子学园的“学”“问”方式,有助于对现代偏差作出适当的调适。
《孔子的学问》读后感(二):140字逼出来的!
(豆瓣的相关管理人员是不是脑残?140字它能写得下什么?就这点话说它叫个书评,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将来如果有时间倒是可以认真写一篇)
论语之文本迟至西汉晚期才定型,脉络复杂, 反映的是孔子学生以及其学生的学生的思想, 孔子的话是一种具体的依循行为生成的言语表达,而后世继承者的解释则将之视为具有普遍性的规范性言语,我们从注疏中得到的也是后世继承者的想法。有此识见,真不知胜过某些思想史家多少倍 。
子安宣邦是治思想史的学者,此书又是讲稿汇编,自然以思想史辨析为经,一章一主题,主体内容则为江户时期伊藤仁斋的古义学、荻生徂莱的新古学对于朱子学的反叛与不同,并旁及涩泽荣一,从而勾勒出了明治开化时期日本对于论语的 理解与接收,更有子安氏的现代性批判关怀存焉(思想来源都是“西方负典”,岂能无大把的现代性批判关怀~)
《孔子的学问》读后感(三):子安宣邦自《论语》中读出了什么?
子安宣邦 1933年出生。专业领域为日本思想史,在文化理论、现代思想方面亦有建树。大学退休之后,开设了许多市民讲座,并定期推行思想史讲义。
作为日本思想史研究专家的子安宣邦,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的《论语》来进行解读?他又是如何解读的呢?——追问子安宣邦“自《论语》中读出了什么”的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在本书“致中国读者”中,子安宣邦颇为清晰和集中地说明了他解读《论语》的目的和方法。
作为思想史学家,子安关注的焦点是被称为“近世”的日本德川(江户)时代。在对这个时代的思想面貌进行沉思和审问之后,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串可以追溯的联系:德川时代的主流思想是朱子学及其在日本的衍生学说,朱子学最重要的部分是朱熹对《论语》的解读,《论语》就成为支撑德川时代思想的核心文本,具有在东亚儒学圈无可撼动的地位。
但是,《论语》是经过漫长的编撰时间才作为书面文本被确立的。而《论语》书面文本成立的那一刻,几乎就是注释工作开始的时刻。孔子及其众弟子们的语词在其发言之初具有的含义,已经消融在书面文本的完整性中。朱熹、伊藤仁斋、荻生徂徕、涩泽荣一,以及其他现代日本具代表性的中国专家的解读,一层层地封闭了具有根源性的孔子思想。
必须恢复《论语》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读书阶层必读的第一经典”具有的“开放性”“原初性”。具体方法是批判性地解析这些后来者的解读,它们累加在《论语》原始文本之上,包裹在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原始问答之外,不断就思想上具有同一性的概念进行重构。剥离了这些解读,才有可能追寻孔子思想的原初性、丰富性和启发性。在《孔子的学问》中,子安宣邦进行的就是这样一种严密的“知识考古学”的工作。
通观本书,子安宣邦从《论语》“原文本”中读出的,正是孔子“最初的发问”所带有的“发问之原初性”。子安宣邦明确地指出了《论语》的原初性追问的现代意义:“对后世的我们而言,它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对诸如‘学’‘礼’‘信’‘政’等既成概念之本质意义重新发问。”
《孔子的学问》读后感(四):简评
子安先生解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关注”字“的思想史,特别留意”字“在原初意义、演变及其背后的思想环境,从而提出问题。应该说,思想家们通过运用语词表达新思想,而新思想又最后会凝结到语词当中,我们所处的看似稳定的意义世界与价值世界实际上也随之变迁,如此往复循环,无有穷尽。所以当面对一些理所当然的翻译的时候,停下来问一下,果然可以把A等同于B么,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大概就是开篇中对于”有教无类“的”教“字的解释与翻译。如果把”教“理解为教育的话,那这种教育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是我们现在所身处的”普遍性教育“么?如果是的话,这是孔子之”教“么?在一步步追问的同时,就可以发现,在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理解糅进文本之中,填补了其实存在的空隙,并对此习焉不察。而本书在解读的过程中,于此三致意焉。重点不在于告诉人,”是什么意思”,不在于”择善“、”折衷“,而在于关注文本”提出了什么问题“,文本和解释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在重新沿着前人轨迹行进、重新叩问这些问题以后,我们可能产生哪些新的理解。台湾翻译的编按用“知识的批判和批判的知识”对其风格加以概括,林少阳的导读说到子安先生受福柯和布尔迪厄的影响,都是着眼于此吧。
把朱子、伊藤仁斋、荻生徂徕的注解一路读过来,很有种“蠹生于木,还食其木”的感觉。可能的确敌人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另一个感受是,如果说朱子等人眼中的孔子偏重于“圣人”之“圣”的话,子安心中的孔子则更多地作为“圣人”之“人”而存在。在讲颜回之死的那几章体现得尤为明显,似乎夹杂了一些个人的经验,很动人。
《论语》原书498章,这本选读了136章,约四分之一多。 方法是选择一些核心概念、典籍与人物进行解读。似乎是受到伊藤仁斋《论孟字义》的影响。这种类聚的方法,宋人就有实践,如张栻类聚言仁,清人阮元作《仁说》、焦循《论语通释》,近代梁启超说分类比较等等,都是同一思路。【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第三,或作别种分类,以教义要点一一如论“仁”、论“学"、论“君子”等为标准,逐条钞出,比较研究。 】
不过朱子对此颇不以为然,《语类》卷一百三:“王壬问:南轩类聚言仁处,先生何故不欲其如此?曰:便是工夫不可恁地。如此,则气象促迫,不好。圣人说仁处固是紧要,不成不说仁处皆无用!亦须是从近看将去,优柔玩味,久之自有一个会处,方是工夫。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圣人须说博学,如何不教人便从慎独处做?须是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始得。〔雉〕“这似乎是从为学次第的角度讲的,要从容着实。又记得王汎森某次讲座中提到,近代有人批评此种方法是”拆散便错“,这大概从经典文本的神圣性讲的,分离重组其实意味着这种神圣性的消解。如果还要再要学理上批评的话,那么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在于运用的限度,到底哪些条目可以相互解释。这一点书里面也提到了:”《论语》注释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将《论语》视为孔子教示的一个完整体系,其内部各章可以相互引证。但是这种解释方法如果做过了头,则会失去各个章节独立的意味,结果形成用彼章解释此章,用此章解释彼章这样一种循环的解释方式(168页)“,应当是足够的警醒的。不过我倒是很好奇这个界限在哪里。
读的过程中,也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些话。比如说解释中虚字的运用。
(1)且如解易,只是添虛字去迎過意來,便得。今人解易,迺去添他實字,卻是借他做己意說了。
(2)榦問:「嘗看文字,多是虛字上無緊要處最有道理。若做文粗疏粗解,這般意思,卻恐都不見了。」曰:「然。且如今說『秉彝』,這箇道理卻在『彝』字上『秉』字下。所以莊子謂『批大郤,導大窾』,便是道理都在空處。如易中說『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通便是空處。行得去,便是通;會,便是四邊合湊來處。」
第一条虽然说的是解《易》,但也未尝不可以看作一个总的原则。看荻生徂徕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章的时候,感受最深。此章一般理解为将君子与小人作对比,但徂徕《征》云:”君子怀德,则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则小人怀惠“,后一句就成了前一句的结果,虚字之用大矣!
其他比如说在不同解释体系中每一章的地位如何,具体到每一章中,偏向哪个字词,哪个人物,如何理解文本的修辞性等等,也都值得再想想。
不过全书有不少地方读得不甚明了。似乎也不完全是我的问题。比如导言中的“复权”,日语“復権〈法〉(定罪、破产后的)复权,恢复权利(资格)”,直接用过来不是不可以,不过总觉得不清晰。类似的还有“拮抗”、“究极”之类,本是日语词,是不是也再翻成更直接明白的中文会更好?
另外找到一篇台湾期刊上的文章《思想史的方法:如何阅读论语》,对照了一下相同的段落,也发现一处问题:“朱子在《论语集注》中也解释说:“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这一解释并没有脱离字面的意思。 按:这一解释并没有脱离字面的意思。(45页)”似乎翻译有误。 台译是“朱子雖然也說「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論語集注》),但並未解釋字義。”“但並未解釋字義”,正合上文说【仁斋以“稽于古训之谓学,求于己心之谓思”来解释“学”与“思”的字义】这一句话对应。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