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8-27 12:06:5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四十二章经》是一本由尚荣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元,页数: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四十二章经》精选点评:●佛经入门~~●我是不是下到假的42了?咋每章只有一段话(⊙_⊙)?有点像《增广贤文》,蛮在理的~~

《四十二章经》读后感锦集

  《四十二章经》是一本由尚荣 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元,页数: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十二章经》精选点评:

  ●佛经入门~~

  ●我是不是下到假的42了?咋每章只有一段话(⊙_⊙)? 有点像《增广贤文》,蛮在理的~~

  ●80%的篇幅在说去除爱欲,可见爱欲真的很难去除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9年5月21日捐赠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

  ●其他的没感觉,就是感受到原来佛教也有不平等的概念,比如重男轻女。又看出它有因信而善的概念,而非因善而信。

  ●第二十六章,天神欲以玉女引诱佛陀,使人想起魔鬼在荒野中对于耶稣的引诱。整部经多用通俗的比喻,很适合传道。三十三章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云云,学习亦然,如果毕论允许有扉页,我一定要把这段话打上去。

  ●人从爱欲生忧, 从忧生怖; 若离于爱, 何忧何怖? (第三十二章,《飞狐外传》化用) 当念身中四大, 各有各名, 都无我者; 我既都无, 其如幻耳. (第二十章)

  ●准备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结合起来读

  ●佛陀版的论语,非常赞,好多经典的比喻。

  《四十二章经》读后感(一):白天不懂夜的黑

  都说想要学习佛家的理论,先从42章经开始,可能是看书之前,对它的期望太大了,书很快就看完了,反倒觉得没有太大的收获,也许我应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盏台灯,一杯热茶,以后会继续找找佛学入门的书,慢慢看的,这本书,反正用的时间也不久,大家时间方便,还是看看吧。

  《四十二章经》读后感(二):你应该都的第一部佛经

  被翻译成中文的第一本佛经,也是我读的第一本佛经。所谓四十二章,其实就是四十二段话,相对比较简单,中华书局的这个版本也给了很好的注释和翻译。无论是真心向佛还是仅仅本着了解佛道的目的,都是入门的好读物。

  五欲:财、色、名、食、睡

  声闻四果(由低到高):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十恶:身三,杀、盗、淫;口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嫉、恚、痴

  第二十二章、财色招苦。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密,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第三十章、欲火远离。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第三十二章、我空怖灭。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第三十八章、生即有灭。……人命在几间…呼吸间……

  第四十一章、直心出欲。我的理解是stay focus, one thing and only one thing

  《四十二章经》读后感(三):《四十二章经》里的宝藏

  《四十二章经》是最早传入中国的经书,其影响之广,在《鹿鼎记》之后更使得其他佛教经典不能望其项背。每次和人说起《四十二章经》,总是会开玩笑地说,不知道其他几本都散落在哪个地方。

  lol。玩笑。不过关于宝藏,这本《四十二章经》也不是没有。

  《四十二章经》很短小,却很经典,也很发人深思。我曾经这样想:如果这本经书的每一章都很有道理,合乎世间万物万象的表象的解释,那么其背后蕴藏的佛法根本是不是就是这宇宙间的绝对真理?即使不是,也离它不远了吧。

  这本经书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拿来引用。佛祖的总结和观察世界的角度总是那么不凡,以致于每一个小故事都那么的蕴涵哲理,解读的又那么的与众不同,令人发醒,真是老少咸宜的好经书——如果要教人不要贪,引用“ 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就很不错;如果要劝人珍惜当下,可以引用“佛问人生几间?对曰呼吸间”的故事就很好;书中还有《步步惊心》里的“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等等这些,都是很短小经典的故事,拿来引用非常有价值。怪不得人说,《四十二章经》是初学者的第一部佛经。而我说,这些故事,值千金。

  《四十二章经》读后感(四):不学佛也值得一读的翻译杰作

  

该经是最早译成中文的佛经,与后来其它的单译经不同,这部经是经过剪辑的佛祖箴言录,体裁类似论语。对该经,可以分两个方面加以关注。一是内容上,本经涵盖佛家戒、定、慧三学,理论体系较为完备,却不涉及艰深的认识论问题,然而自有奥妙,既适合入门,又可深入把玩。二是形式上,佛经三藏大部分都比较啰嗦,颠三倒四,与华夏经典简约之风差异较大,而此经的翻译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体例上参考了儒家的《论语》,整体结构和语言风格则模仿了华夏的《八十一章经》(《老子》),并且非常成功,信不信、达不达不好说,雅却是雅了。 现代著名学者徐梵澄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噢,还是先把这句话更正一下吧,当把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忽然发现徐梵澄似乎并不怎么著名,不妨延用高而不名的典故——现代著高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大致的意思是历史上曾经有三次远征,罗马帝国远征、佛教远征和基督教远征,佛教的远征只有东征成功了,西征却失败了。他想出一个理由,就是佛教在中国有一个兄弟,即道教,二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一个说“空”,一个说“无”;都提倡“出家”避世修行;都认为真理不可名相,常道不可道,常名不可名,于此,道家用的比喻是得鱼望筌,佛家则是登岸舍舟。在异乡有了这样一个兄弟,佛教在华夏便容易被接纳而落地生根。 此说并非徐氏一家之言,几乎是常识,虽然未经确切证明,但也可见佛道二者的关系。而佛门汉译第一经之仿《老子》笔法便愈发显得不似偶然,而是精心安排所图者远了。 不过从逻辑上(逻辑本身似是佛家强项而为《老子》所不屑)应将《四十二章》仿《八十一章》作为佛道关系的证据,而不是相反。

  《四十二章经》读后感(五):佛与耶稣

  耶稣基督说:要去爱。

  释迦牟尼说:不许爱。

  这大概便是佛与耶稣的最大分歧,也是为什么基督教众远多过僧尼的原因之一。佛的境界太难达到,剥离欲念是对人类原欲的反抗,是一种逆向的追求。而基督教义则简单易行得多,毕竟人天赋性情。

  基督教堂充满爱,教徒间皆以弟兄姊妹相称。佛教寺庙则如超然尘世之净土,了断情仇,与世无争。我曾在书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教堂高耸宏伟,东方寺庙则秀美玲珑。固然也有文化原因,西方艺术偏悲壮而东方艺术近柔美。若是从宗教的角度观之,我想可以这样解释:西方哥特式教堂直指云霄,意在以一种向上的精神张力引起人的对神的崇拜。然而佛陀不曾求得后人崇拜,他圆寂前拒绝传位,而是让追随者从自己内心寻找法。对于佛教而言,涅槃的途径是根除欲念,因此寺庙卸下华丽藻饰而皈依朴实。在寺庙里无唱诗班和管风琴,在僧人看来那是感官之欢。

  中国是无神论国家,也可以告诉西方人说,我们是宗教自由的国家。我自己既非佛教徒也非基督教徒。我起初是从一位非常善良的女人那里听说神的故事,她是一名基督教徒,那天晚上我听哭了,后来我去了教会。教会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宏伟壮阔,像一个小俱乐部。然而教徒的友善和虔诚却深深触动了我。我从此对宗教产生好感。

  没有任何一种宗教将我说服。我怀疑《圣经·旧约》的创世纪之说,也认为佛教的生死轮回有些过时。我当然知道诸多科学家信神,包括数百年前被基督教徒憎恨的达尔文。也许真的无需争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到底基督、佛陀、阿拉谁才是真神。我们只需汲取纯粹的精神力量,不因名利、物质而目盲耳聩,追求内心真正执着的理想,活出丰沛的生命。

本文标题: 《四十二章经》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217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些梦太廉价《烈火营救》影评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