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界面设计》是一本由ChristianCrumlishErinMalone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社交网站界面设计》精选点评:●产品经理也可以看看●这本书的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是一本由Christian Crumlish / Erin Malone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精选点评:
●产品经理也可以看看
●这本书的最佳使用方法是对着目录把所有模式的注意事项和实现方法在脑子里过一遍
●一本理论结合实践的书,举了大量国外案例,眼界开阔不少,值得细细回味,但如何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合适的模式,同时结合国内的互联网环境,这就是看书的人的事情了。
●适合作参考手册
●雅虎模式库。做不了笔记,案头的手册额~
●好书啊,豁然开朗
●开发SNS必备教程……
●很有指导意义的Toolbook,6、14、15章值得重点一看
●前几章以为,应该就是社交模式的细化。看了后几章,看到了思考如何做好社交的思维方法,霎那间感觉很多用过的社交产品在眼前一个一个的排着队出现,更为甚者,读到最后感觉到一个产品人的热爱与道德心,记得里面有句话,没有激情、投入和技术,是无法做好社交的。目前市场上每个产品都想和社交沾边,但真正懂什么是社交的,寥寥无几,作为一个基础的社交理论书,很值得不停翻来看看,以至于反思与改进。书里也有一些模式老旧和不人性化,但重要吗?想必这些模式也不是让大家照着抄的。ps:翻译真心...有些语句雨里雾里的
●基础概念普及,比较程式化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读后感(一):其实这本书说的是这回事儿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但怎么评论都一窝蜂的说什么“社交网络应故意设计得’不够完善’” ,胡扯!这本书是告诉我们在一家用户体验很烂的网站(Yahoo!)的技术团队中还是有人很懂设计的。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读后感(二):4个小时后,外加小睡了一会,快看完啦。
奉承我,我可能不会信任你。
批评我,我可能不会喜欢你。
忽视我,我可能不会原谅你。
鼓励我,我不会忘记你。
爱我,我可能不得不爱你。
威廉·亚瑟·伍德
出自某页。对不起,页码忘了。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读后感(三):这本书一般
并不觉得是本好书,但确实是拿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来分析,但事后诸葛亮确实让人怀疑这个结论的本质性。
另外我觉得界面设计有很多东西,虽说不如“艺术品”那样去创造,但也是创造和探索,一种灵感的迸发。如果非要得出“社交网站”就得这样设计我觉得反而非常无聊。谁说不遵守这样的方式不会产生更加优秀的设计呢。
没有相关基础的话倒是可以读读,开拓视野。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读后感(四):翻译让人哭笑不得
举个例子:
Also note that this "liquidity problem" is not unique to thumb ratings. It is, in fact, a wellknown factor in economics.
被翻译成了:
也要注意这个“变动性大的问题”不等同于“赞成反对法”。事实上,这是经济学领域众所周知的一个因素。
中国的译者真是无知无畏,自己估计都看不懂的话也敢于发表。
好好的一本书,被不负责任的翻译者和出版商一伙人给糟蹋了。
《社交网站界面设计》读后感(五):一本社交网站界面模式设计指南
花了2小时,快速地把书看了一遍。这是一本介绍社交网站交互设计模式的大全。 全书主要分成5大部分:
详细描述社交界面设计模式,并阐述了如何使用它们,有哪些通用的设计原则。用户的身份。介绍了吸引用户注册登录的模式,个人资料等设计身份的模式,状态播报、生活行踪等标明位置的模式,以及分级、奖品、排名等影响声誉的模式。这部分为全书主体,讨论用户如何使用社交网站,并介绍了社交对象的概念“对话元素”。其中有收藏夹、标签的搜集模式;共享、书签等分享模式;广播、发布等传播模式;留言、评论等反馈模式;论坛、聊天等沟通模式;投票、协作编辑等合作模式;推荐、社交搜索等设计媒体模式。用户间的关系和社区。添加好友、群组等关系模式;社区管理、角色模型等管理配置模式;会面、定位等线下交流模式。社交设计的前沿工作。如社交架构开放,移动应用,用户的代沟变化等。总共介绍了100多种模式、原则以及最佳实践,把我们平时常用到的,习以为常的操作用专业的术语进行组织,并描述出来。 比如“添加好友”功能,我们平时在设计产品上,会经常用到,他就会从6个方面描述得很透彻。
模式:添加好友
1、是什么? 用户在社交网站找到认识的人,并添加到自己的关系网。
2、何时使用? (1)用户关系网是网站体验的一部分;(2)好友请求要确认,提供一种双向的相互都承认的好友关系;(3)允许好友跟随关注,但未与其建立双向关系的另一个用户;(4)可以忽略好友请求。
3、如何使用? 提供添加好友入口,清楚告知已是好友。针对不同的情况: 确认好友/双向关联关系 单向追踪 隐形关系和显性关系 粉丝与名气 忽略我
4、为什么使用? 为用户建立关联,促进交流和共享,提高网站名气的病毒式传播。
5、相关模式有哪些? 查找好友,删除好友
6、参考实例? Facebook,Twitter,Lindedin
所以,它可以作为我们对某一社交元素进行深入研究时的一本参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对于想要学习如何用术语武装自己的人很有帮助。
《社交网站设计》导图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