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负鼠的猫经》是一本由[英]T.S.艾略特著[美]爱德华·戈里绘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6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老负鼠的猫经》读后感(一):《老负鼠的猫经》:猫趣与童趣兼得《老负鼠的猫经》:
《老负鼠的猫经》是一本由[英]T.S.艾略特 著 / [美]爱德华·戈里 绘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6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负鼠的猫经》读后感(一):《老负鼠的猫经》:猫趣与童趣兼得
《老负鼠的猫经》:猫趣与童趣兼得
王海峰
这本书名为《老负鼠的猫经》(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是诗人T.S.艾略特为其教子、教女所做的童趣诗歌。诗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了英汉对照插图版。橙黄色的封面,32开门,精装,书签,内文橙白黑三色彩印。内文配有爱德华·戈里的诙谐插画,在怪诞中得见13只猫咪的精神。
艾略特写这些首关于猫咪的童趣诗,其用意不可与其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之类同语,而是更为单纯地书写猫的性灵与童趣。至于猫咪百态暗含世情冷暖之说,或许有,但我看那多半不是艾略特写作此系列诗歌的初衷。这部关于猫咪的诗集,其写作的视角是童真与童趣的;所用的感情完全是一个爱猫之人的肺腑之言与相处心得。
诗歌从给猫起名字写起,猫之变化,大抵都能够体现在名字之中,而一只猫要起三个名字这一说法,正好印证了猫咪的性情。艾略特认为每一只猫都还有一个只有“猫儿自己知道”的名字。这三个既深奥难懂、不可思议,又独一无二的名字,表达了猫的性灵,也表现了爱猫之人的领悟。
诗歌所写的每一只猫,都有自己的独特技能,能织毛线的老冈比猫珍妮点点,经常开战的格罗泰格,爱吃野味的兰塔塔格,舞蹈家杰里科……这些猫都有自己的独门技能。这些技能便是生活的原动力。猫咪世界和人类世界的沟通与谐趣,通过猫咪身上的这些技能与特征达到共鸣。
猫咪即儿童。在这些猫咪的特征中,我能窥见所有属于儿童、属于童年应有的乐趣。这部诗集是猫趣与童趣兼得的作品。玩耍、闯祸、失踪、吵闹、可爱、舞蹈、好奇,等等,这些都是猫咪与儿童共同带给家庭的生活“节目”。不但如此,艾略特的这部诗集还是一部与猫咪或儿童相处的工具书。艾略特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传达了与猫相处之道。诗人道出了与猫相处的距离美,不论打招呼,还是进食,每一只猫都有权心存期待。
纵观整部诗集,艾略特没有太多语句用在世道人心上,也没有太多语句用于表达自我情感,而是从一个观察和描述者的视角书写猫的性灵世界。没有过于细碎的情节,也没有完整的生活画像,更没有大起大落的精彩故事,有的仅是一幕幕颁发给每一只具有独立名号猫咪的素描。这些素描正如译者叶紫在《波伏娃:诗歌猫》中所写的那般,只是阳光和树叶在一只猫儿身上留下的斑斑点点,是一本用来在初夏的阳光里枕着轻睡的《存在与虚无》和无数次温暖的回忆。
《老负鼠的猫经》读后感(二):今晚月色真美,风也温柔
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女孩,不经意在电视里看到一群装扮各异的猫族魅影,用咏叹调般纷华靡丽的歌唱,进行着一场离奇怪异的表演。那神奇的一幕,如惊鸿一瞥,带给我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
音乐剧《猫》原来,那一幕出自剧作者韦伯根据T.S.艾略特为儿童写的诗《老负鼠的猫经》改编的音乐剧《猫》,是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从1981年开始,风靡世界21年,以十几种语言在二十几个国家出演无数次。今天,能看到这本书,简直不要太幸福。
《老负鼠的猫经》开篇之作《猫的命名》, 是诗歌,是童话,也是寓言。名字,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没有人愿意碌碌无为、籍籍无名,总是为声名所累,是要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拥有一个不流于凡俗、不甘于普通、不拘于传统的响当当的名字,暗喻人类对个人名字的重视,渴望扬名立万、声名远播的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小小的虚荣心。透过轻松幽默的笔触,作者思考的是人类的终极三问,在这个世界上,到底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有怎样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应该以怎样的声名和面貌来刻下自己的生活轨迹。
爱德华·戈里插图从《老冈比猫》开始,用诗经体,通过形式上的循环往复,内容上的曲折变换,来完成情感上的一唱三叹。俏皮可爱的重章叠句,活灵活现地塑造了一只为了邻里和谐而操碎了心的老猫,活脱脱一个喜欢指手画脚、爱管闲事的居委会大妈。 在《格罗泰格的最后一战》里,这只恶贯满盈、骁勇善战,令同伴谈虎色变、闻风丧胆的猫,只顾和情人你侬我侬, 掉进了同伴的包围圈,落了个四面楚歌,虞姬虞姬奈若何, 被逼的败走跳板,落水而亡。 《蒙哥杰利和兰普蒂泽》,当你心无旁骛,单纯地沉浸在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猫的世界里,尤其是看到那些生性顽劣、桀骜不驯、冥顽不灵的小家伙,把人类世界折腾的天翻地覆、一片狼藉,却对它们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真是禁不住哑然失笑。 《皮克狗和波利狗的可怕战斗》,激情豪迈不共戴天的皮克狗和波利狗狭路相逢,不仅后援天团闻声而动,连不爱打架的帕格狗和泡姆狗也加入战斗,战争一触即发之时,伟大的蓝帕斯猫就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一样,只一出场,一个犀利的眼神、一个慵懒的哈欠就让两只队伍如魑魅魍魉、蚊蝇鼠蟑般溃不成军、四散而逃。 《格斯:剧院猫》,不要看它鹑衣鹄面、寒酸落魄,也曾有过猫生的高光时刻。那每个人的高光时刻,就像是遗失在时间洪流里的珍珠,当岁月已逝、年华渐老,把它们一一捡起珍藏,感谢这些珍珠,在黑暗的时刻,给予我们光明的力量。 还有自由叛逆、喜欢和人对着干的兰塔塔格;把自己活成了传奇的老杜特洛诺米;像魔术师一样神出鬼没、东躲西藏, 把你搞得眼花缭乱、晕头转向的米斯托菲利斯先生;臭名昭著、恶贯满盈、忽即忽离、若隐若现的神秘猫;喜欢附庸风雅、花天酒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重量级人物巴斯托弗·琼斯……每只猫都是那么个性独特、性格分明。而杰里科家族表现出来的月夜下的生之欢愉,经典再现了夏目漱石的名句:The moon is beautiful tonight, and the wind is gentle. 有机会,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老负鼠的猫经》,猫的世界,群英荟萃,它可不是什么专哄小孩的低幼读物,艾略特用他的生辉妙笔,写下一首首读之如清风拂面、令人哑然失笑的可爱美丽的童话诗,栩栩如生地刻画了猫世界的世态百相。在猫的领域,艾略特的奇思妙想、诙谐幽默,无人能出其右,会带给你无边的欢乐。当然,如果你掩卷沉思,你又会发现:咦,猫和你我何其相似。 而我,却常常被诗人的赤子之心所感动。据说,艾略特很钟爱这本诗集,他时常拿一本放在床头,改动句中的一两个词,念念叨叨,喜不自胜。 这时,想起我同时放养过的一只小猫和一只鹦鹉小太阳,小猫那时还小,才三四个月大,小太阳已有一岁多,所以它们的相处模式是:小猫总是好奇、痴迷地看着小太阳,小太阳呢,就像个骄傲的公主,对小猫高高在上、不屑一顾,却常常执着地想要帮它打理猫毛,每次小猫都被吓的上蹿下跳、落荒而逃,躲到角落里巴头探脑、瑟瑟发抖,而小太阳呢,开始悠闲自在地梳理自己的羽毛,哈哈。
我的小猫和小太阳《老负鼠的猫经》读后感(三):据说,铲屎官都爱读这本书?
假如没读这本书,我对艾略特作品的印象,仍停留在《荒原》的晦涩难懂上。倘若将作者的名字隐藏,我绝猜不到这字里行间,似一曲妙音般如此轻快的节奏,竟是出自艾略特。
我知道他喜欢猫,对猫钟情的作家,有几位很出名,像是村上春树和海明威。但为猫写诗,且这些诗又以音乐剧《猫》的形式家喻户晓的,作家圈里怕是只有艾略特。
01、“喵星人”艾略特
艾略特养过很多猫,对他来说,给猫起名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一只猫得有三个不同的名字”,艾略特写道。哪三个?一个寻常家用的名字,一个独有的名字,还有一个名字谁也想不到,只有猫自己知道。
寻常家用名好起,毛毛、球球、肉肉之类,耳熟能详,既不绕口,也不费脑。独有名可就难了,需本着“使一猫得之,便再无来者”的原则。正是后者,令铲屎官绞尽脑汁,至少是让艾略特挖空了心思。
“Jellylorum”(詹丽若姆)、“Pattipaws”(小小爪子)、“Wiscus”(威斯克斯)、“George Pushdragon”(乔治·斗龙)......这些名都曾属于艾略特的猫。看得出来,他是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心态,笃定信念,不起一好名,不罢休。
这种情绪于旁人而言,真真儿是无聊+无趣。但它却日夜纠缠“喵星人”艾略特,老朋友没个好名(是的,他将猫比作“人类最好的朋友”),让他情何以堪,唯恐会落埋怨。
于是,《老负鼠的猫经》里出现了若干奇怪的名字:Growltiger(格罗泰格)、Jennyanydots(珍妮点点)、Griddlebone(格雷多宝)、Mungojerrie(蒙哥杰利)、Rumpelteazer(兰普蒂泽)......如果它们出现在同一篇小说里,可能阅读难度将不次于《百年孤独》。
现在你知道该如何判断一个“喵星人”是否优质了吗?仅负责铲屎,只能算合格。为它起名,为它写诗,为它绞尽脑汁,才算优秀。
02、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特立独行”这个词,不分猪猫,万物通用。艾略特笔下的猫,名字独特,言行也是。
比如那只叫“Jennyanydots”(珍妮点点)的冈比猫,“深切关注老鼠们的生存之道”,不仅教他们音乐、钩织和编梭,且擅长做“专鼠”糕点;
比如奇怪的“Rum Tum Tugger”(兰塔塔格),唱反调专业户,你说往西,他偏往东。你要打狗,他偏杀鸡。你能拿他怎么办?欲哭无泪吧。
再比如长寿的(Deuteronomy)老杜特洛诺米,曾为九任妻子送终,儿孙满堂,安享晚年的他,羡煞旁猫。
待你读完本书,每只猫都像一棵树,种在你心田。各树有各状,聚起成森林。时而盯着,你会眼花缭乱;时而看着,你会认准某只。他们都这样可爱,难怪会带给艾略特源源不断的灵感,难怪他分不清到底是人在戏猫,还是猫在戏人?
透过纸笺,我仿佛看见艾略特合不拢的嘴角,他越写越快乐,好似已变成一只名为“老负鼠”的猫。“老负鼠”钟情写作,笔下从不按套路,晦涩是它,简洁也是它。
不仅会写,且也会画。艾略特曾为出版的诗集,设计封面图。图上有九只爬梯子的猫,和帮助猫们逃离的他自己。诗人奥登解释道,这些猫在试图逃脱一段“焦虑的岁月”——“二战”。
是猫的逃脱,亦是指人;是猫的独特,亦是喻人。有时侯,人做的真不如猫。
03、以猫喻人
夏目漱石的名作《我是猫》,曾被误认为是一本关于猫的小说。实际上,作者是以猫的视角来写其主人。若你想读猫的趣闻,还请来找“老负鼠”。
可惜音乐剧《猫》上演时,艾略特已去世,否则他兴许会跑上台,即兴演一段。
《猫》之所以能大获成功,在于猫与人的融合,恰到好处。观众和演员皆恍惚,所看或所演,究竟是猫?是人?仿佛庄周梦蝶般境遇,不知是人化猫,还是猫化人。
在艾略特看来,诗歌忌直抒胸臆,而应该建立“客观对应物”,即通过隐喻或意象象征的方式,表情达意。
因此,写猫是浅层,由猫入人,才是深层。有形形色色的猫,亦有多种多样的人。猫的狡猾、霸道、贪婪、懒惰、善良、正直、机灵、敏捷......人都有体现。倘若将人世变作猫世,总有只猫像你。
作者对猫的情感,也是在对人。或许,那个让你烦躁的Ta,也带给你快乐。Ta的缺点让你恨,优点又让你爱。正是这种复杂性,令彼此难舍难分。
或猫或人,都有各自困境。当你觉得生活很难,坚持最难时,不妨看看身畔的猫,它们,不曾放弃!别说它不难,猫的世界你不懂。
我们该如何与猫相处?其实只要用和人相处的正确方式就行,真诚有善便好。
正如艾略特所言:“狗就是狗,猫就是猫。”猫可能没有狗那么温顺、呆笨,但你若爱它,又何必陷入比较,请接受它的与众不同。
除此之外,“你该主动跟猫打个招呼”,用特有的名字呼唤它。“想让猫放下身份,给你信任,视你为可靠的朋友,你就得做个样子,意思意思。”怎么个意思?做点儿好吃的呗。
这些是艾略特给的建议,各位铲屎官,你们赞同吗?
实话说,我先前不很想养猫,现在十分想!想给它起名、写诗、做佳肴,我是不是太浪漫?据说做铲屎官很累啊,但痛并快乐着?
无论养猫与否,我都推荐你读读《老负鼠的猫经》,译者有几处翻译很艾略特,用押韵的方式,产生滑稽幽默的效果。我先不透露,由你切身体味。
仔细想来,我们和猫何其相似,这件事已然如此奇妙。
《老负鼠的猫经》读后感(四):著名的音乐剧《猫》的原创文本应该如何看?丨读《老负鼠的猫经》
《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 T.S.艾略特(T. S. Eliot)的诗集谱曲的音乐歌舞剧。自从在1981年伦敦首场演出之后,已经成为讫今以来最著名的歌舞剧。其中的名曲“记忆”,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目前,《猫》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剧,也是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头连续公演最长的舞台剧。
一直以来也知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艾略特的《老负鼠的猫经》就是大名鼎鼎的音乐剧《猫》的原创文本,是包含了15篇诗篇的原著诗集,但也没有看到这个文本,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在6月份出了第一版,有幸看完了,略记下读后的一点感受。
01
关于这本书的由来和评价
作者艾略特(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全名是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毕业于哈佛大学,英文诗人、评论家、剧作家。他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影响的诗人和评论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荒原》《烧毁的诺顿》《四个四重奏》等。
人文社这次出版的是叶紫翻译的中文和原版英文对照的编排体式,很精巧可爱,原版的诗集是艾略特写给自己教子女的一组谐趣诗,“老负鼠”是艾略特的外号,来自于诗人朋友爱兹拉·庞德;“猫经”其实就是关于“猫们的一本诗集”的意思,诗集原标题“Practical Cats”意为“有一技之长的猫。”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去对照文中的英文的说法,很有趣的一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书里的这群猫类似人间的一个小世界,有可爱的冈比猫珍妮点点、有行径流氓的亡命之猫、有奇怪的总是和你对着干的奇怪的猫兰塔塔格、有活跃的蹦蹦跳跳、满面欢欣、胖胖圆圆的亲爱的小猫杰里科猫们;独具创意的魔术猫、犯罪大师神秘猫麦卡维蒂、还有长寿的感觉像是活了好几辈子的老猫老杜特洛诺米……
真是一个猫的谐趣世界!曾经还有个译本的名字为《老负鼠的群猫英雄谱》,也是很有意思地贴合这作者这戏谑的写法。
但是说实话,看这本小书之前,我以为艾略特一直都是阴郁的画风居多,那大概率音乐剧《猫》的奇幻世界的有趣是不是改编得来的,谁能想到还真不是,这画风简直不是创作了《荒原》的艾略特!
不过细细推究,也有地方还是能找到艾略特早期创作的阴郁和沧桑之感,比如音乐剧《猫》一开篇的画风设计,我当时看的时候,第一眼心里说这是什么鬼,其实到处都是猫眼睛的设计:
但是马上随着那些可爱的或者是通透的猫咪们上场,舞台上充满了欢欣和魔幻的色彩。对照诗集,艾略特的创作功力令人叹服,他的文字字里行间充满了活力和漂浮感。猫咪们的奇幻世界就是在这本小小的诗集上得以诞生。
02
艾略特成就了《猫经》和音乐剧《猫》的深层次原因
为什么艾略特在创作中会有这样明显的风格陡变呢?艾略特自己在谈论诗歌创作时曾经说过:
在诗歌创作中有种“想象的秩序”和“想象的逻辑”,它们不同于常人熟悉的秩序和逻辑,因为诗人省略了起连接作用的环节;读者应该听任诗中的意象自行进入他那处于敏感状态的记忆之中,不必考察哪些意象用得是否得当,最终自然会收到很好的鉴赏效果。
当然,这种表现“想象的秩序”和“想象的逻辑”最为充分的大概就是奠定艾略特现代派主将地位的《荒原》。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回忆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大学生有“开谈不讲艾略特,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可见艾略特对中国文化界影响之大。徐志摩在创作中也有模仿艾略特的痕迹。
但是艾略特的前后两次婚姻对其生活影响颇大,第一段婚姻类似于我们说的“闪婚”,而结婚对象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子、英国舞蹈家薇薇安(Vivien Haigh-Wood),艾略特为了她甚至不愿意回国去拿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但是这场婚姻正像家人担心的一样,很糟糕,也很分裂,直到最后以薇薇安长住进精神病院两个人正式分居才走向结束。
40年后,艾略特娶了第二任妻子弗岚切(Valerie Fletcher),这第二场婚姻十分幸福。
很难说是不是婚姻中的感受造就了不同的文风,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老负鼠的猫经》是一本相当了不起的书,尽管它精致小巧,仅仅包含了15首诗歌。
(全文完)
《老负鼠的猫经》读后感(五):对照记:从音乐剧《猫》到《老负鼠的猫经》
“老负鼠的猫经”(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是什么意思?看了书才知道,这本诗集是音乐剧《猫》的原本。“老负鼠”是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为艾略特取的绰号,“老负鼠”在英语中有大智若愚的意思,而Practical Cats意为有一技之长的猫。
以前看过一次音乐剧《猫》,总有些稀里糊涂,如今看了诗集,才觉得豁然开朗。
这本小小的诗集讲了猫族的有趣故事,以一个略带神秘性小引开头:猫有三种名字,日常居家名字、有讲究的名字 、使他尊贵的特殊名字,还有一个永远猜不到的名字,人类研究不到,但猫自己知道而永不坦承,它们沉思时,就是在思考着自己的名字。
猫猫们有不同的身份,来看看他们在音乐剧中的部分对应形象吧:
保姆猫珍妮点点
总爱和人唱反调的猫兰塔塔格
一对猫咪大盗蒙哥杰利和兰普蒂泽
长寿猫老杜特洛诺米
魔术猫米斯托菲里斯
剧院猫格斯
胖猫巴斯托弗
神秘猫麦卡维蒂
铁路猫史金伯
我在看音乐剧时,总疑惑杰利科是谁?读了书才知道原来杰利科猫在英文中写作Jellicle Cats,读音近似Dear little cats,意为亲爱的小猫,所以杰利科代表整个猫族。杰利科舞会一场群猫乱舞,欢乐异常。
这些猫猫们角色各异,形象各有特色,说是猫,简直是人类世界的翻版呢,只不过它们比人类世界更有趣,更好玩,更放松。它们有的温暖阳光,有的蛮横不驯,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好吃懒做,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忠于职守……猫和你我何其相似。猫猫们思考着自己的名字,正像人们思考着自己生存的意义一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活意味着什么……名字带有一种哲学上隐喻意味。
这本书既可以作深度的思考所用,亦可作休闲玩乐的消遣。
如果你到现场去看《猫》,或许会被出色的舞美和灯光效果以及欢乐的氛围震撼到。作为四大音乐剧里故事相对不那么强的一部,《猫》有它自己的特色所在。
音乐剧和诗集有一点不同就是,魅力猫格瑞泽贝拉在诗集中没有出现,这是因为艾略特没有把这首已经完成的诗放进诗集里去,因为他觉得“这个故事对孩子来说太悲哀了”,但韦伯使得魅力猫的部分成为音乐剧中的高光时刻,魅力猫从前也是漂亮灵巧的,后来却流浪街头,旧时光的快乐和想要归家的渴望使她一曲高歌唱出了《memory》,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
眉里眼里都是戏在看观剧评论时,有人说音乐剧《猫》的妆容有些可怕,我以为,猫和老虎同属猫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宠物猫多以软萌可爱的形象出现,但猫骨子里是很有兽性的,它们骄傲独立,善于捕猎。如此看来猫儿们的形象便不足为奇了,演员的妆发服装极好地表现了那种猫的媚态、兽性以及矫健身姿。
放个全家福:
建议诗集《老负鼠的猫经》和音乐剧《猫》两者配合食用,效果更佳。
《老负鼠的猫经》读后感(六):童趣、俏皮、幽默,一个不一样的艾略特
T.S.艾略特是上个世纪西方文学界影响力最大的诗人,一提到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穿插着古老神话、现代伦敦以及经典作品中特色人物,时间交错空间模糊,被称为“西方文学里程碑”的伟大作品《荒原》,以及他用基督教思想去探究人类在时间之内与时间之外的存在,反思记忆与时间而思索宇宙的永恒奥秘,充满宗教与救赎意味的《四首四重奏》。在绝大多数人的认识中,艾略特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一个严肃的文学家,一个深邃的哲学家,他以自己洞穿一切的目光看到了现代人精神幻灭文明沦丧信仰坍塌后的无尽荒原。
音乐剧《猫》是1981年在伦敦首演的由安德鲁·劳伊德·韦伯创作的一部巨作,它以独具特色的音乐性与文学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百老汇演出时间长达20年,创造了难以打破的票房神话。《猫》以杰里科猫家族的一场舞会为背景,参加这一舞会的各种猫儿一一登场,用美妙的歌声讲述自己的故事,有包括不朽名曲《回忆》在内的二十多首乐曲慰藉观众的灵魂
然而,却少有人了解《猫》这部充满童趣与欢乐的的音乐剧艺术灵感竟然来自于写下人类精神荒原的T.S.艾略特。《老负鼠的猫经》似乎一直都被艾略特的研究者所忽略,西方国家该书的读者并不多,读书网站的评论人数也不多,若是没有音乐剧《猫》的影像,恐怕读者人数会更少。而在中国更是如此,从一位20世纪现代文学的先驱、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的这部诗集几十年来一直都没有单行本这一事实就可以知道,虽在艾略特的诗集中有选入,但几乎没有引来几篇专门的评论文章。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叶紫翻译的这部《老负鼠的猫经》为大陆艾略特读者带来了艾略特阅读忽略已久的部分。这本小书装帧非常精美,圆角设计与橘色的封面及插页温暖而充满童趣,所用纸张也具有非常好的手感,其中还有几十幅美国著名插画师、作家爱德华·戈里的插画,让本书更加具有艺术性。一拿到就被它吸引了,还没阅读就已经爱不释手。
自从去年做了父亲,就一直在经意不经意地准备着一个名单,要让自己的孩子阅读的名单,虽然我极为喜欢艾略特,曾经将他的《荒原》打印成小册子随身携带随时阅读甚至一度能够背诵,但他依然没有进入这个名单,因为和绝大多数读者一样,我认识到的艾略特是片面的,是冷峻深邃的,洞穿人类精神荒原的,幻灭的艾略特。但当一口气将这部小诗集读了两遍,便确认一定要将他引荐给自己的孩子了。这本小诗集中的诗歌语言俏皮,极具韵律性与音乐性,在读原文时会情不自禁唱起来,简直就是孩子引导孩子喜欢上英语的最佳选择。
这本书包含15首诗,除了第一首《猫的命名》与倒数第二首《与猫相处》之外的十三首都在用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写特色各异的猫。
虎纹豹点,教老鼠音乐与编织并给老鼠做糕点的名为珍妮点点的老冈比猫;
蛮横凶狠,仪容邋遢,作恶多端,最后像无数被他逼进海里的猫一样被围攻入海的名为格罗泰格的亡命之猫;
狡猾讨厌,总是自行其是为所欲为,总是与“你”唱反调的名为兰塔塔格的奇怪之猫;
黑白相间,不大不小,形态漂亮的,一直在为杰里科的月光下的杰里科舞会准备着的杰里科猫;
一对臭名昭著、巧舌如簧,却又配合默契的精于打砸抢掠到处使坏的大盗猫蒙哥杰利和兰普蒂泽;
为了它能够安静地坐在街上村民封一条大路,为了它能安静地睡个好觉酒吧老板赶走客人的一只活了几辈子的长命老猫老杜特洛诺米;
长毛凶悍,张开狮子样的大嘴打个哈欠就能停息帕格狗和泡姆狗参战的皮克狗和波利狗的战斗的蓝帕斯猫;
黑色娇小,能玩扑克骰子,举止暧昧性情超然,垄断所有专利,善于表演惊人幻术的魔术猫米斯托菲利斯;
姜黄色,瘦而高,高脑门,深眼窝,能够肆意违反律法却总有不在场证明的的魔鬼,“隐秘之爪”神秘猫麦卡维蒂;
曾经是剧院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如今患有麻痹症,瘦小而毛色暗淡的剧院猫阿斯帕拉格斯;
奇胖无比毛色鲜亮,满城游荡并时常出入于俱乐部的圣·詹姆斯大街的猫王巴斯托弗·琼斯;
讨厌欢闹与骚乱的铁道列车的守卫者,忠于职守的背上夜邮列车的主管,铁路猫史金伯克斯;
退休的海盗猫,本市及初版的出版社门口的老猫老摩根。
这些猫咪塑造的各个生动鲜活个性分明,诗歌语言俏皮幽默充满童趣。这是一个20世纪西方文坛最重要的诗人,一个爱猫如命的人,献给自己一生自己最喜欢的两件事物——语言与猫的礼物。在这本小诗集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所认识的艾略特,但这却是是艾略特,作为读者,只有既认识了《荒原》的作者又认识了《老负鼠的猫经》的作者,才算是真正认识了艾略特,否则就是片面的。
曹文学
2020年8月7日夜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