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是一本由王德威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364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9年9月出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精选点评:●这当然不是最严谨的学术著作,启迪意义大于知识普及。借抒情传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是一本由王德威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364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9年9月出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精选点评:
●这当然不是最严谨的学术著作,启迪意义大于知识普及。借抒情传统浇自己块垒。
●用了两天时间,终于啃完这本《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这是我第一本看完的王德威著作。其实全书最难啃的就是那个序论,不过从后面的演讲看来,大卫王不写文章时说话还是挺正常的= =。此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他对“时间性”的阐释,以及将“历史/抒情”这一组对立又互文着的概念引入文学研究中。
●很多解釋要再想想,果然我也沒以前那麼愛王德威了。
●熟悉的人不多,无需多言。。。。。。。。。。。
●除了定义问题之外,不觉得抒情传统是一个趁手的工具。传统毕竟是有意识去继承才能形成的东西,在举出的例子里,看不出这种沿革,刻意去建构一个传统,很难说是否有理论之外的价值。能看到王德威的野心,但觉得和李泽厚一样危险。座谈倒是很有趣,除了回答本身的价值之外,觉得去推测提问人的思路也很有意思。附录???
●理論還是雛形,但是已經很迷人
●我觉得他一直是框架不好感受好。比之前看的那本现代性好很多,文学批评做到“有情”很不容易,沈从文和白先勇阿城两篇给我的印象很深
●还行吧。学者的一个问题是,读过许多书,在一个领域内的好书坏书全读了,——发现有更多的书需要去读,才能做透这一方面的研究——但是总读不完。结果就是,他们毫无审美上的判断鉴别能力。好书坏书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区别,都是用来做“学术”的“材料”而已。随便一句话一行文字,他们都有这等功夫,深文周纳,贯穿起来许多东西,说的头头是道。这可算是过度阐释,“为学术而学术”了吧。
●学到很多思路,语言也很优雅
●大卫王长得真可爱www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读后感(一):我不懂小说的人,却在读这小说理论。只因是好书
《沈从文的三次启悟》分析了沈从文先生1957年五一前后,在上海画的四幅速写。想起登上2019年各大书榜上的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封面用的是第幅,读过 看过 ......哎
继续读。很少读小说,向来滞留于故事情节,作者这一剖析,更觉得读不懂了。《江行初雪·游园惊梦·遍地风流: 白先勇,李渝,钟阿城》,解析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也是惊于有那样多的思考牵绊。也懂得了白先勇先生那样致力于昆曲艺术的传承的原动力,更加了解梅兰芳先生的生生铮骨啊!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读后感(二):传统/现在:坚守抑或革命
王德威的文学现代性的思考总能在一个更为深刻而广袤的领域展开。没有现代文论新鲜名称的标榜与伪饰。在传统文论一脉中参透文学的现代转型,抒情的角度是触及文学根本的抓手,也因此能在根基处窥探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命名问题。这种工作在当下的学界是不讨好的动作,唯如此王的学术品格尤为可贵。大言之是中国现代文论的建构,微言之是文学自身再次回溯自身与自我身份的确认行为。以课堂口头叙事的方式阐发,用词不必俗语,然微言大义,有通彻的理路。难能可贵的提示了许多可供思索的空间与对话场域。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读后感(三):完全的外行看比较文学
扫这书完全是因为莫莫你的专业,想着以后聊天什么的,可以知道你到底在研究什么,研究方法是什么,需要看哪些书。
结果发觉,此书的作者学识果然惊人,中外文学大家他读了一个遍,同时还得读历史、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读译者的生平,了解译者的心境,读政治,了解文学抒情背后需要表达的政治理念,读哲学,了解海德格尔对于生死的问题的终极关怀。
本雅明、沈从文、鲁迅、王国维、荒原、徐志摩、郭沫若,一个个的大家跃然笔上,的确精彩。至于书里面那些近乎于绕口的学术名词,我基本是看不太懂的。
当然,这书的主题是【情】,所以看了目录也发觉,所涉及的中国的诗人多半都是至情至性的那类浪漫主义。
海子、顾城,都是自残派的
终于明白了茄子和莫莫你们两个在搞什么名堂。
一言以蔽之,就是看想看的书,吐想吐的槽。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读后感(四):历史的观照以及洗礼
不是只有得体表达抒情:抒情无论在文本与言论,还是在人们流动的盛宴中都显露在人们的兴致里,从一种刻板的形象中脱颖而出,镌刻这整个时代的影响。王德威讲到了何为“抒情”,“当我们讲到某一个人的作品、为人,甚至生活风格时,都常常可以用‘抒情’的‘有致’的话语来形容。但是在文学批评的领域里,尤其在现当代文学的批评领域里,我们如何地看待抒情写作,乃至于抒情风格——这个风格当然也指涉了文化生产、生活实践,甚至是政治信念、国族想象上的风格,这类的探讨似乎并不多见。”对于时代的步伐,每个人都寄托情志,拥有真实彻底的记忆并且抒发自己的胸臆。但是我们又过于懒惰、懦弱,在言语中保持了某种灰色地带才能产生的中立,好让自己的政治立场脱去狭隘的观念束缚,进入到一种释放热情与肃穆的情意中。这样释放未免不是青年化身社会的纷繁涌动,它有它幼稚一面却不乏成为我们所钦佩的东西。陈世骧教授揭示了复杂的社会里所独立拥有来纯净,他说“中国文学的传统一言以蔽之,是一个‘抒情的传统’。”我们即便把这种不成文的假设写在厚厚的文本最前面,也难以解答更多关于中国传统事实的依据与沉淀。 中国近代接受了整个一个多世纪富有争议的精神洗礼,使得一百年五十间的文人具有了很深刻的忧患意识,这不是清晰完整思路的理论研究所能概括的。对“忧患”的理解,作者说“这两个字在以后的一百五十年间不断地要被中国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文人书之、写之、记之、念之。”在沉痛的灾难混淆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一切可以被记叙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参照,也不是反应在个人差异上的敏锐,是怀抱着痛楚的震颤,自然而然的战栗以及不能被随意篡改的反复喟叹将时代文人咽喉里呜咽的声音交付给世人返照自己。那是山河破碎、遍体鳞伤、一穷二白的集体难以忘却生命的贫瘠与求生的琐碎。这时候能写下的抒情作为文人笔下炙热的思绪,告别黑暗时代回答的思绪,又是何等的冷静与刚毅。宁毋说这是一种简单的中国审美情绪作祟,不如说“中国文学、文化的传统,一言以蔽之,就是‘抒情的传统’。”我们之所以能够在阴晦的酝酿中抵抗一切最为快速的斗争,谱写整个民族的时代宣告,这跟中国传统的“抒情”态度之鲜明密不可分。刻在生活里的印记无外乎一种游荡者自身的返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蓬勃壮美的强力表态。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读后感(五):本书的脉络
昨晚娃睡得早,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了。看的时候被“故事”深深吸引,看完后慢慢反刍,全书的理路脉络变得清晰起来,趁现在印象还新鲜,赶紧记下来。
王先生的“抒情传统”是继近几十年来海外研究中国文学的华人学者,特别是陈世骧、高友工等人提出的类似概念(乃至于诸如李泽厚的“乐感文化”等)而来并加以“扬弃”。他对之前“抒情传统”的不满主要在于它:1)被看成是一种与西方传统(如“史诗传统”)相对立的民族本质主义的概念;2)大致截止到清中期,无视近现代文学,因此基本上是一种挽歌式对黄金时代的回忆而与现代性无关。
而王生对“抒情传统”的扩充一方面是把它从时间上经由晚清作者(诸如刘鹗)延展到民国乃至当代(海子、阿城等)的一个完整的时间延续,于是将之置于现代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境况中加以检视,从而观察其与现代性的互动,包括现代的作者和美学学者如何借助西方思想资源来重新看待、重新表述乃至再造中国的抒情传统(如宗白华、梁宗岱等),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扩展该传统的范围和新的面向。由于这种置于历史中的观察,又开出范围上的扩充,在王生看来,所谓“抒情传统”通常遭到了窄化的理解,一味偏向于个人的、唯美的、自恋的、闲适的、士大夫趣味的方向,而实际上抒情的核心是“情”,因此一切“有情”的书写乃至有情地看待世事的方式都可以纳入囊中,因此抒情不仅可以表征和批判历史和现实(如他提出的沈从文的“批判的抒情”),还可以与(貌似与抒情无关的)革命息息相通(革命、乌托邦情怀中固有浪漫精神),与暴力(胡兰成的化惊险为惊艳)等形成有力的辨证。因此,抒情上可接到集体、历史的宏大叙事,下可以深入庶民的(胡兰成的节庆史观)、私人的、肉体的、唯物-微物(沈从文的服饰研究)的细腻情怀,它是艺术家面对有情或无情的现实构造精神上立足之所的一种创造性的途径。
王生的这部著作显然是有理论野心的,这样一种扩充了“抒情传统”可以带来一种新的视角,我们可以想象又有多少“话语”和论争可以从中引出。这样一种筚路蓝缕的新思维必然的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想必会让许多实证主义者不以为然。不过我向来以为一流的研究应该正是这样,它未必句句是真理、字字不可易,但它打开我们的思路,带出新的话语可能性,乃至于你无论赞同与不赞同,也不可避免的要与它形成对话-辩证的关系。
而所有这一切是由许多精彩的故事来展示的。关于沈从文、陈映真、江文也、阿城的故事都写得非常精彩,令人神往;还有关于我们一般不太了解的台湾作者如李渝、施明正,相当开眼界;即便是比较熟悉的如瞿秋白、海子,作者的讲述和诠释也很新鲜和吸引人。所以,撇开所有的理论创获不谈,这本书也已经非常好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