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像的黄昏》是一本由[法]米歇尔·翁福雷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6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一):一个前所未闻的弗洛依德弗洛依德,一个被神化的名字,提起他的名字第一反应就
《一个偶像的黄昏》是一本由[法]米歇尔·翁福雷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6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一):一个前所未闻的弗洛依德
弗洛依德,一个被神化的名字,提起他的名字第一反应就是精神分析法,就是《梦的解析》,但到底什么是精神分析法,它是怎么诞生的,它诞生的背景又是如何,对于这些疑问多年来一直无法寻求到明确的答案。以前只是大概知道弗洛依德在西方心理学的地位其实与他的名气并不匹配,至于其中奥秘自然也是无处寻求。带着以上种种的疑惑,我翻开了这本《一个偶像的黄昏》。
这本书容易读通,但不容易读得很精,原因在于:它引用的资料太多了,它所涉及的范围也太广了,想要彻底理解书中的内容需要非常强大的知识储备,包括但不仅限于: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当然还有历史。但这并不影响本书的精彩程度,因为这是头一回见到把吐槽、撕逼、手撕写的如此精彩绝伦而又让人无法反驳的。作者DISS的不仅仅是弗洛依德的理论,还有他推导出这套理论的方方面面的细节,无一例外的都惨遭唾弃,没错我用的是唾弃。
书中每一处反驳都有明确的资料来源作为佐证。弗洛依德自诩为科学家,作者认为他本质上是哲学家,而且深受尼采影响,但弗洛依德刻意抹去尼采对自己的影响,通过烧毁书信的方法把自己与哲学彻底划分开来。弗洛依德的理论都是通过他自己幼年的经理推导而来,通俗的来说:他个人的经历在他的眼中就是具有全世界普遍共性的经历。而他自己产生这些变态心理的缘由更是源自有他混乱不堪的家族生活,乱伦、臆想症,包括他自己成婚后仍旧深受此影响,长期和她妻妹有染。如此种种的信息令人大跌眼镜,但是每处信息都有据可查,这也是作者最让人佩服的地方。
弗洛依德的现存的书信保存在华盛顿图书馆,书信解封的期限是2053年……没错确实是2053年……也许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能让世界更加清晰的了解弗洛依德吧。
《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二):一部剧
全书587页,半砖厚度,但是作者的逻辑很清晰,读起来很是流畅。作为无任何基础的我,四天时间基本足够。
不能说是书评,只能说是读后感。按照作者对弗洛伊德解构的形容,像一支奏鸣曲、一幅画或者一出戏那样去解构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编剧并导演了一部剧,一部希望所有人参与并希望给予肯定的剧,一部将个人经历外推出一种普遍理论的剧,一部关于精神分析的剧,一部希望快速致富且声名鹊起的人的尼采式的心理传记的剧。
在这部剧中,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觊觎母亲,嫉妒父亲)是将弗洛伊德一生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串联起来的线索。
剧中,弗洛伊德及其守护者们采取一切手段,比如弗洛伊德自己毁掉1907~1908年与弗利斯的信件(每一封信都能揭露一些事情的内情、真相);守护者们购买并删改信件(并出版);将信件封存于档案馆中,甚至设置2057年才能解封,等等,来维护他们一起编造的神话——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并发现了一种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治疗和治疗躺椅治疗且治愈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是一个思维缜密的编剧,他拒绝观众、演员否定他的“逻辑”(精神分析的结果),为达到此目的,通过诡辩来封锁一切对精神分析的质疑:没接受过精神分析的人的反对意见无效;对精神分析采取了“抑制”态度的人都是神经症患者,因为,他们的话无效;批评精神分析的都是反犹主义;除了参与精神分析的分析师/被分析者外的第三者批评都是无效的。换句话说:就是分析师的话都是对的,无论哪种情况下,因为他的身份是分析师。咦,等等,如果是被分析者说这次分析是失败的怎么办呢?嗯~那是因为有时候,人们会无意识的维持生病状态,以期获得比痊愈时获得更多的好处,比如更多的关心、经济上的救助……或者是,被分析者已经治好,重新出现的症状与已经治愈的那部分没有任何关系,新的症状必然是属于另一种疾病。还是上面那句话:分析师的话都是对的,无论哪种情况下。
无论是舞台剧,还是电视剧,总有剧终。彩蛋来了:这个关于精神分析的科学神话只是一种幻觉,它并非万能,也无法彻底治疗人。
《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三):弗洛伊德的心理传记
或许你没听说过精神分析,但是很难不知道弗洛伊德。虽然弗洛伊德八十年前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精神分析、心理学等等这些名词让人望而却步,但也并不影响他的大名在书本里、电影里和我们的生活里经常被人提及。我就是仅仅带着对“弗洛伊德”这个名字的认知打开了这本书。
全书并没有十分难懂的专业语言,很少大段的哲学论述,对于我这种专业基础为零的读者没有太大压力。作者对于节奏的把握恰到好处,随着每部分提出的论点,整本书的讨论逐步渗入,让一本本来可能很晦涩难懂的书给人一种读小说的感觉。相较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弗洛伊德这个人。合上书,弗洛伊德的形象可以立马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甚至可以去脑补他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以及他对病人、对精神分析师、对他的“敌人”的态度。这里不得不夸甲骨文系列的制作,这本书的内容配上这个封面,仿佛弗洛伊德就在和你面对面。所以弗洛伊德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 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诚意的人…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一个贪婪的人…一个有着顽固心理的人…一个十分迷信的人…一个会去详述精神紊乱躯体化的环性精神障碍患者…一个抑郁的人…患有焦虑症和恐惧症…可卡因瘾君子…” 翁福雷通过对五个部分的五个论点的论证,对弗洛伊德进行了完整的刻画,所以作者会在全书的结尾提出,这是一本尼采式的关于弗洛伊德的心理传记。
对于全书的内容就不再“剧透”,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这方面有兴趣的非专业读者可以大胆尝试来看,这本书是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思考的。
《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四):一篇对佛洛依德以及精神分析学的檄文
在打开本书之前,我没想到会如此的刺激
在打开本书之前,我没想到会如此的刺激。
除了前言部分,作者对佛洛依德以及精神分析学派聊表敬意之外,之后的全书,从佛洛依德的人品、精神分析学以及其忠实追随者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妙的是,作者的论据基本都来自佛洛依德本人及其追随者撰写的日记、私人信件、论文以及专著,可谓是一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讨伐雄文。
首先,佛洛依德的人品堪忧。对自己的父亲怀有恶意以及充满污蔑,对自己的女性亲属怀有非分之想,对资助、引导过自己的前辈、老师忘恩负义,对自己的同辈以及学术异见者百般诋毁。
其次,精神分析学本身立不住脚。第一、它的哲学理论基础来自于叔本华以及尼采甚至包括古希腊古罗马的先贤,心理学基础来自于十九世纪中后期欧洲心理学家、脑神经科学家的科研工作,而非佛洛依德原创;第二、它的并非建立在严谨的临床试验或调查的基础上,而是立足在佛洛依德自身的心灵体验以及哲学思辨上;第三、它的疗效并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明,治疗方法野蛮、粗陋且不断被打脸,同时出发点也不是患者的福祉,而是学科的发展以及医生的收入。
第三,精神分析学派犹如宗教。整个学派组织严密、等级森严、排除异己、独尊佛氏,这个学派否认自己有源头,也否认自己有局限,坚定认为本学派因为圣人而凭空产生,且万世不朽,这最终也导致了它从内部分崩离析。
以上种种不过是本书的一部分论点。作者翁福雷语言犀利、论据充足、逻辑严谨、雄辩滔滔,本书虽厚,但是由于作者总会在恰当的时机把之前的论点再次捡起,且语调常常在轻松的嘲讽以及严厉的批驳之间切换自如,所以并不会有阅读上的困难感。阅读的时候常常让我想起官渡之战前陈群替袁绍所写的檄文,在立论以及文笔上都属上佳之作。
不过从个人角度出发,本书也并非尽善尽美,作者并没有对现代精神病学家对于精神分析学进行的学习、改造、去粗取精的过程进行讨论,当然,这更多是由于题材以及体量的限制。不过由于这一部分的缺失,使得本书通篇皆是批判,阅读时情绪流始终是负向的,批斗意味浓烈,仿佛打倒在地还要踏上一万只脚,使得本身论据扎实客观的本书显得有些歇斯底里以及略施偏颇。个人认为是美中不足的一点。
《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五):推倒弗洛伊德的雕像(从著作批判到人物研究)
笔者初拿到这本书时,预期是一场来自相对立场的对话。在人人遇事皆言“潜意识分析”的时代,弗洛伊德真的颇有“偶像”的意味。
事实上是一场走向极端的批判,当然这也是本书的魅力所在。他从著作内容上无情地指出弗洛伊德的思想体系与前面的哲学家的思想有何种的继承关系、强调了“科学神话”的深厚意蕴。谈到尼采不言而喻的影响(作者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都进行了论证),这一定会让身后世界的弗洛伊德暴跳如雷。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也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因为作者除了从弗洛伊德的著作和思想体系出发,更通过各种方式探索了弗洛伊德的内心世界。书的一切就像是一个叫嚣着“以眼还眼”的复仇者一样——事实上作者与弗洛伊德并不会有什么生命的交集。我们可以看到在揭穿“弗洛伊德的谎言”的过程中,作者毫不留情地用弗洛伊德最卖力经营的“精神分析”剖析弗洛伊德本身。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研究的自传性,但是作者偏偏去挖掘弗洛伊德隐晦的表达,或者他和其门徒避开的话语。我一直在滥用“无情”,事实上这正是我最强烈的感受。作者不仅仅批驳了作品,更重要的是完全的解析了弗洛伊德心中半公开的或隐秘的角落。至于书中那些细节的、极有冲击的思想角落,请允许笔者保留,留给各位读者进一步挖掘。
另外关于对于人物的理解,卡夫卡及其相关思想的研究者Helen Zhang极力反对通过阅读人物传记,而是应该阅读他留下的作品(经过包装的思想载体),结合书信(内隐的思想载体),用“放大镜”来考察他。在《佛洛依德的谎言》中,作者做了几近相同的工夫。这一点我认为甚至可以作为人物研究的模范之一。他引用佛洛依德留下的学术经典,并且结合与朋友的书信进一步的解读其中的字眼。另一方面讲,作者在书中同时批判了弗洛伊德人物传记,将其比作圣徒传记来加以解构他的“苦心经营”这件事本身让笔者倍感新鲜。他认为这是一种“自传体的文学作品”,当然没有因循“信徒们的说辞”,也没有只基于文学工具来批判。最后他用了更加激进的工具来进一步解读佛洛依德,那就是他把上述的经典作品比作一种心理传记,这既是一种很灵巧的手段——反施于他,又很有效的解读了他的内容。
第十四章剪影《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六):解构弗洛伊德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正好读了《巨婴国》这本书,书中用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来进行阐述,这本书被人追捧,但是我读起来却觉得不严谨,没有很大的说服力,许多说话看似合乎事实,细思却没有依据。
读完《弗洛伊德的谎言》这本书,明白了为何觉得空洞和想当然。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性学三论》《精神分析引论》一直都在我的读书单中,但是《弗洛伊德的谎言》读完后,弗洛伊德被作者解构,走下神坛,这三本书也被我移除了书单,不知道这本书的出现是否会影响弗洛伊德著作的销量。
话归正题,作者在本书开票就用了无稽之谈概括了弗洛伊德观点,其观点都是建立在个人的臆想和试图证明非正常心理的角度,用三十二章的解构,将弗洛伊德批判的体无完肤。对于他提出的影响了一个世纪的观点,用个人的经历,书信的内容证实了本身的非科学性。弗洛伊德用抄袭引用篡改的方式建构了一个心理学大厦,并影响了后世的研究。 在读弗洛伊德理论的时候,会觉得言之有理的感觉,好像是在看星座性格一样,但是会发现这种理论的提出,并非是实验或是论证出来的,本书的作者也论证了这个事实。
最后,我不禁在想,在上个世纪,我们都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深信不疑,但是这却是臆想或者假设的结果,那么我们面对当下认为正确的理论,是否也应该抱有一丝怀疑呢?
《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七):学术偶像的人设崩塌
0
初次接触精神分析学,是中学的时候信心满满购买了《梦的解析》,从此,每次翻阅从未超过前十页。
再次接触,是有了孩子之后,读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了解到这本书是传承自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面又接触了《被讨厌的勇气》,依然是阿德勒的思想在现实中的实践。于是对于个体心理学和原生家庭的理念非常好奇,进而对精神分析学开始产生了好奇,先后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和荣格的《心理类型》,本想一鼓作气阅读《梦的解析》,正巧收到甲骨文的样书《一个偶像的黄昏——弗洛伊德的谎言》,于是先从一个反对者的视角了解一下弗洛伊德的理论和相关史料。
1
这是一本完全颠覆了认知的书。作者米歇尔·翁福雷花了600页的篇幅,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diss了弗洛伊德。无论是弗洛伊德的学术还是医术,抑或是道德品质或者政治取向,都无一例外被批到体无完肤。
作者并不是凭空构陷,几乎所有的批判都有理有据,从弗洛伊德的书信中、著作中,还有朋友的评价中,反复印证并强化着作者的观点——弗洛伊德一辈子都在撒谎。
这得有多大的仇怨,才能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寻寻觅觅,辗转考证,细致分析,得出这么一篇煌煌巨著。而从前言看,米歇尔·翁福雷在年少时,其实是拜入弗洛伊德门下,点燃了理性之火,一度对弗洛伊德高山仰止。然而随着对资料的考证,少时的偶像幻灭,散作尘土——或许是爱之深,责之切。
2
虽然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有很大的争议,包括弗洛伊德最得意的继承人阿德勒和荣格,都先后背弃了这个理论,另立山头。然而弗洛伊德好歹以一己之力,开辟了精神分析学整个学科,作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真的如米歇尔·翁福雷所说的那么不堪么?
米歇尔·翁福雷分五个部分进行了论证,分别是:症状学、谱系学、方法论、治疗奇术、意识形态。
2.1 症状学
精神分析学是一门哲学。虽然弗洛伊德不愿意承认,并且焚烧了大量的手稿,以切断和尼采等哲学家之间的联系。然而,米歇尔·翁福雷依然论证了弗洛伊德沿着哲学道路的进程,他并不是开疆辟土的宗师,而是踩了若干人的肩膀。
2.2 谱系学
精神分析学不是科学。弗洛伊德一直希望成为天文界的哥白尼、生物界的达尔文,然而他创立的精神分析确实无法证伪的,很多都是个人经历的无厘头地普遍化。特别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节”,正是他求而为得的无意识的反馈。
2.3 方法论
精神分析学是七拼八凑的。弗洛伊德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很多时候他只是在不停碰运气,最后甚至因为身体治疗容易露馅而拒绝了身体,专攻比较含糊的精神领域。
2.4 治疗奇术
精神分析术是魔法。它并不能治愈任何人,也从未治愈任何人,只能提供安慰剂的效果。书中特别列出了弗洛伊德报告过的所有著名的病例,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2.5 意识形态
精神分析学是保守主义的。弗洛伊德的思想甚至是偏纳粹的,他偏爱“超人”领袖,却对强权下受压迫的人视而不见。
3
书中的例证相当丰富,几乎360度无死角透视了弗洛伊德。看完本书确实会让弗洛伊德高大的形象轰然倒塌,甚至会觉得有些猥琐和龌龊。然而还有很多弗洛伊德的档案并未解密,期待会有为弗洛伊德正名的作品,好让我们吃瓜群众继续品味。
《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八):偶像与偶像的崩塌
在精神动荡的二十世纪,弗洛伊德的理论成为了一剂安慰剂,让人类社会中长久以来隐藏的象征、心理冲突和性压抑成为了可以分析、解决的科学样本。
自二次世界大战的间隙起,弗洛伊德的精神疾病理论及他的疗法开始成为一种“流行”。越来越多的新贵、明星坐上了精神分析师的躺椅,为那些难以启齿的梦境和童年经验而一掷千金。
在中国,弗洛伊德也成为了一种时髦的“舶来品”——变成了可以解梦的“西方的周公”,与八卦新闻、小道消息一起成为了盗版书摊上的流行读物。
图片源自网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弗洛伊德及精神分析理论的“畅销”并不是哲学在公众取得的胜利,他与他的理论一起成为了那些“幸福的倒霉蛋”们鉴定身份阶层的象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变成了日常机构之一。
对于执着于从梦境中探索世界之谜的大众而言,弗洛伊德就像是是现代人精神的魔法师,是解决是现代人症候——那剂包治百病的“神药”。
他可以从最为神秘的梦境入手,通过精神分析以探索人类心底最为隐秘的角落.....癔症、恋母、弑父、情欲、性幻想这些极为个人的隐私都成为了精神分析必不可少的证据。精神分析——成为了一种不容质疑的解释,通过象征、神话、魔法式的解析,将神秘的梦境与人生经验变成了有迹可循的真理。
作为故事的主人,弗洛伊德——与他那句被重复千万遍的名言“梦是被压抑的愿望的实现”一起,长久以来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现代”神话”的模板。
历史,总是如此的吊诡。如同弗洛伊德撰写《摩西与一神教》时的“野心”一样,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翁福雷以同样的方式,用“毁坏”建构了弗洛伊德——作为偶像的一生。
在《一个偶像的黄昏》一书中,米歇尔·翁福雷借由弗洛伊德的书信、文档、专著、演讲及个人经历,重新讲述了一个在精神分析探索徘徊不前、将精神问题不断躯体化的弗洛伊德。
除了对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还将矛头指向了将弗洛伊德包装成“圣人”的传记学家与公众们——
人们总是喜欢听圣人如何创造神话的故事,并将其作为了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一个偶像的黄昏》的序言中,作者这样写道,世界上仅有一个弗洛伊德者,而他已经于1939年9月23日死在了自己床上。
图片源自网络与“歌功颂德”式的传记作品不同,《一个偶像的黄昏》保持了学术性的严谨,并通过大量的资料、书信以及作者对于哲学理论的阐释(作者约莫是尼采的铁粉),用长达500多页的篇幅列举了弗洛伊德的五大“罪状”、三十二章“证据”。
在作者看来,大众所迷信的“精神分析”不过是弗洛伊德精心设计的一个梦,这个梦诞生于弗洛伊德对于自己人生轨迹的讨论,而逐渐提纯为艺术作品创作的母题。
弗洛伊德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圣人,他自两岁半时在从莱比锡到维也纳的夜班火车车厢中怀有的希望看见母亲裸体的童年愿望——
作者以弗洛伊德自己的理论评价了弗洛伊德的一生,“这个愿望引领他从童年走向了精神分析的躺椅——变成了精神分析的科学真理。”
在《一个偶像的黄昏》中,不乏相当严肃的学术探讨,也充斥着作者歇斯底里式的愤怒。
但因为作者过于有理有据,以至于读到后面一看到作者滔滔不绝的黑话与一连串排山倒海的排比句,甚至让人觉得弗洛伊德有点可怜.....
《一个偶像的黄昏》,不仅是讲述作为大众偶像的弗洛伊德从神坛落下的故事(当然弗洛伊德有争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更是对于弗洛伊德如何成为偶像之经过的反思。
听闻《一个偶像的黄昏》在法国2周内卖了10万册,偶像的诞生与偶像的没落,大抵都是让人兴奋的。
《一个偶像的黄昏》读后感(九):弗洛伊德的“隐秘的角落”
弗洛伊德的地位有多高?翻开任何一本心理学入门式教科书,弗洛伊德的名字,都伴随着“精神分析“”先驱/创始人“的字眼,出现在最醒目的位置。彼得沃森的《思想史》丛书,是以弗洛伊德为分界,将人类从火至互联网时代浩浩汤汤的思想分隔开来的。
潜意识、心理压抑、幼稚性欲、心理的三重划分(本我,自我,超我)......人对自身的解剖到达了另一个维度。
而关于弗洛伊德的争议,或者彻底的否认从未停歇过。阅读米歇尔翁弗雷的《一个偶像的黄昏——弗洛伊德的谎言》一书,就仿佛置身于一次对弗洛伊德的大型批斗会现场。但令人叫绝的是,他的(几乎)所有批斗,都有据可证。如果你未曾完整阅读过弗洛伊德的作品,未曾步入过心理学的殿堂内,而是先阅读完这本书,那么,弗洛伊德在你心目中的印象,可能就此蒙尘。
书的封面,赫然写着四个“错”字,列举了弗洛伊德的四个谎言——自称科学家;以文学心理学,自传体文学作品的形式提出理论;并未治愈病人,反而导致部分病人病情加重;使用可卡因、电疗法,以及骇人听闻的冷却导管疗法进行治疗。
然而,作者对弗洛伊德的揭露,远不止这四点,在结论”辩证的幻觉“一章,他回顾了全书中对弗洛伊德反驳的所有观点,粗略一数,将近二十条。我仅择出对我震动比较大的几点。
一个尼采式的反哲学者
以哲学作为最初目标的弗洛伊德,最后却用哲学的方式否定和反对理性主义哲学。弗洛伊德在年轻时曾视尼采为“一种无法企及的高贵”,而后,又对尼采有旷日持久的特殊反感。作者推论,似乎是无法企及的尼采式高贵,让弗洛伊德产生了诋毁曾经崇拜的偶像的念头和行为。
一个俄狄浦斯式的“科学”家
这是弗洛伊德的家庭:老夫少妻年龄悬殊的父母,三代人交织而成的再婚家庭关系。
他对年迈的父亲是否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疑虑重重,他幻想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取代父亲的性位置;他对弟弟妹妹们的出生怀有如对竞争对手般的嫉妒和敌意;他因父亲偷走他的爱情而恼怒,他在诱惑理论中假设了他与女儿上床的可能。
弗洛伊德将自己的情况作为一种普遍的存在。“俄狄浦斯情结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问题,但他成功地让全人类都患上了精神症,因为一旦让全宇宙都患上了一样的病症,他自己的神经症就会因此显得更容易承受,症状更轻,痛苦更少。”当所有人都患上这种病,就没有人是病人了。将己身作为思考的起点,瞄准的是他个人的救赎。
一个想要制作一件精美艺术品的唯美主义者
自诩为“科学家”的弗洛伊德,其实是用小说模式来叙述病案,在文学性记述中获得乐趣,比起科学的精神分析,他所做的文学心理学部分比重更大。临床治疗、结果、疗愈,对他而言统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只有弗洛伊德用全部时间去建构的世界观。
他劣迹斑斑。年轻时的他错把神经症当成脑膜炎,还辩驳那时的医学界都在犯此错误。他用静脉注射可卡因去治疗一个有吗啡因的朋友,导致朋友死亡。在解析梦的过程中,他既扮演法官,又扮演罪犯;那些他声称治愈了的病例,其实并没有被治愈。他还在未经过病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了对方的话语......不论是如今还是曾经的心理学界,这都是被禁止和唾弃的行为。
弗洛伊德不断将欲望当做现实,比起科学家,他更像是一名“艺术家”。
一个辩证的幻觉,一个幻觉的未来,一个偶像的黄昏......
弗洛伊德的母亲,将他的长子——弗洛伊德,视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许弗洛伊德的自恋是由此开始的。作者提到,弗洛伊德为了让《梦的解析》出版年份更具有开端性,是个整数,而篡改了《梦的解析》的出版日期,由1899年改为1900年。他将自己日记、笔记、信件以及14年来的工作文件全部焚烧;他为了掩盖自己分析方法的失败而篡改了临床结果。
他的一生,都在无限掩饰这些,又无尽放大那些。跟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你我没什么本质不同。
不过,作者当然没有全盘否定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让“性”得以堂堂正正进入西方思想的视野;他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即使是提出而并非发明)。他当然伟大,毕竟,我们对于自身的探索,对于那些个隐秘角落的挖掘,永不停歇。
世间仅有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而他已于1939年9月23日死在了自己的床上。弗洛伊德的凝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