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记忆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7-09 09:44: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4

《艺术的记忆》是一本由[韩]李真淑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艺术的记忆》精选点评:●好读,两天读完。只有少数句子翻译不准确。●之前对韩国作者有偏见,感觉总是幽怨调调,在朋友最近寄来的书

艺术的记忆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的记忆》是一本由[韩]李真淑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的记忆》精选点评:

  ●好读,两天读完。只有少数句子翻译不准确。

  ●之前对韩国作者有偏见,感觉总是幽怨调调,在朋友最近寄来的书中发现了此书,读了半个下午。还算是客观冷静吧,历史事件和艺术作品的结合没有尬聊,叙述还算流畅。不知是作者有克制,还是出版社“把关”了。

  ●角度新颖,文字挺顺,没翻译腔

  ●有观点,有内容,读起来舒服,文字没有“疙里疙瘩”的感觉,把之前一些零星获取的关于历史和艺术的碎片知识结合起来了,也是难得了,挺好!

  《艺术的记忆》读后感(一):留在画布上的历史

  《艺术的记忆---名画背后的世界史》 1.在最美丽的事物之间插入不起眼甚至是令人生厌的虫子,在完美中安排着象征腐败和灭绝的东西。“记住,你只是一个凡人,记住,你终有一死。” 2.现代文化的关键词“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痛苦的。 3.静物画是一种充分满足想要将美好事物永久保存下来的欲望的绘画形式。 4.巴洛克艺术,1600年至1750年,盛行欧洲,反宗教革命,体现在整个艺术领域,基本特点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严肃,含蓄均衡,崇尚豪华气派,强烈感情的体现,气氛紧张。 5.洛可可艺术,替代巴洛克艺术,十八世纪,特点,繁复,精美,轻快,追求感官上的舒适。画家们终日徘徊在白日梦般的爱情中,用手中的画笔将一切都晕染上甜蜜而成熟的色彩,主打色是象征甜蜜爱情的粉红色。 6.印象派,描绘美妙变幻的光和空气中的大自然的一瞬间,就像是一抬眼瞟到的瞬间印象,大多在室外创作,又称为外光派。(代表人物,莫奈,莫奈式印象派,光与色彩) 7.抽象派,脱离模仿自然(代表人物,梵高)。 8.立体主义,描绘正反两面的画法,物理学对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分析(代表人物,毕加索)。 9.不论何时都要留下协商的余地,这才是论战的关键。

  《艺术的记忆》读后感(二):溯源:思想的色彩标本

  溯源:思想的色彩标本 欧洲文明的繁盛阶段,多是以中世纪开始的。那个时候,早期古罗马、古希腊等古典艺术逐渐式微,欧洲已进入了封建社会,社会结构的改变,也相应地让生产力大幅度进步,社会繁荣带动了科技进步、文明进步,因此在艺术上也产生了巨大进步。 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多种艺术形式都出现繁荣,并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某一个时期或者阶段之内,它甚至占有垄断地位,成为一种风尚和引领,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之一。文学,美术,音乐,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都展示了这一点。 一个根本的事实是,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脱离不开社会发展的现实,都离不开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这是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人的创造,都为人服务,都表现着画家的认识和思想。从某种角度来说,思想和艺术是一体的,是互为里表的。人,既是思想的发源,也是艺术表达的实现者,同时人也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关系统合起来,即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 《艺术的记忆:名画背后的世界史》,就是以艺术中绘画作品为标本,来分析,来阐述,然后具体展开社会发展的历史的。从书中选取的绘画作品范围来看,大部分都是欧洲的油画,也有一些木刻和现代艺术装置,但是是以绘画为主的。油画是垄断了欧洲美术发展的绝对主角,其也成为日后世界美术表现形式的统领者。 因为要从一幅幅彩色的标本来展开历史,所以被展开来的历史也呈现了片段化。但是整体上,作家还是力图把它们连掇起来,形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历史图景。从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到罗马教廷的文艺复兴,以及荷兰黄金时代市民的生活,美国独立,以及同期或渐次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俄国革命,向着东方的殖民主义战争,二十世纪的大萧条时代等等,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已有顺序。作家通过对绘画作品的阐释和解析,把历史的关键点呈现出来了。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本书呈现的是整体历史,但是其实重点还是在于艺术。我们看到了作家剖析每一幅经典绘画作品时,除了对画家的生平,技艺进行记录以外,着重的还把当时社会的人文思想进行了叙述和交代。比如最重要的宗教背景,它其实可以说是贯穿欧洲大陆以及多半个世界的人文主轴,几乎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它展开。包括后来的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分裂,以及其内部出现的各种派别,这都会对艺术创作产生巨大影响,有时候甚至是绝对影响。 当宗教思想被科学的光明照耀稀释以后,新的现代个体解放,崇尚自由独立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画家的画作也随着思想变化转向现代领域。还有一点,记事纪实其实是最古老的绘画传统,画家虽进行艺术创作再加工,表现得仍然不离开这个宗旨。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演进,照相,电影等新技术的诞生,绘画的这种功能在式微,也出现了变异。比如毕加索的现代派艺术,就是对古老传统的变革和创新。这里面,当然也有绘画技法的进步和跨越。 总之,读了此部作品,不但认识了人类绘画的发展技艺、特点、渊源,也对人类社会的历史重新温习熟悉了一次。欣赏一部绘画作品,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人文知识,你是无法解读画家的创作宗旨,更不能了解其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关键。所以,看了这部书,真是增益不少。

  《艺术的记忆》读后感(三):《艺术的历史:名画背后的世界史》:破译名画背后的“摩斯密码”

  我从来都相信,那些“不会说话”的存在,都背负着很多很多的记忆,譬如文字、影像、画作,他们从一个又一个或动荡不安,或繁华祥和的时代中走来,见过了真正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时代和文明的每一次进步。

  所以,对于“艺术是有记忆的”这个观点,我真的是无比认同的,即便艺术也可能存在一些记忆的“偏差”,但是它们之所以能够存在,皆是艺术家们付诸于大量的经历和情感去塑造的,那是对于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反馈。

  不仅文字可以记录历史,其实在一幅幅名画的背后,也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世界史。蒋勋先生在《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中曾写到过这样一句话:“美是人类一路走来艰难的记忆”,这种美在很多时候就是体现在艺术上的,艺术背后的那些记忆,有艰难困苦,有矛盾和割裂,也有走向和谐统一的时候。

  艺术,也是历史的一种载体,也是人类发展轨迹的见证。

  《艺术的历史:名画背后的世界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从艺术的层面来分析名画背后所承载的历史片段,或许我们见识过很多欣赏名画的角度和方法,技巧、色彩、派别……将历史和艺术联系在一起,不仅角度新颖独特,也有很硬核的知识内容,可读性很强。

  如同法国诗人保罗·瓦勒里所说:“年轻人会找到自己的诗人,为了找到自己的诗人,他们日夜期盼。”

  名画背后的世界史,正是我们所寻觅的一首别样的诗,我们寻寻觅觅地去探求着“真相”,也同时被那些故事所震撼,这是历史的魅力,也是艺术的魅力。

名画中令人啧啧称奇的伟大预言

  提起艺术,总是绕不开文艺复兴时期的。顾名思义,文艺复兴是文化和艺术的再度兴起,也象征着希腊主义和希伯来主义的重新融合。

  在那个见证伟大历史的时期,涌现出很多我们熟悉的艺术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列奥纳多·达芬奇、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米开朗基罗……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一段历史记录下来,隐藏于各个艺术作品背后。

  在当时的欧洲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家族,他们放过高利贷,也当过银行家,他们资助过艺术,还兴建过教堂,甚至诞生了3个教皇、2个王后,是佛罗伦萨13世纪至17世纪时期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他们就是“美第奇家族”。

  说是美第奇家族推动了这场举世闻名文艺复兴运动也不为过,虽不能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但绝对可以说如果没有美第奇家族,或许意大利文艺复兴就会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艺术的历史:名画背后的世界史》中就介绍了这样的一幅画,它描绘了美第奇家族祖孙三代身骑白马行进于节日游行队伍之中的场景,与此同时,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如今看来这幅画还于是着美第奇家族的未来,历史中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巧合,艺术也是如此。

  这幅画就是意大利画家贝诺佐·哥佐利的名作《三王行列》。

  画中的美第奇家族祖孙三代,身着华服,前呼后拥,其中有一个少年骑着一匹白马,头戴王冠,身穿金黄色华贵服装,他就是洛伦佐·德·梅第奇,他后来统治佛罗伦萨数10年,是文艺复兴历史上的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

  《三王行列》的这番隆重而奢华的场景,恰巧与美第奇家族的发展轨迹不谋而合,头戴王冠、身披金袍的洛伦佐·德·梅第奇成就最高,甚至被誉为“伟大的洛伦佐”,他身后的父亲皮耶罗·德·梅第奇和祖父科西莫·德·梅第奇,低调而谦逊,追随于他的身后,协助他带领整个美第奇家族走进传奇史话。

  从农民起家的一个家族,不仅持续了几代的辉煌,甚至推进了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可谓是一场传奇了,他们的辉煌是来自家族中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和顽强努力,然后将这些无与伦比的财富投诸于艺术,让那么多有着艺术天赋却苦于贫困潦倒的艺术家们有了全心去完成创作的资本和倚靠,于是才有了当时最大的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有了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藏品达十三万件的乌菲奇美术馆,有了波提切利笔下经典的维纳斯形象,有了米开朗基罗刻刀下的大卫。

  有意也好无意也罢,美第奇家族终是让这些艺术不朽,成为传世经典。

一个漂亮女人间接引发的血案

  1789年的七月,法国爆发力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这场大革命让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也让法国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历史上称之为“法国大革命”。

  然而促使这场革命大爆发的导火索之一,竟然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倾国倾城却又奢华无度的女人,她就是被称为“赤字夫人”的法兰西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玛丽王后的称号其实并不止“赤字夫人”一个,曾几何时,她被称为“洛可可的玫瑰”,她不仅这在时装、装饰、室内设计方面独具艺术的创造力,更是开创了一个属于玛丽的洛可可时代,诠释着属于皇室宫廷的艺术。

  在伊丽莎白·维热·勒布伦的名画《手持玫瑰花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中,风姿绰约的玛丽身着一袭华贵的深色长裙,手持玫瑰,庄重中不乏妩媚与风情。

  这位出生于奥地利的法兰西王后,她优雅美丽又天真无邪,她从小备受宠爱,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她渴望简单的田园生活,却又深深地迷恋着奢侈与豪华。

  在十四岁的时候,玛丽嫁给了当时还是法国王储的路易十六,随后“穿过两旁毕恭毕敬夹道欢送的人群,驰向她的命运”。

  路易十六温和却懦弱,这让玛丽更加娇奢任性,她花钱如流水却似乎并不自知,甚至传闻在大臣告知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天真”的玛丽皇后还面带甜蜜微笑地温柔问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这个传闻或许只是被硬加在玛丽的身上,但却真实反应出她的一些性格和习惯,这样形容玛丽王后,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玛丽被控诉的又何止这一点?“偷情”、“通奸”等等丑闻的种种指控让她饱受争议,她的奢华无度更是让陷入财政窘迫的法国王室被反对和指责,王室征收的税额越来越高,经济的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社会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终于,这些还饿着肚子的人们不得不奋起反抗,点燃法国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而这位曾被认为是“被神选中的王后”的玛丽王后,最终却成为了法国第一位被压上刑台的“断头王后”,面对着所有的羞辱,也背负了很多莫须有的罪名,于民众的怒吼声和革命者的逼迫中,魂断于断头台上,结束了她38年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用艺术记录历史、解读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也当时时刻刻带给我们反思,从名画中读懂艺术,从艺术中了解历史,从历史中思考发展。

  我们的人类社会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经历过很多战争和革命,经历过改朝换代的时代巨变,但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生与死,爱和恨都是无可避免的,也和那些大事件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进程,所以名画之中不仅有场面奢华的出行,有家喻户晓的名人,也有朴素真实的生活,有清晨的一缕阳光和路边静静绽放的花儿 。

  当这所有的一切被艺术记录下来,我们再通过他们去解读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之时,有一种别样的趣味,像是在通过这一幅幅的名画,破译它们背后的“摩斯密码”,追寻历史的真相,如此一想,更有些不忍释卷了。

  《艺术的记忆》读后感(四):像看悬疑小说一样欣赏世界名画

  前段时间去“798”看毕加索画展,其中有两幅实在看不懂,边上也没有解释。于是暗暗观察其他看展的人怎么交流的,试图挖掘点信息。结果发现,看的人要么也直言“看不懂”,要么就是独自盯着画沉思。

  大概,这就是艺术吧。

  众所周知,但凡“艺术”的东西,似乎都与我们的日常比较远。“看不懂就对了”,它就像一小撮专业人士的自嗨。在他们眼里,世界名画自有它们的内涵的人文精神,但在普通人眼里,这不过是一幅不怎么“漂亮”的画。

  很多人说,学习艺术,可以让人更有气质。于是越来越多的鉴赏课层出不穷。可,令人诟病的是,这些鉴赏课大都告诉人们,这幅画是谁画于什么年代,什么样的背景,描绘了什么历史事件。因为它们承载了历史,展现了艺术家们的思想,技巧较以往有什么样的进步,所以出名。

  这么说,好像没问题。但,这与普罗大众有什么关系呢?艺术距离人还是很远。

  究其原因,这些介绍性书籍一直是将作品分割开来讲。像一个个需要被记忆的单词一样,呈静态。

  英语厉害的人都知道,只有把单词放进句子、文章中,才有价值,也才好记。这种学习是呈动态的。

  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开始记录历史。绘画、雕刻、写作、神话故事,几千年后,历史学家们就通过解读前人留下的痕迹,拼凑并幻想那个时代人们的艺术与生活。

  这个拼凑的过程,即是解谜的过程,有趣、烧脑、好玩,充满趣味性。但这个过程,却鲜少有人披露。

  这也是《艺术的记忆》这本书的珍贵之处。

  作者以世界名画为素材,像看悬疑故事一样,手把手教读者怎么从画中的蛛丝马迹里看懂一幅画。同时,抛砖引玉自我思考每幅画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并将这些画串联起来,拼凑出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阅读这本书,就会发现,每幅画的解读并非只能有一种。

  本书的作者是韩国作家李真淑,作者先后在首尔大学德语系和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美术系学习,深入钻研世界美术史,并写出《俄罗斯美术史》《美术大爆炸》《伟大的美术书》等作品。

01.如何欣赏一幅世界名画?

  很多人应该对这幅画比较眼熟了:

  这幅画叫做《阿尔诺芬尼夫妇》,画中主要人物即是这对新婚夫妇。

  逼仄的房间,面无表情的二人,这样的画居然能成世界名画?

  甚至后来,不少人还在这幅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

  这幅画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这么多人喜欢?

  这幅画中左边站在窗边的男性是服装商兼葡萄酒商乔瓦尼·阿尔诺芬尼,他身穿紫色大衣,头戴礼帽。神态严肃。左手牵着未婚妻,右手举起。

  右边是他的妻子乔瓦尼·塞娜米。她头戴礼巾,身穿绿色拖地长袍,右上放在未婚夫手里,左手攥着长袍的一角,手指微微外翻。此刻,她的眼神似乎在看未婚夫,却又有些羞怯。

  狗在西方很多画作中多有出现,《这幅画里原来有狗》一书中就对古今有狗的名画做了梳理与分析。它“被赋予了引导、保护、忠诚、警觉和爱等诸多象征寓意”。

  这幅《阿尔诺芬尼夫妇》中狗的意象也颇为有名。画家在两人中间放置了一只狗,它与主人完全没有交流,只是被当做一个道德符号放在此处。寓意爱情的忠贞不渝。

  左下角和两人身后地毯旁的拖鞋,和摩西进入一个新地方时一定要拖鞋再进去这个典故有关,寓意“神圣”。

  再看后面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子里倒映出两人的背影。此外还有一个穿蓝色衣服的人。此人,正是画家扬·凡·艾克。镜子上方,画家用罗马字体写了一行字:扬·凡·艾克在此,1434。

  存在感很强了。

  再看镜子四周,镶刻了十幅耶稣受难图,旁边还挂着念珠。这传达了婚姻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重要性。

  再往右,挂了一把扫把,寓意女主人要做好家务。床头雕刻了对生产有助的圣玛格丽特,表示女主人有繁衍子嗣的任务。

  红鞋,红毯,红床,则寓意着激情与热闹。更代表着与宗教相对的“世俗”。

  这幅画的成画时间是1434年,从时间上看,正处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彼时,欧洲刚刚经历了“黑死病”,人口整体损折了1/3,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价格的提升。

  因此,封建庄园制度下依附于庄园主的农奴摆脱了农奴身份,成为拥有自由的雇佣劳动者。

  之后的商业革命,促使这些劳动者纷纷进入工厂打工。资本家出现。

  画中的阿尔诺芬尼便是其一。阿尔诺芬尼家族以手工纺织业闻名,是意大利莉卢卡地区有名的商人世家。

  不过,画中男性究竟是家族中哪位阿尔诺芬尼,学术界也曾做了一番讨论。近年来,比较统一的说法是乔万尼·德·尼古拉·阿尔诺芬尼。此人在1419年后迁入勃艮第,做绸缎、纺织品、壁毯生意。

  这在画中也多有呈现。

  最后,男主人身后柜子上散落的柑橘,实质上也有暗示。在勃艮第,柑橘是一种非常稀有珍贵的水果,因此,有学者推测,他也许也在做柑橘贸易的生意。

  中世纪时期,美术作品中多是基督教的神,或贵族阶级。而这幅画中的夫妇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或者说市民阶层。

  这幅画,明确透露出一个讯息:1434年在欧洲地区,资产阶级已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阿尔诺芬尼夫妇》这幅画,看起来简单——记录了一对新婚夫妇,实则暗含不少玄机,当时市民阶层的结婚习俗,夫妻二人间的关系,以及阿尔诺芬尼本人的相关事迹,也因有史料记载更加丰富。

02.以名画视角读历史

  《艺术的记忆》一书中有将近200幅画,每一幅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读者结合史料抽丝剥茧推理的爽感,绝不亚于阅读一本悬疑小说。

  作者通过这些画作,将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荷兰黄金时代、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美国独立、帝国主义扩展、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这600年间的历史事件进行了串联。可以说这本书是不亚于一次画展的体量的。

  美术评论家大卫·希基说:一个王朝覆灭时,国家崩溃,学说、理论失去说服力,政府机构瘫痪,但是这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会一直流传下来。

  例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举足轻重的美第奇家族。想必很多人在经济学、艺术史、历史方面书籍都见过它的大名。从1434年到1737年,这个家族在佛罗伦萨活跃了大约有300年时间。其中从科西莫出生的1389年到洛伦佐去世的1492年,是美第奇家族最繁荣的时期,也正是佛罗伦萨历史上最灿烂的时代。

  布克哈特曾经对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大加赞赏,“对古代文化如此热忱崇奉,并且认识到它是一切需要中的第一个和最大的需要,则除了15世纪和16世纪的佛罗伦萨人之外,是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

  这种对古代文化的大力推崇正是得益于美第奇家族的偏爱和经济上的扶持。不仅如此,他们还帮助15世纪的佛罗伦萨的形成了“对科学的探索,对古典艺术传统的推崇和复兴”这一显著特点。我们今天看达·芬奇,他对待艺术的态度是不是正如对待科学一般理性呢?他对透视法、解剖及明暗等绘画技法,都是艺术史上至高的成就。书中萨桥画的《圣三位一体》用的也正是透视法。

  有人说,没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依然会进行文艺复兴,但也许不是出现这种群星荟萃的局面。

  除了对艺术的狂热,还有一个原因是美第奇家族投资艺术的直接原因:为了洗去罪孽。

  美第奇家族靠银钱倒换起家,后来还做银行高利贷生意,在基督教世界里,这是不被上帝接受的。想要洗去罪孽,他们必须按照主教的命令,捐赠大量金钱或捐教堂给教会。这就是所谓的“功德赎罪说。”

  今天,我们去圣马可教堂,还能看到那间属于科西莫私人的静修室,室内有一副壁画《三贤士之旅》,画中,美第奇家族装扮成从东房来朝圣的三贤士。陈丹青的节目《局部》中也有提及,每年的1月6日是当地的三贤士节日,届时,美第奇家族成员会扮成三贤士,带领大家游行欢庆,实际是对画中人物活动的还原。

  书中诸如此类的画作还有很多,仔细研究,每一幅背后的故事都别有洞天。美第奇家族的传奇还未完结,名画背后的历史还在继续,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艺术作品的记录,世界文明会有多少缺失啊。譬如古代印度。

  《艺术的记忆》读后感(五):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E.H.贡布里希

  艺术有多种表现形式,音乐、文学、电影、绘画等等,而绘画能够最为明晰、直白的让观众迅速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最初级的绘画是“模仿”,角度、距离、光线等都会影响创作者的笔触,艺术家眼中所看到的事物和脑海中所呈现的事物可能是不同的,国情、宗教、历史环境的协同作用下缔造出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如印象派、洛可可、巴洛克、达达、超现实等等。

  王希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画下了《千里江山图》,宋徽宗作为华夏历史上最出名的文艺青年,花费大量的金钱培养宫廷画家,举世闻名的杰作诞生,宋徽宗功不可没;梵高看到贫困农家晚上聚在昏暗的灯光下吃土豆的景象创造出了《吃马铃薯的人》,一反印象派朦胧美的常态,梵高的创作风格与他的慈悲为怀的基督教家庭息息相关;在教皇的要求下,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画下了世界的瑰宝《创世纪》。艺术因艺术家的不同而不同,艺术家因视觉文化知识的不同而不同,世界历史的变迁在各国画家的笔下体现的淋漓尽致,宗教的变革、国家体制的转变、革命运动的进程、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及推动世界历史车轮翻滚的“战争”,所有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在画作里看到,而画作的背后实际上是一部跃然纸上的世界史。

  宗教

  宗教画最先繁荣昌盛的时期当属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幕后推手美第奇家族功不可没。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拥有强大势力、富可敌国的名门望族。科西莫·德·美第奇在这场文艺复兴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他的经济支援下,文艺复兴时期最耀眼的艺术成就“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完工了。布鲁内莱斯基在修建穹顶的过程中,发明了透视法,以画面上的一点为消失点,所有的事物都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这本被用于建筑草稿的画法被布鲁内莱斯基的好友马萨乔用于宗教画中,1426-1428年期间马萨乔第一次运用透视法所画的《圣三位一体》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圣三位一体》

  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竣工不仅将文艺复兴推向了高潮,也将美第奇家族推向了高峰,科西莫·德·美第奇被人们称为“国父”,家族势力如日中天。1459-1461年期间,贝诺佐·戈佐利所画的《三王行列》,军队浩浩荡荡、延绵不绝,画作的“C位”,身穿金色锦服、骑着英俊白马的军队领头人是年仅12岁的洛伦佐·德·美第奇,它无声的暗示着当下正是美第奇家族的辉煌岁月,家族蓬勃生长的趋势无人可挡。

《三王行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巅峰之后迎来了没落。1492年洛伦佐去世后,美第奇家族的独裁统治遭到了彻底的批判,1494年,继承了美第奇家族大权的洛伦佐长子皮埃罗·德·美第奇在法国入侵佛罗伦萨时落荒而逃。统治者的败北导致人心涣散,佛罗伦萨的市议员向在罗马大出风头的青年雕塑家米开朗基罗预定足以唤起市民凝聚力的巨人雕像《大卫》。1501-1504年期间,《大卫》竣工,该大理石雕像肌肉饱满、神情坚定,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年轻人蓬勃的朝气,驻足观看时甚至能听到血液奔腾的声响。

《大卫》

  1517年马丁·路德神父的发起的宗教改革将文艺复兴推向了终点,宗教改革的基础不仅是信仰的个人自主,还有对统治者阶级的理论质疑。1526年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画作《四使徒》很好地展现了宗教改革对平民百姓的影响,画中的四使徒互相靠近,对着福音书指指点点,图中约翰与彼得甚是亲近,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圣经》广为流传,伴随着对基督经典阅读的普及,信徒们开始有了自己对于上帝的理解和看法,人类在神的面前演变为以个体形式存在,以宗教统治人民的社会形式逐渐削弱。

《四使徒》

  有人支持改革就一定会有人反对改革,由天主教发起的反宗教改革运动,成为17世纪巴洛克美术的原动力,巴洛克的特点是旨在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和含蓄,崇尚豪华、奢侈和气派,如果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是小家碧玉,那么巴洛克绘画风格当属大家闺秀。如1601年卡拉瓦乔运用明暗对比法所创作的《圣保罗的忏悔》,传教的耶稣与从马背上跌落至地的扫罗,明明是一幅静止的画面,却更像是一场恢宏的话剧。肌肉结实的青少年扫罗,躺在冰冷的地上,闭着双眼,两手抱向虚无,似乎在悉心聆听耶稣的圣音。耶稣紧皱的眉头,如石子丢入湖中,一石激起千层浪,他手握十字架伸向扫罗,虔诚地布道。

《圣保罗的忏悔》

  生活

  毕赣的《路边野餐》上映时,口碑在文艺青年群体中一传十,十传百,将它称为文艺青年的“猫薄荷”也不为过。2019年年底出品方以“世纪一吻”作为宣传标语,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房大卖,但观众并不买账,它创造出了当年猫眼电影的最低分。一时间各大社交媒体各抒己见,电影是否应该娱乐化,文艺电影是否应该用商业片的模式宣传引起了十分激烈的争论。

  在我看来,文艺并不是服务于生活的,而是创造生活的,记录生活的,是导演、作家、画家等群体精神世界的自我展现,电影的宣传方法也属于一种创造手段。

  绘画是最容易体现出生活变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多擅长以神话故事或历史经典事件为题材进行创作,有的是为了奉承上级,有的是为了夸大宗教信仰,而让-弗朗索瓦·米勒则另辟蹊径将伟人画中的理念和创作方法原封不动地搬到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画中,他所缔造的“没有英雄的英雄主义”将寻常百姓的生活带到了公众的视野里,如1857年的作品《拾穗者》,农妇的寻常动作本身不具备英雄色彩,米勒却将她们置于画面中央,即使弓着身子捡拾麦穗,却不见一丝佝偻的迹象,在米勒的笔触下农妇的动作被赋予了优雅性,虽然这与劳动者艰苦耐劳的形象背道而驰,却获得了社会极高的关注和赞誉。工业化的推进很可能促使农民移居城市,先有农村后有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属于时代的无名英雄,她们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

《拾穗者》

  当工业化逐渐取代农业化,画作中的人物便转向了工人,1875年德国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创作的《轧铁工厂》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特征,19世纪70年代,德国工业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无情剥削底层工人,工人们一天平均工作15-16小时,所得报酬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画作的右下角稚嫩的少年正在兜售盒饭,这也从侧面说明工人忙碌的工作将家庭挤到了一边,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画面中央粗犷的工人大叔拿着硕大的铁夹,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钢铁巨兽,时刻准备着将面前的钢铁巨兽降服在自己的铁钳之下,这幅画不仅仅是对工人阶级力量的歌颂,也反映出了劳动者的艰辛,资本家的剥削。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们为维护自己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的合法权益举行大罢工时,还同当地警察发生了冲突。这场冲突爆发于1886年5月1日,为了纪念工人们为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而战,这一天被定为国际劳动节。

《轧铁工厂》

  随着劳动者登上历史舞台,意大利画家沃尔佩多从工人阶级大罢工事件获得灵感,于1899-1902年期间运用卡拉瓦乔的明暗对比法创作了恢宏的画作《第四阶级》,画面中央穿着粗布马甲的工人,帽檐的阴影以及厚实的虬髯遮住了他面部刚毅的表情,他昂首挺胸的向前迈着自信的步伐,身后井然有序的工人群体如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军人,他们无声的宣示着,工人阶级将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写时代!这幅作品成为象征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社会抗争的工人联合会和工人运动的标志。

《第四阶级》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后,过了些年,英国人理查德·特雷维塞克运用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于1802年发明了蒸汽火车头,高速移动的交通工具带领世界进入到新的纪元。诗人波德莱尔将现代性的特征定义为瞬间的、短暂的、偶然的。在速度得到提升的同时,这迫使人们注重当下,自此产生了一些热衷于表现这样视觉角度变化的画家,这些人被称为印象派。印象派诞生之初并不被外人接受,事物革新之时肯定会遭受到诸多质疑,鲜有美术馆愿意承办印象派画家的画展。

  捕捉瞬间印象,摒弃视觉知识,感性的、朦胧的画风在经历了多年的质疑后,慢慢走向了正统。最出名的,最先一批尝试印象派的大师莫奈于1873年所创作的《阿让特伊附近的罂粟田》将美妙变换的光和空气中的大自然的一瞬间的美描绘到了极致,手持阳伞的莫奈夫人与儿子如鲜红的罂粟花旁的精灵,浩瀚的湛蓝的天空、遥远的古铜色的宅邸、成片的殷红的罂粟花所有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的融汇在一起,观者仿佛坐着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转瞬即逝的一瞬间却成为了旅途最为难忘的一眼。

《阿让特伊附近的罂粟田》

  1877年古斯塔夫·卡勒波特所创作的《巴黎的街道·雨天》将印象派的画图构造进行了一次改革,互不相识的行人在朦胧的雨天下悠闲的散着步,远景、近景相互交融,画面右侧的两个行人不知望向何处,他们没有被赋予结构上的重要性,也没有语义学的重要性,画中的人似乎都是背景。卡波勒特的作品,与注重光和色彩运用的莫奈式印象派风格有很大区别。他的果敢和革新性源于他认真探索了前人的创作本质,祛除了其中的欲望,选择了如同照片的偶尔视角。

《巴黎的街道·雨天》

  过了一年后,玛丽·卡萨特1878年借鉴卡勒波特的创作理念,并给画作增添了一份戏剧性,创作出了颇有意思的画作《包厢中》。画中的女子在剧院包厢中手持小巧精致的望远镜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在画面的左上方,我们可以到一位同样拿着望远镜的绅士,但他并没有望向舞台,他症聚精会神地望着包厢中这位优雅的女士。不由得想到卞之琳的诗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观者恐怕在看完画作后都会脑补一出情感大戏,将娱乐引进画作,大众对印象派的接受度更高了几分。

《包厢中》

  20世纪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剥夺了生命中鲜活的色彩,此后出现的现代美术被悲剧、恐怖和泪水所模糊,欣欣向荣的印象派被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本文标题: 艺术的记忆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7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西班牙的陌生人》经典读后感有感《五种感觉》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