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与石头》是一本由[美]理查德·桑内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肉体与石头》精选点评:●很有意思的议题,阅读过程经常让人联想到在当下中国的城市生活历程与感受,其实非常切己。内容
《肉体与石头》是一本由[美]理查德·桑内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肉体与石头》精选点评:
●很有意思的议题,阅读过程经常让人联想到在当下中国的城市生活历程与感受,其实非常切己。内容丰富,论述和写作风格肆意奔放,没有常见社科著作的代表性篇章布局结构,有时候跟不上趟。
●脑洞清奇 富有启发 令人反思
●关系不大,但还是有些启发。冷热部分,“身体中的热,似乎是一种主导人们视觉、听觉、行动与反应的力量”,恩培多克勒感觉论及亚里士多德的批判,感知是对实体的感知,言词与景象一样会对感官产生相同的实体印象,对言词的反应能力,与接收者身体热度有关。柏拉图处热的语言与论证的热度是描述而非比喻,所以麦克卢汉?妇女节仪式是一种换喻metonymy。Walter Burkert对理性logos与神话mythos的区分。群众移动。
●雅典的部分最好,裸体和声音建构人对城市或服从或欲求的想象。随着内容上西方文明两千年来肉体和石头越走越远,本书的论述也越来越呆板,从巴黎开始,书写城市的时候不见身体,讲述身体(大多是女性身体)又好像与城市没多大关联;威尼斯犹太人的部分稍好,毕竟涉及了“触摸”和隔离的关系。时间有限读雅典罗马威尼斯即可。
●翻阅。前面大半肉体多过石头?后面少半石头多过肉体?
●挺有意思的观点,但是感觉有用结论找线索的嫌疑(?)是我不懂,无语
●空间#火车车厢的内部空间视作用“沉默”来维持平衡和保持距离的“秩序”空间。
●没想到这书的结尾抚慰了疼痛中的我
●感官剥夺的城市设计在今日中国遍地皆是,曾记纽约城市设计刻意放弃环状分布,选择让居民可以随处而歇的设计方案,所以我想桑内特写此书的时候心情大致与我相同。从福柯的微观权力论入手,试图探讨身体与城市(石头)的关系,但很有趣的是沿着这种文化史的写法,渐渐地福柯之论变成了时隐时现的“里衬”,此书大部分时间在我看来完全是城市文明史,第一章的古希腊同性之爱冲击很大,后面有些地方明显感受到作者写飘了。论证并未很严谨,但显然不能就此批评,可贵之处完全就在于旁征博引的文明史和考察视角。有关无孔不入的权力渗透不须赘述,所以我还想从媒介环境学视角来解读此书。依照作者所述,权力需要渗透,渗透需要借助媒介,那么不管是柱子、街道还是地铁,都已经泛化为媒介,以影响社会。感觉还是在强调人本主义,即人非“结构”,而是肉身。
●想法还蛮有创意的,但离福柯还是有很长很长距离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一):如何从身体出发又最终可以超越身体?
政治经济的权力和文化知识会直接在身体的意象以及身体的延伸——空间(石头)上体现出来。其中,身体的感受有冷热,愉悦和痛苦,自由和束缚之分。同时,包括医学知识在内的有关身体的认知革新也会渗透进社会文化的共识,进而产生出不同的空间类型。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如何让社会中具有反应力的身体能找到感官上的舒适点?”
在 “开放民主”的希腊,公民的公开露阴和男性之间的爱抚被认为是对于全民的纽带和城市公共性的认同,言语和行为高度一致。基督教时期,人认识到了身体的不足。宗教在本质上是否定在地性而追求精神性和普世性的,但它必然需要在金钱、权力和愉悦的力量前进行“人化”,以形成一系列特有的空间场所和仪式规范。
人有惰性,寻求舒适、平衡而规避威胁、刺激。但是人也有能动性,会反抗权力中的支配性秩序。桑内特认为,“自由想让身体产生反应,就得接纳不结、困难和阻碍,并将它们作为自由经验的一部分。身体在面对阻碍时才能产生生命力”(P341)。我非常同意这种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西方价值。虽然舒适和愉悦能让人暂时地抽离现实,但是疼痛(包括感情上的)会不断地把人拉回现实,思考现实,所以痛对于人至关重要。痛让人获得自由。这需要严格的劳动和自我规训。
接着,桑内特又提出了一个更大更普遍的问题,在原子化、族群分裂的社会里如何构建命运共同体??当下,“个人主义与速度联手麻木了现代身体;让他们无法连接”(P356),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会让我们由内而向外去接触其他人,去体验他者呢?”(P414)桑内特仍然认为“疼痛”可以产生同情和连接,只要能意识到疼痛的根源,人的不完整,社会的缺陷,流放者就可以重新聚集起来。至于接下来会如何?没有答案。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二):如何让身体过一个感觉上丰富的生活?
世界丰富,脑容量又有限,看过了也未必记得住,快速理解一本书作者写作的动机、逻辑和方法,掠过构成文本肉体的知识细节,是阅读的方法?还是偷懒的借口?
《肉体与石头》是9年前看过的一本书,当时在执行365天每天一篇书评的自虐行为,我就是用前面的方式阅读该书,并概括了这本书的写作逻辑:
城市发展史被作者划分为三个阶段,以身体的不同器官命名——
古希腊和古罗马用“声音和眼睛的力量”参与城市生活,反映民主天性与秩序驯化。
“心脏的运动”则探讨中世纪城市理念和身体体验,现实的诱惑和心灵的转向,灵魂与信仰如何左右城市空间。
最后是“动脉与静脉”,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强调迅速、舒适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模式,个人主义得到强化,排斥了人的身体对城市的参与和在公共空间的停留,人们的感觉和感受能力越来越弱。
简而言之,作者找到一把重新梳理城市发展史的钥匙,即人的身体。而以总结作为阅读方法,就像畅通无阻的迅速,湮灭了阅读辛苦地攀爬,会不会像作者描述的“动脉与静脉”,减弱阅读的感觉和感受能力?
与之对比摄影的体验,大幅度的变焦镜头,轻松便利的就把影像拉到自己面前切片,而定焦只能通过身体移动拍摄理想画面,在行进的过程中,眼睛经历的细节信息会无限扩展,带来影像更多的可能。
例举书中两个片段,如果阅读过程忽略了这些文字,很难理解“肉体与石头”如何延伸为“感觉与空间”,理解什么是“让身体过一个感觉上丰富的生活?”
第一个是关于罗马城市空间与人体关系,以及发生的空间与人交织影响的利弊过程。简要描述其逻辑:自然设计了人体——建筑代表了一种人体的神秘延伸——设计空间需遵循人体比例——以身体的肚脐为中心(情感纽带)形成人体比例关系的城市几何学——形成严格统一的秩序——人们在伟大的建筑前保持庄重——清晰的空间次序规训着身体的行动——连婚姻的房间都应该是“秩序行为的学校”——灌输“正确的事”以及被逼做“正确的事”——可是这样的空间会抹杀多元性——导致死气沉沉的社会——不再有熟悉的愉悦,只有苍白、无趣及凄凉。
第二个是关于中古时期巴黎人如何设计能够省思内在的花园。他们认为这种花园设计必须有三个要素:凉亭、迷宫以及池塘。凉亭是有顶的空间,意味着在公共空间里面避免他人侵扰的边界。迷宫象征着灵魂努力地想在灵魂自己的中心找到上帝。池塘则是可以反射的表面,是人们可以照的镜子,修道院的设计者曾经对花园是否应该设置喷泉思考再三,最后觉得水流会破坏镜面的平静,妨碍沉思。
我相信,知识消化借助“逻辑思维”,知识广度借助各种书单榜单,是不靠谱的,只有当阅读深入到细节之中,我才能够确信回答这篇文章标题的设问——身体的确可以过上一个感觉丰富的生活,就像重新阅读《肉体与石头》,收获9年前未获得的“感觉上的丰富”。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三):城市的秘密
在阅读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时,正好听了一场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的演讲《城市发展规律与中国未来抉择》,讲座内容直击城镇化,屡屡提及身体的城镇化与智力的城镇化双重影响了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在演讲的最后,他以“尊重城市的生命规律”作结,与桑内特的思路不谋而合。只是,桑内特在《肉体与石头》中,将城市规划发展与身体文明进化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分析,他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从建筑、都市规划以及计划的实施中,能不能看出人类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困顿”?身体意识影响城市空间,肉体与石头的碰撞,构成了人类城市文明的血肉。
在整本《肉体与石头》中,桑内特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直面目前了无生趣甚至感官剥夺、身体间彼此隔离的现代城市生活与人类社会,而是放眼过去,寻找城市化历程中的得失经验。全书将身体与城市的联系分为三大部分:五官、心脏与血管,对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进行重点分析,最后落脚于现代都市,将历史的幕布拉开,以便挖掘城市的秘密。
城市的布局与空间的分布,皆来源于身体的需要,然后用石头建造城市,以承载文明的气质。对于古希腊人,裸露的身体与开放式的神庙构成了城市的雏形。雅典人是城市的情人,人体成为了城市中最伟大的艺术品,“展现自己是肯定自己身为市民的尊严”,在彼时彼城,暴露肉体代表了吐露灵魂,无论是开放的市集还是宏大的剧场,都彰显了古希腊的城市特点:石头所代表的阻隔仅限于城门,凸显了城市内外有别的特质,城墙与城门的守护,内部则通透坦白,彼此信任,其仪式感与氛围更接近于今日的婚宴大厅,如大家庭般敞亮温馨。
而当时间轴拉到罗马时期,由于宗教的进一步渗透,城市的定位亦发生了变革,城市中的建筑更贴近于“身体几何学”的规律。因为基督教的力量,罗马城市更像“世界舞台”,城市是“一个跨越幻觉与现实界限的演员,以沉默的默剧式身势语言来表演”,给朝圣的灵魂创造精神与世俗的双重空间。作为一神教的标志性建筑圣母堂,正是以人体之比例作为参照,让身体的奥秘与城市的秘密互为注脚。城市的中心由分散的市集成为聚集的广场,如同城市的肚脐,而线性的会堂与博物馆建筑则构成了城市的脊椎,空间层次清晰,互不打扰,一切如同信仰与生活一般有条有序。
当身体的觉醒与城市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同时到达巅峰状态,文明所面对的空间问题更为复杂,商业经济与宗教信仰两股力量,将身体与城市夹杂其间拉扯。经济让人自由、疏离,而宗教则千方百计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个把城市想象成有等级的身体空间,另一个则把城市想象成一个身体彼此联结的空间”。同时,由于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肉体结构亦有了更深的认识,身体的区别被进一步放大,同时带来了种族的隔离。为犹太人所建造的石墙,隔离与孤立了一部分人,肉体的疏离加剧,城市的空间整合由身体认同所左右。
当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城市将区块的割裂发展至极致,如身体将肌肉组织切割至支离破碎一般,生命本质中流动的血脉同样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革命是身体的解放与反抗。在结束中世纪残存的禁锢之后,人们的衣着开始宽松,城市开始清扫尘土,让空气得以流通。“身体的运动,在现代首次产生了重要性,成为一种生物活动的原则。医学对于血液循环、肺部呼吸,以及神经中电的流动的分析,构成了对健康身体的全新图像,一个自由运动的身体可以刺激有机体。……空间因此就应该设计成有利于身体运动以及呼吸的样式”,同样由于身体的自由移动,18世纪以后,个人主义盛行,共同信仰分化,阶级的石墙依然坚固,全新的秩序与都市空间却悄然形成。这样的城市格局与身体需要,更接近于现在的城市,只是,身体移动速度的需求愈来愈快,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而无个性。人类看似解放了身体,却又重新将自己禁锢到驾驶座上,贪恋舒适、便捷的心态,最终让身体与工具混为一体,自我再次迷失。
2019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真的变得更好了吗?在《肉体与石头》中,桑内特试图提醒我们:现今城市的理念,正在造成人类文化的缺失与心灵的麻木。对于中国与城市的未来,吴志强教授给出的药方是:“创新是城市的生命,智力创新是中外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回归生命的本源,也许才能看到城市的出路,高速的城镇化比例不是目的,灵魂跟上身体,而不沦陷于技术发展的虚拟繁荣与石头带来的虚妄安全感,才能让人类与城市的文明不至于倒退。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四):以“身体”建构城市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难以忘怀,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城市之于人类,并不仅仅是一栋栋石头建筑,而是我们安放肉身、寄托情感的特殊空间。
城市并不冰冷,它也可以柔软多情。美国学者理查德•桑内特干脆将城市比喻成了人的肉体。桑内特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他擅长于将历史、文化和哲学融合进城市学研究,近年来屡获黑格尔奖、斯宾诺莎奖等国际奖项。《肉体与石头》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书分为三个部分:声音与眼睛的力量;心脏的运动;动脉与静脉。分别描述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基督教时期、17世纪迄今的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历史。以人体喻征城市,以城市包容肉身,且点出了每个时期的城市特色,身体与城市——这原本不相干的二者,奇异地统一于这部另类的西方文明史之中。
古代雅典崇尚民主政治。伯里克利选择在公众墓地发表演说,以鼓动雅典民众抗击斯巴达的勇气,这个特定的话语空间展示了人类声音的力量。演说之后,雅典兴起了公众场合的男体裸露。德国哲学家齐美尔曾说过:“眼睛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学成就’。相互观看影响个体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桑内特的描述将这句话具象化了。男人们暴露身体的行为是为了建立“男人间的纽带关系”,宣示着民主与自由,雅典人认为性是公民的正面特质。但是,民主从开始就是个有限的概念,女性、奴隶和非城市公民被排除在这个范围之外。大量的政治学、哲学,甚至生理学解释,都在维护城市男性公民身体的优越地位。
对身体的感觉投影于城市建筑之上。桑内特说,柱廊这种希腊建筑形式包含了冷与热、遮蔽与暴露。他详细分析了帕台农神庙,以求证视听官能在缔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同样体现于古罗马时期、尤其是哈德良时代的建筑之中,万神殿的政治威压氛围代替了希腊城邦的泛自由。整个中世纪对于身体的极端冷漠,缔造了阴郁、封闭的市民建筑格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滞缓的城市心脏才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跳动。
对14~16世纪的威尼斯的考察是第二部分的重点,“城市给人以自由”,但似乎只是就经济意义而言。城市政治依然不平等,比如威尼斯对犹太人的隔离迫害,将城市的空间隔绝成了各种破碎的部分。这种境况在近现代有所改观,社区建设竞相表现对个体权利的重视和保障。对于生活在传统范式之外的人们,比如同性恋或单身妇女,比如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或者那些寻求打破各种禁锢的人们,城市代表了解放的空间,给身体和思想以尽可能的自由。
很显然,桑内特所谈论的“身体”有着多重内涵。有时它是生理学意义上肉体观念和性意识的演变;有时它是城市建筑的一种巧妙比喻;它更多的是对城市生活人群归属感的关注。从本书的历史分析,城市对于身份认同一直有着各种限制。比如,性别差异、种族差异、阶级差异等。城市通过各种“身体”展示而不断建构自我,可它却无法保护市民的身体(包括精神自我)免受来自社会交往和差异的威胁。当前欧洲正在经历政治重组,大量流动于城市“动脉”与“静脉”的移民们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不安定,遍及整个欧洲的公民身份空间正在打开,是否能拥有更宽容、更安全、更平等的城市生活呢?而对于中国来说,一批批从农村涌入城市的人们,如果谈起城市,会不会像谈起母亲一样深情呢?
桑内特代表了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把主体性从人们通常赋予它的中心地位移除,转而使它从属于各种话语体系。这本书包罗万象,我们可以从生理学、建筑学、经济史、思想史、宗教史、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读到城市历史文化的演进,建构一个新颖的理论体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本书在某些例证和细节上难免有牵强附会之感,但桑内特正在拓宽城市研究的维度,特别的视角给我们特别的思考。
:暂不授权微信公众号,其他媒体如有需要请先联系。
《肉体与石头》读后感(五):想握手就握手,想拥抱就拥抱
本月同学们共读的主题书是《肉体与石头》,讲述西方文明发展史中,人类身体与城市的关系。肉体即人类身体,石头意为城市,或城市建筑,代表生存空间,也是身体容在的物质和环境基础。
作者理查德·桑内特博闻强识,涉猎广泛,以一种全新的维度梳理了西方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群——它们也可以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节点,古雅典、罗马、巴黎、威尼斯、伦敦,再到华盛顿、纽约。虽然是全新维度,但“身体”和“城市”的关系并不新鲜,它关涉人类本质,“我”与兼容我的“容器”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一话题终可导引至人类永恒的焦点: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去往何方。
桑内特选择了身体的三种生理机能作为串联工具,声音与眼睛、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看似并置的生理关系,其实有其线性发展逻辑。我们将之放诸于人类医学序列,会发现,身体和城市的关系,与人类生理学认知和医学发展密不可分——至少,循着章节看下去,人类在生理学的认知更倾向于系统了,随之而来的,也是人类城市的愈发庞大与现代化。最终,在现代医学和现代城市的议题上,这种列举既有隐喻的意象,也有现实价值——它引发我们思考:医学发展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在“肉体与石头”的关系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今天,人类普遍被新冠病毒阻足于各自的“空间”,城市系统也在经受全新的评估,这个问题更显意味深长:城市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是冲突的,还是和解的?是庇护的?还是消解的?是不可逆转的“向前”,还是可以高度抽象化,及至赛博朋克的图景已提前显现了呢?
看书的大浴女,1937年2月18日,毕加索01.体热说,古希腊与罗马人的答案
哲学追溯生命本源,医学则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种痛苦的愿望与实施而诞生。人类直接的痛苦往往来自于身体,在古希腊,哲学、医学和科学很难说有绝对的分界线。至今日,我们赞叹亚里士多德等人多才多艺,跨越数科,实际上他们成天价思考的问题皆可归结为肉身觉知所引发的生命本源问题。
说到身体,亚里士多德在第奥根尼(第一个研究体热的希腊人)的“体热说”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男性具有运动与生产的原理,而女性则拥有物质的原理。随后,知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拉克尔等人在此理论上做了更多论述,答案殊途同归;至盖伦医生,他将医学定义为“一种依赖于理解体热与体液如何在身体主要器官(脑、心、肝,以及睾丸)互动的知识”。
第奥根尼总之,体热说这一苏美人和埃及人的舶来品直接奠定了古希腊的生理学认知,并成为古希腊人展示身体的理论指导。通过运用身体,他们获得在城市中的荣誉或耻辱。公民们用眼睛观看,通过聆听参与社会生活,为了契合这两种身体特质,“空间”被精心设置,仪式在空间中被郑重举行,它们可表达真理,如当众雄辩与演讲;可强化尊严,如妇女节的禁欲;可满足欲望,如阿都尼亚节中,妇女短暂的身体解放。
到了罗马时代,随着帝国的扩张,权力需要被看见,仪式感的需求更加迫切,此时,人体几何关系被证实,肉身之骨骼、肌肉、耳朵、眼睛等的对称关系,被“石头”高度抽象并表达,形成了宏伟的建筑。以万神殿为代表,“神”与权力的营造带来了空间的秩序与强迫感:它是一个更宏大的“身体”,让人的肉身不得不“看见”并屈从于它,相应地,罗马城市的线条也高度几何化和舞台化,人们不仅要观看,更应遵守其传达的统治者意志。
在哈德良时期,从地中海传来的早期基督教在罗马扎根,他们同样强调身体的价值,只是这种价值在于“疼痛”,相应也开发出疼痛的仪式,也即弃绝自己的身体。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奥利金在阐释基督精神时认为,身体受难具有重大意义,他身体力行进行了自我阉割,通过这种极端行为,基督徒肯定了人人平等的教义,颠覆了希腊人对图像和形式的执念,同时通过“受伤害的身体“与卑微者结盟。
在此过程中,他们求助于光的体验,一个营造“光”的空间变得不可或缺,至君斯坦丁时期,基督教转化为官方宗教后,“殉道者教堂”的出现让“光”在这特别的空间中被塑造出来,曾经为了彰显政权的万神殿也被赋予新的功能——它转化为救赎的专有空间,和殉难教堂一样具有被“看见”的价值。
政权的空间,被神权再利用了。灵魂再高妙,也离不开俗世空间的塑造与引领,身体,以赋予“石头”全新意义的方式存在。
万神殿02.1200年后,巴黎的修道院与医院
上古世界的医学和科学假定等相关文本被伊斯兰世界完整保存,比如盖伦的学说,以阿里·伊本·里德万为代表的伊斯兰医生们对之进一步评释,这些学说“出口转内销”,回到中古时期的基督教世界,为之广泛学习并认同。
到了14世纪,巴黎的外科医生亨利·德·蒙德维尔经过外科的临床试验,总结并阐发了“同情的运作方式”,他把城市想象为身体彼此联结的空间,此后巴泰尔米·朗格莱将同情反应深化为“晕厥”,从此医学和模仿基督结盟,随之挑战城市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设下的社会藩篱,包括挑战性别的界限。他们固然强调身体政治的心脏是由男人组成的,男人的管理地位不可撼动,但也承认女性的“养育”功能非常重要,“同情”是通过母性进行传达的——从上古医学体系中提炼出的四种“体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忧郁质中,忧郁质作为最内在的特质,其表现同情和养育的地方,正是在死亡的共鸣上,“圣母”这一意象尤为凸显。
亨利·德·蒙德维尔《外科》一书的十五世纪副本临终的仪式由此进入公共语境。身体的消亡,需要一个公开的典礼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身体可以表现出庄严的忧郁,死亡成为沉思的时刻——什么可以提供忧郁的空间呢?女修道院、修道院以及神圣花园。
政教的紧密关系让主教地位空前,无论是影响力,还是财富,堪与国王齐肩,巴黎圣母院应运而生。作为主教区的最高权威,它运用社团管理市民的一切,诞生、生活以及死亡。
城市贸易在增加,人口也在增多,主教区随之授权为教民和贫民开设医院与救济医院,至1328年,巴黎大约有60家医院,大多集中在西堤岛中心及右岸,最大一家主宫医院临近巴黎圣母院,与其说是一种随机,毋宁说这是宗教管理城市的立体化配置,在此结构中,医院医治肉体,修道院疗愈精神——它从空间设计上鼓励沉思,人们可以通过在凉亭、迷宫和花园池塘的休憩,觅得灵魂与上帝的联接点,同时通过肉体的劳动,摆脱沉沦的怠惰与腐败,回归到“伊甸园”,让身体愈加尊贵和荣耀。
巴黎圣母院03.冲突:经济、异端与传染
和中国自古轻商异曲同工的是,西方文明的经济基础在上古时代也很少受到承认,比如贸易和手工业被看做是沉闷和野蛮的活动,到了基督一统的中古世纪,经济、国家和宗教之间也存在着既隐在也显在的冲突。
贸易带来经济自由与个人财产权,但和基督精神并不相符,这在空间感上造成了不和谐,个人自由与社团纽带产生了二元对立,贸易作为经济主体供养了城市,营造了神性的物理空间,但从事贸易的群体并非“忧郁的劳动”,贸易的劳动不会产生尊严,因为唯利是图让人失去内省的能力,他们是“蛮荒中流浪的人”——从此,人类身体被卷入经济与宗教的冲突:基督精神要求身体的同情力量,而经济生活依赖身体的威胁力量,靠的是对时间的投机性运作产生利润,此去相悖,形成了撕裂与冲突,表现为虔诚与异端,纯洁与传染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从中古巴黎的街头暴力与语言暴力开始,经济与宗教的矛盾愈演愈烈,基督时间和经济时间的叙事结构格格不入,前者的自治与计算方式与基督倡导的“利他主义与奉献精神”背道而驰,经济人被认为没有同情心,他们成为“自己的魔鬼”,因为他具有自我摧毁的特质,他赚钱的方式必将在审判日受到严惩。
其中,最具代表的形象是“威尼斯商人”,从医学的隐喻看,他们具有传染性,是“不可触摸的”。在莎士比亚笔下,以夏洛克为代表的犹太人商人是“缺乏同情心”的异教徒形象,将之放置于威尼斯这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国际化的城市背景下也显得顺理成章,更能凸显戏剧冲突。
《威尼斯商人》剧照历史时期的真实威尼斯,作为贸易起家的多元化城市,一直想亲近基督教——在基督徒与犹太人的对抗中,威尼斯人站位了前者,犹太人被视作具有腐化人的身体邪恶,并带有性病和很多不知名的传染病。为了讨好基督教,力争正统,威尼斯人采用屏蔽“不洁”,杜绝传染的方式对犹太人进行隔离。事实上,随着经济贸易的发达,威尼斯人一方面向往被基督招安,一方面并不拒绝身体的愉悦这种与基督苦修精神相悖的行为。当时同性恋文化发达,娼妓众多,梅毒流行,医学认知的局限性导致人们将梅毒这一新型神秘性病,与宗教文化认知中犹太人容易患麻风病的传说相关联,顺理成章地甩锅给犹太人,对之进行攻击,在空间设施上打造出一种“都市保险套”的概念,以确保自己不受“传染”。
身体上的厌恶与逃避,也交织着人们对高利贷这一“淫行”的摒弃,这正是莎士比亚写作的道德正确。当然,隔离客观上为3000年来流浪的犹太人创造了被压迫的空间,在此空间中,他们可顺理成章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传统,凝聚成坚固的社团,以盾牌的方式反向压迫那些压迫他们的人,身体在与“石头”的PK中,勉强赢得一点喘息的缝隙。
俯瞰威尼斯犹太区04.健康上线 灵魂离场
医学发展之路的篇章,在15世纪翻到了哈维医生的页面,虽然主观上不想颠覆上古的体热观念,但他搞清楚了“循环”的机能不在于“体热”本身,而是因为心脏的跳动,原来它是一个抽唧血液的大机器。对心脏的研究客观上让他发动了一场医学革命,如果身体(心脏)是一部机器,灵魂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呢?上帝无法证明自己是机器的原则,那么相应的,神经系统的运作之后,是否也有“上帝之手”?
身体不需要灵魂,它只需要健康,血液的自由流动就能让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健康生长。一旦健康的观念被认同,“不洁”的概念也同样被颠覆,因为只要努力保持健康,个体是可以洗涤“不洁”的,血液需要良好的循环,皮肤需要清洁的环境,基督教的道德体系在此失灵——健康,不是通过祈祷和沉思而来,而是通过解放身体、洁净身体,保持呼吸通畅而来。
作为众多身体的大容器,城市,其清洁与否与健康息息相关。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时,城市市容变得重要起来,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清洁,街道被改造,城市的“血液系统”需要自由流动,因而下水道建设举足轻重。曾经循环是因为体热存在,如今,循环的功能被前置,它是为了保证身体更好地运行,身体不能中风,城市也必须保持健康——城市中的行动不能有阻力,循环原则,变成了城市建设中重要的指导思想,其中以朗方规划华盛顿格局时,对“城市之肺”的强调为代表。
1865年4月,威尔士王子巡视英国伦敦下水道城市中的流动也让个人的感官复苏,从而形成了孤独的自我,“个人”诞生,但当个人的移动形成洪流时,也即变成“群众移动”时,运动的不安全性凸显出来:城市暴动成为可能。但存在着一种相互消解的力量,让市民的自由无法在法国大革命营造的“净空的空间”中实现,因为在一片绝对的自由空间中,市民为什么要为“自由”抗争呢?在这样的空间中,唯一可能出现的只有疏离感,正所谓自由空间压制了,或者说消解了革命的身体,以及其内在的意志力,任何徒劳的仪式,如断头台的公开处刑,或群众节庆的发起,无非更加钝化了市民的身体感知和精神感知。
肉体与城市的关系,在此出现分道扬镳的趋势,当自由,而非“道德”成为公共生活的最高标准时,而身体不再拥有阻碍,个人生命开始涌现不可承受之轻。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断头台05.身体的特权:命运是否共同体?
现代医学在城市中的扩张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打破了生死的自然规律,或许也误导着人类抗拒必然的死亡。消除病痛、攻克难症、延长生命变成了医生的天职,“神”退后,舒适向前,身体由此产生了特权,而“石头”附庸于特权的场域之下,“以人为本”成为城市设计的最大公约数。
个人主义有了更合理的生理学基础,以及更严正的社会认知基础,但它带来的副作用是市民孤独。无论是19世纪的伦敦,还是美国的大城市如纽约,肉体生存似乎不需要参照他人,身体需要被保护,从医学知识出发,空间设计天经地义地应该有利于身体健康、运动和呼吸。现代城市的交通设计不仅有“动脉与静脉”的仿生学意义,它也塑造了肉身移动的便利性和孤立性,我们不需要集群,如果想要逃离或避世,人类拥有可以自由选择的工具、空间和速度。家具的变迁、旅行的方式、密封的安全空间,给肉体提供了上乘的舒适感,速度地理学成就了肉体的舒适,同时也营造出彼此孤立的生态氛围。
在沙滩上,1937年2月12日,毕加索身体的分化也造成心灵的分化,城市是否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的命运是否还是共同体?移动的便利、公共卫生和私人舒适本质上抑制着肉身的感受力,个体自足自洽造就的原子化社交关系,科技发展带来的高度虚拟化成为一种新的“石头”,在其中,我们没了疼痛,我们不需要疼痛。
从这个角度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褫夺了身体舒适的特权,也从某种程度唤起“疼痛”。它是对人类自信心和城市坚不可摧这种假想的暴击,无论是草木皆惊的恐惧,还是歇斯底里的隔离,此时此刻,一座座城市拥有了共同的频率,人类也拥有了共同的命运。
瘟疫,这从未消失过的人类伴生,以令人堪忧的方式快速传播,我们既委屈又无奈,就仿佛它的阴影横空出世,前所未有。我们失去了判断和乐观,原来肉体如此脆弱,我们必须打造一种坚固的城市体系,并达成彼此隔离才是安全的认知,以此方式团结在一起,共克时艰,共享“但愿能早日到来”的疫苗。与此同时,赛博世界加速发展,思维就能变成生产力,连线就能维持城市运转,普通大众的你我他,我们的肉身,是否真正需要彼此?
最后,用车前子的诗歌《想握手就握手,想拥抱就拥抱》结尾,借他吉言:
我想握手的时候你要拥抱,我想拥抱的时候你要握手,有一天,让我们握着手拥抱吧,事情没有这么困难。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