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火炬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7-01 09:44: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1

《耳中火炬》是一本由[英]埃利亚斯·卡内蒂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9-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耳中火炬》精选点评:●文学之路,内容很深厚,哲学和心理学随篇可见,确是一本好书。●好看!娓娓道来。

耳中火炬读后感1000字

  《耳中火炬》是一本由[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9-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耳中火炬》精选点评:

  ●文学之路,内容很深厚,哲学和心理学随篇可见,确是一本好书。

  ●好看!娓娓道来。

  ●新版封面太差

  ●这本书在后半部分的自省实在引人入胜,跟着一位伟大的作家经历了他的迷惘、痛苦、内省、重生,结尾为作者的青年时代划下了句号。

  ●太好看了………

  ●卡内蒂自传第二本终于在考后读完了,相比第一本《获救之舌》这一本写在维也纳柏林的青年时代,作家青年时代的迷惘、成长与痛苦。我看的也很痛苦,细碎庞杂的人物与记事,太长太满了。

  ●连着读两本自传,我要缓缓。话说,回忆录都是这样的么,读的有点没劲来着。

  ●封面太好看

  ● 卡内蒂塑造得最好的人物,是他的母亲。我甚至认为,整个三部曲,是献给母亲的哀歌。

  ●2

  《耳中火炬》读后感(一):杂记

  比上一部更喜欢这部,作者非常冷静且主观评价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和事,并且思考往事对建构现在的自己产生的作用。我太喜欢作者的文字了,尽管翻译有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在这些文字中能够还原建构一个埃利亚斯。最重要的是,从这部开始作者真正论及自己的日后的作品以及当时遇到的人和事对构造作品的影响,我这个完全不认识这个作者的人,都很想去看看他笔下的疯子和那团疯狂的火。

  上一部结尾谈到作者母亲看到作者安逸享受着文学的舒适后非常不满,母子之间开始争吵。这一部作者和母亲的关系也一度摇摇欲坠,随着作者长大,母亲的控制欲愈加强烈,她不允许作者有一点偏离她的轨迹。而作者也机智斡旋了女朋友和母亲关系,甚至假造出两个女友,为了让母亲放心。作者在这里对母亲的所作所为进行剖析,他认为母亲对自己投入的辛苦都是自私的,一个控制欲强的母亲被作者瞒着并且宠溺作者编造出来的出格行为。作者看清了母亲,这似乎也寓意着母子关系逐渐解体疏离,作者与聪明的弟弟则有了更深的情感。

  在搬到法兰克福和维也纳后,作者或许是对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和遇见的人更有印象,笔下的人物性格更突出,不管是那几个“老处女”,反对战争的单身汉,信奉基督的同学,抑或是对他的作品有着深刻影响的托马斯。论述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也更有记忆点:丈夫连夜卷席家中财物逃离妻子,独来独往英俊如神红发男子服用氰化钠死亡,女子半夜潜入想和房客做爱骗钱的,房东太太半夜潜入用舌头舔拭亡夫照片,交上几个偷窃惯犯却与己无任何影响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再现,疯狂和怪诞,我怀疑作者一生遇到疯狂的人事一定程度影响他日后的文字和作品,正因如此才想去读他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作者自传中,感性的情感记忆少之又少,更多是作者叙述遇到的人和事,正因如此这自传我倒看得津津有味。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发生自己身边的群体从众的震惊,以至于他开始拜读相关的哲学心理书籍,他反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和性本能理论,他认为群众的力量是神秘的。

  在目睹工人运动和烧毁大楼里的档案的事件中,作者在亢奋中感到团体的力量,那种不为外人所道的群体向心力让作者莫名感到崇高和向往。对于这种群体力量,作者认为比个人力量更有力,在这篇作者对自己的崇拜对象都表示了敬意,但却无法自拔于群体疯狂给他的影响。

  以托马斯强大的意志影响和群体力量支配为蓝本,作者开始写迷惘。这种构思的颠簸在最后一篇中显而易见,作者试图构造一个无惧死亡有强大意志的主角却怎么也摆脱不了如火凝聚群体力量的影响。于是在书里设置了一个情节:一把火烧掉藏书阁,象征性般得到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此作者悲剧认为世界一切都是可燃的,但却保留着一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现实乐观主义。

  看这么一个在书中里泡大的作者的自传是很有趣的,更不用说他所属时代的特殊性,再往后就是二战时期,并且大概也是作者出版作品之时了,当时涌现更多集体无意识行为,好好奇作者会怎么写。

  《耳中火炬》读后感(二):卡内蒂和他的人物群像回忆

  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凭借代表作《迷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纵观卡内蒂卷帙浩繁的自传三部曲,很难想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生命的流逝与枯竭,仍费尽心力地试图握住时间的轨迹,从幼年所住的鲁斯丘克开始回忆,战乱与家庭的变故,漂泊近乎流浪的生涯,一直写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母亲逝世而停笔。而最令人惊叹的是,人生际遇中那么多过客的名字与面庞,他都历历在目,书中每一段故事,更像是他对每一个人最细致的记录,还有这些人对他所产生的影响,或潜移默化,或根植于心。正如卡内蒂所言:“我尊重每个人的记忆。我想完整地、如其本来面目地保存它们,正像它属于每一个自由的人那样。”也许正是这份尊重与自由,塑造了其自传中丰富的思想性与艺术力量,并通过这些人所构成的人物群像中得到升华。

  卡内蒂的自传三部曲分别名为《获救之舌》、《耳中火炬》和《眼睛游戏》。从幼时留下的获救之“舌”到给予他深远影响的“火炬”杂志,再到隐于书报背后的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舌、耳、目,这不仅仅是卡内蒂向不同的人获取信息最直接的途径,同时也是卡内蒂内心活动由稚嫩向深刻发展最生动的体现。《获救之舌》里的卡内蒂作为家中的长子,从未曾上学开始就透露出对于读书的渴望,对于父母、爷爷、外公的印象,也都处于一种非黑即白的状态,他小心翼翼地崇拜着这些距离自己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敏感地察觉到大人们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但随着父亲的意外去世、和母亲“远走高飞”、四处游学的经历,读者可以明显感知到他的思想在陡然扩张。如果说《获救之舌》是卡内蒂给予读者们的身份背景交代,那么《耳中火炬》就是他成长过程中那些最鲜明的烙印,而如果说前两部都是卡内蒂的“被灌输”、“被影响”,那么最后一部的《眼睛游戏》就是卡内蒂的“输出”、“投射”。那些曾经在他印象里或好或坏的大小人物,或是文坛巨擘托马斯•曼,或是童年与他一同上下学的同伴,终究在他的笔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得到了不同的评价,而不再仅仅是他内心模糊而孤独的印刻。而读者置身其中,审视着人物群像的匆匆背影,猜测着他们带给卡内蒂的影响,却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其中。

  而在形形色色的人物群像中,有一个女性形象却至始至终不曾离开过卡内蒂的自传视野。毫无疑问,正是他的母亲。自传三部曲从他的母亲开始写起,也在母亲的葬礼处结束。《获救之舌》里的卡内蒂幼年丧父,从故乡搬至陌生的普鲁斯特,这些突变的人生让他对母亲产生了无法抗拒的依赖与乖顺,虽然不曾达到普鲁斯特对于母亲那近乎变态的“掌控”与“拥有”,却也以一种“小兽”的警觉姿态,提防着每一位与母亲交往过密的陌生男性,在孩子的眼中,这似乎等于背叛,等于失去,等于离开。而正是这样的“封闭”,也导致了卡内蒂在语言文化上的教育受到了母亲巨大的影响:母亲严苛地逼迫他快速学会德语,并使德语成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语言;母亲曾一度与他在一起晚间读书,互相分享对莎士比亚等文学名著中的思考。母亲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就像一团火,也燃烧到了他的身上,他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在《耳中火炬》里渐渐学会思考,少年敏锐而叛逆的眼光终是将乖顺变成了分歧:他向往自由平等,无论受到过怎样的教育,而母亲则注重自己的家族与出身;他走向了滚滚的人群之中,接受更多广博的知识与道理,而母亲却在慢慢变老的过程中游向孤独的彼岸。卡内蒂与母亲友好而紧张的关系,直到《眼睛游戏》里他完成了经典之作《迷惘》,直到母亲的溘然而逝。

  埃利亚斯•卡内蒂说过:“一个人的价值,蕴含在他自己已经经历和即将经历的一切之中。”也许只有当这些不相连的经历变成了琐碎的回忆,深厚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缠绕在一起,它才拥有最真实的价值。

  《耳中火炬》读后感(三):他是一棵大树,却无关任何森林

  尽管贵为诺奖得主,但“埃利亚斯•卡内蒂”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仍然很陌生。

  印象里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还是在一件有关斯蒂芬•茨威格的轶事里。当时已经极富声望的茨威格遇见了初出茅庐的卡内蒂,在阅读过后者的书稿后,他希望后者可以去谋求一份来自于乔伊斯的举荐,以便可以更顺利地出版他的作品。不料卡内蒂却断然回绝,因为乔伊斯此时年事已高,眼睛并不灵光——“他几乎双目失明,怎么能要求他去看东西”。

  这个故事应当刚好是出自卡内蒂的自传三部曲最后一本《眼睛游戏》之中。而比起市面上流传的版本,《眼睛游戏》则比较完整地道出了他拒绝茨威格建议的深层次理由。在卡内蒂看来,“读这本书,应是冲着这本书而来的,它不需要拐杖来支撑。”

  卡内蒂是自信的。自信的人往往是适合成为作家的,因为只有无比自信,才愿意表露自己心境,换回共鸣与赞许。即使看上去可能要过着冷清的生活,但很多作家其实并不孤独,因为他必然要与自己的生活,与自己的时代产生种种交流。他的孤独只是表象——事实上,如果孤独意味着不与任何外物发生联系,那么其实没有人真正孤独。

  但在卡内蒂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某种孤独”,虽然这孤独只是相对的。读他的“自传三部曲”,最直观的感觉其实是细致——在这些发表于作者七、八十岁时的文字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对自己往日生活和“过去的自己”十分充分的体察与思考。由于具体事件和人物十分清晰,整系列的作品便显得十分充实可感,人物登场又谢幕,颇有“走马灯”的感觉。

  但“走马灯”只是形式,而无关深度。事实上,卡内蒂本身是一位非常深刻的作家,他具有德语作家素有的思维习惯——对一个事实或是问题的“追根问底”。所以就算是写回忆录,他也会对自己的过往进行深入的剖析。三部曲一开始,他写自己幼年时遇到一位的一位叔叔,扬言要割掉他的舌头。他对此感到恐惧和不解,便去向母亲寻求答案。而到了最后一部的最后,作品是以母亲的葬礼作结。而他与母亲紧张而亲密的关系始终贯穿整部作品,也贯穿了作者的早年生活。

  倘若把卡内蒂作为一个典型作家来分析,我们便不难去总结他身上的“作家特质”。一方面他乐于,也善于表达,但这种习惯本身,便会产生某种好似原罪的恐惧——害怕“被割掉舌头”。所以另一方面,他会无比渴求某种眷顾,以便可以让自己的舌头“获救”。此时父权往往是不奏效的——不仅仅因为卡内蒂的父亲早逝,还在于之于作家,这种权威的存在往往是作为要被冲破的阻碍出现的——这虽然是弗洛伊德所提供的普遍模型,但在作家身上,这种意味着过早独立的反叛体现得更加明显。

  而当卡内蒂不断成长,他的遭遇也在越发强调他的“需求”——第二卷的题名“耳中火炬”,这火炬是某种指引,更会带给他“切实的灼热”。外出读书,举家在欧洲大陆旅居,他从他者身上反观自我,而自我却需要更加强烈的信念,才可以得到保有和确信。这种信念来自于作家“不朽的自我”,当然也有关“他的守护者”。其实,身为长子,特殊的成长经历也让卡内蒂领受了责任,不过这责任不是抚育幼年的弟弟妹妹,照料生母,而是更加执着地成为自己。对于一个人来说,过早地经历死亡、别离和流浪是不幸的,却会铸就某种坚毅和轻蔑——无论是面对命运,还是面对自己。

  于是到了第三卷《眼睛游戏》里,我们看到的便是作者自己的“成名之路”,同时也是对当时整个中欧文学界的速写。他的非凡支撑了他的自信,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他仅仅是那种深度有余,但不够广博的作者。他太刻薄,刻薄到极端便成了某种偏执。所以之于世界,他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他并不会十分高产,但只需要一点空间——一部作品,他便足以划开虚假和伪善,但也仅此而已。世界不过是个游戏,于是轻蔑,不多言语,便是他信赖的方式。

  所以说到底,卡内蒂最珍重的,是个人的完整性。于是他的噩梦,无疑就是这完整性的丧失。当他写下回忆录,无关“清算”——像索尔•贝娄那样,而更多是为了使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看起来很完整——可回忆录这东西本身就很吊诡:写下是为了记录,而记录,似乎只是为了不必再记得。

  《耳中火炬》读后感(四):感官相触,识人有道

  认识一个作家,或者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阅读他的自传固然要比通过旁人的传记更直接、更真实。然而,当读者意欲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最负盛名的自传体小说中寻找他的身影,却见他远遁在喧嚣背后。书中有他的家人、邻居、朋友、导师、有他的泛泛之交和在书本里认识的人,他巨细靡遗地刻画一个个对读者来说不甚重要的人物。然后小说中的卡内蒂开始了另外一段生活,某些人就此别过,再无交集,留给读者大段空白。这些人影响过卡内蒂,否则,如此琐碎的故事根本不值得著书。可他们对卡内蒂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却要读者自己玩味了。

  卡内蒂自称是个“不喜欢照镜子的人”,萍踪不定的一生本就是极好的小说素材,但卡内蒂偏要将视野投射到他人身上。观察世界,亦是重新审视自己。自传三部曲有一组别具深义的书名:《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刚好道出作者的自我与他者的交集:一方面,感官是他的工具,是他成长和创作的根本;另一方面,他者的影响是他识人的关键,进而体现在文字间。如他幸免的舌头、《火炬》杂志、隐在报纸后的注视。

  在卡内蒂的世界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无疑是母亲。幼年丧父,卡内蒂与母亲、弟弟相依为命,是母亲教会他终生的创作语言,也是母亲引导他在书中觅得潜在生命。儿时和母亲的阅读谈话成就了卡内蒂的价值观:“她向我提出的问题以及后来又给我讲解的那些人物,简直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们决定了我对后来所遇到的人的态度,哪些品质能吸引我,哪些品质使我厌恶。”这颇有几分施瓦尔贝《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的影子,遇到爱读书又乐于分享的母亲实在是幸事。只是卡内蒂与母亲的见解日益分歧,过了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年龄,“被逐出天堂”的卡内蒂坚持用自己的感官识人。从《耳中火炬》开始,卡内蒂开始自己下判断:“她信奉的是知恩图报,我坚持的是正义公平”。事业上的抉择、情感上的归属、文艺圈的交游轶事,卡内蒂的心中燃烧着一团火,他向往着他的“太阳”,疯狂投身于醉人的创作,哪怕这团火具有潜在的毁灭性。《眼睛游戏》写至母亲离世戛然而止,卡内蒂的创作趋于成熟,渐渐能够不受舆论左右,但母亲的影响永不结束。没有人比她更了解他,《疯子的人间喜剧》,卡内蒂就是那个疯子,是那个一旦有了兴趣,会立即从十本书中疯狂汲取知识的人,是那个不断给自己的兴趣施以负担的人。卡内蒂无法与母亲达成共识,他悄悄坚持着自己的爱好,默默隐藏着真实的感情,违心向往着被母亲禁止的书,责怪着母亲对父亲的“背叛”。可他心里接受了母亲的世界,承认了不同声音对他的影响。其中也包括飘忽不定的种族归属的影响,颠沛流离、与众不同更令他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这就是他笔下两个世界的雏形。

  卡内蒂眼里的两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一体两面,他认为自己交往的人可以分为两组。一组认真顽强,意志坚定,甚至带点教条的清高,另一组恰恰相反,为了获得金钱、荣誉或者权力,在所不惜。两组人都深深吸引着卡内蒂,他没有任何道德优越感,单纯想要了解他们,热衷于和他们交往,将他们作为完整形象来体验。像卡内蒂一样欣然接受与两组人为伍的不乏其人:“他们都共同拥有第二个世界,行走其中却不受其玷污;不仅如此,这第二个世界常常让人觉得是必要的,它的存在可以让另一个世界保持纯洁。”最有感染力的人物,常常不是道德楷模,而是游走在两个区域间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真实性令人深思。卡内蒂成名作《迷惘》中的主人公即是个被现实不断施压拖拽到第二组人、骨子里迷惘挣扎的第一组人。这种多样性的观察也是卡内蒂灵感的源泉,譬如他的小说《耳证人》中创作了多达五十种性格。

  从《获救之舌》、《耳中火炬》到《眼睛游戏》,小说中的卡内蒂参与世界的程度不断加深,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留下获救之舌,他可以奋笔疾书,奔走呼号,而曾影响过他的星星之火、曾你来我往应付不暇的追视,都化作卡内蒂燃烧创作力的柴薪。

  在诺奖颁奖礼上,卡内蒂谦逊致辞,感谢克劳斯、卡夫卡、穆齐尔、布劳赫。在三部曲中,同样可见这些人物与作者亦师亦友的交流。然而卡内蒂真正应该感谢的人还是母亲吧,不仅授之以渔,教会他如何鉴别世间美丑,学会识人,也给予了他无比敏锐的感官和犹太人的家族自豪感。这八十万字的三部曲,当是卡内蒂对母亲无言的感激。是与非、爱与恨、矛盾与执念,凝固于漫长岁月的守望。

  ——乙未年读埃利亚斯·卡内蒂自传三部曲

  《耳中火炬》读后感(五):卡内蒂:用回忆打捞那时光不再

  文/吴情

  传记分多种,别传、自传、正传、外传等等,它们区别显著,写作范式因而不甚相同。自传,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在某种程度上最受到文学研究者的重视。西方有着长期的理性传统,作家很少披露个人生活经历和情感状况,如古希腊的哲人多半述而不作。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作家更多地披露个人,展现真实自然的经历和感情,卢梭以撰写《忏悔录》的方式给予自己救赎,拜伦则以情诗感人肺腑。

  埃利亚斯·卡内蒂,这一文学史上“难以归属”的作家,在古稀之后出版了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在过往中寻找来时的身影,用回忆打捞那时光不再。卡内蒂出生于保加利亚的鲁丝丘克,六岁时跟随父母亲前往英伦定居,次年丧父,尔后跟随母亲奔赴维尔纳,这一艺术和思想之都。卡内蒂先后在瑞士的苏黎世、德国的法兰克福上学,青年时期在维也纳大学深造,虽主修化学,却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卡内蒂一生四处漂泊,颠沛流离,最终在德语中找寻到个人的皈依,恰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所说,这位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这就是德语”。

  《获救之舌》:童年,作家心性的小心养成

  有人说,一个作家的童年是他(或她)一生写作的源泉。这话虽然有些绝对,却深刻达观。童年,对于很多人而言,是心性的养成和情致的修持,是真正成为社会人的准备。英文有谚,“A childhood shows a man as a morning shows a day.”(童年之中显成年,早晨里面含一天)。很多作家在谈及个人创作时,也多半归功或归咎于童年生活,执着地认为成年中的幸福磨难与之相关。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确实如此,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或阴影可能伴随人一生。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不是成为作家的必要条件,但如果能够获得幸福,本身已是一种幸运。

  对卡内蒂而言,童年五味杂陈,它既有着一般意义上的家庭幸福,却又有着某种内在不协调。卡内蒂出生于一个鲁丝丘克的犹太人家庭,生活富足。彼时,鲁丝丘克城里生活着多个民族,有巴尔干斯拉夫人,有吉卜赛人,还有为数不少的犹太人。他穿梭于多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或为狼形人妖而胆战心惊,或为吸血鬼而哆嗦唏嘘,富于浪漫的想象。然而,他与母亲关系复杂,他既依赖母亲,喜欢阅读时候的慈母,却又时刻希冀从母亲身边逃离,疏远她的冷漠。

  童年生活中,卡内蒂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对语言和文学的热爱。不管是小伙伴游戏时的戏谑称号,还是家族严肃的宗教仪式中的祝福语,他都细心铭记,在心中品味那语言之美。伴随着卡内蒂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他的内心世界也在慢慢建立。他重视感情,鄙夷虚伪做作,与人结交不基于现实利益,而在于志趣相通,彼此信任,不带功利。他有时显得大大咧咧,有时则敏感细腻,在个人的小天地中小心养成一个作家的心性。

  《耳中火炬》:追求文学,也面对真实的人生

  《耳中火炬》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承接第一部《获救之舌》中卡内蒂被母亲强行从苏黎世——这一求知人士的天堂——带走,带回“人间”的不幸经历。他坦言,“这是一次暴力的撕裂”,尽管个人想尽一切办法,最终仍被迫屈从于母亲的意志,个人变得“可笑而怯懦”。离开之后,卡内蒂随母亲奔赴德国的法兰克福,却不料遭遇通货膨胀,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

  虽然心中对母亲当初的执着深感厌恶,但长子的身份还是提醒着卡内蒂他身上的责任与重负。在法兰克福,在一日三餐的凡俗生活中,他还是选择“面对真实的人生”,重新接纳母亲,母亲“终于又回到原先那个令人敬佩的自我”。然而,中学毕业之后,卡内蒂在进入维也纳大学深造时违心选择了化学专业,为着毕业之后的家庭生计。他的大学生活不很愉快,一面要“对付”各式的无趣课程,一面还要在文学之中吸取继续下去的勇气和力量。他在撕裂,撕裂成两个自我,相互打斗,彼此攻歼。

  在这段日子里,卡内蒂结交了不少文坛和艺术界名流,交换个人对文学的看法和理念。不过,最值得提及的就是卡内蒂遇见了心中所爱、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薇莎。卡内蒂与母亲时常斗争,薇莎无形中是他的避难所。他“任何时候都可以去那里,绝不会不合时宜”。薇莎热爱文学,活泼乐观,机智聪颖,给卡内蒂以精神安慰。她很爱笑,卡内蒂认为,“薇莎的秘密隐藏在她的微笑中”。正是薇莎的微笑,抚平了卡内蒂心中的创伤与疼痛。

  《眼睛游戏》:中年,初登文坛的非凡之作

  对作家而言,成名作重要,同时又不重要。作家之中,有人少年之时便博得文坛喝彩,其后更是青云直上,佳作连连,中国的张爱玲便是一例;也有人大器晚成,不惑之年方才动笔,却也笔力非凡,老练深沉,如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作家不是职业,而是事业,是用文字在对抗衰朽,用短暂来刻录永恒。

  未及而立之年,卡内蒂的代表作《迷惘》已经出版,卡内蒂视之为“一个疯子的人间喜剧”,虽名之为“疯子”,但却道出了现实世界的虚伪、残酷和冷漠,以及存在着的可燃性风险。然而,这部作品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少有评论家真正触及这部小说的内涵秘旨。卡内蒂心中不平,但还是认真读书写作,不过分理会文坛外在的浮华声誉。

  《眼睛游戏》的时间跨度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七年,这段时期,卡内蒂迎来了妻子薇莎,却不得不目送母亲慢慢逝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挽住他的手,一个将其松开,像一个宗教仪礼,将责任与真爱托付;又像一支序曲,有人已停奏,有人才刚刚开始试音。母亲的离去给这段回忆画上了终点,卡内蒂一再试图“用声音唤回她,而她也不能离开他”。

  纵观回忆录三部曲,可以看出,卡内蒂将个人的心路历程、家族历史和百态的社会风情融合在一起,书写出别样的生活史。三部曲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二年,人物数量超过百个,层次却分明,条理也清晰,详略得当。从幼年时期的敏感多智,再到青年时期的浪漫达观,再到中年时候的理性克制,卡内蒂在叙述个人史,也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之旅。个人总是很渺小,时代的音调却似一曲多声部合唱,卡内蒂之音却声调激昂,铿锵作响。放之世界文学史上,像卡内蒂这样的作家,敢问世间能有几个?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本文标题: 耳中火炬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3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对不起,我就是看不起恋爱脑。”一霎风雨我爱过你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