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宝藏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6-30 09:44: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3

《法老的宝藏》是一本由[美]约翰·高德特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4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法老的宝藏》读后感(一):知行合一莎草纸一旦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就很容易腐烂,所以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免受昆虫霉菌

法老的宝藏读后感摘抄

  《法老的宝藏》是一本由[美]约翰·高德特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4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老的宝藏》读后感(一):知行合一

  莎草纸一旦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就很容易腐烂,所以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免受昆虫霉菌,细菌光和空气的侵蚀。

  这也是它被淘汰的原因之一。但是从埃及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400年开始,莎草纸的生产规模一步步从零增长到每年的数千卷,到公元前48年,它的产量一度达到了数百万卷,文献来源是刘易斯1974年。

  古希腊的伟大作家们居然忍受了粗糙的莎草纸这么多年,那么多伟大的经典,就是在这种最粗糙的纸上写成的。

  包括色诺芬尼,柏拉图。我亲自试了以后,发现他的纸质确实接近纸,而不是接近丝绸。发墨没什么问题,还蛮显墨色的,就是上面的纹路蛮讨厌,太多。

  这种可以反复擦写的性质,就是为什么在古文献上可以发现后面一层,现在用红外线可以逐层扫描。会有意外的发现。

  《法老的宝藏》读后感(二):以“纸”为线索的文明史

  一部以莎草纸为线索写作的西方世界文字载体发展史。作者经常会跳脱出叙事主线,去补充一些额外的背景知识(埃及王朝的演进,罗马帝系的传承,或者阿拉伯帝国的更迭之类),对不熟悉西方古典时期历史的读者而言可以说是十分友好了。 不得不说有时候自然条件的影响真是相当重要且出乎意料:当东方的我们凿龟壳,中东的苏美尔人划拉泥板时,埃及人却已经用上了和后世纸张在效果上几乎没差的替代品(作者认为莎草纸也是纸,但这个是基于西方语言世界的辞源概念,如果从中文“纸”的概念考量,我觉得莎草纸更多的还是一种类似纸的书写载体而已,毕竟你也不会把帛当做纸对吧?)。作为在上古时期几乎最为发达和悠久的文明,便利且丰富的书写载体的影响在其中占有几何虽不好估计,但想来也一定不可忽视吧。 以及,作者对丹·布朗和《达·芬奇密码》真是充满了怨念,从全书开篇吐槽密码盒里“易碎”的莎草纸,到结尾部分对“我们都知道耶稣有老婆”的调侃,有始有终,这大概就是历史学者和历史小说家永远无法弥合的矛盾吧(¬_¬)

  《法老的宝藏》读后感(三):一种植物,一种帝号,一部经典

  1

  5000年前就已经有了莎草纸。西方的paper就是来源于莎草的单词。在古埃及语当中,它就是属于法老的意思,也就是父亲,所以这个词根本就是来自于父亲。129页告诉我们,在希腊化以后,他们进一步演化成圣经这个词儿bible。原指一个小纸卷。

  阿拉伯是中国到欧洲造纸艺术的重要中介,他们做的改进是用淀粉浆纸进行施胶处理,或者通过打磨增强纸面的应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8世纪十字军东征开始,就生产足够的精美白纸,还有手工抄写的流水线。

  1085年以后,西班牙收复托雷多,阿拉伯人失去对当地造纸厂的控制,很快意大利就做出了更好的纸,而且接管了世界的纸张市场,他们用明胶提高浆纸表面的硬度,使之适合羽毛笔书写。

  而中国人此时也,每年要有数10万册书籍出版,而且还一度流行过袋泡茶的雏形。

  2

  话说当年在赫马卡墓发现莎草纸的考古学家叫艾默里。想想都觉得恐怖,足足比中国人早了3000年。

  而且就跟中国人造纸是为了印刷或者是抄经书一样,埃及人的莎草纸就是为了抄《亡灵书》的,据估计抄了有五百万份。从一开始,纸就是和知识密不可分的。所以把它叫做永生的守护者,天国的入场券。这本书也像我们搞汉书艺文志一样,写了很多莎草纸文献的目录。

  还有巴奇先生的秘密发现,他是除了拿破仑以外,像斯文赫定一样,掠夺莎草文件最多的人。

  像我国的一些灰坑一样(比如里耶),1908年发现了一批莎草纸里面都是日常使用的文献,跟捡垃圾差不多,这本书写了不少。

  后面讲了不少古典学和图书馆的事儿。211页卡西奥多罗斯说,莎草纸可以将思想的甘甜果实保存下来。但到了公元10世纪,就面临着选择问题,当时的教皇的敕令,一份写在皮纸上,一份写在莎草纸上。在漫长的时间中,人们发现皮纸更坚韧耐用,所以风行西方。

  《法老的宝藏》读后感(四):我们造就了纸张还是纸张造就了我们?

  一些有趣而零落的笔记:

  纸莎草相关的之最:

  最早的表格 埃及金字塔项目

  最早的畅销书 亡灵书

  最早的报纸《每日纪事》,古罗马元老院议事记录,最早的纸媒。

  最早的畅销书:《亡灵书》,而祭司是最早的畅销书推销员, 与基督教洗礼相似之处

  纸莎草相关的冷知识:

  汉谟拉比法典为何没有传播?因为他刻在了石碑上,不利于传播

  古埃及圣书体象形文字的传承。最典型的例子是水中的波浪衍生出字母N

  浆纸恰好出现在印刷设备发明之后,拜占庭时期,虽然取代了莎草纸,但是行业系统已由莎草纸时代确立,且永远都无法到退回到泥板时代了。

  古罗马时期书籍普及率低,听书比看书更受欢迎,写作无法自给自足

  早期皇家图书馆的意义:大批听众朗读地,纪念场所,象征永恒,国家档案馆,收藏战利品

  裸脊锁线:装订方法亦由莎草纸时代发明

  卷本到册本的演化:便携,适应基督教秘密传教的武器

  aper一词的由来 拉丁语papyrus和古埃及语ppr法老的财产、library一词的由来 拉丁语liber 树皮的韧皮部

  图书馆的火灾摧毁了大部分莎草纸书籍,而修道院以及私人图书馆的抄本留存至今

  蔡伦发明纸浆纸,7世纪中国造纸技术进入中东,10世纪改进造纸技术,适应欧洲的羽毛笔,15世纪英国出现造纸坊,古登堡发明印刷术,欧洲赶超阿拉伯。

  当今埃及的纸莎草已经灭绝,开罗旅游业使用的是从苏丹移栽。

  莎草纸引发的思考:

  作者对于巴奇窃取纸卷和随意裁剪的态度:破坏和盗取了文物,却推动了埃及学的发展,孰是孰非?

  正如后来册本形式的纸草书对基督教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一样。就莎草纸而言,媒介就是信息本身,它是一种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死亡方式的媒介。

  《法老的宝藏》读后感(五):莎草纸是不是纸?

  提起莎草纸,我们会想起古埃及。反过来,提起古埃及,率先被想起的有金字塔、纪念碑和木乃伊。在我们的常识里,造纸术是中国人发明的。美国学者约翰•高德特却为莎草纸鸣不平:它早早诞生于石器时代末期,地位却被大大低估了。究其原因,恐怕在于,从词源上说,莎草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纸”(paper),后者专指浆纸。而莎草纸被视作一种天然的书写材料。

  在《法老的宝藏:莎草纸与西方文明的兴起》一书中,高德特详细介绍了莎草纸的制作方法:将莎草采摘、去皮,内芯削成薄片,交叉铺叠,压平晾干后,就变得非常结实耐用了。高德特甚至说,即使将它浸泡在醋里揉搓,也不会损坏。在其产地,莎草纸的原料易得(用干燥的莎草片浸水也可以造纸)、制作简便、可随意拼接裁剪、便于携带和保存,不必烦恼欧洲的皮纸、羽毛笔或中国的竹简之类工具的掣肘,堪称理想书写材料。

  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此。古埃及的农业生产和管理即有莎草纸的参与:每次洪水退去,土地会重新测量和分配,农作物的征税、存储、再分配也都有数据表记录跟踪。又如,古埃及经常派出皇家远征队,负责拓展贸易,他们的管理方式很现代:考古学家发现了两类图表,一类专门记录途中得到的补给和每日消耗,另一类则逐日记录项目的进度,向千里之外的法老交差。岂能没有莎草纸的功劳?记录历史、传播宗教、普及文化,则是人所共知的故事了。

  关于莎草纸,更有意思的是它作为精神图腾的价值。古人云,敬惜字纸。莎草纸在古埃及人心目中的地位亦如是。丰茂的纸莎草沼泽是《亡灵书》中的常客,堪比古希腊传说中的至福美地。莎草纸本身也是《亡灵书》的理想材质,从壁画到莎草纸的过渡,见证《亡灵书》从王室走向寻常百姓家,人们相信这份来世的庇佑,根据买主的需求(及经济状况),私人订制《亡灵书》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今天我们熟悉的卷轴符号其实也是脱胎于莎草纸卷,高德特说,当代的大学生毕业时,手握的卷轴象征他们的学业有成。而古罗马时期的文化人也有类似的联想,他们认为能“拥有一卷书写精致的莎草纸卷”,那是“得到众神眷顾的人”。书籍令人尊崇的地位,还可向前追溯到雅典的图书馆,彼时借阅古代文献原本必须具有相当的责任心,逾期的代价是要赔偿十五名受过技术训练的奴隶。由对莎草纸的尊崇,衍生至对书本承载的知识的尊崇,称其孕育了文明亦不为过。

  如此意蕴,倒令人想拥有一页属于自己的莎草纸。书中提及,干燥处理的纸莎草片可以轻松购得,然在国内并不多见,恐怕还要求索于当地的旅游纪念品。但也可以想见,浆纸才是当代主流的书写材质,而莎草纸的减产也有复杂的原因。其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沼泽被改为了农田,这个过程往往是不可逆的;另一原因是,过去的地主和莎草纸卡特尔都认为,减产可以抬高莎草纸的价格,这是他们的经营策略。不料,待到阿拉伯人来到这片土地,连对莎草纸世代相传的情感基础也殆尽了,它便失去了原有的地位,逐步消失。甚至在今天的埃及,已经没有大片天然生长的纸莎草了。旅游业所用的纸莎草原料,竟还是重新引入、小范围种植的结果,不免令人唏嘘。

  旅人带回的莎草纸已不同于昔日“法老的宝藏”,或也难以匹敌当代文创品牌的书写质感,然其依然有种独特的魅力。无需争辩它到底算不算“纸”,它的价值超越其形,存乎一段我们未曾真正理解、又心怀神往历史中。

本文标题: 法老的宝藏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26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我不是天后经典读后感有感《刺杀肯尼迪》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