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的艺术》是一本由[美]本·雅格达著作,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伪装的艺术》读后感(一):这么多自传回忆录,也许都是被你们读者惯坏的读罢本书,给我的感觉主要是有趣,从古罗
《伪装的艺术》是一本由[美] 本·雅格达著作,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伪装的艺术》读后感(一):这么多自传回忆录,也许都是被你们读者惯坏的
读罢本书,给我的感觉主要是有趣,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到现当代,作者把其认为重要的回忆录大致介绍了一遍,有点猎奇的意思,个人觉得把书名叫做《一份关于自传、回忆录的书单》说不定更合适。
说到“伪装”,我想大部分这类书的读者可能并不在意作者有没有说谎,笔者的个人故事情节是否吸引眼球,能否从中体验到无法经历的他人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吧。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一种偷窥狂心态了,但是谁让我们天生有颗好奇八卦的心呢。这么多自传回忆录,也许都是被你们读者惯坏的。
顺便摘抄一段书中某位哲学家关于回忆录的评价:“写自传的人有这么几种:像卢梭一样自我着迷的神经病;像本韦努托·切利尼那样带着强烈艺术感或爱冒险的自恋人士;只把自己当成制作历史艺术品的原材料的天生的历史学家;对后人卖弄风情的女人;想在死前把所有细枝末节都厘清,不愿自己身前无言、身后无名的老学究。”真的很到位哈哈……
《伪装的艺术》读后感(二):盘点两千年回忆录,这些名人真会“装”!
中国家长喜欢给孩子买名人传记,我们闲暇时也喜欢读各类回忆录。我们读富兰克林、居里夫人、马克·吐温等名人自传,希望从中了解到这些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等人成名背后的故事,或者是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迪。不过你可能没有料到,回忆录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内容,也有可能只给你展示了经过包装的内容。名人回忆录中,到底有几分“真相”?
未读·思想家为读者带来《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盘点两千年回忆录,揭示千万种私密人生。这本书可谓是回忆录和自传这种文体本身的“传记”。从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到畅销书作家奥古斯丁·巴勒斯的《拿着剪刀奔跑》,从尤利乌斯·恺撒到美国总统尤利西斯·S. 格兰特,从马克·吐温到当代幽默作家大卫·赛德瑞斯,不论是古罗马时期的战记,还是当代的名人回忆录,均在书中有所探讨,为读者看待传记文学提供了全新视角。
记忆是可塑的,名人回忆录可能包裹着层层伪装。虽然我们读回忆录的本意是了解真实的经历,但是由于人的记忆是可塑的,因此依靠记忆所写成的回忆录并不完全可信。卢梭就曾在《忏悔录》中为自己开脱:“有的地方我有可能写错了…在我自己没有找到确切的材料之前,我可能还会出错。”马克·吐温也承认自身记忆的局限性:“我以为自己记得的也许反倒都是从未发生过的事。”当然,也有许多名人回忆录作品经过删减,或是通过说谎来包装自己,这样以来读回忆录也是在考验读者的辨识能力。
书中还盘点了两千年来众多“吸睛”的回忆录作品,揭开千万种私密人生。一些作者为了写书会特地去做一些不寻常的事,比如梭罗曾搬进湖畔的小木屋生活,并把这段经历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瓦尔登湖》;杰克·伦敦为写《深渊居民》假装自己穷困潦倒;约翰·霍华德·格里芬为写《像我一样黑》假装自己是个黑人。除此之外,书中还依据流行分支归纳了大量的回忆录,比如“父亲回忆录”“狗狗回忆录”“苦难回忆录”,书中也不乏解剖尸体回忆录、另类性行为回忆录等小众、猎奇向的回忆录。
当我们阅读回忆录时,不妨参考《纽约时报》记者雷蒙德·沃尔特斯的建议,把它想象成一个刚刚认识人,洞察他们的言语。同时做好准备,因为对方的故事可能从一开始就隐藏着欺骗。
《伪装的艺术》读后感(三):虚构如佳酿,今日饮咗咩
记忆是否都是真实的?如果说记忆不真实,写作回忆录和阅读回忆录是否还有价值?《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一书事实上即尝试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然而对于这本书的读者而言,在翻开这本书之前,一个很大的心理障碍是:我觉得自己没读过几本回忆录或者自传,阅读本作是否有困难。我想这个担心完全可以放下,本作的阅读并不需要大量回忆录或自传作为先导,也不要求对这两体裁有深入了解或者非凡的兴趣。相反,本作可以作为读者阅读回忆录的敲门砖,引导读者有选择的去阅读回忆录。
封面:来自爱因斯坦的警告本作以时间为线索,探讨了回忆录自出现以来在英语世界,主要是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英国的诸多变迁,着重讨论了不同时期回忆录的特征。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作者又大量引用相关回忆录作为佐证,丰富论点的同时也顺带介绍了大量的回忆录作品。作为非虚构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忆录以及自传可以说包含了大量的作品。例如近年来大热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就属于回忆录分范畴。相对应的,如果不对其写作风格做严格的规定,宽泛的定义下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可以放到回忆录这个框架下,例如《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撒哈拉的故事》、《少年维特之烦恼》、《走出非洲》等等。这样多的作品都可以属于回忆录,自然就回到了本文开始提到的问题:记忆的真实性以及回忆里本身对真实性的要求。我想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在读完《伪装的艺术》按照时间脉络对回忆录发展有所了解之余,应当在其基础上总结:为什么写作回忆录以及为什么阅读回忆录。
爱因斯坦警告后,内里还是很严肃的最初回忆录的写作往往带有明显的宗教意味,如《忏悔录》。这类宗教意味的回忆录以作者自身为出发点,关注作者本人在经历了诸多是非考验后最终回归宗教的整个过程。在此之后,包括笛福在内大量作家的(类)回忆录作品也带有宗教目的。以笛福的《瘟疫年纪事》为例,这部作品以笛福某位男性长辈的日记为依托,记录了一次腺鼠疫在伦敦爆发的全过程。这其中的种种描述都与笛福的宗教信仰有关。继而,随着回忆录的发展,特别是当这个形式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流行起来,回忆录对宗教的关注降低了。这时候写作回忆录,一部分为了展现自己,满足自己的倾诉欲望。毕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特殊的不被理解的但是又觉得也许冥冥之中可以找到知己。由此诞生了大量关注“我”和“我独特性”的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一系列作品的坦诚、对自己乃至他人隐私的暴露日趋增强,以至于人们甚至无法区分是纪实还是猎奇。同时,回忆录或者自传更重要的一个写作意义也日趋明显:我想让后人知道我做了什么。这一层意义可以说是当下最广泛的回忆录写作意义,同时也是最广泛的阅读回忆录读者的阅读目的。至此,我们可以明确,在这样的写作和阅读目的下,回忆录一定不会是完全真实的,一定是经过伪装和加工的。
这种回忆录的伪装,可能是无心的。正如本书作者所言,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记忆并不可靠。大脑会欺骗自己,艺术化记忆。因此当一个人提笔写下回忆录时,大脑输出的已经是加工过的记忆,回忆录本身也因此被加工了。回忆录的伪装,也可以是有意为之。本作中列举了大量真假难辨的回忆录,也列举了大量事后证明是虚构但是以真实为名的回忆录作品。这样难辨真伪或者是明知虚多于实的作品是否还有价值呢?或者说的更宽泛一些,经过加工带有伪装痕迹的回忆录是否有价值呢?我想是有的,我们阅读回忆录想了解作者关注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更深入一些,我们是想从中吸取经验,对此类作品的教育意义给予了期待。因此,这类带有伪装痕迹的作品是有价值的。无心的伪装,往往是因为大脑认为从这个事情中应道吸取到某种教训,因此大脑艺术的篡改了记忆,让记忆本身即能更突出这个教训。而大量真伪难辨或虚构多于真实的回忆录作品,其虚构部分也并非对事实的完全歪曲,更多是作者对事实和人物的嫁接,将不同人物的真实经历嫁接到同一个人身上,使这个人的经历更戏剧也更具有教育的含义。
因此,即使回忆录是一门伪装的艺术,它也依然是一门美的、值得去欣赏的艺术,也因此,期待更多人借这本小史了解回忆录,阅读回忆录。
《伪装的艺术》读后感(四):记忆会撒谎:那些隐藏在回忆录背后的虚构
阅读过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回忆录《思考与回忆》的读者,大概会被文中极端保皇派陈旧的思想,马基雅维利式的警句,口述中纷乱复杂的外交手法,以及时不时跳脱原文叙事节奏展开臆想攻击政敌的自我感慨而绕得云里雾里。但正是这种主观意识无比强大的文字中,我们却可以从中寻找到自普鲁士到德意志第二帝国之间,这个关键性人物的所思所想和对历史本身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当然这种类似一家之言的文字体裁仅仅可能作为历史真相的某一部分而存在,或者说,回忆录中的真相也是真相的一部分。
本书《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是作者试图通过对那些流行于时间上,市面上的回忆录的解读,去探索自传、作者与真实所发生的事件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如果说,小说需要更倾向于一种虚构场景下的自我感情流露,那么自传则应该是过往事件的真实记录,但本书作者本·雅格达却发现事实上并非如此,本应该更加真实客观的回忆录,同样会因为作者主观记忆的缺失,自我认同的不客观,以及当时观察角度的局限而在具体情节中隐藏着类似的欺骗和虚假。当然这样的作品,会让读者在阅读他人回忆录时想要达到的目的大打折扣,也会对这种文体本身是否值得一读产生疑惑。可本书作者则认为,骗人的回忆录依旧有着不错的阅读价值,后来的读者完全可以把这种文学作品当成一种文化现象,人性样本来加以研究,回忆录所体现的正是作者对于自我经历的审视和思考,同时它能够帮助人们去理解那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是非观念。
成功学回忆录的开山之祖——富兰克林本书的作者用时间为脉络,梳理出回忆录这一文体,出现在世界各个文学时期的主要呈现作品和这些作品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从作者略有宽泛的图书选取范畴来看,回忆录与自传体小说本身并不存在有非常清晰泾渭分明的分割界限,这也是为什么会把回忆录归类为某种特殊形式并允许自我修饰的文作品的原因之一。比如偏于传统叙事,但同时会传达成功经验的《富兰克林自传》、《居里夫人自传》;明显有着相当大虚构成分,但全部或者大部分使用着第一人称叙事的《鲁宾逊漂流记》和《天路历程》;描写反映真实,嫁接于周边人物事件并进行再次创作的《我,里戈贝尔塔 · 门楚》;把自己放置于逼仄环境,并以此为人生体验的《瓦尔登湖》、《疯人院十日》;再比如,明明是世界级名著小说但字里行间都有极强的个人自传元素的《大卫·科波菲尔》和《简·爱》;那些总统及其家人们的畅销自传,米歇尔的《成为》和克林顿的《我的生活》;甚至于把偏于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考类的《忏悔录》与《瘟疫年纪事》,同样被归类为回忆录范畴。
这里面既包含着对于成功经验的分享,还有宗教哲学的思考,文学作品里的情感历程,虚构假想下的真实写照,和贴近现实生活的名人记录。于是当读者开始接受作者如此宽泛的概括时,就会试着去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我们会把这些文学作品都归类于回忆录本身,那么所谓的传记真实感是否真的就是自传写作的必要前提条件,以及读者是否再没有必要去阅读这些并不真实的回忆录了呢?
卢梭所谓的绝对的坦诚不过是一种妄念在此,作者指出,最早的自传文学,类似《忏悔录》等,源于作者本身对于自我思想的倾诉和思考。他的写作目的正是一种对外界叙述自己内心观点的过程,所以给予他人阅读就是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在此期间,如何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文案,如何刻意的隐匿一些并不为大众所认可或者与自己想表达内容相背离的事件,如何最大程度的获得读者的情感共鸣就成为了创作者所需要考量的东西,当然,如果是一般的通俗小说,作者完全可以用天马行空的笔法在理想的天空肆意妄为,但对于回忆录,则更需要在客观现实和主观表达之间寻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自此,我们得时刻明确,回忆录依然是一种文学体裁,表达作者思想是它的最高目的,真实性反而位居其次。
另外,正如同尼采所言,“我的记忆说:‘是我做的。’但我的自尊不肯屈服:‘我不可能会那么做。’最终——记忆妥协了。”我们记忆本身也并非全然可靠。特别是对于那些事关自我价值认定的记忆部分,它们会有意无意之间去保存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真相”。现代医学表明,记忆同样会撒谎,在人类观察事物过程中,记忆会对众多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内在逻辑的加工,以求眼前的事物更加符合自我认识的客观规律,这种利用事物因果来储存客观观察的本能,既能让人类可以处理更大信息量的事件,却同时丧失了绝对客观理性地观察事件的能力。无论是身处现场,还是展开联想回忆,只要有任何一个客观因素的缺失,都会导致重组事件这道工序精准性的偏差,有时候这样的偏差会让记忆与真相相去万里。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全过程仅仅出现在回忆者潜意识中,并不会被自我意识所觉醒。
别想了,作者写书,在乎的是钱。读者买书,想知道却是莱温斯基那么被虚构的回忆录价值又何在?在作者看来,哪怕虚构的回忆录在文学思想上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回忆录记载的不是真相,而是记忆本身,正是这样的记忆才是构建一个具体人物的心理基座,想要去理解一个人物,想要解读他的自身,我们既需要了解他所处的世界,也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他的思想内心,那么阅读他的回忆录,尝试理解他记忆中展现的世界观,然后用自己的观察思考去探究主观意识中的“他”和客观世界中的“他”之间的内在关联,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如果记忆会撒谎,那么回忆录就是一门伪装的艺术。
据说,李宗仁先生晚年找史学家唐德刚代笔,打算用口述方式撰写回忆录,可惜书至民国史片段记忆不详,难以为继,唐德刚便寻来蔡东藩先生所写的《民国通俗演义》,李宗仁读得津津有味,于是这部分情节据此定稿。今人看来,不觉莞尔。
《伪装的艺术》读后感(五):那些成为畅销书的回忆录,可能都是假的
作家、艺术家、摇滚明星、政客……名人的成长经历,总会像情节跌宕的推理小说一样,吸引人们的目光。可能是因为由仰慕而引发的好奇,可能是期待去往那些大师的精神世界,体味他眼中生活的真相,追梦的艰辛,坚持的意义,获得一些启迪,从而让自己的步履更加从容笃定。
我们对名人的自传或回忆录总是抱有强烈的兴趣。于是你会看见《富兰克林自传》《居里夫人自传》成为许多人的床头书。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看过的回忆录可能是假的?
虚假回忆录
毋庸置疑,相比其他类型的作品,自传或回忆录更需要真实,当我们打开一本自传的时候,我们默认作者是秉持着这样的原则落笔,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本名叫《去问爱丽丝》的回忆录在青少年中引起了轰动。这本书讲述一个15岁女孩在无意间抿了一口掺有迷幻药的潘趣酒,从此对毒品上了瘾,最终死于吸毒过量的故事。这本书,无疑具有很强的教育警示作用,从出版之后就一直在加印。
然而真相却是这是一个名叫碧翠斯 · 斯帕克斯的青少年咨询师,根据一位病人的日记创作的,她把这位病人的日记和她在工作中遇到的其他青少年的经历相结合,写成了这本书。虽然在之后出版的版本中,出版方有增加“本书是一部小说”的说明。但直到今天,在很多读者心中,它还是真实的。
印第安人活动家里戈贝尔塔 · 门楚的自传《我,里戈贝尔塔 · 门楚》在出版之后就迅速成为学者眼中关于多元文化论的权威之作,门楚甚至因此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然而她在书中讲述的自己和家人在危地马拉的悲惨遭遇却是虚构的,“她亲眼看到被饿死的弟弟其实并不存在,而另一个由她和家人亲眼看见被军队烧死的弟弟,其实是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被杀的,而当时她们一家并不在场。”
如果说这些回忆录是为了让某个现实问题最大程度的得到关注,而对事实进行了“包装”,就像门楚说的,她写下了“关于她的家人和危地马拉人民所面临的杀戮和暴行的‘更大的真相’”的话,那么有些回忆录则单纯是为了谋利了。小说家克里福德 · 欧文就曾和朋友一起伪造了一部由隐居的亿万富翁霍华德 · 休斯“授权”的传记,并拿到了75万美元的预付金。然而最后却被霍华德出面揭底,欧文也因此被判在联邦监狱服刑17个月,成为了目前所知的唯一因伪造自传而服刑的人。
△ 以欧文伪造事件被改编为电影《骗局》,欧文也发表了同名回忆录记忆会说谎
如果抛除了刻意的谎言,那么自传就一定是真实可信的了么?也不尽然,因为记忆本来就是靠不住的。
精神病学家丹尼尔 · 奥弗曾向一群高中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他们生活的问题,有近 70% 的人认为宗教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很重要,90% 的人记得自己曾遭受体罚。而三十四年后,他又让这群人去回想他们的早年生活并回答同样的问题,只有四分之一回忆说宗教在他们青少年时期很重要,记得自己曾受过体罚的则只剩大约三分之一。
你会发现,就像电脑硬盘一样,我们的记忆受限于大脑的容量,当某条信息被更新的信息挤出去之后,它就会被遗忘。而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情的某些细节被遗漏,那么很可能事情的真相就会收获一个完全不同的解读。
更重要的是,记忆本身就是个有创造力的作家。它把“真实”的记忆、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从各处收集来的线索拼凑在一起,只要有一点来自自身或外界的暗示,记忆就可以自己达成逻辑自洽,有凭有据地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然后妙笔一挥,把内心的设想粉饰成了“真实”的场景。
所以,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一位志愿者才会看着一张热气球照片,对心理学家金伯利 · 韦德说:“我十分肯定那是在我6岁时发生的,当时我在上学,花10英镑就可以乘坐热气球到20多米的空中,我敢肯定这张照片就是我妈妈在地上拍摄的。”
事实上这张照片是经过电脑模糊处理了的志愿者,这位志愿者其实没有乘坐过热气球。但是他在看这张处理过的照片后,记忆替不知情的他说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谎言,甚至精确到了时间和细节。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记忆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版本的真相。所以,即便没有进行恶意的编造或删减,作者完全真挚地写下的内容,它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完全袒露自己这件事儿实在太难
尼采曾说:“我的记忆说:‘是我做的。’但我的自尊不肯屈服:‘我不可能会那么做。’最终——记忆妥协了。”回想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形,父亲正在情绪激昂地描述自己的精彩往事时,母亲在旁边突然爆料:“你不知道啊,他以前……”父亲要么直接制止“这有什么好说哦的”,要么转身离开,逃离糗事即将被公开的尴尬现场。大多人在写自己的传记时也一样,一旦动笔,那么无疑就已经开始将自己曝于公众面前,要把那些可能会让自己羞愧、不堪的事情或想法袒露出来实在是需要太大的勇气。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作者选择在自己死后出版自己的回忆录,就像马克 · 吐温说的:“我之所以选择在死后公开这些话,而不是在世时就对大家说,是有正当理由的——这样我就可以畅所欲言。如果某人尚在人世时就把自己的私人生活给大家看,那么不管他多么努力地直言不讳,最后都很难如愿。他终将意识到,这是一个人活着时无法做到的事。”
当然,也有人的情况完全相反。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让故事更“好看”,有些作者会突然变身“表演型人格”,不自觉地夸大事实。美国作家詹姆斯 · 弗雷在讲述自身戒毒、戒酒的自传《百万碎片》中(这部自传成为2005年全球超级畅销书,销量仅次于《哈利 · 波特与混血王子》),就把自己曾经在监狱中待了两小时的事实变成了87天;把自己曾因吸毒后头脑不清,而开车撞上围栏,描述成了差点从一名警察身上轧过去。
△ 电影《百万碎片》所以你会发现,一旦开始写自己人生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还想把它写成别人可能感兴趣的样子,可能作者就会开始降低真相的标准。我们看到的很大程度上不是自传作者在真实人生中的样子,而是经过作家之笔塑造出来的、作家想让人看到的“那个人”。作者在动笔之前早就在心中构想出了一个人,纸和笔是真实的,不过作者会在纸上运用一些手法,在这里增一笔,那里删一划,又在某处添了个高亮,最后勾勒出一个他想让大众看见的样子,这就是自传中“伪装的艺术”。
就没有完全真实可信的自传了吗?
这倒也不是。卢梭一直反对不实的自我描述,他表示自己不会这样,他要“说真话,要毫无保留。我会告诉大家一切,无论好事坏事,什么都说……”他确实这么做了,他在书中描述自己的受虐癖、自慰行为,诉说自己在偷东西之后诬陷另一名女孩的“罪行”……尽管在当时不被大众接受,但不可否认《忏悔录》不仅成为了一部经典,更改变了人们对自传的认知。
他让人们看见了一种全新的自传,这里有绝对的坦白和诚实;强调内在生命(思想和情感)而不是外在生命(行为);重点关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承认平凡小事(比如偷丝带之后的小小谎言)也可能像一场大战一样带来惊天动地的后果,甚至更严重。正如司汤达所评价的:“荒谬的帝国就此衰落,而这都是让-雅克 · 卢梭的功劳。”
但就像《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中说的:“有些讲故事的人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直视我们的眼睛,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我们。但很可能,这些人的故事里隐藏着欺骗,而我们永远都不会发现。”
那么我们要怎么判断一本自传是不是值得一读呢?这完全就要看我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如果你想看精彩的故事,那么在内容的真实性就不必过于苛责;如果你是想从中体悟一个别人与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的话,那就请记得一定要坚持独立思考,就像面对一个新认识的人一样,根据他说的话、做的事,去确定他们是否真诚、是否有智慧,而不是被他带着走。无论如何,虽然大部分人不太可能写一本真实的自传,但也不太可能整本书中都是谎言,自传还是会告诉我们一些有关作者的真面目。
伪装的艺术评价人数不足[美] 本·雅格达 / 2020 /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