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1906》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6-27 08:29: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6

《读库1906》是一本由张立宪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读库1906》精选点评:●除了《飞天》那篇之外,其他都写的蛮好的,整整的都是时代的印记,最后一篇《李大爷》尤其记忆深刻。为啥说《

《读库1906》读后感精选

  《读库1906》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906》精选点评:

  ●除了《飞天》那篇之外,其他都写的蛮好的,整整的都是时代的印记,最后一篇《李大爷》尤其记忆深刻。
为啥说《飞天》不好呢,因为太像《新闻联播》的宣传稿件了,从开始到最后都是正能量,连那么一点点的人味都没有……

  ●有几篇由于兴趣原因实在看不下去,叙述冗杂……《李大爷》有种语文课本的平实感,好评。

  ●只有第二篇比较感兴趣……遗憾……

  ●跨年前的几分钟,随便翻翻。

  ●《飞天》,舞剧《丝路花雨》的诞生过程,自由总是让文化自信多飞一会儿;《美漂一家》(续)仍是赴美生子的那家人在异国艰难的生存,以及与同胞和美帝的斗智斗勇,生活真是不易;《业余作者》了解一下文革前后下乡的文艺青年追求文学梦想的心路;《太空歌剧的钢铁之花》仍看的似懂非懂,作者更多是对网络歌剧的自斟自饮;《碟变》让四五十岁的人追忆起淘碟的那段时光,顺带普及当年磁带等媒介的流变;《莎士比亚时代的剧院》白描当时剧院的格局及演艺的不同;《李大爷》一个志愿军老兵在北京的生活历程折射一个时代的变迁。

  ●《飞天》讲《丝路花雨》的创作,讲得明白。《美漂》不由想到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不过更真实。还有就是《碟变》,自己经历过尾巴,在大学套DVD。《李大爷》笔锋很顺畅。

  ●不行

  ●较之《1905》文章简介质量大为改善,也算是圆满收官。

  ●很多幕后,如果没有记录下来的话真的是可惜了。题外话想想,怎么去客观的记录,或许也是一门学问吧 。 美漂这种事,或许如北漂一样,冷暖自知呢。 对诗,我还是不太懂。。 太空题材这种,没点基本常识的我可能看不出什么好坏来了。。或许只能靠创作者们自觉了吧。。 光盘,我记得前几年。。。可能是十几年前。。家里步行街路边还能看到满满的光盘,到现在,可能很少见了吧?现在的我只有喜欢的歌手专辑不错的时候才想购买呢。。还记得老爸给我带的哈利波特魔法师当然光盘,还有猫和老鼠的(๑˙ー˙๑)童年呢(๑˙ー˙๑) 之前听朋友说读莎士比亚能让你会说话,所以我读了一本好像是第四卷。或许翻译的问题?不太喜欢的。不过的确不知道莎士比亚本人,还是个剧院经营者。不知是挂名那样专职创作还是真的跨界。 最后这篇结局真是让人感慨了。

  ● 扉页插画《时之住人》,不同时代中的群像与个体,一些印记,一点念想。 《飞天》细腻讲述一部传奇舞剧的诞生,似报告文学。《“美漂”一家》如电影,故事虽发生在美国,剧中人物仿佛你我都曾遇见。《李大爷》悲壮地战斗过,又却卑微地生活着,所幸能够被文字记录下来。无数的人生,不都是默然来去的吗?

  《读库1906》读后感(一):是本读书人的书

  飞天:难能可贵的匠人精神,震撼世人的“飞天”传奇。

  “美漂”一家:选错了赛道,一地鸡毛,移民的浪潮,该过了吧。

  业余作者:写作是心中的明月光。

  太空歌剧的钢铁之花:科幻,也需要科学。

  碟变: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时代的浪潮淘汰了多少的沙。

  莎士比亚时代的剧院:莎翁的作品,真的那么伟大吗?

  李大爷: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的一生。

  《读库1906》读后感(二):舒畅

  刚收到新鲜的读库1906,其中一篇选文,李金声老师的《业余作者》一文,一口气读完,倍感舒畅: 看到“J从床上猛地坐起来...我发现是唱片变形了”,我按惯有的脚本思路下意识的以为,下文可能会表明这是J 搞的手脚; 看到“四人一间...我是第一个到的,按说我可以挑选任何床位,但是我底气不足...就把自己的行李放在了最靠门的那张床上”,我按惯有的思路以为这可能会多少夹杂一些不愉快的分房风波; 但越看越顺畅,可以说是舒畅!想起前面的段落里就交代过“文学之所以能吸引我,除了它本身的魅力...希望能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尽快离开农村”,顿觉文风可能不同寻常。 果不其然,县商业局局长的公子哥、做过中学红卫兵委员会主席、才气满满写稿从来不打草稿酝酿好在黑板前一挥而就的J,后来考入北大法律系,现任日本京都大学法律教授也在国内几所高校兼职,并没有陷害主人公; 因为去县委学习的这次经历,包括四人一间的分房,作者认识了好多后来成长起来的牛人,都互帮互助,回程还报了往返路费,口袋里装了沉甸甸的八元一角,一片和谐。 李金声老师一定不是没有经历过苦逼无奈的成长岁月,但以他这样的好心态,60多岁(我冒昧猜的)写这一片定义自己“业余作者”的简简单单回望录,我仍想用一个词,舒畅,来表达读后感。 舒服!畅快! 祝李金声老师一切安好! 祝所有人不计小嫌心态舒畅!

  《读库1906》读后感(三):新的Flag

  不管手边有多少书,收到读库后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完。这一次收到了2019年度的最后两本,一本宿舍、一本单位。年末手头工作不多,于是很快看完了这本《1906》。

  《飞天》讲述了舞剧《丝路花雨》的创造过程,如此多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付出多年的故事很让人感慨,同时也激起了我这个缺乏文艺细胞的人去看这部剧的欲望。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文字是“**年去世,葬在敦煌”,当一个人的生命和一项事业、一个地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会让知晓这个故事的人心中充满温暖。

  《“美漂”一家(续)》让我想起了常常微博都会给我推送的去美国生孩子或者寻找代孕的信息,画面总是刚刚降生的小朋友被家人围在中间的幸福场景,或者是一个金发碧眼、身材高挑、样貌娇美的异国女子照片,好奇大数据是如何分析出我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有这种需求的,那不然也应该给我推送有着八块腹肌的帅气小哥哥吗?对于作者妻子遇到的租客,真的要感慨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是越不讲理的人越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占据更加优势的资源,看看杀害北京民航总医院医生杨文的那家人,不就在采取了惨绝人寰的行为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业务作家》这类的文章我似乎只能读库中看到,大概也是因为我现在看的文集类就只有读库这一本了,这篇文章的风格很读库。大背景是在文革时代,故事的主人公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故事讲述的是如何走上文学这条路,大概因为自己从小写作水平就差,对于这种故事的兴趣并不很大。但故事开篇有一段话让我很喜欢,作者说自己被文学吸引的原因除了文学自身的魅力之外,是因为想通过文学找到一条捷径,在下乡之后不用从事体力劳动,而且可以较快取得成绩离开农村,很直白,也说出了很多人不敢说出的话。

  《太空歌剧的钢铁之花 》讲科幻电影相关,不是我所好,于是略过。

  《蝶变》还是很真实的描写了“碟”这么多年的变化,先天条件不足的我从来唱歌就不在调上,再加上音乐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是会被其他课程占用的“副课”,于是自身对音乐接触很少(这也是现在一直很遗憾的事情,也是亟需要补的课),没有很多同时代的朋友买磁带买专辑的经历,但是对于碟还是有两个有趣的记忆。一个是早年间父亲赶时髦,给家里配备了全套的VCD、功放机和大大小小的音响,于是那个时候家里就经常会响起腾格尔、韩红,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听到了英文歌。不过,这套设备利用率还是很低,再加上很快就更新到了DVD,基本上就成了母亲每次打扫卫生时会吐槽的妨碍物。09家搬家时父亲忍痛抛弃了音响,但是依旧带着明知道不会再打开的VCD,18家再次搬家时,这套设备终于被彻底“抛弃”了。另一个就是高中时每次从学校回家的时候都会路过一家音像店,在展示架的最高一层永远放着三级片的压缩碟,刚开始看到的时候觉得很冲击,后来也就习惯了。

  《莎士比亚时代的剧院 》是我在读读库时最喜欢的文章类型,有科普的性质在,会从某个角度切入去讲一个观点、一个新事物或者其他,像之前的AI、人机接口系列,王南的建筑系列都很不错,尤其喜欢王南后来的讲乌镇剧院和农禅寺的那两本。回到这篇文章本身,文字不多,但是很形象地展示了莎士比亚时代的剧院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是怎么样去看剧的,看过后闭上眼睛,结合看过的影视作品,脑海中应该可以构建出某个下午剧场里的场景。

  《李大爷》的文字和题目一样质朴,一个经历了朝鲜战争和非洲援助的志愿者老兵,生活在社会底层,过着可能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的生活。

  本想着应该很快就能写完的书评,竟然也写了这么多字。这也算是2020年给自己定下的新计划,读完50本书,读完要写书评,这就算是第一篇,希望能坚持,年末来“收作业”。

  《读库1906》读后感(四):飞天的记忆

  陈晓斌的这篇《飞天》刚开始是有点看不下去的,甚至读到中间还是时常有种在看新闻通稿的感觉,而且看后五篇加起来的时间几乎和这一篇花去的时间一样。

  不过整期《读库1906》看完,这篇却是印象最深刻的,至少也是最喜欢的之一了。可能是时代背景的原因,可能是整个节目的编排中出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所以以这样有点平铺直叙的文体也让我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也许可以把整个剧组看作一个冒险游戏的主角,从接到任务开始,不断探索,不断变化场景,通过寻求帮助和道具,最终登上峰顶。一开始在领导提出,为什么要重复别人,要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是有点反感的。怎么总是领导在提出这样那样的想法,不考虑做事的人要面临的困难啊?后来看到领导的亲历亲为和与大家的群策群力,不得不感叹能当领导的人还是不一样,尤其是那个大浪淘沙的年代经受过考验后的领导。从照片上看吴坚部长就让人觉得很安心,很坚毅又意气风发。而且这种前瞻性确实是可贵,如果文艺创作都一味地去照搬其他的成功案例,那我们能看到的种类就会越来越单一,那个时代真是美好。

  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专家无私的帮助,以及大家殚精竭虑的创造和奋斗。既有名气不那么大的莫高窟的工作人员,也有像夏鼐和沈从文等意想不到的巨匠,他们像一个个NPC,在打通各个艰难的关卡和环节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沈从文第一次看完彩排,兴奋到睡不着,第二天开会一口气说完自己的意见就沉沉睡去,真是个做实事又可爱的老人。而那些年轻时因为不同的际遇来到敦煌,在大漠的无数个寒冷黑夜和肃杀中度过余生的工作人员更让人动容,他们倾尽所有,帮助剧组把节目编排得更丰富更真实,让剧组把他们在敦煌看到的一切带给全国的观众。当时他们不会想到,是带给了全世界的观众,甚至舞剧中的波斯人形象都能引起彼时的西域观众的共鸣。

  舞蹈演员在从“零”开始的学习中,不断把原本收集到的“道具”中静态的舞姿发展成一套套连贯的动作,就像是开创了新的武功,留下了很多人才,还为后来的《千手观音》等舞蹈提供了基础。整个舞剧留下的文化传承何止于此,连负责化妆的杨树云都成为了著名的化妆艺术家“天下第一梳”,《武则天》《杨玉环》《红楼梦》影视作品都在他的装扮下熠熠生辉。演员们复原那个时代的裙裤,引领了后来的喇叭裤潮流。剧团后来出国巡演,演奏者席臻贯还在巴黎找到当年被法国人买走的唐代曲谱,用了十年时间破译,复活敦煌古乐。更不用说,其他省份也向他们学习,致力推出了自己的本地歌舞潮流。

  文末说,当年乐僔看到的那缕金光,在时空中继续穿行。作为读者的我,似乎也看到了大家在敦煌莫高窟一个一个临摹飞天的场景,在废寝忘食地排练,在就地取材地创造令人惊叹的道具,在把千百年间的盛景骄傲带到全世界。

  《“美漂”一家(续)》的前一篇我没看过,不过这一篇现在读来也是很微妙,看看那个不可一世的移民国家现在因为多民族的问题焦头烂额,也能从很多细节中看出端倪。当然,这篇男主的观察者视角,看到的一切似乎都很平静,很便利,甚至很平等。他在忙忙碌碌中,感叹自己不能活得像个墨西哥裔那样,从容,自由,乐天,而现实中是否可以一直这样呢?找投资机会,送孩子去托儿所,好像这一家在大洋彼岸并没有受到什么所谓local的区别对待,而费尽心力开启的生意,最大的阻力和挫折都来自自己的同胞,真是讽刺。当然,看到后来,这张最大的网隔绝开来,男主一次次倒在拒签的路上,可叹。

  《业余作者》和《碟变》对我来说,都像是在看时代的变迁,一个更突出个人命运,一个更突出技术或者说娱乐的一环革新。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是好是坏,这些年讨论的声音从来没停下过,那个时代的特殊性赋予了永远的话题性,可能永不会盖棺定论。看的比较舒心的是,无论是不顾周围人的影响,坚持要带书去下乡的“我”,干部子弟,还是坚持“知识分子就该上山下乡”的当地人,并没有受到什么迫害或者被穿小鞋,比较自然。《碟变》可以说立足南京,一部简单的音像制品变迁史,胶木唱片,卡带,CD,VCD的时代基本都经历过。不管是电唱机在儿时的眼中的神秘和录制卡带,还是卖碟的方式和超强纠错,读来都是会心一笑。尤其是流动卖碟人员口中的“好的”,打口碟,装在鞋盒里的盗版,还有后来的超长压缩,两张碟看一整部长剧,作者的观察细微,体会真实。以及,最后那句,“起劲的淘碟,好像已是很久以前的事,其实呢,并没过去多少年”。

  《太空歌剧的钢铁之花》也不能说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不过对所谓硬核科幻在影视作品上的体现为什么不能走向大众,还是解答了一定的疑惑。原来是这个原因,架空的奇幻题材才有更多的受众。不过还是希望《苍穹浩瀚》这样走心的创作能一直坚持下去,我们需要爆米花大片,也需要能让人拍案叫绝的巧思细节。

  《莎士比亚时代的剧院》篇幅很短,内容上也稍微会泛一点,但是不影响勾起人想继续探究下去的欲望。看到那个半露天的十几边形的剧院结构图,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六哥这么喜欢把建筑作为一个固定题材来做书,梁思成的那本手绘真的值得收藏。至少现在我看那副插图的剧院细节图还是有点吃力,会不会也有素材做一个剧院或者莎翁戏剧相关的本子呢?

  《李大爷》是全篇唯一有点沉重的吧,道理上来说救急不救穷,不过作者的父亲对李大爷那么多年的帮助与照顾,可以说也仁至义尽了。只是在作者儿时的视角里,父亲那种无比高大崇高的形象,到最后拒绝借出房子时,有点倒塌,是情感上对一个完美父亲的缺憾有点遗憾的吧!十分有趣的是,在描写旧时北京胡同里的生活时,写到了一度很不方便的公厕,居然又一次出现了沈从文,这位真是一个学问名满天下,生活又接地气的妙人。

  《读库1906》读后感(五):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间上了锁的屋子

  “起劲的淘碟,好像已是很久以前的事,其实呢,并没过去多少年。”

  余斌老师的《碟变》,记录网络时代之前的私人买碟史,我读来颇觉亲切,尤其是后半部分,种种事故与故事,不时搅动自己的阅历。

  我买碟观影起步较晚,在师友数次建议下,才于2002年正式入道。如此也有好处,直接着手DVD,避免了新载体出现却拥有大量VCD的苦恼。为此,影碟机之外,我还专门配了一副眼镜。淘碟初期,未加选择,难免走了太多弯路。比如,由于租住地没有开通有线电视,所以当时我对《同一首歌》也倍感新鲜,请回一套DVD。后来虽几经淘洗,仍积累了不少睡眠碟,实在可惜。

  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除了求教前辈,我还问道图书。吴冠平主编的《20世纪的电影》、张栋与马骅主编的《新青年DVD手册》、程青松与黄鸥的《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周黎明的《好莱坞现场报道》、洁尘的《暗地妖娆》、王怡的《载满鹅的火车》、毛尖的《非常罪,非常美》……先后成为我那两年按图索骥的工具书。

  几年后,2005年5月15日,出差间隙,我闲逛北京图书批发市场明燕缘书店。正在挑书时,听见某女读者询问店员,《暗地妖娆》是否还有其他版本,另一男读者很肯定地代答没有,又说,这本书的序就是这位先生写的呢——此书我看过,是止庵?果然。我上前与止庵攀谈,互留联系方式。回去不久,我便收到他寄赠的《插花地册子》。

  也就在那一年,儿子从老家来到我们身边上幼儿园,我买碟日稀,观影渐少,但还保留着购阅相关图书的习惯。偏爱的,有苏牧的《太阳少年》。当年合上此书,我又看了一遍《阳光灿烂的日子》,随后在书的扉页写下一段话: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间上了锁的屋子,而那把锁的钥匙早已遗失于流年。所幸我们还有记忆这把后配的钥匙,得以在青春之屋进进出出。然而,或许记忆的钥匙所打开的,并非我们的青春本身。记忆只是打开了记忆。在青春的屋子外面,我们依凭记忆,对屋子里的一切展开想象与重组。我们认定,这便是我们的青春。流年啊,流年。那把钥匙遗于何时何处,使我们不得重返青春……”

  转引《读库1906》几段话:

  从专业角度讲,舞蹈语言是舞剧创作的第一要素,如同字、词组成语句,舞蹈动作组成舞蹈的语句。静止舞姿和舞蹈动作是舞蹈的字和词;孤立看画面和动作,表达不清楚舞蹈意思,舞蹈就是要在不同的舞姿和动作之间,发明出互相连接的过渡动作和舞步,把字、词加以丰富组合,形成语句,产生舞蹈语汇;再用有逻辑的、能表达情意的一个个舞蹈语汇,编成舞蹈语言,从而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和人物形象。(陈晓斌《飞天》)

  再说去商场,唐先生有一个跟花钱无关的额外感受,每次到了各个店家的门口,凡是需要推或拉开玻璃大门的时候,前面的人总会伸手带住门等着你接住;如果你还离得较远,前面的人会回头看一下再轻放手。若是里外的人同时到了门口,那么都会停一下,除了礼让老幼妇孕,外面的都会等里面的先出来。仅仅是门,就让唐先生长了见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社会的文明,不是看你在熟人面前的态度,而是看你对全无关系的生人的态度。[大力《“美漂”一家(续)》]

  二十世纪是科学技术大爆炸的时代,这导致很多当代人,尤其是中国人,相信科技进步速度是指数膨胀的。实际并非如此,科技进步的曲线不是线性,也不是指数,而是阶段性浪涌。二十一世纪初,由于基础科学研究难以突破,技术进步已经初现停滞,成为这几年全球经济压力的内因。就拿电池来说,由于电化学原理有其局限,电池蓄能密度成了多种应用技术的瓶颈,数十年没有大的进展。近年来以锂电池和镍氢电池为代表的技术已经是竭泽而渔,才能勉强实现梦想了一个世纪的电动汽车,但大型全电飞行器仍然遥不可及。如果一个手机真能把电池和计算部件做得看不见,一百年算是很快了。(严曦《太空歌剧的钢铁之花》)

  小时候,我特爱看售货员捆点心,那会儿买什么都排大队,所以售货员都练出了绝活,十指翻飞,嗖嗖地飞速捆商品,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简直像弹钢琴一样。那时候没塑料袋,就是买两瓶酒,也是用绳子捆,都能挂车把上。售货员先是把点心分成两摞或四摞,放在一张黄色的大草纸上,翻来转去,包好,扽平整,再盖一张小红纸,头也不抬,胳膊往上空一伸,薅下一根纸绳。那时候商店里,都在柜台上方吊着一大团纸绳,那种纸绳又结实又透气,古色古香,用多长就拽多长,嗖嗖把点心转圈五花大绑,打个结,留个提手,让你怎么提搂都不会散。最精彩的是,那个纸绳,一般人怎么揪都揪不断,要用剪子才行,可售货员就那么拽着纸绳绕两下,手指头顺势一挣,啪一下就折了。打包完成,把点心提起来,手指轻轻一拨,点心包在空中三百六十度转圈,展示技艺和结实程度,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也就二十多秒吧。

  那时候老师让我们背成语,每次站在柜台前,看售货员捆点心,除了为点心的香味冒口水,我脑子里还冒成语: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手到擒来、庖丁解牛。(安枫《李大爷》)

本文标题: 《读库1906》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09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命运的长线读后感1000字《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