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6-24 08:33:0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贝多芬传》是一本由扬·斯瓦福德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8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贝多芬传》读后感(一):媒体评论这是一本充满激情、异常饱满的传记……斯瓦福德的文字极具感染力,不但促使读者重新聆听贝多

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

  《贝多芬传》是一本由扬·斯瓦福德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8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贝多芬传》读后感(一):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充满 激情、异常饱满的传记……斯瓦福德的文字极具感染力,不但促使读者重新聆听贝多芬的著名作品,也让人们将目光投向被忽视的那些乐曲。 ——《纽约客》

  优秀、热情,引人入胜,兼具过人的学术见解与音乐本身洋溢的魅力。向扬·斯瓦福德致敬。 ——《独立报》

  斯瓦福德针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分析深具洞察力与启发性。而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所描绘的深具同情的贝多芬肖像。这本书理当与刘易斯·洛克伍德、梅纳德·所罗门的著作并列于*秀的那批传记当中。而且它没有回避作曲家的缺陷,并向人们证明,与贝多芬遭受的痛苦及其取得的成就相比,这些缺陷无关紧要。 ——《华盛顿邮报》

  《贝多芬传》读后感(二):命运之锤

  在 1797年年末,贝多芬受到严重的疾病折磨,可能是斑疹伤寒。这意味着数周的疼痛、发烧、咳嗽、昏迷,乃至于神智失常。这种疾病严重地影响身体和神经系统,当时常常会致命。它也会影响听力。

  命运之锤在忙碌的社交和创造活动当中砸了下来。按贝多芬的回忆,它始于一次极端的暴怒。在公寓中他正和一位男高音争论音乐问题,后者离开后又返回,在贝多芬忙着作曲时敲门。他从桌子前跳起来,气得被一阵痉挛袭击,趴倒在地上,手支着地。起来后,他说:“我发现自己聋了,自此开始一直这样。”

  这次愤怒的痉挛应该只是耳聋的催化剂,而非原因。当时他可能已经铅中毒,大概源于当时经常加在廉价葡萄酒中作为甜味剂的铅盐,或来自铅制的酒容器,抑或是温泉水。铅或其他同样不显著的原因也毁坏了他的嗓音。但铅一般不会影响耳朵。原因在于别处。贝多芬因之前发生的某些事而最终耳聋,可能是斑疹伤寒或他过去患的疾病之一,或儿时得的天花——无论如何,是某些已经过去但留下了恐怖影响的东西。虽然这个愤怒的时刻是他首次体会到耳聋,但他还没有全聋,仅仅是暂时失聪。

  后来,他的听力恢复了一些,但不是全部。现在他的耳中一直有尖叫、嗡嗡、哼声的合奏,从早到晚令他发狂。

  他狂乱地跑去找医生。他们安抚他,给他吃药。一个又一个医生,一次又一次治疗。但没有起什么作用。医学至少还要等半个世纪以上才能治疗或处理这样的残疾。当时的医生对疾病的真正原因几乎没有什么认识。虽然科学方法快速发展,自中世纪以来医学却没有多少进步。人们还不知道细菌和病毒的影响,没有抗生素,不懂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听诊器到1816年才发明。当时也没有手术麻醉剂;医生用飞快的速度切开病人,试图在尖叫的病人痛死之前完成手术。大多数药物完全没有作用,有些造成严重的伤害。

  对贝多芬来说,耳聋的恐惧胜过了慢性的老毛病:自青年时期起就困扰着他的阵发的呕吐和腹泻。在职业生涯中,他把周遭的人视作敌人,如今身体才是他最恶毒、最无法逃脱的敌人。他的生活,他的创作,他的精神都遭到与他的音乐、他的天赋、他的智慧无关的力量的打击:曾夺去他襁褓中的兄弟姐妹,他的老师弗朗兹·罗万蒂尼和他的母亲的命运之力。

  他27 岁了。最初他应该并不相信,年轻人会拒绝面对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必须掩盖他听力的丧失,掩盖他的恐惧和绝望。他觉得它将来会摧毁自己的职业。这种恐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需要掩盖一切,向世界展现原来自信和强健的一面。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包括阿曼达、弗朗兹·魏格勒和斯蒂芬·冯·布伦宁。

  当他听不到,不能按时回应他人时,人们会觉得他在走神,在想事情。让他们猜去吧。他要找到治疗的办法。他必须找到。因此他看了一个又一个医生。贝多芬是能想到的最坏的病人,不可能长时间按规定服药或禁食,如果治疗不马上见效就会生气。医生们试图使用水蛭、放血、温水浴和冷水浴,痛苦而危险的将树皮绑在手上的治疗方法,这些都没什么明确的科学依据。至少医生们已经知道带有铅盐的廉价葡萄酒会对消化系统和性格产生严重的影响:它会让人易怒和偏执(贝多芬已经足够易怒和偏执了)。含铅的酒非法但仍然普遍。贝多芬可能也知道这些危险,可能不知道。如果他确实知道,也太晚了。

  不可避免地,他的健康问题影响了他的音乐。Op. 10 的 D 大调奏鸣曲的慢乐章可能是第一个暗示,或者是《“悲怆”》。他之前创作过悲剧性的音乐,但不像这些这么激进。青年时,他在《约瑟夫康塔塔》中有力地描写了死亡,因为他曾亲眼所见。他的老师和几个兄弟姐妹都死了;他目睹母亲走向死亡。对当时所有人来说,死亡无处不在,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战场。但贝多芬面对的新威胁并不一样,它是内在的衰退:缓慢的死亡,能够察觉,在命运的折磨面前无能为力。

  命运将成为他音乐中持久的主题,它一直带有敌意。一定在有些时候,他耳中轰鸣,身体受呕吐或腹泻或两者的折磨,他陷入悲惨和绝望的无底深渊。除了耳聋的阴影,贝多芬承受的持续剧烈的耳鸣本身也足以让人自杀。但当能够工作时,他仍然以过去的精力,无法抑制的才华和自信投入工作。他用超常的忍耐力和勇气面对超常的痛苦。他需要变得强大。

  除了死亡本身,耳聋是音乐家会遇见的最恐怖的事。这很容易理解,很难忍受。在第一次打击之后,他过了一段时间才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得到治疗,只能逐渐陷入失聪的境地。他能当演奏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很正常,他没有马上认识到这点。很正常,病人不能看到未来。

  后来他说听力问题在平时困扰他最严重,在作曲时最轻微。沉入出神境地时,他可以屏蔽耳中的喧嚣,仅仅集中精力于他在钢琴上或头脑中构思,在乐谱上起草的内容。1799年他并不开心却创作丰富。年初他在第二本草稿本上写满了一首 F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乐思和手稿,它最后成为罗布科维茨大公委约的曲集的第一首。一页又一页,他为一个不断出现的音型起草各种变奏,写出一个几乎是单一节奏的第一乐章,他在之后的作品中经常如此。他的作曲过程是键盘上的即兴演奏和抓起一支羽毛笔在他放在钢琴边的桌子上的谱页上勾画的交替。无论天气如何,每天他要来一两次沿着城墙的快走,他的脑中充斥着音乐,他急急掠过古老的宫殿和堡垒,在维也纳四处游荡。这就是他的创作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兴演奏,在桌上打草稿,外出散步。

  (原载: 启真馆图书 3月3日 :“我发现自己聋了,自此开始一直这样 |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

  《贝多芬传》读后感(三):亲爱的贝多芬

  虽然对罗曼罗兰和他那本贝多芬传已经没什么好感,但还是觉得「亲爱的贝多芬」对这个即将去世二百五十年的音乐家来说,似乎是最好的称呼。

  浪漫主义兴起以来,贝多芬不仅被尊为浪漫音乐的祖师爷,其生平也因浪漫主义人物的神化达到了失真的地步,这种神化的登峰造极之处大约就是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了。当然,罗曼罗兰不会相信贝多芬真的为盲兄妹弹出了《「月光」》,但他更愚蠢地相信贝多芬死前还是童男身,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本被傅雷一手带到中文世界,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学生必读」的书,到底还有无一读的必要。至少,四年前,在贝多芬音乐的分析方面,已有查尔斯·罗森《古典风格》被译出;而现在,扬·斯瓦福德此书已经完全可以成为中文读者想要了解贝多芬生平的第一必读书了。

  在我看来,篇幅长短从来都不是问题。对音乐,即使不知作者生平,一样能够分析理解欣赏,反而是缠绕在音乐周围真真假假的故事容易将听乐者引入歧途,较简单的是将故事和音乐表达一一坐实,如拿破仑和贝三、耳聋和贝五。贝三难道不是在歌咏英雄么?是,但如果将之视为描绘一位英雄的音画,则误矣。贝五难道不可理解为「命运的敲门声」吗?且不论那是辛德勒的说法,贝多芬自己或许从未肯定过,对意蕴如此丰富的音乐做单一理解本身即是错的。较复杂的乖误则是将贝多芬的音乐与音乐之间做牵强的攀附比会。如似有资料支撑的贝多芬将其为第九交响曲终乐章草拟的某个版本挪为op132第五乐章,有些听乐者因之对此两者间的关联做各种夸张想象,殊不知在草稿阶段,只需挪动极其有限的音乐素材,一支曲子的风貌就有可能大变。因而本书作者十分明智地未将两者进行联系,而是各自做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如上所言,过多地相信故事会使对音乐的理解走入歧途。如果说,巴赫由于传记资料的缺失,难以将其外在表现和音乐思想做有效的联结,而贝多芬则因传记资料数不胜数而常使人淹没于故事中,反而忘记了音乐本身。因此我辈一般听乐者倒不如先沉浸入音乐中,如辛丰年一般细细聆听,再在有意愿的基础上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以此为宜。而扬·斯瓦福德此书则为听乐者开示了全面理解贝多芬及其音乐的绝佳门径。

  本书开篇一章叙及贝多芬的先祖与父辈,并非对家族史的泛泛而论,而是颇具慧眼地点出了贝多芬与其在幼年时即去世的祖父间的隐秘联系,及其标志性的暴脾气其实渊源有自。而随后对贝多芬童年、少年时代的叙述,打破了某种刻板印象——贝多芬似乎一直在用天赋破除前进路上的阻碍;实际情况则是,贝多芬的父亲虽然资质上尚且比不上自己的父亲(贝多芬的祖父生前一直是波恩的宫廷乐长,而贝多芬的父亲则未能克绍箕裘),但对于贝多芬的教育方针总体上是十分正确的——贝多芬、莫扎特的父亲似乎都懂得如何存蓄神童的天赋,这点和今天一味逼迫孩子练琴考级的家长不啻云泥之别。加迪纳在《天堂城堡中的音乐》里提到,不少音乐家有过分强调自己早年生涯学艺取向与家人要求间矛盾的情况。贝多芬虽然并未如此,但其此后多年对父亲的极端冷淡似乎也体现了如此规律。(可以确定的是,贝多芬虽然常以不修边幅的面目示人,但绝非毫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他通过出版商影响音乐评论界,成功扭转了对其中期音乐的一系列「负面」评价。这似乎可以看作作曲家干预评论的第一例。)

  作者花了不少篇幅细细考索贝多芬早期作品的脉络与流变。这有助于将贝多芬前后期作品和人物形象一并打通,不至于将贝多芬视为突然捧出一大堆惊世骇俗作品的绝世神人。贝多芬虽然在莫扎特死后、海顿进入迟暮期时已经成为也纳事实上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但其构思作品时并不像莫扎特那样完全井喷式的灵感涌现。事实上,他的选择是在通俗性和创造性之间摆荡:每当听乐者抱怨其作品怪异难懂时,他就要抛出适量的通俗作品来安抚听众,并证明他也能像莫、海两位一样写出优美的旋律。同时,贝多芬的精力也在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两种身份间耗散。客观上说,不断恶化的听力状况反倒使他决意走上用作曲使自己名扬后世的道路。贝多芬的命运带给他的真正的艰难并非完全是罗曼罗兰描述的耳聋带给他的残疾感,而是如斯瓦福德精确指出的,在演奏家和作曲家两种身份间达成的平衡状态渐渐被打破,他只能选择孤注一掷,用自己的音乐震撼世人。因之,「英雄」风格对于贝多芬的意义自然而然地浮现:这是贝多芬将自己的启蒙思想与音乐理想结合的重要成就,也是他立足维也纳音乐界,与海顿、莫扎特抗衡的基石。

  斯瓦福德用巨量篇幅分析了《「英雄」》,仍感到意犹未尽。当时人初听此曲时的不明所以,是可以预料的。尽管如此,在至多两三年后,贝多芬「英雄」时期的重要作品就已经进入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单中。《「华伦斯坦」》《「热情」》等作品因为有出色钢琴家的演绎(也包括贝多芬自己),甚至立即就为公众所接受。但当「英雄」风格走向结尾,贝多芬开始其晚期风格实验时,事情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晚期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对演奏者技术的严苛要求、大型作品对乐队的能力要求,已经不是当时维也纳音乐界所可以达到的。这也注定了贝多芬晚年孤独的宿命:在与他似乎不属于一个次元的罗西尼爆红的情况下,庄严弥撒、贝九迎来灾难性的首演,虽然死忠粉欢声雷动,但仍然和那些中途退场的观众一样,对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作品谈不上有多少理解。如果上天再给贝多芬十年,也许他会写出比贝九和晚期钢奏更伟大的作品,但无人理解的窘境只会更甚。从贝多芬开始,古典音乐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流行与深刻的分裂。同巴赫始终通过智性与巧思追求和谐不同,晚期贝多芬倾向于将矛盾和不完满暴露出来,将作品变成关于音乐的音乐,提出问题,给出答案,又常常对答案加以否定,在不确定的基调下迎来没有结尾的结尾。

  而同晚期贝多芬内向、深沉而又满含痛苦的风格相矛盾的是他晚年的作风与性格。(这种作品与作者的裂痕在巴赫身上也十分明显)晚年贝多芬似乎变得和他那耍小聪明的父亲一般。他一面想尽办法广开财路,常常将一部作品欺诈式地推销给众多出版商或贵族,或向出版商和甲方提供无法完成的计划,却要求对方预支报酬;一面又大手大脚花钱,把本来相对宽裕的经济状况变得十分拮据。他对侄子监护权的争夺也不无争议——源自早年一人扛起家庭的责任感,他对两个弟弟的生活常常粗暴干涉,并在弟弟卡尔死后对侄子行使监护权,弟弟模棱两可的遗嘱使贝多芬陷于和弟媳旷日持久的争讼中。虽有证据证明约翰娜在品行上确有不端之处,但贝多芬对其的诋毁和厌恶还是令人感到震惊。阻止卡尔和约翰娜母子相见也显得十分不近人情。贝多芬被束缚在培养一个好儿子的渴望之中,从来没有看清卡尔自己的追求。这一点其实与他和大多数人的关系相似。贝多芬似乎对音乐之外的事情通通无法理解,这种与人世的隔膜在其早年即已显露,晚年因为结婚无望、卡尔事件及与出版商的摩擦而变得更甚。

  因此,将贝多芬一生的不幸归咎于其身边人是毫无道理的。除了当时医学的治疗方法确实对他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有害,使他有理由对医生表示嗔怒之外,他对大多数身边人(包括贵族赞助人)的责备都是缺乏理由的。他对维也纳人一向的轻蔑也和维也纳对他一贯的欣赏和尊敬(他从未真正失去人气)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那么,贝多芬可以说是不近人情甚至不识好歹之人吗?

  贝多芬的真诚与亲切很好了弥补了这点不足。大多数与贝多芬发生矛盾的朋友都能最终原谅他,即是因此。他在愿意表现出亲和与崇高时可以使人立即折服,而他的性格中无疑有惊人的闪光之处。他的作品更多表现了他内心中始终不渝的启蒙理想与世界主义,以及陷于悲苦却最终超脱战胜的精神。在梅特涅主导的警察国家里,当贝九第四乐章响起销声匿迹已久的席勒《欢乐颂》时,贝多芬唤起了一代人对于启蒙理想的记忆;当得知朋友失去爱子时,他进门坐到钢琴前,为失去孩子的母亲即兴弹奏了两个小时。助手看完他的乐谱草稿后在页边写下「在上帝帮助下完成」,而他则在旁写道:「人啊!帮助你自己。」正是这些不经意间绽放的光芒,让贝多芬呈现出与凡人不同的特质。贝多芬绝非完人,但仍然是亲爱的贝多芬。「他有如此沉重的负担,心中有多少让他心烦意乱的音乐,多少怒气,多少误会,多少身心痛苦。不难想象为何同时代人称他是超人。但更真实、悲哀的现实是贝多芬的最高目标是做一个人。他把这一切包含在他的艺术中。」

  《贝多芬传》读后感(四):《贝多芬传》的三类读者

图:贝多芬故居。1889年,画家拜赛尔(R.Beissel)绘铅笔素描画。

  扬·斯瓦福德(Jan Swafford),美国作曲家、作家。斯瓦福德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后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取得硕士以及博士学位,著有一系列音乐家传记,包括《查尔斯·埃夫斯传》《勃拉姆斯传》等,并著有《古典音乐经典指南》等。

  这部《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是扬·斯瓦福德的代表作品,该书洋洋洒洒,中译字数竟达88.3万字,望之令人生怯,开卷不胜喜悦,一口气读完,才明白了它写得那么长、必须得写这么长的原因。并不冗余。因为拥有如此大的体量,它才有如此好的质量,如此从容自如的笔法。这部作品的读者受众也是非常广泛的,在我看来,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音乐史家、乐评人和有素养的爱乐人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的主要创作包括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和1部小提琴协奏曲、32首钢琴协奏曲、大量室内乐作品,还有一些为声乐和管弦乐队而写的大型作品,比如歌剧《菲岱里奥》、清唱剧《庄严弥撒》等。

  贝多芬对每种音乐体裁的曲目文献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尤其是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他在很大程度上将音乐从古典主义的和声、节奏和形式规约中解放了出来。

  扬·斯瓦福德以其专业水准,紧扣贝多芬的主要作品,做出点评与分析,包括作品主题、内涵与节奏、转调和音符等材料构成的阐释析微,作为理论的这些内容,并不显得枯燥,造句遣词也很友好,因为作者经常运用描述和比喻,让一般读者也能产生共鸣的印象与感受。

第二类:文学读者和传记爱好者

  罗曼·罗兰热情讴歌:贝多芬,比起其他任何一个音乐家,都更热烈地、更固执地、更超乎凡人地拥抱他的乐想;这“超人”,头上结集着暴风雨;他叫地底的精灵在云端出现;他要煽起火焰……妙笔生花,高度浪漫的贝多芬形象深入人心。

  扬·斯瓦福德说:“为了让我的音乐少受束缚,我必须让自己远离贝多芬的浪漫主义神话。直到后来我才逐渐以更深刻的批判态度看待这种神话。”贝多芬是英雄,是伟人,是音乐先锋,扬所讲述的作为普通人的贝多芬,有着更复杂也更迷人的特质。

贝多芬在他的著名赞助人拉祖莫夫斯基伯爵的家里指挥钢琴五重奏的演出。此为19世纪的版画。

  我们需要理解贝多芬经历的无数艰难——与酗酒父亲的决裂、贫穷、疾病、孤独、得不到的爱情、失去的亲情、创作的瓶颈、恳求“金主”恩赐年金、作为长子承担的家族责任,涉嫌商业欺诈的作品出售问题,等等。贝多芬依然归属于“人”的范畴,而不是“神”。

  即使拥有非凡的天赋和高强度的努力工作,贝多芬仍被“影响的焦虑”所困扰。莫扎特的“神童”美誉给他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师从海顿的经历在起初产生依赖和崇拜,然后渐渐地,因理念不同而出现分歧,因名望沉浮而分道扬镳。嫉妒、压抑、反抗、启发、包容、交错,假如无法成为可能意义的朋友,在路途之中,至少有过相互辉映。

  贝多芬长相丑陋,外表邋遢,喜怒无常,孤傲粗鲁,很难与女性在现实里缔结良缘。谁是贝多芬札记里那位“永恒的爱人”呢?在18、19世纪的欧洲,在旧日的图景里,我们理解艺术家与贵妇人、与少女、与崇拜者之间的柏拉图爱情。因为耳聋,贝多芬更加多疑,激化了与家人的矛盾。对侄子卡尔的溺爱与严厉的掌控欲,凸显了贝多芬的自我中心与难以相处,那种浓烈的孤独感与被抛弃感,让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愈发内省,愈发具有深刻的精神性。

第三类:观念史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

  贝多芬之所以“成神”,因为罗曼·罗兰等文学大家的精彩塑造,更因为“时势造英雄”。

  每个杰出的艺术家都是时代的一份子,同时他也协力缔造了时代。这部《贝多芬传》不止是个人传记或音乐史研究,它也是一部有关音乐家怎样参与欧洲文明进程的时代传记。

电影《复制贝多芬》剧照,音乐巨匠贝多芬丧失听力,创作《命运》交响曲背后的故事。

  贝多芬的音乐在本质上是古典主义的,但他本人总是被视作浪漫主义的代表,为什么呢?在技术之外,贝多芬的音乐让人抵达有关英雄的古典概念的想象极限。力度变化不再只是具有旋律与和声特征的乐音的进行,力量的猛烈爆发、音高的急速升降、激情的明显流露和强烈的对比,构成贝多芬作品惊人的表现力,让音符带上了抽象的思想意义。这些音乐特征非常符合浪漫主义的基本要点,即承认人的意志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敏感性。

  观念史学家以赛亚·伯林曾指出,对18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欧洲人对待音乐的态度的变化发展进行观察是十分有趣甚至是令人愉快的。音乐在从前被看做是一门相当低级的艺术,声乐之所以有一席之地在于它强调了歌词的重要性,主要是为了激发宗教意欲为之的虔诚和信仰。但是,在贝多芬的时代,音乐是内在灵魂的纯粹表达这一非常想法,开始成为音乐人的理想,器乐和声被认为是能突破生理条件、性别和语言限制的情感倾诉的手段。

  浪漫主义的美学理想选择了贝多芬。他出身中产阶级,是一个世俗的人,他以非凡的才华,以顽强无畏的精神,以创造性的力量,打破了他的阶层囿限,超越了他的家庭出身。贝多芬的对应者是拿破仑,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逆袭王者,都是这个时代的骄子,只不过,拿破仑最后背离了浪漫主义,让他的崇拜者们极度失望,而贝多芬撕毁了自己题献给拿破仑的作品,对于那些珍贵的东西始终如一的态度,使得他的人格获得了普遍的尊重,个人的不幸与永不放弃的决心与行动,更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崇高感,还有谁比他更适合成为大众英雄?

  正如伯林所描绘的:“十九世纪的主导形象是阁楼上的贝多芬头发蓬乱的形象。贝多芬是听从于自己内心呼唤的人。他贫穷、无知、粗鲁、没有教养、不通世故,除了驱使他前进的灵感以外,他的一切也许都让人兴味索然。但他始终没有背叛他的信仰,总是在阁楼上不懈地创作,追随他的心灵之光创作。这才是一个人应该做的,这就足以使贝多芬成为英雄。”

  作为叙事作品,本书没有在历史分析上过多费笔,但作者在引言里强调了“天才”与“杰作”概念的形成与变动,说明作者在写作时对这个问题是有意识的,我们在阅读时当有所领略。我所概括的这三类读者,是互通的,只是为了更清晰地表明这部传记在作品、生平、时代等方面的出色表述。一切艺术观念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要把贝多芬和他的音乐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

  南方都市报 2020.3.29《贝多芬传》的三类读者

  《贝多芬传》读后感(五):只有年轻人会觉得恋爱容易 |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

  只有年轻人会觉得恋爱容易。随着年龄增长,欲望和热情逐渐消退。贝多芬在二三十岁时是受欢迎的演奏明星,从未远离恋爱,但对象多变,总有自己送上门的女性。然后是美丽而深谙音乐,从未从他的心中消失的约瑟芬妮·戴姆。她的拒绝打击了他,但没有熄灭他的创作热情。在1812年,他的欲望和五年前追求约瑟芬妮时不同了。在1808年年底首演两首新交响曲和第四钢琴协奏曲,达到创造力的巅峰后,他审视自己的工作,认识到自己多么孤独而痛苦。他追求17 岁的泰蕾莎·马尔法蒂,除了羞辱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但他没有放弃,还没到放弃的时候。他没有忘记约瑟芬妮。他结识了贝蒂娜·布伦塔诺,结识了安冬妮·布伦塔诺或重新开始了他们的关系,两位女性都吸引着他。

  他的追求更加急迫。这种对爱和伴侣的绝望是年龄的特征,当时贝多芬已经年过四十,健康状况恶劣。现在出现了一位从未离他远去的女性,他一生中第一次有重归之前感情的机会。但他们之间也有很多问题。

  6月底赶去特普利采疗养地时他一定心情狂乱。他在布拉格停留,遇见了拖延的赞助人金斯基大公,后者提前支付给他下一份年金中的六百弗罗林。7月3日晚,贝多芬没赶上和之前在特普利采认识的卡尔·法恩哈根约好的会面。“对不起,亲爱的V,”他后来写道,“我昨天晚上不能和您在布拉格见面……因我被无法预见的情况所阻碍。”他接到了紧急的消息。十万火急。

  两天后,他的马车在寒冷刺骨的雨天中艰难地在波西米亚前进,最终到达了特普利采。贝蒂娜精心策划的歌德与贝多芬的见面即将到来。但当时贝多芬所想的是另一次见面,对象是一位他相信正在邻近的卡尔斯巴德的女性。第二天,他开始给她写一封混合了爱、希望和绝望的信,他的词句像音乐一样带着高涨的激情倾注在纸页上。这是唯一一封留存的、他写给女性并始终用亲密的“你”的信,这种称呼代表友人或爱人之间的关系:

  7 月6日

  早——

  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自己。——今天只有这几个字,而且是用(你的)铅笔写的——到明天我的行李才完全弄好,这种事多么浪费时间啊——为什么要讲这些深深忧愁的事呢——我们的爱情怎样才能避免牺牲,避免强迫而继续下去,你能否改变你不完全属于我,我也不完全属于你的情况——上帝啊,看看美丽的自然,抚慰你的心灵吧——爱需要一切,它是不会错的,它在我与你之间,你与我之间——只是你这么容易忘记,我一定得为我和你而生存下去,如我们完全结合,你会和我一样不感到多少痛苦——

  我的旅程是可怕的,我昨天早上4点才到达此地,因为他们缺少马匹……在倒数第二站,他们警告我不要在夜间赶路,令我对森林害怕,不过这只是激励了我——但我错了,马车在可怕的道路上几乎要散架……我现在和往常一样又感到愉快了,因为幸运地挺过了困境——

  马上从内心转向外在,我们可能很快就能见面了,即使今天我还不能完全告诉你过去几天我对自己生活有什么样的思考——假使我们的心能一直紧密地结合,我当然将不再这样……我心中有许多事情想对你说——啊——有时我觉得言语完全无益——

  打起精神来——我仅有的忠诚的宝贝,我的一切,我对你也一样。我们该做和必须做的事,神意会告诉我们——你忠实的路德维希

  7月6日星期一晚——

  你遭到了不快,我最亲爱的人儿——我刚发现这封信很早就应该寄出——星期一——星期四——只有这两天邮件才从这里发往K[卡尔斯巴德]——你受苦了——啊,无论我在哪里,你总是和我在一起,我向我们两人说话——做我能和你一起生活的安排,怎样的生活啊!!!!像这样!!!!没有你——到处被人们的善良折磨,我想——我希望只获得我应得的——一个接一个人的讨好——它令我难受——

  我想起自己与宇宙的联系,我是什么,他是什么——我们所称的至高是什么——还有——这又是人类的神性——我非常忧伤,因为我想你在星期六晚上之前大概不会收到我寄出的消息——无论你多爱我——我对你的爱要深得多——不要在我面前遮掩——

  晚安——因我在疗养,我必须上床去了——啊上帝——多么近!多么远!我们的爱情是否真正是天国之柱——稳定如苍穹般呢——

  早安7月7日

  ——虽然我还在床上,我的思想已向你,不朽的爱人飞去,有时快乐,忽而又悲哀,等待命运的降临,它会不会倾听我们——我只能要么完全和你在一起,要么完全分离。

  对,我不得不在远处度日,直至我能飞到你怀中,能不再担忧地和你在一起,能让我们的心灵相互拥抱进入神圣的境地——对,它不幸地必须如此——你会克服一切,因你知道我对你的忠诚,没有其他再能够占据我的心,没有——没有——啊,上帝,为什么一个人要离开他的爱人,我在W[维也纳]的生活现在多么痛苦——

  在我现在的年龄我的生活需要变得规律而稳定——它会存在于我们的关系中吗?——天使,刚才我听说邮件每天都寄出——因此我得停笔了,这样你就能马上收到信——请冷静,只有在对我们现状的冷静思考中我们才能达到共同生活的目标——请忍耐——爱我——今天——昨天——我哭着渴念你——你——你——我的爱——我的一切——再见——啊,继续爱我吧——绝不要误解你的爱人最忠实的心

  L.

  永远属于你

  永远属于我

  永远属于我们

  这封在两天内写就的信是现存唯一的贝多芬与他的爱人之间持续的对话的记录,它通过信件和面谈进行,持续了一段长度不明的时间。其中的矛盾反映了他情感的混乱。他用她的铅笔写信,因此两人不久前还在一起。他的词句显示出的情感是令人极度痛苦的渴望和不确定的混合,希望试图压过绝望。他们的谈话已到达一种程度,以至于无论在特普利采还是卡尔斯巴德,他们需要寻求解决。

  他的痛苦的原因在这些话中暗示:“你能否改变你不完全属于我,我也不完全属于你的情况。”他又一次重蹈覆辙:他的爱人已结婚、订婚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和他在一起。这次的区别是她回报了他的爱,因这是一种禁忌的关系,两人之间需要保守秘密,因此他们之间的其他能够清楚地显示他的身份的信件没有留存。在他的余生中,贝多芬把这几页带在身边,与海利根斯塔特遗书和他爱过的女性的肖像藏在一起,这是他秘密的护身符。这封信可能没有寄出,或被她寄还。因信上没有她的名字,他能够将它保留。他有意消除后人发现她的身份的可能。她在后世仅仅以“不朽的爱人”(Unsterbliche Geliebte)知名。

  “爱需要一切,它是不会错的,它在我与你之间,你与我之间……我一定得为我和你而生存下去。”他们因爱而结合,但并非在生活中。他的词句并没有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结合的。他们的恋爱关系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存在于能够完全结合的希望中?这是来自他和她的顺从命运的请求。他说命运将决定一切,对贝多芬来说命运总是敌对的力量。但他提醒她:“在我们身上都有神性的火花,上帝虽不能接近但可以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否真正是天国之柱[?]”莫扎特在《魔笛》和席勒在《欢乐颂》中谈到的男女之爱是神圣之爱在人间的对应。

  “我只能要么完全和你在一起,要么完全分离。”模棱两可的状态无法忍受,需要做出选择。“在我现在的年龄我的生活需要变得规律而稳定——它会存在于我们的关系中吗?”他42 岁了,在他的年代,这离生命的终结比开始近得多。这封信狂喜而又痛苦地诉说他的爱情被不现实感所困扰。在他的年龄,他已不能仅仅为希望而生活和恋爱。“只有在对我们现状的冷静思考中我们才能达到共同生活的目标。”他们必须找到脱离困境的办法。他们需要见面,决定是否有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她永远成为,或永不成为他的“不朽的爱人”。

  他的信部分由相平衡或对偶的句子构成,就像诗篇一样:“你不完全属于我,我也不完全属于你……它在我与你之间,你与我之间……你——你——你——我的爱——我的一切——再见——啊,继续爱我吧。”他的信在叠句中结束,就像尾声一样:“永远属于你/ 永远属于我/ 永远属于我们。”它更接近音乐而非观念。

  致“不朽的爱人”的信是贝多芬情感生活中的第二段悲剧性大咏叹调。第一段是海利根斯塔特遗书。那封信预示了反抗和音乐中的爆发。这第二封信预示了自杀般的绝望和在艺术中堕入琐碎和沉默。

  “不朽的爱人”是谁?在两百年间的猜测中,人们没有找到决定性的答案,只有一堆杂乱的诱人而不确定的事实,引出充满猜测和推断的不明结论。不过,有力的候选人只有三位。

  在贝多芬现存的通信中,他给“不朽的爱人”信中狂热的、有时几乎语无伦次的激情和由破折号连接的、毫不喘息的语句只能与一位他过去生活中的人物相联系:约瑟芬妮·戴姆。他给她的信有着相同的语气和风格。在他写下给“不朽的爱人”的信时,约瑟芬妮为时两年的第二次婚姻已经崩溃;两人在第二年开始分居。但没有证据表示约瑟芬妮在贝多芬写信时不在维也纳,也没有证据表示在1807年诀别信后两人还见过面或通信。

  其他候选人是贝多芬在1810年结识的两位女性——除非他多年前就已认识安冬妮·布伦塔诺。他常常去布伦塔诺家;她和贝多芬建立起了相互同情和吸引的关系。在贝多芬给住在疗养地的某位“不朽的爱人”写信时,安冬妮正在卡尔斯巴德。但和约瑟芬妮的现任丈夫相比,安冬妮的丈夫既不残忍也不冷淡;他对她仁慈而包容。问题是弗朗兹·布伦塔诺愚钝,总是忙于生意。安冬妮尊敬而不爱他,她也不爱住在法兰克福。但贝多芬在女性和婚姻方面有着严格、几乎清教徒般的道德教条——尽管和多数人一样他有时也会违背教条。他是弗朗兹·布伦塔诺的朋友,非常信任他,有时还向他借钱,咨询商业问题。布伦塔诺夫妇有孩子;在贝多芬写“不朽的爱人”信时安冬妮正怀着第五个。在与“不朽的爱人”的悲剧结局后,贝多芬事实上在8月去了卡尔斯巴德和弗兰岑巴德与布伦塔诺一家同住。

  很难相信贝多芬会想和安冬妮一家决裂,会抚养五个孩子,会这样伤害一个他喜欢和尊敬的男人。另外,如果怀孕的安冬妮为贝多芬而离开丈夫,将会酿成严重的公开丑闻,传遍维也纳和法兰克福。同样难以想象贝多芬会在与一对夫妇保持良好关系并喜爱他们的孩子(他们把水果和鲜花带去他在维也纳的住处)时和之中的妻子有不正当关系。

  最后一个候选人表面上是最有可能的:贝蒂娜·布伦塔诺。她年轻、迷人、热情、开朗、有天赋、懂音乐。她崇拜贝多芬,坦率地想成为他的缪斯。很难认为贝蒂娜不是贝多芬所寻求的对象(尽管贝蒂娜在女性中独一无二)。但他们在1810年初识并一起度过几天后,两人之间有了一道障碍——当时,贝多芬正在追求泰蕾莎·马尔法蒂。他不再有这样的幻想、恢复理智后,贝蒂娜已开始考虑,并最后答应了阿西姆·冯·阿尔尼姆的求婚。

  令问题更复杂的是,据说贝蒂娜表示她的婚姻并非源于爱情,而是因为阿尔尼姆需要一位继承人以获得一些遗产。阿尔尼姆那种地位的诗人希望和自己生孩子——这个事实让她很满足。(在她与阿尔尼姆订婚之前不久她对歌德的访问震撼了她:他突然开始脱她的衣服。这是贝蒂娜希望从歌德那儿得到的吗?它最后到来时,她已将要订婚。“它的记忆撕裂了我。”她这样描述那个场景。)贝蒂娜在贝多芬写给“不朽的爱人”的信时原计划去卡尔斯巴德和/ 或特普利采,但她需要从几乎致命的第一次生产和随之而来的沮丧中恢复,因此必须待在柏林,行程也就被耽搁了。但她和阿尔尼姆的婚姻长久而感情良好,他们生了另外六个孩子。

  当时关于贝蒂娜的事实引人猜测。在阿尔尼姆追求她时,她和贝多芬常常通信,其中只有他的一封信留存(见第24 章)。在这封谈到她已佚失的信的信中,贝多芬似乎并没有被她要结婚的消息击倒;他的印象强烈,但他的表达更有骑士风度而非狂热。贝蒂娜住在柏林。贝多芬能追求一个住在外地、刚怀孕的新婚女性吗?贝蒂娜的回应会这样热情吗?无论是否带着新生儿,她是在认真考虑离开阿尔尼姆,而与贝多芬结合吗?即使像贝蒂娜一样不顾传统的人也不会不害怕这种丑闻。

  1816年,有传闻贝多芬和他侄儿的校长说,五年前他曾与一位女性结识,她仍然在他的心中。如果他指的是“不朽的爱人”(确实有此可能),那这次约会很可能是与贝蒂娜的,也有可能是与安冬妮的,而不可能是与约瑟芬妮的。贝多芬提到“你在受苦”,这句话适用于所有三位女性。贝蒂娜非常沮丧。安冬妮一直因婚姻而不快,生了很长时间的病。约瑟芬妮的第二次婚姻是一场灾难。

  约瑟芬妮、安冬妮、贝蒂娜——每个人都与贝多芬亲近,每个人都激起了他的情感与同情,每个人都懂音乐,对他的崇拜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人。他也在某种程度和方式上爱着每个人。但也有无法否认的原因显示她们不可能是“不朽的爱人”。他和弗朗兹与安冬妮·布伦塔诺保持着友谊,经常访问他们,喜欢他们的孩子,他从弗朗兹处借钱,向弗朗兹咨询商业问题。他后来给安冬妮的信很热情,但一点也没有提到剧烈的痛苦或悔恨。

  关于贝蒂娜,在产后忧郁中她可能想到离开新婚丈夫吗?约瑟芬妮·戴姆会对贝多芬产生她从未有过的爱,让他在她结婚的第二年(尽管她的婚姻不幸)承诺吗?再说一遍,没有证据显示约瑟芬妮在他给卡尔斯巴德的“不朽的爱人”写信时住在特普利采或卡尔斯巴德一带。

  这些似乎都难以置信。它说明以上任何一位女性都不是“不朽的爱人”的有力候选人。但生活往往不可捉摸。几乎可以确定贝多芬在1812年7月给三位女性之一写了他狂热而痛苦的信。无论她是谁,她们都严密地掩盖了一切踪迹。两百年来没有人发现任何决定性的证据。

  多年后,贝蒂娜·冯·阿尔尼姆发表了三封贝多芬的信:1811年的一封现存,另两封已佚失。最后一封佚失的信充满高涨的情感和对贝蒂娜的崇拜。它的结尾是:“上帝啊,我多么爱您。”假如它确实为真(它发表后不久就被质疑,并在多年间发展成对她的指责),这封信将会构成支持贝蒂娜的证据。但佚失的信不能被证实。这些信有的似乎较为可信,有的不那么可信。后来贝蒂娜告诉卡尔·法恩哈根,贝多芬曾爱过她,想要和她结合。当时法恩哈根已和她结识很久,他的妻子拉赫尔和她非常亲近。法恩哈根一点也不相信贝蒂娜说的她和贝多芬的事。

  但贝蒂娜也并不比安冬妮或约瑟芬妮更应该被摒弃在考虑之外。虽然较不可能,其他未知或未被怀疑的人物也不应完全被否认。如果后一种情况为真,那么这位女性没有留下任何可信的痕迹。后人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贝多芬在1812年的“不朽的爱人”的身份,她很可能点燃了贝多芬的创作热情,启发了欢乐的第七交响曲与喜剧性而怀旧的第八交响曲,后来还导致他陷入沉寂。他写信时两人的关系亟待决定。结合还是分离,永远还是永不?他离开特普利采时事情显然已经有了结论。他们必须分离。

  疑问止于此。后果不容置疑,贝多芬在接下来两年间一直痛苦而沮丧。除了恋爱的失望之外,他还受孤独折磨。过去的朋友和赞助人逐渐离他而去:罗布科维茨大公的经济状况不佳,停止支付他的年金部分;李希诺夫斯基大公濒临死亡;格莱申施泰因男爵因在前一年拒绝和贝多芬一起去特普利采而激怒了他;在某种程度上,他当时也被他的“忏悔神父”艾尔道迪伯爵夫人和老朋友之一斯蒂芬·冯·布伦宁疏远了;这一年年底布伦塔诺夫妇回到了法兰克福,贝多芬从未再见过安冬妮,虽然他们曾偶尔通信。他从未再感到如此受伤、如此孤独,从未对自己在生活和艺术上的方向如此不确定。

  (原载:启真馆图书公众号:“只有年轻人会觉得恋爱容易 |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

本文标题: 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89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旧巢痕经典读后感有感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