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愤青》是一本由[美]克里斯托弗·希钦斯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1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致愤青》精选点评:●翻译有些地方还是生硬,读的很累。●几乎每一页都想标注的这种认同感也让人感到害怕(粗心导致的缺一
《致愤青》是一本由[美]克里斯托弗·希钦斯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1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愤青》精选点评:
●翻译有些地方还是生硬,读的很累。
●几乎每一页都想标注的这种认同感也让人感到害怕(粗心导致的缺一章还是要差评
●这绝对是不能只读一遍的书
●很受用
●自由主义愤青的忠告,也是无神论者。会让人怀疑这样的说教说否有用,引用的人物故事对我来说也有些杂。不过还是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条,让你去脚踏实地做一个愤青。
●通读两遍,顺滑可爱有见地。
●薄薄一本却读了很久,intellectual density之大,隔三岔五句就要停下来思索。不盲从不妥协,质疑狂热也提防自己,知行合一的雄辩家战斗者希钦斯,希望你的声音留在更多人心中,你的道路有更多愤青后继。(几年前入手原版,读了几页觉得太难自己太无知,直到现在配合着译文服用才嚼出Hitch的滋味,感谢侃老师。)
●“个人反抗和想要平安度日的本能冲突”青年启蒙读物~陈老师这个翻译,语言表达为何能如此准确又不失轻快幽默!
●“变”愤青吧,行正义之事,管他天崩地裂
●本是冲着陈的翻译来了,也没想到会有小小的惊喜,反复读几遍还挺有意思的,到最后自我代入“愤青”身份了。
《致愤青》读后感(一):从愤青到异见者
作者写给愤青的一些忠告和建议。『愤青』一词的原文是contrarian,韦氏词典的解释是a person who takes a contrary position or attitude——采取反对立场或态度的人。作者用给一个虚拟对象写信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这个对象是一位需要这些忠告和建议的年轻人。由此可见,『愤青』这个词是恰如其分的。
作者写作这些书信,是希望年轻人的思想从对现实本能的不满,成长为对社会理性、全面的质疑和批判,也就是从『愤青』成长为『异见者(dissident)』。
作为一位资深的异见者,作者的立论核心是统一、一致是乏味的,可疑的,甚至是危险的,只有分歧和争论才是创新和思想的源泉。所以,他反对一切宗教信仰和民族主义,认为『正确』不是体现为一个唯一的结果,至少不必是,而是体现在不同声音进行争论的过程中。书中引用了一些金句来论证这一点:
不管你相信什么是正确的,都要把它放在那些所谓错误的论点面前,因为只有在一场公开公正的拼斗之后观点才有资格取走「正确」这个头衔。那些期待正义和真理可以不经斗争唾手可得之人,一定也有本事想象没有风浪的大海。也许还可以加上李文亮医生的名言: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作者提出的建议包括:
需要勇气,毕竟异见者始终只能是少数派,而且常常会度过比较艰难的时期;要多增加见识,要保持幽默;总会有犯错和软弱的时候,所以不要迷信先驱——这很符合异见者的精神,对于异见的先驱也不能盲从,而是要保持怀疑。这些建议都是非常中肯的。
不过我不喜欢作者的文风。他的文字中充满文人习气的讥讽味道,说话拐弯抹角,尖酸刻薄,甚至夹枪带棒,不时地还忍不住要彰显渊博。在我看来,尖锐不等于尖刻,表达异见也不一定非得靠讥讽和挖苦。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致愤青》读后感(二):刺头希钦斯:无限转宗
刺头希钦斯:无限转宗
文|DAGAR
是做一个乖宝宝,还是做个叛逆鬼?花季雨季叛逆鬼不少,最终都该做个乖宝宝。希钦斯被称为少有的狷狂公知,被他瞄准的都是特蕾莎修女、克林顿、基辛格、戴安娜这些大人物及一些大事,拿不出实打实的证据、敏锐的洞见炮打大人物,他可狷狂不起来。公知一词侧重公共,表示谈的都是事关大伙的大事,而《致愤青》一书读下来,其实希钦斯更加侧重的是如何做一个独立知识分子。大部分人没有做炮打大人物的公知机会,如何做个独立知识分子却是每个人的必需,因为这事关每个人的自由。
首先看到,这世界有病,别人有病,自己也有病,但归根到底是要自己没病,治愈的希望主力在自己,借用基督教的说法,首先要圣灵得救。人生而自由,呱呱落地满地枷锁。
一、解剖病:宗教病;哲学病;复杂病
1、弗洛伊德说,人摆脱不了恐惧,宗教迷信就无法根除。这就意味着人要勇敢。另外是真诚,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睁大理性的眼睛看着,允许你偶尔眨眼。马克思说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还说了宗教是人们的鸦片,被人们当作口号。不过马克思的原话更复杂,包含很多层的意思。其中一层他说砸碎宗教的锁链,只撷取锁链上面的花朵。说明人有信仰是好东西,问题是人要信,是不是可以不信什么对象。个人要信什么,你的事,非要铺展到社会中来建制化,必然产生统治和奴役。不信宗教,也可以有道德;信宗教,也可以没道德。信徒个人品格再高,即使他声称不信我的宗教我就没这道德,这也是谎言;他所服务的宗教也是独裁。宗教比老大哥还坏,因为老大哥迟早会没,而宗教永不倒台。可喜可贺的是,我们可以向一个楷模致敬的同时,拒绝他的世界观,无视他的锁链,撷取他锁链上的花朵。
2、知识分子的主要工作是与简单抗争。你跟他讲个事情,他本能的第一反应:停停停、这事没这么简单。这时候大部分的复杂是拿来混淆视听,奥卡姆的剃刀在这里非常好使,我为自己头脑简单而骄傲。应该注意:儿童式的天真是优点,但也是最轻松的洗脑对象;单纯者容易迷信,但有时也反而容易拒绝迷信。
3、警惕辩证法的折中,这里往往饱含欺骗。是这个就这个,别去折中。小心专家们大词换来换去,实际是同义反复的谎言陷阱。注意所有的语言,陷阱全在这里。怀疑比信念重要得多得多。
二、若被民意孤立
希钦斯说,我巴不得既精英又民粹,越是不可能我越想。只要生命存在,就有斗争。进步只能在冲突里进步,精神生长只能靠争辩。火花只能在冲突中碰撞产生。
三、要不要做刺头
信念一般都会幻灭,但还是要注意保护你的信念不遭幻灭。你是不是叛逆鬼,要靠你做的实事,不是自封出来的。光口头的反对不行,还得敢于牺牲和冒险。只管去做好事,管他啥结果。反对者不是虚无主义,和没信仰也沾不上边。做不做反对者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你是不是本来就这样的人的问题,我这本书只是教你怎么做得更好。不得不写才写,不是想写时去写。和读书同等重要的是,世界各地多跑跑。
《致愤青》读后感(三):不看看真愤青,怎么好意思继续开喷?
不看看真愤青,怎么好意思继续开喷?是独立思考为民请命家国大事舍我其谁还是手持键盘天下我有卧龙凤雏时不我待?强烈推荐给各位愤青和键盘侠读读,看看你到底是激进派,异见者,反对派,公知还是自以为是的乌合之众。当你感觉自己被压抑被束缚,当你胸中无限恨不得不喷,来学学什么是“愤青的自我修养”。
这本书的原名是《Letters to a Young Contrarian》,中译名也算是恰到好处。作者希钦斯,美国左派大公知,无神论者,反宗教者,社会主义者,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到名满天下的特蕾莎修女,从共和党的里根到民主党的克林顿,老愤青希钦斯都没有放过。传道授业解惑,受到了《写给青年使人的信》启发,希钦斯也写了18封信来聊聊他对这一事业的看法。从为什么要去怀疑和对抗,如何规避颓废和惯性,到警惕泛滥的民意和宗教的力量,以及”愤青的自我修养“,一本小册子从各个阶段写出了自己的看法。
做愤青是有门槛的,至少对于一个及格的愤青来说是这样的。你得需要一点面对真实世界的勇气,一点不得不写不得不说的冲动,对争斗做好准备并对一切保持怀疑的态度,接下来你可能会过上一些艰难的日子,会面对你的敌人,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没有表面上那么复杂,但你可能会陷入颓废和失望,你会看到各种组织和机构的力量,要去对抗他们可能会很难,你还要小心大众的意志也许并不都站在你这里(事实上,只有极少部分的人才会成为异见者和激进派),而当你开始拥有一定话语权后,你也要克服身份和特性带来的”优越感“,你可能需要看看更多的世界,来坚定你自己的信念,保持幽默感,来抵抗无聊。许多人可能在这样一条道路上发生了转变,背离了原本的信念,你还要学会保持自己的信念,以此,保持着反叛的姿态。
伟人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他是真的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所以说出来含金量确实高。智识未必就会带来对抗,只是旧有认识总是保持着固执的惯性,任何人都不喜欢被批评,但总是无法避免,一个社会并不畏惧批评,畏惧批评只是心虚的表现,年轻的反叛者姿态众多,但大多数后劲不足,我想有时候恰恰就是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批评“的表现。而这本书里,其实从头到尾都在告知这两点给读者,保持独立理性的思考和对自我的批评永远都重要。
除了不被别人的思想所裹挟,也要小心自己去代表别人。不要高估自己的代表性,也不要被民意所裹挟,你以圣人和理性人的标准要求的对象,可能并不基于事实而只是种设想。同时,不要低估组织的力量,如果要保持独立性,就要避免和组织的契合,当你的信条并不符合某一标准时,你需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任何人说话时自信地谈起“我们”,或者代“我们”发言,都要警惕。永远要问一问,这个“我们”是谁。“
反对永远是带着争议的,有时候也会陷入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泥沼之中。我们的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又充满着各种冲突和对抗,思想上的对抗或许是成本最低的对抗,但是其潜在的价值往往无法计量。对于那些为了自己内心的信念而愿意挺身而出的”愤青“,最后,希钦斯给出了这样的总结:所以我最后没有激扬的结语,没有号角送别。对非理性保持警惕,不管它多诱人。远离”超验“和那些邀请你服从或自毁的人。提防同情心;对于你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尊严更为可取。不要怕别人觉得你傲慢或者自私。把所有的专家看成哺乳动物。对于不公正和愚昧,永远不要旁观。寻求论述和争辩不需要额外的理由;坟墓里有足够的时间供你沉默。质疑你自己的动机,和所有借口。不为他人而活,就如同你也不期待他人为你而活一样。
《致愤青》读后感(四):书 | 《致愤青》
今天和朋友说到当下的工作,觉得或多或少是没有价值的。但是,人活在世上总有存在的意义吧。接着,看到“看理想”公众号里,焦元溥的一句话:
(截图自“看理想”:《愿四方安宁,如果不行,至少一一化解》)“如果我们不能够救世界,那么也至少试着救自己,给自己更丰富的心灵生活。”
社会新闻带来的焦躁不安,甚至是权威带来的慌乱,以及自然不断给人类的预警和惩罚,把我们从安宁中拔出来。在同一个时间,五味杂陈的情绪成了每个人每天的心情。我也一样,感到不平的是听到的不同的声音。尽管不断告诉自己,要平静,但还是难免在心里骂着脏话。
如果我说,有一本书可以让我安宁,从去年香港的反修例事件到今天的新型肺炎,这本书是被称为“全球百大公知”之一的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致愤青》。
如果只是看中文书名,愤青二字可能会让你感到不快,但细看书的原名<Letters to a Young Contrarian>, 它的概念不仅仅限于愤怒的青年,也有可能是有点特立独行、始终怀疑的人。全书希钦斯以写信给“你”的口吻,谈到了他对于宗教,旅行,异见者,幽默等话题的看法。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在被信息淹没的时代,很容易就出现乌合之众的现象,当你顺从了一个大现象,似乎就找到了归属和安全感,并且认为这就是正确的。这中间被完全忽略的就是你自己对于这件事的思考,答案是如此容易地信手拈来。 希钦斯极致地维护异见者,同时看重他们的思考方式。 “很多时候,个人的决心能击溃乌合之众互相怂恿而来的所谓勇气。” “保持沉默、集体主义都是实在的压力,因为一旦表示异议,很快就会被指责为怯懦或变节。” 能代表以上理论的案例,最近已经有太多,在这里不提也罢。但是可以看出的是,当不同的声音出现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更难听的声音,或者更为严厉的惩罚。
对于异见者的拥护,胡适也是首当其冲的。去年读了《容忍与自由》,胡适非常诚恳地提到,如果没有社会的容忍,他也没有自由去拥护自己所推崇的自由和思想。看似矛盾的容忍和自由,给予了语言甚至生存的必要条件。 说到胡适,他所推崇无神论,希钦斯更是了。他对于宗教和信仰的解释非常有趣: “我常常震惊于他们对自己智识和道德的要求瞬间跌落。他们想要上帝站在他们那一边,而且相信他们都在替上帝办事,这种心态,即使在它表现得最为高贵之时,不也是一种极端的自我中心吗?他们从结论出发找寻线索;我们最了不起的资源就是我们的头脑,一旦教导它不妨先假设其实是需要被证明的道理,它就不可能进益。” (最后一句实在是太绕口了。) “一个独立的人要维系批判性和反叛性的姿态,归根结底就必须相信人的能力,有生而为人的骄傲,但宗教试图把这种内在力量化解成一种病态的集体主义(还记得‘信众之群’的词源吗?)。这种心态表达得再美好,也有种胁迫的语气;事实上,丧钟不是永远为你而鸣,不管你有多么相信人类休戚与共。” 简单来说,不管是什么神什么教也好了,希钦斯是警觉任何一种思想,教条式地让人麻木不仁,长此以来,何来怀疑?对他来说,“保持怀疑”才是第一位。 但我希望加上一条,千万不能神经质地“保持怀疑”,人会疯。
《致愤青》里,希钦斯对于各个理论的例子多到让人佩服,同样又想到了周濂的那本《打开》。 在《打开》一书里,周濂尽量用简单的故事来讲哲学,慢慢渗透哲学作为思考的一种方式,有它存在的重要性。你想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想。 关于旅行,希钦斯鼓励大家多出去看看,它的重要性甚至高于书本。当然,关于旅行的看法之一也是很普遍的那一套:开阔眼界,见不同的人和事,同时,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国际主义者。 有趣的是(当然他作为全球公知见过的人事绝对比我多),希钦斯提到哪怕是去过很多地方,你也会发现,那些起冲突和失智的行为和原因,在哪儿都一样,不能因为是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那里的人就高人一等。 所以,当我为别人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而烦闷的时候(当然我尊重对方说话的权利),我同时也想着:其实那些所谓有着良好教育的地区,不过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对于他们的美化,甚至说一种误解,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你内心就非常明白了。 我想着,下次,不,应该下一分钟就有人做出离奇的事或者说出荒谬的话,先让他表演,之后再一一反击。
《致愤青》里,希钦斯对于各个理论的例子多到让人佩服,同样又想到了周濂的那本《打开》。 在《打开》一书里,周濂尽量用简单的故事来讲哲学,慢慢渗透哲学作为思考的一种方式,有它存在的重要性。你想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想。 关于旅行,希钦斯鼓励大家多出去看看,它的重要性甚至高于书本。当然,关于旅行的看法之一也是很普遍的那一套:开阔眼界,见不同的人和事,同时,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国际主义者。 有趣的是(当然他作为全球公知见过的人事绝对比我多),希钦斯提到哪怕是去过很多地方,你也会发现,那些起冲突和失智的行为和原因,在哪儿都一样,不能因为是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那里的人就高人一等。 所以,当我为别人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而烦闷的时候(当然我尊重对方说话的权利),我同时也想着:其实那些所谓有着良好教育的地区,不过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对于他们的美化,甚至说一种误解,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你内心就非常明白了。 我想着,下次,不,应该下一分钟就有人做出离奇的事或者说出荒谬的话,先让他表演,之后再一一反击。
你也许会喜欢
《致愤青》读后感(五):愿你愤青,遗世独立(附书中提到的名人)
对非理性保持警惕,不管它多诱人。远离“超验”和那些邀请你服从或自毁的人。提防同情心;对于你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尊严更为可取。不要怕别人觉得你傲慢或自私。把所有的专家都看成哺乳动物。对于不公正和愚昧永远不要旁观。寻求论述和争辩不需要额外的理由;坟墓里有足够的时间供你沉默。质疑你自己的动机,和所有借口。不为他人而活,就如同你也不期待他人为你而活一样。 上周看到这本《致愤青》(Letters to a Young Contrarian)的节选,毫不犹豫买了这本小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是全球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被称为“我们时代最出色的新闻记者”,也是“美国最杰出的修辞斗士”。
在得知患癌后,希钦斯通过一封封写给青年朋友的信,记录了自己的思想。作为“一个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和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他的一生始终践行着思想独立和批判精神。
书中的“愤青”,和平常意义不同。激进派,叛逆,异见者,反对派,传统破坏者,思维不受条条框框所限,狂徒,愤世嫉俗者,逆流而上,知识分子……都可以形容,但都不精确。而书中使用最多的是“异见者”。
“我们的对话是关于一个独立和好问之人、一个异见者、一个自由的思想者,关于他的头脑是如何构成的。”这是本书在讨论的内容。希钦斯希望青年人保持真实的自我,坚持独立思维和怀疑精神,不畏挫折,勇往直前。
为什么要独立思考?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从宗教描绘的极乐世界到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无论哪个时代,人们总想找一个终极的天堂。但无数事实告诉我们,那是不存在的,“追求一种极致的和谐,也就是追求一切湮灭。”
正如荷尔德林的那句: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正因为“大多数人总是更愿意选择安全,选择被认同。”很多人甘做“心灵上的奴仆”。希钦斯开篇就告诉青年人,“远离那些虔诚的东西”,比如虔诚的宗教信徒、发自肺腑的爱国者、敬慕皇室和贵族的人……
因此,一个独立思考者注定是游离于人群之外的,也就意味着孤独、痛苦、被质疑。“在内心中想要成为一个放逐者、异见者,决定让生命与社会构成某个陡峭的角度。”
清醒地用文字唤醒大众,这是希钦斯文字中的使命感,“不是想写,而是不得不写”。
一个独立思考者要具备批判精神,不害怕冲突。“我们是靠冲突进步的,而精神也是靠争辩才能成长。”“让思想和原则光明正大地对抗,尽管斗争可能是痛苦的,但没有痛苦的解决方案并不存在。”“要做艰苦卓绝的长期努力,并让你的人生不受幻觉的困扰……要学会辨识和避开那些狂热分子和那些‘知道’自己一定正确的人。”
在面对困难时,人性总会找各种借口去放弃和拖延。但时,“你要尽最大努力抵抗衰颓和惯性。”拿他自己的例子来说,就是每天给自己注射点不快。几十年来,当他每天看到《纽约时报》头版上的那句“所有配被印出的新闻”时,就非常很不爽。
要去质疑那些“显而易见”和“习以为常”的事情。
首当其冲的就是宗教,希钦斯对宗教的态度是全盘否定。“一个独立的人要维系批判性和反叛性的姿态,归根结底就必须相信人的能力,有生而为人的骄傲,但宗教试图把这种内在力量化解成一种病态的集体主义。”希钦斯鼓励青年人成为一个“精神的流亡者”,“成为遥远海岸上的一个流亡者、世人的弃儿”。
要警惕民意,也要警惕权威。记得高晓松在节目中说过,“小知识分子警惕权威,大知识分子警惕民众”。对于大众,希钦斯和《乌合之众》一样认为,“聚合在一起的大众,智力往往比构成他们的单个人智力要低。”对于权威,希钦斯说都是哺乳动物,不要对会对眼前的事情习以为常。他反对国家之间的核武竞赛,“某些行径如果是个人行为,那是可鄙的罪行,但如果是国家所为,则可以谅解。”在国家面前,他坚定地站在了人本主义和国际主义者立场上。
独立思考的人注定是少数。因为群体能给人带来安慰和归属感,异见者的驱动力来自何方?可以是对他人的关怀,或是对一项事业的热忱。比如在母亲和正义之间选择母亲加缪,在国家和朋友之间选择朋友的福斯特。再比如十九、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者,他们坚信社会主义是合理且正义的。
在这里,希钦斯称自己是“这项事业中的一个谦卑的斗士”,他反对社会主义“为了更大利益把自己放在次要位置”,但他也认为,它造就了历史上无数个伟大的时刻。可见作希钦斯主张的批判精神,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斗争而斗争,而是“不要让任何党派——不管多么崇高——替你思考。”
希钦斯年轻时投身于反对越战,反战的理由不仅是这次战争是否正义,是否欺骗;而是“征兵是国家权力无可辩解的滥用”,“公民不应该成为‘国家的财产’”。他也排斥用核武器保障国家安全,因为“这种政策假设自己的国民是可以放弃的。”
希钦斯告诫青年人:任何人说话时自信地谈起“我们”,或者代“我们”发言,都要警惕。永远要问一问,这个“我们”是谁。
希钦斯反对种族歧视,每次去美国更新通行证时,都拒绝在种族栏中写“白”。他说“不管胜算如何,总不能服气,尤其是希望渺茫的时候也可以争一争,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以下是作者的三观,真的很正:
我依然认为在分析问题时,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尚没有其他的架构可以超越;我依然认为有对立的阶级利益;我依然认为垄断资本主义能够—也应当—和自由市场区分开来,而且前者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之内都有致命的缺陷。但自由主义思想对这种世界观的批判,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而与此同时,我也愈发尊重那些几乎周围的主流观念都信奉国家和主权至上时,却坚持那种批判的人。希钦斯的再一个建议是,尽可能多地旅行,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国际主义者。
“那些只见识过英格兰的人,对英格兰又能知晓多少?”当他第一次被杂志社派到非洲时,他发现所谓“黑暗大陆”其实“明亮得炫目”。尽管旅行让他发现,哪里的人都一样,最坏的东西和狭隘的头脑也一样,但“当你发现愚昧和残忍在世界各地都无甚区别的同时,你也懂得了人本主义的精髓在世界各地也都是一样的。”
他举了一个很幽默的例子。在塞浦路斯,希腊人与土耳其人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但却能在两个领域超越界限:一个是首都的排污系统,一个“地中海贫血症”。
最后他说了关于幽默和无趣。异见者都很有幽默感,不必害怕会刺痛别人,也不必指望所有人听得懂。
“不要怕被认为是个偏执狂。”“雷德福斯时刻”几乎从来不会发生。很多斗争也一样,不要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那样容易心如死灰。重要的是我们去做一些的事情,不是为了领取圣人协会的会员身份。而是去增长见识,拥有自己的经历和信念,并在遇见志同道合的人时更加自信。
“我做这件事不是谁让我做的,而且如果是别人让我做的,那就不是同回事了。没人可以解雇我,就像也没人可以让我晋升。我身处于‘自雇’这个行列心满意足。”像希钦斯一样,享受“自封的”异见者的头衔。
他在跋中引用了乔治•康拉德的一段话来结尾,这段话也让我有一种被电流击中的感觉:
在1987年写下的,黎明还似乎遥不可及,拥有一段真正活过的人生,而不是职业生涯,把保护好的品位作为自己的职责。真实体味过的自由足以弥补你的一些缺失……如果你不喜欢别人的风格,就培养你自己的风格。去掌握一些复制传播的小技巧,即使是聊天也把它看作自我出版,这样,你的生活会满是工作的喜悦。罗列一下书中提到的古往今来的那些异见者和一些作品,打*的需要补课了:
*埃米尔•左拉
罗伯特•罗素:你不可随着众人作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理智之声虽小,但非常坚定。
乔治•奥威尔:告诉大家他们不愿听到的话,是最重要的职责。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卡尔•马克思:怀疑一切
*罗莎•卢森堡
*约翰•弥尔顿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奥斯卡•王尔德
*布莱恩•维多利亚:《战争中的禅》
*瓦茨拉夫•哈维尔
*E.P.汤普森
*F.M.康福德
切斯瓦夫•米沃什
米兰•昆德拉:《玩笑》
马丁•路德:我站在这里,别无选择。
*压力山大•索尔仁尼琴
*诺姆•乔姆斯基
曼德拉
金大中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阿尔贝•加缪
*E.M.福斯特
列夫•托洛茨基
托马斯•潘恩
*菲伊•雷
*安•兰德
《日瓦戈医生》
保尔•萨特
伏尔泰
*乔治•康拉德:《反政治》《失败者》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