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是一本由芥川龙之介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213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罗生门》精选点评:●大爱!@林少华先生说芥川让您联想到“诗鬼”李贺,是不是还有部分原因是芥川的作品充满着鬼魅身影?●
《罗生门》是一本由芥川龙之介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213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生门》精选点评:
●大爱!@林少华 先生说芥川让您联想到“诗鬼”李贺,是不是还有部分原因是芥川的作品充满着鬼魅身影?
●《一篇爱情小说》《单相思》
●巧克力味儿的。翻译用词很舒服.
●中国信仰者日本艺术家
●橘 舞会
●行文诡谲多变,结尾出其不意 芥川真乃一代鬼才!
●他不避讳人性丑陋,令人心惊。
●到底有些文化隔阂
●芥川龙之介的书不太懂,果然道行不够。
●惭愧,明明考试在即,复习时间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却耐不住性子去啃课本,而抱着此书啃,这就是每次考试的失败之处。不过真本书真的很好啊。好吧,看完了可以认真复习了,其他书一律等到寒假再看了。考试加油呗。
《罗生门》读后感(一):樱花之美,稍纵即逝。
我在屋内码字,屋外雪花飞扬。
芥氏小说本质上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形式上个人觉得介乎欧亨利与莫泊桑之间。像是拿了西油的画笔来作写意山水,让人耳目一新。细腻是细腻,不过点不出那寥寥几笔延伸至天边的诗意遐想。总觉意犹未尽。嗯
《罗生门》一文中最妙的是鲜有仆人的心理描写,不过让读者读来揪心。恰如王国维先生说的那句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环境描写来衬托心情之瞬息变幻。妙。与其说是人的罪恶不可避免,还不如说是仆人的良知未被点醒。《鼻》跟《地狱变》虽然是那种读到一半就能猜到结局的风格,不过你还是会忍不住读下去。描写的极细腻,不过因为太天马行空,往往难以引起读者共鸣。最喜欢的还是《手帕》一文。文中东西文化的冲突在不经意中展开,结尾那段引文让整个文章上了个台阶。眼见(日本)传统文化之式微,却无可奈何。读到后来几篇就感觉味道差了一些。正好雪花飘落,就出门赏雪去了。
特别要提林少华先生的译本。芥川龙之介要表达的东西基本都表达出来了。行文行云流水没有因为译本的缘故被打断。曾有幸听过林先生的讲座。他和王向远老师的讲座风格真是深得我心。他们两位都是有很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同时对日本研究又很深。这个路子永远是对的,这恰如日本文学起源的方式。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有自己的东西。
读《罗生门》恰如嗅一朵樱花。刚嗅到其中三味,它便迫不及待不可言说的纷纷落下。让哲学思考沉淀在死亡的下面。武士道,末日笔调。
好了,我要出去看雪了。Bye bye
《罗生门》读后感(二):辛辣讽刺的暗黑鸡汤
看了黑泽明的电影后刚好见到这书便借来看,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黑泽明的电影虽然名为《罗生门》,但实际上是改编自芥川的另一篇小说《密林中》。 再来说说《罗生门》这本书,芥川龙之介的文章大多篇幅不大且立意隐晦(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比较难懂。 比较喜欢的是《罗生门》《鼻》《一篇爱情小说》《单相思》这几篇,文笔辛辣讽刺。《地狱变》真的挺痴狂入魔的让人有些脊背发凉,其余比较无感甚至有些不太懂作者意图。 看多了快餐文学,感觉已经很难静下心上看大家之作了。芥川的文字功底的很深厚,《罗生门》、《阿富的贞操》、《地狱变》里对细节和心理的描写令人深刻。 “侏儒警语”序 芥川龙之介要是活在当下,必定是段子手红人啊。《侏儒的祈祷》《母子》《结婚》《恋爱》《幼儿》《自杀》《偶像》这几段令人印象深刻。不过看他使用「支那人」一词还是颇为不爽。 以后有机会再细看吧,本人才疏学浅,现在确实尚且理解不深。 读书摘录: 人们的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当然,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当那个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这方面却又不知怎地觉得若有所失了。说得夸大一些,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于是,虽说态度是消极的,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那个人怀起敌意来了。——《鼻》 人生悲剧的第一幕始于母子关系的形成。——《母子》 结婚对于调节性欲是有效的,但不足以调节爱情。——《结婚》 恋爱不过是披以诗的外衣的性欲。至少不披以诗的外衣的性欲不值得称为恋爱。——《恋爱》 我们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而爱幼小的孩子的呢?原因的一半至少在于无须担心为幼儿所欺。我们坦然公开我们的愚而不以为耻的场合,仅仅限于对幼儿及动物。——《幼儿》 人皆共通的唯一情感是对死的恐怖。道德上对自杀评价不高,恐并非出于偶然。蒙田对自杀的辩护含有不少真理成分。未自杀的人并非不自杀,而是不能自杀。——《自杀》 任何人都不反对摧毁偶像,同时又将对自身塑造为偶像亦无异议。——《偶像》
《罗生门》读后感(三):怪才,鬼才,偏才,天才
眼神冷峻,文笔诡谲,博学多才,35岁自绝于尘世。如此偏激执拗,绝对是个天才!
芥川龙之介的这些个故事,多为短篇,篇幅不长,却总能出其不意,让人拍案叫绝。
《罗生门》画面感之强,营造氛围之悲怆苍凉,无出其二。
《密林中》之布局精巧,让人不禁怀疑近来大火的《告白》是否有抄袭之嫌。案件相关人的交替自述,大概芥川是开山鼻祖。
《鼻》这个故事更是有趣非常,本来应该超脱于尘世的高僧却也为长鼻子而苦恼,可见人皆凡人。但想法设法弄正常的鼻子却又遇到莫名其妙的笑,人性之根本可见一斑:人的内心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无疑,没有人不同情他人的不幸。可是,一旦对方好歹从不幸中挣脱出来,却又因而产生若有所失的怅惘。
《橘》一文比较特别,因为芥川写了自己不常描述的人性的温暖。看到那个惹人厌的小女孩只为慰劳送行的弟弟们把几个橘子从火车窗口扔了下去,自己才得以忘却难以言语的疲劳和怠倦,忘却那费解的,低等的,无聊的人生。
我最喜欢的是《阿富的贞操》,当年的一个雨夜,她为了那只猫,差点委身于乞丐。而乞丐面对她裸露的身体,却一根指头也没碰。多年后看到全新身份的彼此,不知他们又是作何感想。
最后的《侏儒警语》序,大概可以看做是作者的某种自白。
我不具有任何良心,甚至艺术良心。但具有神经。
我很少怨恨,却时常轻蔑。
我的精神生活极少正步行走,而总是跳来跳去,一如跳骚。
敏感的神经,强烈的洞察力,这样的天才,估计注定不能在俗世久留。
《罗生门》读后感(四):读芥川
罗生门
如果,只有这样——以死,别人别物甚至本心之死才能活着,是不是就别无选择?
或者是这选择的倾向性太过明显,也就称不上是“选择”?
那么,这样活着就意味着不死了吗?
会不会事过境迁之后,总感觉身体里某部分是空缺的、死寂的?或者什么都感觉不到,那不也是某一部分在消亡么?
在这罗生门里,死去的是人的身体,然而生的欲念却永不得安息,甚至模糊了生死的界限,生者死去,死者永恒。
鼻
人的内心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无疑,没有人不同情他人的不幸。可是,一旦对方好歹从不幸中挣脱出来,却又因而产生若有所失的怅惘。说得夸张一点,甚至出现一种想使之重新陷入不幸的心理。于是,不觉之间开始对其怀有某种敌意,尽管是消极的敌意。
生活不易,我们的幸福感竟如此脆弱?
或许是因了这幸福感来自于一种优越感吧。
无可厚非却又让人悲痛不已。
可是,内供,你既察觉出了这些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又何必让自己陷入又一场更大的笑话之中呢?”这样一来,肯定再无人发笑了“?!笑话!
但如果我是你,我不确定自己能做得更好。自尊心强烈而又脆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潇洒的说、不羁的活,接受自我,向全世界宣告:I don't care.果真如此,又何必宣告呢?
手帕
“双重演技”究竟是情到深处的不由自主还是身心分离的表现手法?
不辨真假,先生守着的还是那盏岐阜灯笼。
地狱变
你说良秀无情,为女儿数次冒犯老殿下,为画作而独自流泪,终了,自缢告别。
你说老殿下仁厚,偏要让为父的亲手杀死女儿,若良秀是那把人头落地的刀,老殿下便是刽子手。
我不否认良秀的偏执,老殿下也自然是没有狠心何来寡人,不敢苛求,只是难掩悲哀。
只有经历过地狱才能有这般杰作?血债只能血偿?和平只能以战争来换取?是这样吗?
蛛丝
一丝善念换来逃离死亡深渊的通道,佛祖是太过自信蛛丝的坚韧还是小觑了人心之复杂,所谓佛渡有缘人,原来如此。极乐从清晨到中午,芳香不变,地狱却是从死亡到死亡。
橘
“这是我才得以暂时忘却难以言喻的疲劳和倦怠,忘却费解的、低等的、无聊的人生。”那个小姑娘,我能拥抱你吗?
这就是生活,琐碎繁杂中窥见的那美好使生活便也不再苦涩难堪,反而让人甘心沉溺。
舞会
也不但巴黎,哪里的舞会都一样。
但在如烟年华里,我遇见的那个只是你,Julien Viaud.
或许遇见的还是那时的自己,念念不忘终成伤。
密林中
我不知道真相如何,只能感叹真心难见了。
或许自以为的真相也只是片面的、甚至幻象。
多襄丸说,我用的是腰刀,你们用的是权力、金钱,甚至只是随便一个借口便取了人命。血固然不流,人也活得神气活现,但同样是杀。而罪孽轻重,说不清到底谁更严重,只是彼此彼此。
矿车
一心想要跑出去,最终还是要回家。
不论去路还是回路,奔跑的姿态刻在心里。
阿富的贞操
我只想说一声:去你的贞操
不必感叹新公如何圣贤,也无需置疑阿富的贞操。
不得不承认,我总会在不经意间站在”第二性“立场上。
一篇爱情小说
红玫瑰与白玫瑰,得不到的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只是,不知不觉间你迷恋的不再是那个他或她,只是不肯放手的执念。
单相思
就当发一场神经好了!我不解。
芥川,你说人生近乎严重缺页的书。很难称其为一部,却仅此一部,这或许是对你最好的注解。
有人说,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表现。而我总觉得选择”死“的人是如此不负责任的懦夫,在他们心里,置亲人何顾?这样的狠心,从这种意义上讲,是不是也是勇敢?对史铁生而已,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而你说想死什么时候都死得成嘛,所以你试给自己看,试给世人看!
小小的一颗心里埋着全世界,最理性的人因为理性的无力感而更为感性,也正因为如此感性才用理性来武装,所谓的厌世,只是出于一个敏感、近乎神经质敏感的人对生命纯粹而强烈的热爱。我不知道恋情是不是强于死,可与死相比,对死的激情哪个更强有力么?
我辨不清善恶,你模糊了生死。
《罗生门》读后感(五):谷崎的阴翳,芥川的魔性
林少华在「罗生门」的前言写到,「近现代日本作家中,非以寿终者颇不在少数,芥川龙之介乃其一。」一句话,奠定了林先生在我心中的文学地位。果不其然,芥川的个中短篇,在他手下,鬼斧神工。甚至无法分清,究竟是因为林先生奇光异彩的文笔,还是因为芥川本就是一颗光芒正劲的奇星,总之,芥川的这本「罗生门」小说集,奇幻之余,相当高明。
于是有了「地狱变」的高潮,在雪融御所燃烧半空掉落的槟榔车的桥段,「华盖凌空,翼然遮暗」,画师良秀「形容枯槁寒伧,身形矮小猥琐,竟像给星空压瘪了一般」,老殿下厉声唤道:「良秀,今晚就满足你的愿望,把一辆车烧给你看!」而那被残忍的铁链绑在车板上的侍女...「身穿五彩缤纷的绣有樱花的唐诗盛装」...是良秀女儿无疑。
另一个我尚未参透的故事「鼻」更是魔幻,说池尾一带有个叫禅智内供的道场御用高僧,鼻长五六寸,「从上唇直搭至颌下」,吃饭时帮他用木板托鼻的童僧手一抖,那鼻子就要掉进粥碗。内供苦心孤诣消极探索的同时,某年秋天弟子带回了一个能让鼻子变短的秘方,「只消将鼻子泡入热水,之后让人践踏即可」,内供侧身躺着,把鼻子抛在地板上,看着弟子双脚上蹿下跳。当第二次拿出泡过的鼻子一看,果然「短得今非昔比,竟同普通的鹰钩鼻大致无异」。
可是怪事发生了,比起长鼻子的时候,恢复短鼻子的内供,感受到了身边人怪模怪样的窃笑。回想起以前长鼻子的光景,内供反倒心情沉重,「恰如今朝破落户,回首往昔荣华时」,读到这句我都惊了!到底是林先生的翻译,还是芥川出色的汉文功底本就写了这两句。总之,在「鼻」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会嚼出不同的滋味。
黑泽明拍的「罗生门」,实则来自芥川的「密林中」,而芥川的「罗生门」,则是薄暮时分,朱漆圆柱下,一场正义与尊严在生存面前低头的独幕剧。开头说「一个仆人正在等待雨的过去」,写着写着,突然来一句「作者刚才写道,仆人正在等待雨的过去,其实,雨过去仆人也并没有什么事可做」,有人是这样自言自语得写小说的吗?
「一篇爱情小说」也是让人错愕的,以主编和小说家的对话展开专栏构思,说年轻的外交官太太直觉感到音乐家达雄爱她,因为「每天只要电灯一亮,达雄必然出现在西式房间里」,一直为她弹钢琴。当女主人公终于忍受不了她也爱上达雄的痛苦,告诉了丈夫。此后不出两个月,外交官丈夫受命去中国汉口领事馆任职,当然带着家人一起去。此后又过了很多年,外交官太太依然思念达雄,并认为只有他们在一起才是真爱。
以为这是简单的三角恋情,但芥川不会放过纯真的你。主编问,怎么,还没结束?小说家答,嗯,「达雄去妙子家是想弹那架钢琴。不妨说,他爱的是钢琴,毕竟贫穷的达雄没什么钱买钢琴」。
此前读过唐月梅先生翻译的「古都」,未曾在如此恬静的故事里感受到言辞的隽永,不过周逸之先生翻的「细雪」,倒是比唐先生的「古都」更好看些。
「不要使我穷得粒米皆无,不要让我富得熊掌食厌。」
「不要让采桑农妇都对我嗤之以鼻,不要使后宫佳丽亦对我秋波频转。」
「不要让我愚昧得麦菽不分,不要使我聪明得明察云天。」
我是穿五彩衣,献筋斗戏的侏儒,惟以享受太平为乐的侏儒,静祈满足我的心愿。
细砂无数,星辰无数,当有一星,发光予吾?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