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缺憾》是一本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文明与缺憾》精选点评:●8.5。对弗洛伊德的误读和偏见同样应该受到精神分析的审查。●后半几乎读不下去
《文明与缺憾》是一本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与缺憾》精选点评:
●8.5。对弗洛伊德的误读和偏见同样应该受到精神分析的审查。
●后半几乎读不下去…我投降
●他人对弗氏理论的总结评述早已经内化为阅读心理基础。在此之上几点新体会:1.弗洛伊德文风竟然是朴实谦逊的;2.时常使用“人们所熟知的方法”“没有人会反驳”这样不言自明的语言代替关键环节的论证,不过感觉弗洛伊德作为开山者的价值本来就非严格推理提供清晰结论,他的价值在于提供新的可能,严密某种程度上可以被思维活度代替;3.致命的问题:将力比多物质化因此被定量化的倾向、本人其实非常保守正统的价值观→认同厄洛斯的性恶论;4.对宗教的认识、博爱的不公平、良知与内疚感、对斗争存在的认识;对性的偏执、对女性的不认真
●共产主义将人性的理想化是文明的倒退。
●除精神分析的附会外,不乏真知灼见。
●mark.
●梦醒后不在矫情神神叨叨
●人类禀性中充斥着大量的攻击欲,等候着来自外界的挑战。在人类精神的制衡力量失去作用时,攻击性会自然流露出来。由于我们体内原始的敌意存在,文明社会的集体意识存在崩溃的风险。 家庭中孩子的内疚感这样深入人类骨髓:每一次的攻击性被压抑,每一次的超我建立,每一次的内疚感形成,以及每一次的良知的提升。 伦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人类最痛苦的地方,通过某种手段改变超我指令,这是迄今而止无可取代的成就。 “爱邻如爱己”这一训诫表现了文明超我是对人类攻击性本能的制衡,这一例子充分表现了文明超我的运作逻辑。爱的过分宽泛只会造成爱的贬值,只能成为堂而皇之的说辞,却不能让个体从相互困斗中挣脱出来。 静静等待两个“天神”即永生的厄洛斯爱神和同样永生的死神相斗争,看谁保存了力量引导我们走的更远。
●前一阵在谭谭家对着后面英文版翻了下,有几个错误
●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从精神领域-人格结构-痛苦的来源。继而引出,文明为不幸的主要来源。什么是文明,其起源又是什么。为何文明会成为人们不幸的主要来源。以及文明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控制与自己对抗的攻击性,从而使人们不得不放弃libido.导致了其内在欲望的压抑从而论证了其最终观点
《文明与缺憾》读后感(一):摘抄书中关于苦难、内疚的部分(非书评)
“生活赋予我们太多难以承受的困难:它带来太多痛苦,太多失望,太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苦难从三个方面威胁着我们:1.肉体的脆弱:我们注定要衰败、腐烂,且从来都是与疼痛、焦虑这些警告信号相伴;2.外部世界方面/自然力量的强大优势:向我们施加巨大的、难以平息的、破坏性的压力;3.人际关系的不足(社会来源):他可能给我们带来比前两者更大的痛苦。”
三种缓和的措施:1.有效地分散注意力→以忽视所承受的苦难;2.替代性的满足→以减弱我们的痛苦;3.麻醉物质→以麻痹我们对痛苦的感知。
而心理学上主张调节自身结构:①控制自己的本能,甚至扼杀本能欲望,but同时也减少了快乐的可能性;②本能的升华,but这种满足的强度依旧受了限制,且适用范围只适合有才华和天赋的人且当自己的躯体成为痛苦的源泉时,这种方法也失效;③避世不出,拒绝与现实的一切联系;④将爱看做一切事物的中心;⑤逃入精神病的状态,but这通常发生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
但总而言之:“没有哪条建议适合用于所有人,每个人都得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救赎之道。”[自赎才是王道] 另:内疚感的两个来源:1.对于某个权威(外部权威)的恐惧→怕面临失去爱的危险;2.对后来出现的超我(内部权威/良知)的恐惧。but日常情形是:本能的需要→战胜良知→本能满足,需要减弱→良知加强→内疚→悔恨 另:文明的象征:①美 ②清洁 ③秩序
《文明与缺憾》读后感(二):阳台上的天真花园
伏尔泰在《天真》结尾劝人们打理一个自己的花园,这样就能分散转移自己对苦难的注意力。我恰好有一个顶层阳台,在上面养了长寿花,杜鹃花,玫瑰花,昙花,蟹爪兰和一帆风顺。每天中午,阳光尽撒,一种天真,感到幸福。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大,猛地提出使人发懵。剥掉它的一层壳,人们对生活的预期是什么?1.消灭不幸福,2.获得幸福。它们殊途同归,企图让幸福不断出现,填满整个宇宙并永远延续。然而快乐却是短暂和难以获得的,首先世界的构建以痛苦为基础,人的肉体会老死,外部世界存在各种危险(比如一只老虎),人际关系充满嫉妒竞争(资源有限);其次人自身感受幸福来自痛苦的释放,越苦则幸福感越剧烈,持续在幸福中会产生习以为常的麻木。这样,人会悲哀的发现,人们追求的竟是镜花水月,颠倒梦想。
书中这句话很棒:我们很快认识到,我们希望文明所重视的这种无用的东西就是美;我们要求文明人热爱自然中所遇到的美,并且如果有能力,用双手创造美。(We soon realize that what we know to be useless, but expect civilization to value, is beauty; we demand that civilization man should revere beauty where he comes across it in nature and create it, if he can, through the work of his hands.)
这句话很深刻:人类的斗争大部分围绕一个任务,即寻找个人要求与文明集体要求之间合适的、或者两全其美的融合。涉及人类命运的一个问题是,这种融合是否可以通过某一特定的文明模式达到,或者冲突是否根本就是无法调和的。(这句话对办公室政治也适用,具有普适性)
《文明与缺憾》读后感(三):文明与缺憾读书摘抄
缓和痛苦的三大措施:
1、有效的分散注意力,能使我们忽视所承受的苦难。
2、替代性的满足:能减弱我们的痛苦
3、麻醉物质,这能麻痹对痛苦的感知。——P12
幸福本身决定了幸福只能是暂时的。当快乐原则所而渴
望的某种情况被延长时,只能带来一种微弱的满足感。我们天生就只能从对比中获得强烈的快感,从某一状态本身只能获得很少的快乐。因此我们幸福的可能性已经被我们的气质所限制。
生活中,我们更容易经历不幸。苦难从三个方面威胁着我们:肉体上,我们注定要衰败、腐烂,且从来都是疼痛、焦虑这些警告信号相伴;外部世界方面,它会向我们施加巨大的、难以平息的、破坏性的压力;最后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比前两者更大的痛苦。尽管我们倾向于把这种苦难看作是额外附加的,但它或许与源自其他方面的苦难一样,无法避免。——P14
艺术产生的微弱的麻醉作用不能使我们暂时性的摆脱了生活的苦难。它的作用并没有强烈到能让我们忘却现实的痛苦。--P18
37
有一小部分人,由于自身的特质,不顾一切地试图通过爱去寻找幸福,尽管爱的作用在精神方面必然要经过修正。这些人把重心从被爱转移到主动去爱,从而使自己独立于所爱对象的意愿;为了避免自己失去所爱的对象,他们不是把自己的爱仅仅给予某一个对象,而是一视同仁地给予每个人;为了避免由性爱带来的不确定和失望,他们背离性的目标,并把这种本能转化成一种目标抑制冲动。这样他们就在内心产生了一种均衡、坚定的爱的情感,这种爱,尽管源自性爱,却与波涛汹涌般的性爱不再有任何外在上的相似之处。
58
严厉的超我和受制于它的自我之间的紧张关系被我们叫做“内疚感”,表现为一种对惩罚的需要。这样,就像在一座已被占领的城市中派兵驻防一样,文明通过削弱个体、剥夺他的武器、建立了一个内在的权威来监视他,从而克服了个人危险的攻击性。
《文明与缺憾》读后感(四):文明与幸福
弗洛伊德从人类对痛苦天然的规避以及对慰藉本能的寻求出发,以功用和快乐两个目标对文明倾向进行界定:保护人类抵御自然,调节人际关系;以及对清洁、秩序、和美的追求。
家庭这个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单位是文明的最初形式,对共同劳动的需求使男性产生将性对象留下的动机,而出于哺育后代的考虑,女性也将选择留下。同时,直立行走与衣物遮蔽使人类从周期性的“嗅觉性刺激”,转变为持续性的“视觉性刺激”,也就使稳定的性伴侣成为必需。
除此之外,人类原本就具有爱的本能,或性的本能,或力比多。这种本能最早可追溯至单细胞生物的溶脂交换和向多细胞生物发展的互相结合倾向。
文明的建立便基于人类此种爱的本能,将其原始的性冲动转化,剥离掉力比多的性特质,发展成为一种对邻人的友爱。但同时文明也倾向于宣扬一种不加区分的博爱,对人类善良的本性抱有盲目的乐观,而对人类身上同样强烈的破坏本能估计不足。
破坏本能也叫死的本能,服从强迫重复原则,即归复于原初状态的倾向,生命体的原初状态是无生命。事实上,鼓励不加区分的爱也是对爱的降格,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值得被爱,“像爱你自己那样爱你的邻人”并未真正在人们心中形成共鸣,除非“我的邻人像我爱他那样爱我。”
人类根深蒂固的破坏本能宣告了这种强行结合的悲剧性结果,也预示了个体攻击性与文明要求难以调和的矛盾。
这种破坏本能在文明外部以一种狭隘的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得到发泄,表现为对集体内部成员一视同仁的友爱,对集体外部人员一致的憎恨和仇视,这种仇恨往往被冠以“正义”的名义,最典型的例证是宣扬博爱的基督徒对异教徒无休止的迫害。在历史进程中,这种破坏本能也在某些个人的极端主义中得到毁灭性的体现,对文明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动荡。于是文明始终在这两种对立的原始本能欲望的斗争中艰难前行。
人类的创造力-也即是文明的推动力,是被压抑,被升华之后的性欲,是外向型力比多的内向化。文明忽视个体体质和心理状况的差异,将以生殖为目的,围绕生殖器的性行为视为唯一正当,而对一切边缘性的性行为视为癖好与变态,进一步激化了个体本能与文化要求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弗洛伊德时代的西方是显而易见的,在当代的西方已经得到很大改善)
文明的约束性效力,不仅凭借外界直接的惩罚威胁,也将这种威胁内在化,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文化超我,或集体超我、集体理想。在个体中的表现形式则是种内疚感、良知,和个人超我。
不管是文化还是个人超我,都产生于对本能冲动(破坏欲,性)的抑制和挫伤。每经历一次这种本能冲动的挫败,超我就变的更强大一分,也从这种外向破坏欲的内在化形成过程中延续了其激烈和严苛的特性,而过于强大的超我,往往是某些神经性官能症的症结所在。
因此,弗洛伊德进一步大胆地猜测,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会不会存在某个阶段,因其过强的文化超我和与个体本能过分激烈的不调而造成一种集体的精神症?回顾一下20世纪人类的几次乌托邦主义的失败尝试,我想这种推测不无道理。
这便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文明的“缺憾”,即作为人类集体精神产物的文明以其统一的标准对个体本能的忽视和压抑。这与荣格所说的时代精神与深度精神的对立不谋而合:时代精神强调人的理智和思想,要求人按照集体,世俗的价值体系行事,而深度精神则强调人的体验和感知,呼唤个体脱离集体,向自身心灵深处进发,找寻自己的灵魂和原我,从而打破时代精神的时空局限,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荣格称此过程为“个性化进程。”
然而,文明的这个缺憾却并不足以令我们得出原始人类要比我们更为幸福的结论。原始人类在破坏欲和性本能上受到的限制固然比我们少,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们的等级制度与惩罚机制往往比我们要更加严酷。我们牺牲了部分本能,换来了一些安全。况且,每个时代对幸福的要求和定义又如此不同。
因此我想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教唆我们去颠覆文明,何况我们哪有此种力量?但我们却有必要认清文明对我们的侵占,在科学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陶醉和欢呼声中,也不忘听到来自本能深处的撞击,并期盼我们的文明能听到这种控诉。它也使我们意识到,我们不该只是时代精神的棋子,我们不应忍受毫无意义的活着。
《文明与缺憾》读后感(五):文明与自由——读《文明与缺憾》之灵感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自我所思便愈加的少了。其原因在于自我思想浮沉于俗世之间,多了平日琐屑事物的困扰,去思考和探寻未知的心力已然不如青年时期。
其实也在于认同社会,归属于社会所形成的特定秩序和规则。即对自我人生不会再起怀疑,也不会再去思索自我求真的途径。步入社会的人,灵觉变的异常迟钝,当伤痕袭来后知后觉像是蚊子叮咬一般,抹去几滴鲜血,然后转过身去,一段时间之后结成了新痂,褪去之后又如新生皮肤般光滑,丝毫不能引起情绪的半点波动。
这样的人自然便没有多余的想法,去探讨生之意义,其原因在于他本身就是麻木的个体。而被青年时期常提起的:“生之意义”对于麻木的其个体本身而言,早已不具有其人生的重要性。即可以说是丧失了“自我的个性”。
“自我个性”的陨落,在于融入社会时产生的种种痛苦,而产生的痛苦之后,人之本身就会在不经意中寻求自我解脱的方式,其中最有效用的就是麻痹自我,沉溺于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以取代自我本身的求而不得。
在弗洛伊德《文明与缺憾》中的P12有写到:“缓解痛苦的三大措施:其一、有效的分散注意力,能使我们忽视所受的苦难。其二,替代性的满足,能减弱我们的痛苦。其三。麻醉于物质,这能麻痹对痛苦的的感知。
自我麻痹的代价便是灵觉的逐渐消逝,周遭的事物便不会再引起自我的思考,从而更不能引发对灵魂发自内心的审问。那么对生之意义的探寻,便同自我的麻痹而消逝不见了。人之本身就成为了社会上,漫步街道的行尸走肉。
在我认为,其人生的自由主要在于思想之自由。而连思想都没有的人,在对任何事物习以为常,波澜不惊的躯壳里自然是没有资格说是自由的。
虽然思想的自由说来有点像是形而上的东西,但是并不如此,思想是遇到不同事物的产生的感触和看法,在这些看法中产生慢慢改变人生观念和指导人生行进的方式。而不是其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古井无波的人看似超脱,其实放弃了自我本身追寻,自我颓废的一种方式。
在文明社会中,人们通过自身所需要的建立起强烈的认同感。而要建立人所必须的集体认同感,人之本身便会在这文明之中不知不觉限制自我的行为和思想。用以得到自己在这文明中生存所需的东西。
在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写到:“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虽然所谈的是集体政治,但是文明之于人更像是一个无法背叛的固定世界。在其中,一切的规则都已写好,一切法律都已制定,无论是否有思想的自由对于个体本身而言都不甚重要。只需按照文明所写好剧本,消耗有限的生的时光,走完自我的一生。
这样一来看似沉静的人,其实也并非是幸福的。往往古井无波的人,不知道自我所追寻的东西,也不想去探寻人生的意义。对他们而言,得过且过这个词语,是无比舒适和安逸的。
思想的自由,是沸腾的热血,是对自我行为的反思,是迸发于脑海中的种种对灵魂和事物的拷问。这些东西便会使人记录自我,表达自我,从而形成文明中所谈论的艺术。但是艺术产生的微弱的麻醉作用只能使我们暂时摆脱生活的苦难。但它的作用并没有强烈到让我们忘却现实的痛苦。
在融入社会之后,能够摆脱文明的束缚的人,一方面是一直抱有对自我思想的审判。另一方面是因为其艺术本身成为了他的原动力,驱动他对自我的不满,对生活的不满,形成对现实生活的背叛,变成对心中所想的追寻,即天生的理想主义。
这样天生的理想主义往往是少数,逃脱文明的束缚,建立自我的制度,创造出不朽的作品以承载自己的思想。使无数人仰望。
在青年中的我们尚未彻底的了解社会,我们便有独立于社会的个性。就是无处不在自我考虑,自我怀疑,从而引发对人生的怀疑和探求真理的求知欲和毅力。也便是青年时期的人常会考量的:“人生之意义。”
但是融入社会中的人们,要想获得思想的自由,往往只能逃脱于现世社会的困境,独立于世外。譬如卢梭《瓦尔登湖》的情形,这自由的思想触及宇宙和灵魂,游弋于广袤的天地之间,不受半点浮沉俗世的干扰。
留在浮沉俗世中的人,纵使灵觉不再如往日般容易触动,也不要做社会中古井无波,见怪不怪的人物。而是希望能够一如毛姆在《人性的枷锁》所说:“尽可随性为之,只得留意街角的警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