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5-17 08:30:4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模糊性的道德》是一本由[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模糊性的道德》精选点评:●对于我看不懂的高深东西我都是崇敬的。。。。如此晦涩,真是跟萨特天生一对儿●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锦集

  《模糊性的道德》是一本由[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模糊性的道德》精选点评:

  ●对于我看不懂的高深东西我都是崇敬的。。。。如此晦涩,真是跟萨特天生一对儿

  ●不知如何述说读书时的开悟、惊喜、共鸣与感动,惟愿继续阅读、积淀、选择、行动、超越与反思。

  ●一個讓自己缺失的生靈,以便獲得存在,生活本身不好也不壞,它是我們或好或壞作為的場地。

  ●”人们不能在人类的处境中建立任何的道德等级“——”他可以遗忘我们,不了解我们,使用我们,以实现不属于我们的目标。“

  ●是对萨特《存在与虚无》的补齐。语言比较细碎,但也有效地传达了几个思想要点;在对人类暴力行为的看法上,表达得有些模棱两可。

  ●一开始不以为然觉得就是为萨特背书(我这个人肤浅到这种地步可怕得很!)看完觉得是对我而言适口的鸡汤…这是我看完的第一本波伏娃的作品。

  ●看完挺久的一本书,只是感叹我们人类是被操纵的小事物摆了,我们的思想在被控制住,然而我们却不知道。别人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别人的记忆中,人通过别人得以延伸,后代的人会越来越聪明。

  ●晦涩跳跃的语言,说实话女神的逻辑真不懂。人本身不具有自由,由于他出生便置于条框中,却又在成长中似乎保持一定的选择。 让自己抽离世界框架,尽力创造自己的意义

  ●存在主义入门与为存在主义的辩驳。

  ●模糊的是概念是界限。清晰的是人物与事件。没毛病。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一):从存在到生存

  1.波伏娃《模糊性的道德》 1)模糊性: ①自从人类存在 开启人类生活 便经历着一种“悲剧的模糊性”境况 ②哲学家的存在就是旨在消除这种模糊 解决物质与精神的失落 2)※道德※: ①波伏娃:※道德是某种“缺失”※ ②※“没有失败 就没有道德”※ 2.生存 “我的自由所指定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存在 在那总是缺失的深度 来征服生存” ——波伏娃《模糊性的道德》 不单是小说 波伏娃的哲学著作写得都超出萨特太多 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萨特的思想是流动的 而波所具有一种专业眼光与清晰立场 在书中关于“上帝”与人的问题已经宗教话语的话题上 波伏娃和加缪在思想上是搭得上话的 他们两个处于同一个语境与同一道德体系之内 尽管立场不同 “我的自由 不是去截获存在 而是去揭示它” 揭示存在就是从“存在”走向“生存”的过程 “我的自由所指定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存在 在那总是缺失的深度 来征服生存” 3.波伏娃 萨特 加缪 波伏娃不仅给萨特提供了存在主义思想的基本灵感来源 而且在萨特所提出存在的议题上更进一步 完成了从“存在”到“生存”的跨越 揭示了人类境况中的存在主义问题与哲学内涵 萨特作为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回应《存在与虚无》中的道德问题悬而未决 一如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对于存在 以及此在的存在之意义——时间问题 未有决断 而波伏娃在《模糊性的道德》当中 针对道德问题给出了答案 而针对道德问题 上一个给出如此明确之答案的人是康德 与她同时代 另一个就道德性问题 给出非“模糊性”答案的人是 拒绝承认自己哲学家身份的加缪 因此我说 波伏娃就这一议题 尤其在对“上帝”与基督教以及人的境况的问题上 她和加缪在思想上是搭得上话的 尽管立场不同 但也比萨特更加非“模糊” 对于存在主义哲学问题 答案是一种决断 而非一种说辞 参见加缪《反抗者》两人甚至引述的例证都是同样的 从圣经到陀 但结论不同 此外 波伏娃受黑格尔影响较重 没有明确提到但在上帝问题上分明是回应了尼采 一如加缪在《反抗者》中对尼采的解读 波伏娃就道德议题的答案是 人当做个人该做的事 不需要去期盼一个与世界和解的死后的“天堂” 4.综结 “在试图成为上帝的徒劳尝试中 人使自己以人的身份去存在 而如果他对这种存在感到满意的话 他就和自我完全符合了 对人来说 如果他想存在 就必须走向那个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的生灵 但是他可以希望这种张力 包括这种张力中所包含的失败 他的生存就是有缺失的生存 但有一种这个缺失的生存方式 它恰恰就是存在” 在一众哲学家三缄其口,无法对于人类生活给出一个当有的指向。这位身为第二性的女哲学家波伏娃,回应了存在问题,给道德一个非模糊性答案。完成了海德格尔和萨特那不能完成的存在问题,并实现了从存在到生存的思想维度的跨越。 2.26

  CY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二):摘句,第一篇

  先摘抄吧!

  一:

  1. 在生存之前,既没有生存的理由,也没有不生存的理由。

  2. 他承担着对世界的责任,而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外来神力的作品,而是他自己的作品。

  3. 正是人自己在作决定,决定作为一个人存在是否很重要,也只有他自己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沮丧。

  4. 生命想给自己一个意义和一个真理也是可以的。生命将在自身的中心遇到极其严格的要求。

  5. 人类在原始时期就是分离的,他们怎么能聚到一起来呢?

  6. 一种模糊性的道德,它应该是一种拒绝作先验性否定的道德,不能先入为主地否认这一点,即分离的生存者同时也是互相联系着的,他们那特别的自由能够锻造出对所有人都有效的法则。

  7. 如果我们要区分真正的无产阶级和叛变的无产阶级,即迷失的、无意识的和受骗的无产阶级,那么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并不是有血有肉的无产阶级,而是要与无产阶级这个观念进行较量,这是马克思所嘲弄的众多观念之一。

  8. 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总是在否定自由;如果历史仅仅是一种机械的运动,人好像是一位被外部力量牵着走的被动司机,那行动的概念本身就失去了所有意义。

  9. 马克思主义者也常常面对这种状况,即不断修正人对自身自由的信仰,甚至尽可能地将这种自由与决定论作某种调和。

  10. 马克思主义者和基督徒都认为,自由地行动似乎就是放弃为自己的行为作证。

  11. 列宁拒绝抽象地提出道德的概念,因为他想真正地实现这个道德。

  12. 无论如何,我们自己还是相信自由的。

  13. 任何道德的本质,就是把人类生活看作一场对弈,一场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的较量,要向人们传授获胜的手段。

  14. 但人也想让自己成为对存在的揭示,如果他能与这个意志相符,他就能获胜。因为事实是这样,通过人在世界中的在场,世界也就变成在场的世界。

  15. 为自己的生命寻找证明的人,首先必须要求和绝对要求得到真正的自由:在要求实现具体的目标和特别的计划时,自由原则自身也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

  16. 要求道德和要求自由,这是惟一的也是同一的决定。

  17. 只有当道德行动不在场时才会有道德。

  18. 然而萨特宣称,所有人都是自由的,人没有任何办法让自己不自由;当他想逃脱命运的摆布时,他也是在自由地逃脱。

  19. 愿意自由,就是实行从自然性到道德性的过渡,在我们生存的原始迸发上建立一种真正的自由。

  20. 主体的自发性仅仅是一种徒劳而活跃的搏动,其面向客体的运动仅仅是一种逃逸,而主体本身则是一种不在场。

  21. 于是,通过仅有的一个运动,我的意志既建立了行为的内容,又通过内容给自己提供了合法性。

  22. 如果我将一个我已经完成的行为放弃在身后,即让它回到过去,它就变成了一个事物,它不过就是一个愚蠢的和不透明的事实。

  23. 这个生存,它应作为这个现时时刻的未来,作为即将到来日子的过时的过去:愿意,就是保证我要坚持自己的意志。

  24. 然而,人并不创造世界。他只有通过世界对人的抗拒才能成功地揭示这个世界;只有通过给自己激发障碍,意志才能得到确定;有时还需通过人为性的偶然性,某些障碍才可以被征服,而另一些则不能。

  25. 面对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固执己见是愚蠢的:如果我固执地用拳头敲打一堵不可动摇的墙壁,我的自由将在这个无用的行为中枯竭,而且不能成功地给它一个内容;它将衰落为一个徒劳的偶然性。

  26. 然而,没有比顺从更令人伤心的德行了;顺从将早先构成的作为意志和自由的计划转换成偶然的幻觉和遐想。

  27. 如果我们同意放弃我们计划的特别性,我们确实可以确定我们的自由,以对抗任何的束缚:如果一扇门拒绝打开,那就让我们接受它不打开的事实,这样我们就自由了。

  28. 事实上,为了不让自由冒风险,撞死在其介入本身所引发的障碍上,为了让自由能够穿越失败而继续它的运动,它必须给自己一个特别的内容,必须通过失败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而恰恰就是存在的自由运动。

  29. 然而,这样一种拯救只有这样才是可能的,即当一个人,尽管他遇到许多障碍,遭受过许多挫折,但他还保持着对未来的安排,而且他的处境还给他开放着许多可能性。

  30. 这种用无效的努力进行的欺骗,它比劳累更令人难以容忍。终身监禁是刑罚中最为可怕的,因为它让生存保留在纯粹的人为性中,但又杜绝它的一切合法性。

  31. 自为将虚无摆在自己的内心,它可能会被消灭,或消灭在其生存的迸发本身中,或是消灭在穿越它所生存的那个世界中:当囚犯从监狱里逃脱后,监狱就这样被否定了。

  32. 一方面,自由总是可以得到拯救,因为它通过失败并作为对生存的揭示而得以实现,它也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的死亡来加以确认。但另一方面,它通过自我投射所揭示的处境,好像并不是处境的等同物。

  33. 正因为主体对其性格的选择是在可理解的世界中进行的,并且由一种纯理性的意志来完成,因此,如果理性的意志明确地拒绝它给自己规定的法则,这就显得令人费解了。

  34. 在人自身内部有一种永久的否定游戏;而通过这种游戏,人可以逃避自身,逃避他的自由。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三):西蒙娜•德•波伏娃:羁绊之中的自由

  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知道作者究竟何许人也。我记得自己站着翻看了一会儿,被其中的异国情调和青春叛逆氛围吸引,很快就决定将其收入囊中,尽管对于刚上初中的我而言,这册书并不算便宜。我就这样将它带回了家,在秋日午后的阳光下静静地开始了阅读。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这是我阅读生涯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是我接触波伏娃作品的开端,足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当时的感受。读过此书之后,我真的感到自己的整个生命似乎都得到了更新。之后,我便地一发不可收地阅读了作者和萨特的许多作品:《第二性》、《名士风流》、《女宾》、《人都是要死的》……以及萨特的自传、随笔,直至有一天,我对自己发誓,要将《存在与虚无》这样晦涩的哲学著作啃下来——幸好后来没有实行。说来好笑,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认真地以“存在主义者”自居。但我相信,彼时的阅读体验是真实的,它带给我的某些东西早已深深地植入了我的灵魂,也许一辈子都“根除”不了。

  例如这册近日重版的《名士风流》。当年首度读它时,我大概还是第一次接触许钧的译笔——真是地道得很,有法国味而又不失母语的尊严。全书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战后法国知识分子精英圈那种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并存不悖的氛围中,每一个角色,从“男一号”、身为法国知识界左翼领袖人物的亨利(原型乃萨特无疑),到“女一号”、知名精神分析学家、同属左翼阵营的安娜,从亨利的前情人、有“最美的女人”之称的波尔、“新女性”纳迪娜,再到投向右翼的朗贝尔,每一个形象都无不是丰满而令人信服的,至少在我这域外人、“局外人”看来是这样。亨利和罗贝尔这两位老友,因 “苏联劳改营事件”出现分歧。亨利因坚持客观报道的原则而被认为是帮助了苏联的敌人,最终被左翼知识分子排除在外。罗贝尔虽然支持苏联,但确信自己必然不能适应共产主义那种严整、刻板的生活,导致他所领导的左派运动最终解体。罗贝尔由此感叹道,“我们想独立于两个阵营之外,其实却无能为力。”在小说结尾,两位老友言归于好,但保持了各自的信念。稍知战后法国知识界状况的读者读到此处便都能心领神会:小说在这里影射的是萨特与加缪这对老友,只不过小说虚构了一个比现实更为“光明的结尾”。《名士风流》出版后好评如潮,获得1954年度龚古尔奖,波伏娃终于得以“作家”而非“萨特情人”的身份在战后的法国乃至欧洲文坛占据一席之地。

  如果说,这部小说是对作者身处的知识精英圈的“高保真”临摹,那么在《人都是要死的》一书中,波伏娃则发挥了其与生俱来的文学想象力,纵横千里,跨越四海,主角由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帝王谋士而逐渐远离政治,去到了加拿大勘探广袤的疆域,其后又奇幻般地亲历了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重要历史时刻,在此一过程中,不仅见识了世界的繁复,更悟得了人之为人的存在价值。在这部小说中,波伏娃这位法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者——这项考试素以严格著称,伟大者如萨特当年都曾在此项考试中受挫,而波伏娃通过考试时年仅21岁——充分展现了其严密的理性思考能力和丰盈的艺术表达力,令读者不得不感叹这位女性作家的天分之高,远在一些同时代著名男作家之上。

  波伏娃的小说,总体上遵循了传统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她似乎无意玩弄技巧,但这绝不意味着她的小说没有技巧可言。固然,在一些当代读者看来,波伏娃的小说有点“过气”,其中所描写的意识形态纷争于今看来都已烟消云散,似乎不值一提,但其实不然。原因恰恰在于,波伏娃的小说以及像《第二性》这样的作品,在当年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令80年代初识“自由”滋味的中国年轻人为之着迷,除了“潮流”这一不可忽视的因素外,作品中提出的诸如“人的存在与自由选择的关系”这样根本性的哲学命题,以及当年曾经弥漫法国知识界、欧洲知识界乃至全世界的意识形态之争,于今看来仍然有着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其作品生命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位堪称“经典”的作家与普通作家的主要区别所在。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等观点,借由波伏娃的著作(也包括萨特本人的文学作品)而为全世界所熟知。于是早就有人质疑波伏娃的成就,称她为“女版萨特”,惋惜她终其一生都活在萨特的阴影里,缺乏自身独立的价值。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至少对于波伏娃本身而言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既然认同“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那就必须准备为坚持这种价值观付出代价——说到底,无代价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小说《女宾》里那种“三人之恋”的生活(它甚至称不上典型意义上的“三角恋”),也许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连作者本人也时时为此而纠结乃至痛苦不已,但若换一个角度看,波伏娃的痛苦恰恰是其拥有自由的最好象征:开始,是她自己决定选择这样的生活;后来,尽管痛苦,但仍然是她自己而非任何其他人为自己作出了留下来与萨特相伴终身的抉择。由此看来,波伏娃无疑仍是自由的,这不仅是因为她还有一份同样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越洋爱情,更重要的,乃是因为她终身坚守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并选择了为此而勇敢地承担、承受自身的命运。也许,如此命运,用让•雅克•卢梭的那句名言来形容更为贴切: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话说起来令人有些伤感,可是波伏娃而外,我们哪一个又不是如此呢?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四):《模糊性的道德》小摘要

  波伏娃所谓的模糊性,意思是说,其意义从来都不是固定的,应该不断地自我丰富。在《模糊性道德》这篇文章中,她分了三个部分来阐述她的观点,前两部分主要以反驳为主,后一部分则从从五个方面对模糊性道德展开了说明。

  一

  人从一开始就要承担悲剧式的二重性:人从一出生就面向死亡。人作为理性的动物意识到了这一事实,却又无法摆脱。对此,波伏娃说:“让我们承担起自己的模糊性吧。只有在对我们的生活的真实状况的认识中,我们才能汲取生活的力量和行动的道理。”[P6]

  存在主义是一种模糊性哲学。波伏娃在这里仍然与萨特一脉相承,“人让自己缺失,以便获得存在。”[P10]。人不应当取消自己的模糊性,而应当接受并实现这种模糊性。而这种态度的后果之一便是,真正的人不愿意承认任何外来的绝对物。他将不会在自我之外去寻找自身生存的保证,而是人的生存使价值出现在世界上。生存的外部没有任何人。重要的不在于他在世界在场中是否有用或其他,“重要的是要知道他是否愿意生活,并且在什么条件下生活。”[P12]

  但这种观点遭到来自两方面的指责,一是宗教,二是世俗。针对前者所提出的,倘若人恢复到命运的中心就会抛弃一切道德的责难,波伏娃认为,恰恰是上帝的缺席使得人承担起了对世界的责任,世界不是外来神力的作品,而是他自己的作品。“生命在自身的中心遇到极其严格的要求。”[P13]

  而后者则认为这样会导致道德的主观主义,甚至是唯我论。波伏娃反驳道,存在主义这一观点不过是继承了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传统——“道德世界不是一个赐予的世界、一个很陌生的世界、一个应该努力从外部达到的世界:而是人想要的世界,前提是人的意义要表达世界的真正真实。”[P13]她再次强调,模糊性道德应该是一种拒绝做先验性否定的道德。

  接下来波伏娃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她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都注意到了一点,即处境的概念和由此带来的对分离的认识。在她看来,马克思认为,人的处境是植根于历史和经济的世界中的,主观运动是最根本的运动。一个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是不可能与无产者绝对一致的要求的,因为他的生命冲动本身不可能孕育这些目标。意志不是自由的,它们是客观条件的反映。故而,波伏娃认为存在主义的本体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相对立:在存在主义看来,处境不是由外部强加的,而是通过一个只有主体在投射中所进行的揭示行为来展示;而马克思主义则总是否定自由,只有行动才能带来自由。

  不过波伏娃并没有从马克思主义学说找出反驳的理由,而只是继续强调,存在主义认为自由不会将我们带入绝望,相反唯有转向自由才可能发现行动的准则。其关键在于,愿意自由。她相信,自由总是显示为一种解放的运动。

  康德主义将人定义为纯粹的积极性,只注重人是否与自身相符合。而波伏娃认为,存在主义尽管也是通过面向自身的参与来定义道德性,但与康德不同,存在主义将人定义为一种否定性。由此,唯有存在主义是唯一能使道德占有一席之地的哲学,因为它给邪恶以真正的分量。“正是因为有真正的危险,有许多失败,有尘世真正的地狱之罪,所以胜利、智慧、欢乐的词汇才具有意义。”[P30]

  二

  第二篇中,以人是“让自己的存在缺失,以便获得存在的生灵”为出发点,波伏娃讨论了几种态度——这些态度的出现是因为人作为一种否定性,其犯错误的]动因就是她在自由面前感到焦虑。

  波伏娃先从儿童的处境谈起——它是这样的:“他被抛向一个他并没有致力于构建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在没有他的参与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一个绝对物,他只有绝对服从的份儿。”[P31]这种处境也同样出现在女人身上。但是到了青少年阶段,这种处境就难以在继续维持——他将发现自己不再处于一个现成的世界里,而需要自己去做决定,在自由面前他必须摆出自己的态度来。而且,道德选择是自由的,就意味着不可预见。人永远是从他曾经所是的那个人去决定他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正是在自我证明的时刻,人的态度才处于道德层面上。“任何人都可以同构自我存在的缺失,将自身投入这个世界中。”[P37]

  波伏娃在此将人分为:下等人、严肃的人、虚无主义者、冒险家和激情的人。下等人缺乏活泼热情,在本质上拒绝生存本身,他只能实现生存的人为性而不会扩大人的统治。而当下等人积极介入生存之后,就变成了严肃的人。

  严肃的人,就是自我显示出非本质的人,放弃自我而让位于物:科学、哲学、革命等。于他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能够自我消失在对象中的事实。他不断地在外部寻求证明,而这种证明本身只有生活才可以给出。因此,严肃的人往往会失败,而这种失败使他变成了一个虚无主义者。

  虚无主义者以物质的方式设计自己的灭亡,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这种虚无仍是一种静止的既成事实。他们力图通过否认世界和否认自我来摆脱对自由的焦虑。这一点类似于下等人,不过虚无主义者的退缩是在投射到世界之后的。虚无主义表达出了模糊性在其中得到验证的真理,但错误之处在于它将人定义为生存中心的缺失,而不是缺失的积极生存。而根本错误在于,“他在否定所有既定的价值体系时,在这些价值的废墟上并没有找到只有本身这个普遍和绝对目标的意义。”[P53]而在这种破产中,倘若有人保持一种对生存的爱好,他便湖成为冒险家。

  冒险家致力于征服的过程而不在于瞄准目标,而这会导致:自由将以独立于严肃世界的形式而自我实现;生存的模糊性将不再作为一种缺失来感受,而是以积极的形象来感受。由此带来的选择,在波伏娃看来与真正的道德已经十分接近。但冒险家的态度不会是单纯的,他对于行动的人性意义漠不关心,他将人看成手段而不是目的。他罔顾他人,不知道人无法单独自我拯救。相比之下,激情的人是某种反衬。

  激情的人的特点在于,将客体作为一种绝对物,将客体当作主体性的揭示物。他让自己的存在缺失并不是为了获得存在,而是为了存在。“激情只有在有目标的存在中才能转换成真正的自由,自由通过这个存在——事物或是人——人们才能将其生存定向于其他人的生存,而避免自身的自由陷入自在的深度之中。”[P63]

  生存如果局限于自身就不能实现自我,而必然要求助于他人的生存。而对人来说,他不能避开这个世界,而是要在这个世界中道德地自我实现。同样,任何人也都需要别人的自由。“愿意自由,也就是愿意让他人自由。”[P68]这并不是空洞的,波伏娃在第三章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说明。

  三

  波伏娃在第三章分了五个部分:美学的态度、自由与解放、行动的二律背反、现时与未来和模糊性。

  美学的态度即是这样一种态度,任何解决的方法都不比其他办法更好或更坏。这样能使得人对一切处境一视同仁,排除任何偏爱。

  第二小节中,波伏娃提到了人们对于存在主义的批评,认为它只是提出了空洞的口号。但她认为:“愿意自由,愿意解释存在,这是唯一和同一的选择;通过这个选择,自由的积极性和建设性步骤才得以确定,这个自由将在不断被超越的运动中是存在过渡到生存。”[P74]

  压迫将世界分成两个流派,被压迫者和压迫者。超越既成事实有两种途径,一是以被接受者的的身份出现,二是以被拒绝者的身份出现。对于被压迫者而言,只有在反抗中才能实现自己的自由,但他们往往并不知道自身的处境而被压迫者所欺骗;而压迫者则以保护价值的名义来要求压迫的自由,而这些价值则恰恰是压迫者的处境。压迫者不仅以保守者来自我证明,也喜欢用未来的名义说话。但波伏娃认为,无论如何,压迫是不能被接受,而且必须要反抗的。只有在斗争中才能实现道德。

  所谓的行动二律背反,波伏娃指的是这样一种状况:任何一个行动在为人类谋利益的同时,又立刻变成对抗人类的行动。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无可避免地要去掩盖事业中失败的部分。而在此之中,个人总是被牺牲在集体之下。波伏娃认为,任何一种人类解放的学说显然不会建立在蔑视个体的基础上,但是,除了提出个人服从集体之外也别无他法。这便引起另一种哲学:唯有接受奴役,才可获得解放。

  这样引起了另一重二律背反,即人在通向他人时都是为自己而生存着,每个人都与人类解放相关,却又是分离的个体。能解释牺牲的唯一证明,就是它的有用性;而有用的东西应该是能为人服务的东西。而如何在其中做选择呢?波伏娃兜转了一圈,最后借用了未来解决。“牺牲今天的人,为的是明天的人的利益。因为现时表现出一种人为性,必须超越它而走向自由。”[P109]

  而在第四节中波伏娃所探讨的未来有两层意思,一是存在的缺失,二是生存。而第五节写模糊性,实际上是对前四节做出的回答,而其要点在之前的论述中也重复过多次,即不可忽略个人,生存与自由之间存在着具体的联系;无论如何都应当反抗暴力,保持对自由鲜活的肯定。

  在最后的总结之中,波伏娃说,如果人们认为,“道德赋予个人绝对的价值,而且只承认自由个人有权建立自己的生存”[P148],那么她就承认,存在主义的道德就是个人主义。个人只有通过超越自身才能存在,他的自由只有通过他人的自由才能实现。人要通过一个建设性的运动承担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存在着却无所作为。尽管有诸多局限,但人们仍然可以努力突破这些限制来使自己的生存实现为绝对的生存。简而言之,“不管怎样,做你该做的事。”良好的意愿,并不与结果相冲突,倘若你愿意,就可以获得拯救。

  ————

  不得不说的是,波伏娃的论证最终也没有提供一个切实可行而且具有说服力的结果。她对于自由的理解,与阿伦特的《何为自由》一文另再讨论。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五):摘句,第二篇

  二

  1. 儿童处境的特点,就是他被抛向一个他并没有致力于构建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在没有他参与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似乎是一个绝对物,他只有绝对服从的份儿。

  2. 他相信父母和老师的存在:把他们当作神灵来尊敬,而父母师长却无法成为神灵,他们只好满足于向神灵借取一件外衣,去哄骗儿童那天真的眼睛:奖赏、惩罚、奖品、赞誉或谩骂,都向儿童注入一种信念,即世上存在着善良、邪恶、自身的目标等,就像存在着太阳和月亮一样。

  3. 有这样一些生灵,他们的整个生命就在儿童世界中流逝,因为他们被保持在一种受奴役和无知的状态中,他们没有掌握任何办法,去打破架在他们头顶上的顶板;他们可以像儿童那样去行使自己的自由,但只能在那个在他们之前和没有他们时就已形成的世界中行使这个自由。

  4. 人们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果说女人的这种状态常常显得很有魅力,非常优雅,如果说女人的这种状态具有令人感慨的真实性,那是因为它像儿童的游戏那样,表现为生存的一种无动机和纯粹的爱好,它是严肃的缺失。

  5. 不幸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无忧无虑,这种欢乐,这些诱人的发明却导致了一种深层的与男人世界的同谋关系,而女人们又似乎只用亲切的态度去抗议这个男人世界。

  6. 对儿童来说,处境是强加的,而女人(我指的是今日的西方女人)则选择了这种处境,或者说她至少认可了这种处境。

  7. 事实上,儿童世界很少能够保持到青少年。从童年时起,就开始出现一些裂痕;在惊奇、反抗和不遵守的行为中,儿童渐渐要问: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这样做对什么有用?而如果我不这样做,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于是他发现了自己的主观性,也发现了他人的主观性。

  8. 青少年被一个什么也抓不住的自由折磨着,他感到自己被人遗弃,感到自己的生存没有道理。

  9. 人所具有的不幸,即因为他曾经是个儿童而造成的不幸,就是他的自由起初是对他隐瞒着的,所以他终身保持着对这段时光的留恋,留恋那段不知自由及其要求为何物的时光。

  10. 道德的选择是自由的,因此也是不可预见的;儿童身上并不包含那个他将要成为的成年人;然而,人总是从他曾经是的那个人去决定他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在他自我造就的性格中,在作为其关联项的世界中,他从其道德态度中汲取动机。

  11. 正是在这个自我证明的时刻——贯穿他整个成人生活的时刻,人的态度才处于道德的层面上;偶然的自发性不能以自由的名义来进行评判。

  12. 生存,就是让自己的存在缺失,就是自我投入到世界中:那些全力控制这个原始运动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下等人(sous-hommes);这些人虽然有眼睛和耳朵,但是他们从儿童时代开始,就让自己双眼无珠,双耳失聪,既无爱情,也无欲望。

  13. 他存在得越少,就越是感觉不到存在的道理,因为这些道理只有通过存在才能创造出来。

  14. 他并不能阻止自己在世界中的在场:但他总是将这个在场保持在赤裸的人为性的层面上。

  15. 然而,如果允许一个人成为一个原始的事实,那么这个人会将自我混同于那些并不知道自己生存着的树木和石块;我们将以漠然的眼光看待这些隐晦和平静的生命。

  16. 因此,在由自由人建立的人类社会中,每一个想得到自由的人都会对下等人产生莫大的厌恶;道德,就是自由征服人为性的胜利。

  17. 在这种生存揭示的世界中,任何计划都是没有意义的,人被确定为一种惊慌逃避的人;他周围的世界是不协调的,而且是赤裸的;永远不会发生什么事,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人产生欲望或为之付出努力。

  18. 在一个被剥夺了意义的世界中,下等人朝着死亡进发,这个死亡更是确认着他对自身的长期否定。在这个经历中,惟一能显示的就是某个生存的荒诞人为性,如果这个生存不善于自我证明,那它将永远不会得到证明。

  19. 正是在厌烦之中,下等人感受到了世界的荒漠;那个与他没有建立任何联系的天地,其怪异特征也在他身上引起某种恐惧。

  20. 这些危险由于扑朔迷离而更显得可怕;下等人不大知道他会丢失什么,因为他本来就一无所有,但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又加强了他的恐惧感:实际上,他所害怕的就是不可预见的打击,这种打击会勾起他对自身的焦虑性意识。

  21. 因此,不管一个人在生存面前的恐惧感有多大,或是他从最年幼时就选择了拒绝他在世界中的在场,他也不能阻止自己生存着,他不能抹杀其自由的焦虑性事实。

  22. 严肃的人在被看作本质的客体面前,自我显示出非本质的人;他会放弃自我,把地位让给事物,这种事物受到人们的尊敬,以事业的面孔出现:科学、哲学、革命等。

  23. 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所有非真实的态度中,只有这种态度是最普遍的:即任何人首先曾经是儿童;在神灵的眼光下生活许久后,他曾经把自身许诺给了神灵,所以他不太愿意接受将自己变成一个简单的人,并时时处于担忧和疑虑中。

  24. 古典形式的了结方法:情感转移,升华,这是从情感性向严肃性的过渡,并处在恶意的保护神影子中。

  25. 严肃的人的恶意来自他被强迫的事实,他被迫不停地更新他对这个自由的否定;他选择生活在一个儿童的世界里:但是价值观是真正给了儿童的;严肃的人应该掩盖这个动作,掩盖给自己提供价值观的这个动作,正像一位女谎语癖者,她在阅读一封情书时,假装忘记了这封信是她写给自己的。

  26. 如果有人否认自由的主观张力,显然他会禁止自己去要求自由,不在无限的运动中普遍地需要这个自由;由于他拒绝承认这一点,即他自由地构成了他所提出的目标的价值,严肃的人就使自己变成了这个目标的奴隶。

  27. 因此,一旦严肃的人远离了目标,他的生活就没有了任何意义;通常,他并不把希望寄托在同一张画卷上,但如果失败与衰老使他的所有证明都破产了,那么他就没有别的自救办法,而只能逃避,除非他进行一种总是可能的转变。

  28. 严肃的人正是在恐惧中感受到客体的依赖。

  29.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生活的荒诞性,这种生活在其外部寻找证明,寻找只有生活本身才能给出的证明;脱离了真正支持这些证明的自由,人们所追求的所有目标都将是任意的和无用的东西。

  30. 在拒绝中,人还可以走得更远,他并不努力去践踏世界,而是努力去消灭这个被拒绝的世界,消灭他自己和世界。

  31. 用词汇否定词汇,用行为否定行为,用艺术否定艺术,这种顽固的否定通过达达主义的非协调性得以实现;通过实施一条混乱和无政府的指令,人获得了废除一切行为的结果,因此也废除了所有目标,废除了他自己。

  32. 如果人们不屈服于自杀行为,就会很容易滑向一种比虚无主义的紧张拒绝更加稳定的态度。

  33. 最后,还有为数不多的人,他们在真正回归积极性的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他们的自由;他们给自由提供了一个内容,并且不否定自由;他们方向明确,积极投身于政治运动,投身于知识或艺术的研究,投身于家庭或社会的生活。

  34. 虚无主义者的态度,只有它在虚无主义者心中表现为一种积极性时,才能这样持续下去。

  35. 对德里厄来说,这个世界的垮台与自身的毁灭混为一体。外部的失败引导他给自己的生命做出结论,即他的生命辩证地召唤的行动:自杀。

  36. 虚无主义的态度表达了某种真理:人的状况的模糊性在其中得到验证。但其错误之处在于,它不是将人定义为一个缺失的积极生存,而是定义为生存中心的缺失,而实际上,作为原样的生存并不缺失。

  37. 如果说存在主义正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唯我论,它应该将冒险家看作最为完美的英雄。

  38.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他牺牲这些无足轻重的生灵,以满足他自己的强权意志。他把他们当作工具,如果他们成为他的障碍,那就毁灭他们。

  39. 由于要故意限制这个自由,由于掏空了自由所有具体的内容,他只能将自由实现为一种抽象的独立,一种转变为奴役的独立。

  40. 黑格尔对暴君所作的批判可以用于对冒险家的批判,因为冒险家自己就是暴君,或至少是压迫者的同谋;没有任何人能够单独自我拯救。

  41. 激情是对主观性的承担,同时也是对存在的揭示;它使世界充满了令人渴望之物,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意义。

  42. 由于终身介入一个外部客体中,而这个客体又可以不停地离他而去,他便以悲剧的方式经历着自身的依附地位。即使客体不以最终的方式避开他,但也永远不会奉献给他。

  43. 激情的人让自己的存在缺失,并不是为了获得存在,而是为了存在;他会保持一定距离,处于永不满足的状态。

  44. 与激情的人进行任何对话和联系都是不可能的;在那些希望自由能够融洽一致的人看来,激情的人像是一位外来客,一个障碍;他会进行一种隐晦的反抗,以对抗那个想成为无限自由的运动。

  45. 们所破坏的从来也不是虚无之物;整个世界只能被当作手段与障碍的整体,通过这些手段与障碍可以达到一个人们将存在投入其中的事物。

  46. 激情的人不想将他的自由奉献给众人,所以他也不承认他们是自由的人;他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当作物品来看待。

  47. 这种与客体的距离,即对激情的人造成痛苦的距离,与其白白地放弃掉,不妨干脆接受它;因为这个距离是揭示客体的重要条件。

  48. 激情只有在有目标的存在中才能转换成真正的自由,只有通过这个存在——事物或是人——人们才能将其生存定向于其他人的生存,而且避免自身的自由陷入自在的深度之中。

  49. 于是,许多知识分子竭力寻找自身的拯救,要么是在批评思想中,要么是在创造活动中。

  50. 艺术家和作家则以另一种方式,努力克服生存的困难;他们致力于将生存实现为绝对物。

  51. 对人来说,没有任何方法能躲避这个世界;他应该在这个世界中——避开我们刚刚所说的那些暗礁——道德地自我实现。

  52. 人们也许可以说,人讲究道德正是为了自己,这样一种态度是利己主义的态度。

  53. 愿意自由,也就是愿意让他人自由;这个意志并不是一个抽象程式,它向每个人指出了应该完成的具体行动。

本文标题: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99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货币战争2读后感摘抄罪恶之城的骑士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