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提问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09 08:33: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5

《循环提问》是一本由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3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循环提问》精选点评:●这是参加家庭治疗大咖盛晓春的连续工作坊期间,老师推荐的书。一翻开就知道是我的菜,虽说封面其貌不扬,内

循环提问的读后感大全

  《循环提问》是一本由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3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循环提问》精选点评:

  ●这是参加家庭治疗大咖盛晓春的连续工作坊期间,老师推荐的书。一翻开就知道是我的菜,虽说封面其貌不扬,内涵却足够有深度有趣味。 读这本书,对于德国人的严谨与幽默感有了更多的了解。 除了技术上的收获,书中的许多案例,与中国的案例颇有相似之处,比如想要独立却无法成功的儿子,用身体疾病来“控制”家人等。 对于“信任”,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如果一天24小时都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就无法信任,用不到信任了。

  ●重看

  ●系统式家庭治疗必读。

  ●刚买未到货!

  ●未读,已购

  ●有意思!心理咨询师基本上不能改变患者的生活状态,能做的只有帮助患者改变他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评价。

  ●9 一刷 好书!!值得反复读

  ●这的确是以咨询师为专家的位置所进行的干预,需要理论框架下做大量的解释说明,以及给予明确指导的“家庭作业”。净提一些看似荒诞的问题,但每个问题都有目的。当看到提问中显示出家庭中那些牢固似乎没什么可改变的死循环模式时,就体验到了自己心中的同样无助的焦急与慌乱,而治疗师将根据假设的系统联动模式注入干扰因素或将其故意维持时,新的可能就神奇的自己出现了,非常有趣。

  ●一本很妙的书

  ●值得反复刷

  《循环提问》读后感(一):在读书的地面小组中在读这本书

  小组读书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大家分角色扮演其中的人物对话,很有意思的方式学习。

  一个人阅读的时候很难得到的体会,在小组中体会到了,每一个分别说一说这样的对话时,他的感受,他的想法,丰富了原本在书中的案例的阅读体会。

  《循环提问》读后感(二):两个思维工具

  这几天读《循环提问》掌握了两个思维工具,分享给大家 #失败的循环提问 我们很容易会被焦虑和挫败困扰,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可能之前做过,然后失败了,也可能对完成它没有任何信心。在亲密关系中,人们会发现自己始终做不到某些事情,或者自己总是会陷入到糟糕状态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xx如何做才能够失败地完成某件事情?”这里不是从个人的视角,而是从你和整个环境系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个xx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亲人,这个视角认为你的某种糟糕的状态是对这个系统【有利】的,人们始终互相【帮助】来达成这个系统的平衡。 #预设成功 当你不断的否认自己,认为自己没办法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你拥有了哆啦A梦的心想事成电话亭,只要打一个电话,世界就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也就是那些烦恼不再成为问题,你完成了之前一直没有完成的事情。然后你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之后去干什么? 这个问题旨在厘清你【真正】想要什么,人在一个系统中是可以保持舒适的,你真的【想要】破坏这个系统吗?

  《循环提问》读后感(三):几点感受

  1. 需要稳定化,肯定总结来访的表述,但是如果过早,则易被当成质疑。所以,或许更好的方式是提问,是扩展空间和维度,去寻找和发现可能性。展开比下结论更重要! 2. 循环提问,转化,化解,情境化。都和其他的流派,包括精分在做一样的工作,澄清,细节询问,描述。有时候澄清本身就可以让来访有更多的对自己的知觉。 3. 系统治疗的咨询师的位置,更像是一个专家,外部的人。曾经有听一位老师讲咨访位置有四种,分离,界限,侵入,覆盖。这本书也刺激我一些临床的记忆,在帮助我思考我希望做哪一种治疗师。 4. 另一个关于治疗频率和长度的点。系统治疗的长度通常小于10次,间隔时间为三四周,有可能更长也可能变短。这样的设置也是把治疗师放在一种场外指导的位置。精神分析有一周三到五次的设置,动力取向治疗通常每周一到两次。当然也有温尼科特提到的按需分配的治疗,也就是来访者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在来。不同的设置也表现了不同治疗师工作的思路。是在什么位置上影响来访者。 5. “把可期待的观察变为令人吃惊的观察。从中必须要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从而可以打破(‘扰动’)那个对期待进行自我确认的循环。给出一个吃惊的结论(改释),从而引发令人吃惊的观察。” ——用各种方式进行重构 6. 系统的层面,集体的强迫性重复。 7. 感动于作者的真诚。在最后一章中作者更新了几个案例的近况,他了解自己的局限,也清楚自己所能做的扰动,他知道自己的位置,给出自己能做的帮助,甚至检讨自己可能的错误。这是一个真实互动的人。

  《循环提问》读后感(四):循环提问的魅力

  循环提问的精妙之处在“环”上,在系统家庭咨询中,咨询师向爸爸提问,提的问题可能是关于妈妈的,妈妈会仔细听,她也许同意,也许不同意爸爸的说法,当她不同意的时候,她会去修正爸爸的说法。一个家庭,就此流动起来,而不是上演爸爸一个人的内心戏,或者妈妈一个人的内心戏。

  一个家庭至少有两个人,当其中一个人不愿意说话的时候,还可以借着和另外一个人谈论沉默的人是什么想法,这是家庭咨询相对于个体咨询的好处,家庭咨询更大的好处是,家庭互动的模式能在现场展示出来,这是第一手的未经加工的材料。因为这样的好处,仿佛家庭咨询比个体咨询好做似的,那倒也不是,因为是互动模式的现场呈现,其蕴含的张力也远大于单从某一方的叙述。

  咨询的目的是让改变发生,那么,变成什么样就很重要。当探讨具体的样子时,李松蔚老师会用到奇迹提问这个技术,他会问来访者,假如有一种神奇的魔法,让来访者变成他想变成的样子,那会是什么样;在西蒙这里,他会说,假如出现一个好心的仙女,让来访者发生改变,那会变成什么样。两者的提问方式都挺有趣的,都能更明确来访者想要的具体的变化,这既让咨询有了前进的目标,也有了一个检验咨询进展的标准。

  《循环提问》提到一句俗语,婚姻就是两个人结合一起面对一个人时不需要面对的问题。人既需要亲密,也需要独立。两个人的结合,会让彼此的关系变得非常亲密,当关系中的一方感觉自我的空间不够时,家庭会出现问题。书里面说到一个女来访者,她做了十年心理咨询,咨询师在这个女来访者的家庭扮演了一个调节器的作用,来访者感觉跟先生在一起太近了,她想要外遇,可是她又不想跟先生离婚,那有了咨询师,让来访者距离她先生的距离会更远一点,同时她又不会跟咨询师产生恋爱关系。

  系统家庭咨询会把个人的需要放在家庭里面去审视,常常会发现,来访者想要解决的情况同时维护了家庭的稳定。

  2020.4.19

  《循环提问》读后感(五):家庭关系中的怪圈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听完了momself上李松蔚老师《换个角度,洞悉相处之道》的所有课(吐血推荐),看完了他2019年主持的心理倾谈真人秀《来都来了》,加上公众号里的文章,对于系统论和家庭治疗算是有个基本的了解。

  看完本书,算是把零散的学识和感悟有了系统性的认知。关于李老师对待来访者的态度和问话,对于关系的洞察和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当然本书并不是讲解系统论的纯理论书籍,而是借由循环提问的方式来说明在系统论的理论指导下,咨询师该如何进行家庭治疗。循环提问不是日常交谈的某种形式,而是家庭治疗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家庭(或其他社会系统)的成员,开启一个外部的视角,让他们能够以此来看一看个体之间的关系。有些行为互动是有益于关系的,而有些却相反,这不一定是行为者的初衷好或者不好,更多的是团体中大家互相影响互相验证的结果。说起来有点绕,大概是说,你以为的受害者不一定就是真的“受害者”,从某个角度看也许是“控制者”或者“自我预言实现者”。因为家庭中任何一个人即使是最小的孩子,对家庭里可能发生的一切都拥有某种形式的否决权。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协同决定了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环境。这也是系统论与其他心理学流派理论最大的不同,关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的。你有问题,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在的系统出了问题。

  比如书中第11回“夫妻治疗”的案例。妻子因为丈夫赌博成瘾前来咨询,希望丈夫能够改掉这个恶习。按照世俗的看法,大家肯定都会站在妻子这边,痛斥丈夫的恶习和不上进,希望他尽快改正。但在咨询谈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丈夫赌博不仅仅是“缺乏自制力”,而有着更深层的原因。从夫妻最初的邂逅看来,妻子从一开始就被丈夫随心所欲没有节制的生活状态所吸引,而丈夫是因为妻子“正派稳重”觉得很有魅力。但正所谓“把一对情侣吸引到一起的那些因素,日后也会重新导致他们分道扬镳。”有关信任的问题或者有关缺乏信任的问题从一开始就被纳入到夫妻关系的结构之中了。所以在这个案例中,丈夫在“追求关系中的安全保险和可预见性的愿望”(认同妻子的价值观)与“追求冒险的刺激,新鲜和没有情侣关系时的自由的愿望”(自身的需求)之间形成一种完美的妥协,赌博只是一个调节夫妻亲疏关系的工具。而妻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帮凶”,她并没有把责任归到丈夫身上,而是归结于丈夫身不由己,需要被治疗的“上瘾”病症上。她把丈夫看成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孩子,认为他性格摇摆不定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并试图去控制他。为了反抗妻子(潜在的控制),丈夫才无法摆脱赌瘾。

  弄清了深层原因,咨询师接下来应该如何做呢?理论上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对那些与问题或症状的产生和保持有关联的互动和交际模式,应该被“扰动”;其二是那些与问题解除的产生和保持有关联的互动和交际模式应该被“激发”。简单来说,对于关系有益的行为正强化,有害的反馈负强化。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不会那么轻易就找出万无一失的方法,所以需要咨询师与来访者家庭多次的沟通和尝试反馈。咨询师并不是随波逐流地随意听取来访者的想法说法,而是要有技巧的表达中立立场,还要对整个谈话过程施加影响和指引,承担对整个过程的责任。针对这个案例,对咨询师的建议和最终结果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书。结局挺出乎意料的,这也是真实生活的常态吧。

  另外在这个案例里,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理论,就是关于信任。妻子认为:只有当她知道并确信,他再也不赌博了,她才能重新信任他。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存在逻辑问题。

  所谓信任,是指当人们得不到全面的信息的时候,对情况的复杂性进行简化的一种方式。谁如果信任别人,那么他就已经对别人的行为有了某种假设,也就是说,他用一种令自己有行动力的方式来填补自己在信息和知识上的不足。在缺少信息的时候,信任永远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的方法。如果知道了,那就不需要信任了。如果舍恩贝格太太只有在知道先生再也不赌博(因为比如说对他的“诱惑”不存在了)的情况下才会信任他,那么她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信任他。因为她永远都无法知道——涉及她先生今后的行为——他会做什么(因为从原则上讲没有人能知道),所以她才需要信任他。在这里,那只著名的猫就咬到了自己那条同样也很著名的尾巴,这是一个奇特的结,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能够信任自己的先生,舍恩贝格太太就试图去控制他。因为她无法控制他,所以她就不能信任他,诸如此类。

  所以李松蔚老师也曾经说过“信任本质上等于冒险”。因为客观来讲,信任是有可能会犯错的。所以信任的产生,不是我怎么样才可以不犯错,而是由我来判断,什么条件下对谁我敢于放手一试。这是一个完全主观的决定,也是一个完全有可能犯错的决定。因为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案例中妻子想要信任丈夫,她能做的也只有说服自己这唯一选项。想想我们结婚时的誓言:“无论贫富,健康还是疾病,你都愿意和TA在一起吗”。从那一刻起,我们就把自己交给了对方,两个人一起踏上冒险之旅。想想还挺浪漫的。

  当然这本书其他关于亲子关系的案例也很精彩。我女儿五岁,最近总把“我必须”“我不能”挂在嘴边。“我必须穿这条裙子!”“我不能吃芹菜!”“你必须把XX给我拿来!马上!”小小的身体充满了大大的能量,有时候看着她的执拗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现在我知道了:“我需要”、“我必须”、“我不能”这一类的表述永远都蕴涵着一个解释模式。按照这种解释模式,相关的人不是一个具有行动能力的主体。他通过这类表述给别人造成了一个印象好像他没有自己做决定的余地。这是个典型的小孩子逻辑。文中说,通过实施“把受害者变为行为者”策略,将新的选择机会呈现出来,会对纠正这个行为模式有很大帮助。我打算尝试下这个办法,让她更有力量感和掌控感,从而成为一个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具有主动思维的人。毕竟这种行为模式带到成年就会变成“巨婴”,这可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一本不光适合心理咨询从业者也适合普通心理学爱好者的好书,推荐有兴趣的阅读。

本文标题: 循环提问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59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办公室实用暴力美学》的读后感大全恋爱试用期,定多长比较合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