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是一本由(法)菲利普·福雷斯特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然而》精选点评:●被山端庸介篇打动,至此才真正体会到“然而”。●于是记住了小林一茶●这世界如朝露般短暂,然
《然而》是一本由(法) 菲利普·福雷斯特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然而》精选点评:
●被山端庸介篇打动,至此才真正体会到“然而”。
●于是记住了 小林一茶
●这世界如朝露般短暂,然而,你还在犹豫...
●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要找个能让自己陷入其中的环境, 大段大段的细腻描写, 缓慢的传记推进过程, 稍不小心就会觉得有些不耐烦, 但其实是写得非常不错的
●终于再版了
●读完想好好了解这三个人物了,文笔是优美的,不由想起了叔本华对死亡的观点。
●Life means hows,no whats or whys.
●新版。
●“我知道这世界 如露水版短暂 然而,然而”
●最后两个故事直接震动我。
《然而》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法]菲利普•福雷斯特 《然而》Sarinagara 黄荭译
1.书中分别介绍了三个人。日本诗人小林一茶,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日本摄影师山端庸介。他们曲折多变的人生,早年丧女的遭遇,都使作者感到熟悉。
2.当活着这一无法言说的事件成了一则冗长的新寓言的素材,所有的恐惧和欢乐都有了各自的位置。《我之春》
3.在人生的暮年,剩给一茶的空无一物,除了他的梦。梦给了他所有失去的一切温柔的幻影。一茶于是感谢生活: 我心的隐秘 我感谢我的孩子 在如此寒冷的夜里
4.诗歌说的是什么?它说的是时间无休止的灾难、生命的消亡,只有无穷的欲望在延续。虚无的法则统治着世界,人类虚妄的智慧建议人们顺从。如果你逆来顺受,它就让你得到平和之心和遗忘之门。
5.一茶因女儿去世而作的诗 露水的世 这是露水的世 然而然而 寥寥数语,他说出了时间的法则——它把众生都看成是和晨光中消散的露水一样虚空的物质。然而这一法则,这首诗歌又让人感受到在人心深处,有什么并没有完全化解。
6.在漱石的作品中没有怀旧,只有一种在加速流逝的时间面前的惊愕,这一流逝同样也让昨天和明天的价值变得无谓,而生者焦虑的精神变得极度孤独,没有救赎也没有依托。
7.所有的诗人都和雪莱一样说过这样的话:伦敦是一个像极了地狱的城市。或许倒过来:hell is a city much like London
《然而》读后感(二):然而 摘录随感
在梦境中,想起遗忘。被风景提醒。
《然而》
魁拔
百日殆尽,暮色苍茫,天空是灰青的门,通向虚空。梦境有很多种颜色,白的混沌,或是黑的模糊,但都如此相似,提醒你,这确实是在梦里。
也许一生中,零碎的梦境,都只是在这个巨大空虚国度的一个角落,一个瞬间;直到真正应该离去的那一刻,才能得知这个王国的全部版图。那个时候可以选择成为天空中的一道云影,一茎草木。
冻僵的季节在有些单薄的衣服里,相互依偎。很高兴有片刻的逗留,漫天快乐的雪白,如眼泪,滴落在我的身上。(生来是坚信美与快乐的。这个本体破碎,总会寻找,它在何处消失,去往何处?或者仅仅承受,消弭这个事实。)
世界还在原来的位置,但它疯狂的静止给了它一个巨大平静的空虚外表,不可能真正去相信,时间看不见的巨大沙漏中流失的沙子,手中没有留下任何东西,除了它引起的错愕。没必要去别处寻找。
古老的二十世纪过去,亚洲正在沦为所有的殖民地。
阿尔托《戏剧和它的重影》《梵高,社会的自杀者》
东西方的断层,对过去与未来的期待?(simple)
疯狂阅遍,试图从俳句中寻找狄更斯,《文学论》夏目漱石:系统而晦涩的呕心之作,诞生于疯狂、忧郁,但正是挫折标志了现代文学诞生的时刻——不向别处寻求。
选择了不是诗歌而是小说,甚至是讽刺小说。
雨落下来,有节奏的,嘈杂的。生命沙中的小石块。
玻璃窗里:人们看到午后柔和光线的香蕉树。我想它们和另一个雨夜雨水敲打的是同一些树。只是在那儿,人们叫它们芭蕉树,芭蕉也是一位诗人选择的名字。窗户在无边的地平线上裁剪出一块小小的亮光,在竖着的玻璃片的保护下,藏着事物无法触碰的谜底。
夜莺,穿过兰叶的风。
则天去私1916 新潮社 大正六年文章日记,后汉书 吕氏春秋
顺应自然,克服小我。
在世界无边森林里找到一座庙宇,那里,任何忧伤之雨,都不会落在芭蕉叶上。
镜子掉下来,故事开始讲述。
川端庸界
尼埃普斯1765—1833,十年时间,纪录下小窗外无动于衷的风景。人类的第一张照片,满足于投射眼前世界没有深度的虚空。
菲利斯·比托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地记者 拍摄尸体
人类重复着无动于衷的悲剧,演着他英勇的小喜剧,等待下一个世纪将要犯下的更大的、更令人痛心疾首的罪行。
《然而》读后感(三):然而然而
这本书是在今年上海书展买的。
去上海书展是为了去看艾伦李陈丹青刘慈欣。。。等等大咖的。家里书满为患,一直告诫自己少买少买。有KINDLE有图书馆。一直也还好,除了几本签名书,也就看看,后来到久久爱书人的展台。他们在促销,一本只五块钱,有的只十块钱,而圆点怪婆婆草间弥生的爱丽丝漫游奇境竟然只有20块,难道我还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流走吗?不能。当然抓到的少,溜走的多,比如那本CS 刘易斯的传记就狠心舍弃了,要10块哪。
拿在手中的有几本莫里亚诺和这本然而以及一个爱尔兰人的短篇集。这本书是法国人的书,但是翻开里面的名字时有小林一茶和夏目漱石,我最近一直在读夏目漱石呢,写他的书怎么能放过。唉,也是偏心。
今天到这里吧,未完待续。
今天继续。这本书的作者是个法国文艺评论家,教书的,名字记不住。一开始就是自己的梦境,我看得云里雾里。当时赞叹,学院派就是不一样,到底是有系统的,后来读到小林一茶,因为以前看到过他的俳句。这句“然而”著名的出处也听说过,也就渐渐读下去了,这作者很体谅读者,每章不长,有生平有俳句有短评就一章,读起来不费劲,到底是做老师的,不枯燥,让人读得津津有味。他说如果大家不知道小林一茶大概也不会损失什么。我觉得确实啊。但是知道了,也只是知道。
小林一茶故事结束,穿插他自己到日本的走马观花以及女儿去世的伤痛。
接着就是夏目漱石部分,这部分主要是探究夏目漱石到英国前后的生活以及写作,他在英国受到的冲击,他的作品主要提到《门》,《门》的意象。夏目漱石一直在门前徘徊,我读过《门》的,当时还觉得这门好突兀,原来这样啊,到底作者受过训练的。原来夏目漱石烦了也是跑寺庙里去住一阵,虽然理清不了什么,到底是清静一阵子。
接着又是作者在日本的游历,这回到神户,引出阪神地震。
最后一个日本人的故事是山端庸介,那个日本的拍摄山崎遭原子弹爆炸后的摄影师的生活。山端奉命在爆炸粥第一时间进入爆炸区,由于现场太过惨烈。照片被封存。经过几年解锁。以前总觉得扔原子弹是正确的,但是看到这个还是有疑惑,扔向平民的原子弹真的应该吗?对平民的杀戮日益增多。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听天由命?太叹息了。
书很平淡,但是读起来不枯燥。这几个故事能串在一起也就是他们都经历了丧女之痛,这痛苦怎么慢慢平复,或者就在心中一直伤痛。
有关伤痛的一本书。就象小林一茶的那句俳句:这露水的世啊,然而然而。
《然而》读后感(四):在迷失的孤独里寻找生活的启示
合上书页,走出图书馆,已经是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金色的光线照耀在小路旁茂盛的两排竹子上,竹叶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我还沉浸在这本书忧伤的故事里,慢慢走着,梳理着繁杂的阅读感受。
也许是读的书还不够多,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和感触。平时读的法国小说和日本小说不多,对历史也很不熟悉。《然而Sarinagara》里小林一茶彻悟人世的俳句、夏目漱石所生活的明治维新时代、山端庸介所拍摄的震撼人心的长崎原子弹照片,都让我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兴趣。
书里最开始给我深刻印象的,是那个对比——“欧洲视所有在时空中岿然不动的事物为美,认为由理性确立、能在虚无中延续并镌刻下它的符码为美。但在日本,人们以服从于存在的空的法则、以解脱最终求得人心片刻纯净的哀伤的满足为美。”孤陋寡闻如我,都能稍稍感受到这句话的精妙。好像欧洲风景明信片中最美的总是那些屹立千百年的教堂、高塔、古遗址,似乎还遗留着一缕文艺复兴的气息,而日本宫崎骏的动画片、岩井俊二的电影或者是村上春树的小说,都在寻求那“人心片刻纯净的哀伤的满足”。
这本书的叙述很有意思,有很多人评论说这是一部小说,而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本散文、更或是一部日本游记。福雷斯特选取了日本的一位诗人、一位小说家、一位摄影师来写传记,他们和他都有着相似之处,同样失去了孩子幼小的生命,同样感受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在三个人物传记中又穿插了他和妻子在日本迷失和寻找启示的故事。这并不是一篇轻松的游记,相反,整本书都是浓重的忧伤基调,那是他失去三岁爱女的无尽悲痛,是他对人世无常、生死两茫茫的沉痛领悟。
很感谢这本书的译者,把这部作品的文字翻译得如此优美淡雅,有些句子应该很难翻译,她却在保持原意的基础还增加了法译中的词句的美感,读起来轻盈又优雅,文本所承载的巨大忧伤都被文字的美削减了几分。一篇篇文章很短,很有规律地只占两页纸。而每一篇散文般的文字都能带来许多思考和感悟。
是不是很多诗人、小说家都要经历过生活的痛苦和磨难之后才能开出血泪浇灌的花朵,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来?小林一茶从小就被抛弃被虐待,夏目漱石小时候给他人寄养,成年后又被派遣去英国伦敦感受现代化,如他自己所说,度过了孤独自卑懦弱的两年。伟大的作家总是孤独的,伟大的作品也总是在孤独中才成就其惊天动地的美。但其实也不一定非要经历大挫折大事故历经沧桑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生活际遇一帆风顺的人,写出的作品大多温柔细腻,于平凡中孕育力量,而经历大悲大喜的作家,作品的内涵常常就更深刻一些,视角更长远宏大,思考也更深邃有力,常常能挖掘出人性的共同点,影射一些社会被隐藏的本质。
书在编写时有个特色,就是作者会刻意地把人物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杰出人物相比较,也会把事件进行时间上的横向对比,比如他把他女儿的发病和日本神户的大地震相联系。这种比较,让文章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也让读者发现,地球的不同半球也会有似乎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巨大的不同。
另外就是文章对“真”的寻找和对“虚空”的理解,小林一茶在诗中寻找最真最自然的态度,“诗歌是对时间的感受,令人迷惑而无力的解读。没有什么真理比它更强烈、更令人绝望”。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文学作品里都会以迷失、寻找、虚空为主题,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看日本的弥漫着无限忧伤悲痛的小说,也许是因为那么多读者都有着似曾相似的迷茫吧,也许我们都是迷失的一代。
我知道这世界
如露水般短暂
然而然而
我想并且希望,“然而”的转折后,应该是乐观积极的吧。
《然而》读后感(五):当父亲谈论孩子的死亡
弗雷斯特是位完全不熟悉的作家,零星看过几篇访谈。法国人,索邦大学博士毕业后在伦敦大学任教,因幼女病逝开始写作,现在是南特大学文学系教师,曾担任《新法兰西杂志》副主编,也许现在依旧是。访谈里的照片,朋友圈里的照片,高大,不苟言笑,第一眼印象是这个人冷冰冰,不敢接近。
八月在深圳看到《薛定谔的猫》,因译者是黄荭老师便好奇翻了几页,随后放回书架,再未读过这位作者的书。直到半月前,文论课讲到《然而》,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新进入文学史的法国作家,作品获得过重要的文学奖,被评论界关注……
先读《然而》,这本书出版于2004年,弗雷斯特的爱女波丽娜已离开九年。弗雷斯特和妻子决意暂时离开巴黎,离开乡下的家,去地球的另一端。《然而》中弗雷斯特自己的故事显得极为平常,如豆瓣一位读者评价“书很平淡,但读起来不枯燥”。《然而》作为小说或者散文是让人心存疑虑的,这个小说太真实,真实得像传记。弗雷斯特似乎用随笔的态度为小林一茶、夏目漱石、山端庸介作传,写成之后,却又神奇地被称为小说。或许不应该过分执着或死守着体裁的界限。九年,如果弗雷斯特没有发疯的话,悲痛便是多多少少找到出口,他说命运生生把笔塞进他的手里。对着稿纸倾诉,书写是回忆,是不敢忘,也是在疗愈老父亲的悲伤。
窝在图书馆走廊边的沙发上一口气读完,有点疑惑:是我人生体验太少,感受不到这位老父亲的悲痛么?还是弗雷斯特下笔克制,把自己的哀悼控制得近乎苛刻?山端庸介也是冷静到几乎漠然,冷静地走进被轰炸的废墟,冷静地拍照,用光胶卷,然后冷静地离开。用我有限的、浅薄的目光去看,夏目漱石孤独近乎孤僻,对于家庭缺少责任感,他对妻子的爱少得可怜。却无从责备,漱石自幼年起,得到的爱同样少得可怜,从来没有被无条件爱过的人,也许很难领会到爱与被爱。将故事倒过来看,最后是一茶的故事,幼女病逝。一茶52岁成婚,冒昧地讲,可以说老来得子。几位儿女相继去世,终于有一天,疼爱的小女儿也患病而去。一茶的俳句写“露水的世/这是露水的世/然而然而”。看透了世间事,依然放不下,然而然而……
《然而》的阅读就此告一段落,第二本读《永恒的孩子》。弗雷斯特的处女作,成书于1996年,女儿离开后的四月到六月。前五章断断续续地读,像读其他法国小说一样,作摘录,作批注,以期在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到灵光一现,好让自己的研究有所进展。如同鲍德里亚在《为何一切尚未消失?》中所写:“你的痛苦不过是他人无聊的谈资”。在阅读时,我似乎扮演着那个“他人”,想在这本作者称为“真实的小说”里,找到论文的谈资。每一章的开始都援引《彼得·潘》,弗雷斯特在女儿的墓碑上刻着“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这一个……”。
故事开始,爸爸妈妈带着三岁的女儿度假,常规体检,发现骨瘤……患癌症的小女孩波丽娜,放下一切、全心照顾女儿的妈妈,工作养家、竭力保护妻女的爸爸。断断续续地读,跳过一些细碎的描写。第六章,日本动画片,第七章,亡灵欠下的情,好像开始没法分心思考是否合乎体裁,是否与另外某个作家关联,或者某个意象带有隐喻意味。波丽娜的病情似乎失去控制,父母不得不想象却无法言说女儿可能面临以周以日计算的死亡。圣诞节,波丽娜正出生于12月24日,弗雷斯特和爱丽丝带女儿去教堂,“我们并不乞求什么大事情,只是请求恩赐我们下一个圣诞节:在明年的同天、同时、同地相聚,行吗?”这也许是女儿最后一次过圣诞节,然而……“大雪缓缓落下,犹如终结大幕缓缓落下,落在所有生灵和亡灵之上。”弗雷斯特的写法十分直白,生死爱欲全部摊开在文字里,唯独没有愤怒,但依然忍不住质问“死亡还不够,还要加罪于自身的死亡”,一切出于偶然,小女何辜?
第一遍读完这个故事,还被故事的压抑和伤痛带着,评论无处下手。分不清作者弗雷斯特与父亲弗雷斯特,或者是那个照片里永远不苟言笑的弗雷斯特?写进故事里的,现实便不存在了。弗雷斯特没有停下笔,九年之后,《然而》里已经看不到这样深重的悲伤,好像在渐渐走出,又好像是剥离出一个灵魂,它记忆着关于女儿的喜乐悲伤,留下裹挟着肉体的另一个弗雷斯特,书写、出版、讲课,面对镜头。生活似乎是照旧的。
“从岸边观赏被暴风吹起的大浪,感觉神清气爽,而对与死神搏斗的不幸之人,则是灾难,不是因为人们喜欢看到别人遇难,而是因为慰藉的目光出自没有体验到不幸的那些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