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时代》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5-05 19:22: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白银时代》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18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白银时代》精选点评:●小波笔下的乌托邦就是极权社会的现实写照,所有人的才华和个性都被压抑限制,必须按照一定的准则行事,否则就要被

《白银时代》读后感精选

  《白银时代》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18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银时代》精选点评:

  ●小波笔下的乌托邦就是极权社会的现实写照,所有人的才华和个性都被压抑限制,必须按照一定的准则行事,否则就要被隔离“教育”。对我来说,这本小说还是稍显晦涩,不如“黄金时代”纯粹。

  ●王小波的后期作品读着给人一种快感,读完酣畅淋漓,不禁让人拍案叫好。

  ●2019已读009(小说09)反讽。反讽。反讽。中国的《1984》?或者说是中国的《美丽新世界》?

  ●所谓艺术的真谛,就是人为什么要画画,写诗,写小说。

  ●不需要全部看懂,看懂我自己那部分就够了。

  ●4.0

  ●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王二并不是在夹缝求生苦中作乐,而是告诉我们在这个操蛋的生命政治布局的世界里你不管是充满激情还是麻木不仁地活下去都是在遭受着同样的煎熬,努力和堕落都没有用。没有比这更幽默的了。

  ●小说描述了一组虚构的未来世界。这些世界中的作家、小说家、艺术家、历史学家等等,在灰暗的天空下和僵化的体制内挣扎,苦苦思索着创作的真谛。这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任何形式的创作都必须服务于党和政府,接受审查机关的监管。这是一个过去与未来倒错的时代,仿佛文革再度来临,身穿黑夹克的年轻女子、集中改造思想觉悟不足者的“习艺所”……这是一些荒谬不堪的世界,然而居于其中的人们却并不以之为荒谬,仿佛舞台上一群正上演一出闹剧却浑然不觉自己的可笑的一本正经的喜剧演员,这是真正令人可怖之处。

  ●喜欢白银时代。未来的世界是银色的。未来世界,小舅,F和M的故事我看不太懂。

  ●“现在是2020年。早上,我驶入公司的停车场时,雾气正浓。清晨雾气稀薄,随着上午的临近,逐渐达到对面不见人的程度——现在正是对面不见人的时刻。停车场的柏油地湿得好像刚被水洗过,又黑又亮。停车场上到处是参天巨树,叶子黑得像深秋的腐叶,树皮往下淌水。在浓雾之中,树好像患了病。我停在自己的车位上,把手搭在腮下,就这样不动了” 现在想来确实诡异

  《白银时代》读后感(一):《白银时代》

  或许是我的错觉,在《白银时代》里我感觉到了作者和整个世界的疏离感,或者说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字里行间给我透露出来的感觉像是在整个世界之外遥遥地对其观望。

  《未来世界》给我一种和《1984》很相似的感觉,一个公司当道,管理处置所有人的生活。

  《2019》讲了“我”的小舅,告诉了我们“艺术是叵测的”。

  按王小波自己所说,《黄金时代》是现在,《白银时代》是未来,然而现在看来,王小波对未来的预言又是如此准确,有人的书死前不能出版,死后才能热销,艺术作品在看不懂时不能被允许,然而在拥有合理的解释后又失去了其魅力。

  LH

  2019.7.10

  《白银时代》读后感(二):二十本阅读之九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是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他的代表作。这次看完《白》,但是《青》并没有购买放置书架待下面的时间阅读。其实是迟早需要买的,就像你看了三分之二的剧情后希望知晓主人公的结果时那种迫不及待,势必是会凑齐三部曲的。《教父》、《1Q84》、《三体》、《平凡的世界》我也都是三部曲一并购买的。及时如《二号首长》这类的官场小说我也是买了头两部,第三部迟迟没有出版,时间算算也过去六年了吧。就像入剧坑,没把剧刷完有点遗憾。

  但是,这个三部曲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连续。及时如《黄》、《白》的章节内容也不是一个连续故事,分成几段,主人公忽而是这个亦忽而是另外一个,但又不是等同于另外的视角。

  1、白银时代;2未来世界;3、2019

  我想在里面寻找人物的脉络联系,如未来世界的我及他舅舅,2019年的我以及他的小舅好像就是同一个主人公。而白银时代的又绝对不是一个时空发生的事情。但是里面荒诞不经的事情好像又一脉相承。

  我粗以为应该是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经历以及他周边人经历所见所闻,而把故事置换时空,又把对事件的看法夸大,透露着他对社会的看法。封面说这本是反乌托邦小说。《1984》也是反乌托邦的小说,乔治奥威尔描述的是未来,一个可能发生的平行时空。而《白银时代》应该也是王小波在描写的一个时空,一个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现在是2019年,我知道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像他所写的那样。但是社会骨里面发生的也是跟这个书描写的契合。只是我们现在的科技经济生活水平发生着变化。但是里面荒诞不羁的事情又未尝不是没有发生。透过事务现象看道理本质。

  不久应该会看《青》,我想或许等在过几年我在翻阅他们的时候就没有这么费解了。而我的读后感,也会别有一番风味。看书图一个乐趣,虽然不能将感悟梳理成章,但就这样子吧。

  《白银时代》读后感(三):白银时代中难能可贵的自由

  《白银时代》开篇便提到,“未来终究是银子做的”。主人公一直在探寻这个谜语的谜底。 谜底大致的意思是,热寂之后,银子的每一部分都是等温度的。这便是白银时代的内涵了——白银时代是乌托邦社会,个体永不会衰老,但每个人都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生命力。书中的四部分,主人公都“反乌托邦”而行,为此遭受了各种毁灭人性的打击,但都活出了自己的真实。然而,最终他们又都选择了屈服,各种打击摧残都不复存在,他们的人生好似变得一帆风顺,可唯独失去了创造力、生命力。 乌托邦社会是思想专制的社会,《白银时代》极大地否定了这种专制,并通过极具反讽的意味的文字,感染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我愈加认定,自由的思想是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我们知道,海明威在六十岁上感到自己失去了创造力,就用猎枪把脑袋轰掉。川端康成在七十岁上发现自己没有了创造力,就吊上了煤气管。”《白银时代》中这么写道。 对艺术家而言,若是思想的风筝不能自由翱翔在天空,而因此失掉了生命力和创造力,他们宁可赴死,不甘苟活。这是我以前所不能理解的。 我以前认为,做缩头乌龟也没什么不可以的,难道要伸长脖子任人宰割。但细想,一个生存的人和一个机器人并无太大差别,生存于这个社会而言,并无太多的价值;于自身而言,无非是能享受到吃、玩,能享受到人生所谓的乐趣,可乐趣消退,只剩“空空”。生存无非是享受寿命的过程,而存在,我思故我在,存在才能体现出价值。 乌龟直直地伸出它的脑袋,等待宰割,是一种何等的勇气。而如果缩着头,永生永世不伸出,那就在这黑暗孤独又寂寞的壳中,慢慢老去、死去。当乌龟勇敢地伸出头来,它体现出了存在本身的价值——不光说是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多的是它也算得上是龟族的民族英雄。困在龟壳中的乌龟,有再多的想法,有再大的抱负,只能带着这些郁郁而终。 思想的风筝若想飞起,就不能被任何东西禁锢自己,即使是生存的障碍。

  思想使人富有生命力,自由使人富有创造力,只有思想自由的人才能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白银时代》读后感(四):《白银时代》之语录摘抄

  1.我们俩如此的互不信任,不能怪我们缺少诚意,只能怪真的太像假的,假的又太像真的了。 2.所谓沉郁的神情,实际是创造力的象征。这是生命的一部分。其实,在这个意义上,生命非常短暂。有的人活到了三十岁,有人活到了四十岁。有的人根本就没活过。我们知道,海明威在六十岁上感到自己丧失了创造力,就用猎枪把脑子轰掉。川端康成在七十岁上发现自己没有了创造力,就叼上了煤气管。实际上,从丧失了创造力到自己察觉到,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3.合作是个至高无上的范畴,它是不分时刻,不分男女的。它是一个“接受”的范畴,有所作为就不是合作。 4.我失恋过二十次左右,但是这件事的伤害一次比一次轻微,到了二十岁以后就再也没有失恋过,所以我认为失恋就像出麻疹,如果你不失上几次,就不会有免疫力。 5.他在等待一件使他心脏为之跳动的事情。 6.F不必漂亮,她不过是碰巧漂亮罢了。我舅舅也不必写得好才能当作家,他不过是碰巧写得好罢了。人想要干点什么或者写点什么,最重要是不必为后果操心。 7.死了以后遗著得以出版,但这一点不说明问题:任何人的遗著都能够出版,这和或者的人有很大的不同。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死掉是最好的护身符。 8.每个人的一生都拥有一些资源,比方说,寿命,智力,健康,身体,性生活;有些人准备把它消费掉,换取新奇、快乐等等,小姚阿姨就是这样的;还有人准备拿它来赚点什么,所以就斤斤计较,不讨人喜欢。除了这两类人,还有别的种类,不过我认为别的种类都属笨蛋之列。 9.这都是因为他有心脏病,不敢抽烟,所以把烟叼在嘴上,虚打一下火,就算是抽过了。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又有一个坏处。好处是他可以在一切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坏处是吸完以后的烟基本保持了原状,所以就很难说他在消费了什么。 10.有关历史的导向原则,还有必要补充几句,它是由两个自相矛盾的要求组成的。其一是,一切史学的研究、讨论,都要导出现在比过去好的结论;其二是,一切上述讨论,都要导出现在比过去坏。第一个原则适用于文化、制度、物质生活,第二个适用于人。 11.青春期的少年经常失眠。我有点怀疑:三十三岁开始青春期,是不是太晚一点了? 12.我们总是枪毙一切有趣的东西。这是因为越是有趣的东西,就越是包含着恶毒的寓意。 13.失眠就是睡不着觉,而且觉得永远也睡不着。身体躺在床上,意识却在黑暗的街道上漫游,在寂静中飞快地掠过一扇扇静止的窗户,就如一只在夜里飞舞的蝙蝠。

  14.那时候我认为,史学家的身份是个护身符。现在我知道了,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我的护身符。假如你很年轻,并且自以为有天才的话,一定以为这些很可怕。但是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的结论是,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我现在只是有点怕死。等死了以后就不怕了。

  15.你别无选择,所以只好这样生活了。假如没有新来的人,每月这一关也不太难过。就像一个伤口已经结了痂,假如没有新东西落进去,也就不会疼痛了。这件事使我们真正犯错误的人最为痛苦,而那些走后门进来的除了感觉有点害臊,不觉得有什么。我还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再也没有精力,也不想再犯思想错误了。

  16.我认为,作为人我已经失魂落魄,心理学的原则可以作废了。

  17.我现在发现,不论是羞愤、惊恐还是难堪,都只是一瞬间的感觉,过去就好了。由此推导出,就是死亡,也不过是瞬间的惊恐,真正死掉以后,一定还是挺舒服的。这样想了以后,内心就真正达观,但表面却更像凶神恶煞。

  18.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

  19.艺术的真谛就是叵测。

  20.假如我真的爱她,就该是无缘无故的。但无缘无故的事总让人怀疑。

  21.报告教官!我真的爱你!我从来没想过利用你!

  22.心都烂掉了,人也快死了,还有什么可怕?再说,心脏就是害怕的器官;它不猛跳,你根本不知道怕。

  23.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

  《白银时代》读后感(五):白银时代、埃及沙漠、写作公司、性:四种隐喻的解读

  《白银时代》是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比起《黄金时代》的趣味横生和《青铜时代》的浪漫恣意,《白银时代》这本小说略显沉重与艰涩,按照小说类型来看,《白银时代》是一部带有先锋色彩的“元小说”。因此,它显现出不易阅读的特点。小说中充满着隐喻色彩,惟有准确地把握其隐喻内涵,才能领略小说主旨。本文就选取与作品同名的第一部分《白银时代》作为文本细读的对象,挖掘重要意象和场景的隐喻含义。

  王小波是中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在《白银时代》中,他使用元叙事把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索放置在一起。线索看似凌乱,却有着一以贯之的深刻寓意。小说的时间设定为2020年,但小说所呈现的除了未来世界以外,还利用次故事层加入了对过去——“我”和大学热力学老师的恋情描写,不仅如此,叙述者“我”还时常穿越到历史中,进入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小说用荒诞的时间游走,暗示了人类无论生活在历史还是现在或者过去都无法摆脱的荒诞的生存状况。

  一、白银时代的隐喻

  小说一开头就切入“白银时代”的隐喻。“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文本中,“世界是银子的”这句话一共出现了十次。在第二次揭示了“世界是银子的”是一个“谜”。在第七次中,“谜底”被揭开:“她把问题又说了一遍,世界是银子的,我很不情愿地应声答道:你说的是热寂之后。这根本不是热力学的问题,而是一道谜语:在热寂之后整个宇宙会同此凉热,就如一个银元宝。众所周知,银子是热导最好的物质,在一块银子上,绝不会有一块地方比另一块更热……这样我就揭开了谜底。”这个谜底隐喻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乌托邦的世界中是不存在差异的,正如银子的每个部分都有同样的温度,乌托邦世界也不允许存在差别。从另一个角度说,乌托邦世界也就是没有个体独立性存在的世界。正如王小波在其杂文《思想者说》中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姿。”

  在谜底被揭晓后,叙述者“我”感到无比沮丧。“每次我写出这个谜底,都感到沮丧无比……最后总是一种结局:双手黏糊糊……我讨厌这个谜底。”乌托邦中的消除个体差异,达到整齐划一的标准让王小波感到愤懑和无奈。王小波在作品中完成了乌托邦的描绘及批判。

  在最后一次“世界是银子的”后,作者进一步揭露了银子的隐喻内涵:“希腊神话里说,白银时代的人蒙神恩宠,终身不会衰老,也不会为生计所困。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忧虑,一直到死,相貌和心灵都像儿童。死掉以后,他们的幽灵还会在尘世上游荡。”正如王小波指出的:“不管哪种乌托邦,总是从一个人的头脑里想象出来的一个人类社会,包括一个虚拟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而非自然形成的人类社会。……要让后世的人都到其中去生活,就是一种极其猖狂的狂妄。现世独裁者的狂妄无非是自己一颗头脑代天下苍生思想,而乌托邦的缔造者的是用自己一次的思想,代替千秋万代后世人的思想。假如不把后世人变得愚蠢,这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功。”因此每一种乌托邦,其实都建立在愚民的基础上,而要实现这一点,唯有通过集权与专制,通过权力与暴力。大一统背后需要的是最强大的统治力量的支撑。

  二、埃及沙漠的隐喻

  小说描写了三种时态。第一种是叙述者“我”所生存的未来时态,第二种来源于次故事层中,“我”过去经历师生恋的时态,相比前两种时态,第三种时态充斥着荒诞的意味,它存在于两个叙述层之间,是一种叙述者未曾经历过的历史的时态。埃及沙漠的主人公克利奥佩屈拉,与其说是历史中的克利奥佩屈拉(埃及艳后),不如说她是我的热力学老师或是我公司的头头儿。文本中写道:“我的老师是一个希腊裔的贵人——她甚至可以是克利奥佩屈拉。”“她(头头儿)长着希腊式的鼻子,绰号就叫克利奥佩屈拉,简称‘克’。”作者刻意地使克利奥佩屈拉、热力学老师、头头儿三个独立的个体变得趋同和一致。通过这种方式,使埃及沙漠这个场景的出现更加自然。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由此指出了更为深刻的寓意:无论是过去、当下还是未来,我们的生存状态总是世界恐怖与荒诞的。

  在作者幻想的埃及沙漠中充满了残暴的酷刑,比如身上刷蜂蜜等待蚂蚁的云集,洗澡时骆驼在周围喝水,最后走向沙漠的行刑地,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主人公宁愿受埃及沙漠中的种种刑罚,也不愿意回到未来世界中。因为,作为小说家的主人公,在这个“白银时代”里,他在一个写作公司上班,过着写作的生活。然而事实上,他和他的同伴们,既没有自己的写作,也没有自己的生活。写作公司控制了作家们的生存,创作计划规定了作家们的写作,作家们过着规定的整齐划一的写作生活。而真正的写作以及生活,既不在计划中存在,也不允许存在,更不允许言说。相比古埃及残酷的刑法,作者更加厌恶未来世界,王小波不停诉说着个体的人在充斥着反智、无趣、暴力和压抑的环境下的难堪命运。

  王小波在其小说《万寿寺》中说道:“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由此可见,王小波对于“诗意的世界”发自内心的追求。因而,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王小波向往着一个自由有趣的诗意世界,但另一方面,理性又时时提醒他,诗意世界在现实中是永远不存在的。乌托邦的世界的本质和精髓就是大一统,在反智的大环境下,王小波不得不阉割了自己自由的想象。王小波是清醒的,“他在生活中一直在走着一条特别的道路,一直在探索着精神上可能的存在方式,寻找着自己的适当位置,用他的话说,就是精神家园。”

  三、写作公司的隐喻

  王小波在《白银时代》中体现了乌托邦式的大同世界、大一统背后的集权专制意志,作品以作者自己熟悉的知识分子的处境为主。作为思想的精英,知识分子本来应该是任何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精神因素的承担者和维护者。然而在不合理的情形中,知识分子的地位就非常可疑。在主人公所在的写作公司里,一切有趣的东西总是被枪毙。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要违背自我,屈服于暴虐权威,甚至最终助封为虐。

  “棕色的”是写作公司的一位职员,在写作公司里她每天的职责是写小说,她居然还要写小说。关于“棕色的”要写小说这件事,是《白银时代》这部小说中的第二个谜。她一定要找主人公谈话。在“棕色的”即将要吐露谈话的内容时,作者又一次利用想象的方式阐明他们所生活的处境。“‘棕色的’被关在一个竹笼子里,这笼子非常小,她在里面蜷成了一团,手脚都被竹蔑条拴在笼珊上。菲律宾的某些原始部落搬迁时,就是这样对待他们最宝贵的财产:一只猪。最大快人心的是,人家把她的嘴也拴住了。这样她就不能讲出大逆不道的语言。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她,在我眼睛里,她是个女人。她还是我的下属呢。我走向前去,打开竹笼,解开那些竹蔑条。‘棕色的’透了一口气,马上说道:老大哥,我要写小说。”王小波运用戏谑的姿态表达了对大一统的专制集权的不满。他利用反讽,深入刻画了知识分子言论的不自由。“我要写小说”在文本中出现了八次,到第三次出现时,“小说”一词有了一个定语,变成了“我要写真正的小说”。要写真正的小说也是一个谜,但是,它的答案和上文中所提到的“世界是银子的”的谜底一样,都是那个希腊神话。小说的线索虽然看起来纷繁复杂,但总是围绕着同样一个主题。“棕色的”无疑这未来世界中的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她和“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不会瞎编一些故事来发泄愤怒。但是最后,“棕色的”也无法逃脱乌托邦的藩篱,她意识到自己无法逃脱时代和命运的掌控,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做出妥协。

  四、性的隐喻

  在《白银时代》中,主人公与热力学老师的性爱关系是整个次故事层的核心。在主人公所写的小说《师生恋》中,并没有生活中琐碎的恋爱细节,恋爱的全部面貌都在性爱中展开。王小波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其他作家把性爱只当做必不可少的情节,但是在王小波的作品中,性爱就是展开爱情的全部方式。王小波对于性爱的描写是狂欢化的,其狂欢化的性描写就是对乌托邦中禁欲主义的一种解构。性的话语是一种遭到特殊禁忌的话语,就如不能“写真正的小说”的禁忌一样。性的禁忌是对于乌托邦中各种禁忌的一种隐喻。

  文本中除了展现主人公和热力学老师的性爱关系外,还描写了关于踩脚的性暗示。踩脚的细节在文本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我”做了本室的头头儿,枪毙了写稿人最在意的细节,写稿人狠狠地踩了我的脚。第二次是叙述者“我”和“我”的头头儿“克”的踩脚。“克”和“我”都是小说家,相同的工作性质使得“克”谙熟“我”内心的想法,“克”最懂得怎么羞辱“我”。“克”故意打趣我:虽然现在这一版的时间在秋季,但是最后出版时,时间又会改为夏季。这一改是非常致命的,它破坏了白银时代所隐喻的谜底,因为银子在热寂之后会使银子表面每一块温度都相同,而热寂之后的季节是秋季。时间若改为春季,小说所隐射的白银时代的意蕴就彻底会消失。“克”开完玩笑之后,脱下鞋子让“我”踩他一脚。第三次是和“棕色的”之间的性暗示,当“棕色的”走过我身边时,我总要伸出脚。与其说踩脚的细节是一种性的暗示,不如说是一种对权力的反抗。根据写作公司的职员之间心照不宣的规矩,甲如果毙了乙的稿子,乙就应当踩甲一脚。写作公司通过权力的层层制约,使作品真正的内涵隐藏,并使作品浅俗化,畅销化,并把其投入到市场,真正达到愚民的目的。

  “我”在停车场中遭到抢劫,一帮女孩要抢“我”的内裤,“我”脱掉裤子,露出硕大的阳具,女孩们看到后吓得尖叫一声,四处逃散。生在白银时代的人谈性色变,看到异性的生殖器时惊惧万分。这说明性在这里受到了一种病态的压抑。就像《李银河说性》中所说的:“肉体是内心罪恶的证据,女人的全身和男人的腰部以下都是恶魔的杰作。性欲的满足是俯身试毒……性交是令人作呕的,是污秽和堕落的,是不体面的,是不洁的,是可耻的,是一种玷污。”王小波对这种荒唐情节漫画式的描写讽刺了乌托邦中畸形的性观念。

  《白银时代》中,性的描写充斥着整个文本,除了上述细节以外,还有许多符号性的暗示,例如:克利奥佩屈拉的男宠,蛇,被枪毙的符号“×”等。性爱的狂欢话语是对乌托邦所标榜的道德高尚与趣味高雅的戏谑与嘲讽。

  王小波的《白银时代》与其他反乌托邦的小说一样,有着人文主义关怀和自由主义立场。人们幻想乌托邦,这是人类向往真善美的天性使然。它寄托了尘世 人的一颗超凡脱俗的心灵。但是乌托邦世界泯灭人的个体差异,实行愚民政策,以实现权力的集权专制,乌托邦世界对于人文分子来说更是一条闭塞的通道。

  王小波曾在其作品《沉默的大多数》中说道:“乌托邦作为一种制度,它确有不妥之处,首先它是一种极端国家主义的制度,压制个人。其次,它僵化、没有生命力。最后,它规定了一种呆板的生活方式,在其中生活一定乏味得要死。”

  王小波的反乌托邦叙事把着眼点放在历史和现实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上,将这种弊端或缺陷在乌托邦的想象中放大。借对未来场景的设置来寄托作者对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批判与反思。王小波通过各种意象表达了对白银时代压抑与平庸的拒绝。运用“未来的世界是银子的”这一最重要的隐喻讽刺了乌托邦的荒谬。并且,作者通过对刑法和死亡意象的渲染,表明宁可死于暴力的而不屈从于乌托邦的态度。用小说公司的枪毙与被枪毙指出权力的相互制衡和人文知识分子在乌托邦世界的处境。最后运用性意象反抗了乌托邦的禁欲主义。王小波以他独立特行的态度和拔出流俗的精神追求成为一代人的偶像。

本文标题: 《白银时代》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27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诡秘之主读后感锦集非赚不可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