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5-05 09:42:3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0

《HowAdamSmithCanChangeYourLife》是一本由RussRoberts著作,Portfolio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27.95,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HowAdamSmith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经典读后感有感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是一本由Russ Roberts著作,Portfolio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7.95,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精选点评:

  ●勉强四星。前面的部分写得比较平和中正,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如何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去改变世界,都写得很好,即使是两百多年前的观点,仍然有很现实的意义。但第十章感觉与前面的章节很分离,有种强行揉在一起的感觉。

  ●道德情感论 真·心灵鸡汤 最后两章较好

  ●摘一句喜欢的话“Set a good example, and by your loveliness you will not only be loved, but you may influence the world” 阅读的过程中获取了很多认可和力量。主要在讲Adam Smith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这本书,总体上summarize+interpret得挺好的,我觉得值得回头再翻。对于怎样内心安宁地过好这一生,应该追求些什么会更有意义和价值,依旧有指导借鉴作用~高兴!

  ●Applications of Smith's philosophy to modern scenarios. I should read Smith's original book.

  ●There are two ways to be loved, to satisfy the desire we all have in us to be noticed and to be somebody. The first path is to be rich, famous, powerful. The second path is to be wise and virtuous.

  ●标题党,实际上只写了道德情操论,感觉挺一般

  ●日课039 | 那时候和这时候的亚当•斯密(上)|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 日课041 | 那时候和这时候的亚当•斯密(下)|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

  ●Adam Smith真经典,值得一读再读。这本就是用现代语言讲了一下道德情操论这本书,人啊,都渴望being loved and lovely。每个人心中有个impartial spectator来监控着我们的言行,我们人与人的交往也形成了social norm。Smith提倡我们善待身边的人,最后作者也提到这种善待怎么能跟国富论里invisible hand 和self interest统一成一套世界观。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读后感(一):《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人性的一体两面

  ## 亚当·斯密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 《道德情操论》的“互助共利说”,:社会中的个人相互依存,要增进整体福利,则人与人之间要有同理心(sympathy)和同感心(empathy)。讨论的是non-market good

  - 《国富论》的“竞争自利说”:人是自利的,市场是竞争、无情的。讨论market good

  人在社会层面是互助共利;在经济层面是自利;在市场层面是竞争。经济行为属于非人身的市场交换(impersonal market exchange),社会行为属于人身的交换(personal exchange)。竞争与合作,正如善与恶,是人性正反相成的两面。

  ## 第二章 认识自己

  人是自利的,人最关心的是自身利益,与自己最贴近的利益。如果希望别人回报,一定要记得这一点。市场是图利为主要目的,利益交换是主旋律。

  impartial spectator(公正的旁观者)时时提醒我们并非宇宙中心,随时记得自己并不比其他任何人重要,我们就更能和旁人维持良好互动。

  ## 第三章 快乐的来源

  快乐的来源:有什么比受人喜爱,且知道自己值得受人喜爱更快乐?

  对自己诚实,拒绝不应得的恭维,更要克服自欺。

  ## 第四章 人的弱点

  人类不理性无法看清自己,呼应了行为经济学的见解。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斯密认为自欺的弱点是生活中一半纷扰的来源。人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对自己的浑然不觉。人不仅不能做正确的事,也不只不能勇敢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还说服自己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是正确的。一旦牵涉到自身利益,人难以保持客观,即“确认偏见”,用自身偏见过滤现实,成了看什么都是钉子的锤子;喜欢用简单美好的叙事方式理解世界,掉入塔勒布说的“叙事谬误”。

  斯密提醒我们注意“理智的极限” limits of reason,避免科学主义 scientism。要理解世界的复杂性,记住费曼的名言:你才是最容易愚弄的人。

  莎士比亚:赫瑞修,或许天地之间有更多事物,是你的睿智所未能想象的。

  我们本身渴望被爱,强烈到忽视所有反对证据,这个欲望本身就是一个大圈套。

  ## 第五章 怎样受人喜爱

  贪婪、野心和虚荣让人无法满足于拥有,这是一种过分的激情。热烈追求成就的激情会玷污灵魂。这些是因为误解和无知。

  要受人喜爱,第一条光彩夺目的路:想功成名就,就要永远放弃安逸、悠闲和无忧无虑的安稳生活,必须不辞辛劳,会陷入焦虑,承受屈辱,以此换来关注和倾慕。

  金钱不会让人不快,但不应该为了它汲汲营营。请保持谦卑,做爱做的事,做关心的事,如果能养活家人,就应该满足,更多的算是外快罢了。

  第二条端庄优美的路,变得更有智慧,贯彻美德:最我们最有用的特质,是判断力和自控。

  ## 第六章 怎样成为可爱的人

  必须以诚实的方式赢得旁人的尊重和欣赏,最低限度的标准是行为的合宜性(propriety),即满足周遭人的期望,是对周围人的情绪产生同情感,把我的反应调整到和你一致,以达到和谐。

  我们最在乎的不时彼此在品位上的和谐,而是在我遭遇悲伤或喜悦时,你有和我一致的情绪,哪怕那种同感只是借由想象来揣摩。

  人对他人的小欢乐和大悲伤产生同情感。忽然的大成就易让身边人嫉妒。成功者应保持低调。

  合宜的行为,即适当的举止,会让你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但这种认可不是欣赏,要得到欣赏,必须靠美德。

  ## 第七章 美德

  审慎、正义与仁慈是最重要的美德

  - 审慎 Prudence :关爱自己,避免行为莽撞,明智且谨慎地照顾自己的健康、金钱和名望,多做少说。这是一种可亲地优美特质,却只能获得某种冷淡的敬重。

  - 正义 Justice:消极美德,不伤害他人。正义的法则黑白分明,斯密认为硬性规定比宽松容易遵守。

  - 仁慈 Benevolence:仁慈准则模糊和不完美。

  其他美德:友谊。斯密与大卫·休谟的友情。

  ## 第八章 怎样让世界更好

  看不见的手:意在利己却最终利于他人的行为。也适合用于未被注意且有无数互动的复杂网络,即自然发生的秩序 emergent order。

  就帮助人们理解世界运作来说,经济学的一个最大贡献是看透一个道理:个人行为的复杂互动,会产生并非有意却可以预测其模式而且有序的结果。所有规范和文化,都是人类无限微小和微妙的互动的结果。

  康德的绝对律令,每个人的行为虽然渺小,却也是为整个人类做出选择。

  ## 第九章 怎样不会让世界更好

  斯密鄙视执着于体制的领袖,企图用某种蓝图改造社会,最终造成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陷入棋盘谬误。

  禁毒行动的失败,说明人性和系统的复杂。有时放手更好

  注意:法律和理性的边界。

  ## 第十章 现代人与美好生活

  专业分工是繁荣的原因,也是结果。

  为什么人口规模和市场重要?专业分工可以产生非常可观的生产力,而在地消费 buy local的市场规模很有限。我们应该做更擅长的事。

  世界上最贫困的人改变不了命运的原因是他们的经济生活只和最亲近的人有关。

  亚当·斯密对人性的见解是一致的,他想探讨人类的实际行为,而非理想行为,这两本书的重点不同,是因为他写的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层次:

  - 《道德情操论》是有关我们个人空间的书,我们与周围人的互动,讨论人际的互助面;

  - 《国富论》写的是是充斥陌生人的世界里的市场交换,讨论人类的利己面。

  缺乏人际互动的演变可能是现代化和取得财富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

  我们会同时处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们向来没有做好应对这个落差的准备。《致命的自负》中,哈耶克说,现代人必须同时习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亲密的世界,另一个是疏离的世界;一个是由爱来维系的世界,另一个事借由价格和货币来维系的世界。哈耶克说,我们都渴望把亲密的家庭生活里的规范和文化,延伸应用到较不紧密的商业生活。

  有些可以作为两个不同世界的桥梁。

  - 机制层面:面对诸多陌生,如何获得信任呢?财务报表、审计、法律和媒体是工具。政策制定者要,注意边界,保持谦卑。

  - 组织层面:商业世界可能非常冷酷严苛,优秀的经理人深谙这一点,所以创造团队和友爱精神。

  - 个人层面:不爱也不恨,既爱也恨;追求财富的行为要“去浪漫化”;充分利用专业分工;接收陌生人在我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人的层面 human level 工作;把稀少而珍贵的爱留给亲近的人:邓巴数150。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读后感(二):对话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与解读

  主讲人:Luoshu 主持人&本文作者:Evan Li 地点:Google Mountain View Campus 时间:2020/02

  本文是对山景城读书会2月书会的总结记录,考虑到本书说理较多,以总结对话的形式呈现可能更易于理解。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tvbookclub.

  时钟指向六点三刻,心中开始变得有些忐忑--不仅是因为这次谈话的内容并非我所擅长--虽然之前也讨论过一些严肃论题的讨论,但就道德情操(Moral Sentiments)这样抽象而充满哲学意味的话题对我而言还是首次。对方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另外一个原因,从接触他的国富论开始,印象中,这是位不太容易亲近的苏格兰人,严肃正直,充满智慧。像往常那样,默数了几个数平复下现在的心情,然后走向了会议室的门。

  亚当·斯密已经坐在里面了,看样子已经来了一段时间,桌上摆着的咖啡已经喝了一小半。我径直走了过去,迎上了那双锐利的眼睛(出自Portrait of Adam Smith(1723-1790), artist unk.)。

  我:你好,亚当·斯密先生。

  亚当·斯密(以下简称为亚):你好,年轻人。

  我:这次来,我是带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准确的说,应该是疑惑,因为虽然这些概念与名词被反反复复应用在了生活的每个角落,但是鲜有机会去想什么才是它们真正的所指,它们又从何而来。

  亚:那么我希望我能够给你想要的答案。

  我:现在社会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道德判断,人们或是因为其缺乏道德而大肆批评,或是大唱赞歌称赞人道德高尚。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同一件人事,不同人的判断往往并不一致,甚至有时候截然相反。那么如果说道德如果隶属于私人,那么我们如何能用其衡量别人的行为;如果凌驾于个人,为何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亚:我们可以慢慢来。凡事万物必有起源。你对人性的看法是什么?

  我:古往今来,对于人性的争辩从来没有停止。中国古代就有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之争。大卫·休谟在他的人性论中提到,人性的中的自私可以用于解释美德,譬如正义的原始动机就来自于自私。个人而言,觉得人性更加像是白纸,取决于后天的经验与教育。但说是像,是由于不同人的基因不同,导致白纸具有不同的“特质”。

  亚:人性应当是自私(self-interested)的。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而且,因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适合关心自己,所以他如果这样做的话是恰当和正确的。因此每个人更加深切地关心同自己直接有关的、而不是对任何其他人有关的事情;或许,听到另一个同我们没有特殊关系的人的死讯,会使我们有所挂虑,但其对我们的饮食起居的影响远比落在自己身上的小灾小难为小(《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art I,Section I, Chapter I)。但与此同时,人又是具有同情心(Empathy)的。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

  我:哪怕没有道德观念,同情依旧是存在的?

  亚:对。同情可以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它原本的存在,是不具有道德内涵的,同情并不意味着利他。而成为同感,成为一切道德判断的心理上的基础。同情的作用就是去解释道德评判、赞同和否定的起源与性质” 。而若需要让同情发挥作用,我们需要借助旁观者(spectator)的力量。只有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形成关于他的感觉的某些想法,不同两个人之间的同情或同感总是使双方都感到愉快。一方面,当使旁观者设想处于当事者的处境下感到与当事着受到同样的影响时,就可以把后者的激情看作是合宜的,那么就可以认为当事者的激情能够得到道德上的赞同,反之就不会得到赞同。

  我:可是这样的旁观者,无疑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有的人觉得合宜的事情,另外的人可能觉得并不合宜,这样岂不是乱了套。

  亚:这是因为公正的旁观者(Impartial spectator)的存在。它们最终建立在我们在各个场合凭借是非之心和对事物的优点和合宜性所具有的自然感觉而赞同什么或反对什么的经验之上。

  我:那么公正的旁观者的存在是因为?

  亚:我们可以称其为造物主,或是自然女神。它是一种自然法理精神的化身,而公正的旁观者正是源自于此。而因为公正的旁观者,我们不仅能够对其他人的行为作出判断,也能够判断自身行为是否得当。举例而言,当一个人捡到钱包的时候,处于自利的考虑,他不应当将钱包还给失主。但是,由于公正的旁观者的存在,他会认识到自己行为是不正当的,这也就会促使他把钱包还给失主。

  我:也就是说,一件事哪怕只有自己知道,也会受到”旁观者“的审视?

  亚:是这样。所以小偷即使不被抓到,他也会受到公正的旁观者的影响,而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合宜的。这样就会使得他受到内心的惩罚。

  我: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哪怕没有旁人知道,自己也会感到喜悦。

  亚:的确如此。因为如此,人不仅生来就希望被人热爱,而且希望成为可爱的人;或者说,希望成为自然而又合宜的热爱对象。他不仅生来就害怕被人憎恨,而且害怕成为可恨的人,或者说,害怕成为自然而又合宜的憎恨对象。他不仅希望被人赞扬,而且希望成为值得赞扬的人,或者说,希望成为那种虽然没有受到人们的赞扬但确实是自然而又合宜的赞扬对象。他不仅害怕被人责备,而且害怕成为该受责备的人,或者说,害怕成为那种虽然没有受到人们的责备但确实是自然而又合宜的责备对象(《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Part III,Section I, Chapter II)。这里的被爱,不仅仅是指爱情,也是指别人的尊重和关心。

  我:所以被爱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值得被爱才是我们更加需要去追求的。那么人该如何变得值得被爱呢?

  亚:通常而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借助外界的刺激,比如变得腰缠万贯,或是远近闻名。但这种途径是有很多负面效果的,譬如一辈子都要处于一种竞争和压力很大的状态。另外一种就是追求智慧和美德。具体而言,我们要追求的是合宜与得体(properiety/appropriate)--去完成一定的社会期待,比如和朋友约了6点见面要守时;要追求一种和谐,譬如对其他人感情的回应--和朋友分享小的快乐和大的悲伤。在此之外,我们去追求谨慎(prudent),正义(justice)和仁慈(beneficence)。

  我: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应当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社会。

  亚:于社会而言,真正的社会进步,是以一种emergent order出现的社会变革。因为这种变革,是出自于造物主赋予人类的直觉和本能,来自于人的自利自爱之心和同情心。这和我的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s)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出来时,已是繁星满天。奇怪的是,完全记不起是如何道别,又是如何走出房间的。想起晚饭还提在手上,咬了一口面包,有些硬,但却有特别的美味。

  Evan的后记:之所以选用这种拟人化的方式做回顾,是想尽可能去重现读书会时,随着Luoshu讲解的一种认知递进的过程。为求客观,我尽可能地使用亚当·斯密的原话和Luoshu的ppt作为参考资料。除此以外,还参考了知乎与豆瓣的一些文章,罗列如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460302/answer/679069824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6044/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读后感(三):跟着亚当斯密开启幸福之旅

  我们模拟一下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场景测试:坐在伦敦的家中读报纸看到中国发生地震,数万人受到影响,你为这些可怜的人感到心痛。这时候,你的手指划破了,这时候你的首先任务就是找纱布包扎自己的受伤的手,把那些遭遇地震的人抛在脑后了。然后,进一步的极端假设,如果让你用现在的一个手指头换取远在地球另一端数万人的生命,你会换吗?

  如果你不换,其他人能说你不是个好人吗?如果你换,你能开心幸福吗?

  这就是人类行为真实基调:“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明白我们在宇宙中是渺小的,但是大多数时间,我们认为我们就是宇宙的中心。 我们考虑到自己多过于其他人。这就是我们人类情感运行机制之一。”

  我们会更多的关注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来自他人的打扰和冲突都是让自己很烦恼。作者举例说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的你准备放松看场球赛,这时候你妻子让你去商店买个东西,你的儿子又过来让你帮他讲解数学题。这时候“ Iron Law of Me” 就开始要发作,我都辛辛苦苦上班一天为家里赚钱,下班连自己的休息时间都没有?抱着这样的心态,难免会有把孩子推到一面,和妻子争吵两句的局面发生。

  但,把孩子推到一边和妻子吵两句之后,你还能开开心心的坐在沙发上看球赛吗?

  恐怕大多数人是不能的。为什么呢?

  亚当斯密说了“ Man naturally desires, not only to be loved , but to be lovely. 人类天生又是渴望被爱,渴望受欢迎的。” 亚当斯密的lovely的定义和我们现代的定义不太一样,他指的lovely是指受尊重,被人热爱和喜欢。 此刻把孩子推到一边和妻子吵两句之后的你,心中是有一些懊悔的,因为在你的内心中,你也是渴望做个好丈夫好爸爸的,成为好丈夫好爸爸是你对自己得到爱受到尊重欢迎的定义之一。

  从古至今,我们人类对如何得到尊重的道路有两条。

  一条是恒古不变的有钱有名有权.

  我们总是认为如果更有钱有了更好的工作我们会更高兴,也是这样的心理因素之下,我们会关注喜欢明星,因为他们是最能展现有钱有名的代表。 对于有些人来说,明星的喜怒哀乐比身边人给自己产生的影响会更大。亚当斯密告诉追求这些世俗定义的成功没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如果我们过于追求这些而取代我们的灵魂,我们错误的判断了我们的无知,认为有钱有名有权可以带来幸福。

  亚当斯密指出了还有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成为一个聪明博学而且道德高尚的人。

  在当今每个角落遍布着追求名利,被各种财富神话激动又焦虑的人群 ,写下这句话,我自己都心虚。亚当斯密您老人家的社会可以安安心心的做高尚的绅士,可是让我成为聪明博学道德高尚之人就能有奶粉喝了吗?我辈仍是世俗名利之人,这题怎么破。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幻想过:如果我成为李孝利那样巨有钱,我会选择过什么样的理想生活呢?

  我可能会把陕西红富士换成美国加州大红果,可能会把居住环境换成风景更好更安静的地方,可能会请个专职司机而不用自己挤地铁。作为没钱人,我自己关于吃住行的想象力仅限于此。

  但

  我仍然会不满意自己的身体,仍然需要哼哧哼哧的去举铁深蹲,我不能用钱把我的肉割下来垫个假体;

  我仍然会对很多不懂的问题感到好奇,想去了解更多的知识,仍然必须要坚持学习更新认知,我不能用钱来武装自己无知的大脑;

  我仍然会有自闭倾向不喜社交,即使我可以去参加各种聚会,但我可能仍然认为是浪费时间,钱也交换不了小世界的精彩;

  我仍然会为和男神吵架烦恼,仍然需要去学会经营亲密关系和情感,钱也解决不了情感上的矛盾。

  当我看到亚当斯密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以及他对道德情操的定义时,我的困惑有些释然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到尊重成为欢迎的人,(how to be lovely ) ,转化为当代语言环境就是:

  ropriety - act appropriately . Behaving with propriety is the ability to conform to the expectations of those around us, and they in turn conform to our expectations. When we conform to such expectations, we allow those around us to trust us. That trust allows us to share our emotions with each other at the right level of intensity for the different rings of intimacy we inhabit. 简单来说就是恰当为人处世,遵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法则

  Emotional interaction - when I am suffering, you imagine being in my situation and feel some of my sadness. Talking to a rock or writing a letter to someone who will never see it is a way of tapping into Smith’s insight about strangers. 简单来说要有同理心,要明白“雪中送炭远强过锦上添花”的道理

  Little day to day joys, good humor and people in good spirits generally-bring out in us a good mood and a general feeling of happiness. 简单来说要有自己的每天小确幸

  那如何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呢?

  mith’s definition about virtue: prudence, justice, beneficence.

  rudence: taking care of himself and his reputation. The prudent man is sincere and honest , not a party animal, strives to be inoffensive. The prudent man always studies seriously and earnestly to understand whatever he professes to understand, and not merely to persuade other people that he understands it; and though his talents may not always be very brilliant, they are always perfectly genuine. 爱惜自己的羽毛,管理好自己

  Justice: not harming or hurting others. 不要伤害他人

  eneficence : define the rules by yourself as it varies. 要善待他人

  他的这些准则才是让我真正去解决我上面提到即使像李孝利那样有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啊。

  我的身体管理和无知求学只能通过不断要求自己prudence,不断精进;

  我不喜热闹喜欢小世界的精彩就是我对自己和他人的界限的为人处世界限;

  我的亲密关系管理和情感运营也是要不断练习justice和beneficence,从而提高自己的emotional interaction.

  我曾经设想过有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能让我们幸福这一生呢?读透这本书之后,我的答案是有的,它已经被亚当斯密在两百多年之前通过他的两本书(一个就是本文中提到的《道德情操论》,另外一个就是《国富论》)给我们讲的清清楚楚。 Russ 用经济学家的透彻告诉我们两句话:

  Love Locally, Trade globally.

  来自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我们在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中离开襁褓,踉踉跄跄的踏入社会,发现这个世界有两种状态,一个是充满爱意的世界,一个是充满标签和诱惑的世界。

  面包店给你面包吃,不是因为你饿就像父母一样给你食物,而是因为你拿钱去交换了他想要的利益。

  今天是一个平常的周二,并不是你妻子的生日,但你给她买束鲜花,并不是因为她昨天为了做了别的事情今天就要报答她,你做这些是仅仅是出自你对她的爱。

  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道理是:

  We imagine we would be happier if only we were richer or more famous or had a better job. Greed, ambition, and vanity are how Smith characterizes the vices that push us toward dissatisfaction with what we already have. By justice Smith means the virtue of not injuring or harming others. By prudence, Smith means the virtue of talking care of oneself using both foresight- looking down the road to assess the consequences of our action- and self control, the ability to give up something today in return for a greater gain in the future.

  我们今天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明天的结果铺路。 在追求幸福的道理上,没有一天是静止的。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读后感(四):那时候和这时候的亚当斯密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大人物和一番大道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我们这个专栏专门追踪当今世界的新思想,为什么突然说起亚当·斯密来了呢?今天我要说的,恰恰是从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理解亚当·斯密的这番理论。也许温故而知新,我们就能从中得到一点有关现代生活的启发。 当然,很惭愧,我并没有读过《道德情操论》的原文——两百多年前的英文我下不了那么大的功夫 ——我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读的是一本新书: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 An Unexpected Guide to Human Nature and Happiness ( 亚当·斯密如何改变你的人生:一个对人类本性和幸福的非常指南) 这本书作者 Russ Roberts,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员。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人人都知道,一个关键思想是“看不见的手”,奠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而《道德情操论》这本书虽然听说过的人很多,但真了解其思想的人很少。有些反对市场经济的人还说,你们不要以为有个“看不见的手”,人就都应该自私,别忘了亚当·斯密还写过《道德情操论》,强调人要有道德呢! 这番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经济学家熊比特还特意将之称为“亚当·斯密问题” ——人到底是应该响应看不见的手的号召,一心一意谋私利呢,还是应该响应《道德情操论》的号召,追求道德呢? Roberts 这本书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Roberts 说,亚当·斯密那个年代,人的接触范围小,主要都是跟熟人交往,《道德情操论》其实就是一本讲怎么跟熟人相处的书。而市场和看不见的手,那是陌生人之间的事情。面对具体的熟人就多谈谈道德,面对抽象的陌生人就多谈谈利益,这哪里矛盾了? 其实以我之见,《道德情操论》说的也是个人利益——只不过不是金钱利益。中国文化中的道德,孟子说要“舍生取义”,孔子说要“仁者爱人”,亚当·斯密的要求可比他们低得多!斯密绝对是个接地气的实在人,他没有追求超凡入圣,就是你我这些普通人之中的一个智者。 斯密承认人都是 self-interested,也就是自利的。注意这跟 selfish(自私)可是两个概念。自私是根本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自利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愿意帮助别人。比如说,如果我做出一点小牺牲就能对别人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尽管我是个自利的人,我仍然愿意做这样的牺牲。 事实上,“做个好人”,本来就是我的个人利益的一部分。 有人认为做好事是出于同情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们都有同情心,有时候同情心战胜了自利心,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诉求,我们就去做些好事。但亚当·斯密并不这么看。斯密认为同情心根本战胜不了自利心,自利永远都是第一位的。那么我为什么还想做个好人呢? 斯密说,因为我知道世界很大,而我自己很渺小。认识到这一点,我就会有一种想要获得荣誉的愿望——如果我毫无荣誉感,只顾自己特别自私,别人就会看不起我,这样的人生就没啥意思。 所以这其实就是个人利益,只不过我们的个人利益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别人对自己的“观感”,这么一个精神追求。更进一步,这个利益还可以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观感”——哪怕没有别人在场,我们可以自己有想象一个虚拟的人在看着自己做决定,而我们不想让这个虚拟的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看不起自己。 我们直接引用一句斯密的原话来总结,亚当·斯密这一套道德教导的出发点,就是: Man naturally desires, not only to be loved, but to be lovely——最后这个 lovely,不是今天说某个小女孩很可爱的意思,斯密那个时代的英语,lovely 的意思是“值得爱”。 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天生就不但希望被爱,而且希望自己是个值得爱的人。 作为中国人我想再次强调一下这跟孔孟之道的重大区别。孔孟之道要求我们“爱人”,而亚当·斯密研究我们怎么才能“被人爱”。这哪是什么道学家,这不就是一个经济学家在帮我们分析得失吗? 而且事实上,我们就从这个自利的目的出发,也能做出非常好的个人道德选择。 先来说说这个“值得爱”。比如如果你靠服用兴奋剂没被发现拿了个奥运金牌。观众爱你,但你心里明白自己并不值得爱。观众爱的是那个不用兴奋剂就能拿金牌的你,那个并不存在的你,那不是你。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可是你没有做。同样道理,别人对你拍马屁,名不副实的恭维,你也不值得。那么作为一个聪明人就应该明白,这样的爱不要也罢。 对聪明人来说,想要被爱,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值得爱的人。Roberts 举了个现代人容易理解的例子——我们为什么要帮老婆做家务?是为了追求老婆爱的回报吗?不是。我们是想当一个 lovely husband。 但是话说回来,不管聪不聪明,所有人都追求被爱。那么为什么有人要去做坏事呢?其实没人故意做坏事,做坏事的人是出于愚蠢 ——他们自己欺骗自己,给自己找个什么理由,说我这么做其实是在做好事。 “被爱”的一个方法是财富和名望。每个人都喜欢名人和富人,如果是那些既有钱又有名的人,我们更喜欢!哪怕这人品行不怎么样,只要他有名有钱,我们还是喜欢他,哪天他死了我们还能感到难过。谁收获的爱最多?当然是明星啊。 亚当·斯密当然认为追逐名利是不对的,但他的理由仍然是“自利”。 对明星们来说,获得名望、粉丝的爱戴,是他们的唯一乐趣。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摇滚明星已经很老了,粉丝也越来越少了,自己也没什么新作品,但是仍然在各地不停地演出,因为他们忘不了过去成名的生活。我们看国内有些老艺术家,年年春晚都出来,平时还要去选秀节目当评委,也不怕别人烦他,这样真的好吗? 而且名利就好像毒品一样,每次的剂量必须比上一次更大,你的野心才能获得新的满足。追逐名利其实是个恶性循环,并不快乐。 斯密的建议是因为名利的追求永无止境,干脆就不要加入这个游戏。 关键在于,亚当·斯密那个年代,工作都是非常辛苦的。一个充满名利野心的人如果拼命工作,其实很痛苦,没有多大乐趣。所以斯密对工作的态度的确有点矛盾——如果一个人有野心,加入名利的争夺,那对他自己其实没啥好处;可是根据“看不见的手”,财富积累又确实是因为每个人的野心才能得来。 而 Roberts 则说,这个矛盾在今天就不存在了。因为今天我们有大量自动化工具,工作本身并不痛苦,甚至充满乐趣!那么你为了名利而努力工作就没啥不好。所以 Roberts 的建议是只要你不把名利作为唯一目的去追求,也是可以的。亚当·斯密本人就很有名望,名望作为一个副产品是避免不了的,但我们不能专门追求名望。 但亚当·斯密说,热闹的富贵之外,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获得“被爱”。 这就是去追求智慧和美德。选择这条路,只有少数人能欣赏你,而且这种欣赏也不像明星粉丝那么狂热,但是这样难道不是更好吗?拥有智慧和美德,这才是真正的 lovely。 这第二条路应该怎么走呢?咱们下次再说。 |我的评论 注意,亚当·斯密这套道德说法,有个相当严密的逻辑结构: 人要追求自利 自利,就要被爱 被爱,还得值得爱 获得被爱,名利不是个好方法 好方法是智慧和美德。 一步一步是推导出来的!就好像数学理论一样,从一个最简单的公理出发,推出各个结论。 他不对你说教,他不跟你玩什么“动之以情”,他跟你讲理。 这就是一个理性人的道德,它自成体系!我们不应该拿两百年前的东西跟两千年前的东西比,但是亚当·斯密这套理论,比东一下西一下语录体的《论语》和《孟子》,是不是高级一些呢?这个特点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和学习吗? |由此得到 道德不是圣人强加给我们的教条。道德不是满足自己情感诉求的方法。道德,可以是一个理性人的自利选择。 今天我们借助Russ Roberts的书,继续说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这套理论,并非是像传统上的道学家那样“劝善”,或者占领一个什么道德制高点对人说教。斯密首先承认人是自利的,然后从个人利益出发,去推导这么一套道德选择,帮我们找到一个处世之道。 上次说到,我们的目标是既要“被爱”,又要做一个“值得爱”的人,用他那时候的英语,也就是lovely。 要让自己值得爱,一个最基本的功夫是你做事得符合一般的社交规范 —— 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是propriety,用现代英语说是appropriate,翻译成中文就是“得体”。 1.得体 这个“得体”,值得好好说说,这其实就是一个绅士跟身边熟人融洽相处的方法。尤其在今天,很多宅男一天到晚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爱社交,一旦非跟人接触不可,种种言行又不得体,既得罪人,又把自己搞得很被动。 什么叫得体呢?就是你做事最好能符合别人的社交预期。比如身边发生一个什么事情,一般人反应是大笑,你最好也是大笑;一般人如果是微笑,你最好也是微笑。如果身边人都在微笑而你却在大笑,这就叫不得体。当时社会没有那么多元化,人也没有那么宽容,人们希望大家反应一致。其实现代人也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心知别人不得体,但是懒得理他罢了。 所以绅士社交的基本要求是大家同步,同步了才能和谐。 亚当·斯密说,我们对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同步要求。比如说艺术欣赏方面的同步要求就没那么强—— 我喜欢赵本山你喜欢周立波,没问题,咱俩不至于因为个文化急眼。我们对同步要求比较高的,是感情方面:发生在我身上的悲剧,我希望你同情我;发生在我身上的好事儿,我希望你也跟我一起高兴。 但人的特点是跟别人一起高兴很容易,一起悲伤就比较困难。朋友参加比赛赢球了,我们就好像自己赢了球一样高兴。但朋友如果失业了或者考试没过,我们肯定不像他一样难受,否则一听说坏消息就特别难受日子没法过了。 据此,亚当·斯密提出,合理的社交方式,是跟人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大的坏事,和小的好事。你失业了自己很难受,跟朋友分享,朋友肯定不会像你一样难受,那么你为了跟他的感情同步,就会表现的得体一些,把自己的难受也降低一点 —— 这对我们改进情绪就很有好处。自己有个什么小喜事分享一下,让别人也高兴一下,很得体。 但是如果是得到一大笔奖金之类的大喜事,最好就别发朋友圈显摆了,因为这可能会引起别人嫉妒。另一方面,小的坏事儿,比如修车花了几百块钱之类,也不适合发朋友圈,因为你这点事儿别人根本不在乎! 做事得体,是我们值得爱和被人爱的第一步。 2.美德 更高的要求是“美德”。 亚当·斯密说,美德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谨慎(prudent)。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诚恳、老实、少说多做,千万不能高调张扬夸夸其谈,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不过亚当·斯密说的这是熟人社会。在现代社会要跟很多陌生人打交道,你不搞点自我推销也不行,所以Roberts说偶尔自夸几句也未尝不可—— 但是你不能言过其实,而且也不要抓住一切机会吹自己,那样只会引起别人反感,偶尔说几句,甚至有时候明明有机会自夸也不说,是最好的。 第二是正义(justice)。这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严格要求,非常简单,就是你不能伤害别人。 第三是仁慈(beneficence)。仁慈要求我们主动做些好事去帮助别人。跟正义相比,仁慈不是非黑即白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没有严格的理论,其实是一种艺术。比如我们是否应该给穷人捐款?捐,当然是好事儿。不捐,也有道理 —— 首先你已经交过税了,穷人的福利就是来自税收;其次直接给人钱未必是解决他的问题的最好办法。 在这三个美德之外,如果你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那你可以追求改变世界。 这就涉及到一个智慧。 3.改变世界 并不是非得变成乔布斯才能改变世界。说到这里我实在是太佩服亚当·斯密了,他两百年以前,就提出了一个特别有现代味道的概念:emergence —— 中文叫“涌现”现象。 如果你对这个概念不熟悉,没必要自责,这可是非线性科学的范畴,说的是复杂系统的自组织。我来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说Google这个词,我们都知道是个搜索引擎的名字 —— 是个名词,对吧?但是现在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就是把Google当动词用 —— 比如说“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那么请问,是谁第一个把Google当动词用的?是哪个英语国家的委员会宣布这种用法在语法上是合法的? 答案是没有人有这个权力单方面改变一个词的用法。是你也用我也用,大家一起,慢慢地就把这个新用法给习惯化了 —— 这就叫“涌现”。是我们一起改变了世界! 再比如说,一两百年前男人出门都会戴个帽子,尤其正式场合必须戴帽子,可是现在几乎没人戴帽子了 —— 这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是谁决定的?这也是一个涌现现象。 这就引出了一场天大的争论。 亚当·斯密,和后来的哈耶克,认为,真正的社会进步,必须是这种民间自组织出来的,涌现的结果。 但后世有很多学者,以及政治强人,就认为改变世界不能光靠涌现,也需要“看得见的手”去强力干预。这场争论实在太大,并非本文所能说清楚,今天暂且放下不提。 再把话说回来,亚当·斯密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改变世界呢?你不用干什么大事,只要从一言一行做起,见到别人做好事就给他鼓掌,见到坏事敢于站出来说话,这样无数个你一起,通过涌现的办法,就能改变世界。 亚当·斯密特别反感的,叫做“系统人” —— 用他自己发明的说法,就是man of system。这个“系统人”,跟我们今天说的“体制内的人”有点关系,但斯密主要说的是那种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自己有个宏大计划,想要对这个系统进行单方面改造的人。斯密认为这种人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他会被自己的大主意所迷惑,凡是不符合他的理论模型的信息他一律忽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模型可能是错的,而且任何政策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二个错误是他把所有人都视为执行自己计划的棋子。他以为自己只要是为了一个美好的目标,就可以随便摆弄别人。但人都是有自由意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梦想,你让别人老老实实当棋子按你的计划走,这本质上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说的这个改变世界的智慧,不是什么“做大事”的智慧,而恰恰是“不做大事”的智慧。 我们仔细想想,其实“涌现”这个理念,跟“自由市场”、“看不见的手”是一致的 —— 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就是所有人共同决定,根本不需要什么强人来指挥或者计划。 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涌现”、《道德情操论》、“看不见的手”、“理性人”,这些概念一脉相承,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理念! |我的评论 说到涌现,我马上就能想到一个好例子。有个2009年拍摄的国产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说有个女青年被拐卖到山区,她“多次自杀未遂后,被公婆的善良感动,决心以善报善,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最后还当上了代课老师。这个片的本意是赞美这种行为,当年在电影频道也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可是到了2019年,微博上突然掀起一番巨浪,无数的人痛批这个电影!你们拐卖妇女还“善良”了?逆来顺受还值得赞美了?这是赤裸裸的野蛮行为明白吗?! 这就是中国的进步。每一个参与批评那部电影的人,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中国,他们共同完成了一次涌现。从此之后,恐怕再也没人敢要求被拐卖妇女“以善报善”了,整个社会都会用更严厉的反应去对待拐卖。 亚当·斯密,肯定会赞赏这些网民。 本文最开始我说要讲一番大道理,其实亚当·斯密说的都是做人做事的小道理。 我们在中国受到的教育,总是指望强人来救中国,要么就干脆希望自己去当个强人 —— 可是强人又太容易犯大错,所以我们只好要求强人都是圣贤。 亚当·斯密说你没必要当什么圣贤。圣贤是靠不住的!他提出了一套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完全是利益推理出来的 —— 道德选择。 |由此得到 你只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好自己的小事儿,潜移默化之功,就能让社会真正地进步。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读后感(五):亚当·斯密能否教你获得快乐的秘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可能是全世界名气最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斯密写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一书,被翻译成无数文字,在世界各国大学的经济系中是必读书目之一。

  我第一次接触亚当·斯密,应该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我记得当时学校图书馆的墙上,有一副亚当·斯密的海报,海报的下面写着:每个人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

  实话实说,真正看过《国富论》全书的人,应该非常少。可能更少的人知道,亚当·斯密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叫做《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那么亚当·斯密为什么要写《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呢?《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有何区别?他们可以教给我们什么道理?

  就这些问题,我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Russ Roberts进行了一场非常有趣的对话。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些Russ Roberts。Roberts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研究员。他也是播客节目Econtalk的主持人。迄今为止,Econtalk已经做了500多期访谈录音节目。之前访谈的对象包括:米尔顿·弗里德曼,纳西姆·塔里布,约瑟夫·斯蒂格勒茨,约翰·博格尔等。

  Roberts出版过的著作有: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 An Unexpected Guide to Human Nature and Happiness;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 Parable of Possibility and Prosperity;The Invisible Heart: An Economic Romance; The Choice: A Fable of Free Trade and Protectionism等。

  我和Roberts的谈话,主要集中于他写的这本新书:《亚当·斯密如何能够改变你的生活》(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在这本书中,Roberts主要帮助广大读者朋友们更好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学到点什么。

  我首先问Roberts:亚当·斯密最为大众所知的是他写的《国富论》。但你的新书却基于他的另一本书《道德情操论》。为什么不选择《国富论》写一些普及性的作品?《道德情操论》有何特别之处?

  Roberts回答道,《国富论》的知名度要远高于《道德情操论》。他鼓励大家有空时可以去读一下《国富论》。当然,《国富论》是一本非常厚重的书,要全书读下来并不容易。

  相对来讲,《道德情操论》写的要比《国富论》晦涩难懂得多。《道德情操论》的篇幅要比《国富论》短很多,但是用的多是古英语。即使对于当今的英美读者来说,也不容易上手,更别说外国读者了。但在Roberts看来,《道德情操论》中论及的道理,以及如何获得快乐的方法,却十分精辟,都是金玉良言。因此他觉得有必要做点贡献,帮助此书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书中的要义。

  我问Roberts,《道德情操论》写于200多年前,当时的环境和当今世界差别相当大,包括政治形态,科技发展,信息传播等各方面。亚当·斯密根本不可能想象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形态。那么想从这样一本书中学习如何变得更加快乐,是否合适?

  Roberts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虽然亚当·斯密生活的年代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状态相差甚远,但同时有一样重要的东西没有变:那就是我们的人性。作为人类,我们的喜怒哀乐,欲望追求,以及自身的弱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购买最时髦的玩意,比如最新的Iphone,或者特斯拉汽车。而在亚当·斯密那个年代,大家都想购买一个最潮的怀表。因此亚当·斯密在书中提到,他观察到很多人都在互相攀比,买到比别人更新潮和好看的怀表。但即使是买了最精确的怀表,很多人还是在开会时迟到。更准确的怀表并没有让人变得更守时。

  在斯密的年代,大家也都追星。当时没有好莱坞,没有格莱美,也没有欧洲冠军联赛和NBA。但当时的大众也都很喜欢关注名人,就是那些皇室成员。大家喜欢关心这些名人的生活,八卦和桃色新闻,这一点和现在没任何两样。

  最后,更重要的一点,是人对于“快乐”的需求和理解。斯密在书中写到,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一个人需要受到别人的爱戴和喜欢。说到底,真正让人感到快乐的源泉,并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他能够得到的爱,尊重和关怀。这一点,在过去200多年始终没有变过。

  我向Roberts提出质疑:您在书中反复提及,金钱不能买来快乐。这个说法很多人不一定赞同。

  假设有一个年轻人告诉你,我现在每年挣20万元。如果可以挣到40万,我会变得双倍快乐。如果每年可以挣到100万,我会乐到天上去。您会如何说服这个年轻人,他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Roberts提到以下几点。首先,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这种规律在追求金钱这件事上也同样存在。就像吃一个巧克力冰激凌可以让人感觉很快乐,但如果连吃4~5个冰激凌的话,第二天起来可能就会发现肠胃不舒服了。

  其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热衷于追求金钱、权力和出名。这种追求本身可以理解,但如果一味追求这些东西,则会产生很多不健康的后果。更为健康的追求,是为社会和人类创造价值,同时实现财富和声名的增长。那样的追求更加健康,也更加让人有成就感。

  在Roberts看来,快乐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Happy,比如收到一份礼物,买了辆新车产生的快感。第二层含义更深,并不是简单的Happy,而是英语中的Contentment,Satisfaction和Serenity,翻译过来就是从坦然、充实、平静中获得的满足感。那种满足感并不是简单的多赚点钱就能轻易获得的。

  我向Roberts提出挑战:我们现在随便去书店搜一下,教大家如何变得更加快乐的书籍多如牛毛。亚当·斯密有什么资格教我们如何更加快乐?一般来说,如果想变得更健壮,我们会去向运动健将学习练肌肉的方法。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唱歌技巧,我们会像那些成名的歌星学习。照这个逻辑,我们应该像全世界最快乐的人学习如何快乐才对。有什么证据表明亚当·斯密在当年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Roberts谈到,这又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老实说,我不知道亚当·斯密有多快乐。斯密是遗腹子。他和母亲的关系非常好。斯密最好的朋友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这段友情对他来说意味非凡。

  但我想指出的一点是,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讨论“快乐”的书,说明这是一个受到众人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家都渴望过的更加快乐。

  当然,大家想通过读了一本书就获得快乐的真谛,是非常不现实的。无论多伟大的作者,无论多么神奇的书,都不可能在读者看了一遍以后就终生获得快乐。

  在斯密写的《道德情操论》中,他提到了两条获得快乐的路径。第一条是变得富有、有权和出名。这条路径最受大众的关注,最容易为大家理解。但在斯密看来,这是一条错误的路径。

  更正确的路径,是把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和善良,以此来获得快乐。在亚当·斯密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之源。

  我向Roberts提出,亚当·斯密一共写了两本书:《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这两本书宣扬的理念好像是互相矛盾的。

  在《国富论》中,斯密强调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天性。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能够为整个社会带来价值和福利。但同时,这种社会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基于自由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适者生存的条件。

  但是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指出,人考虑到自身的利益(Self-interested),并不等同于自私(Selfish)。我们也要考虑和关心别人的感受。我们应该为别人获得成功感到高兴。由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喜欢和尊重,因此我们不能把所有好处都留给自己。我们要懂得分享,并从分享中获得快乐。

  那么在您看来,这两本书宣扬的理念之间有没有自相矛盾之处?如何理解这种矛盾?

  Roberts回答:乍一看来,两本书确实有一定的矛盾之处。就像你说的,在《国富论》中斯密就指出,每个人天生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同时斯密也指出,这种源自追求自身利益产生的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但是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也指出,我们关心别人的安危,为别人的成功感到高兴,并不是因为我们都是大好人。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都希望得到爱、支持、理解和尊重。这是我们获得快乐的重要因素。为了让自己更加快乐,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喜欢”自己,我们也需要表现出无私、奉献和分享精神。“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人生态度,我们也可以这么考虑。大致上,我们可以把自己认识的人归入两大类:亲朋好友和陌生人。对于亲朋好友(包括至亲,闺蜜,世交等私密朋友圈)来说,我们更多的体现出自己“人性”的一面:无私,互助,分享,不算计。在和这些人交往时,我们会受到很多道德准则的约束,也就是《道德情操论》提倡的处事态度。

  另外那些人,我们可以把他们归入“陌生人”一类。和陌生人的交往,我们在更大程度上基于市场交换原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对他们肆意妄为,或者损人利己,但是我们只需要在守法的前提下遵守大众可以接受的交换原则:诚实,双方自愿,等价交换,等等。在这类交往中,《国富论》中提到的态度更加适合。

  举例来说,过去10多年,英美等国家对于贸易和投资出现不少新兴的思潮。其中的思潮之一,就是对贸易和投资附加道德条件。如果某国的出口产品行业有雇佣童工现象,或者有不良的人权记录,那么有些团体就会向政府施压减少或者禁止进口他们生产的鞋子或者衣服。还有一个被讨论的比较多的概念是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投资,即投资者只选择购买那些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公司股票。

  在Roberts看来,在和“陌生人”进行交易时附加上如此种种的道德要求不一定十分恰当。如果你购买了一双鞋,为孟加拉国的儿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那么这样的行为没有什么值得你不安的地方。同时Roberts也承认,这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他的观点不一定被每个人都接受,但是值得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我接着问Roberts,您在书中指出,我们获得快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讨得别人的好感。如果大家都喜欢你,那么你会更快乐。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习如何讨巧?这是一种能够学习的“技能”么?我们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快乐?

  Roberts的看法是,获得别人的好感,被别人尊重和爱戴,要远远比纸上说的复杂得多。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告诉身边的所有人他们长的好帅,他们好聪明,他们穿的衣服好美。你以为自己对每个人都充满赞誉,但你未必会受到他们的喜欢。所以说,即使是“讨巧”两字,也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并不是简单的“拍马屁”恭维别人。事实上,很多人即使到了六、七十岁,也未必掌握“讨巧”的技能,更别说小孩子了。与其老想着讨别人欢心,不如多花点时间想想如何提高自己,通过为社会产生价值来获得自己的满足感。

  我进一步追问Roberts,既然别人对你的评价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快乐程度,是不是只要目空一切,不在乎任何人的想法,啥都不Care,就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Roberts说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很多人会对别人说,或者表现出,我不在乎(I don't care)。但事实上,我们还是很在乎很多事的。我们不光在乎亲朋好友对自己的看法,甚至也受陌生人对自己的态度的影响。这是我们的人性决定的。

  我表示完全赞同Roberts的看法。事实上在我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时,也经历过类似的发现过程。比如在我十几、二十多岁时,曾经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自己什么都不在乎,啥都不Care。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发现自己越来越Care。我不光在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在乎网络上的陌生人。有时候收到充满敌意的留言和攻击,我会感到懊恼,甚至愤怒。如果收到陌生人的赞赏和感谢,我也会感到更快乐。

  Roberts深表同感。由于做Econtalk播客节目,他也经常收到各种评论和信件。他说在几年前,他曾经被一些网络键盘侠的谩骂攻击非常困扰。现在要好得多,但要说完全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照道理来说,这些网络谩骂或者攻击都来自于“陌生人”。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他们。甚至有些这种攻击是“水军”所写,或者是一个机器人所写。理性地讲,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在乎这些内容。但事实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此影响。

  我们的人性决定了,有时候即使一个陌生人的微笑,也能让我们那一天过的更加有精神。而如果不幸遇到一些“垃圾”,那则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心情,甚至睡不好觉。

  在节目的最后,我问Roberts,有什么建议或者留言送给中国的朋友们。

  Roberts说到,中国是一个让人兴奋的伟大国家。人们要么把中国捧上天空,或者把中国贬入地下。在我看来,中国和美国不存在竞争。中国比30年前更富裕,更强大,对于世界来讲是大大的好事,美国也可以从中获得益处。我觉得在未来的30年,将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发生。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些变化。

  后记

  和Russ Roberts的谈话让我感慨良多。

  如何获得更大的快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知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现在市面上的“鸡汤”实在是太多了,借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来说这个话题,可能又是一碗“鸡汤”而已。

  但就像Roberts在访谈节目中说的,指望通过读一本书,就理解快乐的真谛,是不现实的。在我看来,讨论“快乐”话题的价值,更多的在于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和冥想。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和看法,会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加不断变化。

  比如人能否从更多的财富获得快乐这个问题。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否认钱财能够给人带来的快感和愉悦。事实上,如果仔细想想Roberts提到的那个冰激凌的例子,就会发现其可能引起争议的地方。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你的身家位于1千万人民币和1亿人民币之间时,你应该算得上小康级别的中产。你可能可以在家里雇个女佣,买辆宝马,在海南安置一个度假屋。当你的净值继续上升,达到亿级别时,可能可以出行商务舱,开辆法拉利,在北上广市中心安置豪宅。随着你的净值不断上升,可以享受的生活内容也会不断升级。因此有更多的财富,并不是简单的从吃一个冰激凌到吃五个冰激凌的过程,更像吃了一个冰激凌,然后吃牛排,再吃鱼子酱这样的体验。

  当然,上面这个例子只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在物质享受层次上说明财富可以给人带来的愉悦程度,但它并没有考虑精神层面的快乐指数。如果得不到精神上的满足感,那么坐在大游艇里的金主也未必快乐。

  一个我们大家都不得不接受的“残酷”的事实就是,能够获得大富大贵的,只能是极少的一部分幸运儿。在上面这张表格中,财富级别每上升10倍,符合条件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在财富金字塔的顶端,这些幸运儿的幸运之处可能来自于他们所处的行业,某一个特殊时期,甚至是自己投胎的准度。在我和康奈尔大学的Robert Frank教授进行的专访中(请百度搜索:伍治坚+Robert Frank),我们也提到过这个问题。

  这就给其他99.999%的人提出了一个难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在财富、权力和出名之外,我们还能够追求什么让自己变得更快乐,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为自己感到自豪?

  很多人可能没有搞明白的是,区分我们不同人高下的,并不是他的财富净值,而是他追求财富的方法,以及由此做出的取舍。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讨论“快乐来源”最有意义的地方之一:如果仅以财富和权力作为标尺来衡量,那么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失败的。14亿中国人,其中99.9999%的人再有钱,也不可能有王健林和马云那么有钱。顺着这种逻辑,我们很容易陷入怨天尤人,庸人自扰的恶性循环。

  但聪明人也应该意识到,除了财富、权力和出名之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影响我们快乐程度的事情。我们的身体健康程度,我们和家人以及朋友的关系,我们做出的一些影响他人的善举,都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快乐程度,甚至是我们人生的意义。

  讨论“快乐的源泉”这个问题,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的过程。就像我在文中指出的,在十几、二十岁时,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在乎,我认为自己可以完全无视众人的眼光和评价。但随着我对自己越来越了解,我开始明白,“在乎”是我们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冷血的大魔头,也有很多他在乎的东西。对自己了解越深刻,我们也越可能获得更大的快乐。

  从坦然、充实和平静中获得满足感,这才是更加持久,更加有意义的真正快乐!

  想要获取更多信息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以下渠道。

  一、网络公开课

  (1)小乌龟资产配置:该课程适合想要完整学习金融投资知识的大学生和刚工作两三年的年轻读者,以及想要自己动手DIY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2)小乌龟学基金:适合对购买海外基金感兴趣的广大基民。每个星期,我们会挑选一支基金为大家做深度分析。

  二、投资书籍

  (1)《小乌龟投资智慧1: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

  (2)《小乌龟投资智慧2:投资丛林生存法则》

  参考资料:

  伍治坚和Russ Roberts对话录音

本文标题: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10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朱元璋全传:从乞丐到皇帝读后感1000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精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