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人信札》是一本由陈嘉映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9-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旅行人信札》精选点评:●轻松的读物,原来哲学家也能这么细说家常。作者走过的地方自己大多去过,只是他先行了三十余年,想到他写
《旅行人信札》是一本由陈嘉映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9-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旅行人信札》精选点评:
●轻松的读物,原来哲学家也能这么细说家常。作者走过的地方自己大多去过,只是他先行了三十余年,想到他写这些书信游记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于是读起来更增添了一番趣味。最有趣的是看他每次写信的落款地点,火车、甲板、山坡上、瀑布边、街边月光下,好像哪儿都能写字!
●旅行中带了这本书,火车上随意读着,偶尔看看行驶的窗外风景,品味着陈嘉映38年前写的游记,思考自己游历过的地方,对旅行对自己的人生多了一些领悟。
●旅行可以超越生活庸常吗?说到底是不行的,但旅行与闲暇却能使人在婆娑风物中激荡审美判断力,在自然的nature中返照到自己的nature;人的那些清澈澄明的片刻也同样得之于生命之在的“迷”或“关切”或“烦”,总之是源于毫无理由的“在”,说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迷与悟长流不居才更像生命的本来面目;即时通讯手段使人不用费力就可以将“自己”的东西发射出去,暗示一个轻而易举的“自己”,而书写则会让人意识到要让“自己”成型是需要费力的,成为一个语言的自己需要的创造力和感受力被现代人可悲的丢失了;一个无法书写的时代,一个即使书写也无人可寄阅的社会难道不是一个非人的社会吗
●生命我们有的是,挥霍一点吧!历时两月余,二十五封信札,将到而立之年,游遍半个中国,旅途艰苦却手不释书,让人钦佩。骊山下赌棋,初到成都登青城,夜上峨眉追落日,到桂林七星岩顶身际环游却见岩缝间一具成人尸骨游意全无,鼓浪屿三被兵阻,雁荡山身陷瀑布潭中,观黄山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与之共适,旅途漫漫。昨日白日依山尽,今日江河落日圆,一样落日,两般情调……人有时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出离他所处熟的环境,中止不断重复的话语,在寂寞中与自己交流,从沉默的方面把生活体会一遍。山长水长,终须情长。
●看了一肚子气。为啥大家都说好看,说旅行未见景点,说历史未见史料,说哲学除了个人感触并未见什么高深。一路絮絮叨叨车好难坐,人好多,各地人对自己如何如何,还有北京人的叉腰指点江山,看得完全没有舒心愉悦之感。虽然是私人书信可以随便抒发胸臆,然而抒发得我非常不喜欢。个人见解。
●生于上海长于北京的作者走了那么多地方,谁也看过不上,哪里都不喜欢,能入他法眼的少之又少。嫌陕西人丑成都人好看点又不正派广州人男女不分看福建小城中学生穿得比北京中学生还考究就说人家自命不凡……说到底本来就是家信,言语刻薄一点难免,这也是我总不愿意读这类作品的原因。写的倒是不错的。
●游记型随想随笔
●水长山长,终须情长。
●“站在青春的边缘,感觉到时间的离心力正在把人们抛出去,抛出动荡、冲击、炫目的人生中心,抛向安稳的常规生活。就是那种即将寂静下来的惜别之情吧”
●高一读,性情流露。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一):健壮之体魄
每当在求学求职的简历或征婚寻友的自我介绍上看到个人兴趣爱好是“旅游”或“旅行”,我便默默在内心吐槽,您是想展现自己爱玩呢还是爱花钱呢,难道还觉得我们处在旅行需凭个人能力的80年代吗?从目前的居住地去往另一个地方数天或数十天,依着攻略拍照打卡,只是不用工作然后花钱吃喝玩乐的度假,真的不能叫做爱好旅游。没有面对巨大未知及其带来的恐惧和勇气,而知道自己要住在哪儿、要吃哪家特色,看必看的风光,玩必玩的景点,只是生活的另一种按部就班。
所以读到这本80年代初环游中国的笔记,真的很羡慕。时点也好,正是国家和作者本人破土出苗之际,文字出人意料的清丽。有一个观点我是从陈嘉映的书里看来的,深以为然,就是哲学家一定要身体好、一定要健壮、一定要很多的阳光,不然他的身体承受不住他的思想。读到这本书,看到他自己如何动不动就狂走数小时甚至一夜,确实有个能当哲学家的好身体!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二):一掬山水一抹风月
古风行事写作的游记如红楼般处处“有诗为证”,读来既放松身心又能苦思明志。
将近而立的嘉映老师在肇庆暴雨中思希腊人承担痛苦而转化成生命力,庄周从心所适的畅达而出世; 在虎门夜海边忆少年时情窦开的柔弱,叹爱中自有的神伤何尝又不是隐匿着的生之欢欣;在温州叹所谓“教养”只是分割了人群,旋即在北雁荡雨夜爬山遇险得救;在与亲人在心中沟通读书心得时,严辞浮泛的感想远远不及三绝韦编的系统性学习思考结出的精神果实;在长江船旅上谈自己虽事哲学,但不明之事仍需切实体会和思考,再试图说话求真,不得懒惰冒充得道;也有在五老峰又累又困又冷又饿,明白地说内心脆弱裂变增生而瓦解了意志;在庐山之内念陶渊明心中真义是巨大人格在文化传统中循时势物理,糅合种种情感和追求的结果;而在庐山之外, 想真面目只能曾在其中才能辨识,迷离其间却也是体察Sorge烦恼与智慧联系的过程,道人生在世脱不开这个烦,思领悟在,寓身于万象,从而把万象保持在真如之中;在苏沪线上,望Einbildungskraft能穿透封锁,进入公共世界,建立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实在联系;最后在旅行结束之前的大海上,观自己的旅行为对前半生的巡礼检阅,虽有一事无成的沮丧感,却能在Natur中雀跃,感到情感不曾枯竭心灵一片纯真,继续秉持浩然正气,与平庸斗争。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三):说人话
读此书,感触很大。文字的摇曳多姿,字里行间透露的学识、修养与思考,让我对彼时那个年轻人,既钦且佩。这还是次要的。
那种随心所欲的写作姿态,从而表现于文字中的洒脱自然,最让我嫉妒。
自家有病自家知。我的文字,从小就有矫揉造作之弊,匠气太甚,属于文字中的末流,可能最适合作政治宣传用——空洞的激情,自以为是的文采,正对了氓夫愚妇们的口味。
如果说这辈子只留一篇文章传世,我会选《雨,以及装得像个人》,是日为少年的恋情所苦闷,酒饮正酣,又为豪雨所激,一腔郁愤无从发泄,喷涌成了那几百字。那一篇文,或者会稍稍少了些笨拙的雕琢与匠气。
忘了在哪儿看的,说写作时,最好悬想一对象,假作所有的文字都是为他写的,都是给他读的。有这样一个具体对象,文字才能有所感而发,有的放矢,不至漫无归依,或因为想讨好所有人而浓妆艳抹,反遮盖了本就不多的一点灵性。
《旅行人信扎》的好,有收信人,该是一大原因。
武术的套路是给一般庸手练的,写文章的好手也从不会依着什么范式规程,只信笔写来,怎么舒服怎么写,写到会心处,自己先畅爽起来。陈嘉映在山间石上、荒村野店之中写这些文字时,肯定不会想什么起笔陡起、收束有力,他只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的,写出来,给亲友看,如此而已。
做惯了语文试卷的人给我上面的话做归纳总结,大概会给戴上『写作学的自然主义』这种帽子:写东西不用训练,想怎么写怎么写,学太多技巧反是累赘。
这种交流上的误会,因为人类的自以为是,总是无法避免,所以我就再啰嗦两句。
文章写得好,有一个必要条件,是表达要准确。『准确』二字,说来简单,却殊难做到,非有大量的训练不可。新文化运动诸前辈提倡白话文时,说要『我手写我口』,『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做』,可是看看周围,有多少人能把一件事利利索索、干干净净地讲清楚?这需要细致的观察,丰富的词汇,正确(且不说严谨了)的逻辑;若要让听(或读)的人更方便理解、更容易接受,或者更有兴味容你把话说完,少不得又要加上些奇特的想象、丰富的学识、深入的思考……
我爱陈嘉映的《旅行人信扎》,就在于他具备了以上所有的素质(外加深厚的中西文化根柢)之后,还能自自然然地说话,说人话。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四):心向往之
每次旅游归来,我都不免会陷入几天的迷惘状态,好像韶光易逝、又得泯然众人。这种心境被陈嘉映老师在1981年春天两个月逆时针环游中国的旅途末尾精准地描述出来:
躺在铺位上,觉得轻松,从这两天的奔忙中喘定一口气。但不知为什么,当站在甲板上等待发动,当江风吹进舷窗,却有一种忧郁感;像什么呢?像我们站在青春的边缘,感觉到时间的离心力正在把人们抛出去,抛出动荡、冲击、炫目的人生中心,抛向安稳的常规生活。就是那种即将寂静下来的惜别之情吧。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感觉。
最初是翻转电台的某一期节目里推荐了这本书,推荐说可以从那个时代的记录看出,当时的中国各地差异是多么巨大,对比现在全世界的趋同,以及什么是真正的游历。可惜各大平台上一直没有电子版,直到去年 Bing 回国一趟终于捎来了一本暌违已久的纸质书。
几近40年前的风貌差异确实巨大,当时混乱的年代刚刚结束,陈嘉映老师出去旅游甚是洒脱,常常在徒步了一天入夜到达目的地之后才开始考虑如何过夜的问题,可以找一户人家安顿、午睡上一个半小时再走,也可以找来一块木板在山间尚未落成的一间小屋里在雷雨声中睡上一晚。
景色虽美,全书给我冲击最深的还是文字。漫长的旅途经过有魔力的文字萃取,使我仿佛也跟着环游了一圈中国。这就是我想要写出来的那种清晰准确又如朋友般亲切的东西。陈嘉映老师自叙道:
我总相信,写字和为人一样,不可制定出一种标准的风格。有人重错综玄深,有人喜巧思奇构,有人取款款交心的方式。至于我自己,则力求远避烂漫芜杂,做到质直准确干净。嗯,质直准确干净!但是陈老师你显然过谦了。。在第17封信记述的雁荡山之旅中,沿大锦溪直到大龙湫,路面平缓。待入谷纵深,山路一回,便见雁山盛景龙湫了。一面石壁高百九十米,围成一段圆弧,稍稍前倾,拦住去路。弧中心稍向后折,龙湫便从天而落。水势不小,被风一吹,忽如白沙缓展,忽如银蛇攒动,忽落潭心,其声清脆,忽落磐面,其声簌簌。倚巨石躺倒仰观,絮状白云在蓝天飘过,整壁欲倾,其势汹汹;绕道瀑后,则见一幕水帘,外透云天。如此景色,亦为他山之所罕见也。瀑东南向,若上午来,日光直射,想来又有另一番景象。今天没时间了,否则还要设法绕到石壁顶上去,看看是何模样。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五):难得好书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书了,新到手的书一口气给看完了,实在是欲罢不能。
本书是作者在1981年历时两月多游历祖国大江南北时寄给北京亲友的信件,除了记叙旅途见闻,主要还是记录触景所生之思。全书文风正如作者所言:「远避烂漫芜杂,做到质直准确干净」,寥寥数语,意境全出,非有深厚的古文根底不能如此。更兼作者贯通中西,泛观博览,每每能在记叙经历中化用古今中外之典,其巧思令人击节。当然全书最令人叹服的是作者贯穿全文的深沉之思,唯有此系统性的深思,此书方才超绝一般游记而可跻身经典,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记记所见所闻,发发感想,总是容易、轻松的,虽然记录也有精彩与否之分,感想也有深刻与否之分。但这些东西总代替不了系统艰苦的思考所生产的果实。」
作者贯通中西显然不止是流于文字、典故这样的表面。他是西哲大家,却深通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三昧,这不但体现在文中对古圣贤刚健伟岸、造福苍生、宁静淡泊的人格的推许,更在融会中西哲思的行文中。
例如过在成都武侯祠对诸葛亮高洁人格的推崇:
中国古人一向以胸怀大志为荣。卧龙闲散于山林间,天时地理人事,却无不了然在胸。这种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气概,让这几千年里人才辈出、国势不衰。如今,一面口说着「看穿」一面争些蝇头小利的且不去说他,实有才能的也过早「懂得了生活」,不知是真得了道还是简简单单地怕失败,胸无大志,不图进取,沾沾自喜于一点天赋的才能和琐碎的赞誉,仿佛古之大贤还不如他悟得到处穷的原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诸葛亮算得一个典范。当代的忠臣,只学得他的「一生谨慎」,却了无他「宁静以致远」的明慧。又论李冰父子:
李家父子的生平,可考据者无多,像曹雪芹一样,只留下作品让后人受用不尽。可以想见他们父子,才能盖世,精力过人,性情却甚恬淡。宏识远见,做着造福千秋万代的事业,只当是此生此世的应有之义义不闻吵吵嚷嚷着要「进人历史」。达此境界的,古今中外寥寥无几,足称圣贤了。谈到陶渊明、朱熹、李白、王阳明等人:
这些古人,性情遭遇虽各个不同,但其性情的深厚,却个个都是今人比不了的……旦凡卓越的诗人,心中自有相互冲突的情感、追求,面因了人格的巨大,始在特定的文化传统之中循当时的时势物理,把种种不同的情感追求统一在某种主调之中。深厚即由此而来。否则心从何处远,地因何事偏?本无远大抱负而一味闲适的诗人,写出田园诗来,自然就达不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深远境界。这是谈人,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他说:
粗粗一想,世界上好像只有欧洲文化和儒家文化以发奋图强为要旨,结果也只有这两批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昌盛不衰。人说东方的特点是阴柔,不知他们想起什么来了;反正近人所说的中国传统,往往只是被西方压垮的传统,甚至只是三十年来的反传统。不明历史,就把自己的阴柔投射到历史中,再软绵绵怀古一番。想想孟夫子的浩然之气,想想太史公笔下的游侠,想想曹孟德的横槊赋诗,想想唐太宗和李白,一个个何等刚健。我们若没有刚健之气,又怎能承接下中华的刚健文明?古时的太守们,出则攻城略地,治国安邦;退则花间月下,歌舞诗酒。李太白诗酒放荡,其实一生以政治为抱负,玄宗又焉知他没有治平之能?预见安史之乱,即是一证。即以玄宗本人论,既有雄才大略,又精通舞蹈音律。古今中外,其例甚蕃。曹孟德一世英雄,其诗其文,沧海日月为之动容;诸葛武侯功盖三分,前后出师表,老杜为之泪满襟。外域如伯利克里斯、凯撒、拿破仑和丘吉尔,皆武功其赫赫,文章其千古。从来优秀的民族、昌盛的时代,习文从政都融为体。而今文化同政治割裂久矣,于是二者均衰败不振。这是浅的,更见功力的是中西哲思的会通:
我虽事哲学,却不喜玄言。想不清说不清的事情是有的那我们就再去切实体会思考,再试着把话说明白,绝不敢拿了自己的懒惰去冒充得道。笼而统之的得道,的确用不着很费心,难的总是把实实在在的困惑理出一二头绪来。六合之外圣人存面不论,岂畏难哉?思的鹄的就是求真,六合之外,万相归一,怎么说都行,诚不再有真伪之辨。古之圣贤,与西人无异,惮尽思虑三绝韦编以求真,哪儿有像后来的小夫子那样,一个个悠哉闲哉就得了道的?我们讲道机深浅,西人讲真与伪,看似我们内在西人外在,其实不真何来深,不深何来真?失真的所谓深刻,不过是些诡辩之士的伎俩,用来吸引雅典的无知青年和我们今天的大学生们,因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大半还区分不出巧智和智慧,反倒常把智慧的清明认做平庸,特易为奇诡之见迷惑。游庐山时,结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典故阐发海德格尔的「Sorge」:
一座大山,就像一个人伟大的人格一样,当然只有离开一段距离才可得观其全貌,得观其外部的轮廓。但这个全貌就是庐山的真面目吗?我们必须曾在此山之中,勘踏过其中的草径,漱饮过其中的溪流,抚摸过其中的石和树,我们必须曾活在那里,才能真正看到,才能从外形看到实质。看,跳出来看,是一种回忆。惟曾在者能看。所谓看所谓认识,都是以身在事中为前提的。身在事中,说的还不是「体验」,体验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认识为归宿的,在却是迷,身在庐山中就是迷在庐山中。着迷才有关切。 Sorge这个词,本来译成「关切」要好些。不过熊先生译做「烦」,自有译做烦的好处。因为烦不从认识来而恰恰是从身在其中来,即从 Geworfenheit的关切来。而烦之为体认,就和抽象认识不同,而更近乎智慧。佛家说“烦恼即是菩提”,未必是我现在所想的这层意思,但我们似乎经常过分强调了智慧高远宁静的一面,而不曾悉心体察智慧和烦恼的联系。须知本真的生存并非通入方寸之间,也非遗凡尘而轻题。沦落于大千世界,自不免操持百业,逐人高低,就算收心得道,忘却营营,仍须要挺身立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说什么出世、无为,总还是在世,总还是无不为。人生在世,究竟脱不开这个烦。而烦之为烦,就因为人生总不是个定型的局面。今日了悟了,明朝复又执迷;或竟不如说,不着迷就没有了悟。人生之谜因此就不似一个方程,求出了根就可以摆在那里。思领悟在,并不断领悟在;思跳不到存在之外去作结论,反倒执意寓形宇内,寓身于万象,从而把万象保持在真如境界之中。佩服佩服。
只感慨自己看到这本书太晚,若在高中,或许还能早早做些文化功底的积累,不过当下也许是理解陈老师感慨的最好时机,毕竟写这些信札时的陈老师也同我一样,正「站在青春的边缘,感觉到时间的离心力正在把人们抛出去,抛出动荡、冲击、炫目的人生中心,抛向安稳的常规生活。就是那种即将寂静下来的惜别之情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