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5-03 20:29: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由张维迎著作,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5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经济学原理》精选点评:●前面四-五章还好,后面没前面写得好。首先,通篇来看,边际xx的这些概念和函数分析比较分散,没有综合归纳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锦集

  《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由张维迎著作,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5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原理》精选点评:

  ●前面四-五章还好,后面没前面写得好。 首先,通篇来看,边际xx的这些概念和函数分析比较分散,没有综合归纳性讲解,这个使读者有点混乱,尤其是小白的我。反垄断法那里更是过于片面和负面,缺乏有力的理据。还有关于消费投资出口恒等式的否定,我也认为缺乏理据,作者只是简单否定带过。对纳什均衡的经济学上的解释更是无语...

  ●观点立场都抛开不谈。作为一个教材。张维迎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通过本书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在这方面一贯非常有特长。

  ●好书,好书。

  ●复习一下

  ●生动有趣好理解

  ●没有了办公

  ●学过新古典后应该读一读,有对主流的批判,加进了许多案例,以及扩展了如偏好,约束的范围,有点像主流模型的非主流解释,没有新的理论,企业家管理,诺斯,一般书介绍的少。总体感觉广而全,逻辑清晰,但失于逻辑推导,有些解释或许太偏颇

  ●抛开书中经济学纷杂的定理和公式,本书对我最大的价值是让我意识到凯恩斯主义是心照不宣共同狂欢的泡沫,而奥地利学派的主张是不讨人喜欢的真相。

  ●有新东西,但每周二被张维迎自由主义那一套说服的,都会在第二天被戴锦华一巴掌打回来,骨子里是万劫不复的左派知识分子,我已慢慢接受这个悲剧

  ●终于读完了,浮光掠影,权是入门了! 经济学原理的介绍与解读,除了科斯的理论让我大为恼火、有几个地方因我才力不及没搞明白之外,确实受益匪浅,颇值重读。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一):既然是经济学原理,为何要讲人类史和经济史?

  张维迎先生是我很向往的北大国发院的创院灵魂人物之一,可是怎么写经济学教材写了和经济学本身无关的人类史和经济史的内容,作为其它学科的通识教材还算可以,勉强过关,可是如果当作经济学专业的教材,那就要让人失望了,感觉对当代经济学的范式理解还及不上格里高利曼昆,更不用说和斯蒂格利茨、阿西莫格鲁这样的大牛比较了。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二):市场学派的宣言

  作为国内一线的经济学家,张维迎一直是坚定地站在市场学派的立场上,杨小凯、张维迎、刘胜军们一直与林毅夫们在各种场合争辩,然而,中国市场化的道路还是在行进中不断犹疑,市场也一直在不停地给政府干预擦屁股和背黑锅。

  原本以为这和列位经济学家喜欢出的评论书籍一样,虽然也对名字有所迟疑,但还是收了。拿到一看,竟然真的是一本教材!好吧,离在学校学习也已经年,倒是可以复习基础知识了,特别是此书发表了很多作者自己的观点,可以说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同时直接表示了对凯恩斯学说的反对意见。

  经济学早已进入数学时代。而张维迎明确提出,数学本来是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但现在经济学却有变成数学奴隶的危险。保罗克鲁格曼说过去一百多年,经济学是沿着数学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的确如此,如果不能建模不能用数学证明的则被忽略。而事实上,所有的模型都是在假定的绝对条件下进行的,而真正的市场是不可能有这种完美条件的。“数学固然要用,但使用数学是为了研究经济学,而不是为了让经济学去迎合数学。经济学要真正进步,一定不能被数学所束缚。”此话甚为有理。

  贴现率和贴现因子的概念引用到生活中,我自己正经历了从贴现率小到贴现率变大的转变,所以现在更注重享受当下。

  “民主和自由相比,首先是手段。民主的目的就是保证自由,如果民主变成了侵害自由的 手段,那么民主就没有任何价值了。”这句话把自由和民主的关系阐述得到位精辟,也使人容易明白为什么最民主的美国会把自由看得比民主更重要。

  社会功利主义试图通过加总个人效用得到社会福利函数,而效用是不可加总的。这大概就是我们经常觉得自身感受和官方数据不符的原因之一。

  对于吉芬商品存在与否,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不存在吉芬商品,但没有严格证明这个命题。另一些学者认为存在吉芬商品,但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吉芬商品。个人并不认可吉芬商品的理论,因为觉得吉芬商品的现象其实是可以从消费者偏好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作出解释的。

  此书特别强调了企业家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利润就是对企业家付出的回报。企业家是创新的主要动力。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企业家将只在那些有替代性保护手段的领域从事创新。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环境对于企业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恰恰是我们的企业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产权明晰,市场谈判的结果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有效,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补贴或者收税,而是清楚界定、严格产权保护。

  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增的。企业家精神是否能得到有效发挥,关键取决于制度环境。最根本的制度是产权制度和商业自由。只有对私人产权予以充分保护,人们有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由,企业家才有激励去投资、去创业、去创新,经济才可能发展起来。

  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法,第一种,公开市场操作,央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第二种,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第三种,调整再贴现率。第四种,其他手段,包括调整准备金利率,常备借贷便利SLF,给特定的商业银行或者大公司设立一种贷款,央行可以通过这种贷款直接增加货币供给量。

  作者非常推崇奥地利学派,认为要用结构化的思维看待经济,结构比增长更重要;谨慎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因为人为永远比不上市场,容易适得其反。

  不用考试而读教材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三):阅读几章《经济学原理》的记录

  计算机相关学科出身,以前也修过家族企业管理和宏经的课程,对于经济学模模糊糊有些印象,但是始终不明白经济学在干嘛,为什么需要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经济学在研究什么,经济学对于人类社会为什么有帮助。

  张维迎老师的这本书开头第一章就让我明白经济学在干嘛,(以下凭借印象写对自己触动最深的记忆深刻的点哈)书里面讲了经济学的四个作用,语言都非常平实朴素,还讲了经济学是社科的一部分?而社科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人的一切,瞬间让我把眼光从程序员的技术研究转到人的相关研究上,这个研究视角的转换十分有趣。

  第二章我记得讲了鲁滨逊在孤岛上的生活,一个人的生产、消费和投资,在没有交换的背景下的生活。这章触动比较深的是作者讲解了鲁滨逊的财富积累的过程——每天采摘20个椰子,消费10个椰子,剩下10个作为存储,然后几天之后存储了足够的椰子,就花费一两天时间不采摘椰子,而是生产更便于采摘椰子的工具,以后每天就可以采摘30个椰子了。在没有交换的背景下,一个人的财富就是这样累积起来的。另一个触动点是作者讲到真实世界中的经济也是这样好起来的,让我明白了“经济”其实也就是椰子,也就是可消费品,给了我一个清晰的定义,而不是虚无缥缈人云亦云的“经济”。

  第三章讲了鲁滨逊在交换情况下的生活,引入了“星期五”这个野人。这章记忆比较深的是生产可行性边界,交换能够让这条生产可行性边界往外扩展,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而且交换能够促进分工,大家只需要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然后拿去交换就可以了,于己于人都有利。而且专业化工作能够促进创新,做得多了就知道要怎样去提高效率,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另一个触动点是比较优势——假设A国和B国都生产C产品和D产品,A国一天能产出30个C产品和30个D产品,B国一天只能产出10个C产品和20个D产品,从效率上来看B国哪方面都比不过A国,但是B国生产D产品的机会成本是0.5个C产品,A国生产D产品的机会成本是1个C产品。因此B国可以全力生产D产品,A国全力生产C产品,然后B国拿D产品去跟A国换C产品,假设交换比例1:1,换完之后B国有20个C产品,A国有10个C产品和20个D产品,B国产出了更多的C产品,A国也没有亏!但是事实上B国只生产D产品,极为需要C产品,因此交换的时候A国会压低交换比例,D产品兑换C产品的比例压到1.5:1,这样子20个D产品兑换13.3个C产品,最后B国有13.3个C产品,A国有16.7个C产品和20个D产品,这是在不交换的情况下达不到的生产成果!B国全力生产C产品也只能生产10个,A国也只能生产30个C或者30个D,哪里有现在这么多。思考一下原因,发现是大家都生产自己最擅长的,生产尽可能多的商品,然后交换完之后大家都好。

  后面几章就没有细看了,粗略挑了一两章比较感兴趣的,比如垄断与竞争,知道了垄断与竞争的区别不是看市场占有率,也没办法明确究竟属于哪个市场,而是看有没有政策上的倾斜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再去细看这本书,我觉得有时间的话推导一下全书的公式,形成一个脉络,积累一些基础知识,应该还挺有帮助的。我在网易蜗牛读书上看的,春节这几天想看完还办了个七天会员hhh,感觉蜗牛的排版做得挺不错的,比较简洁。

  这本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其他参考书籍,其中《创新者的窘境》想去看看,但一直找不到电子版,无论是在蜗牛上还是微信读书,亦或是多看阅读等等,都没找到。开学了有时间再去图书馆翻翻。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四):屁股决定脑袋-不要脑臀分离!

  真是屁股决定脑袋啊。人家的屁股是利润的屁股,我们只是一个要素,赚取利润的要素(我再次提醒所有读者,99.9%的人是这种要素,希望你们不要脑臀分离)。我妈一个月没有一天休息,15个夜班,12小时工作制,工作是包装袋子,一个月才3200。像我妈这样的农民工不计其数。他们没有周末周日,从来不知道旅游是什么。相比于这样的农民工,996还真是福报啊!这“所谓的”经济学家还说不够自由?还说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会损害劳动者利益是“没有足够的证据”?难道像18世纪欧洲,上童工才足够自由,才算证据是吧?

  接着就胡说了:最自由的是保姆行业,你看保姆一年年工资涨的很大嘛!张经济学家,您刚刚前面不是画人口红利的图了吗?没见工资涨啊?你咋不说?非要挑出来一个小众的行业来说你的胡话?哦哦,我明白了,还不够自由啊!童工还没上呢!

  为什么有的人得病就只能等死,用这本书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因为治疗这种人,不对,治疗这种要素,不能获取利润,没有收益。这种人就应该死,无差别曲线嘛。

  真是太无语了,这就是经济学家?我一个非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学生都能看出来很多的谎言,完全不顾逻辑,这真是惊呆我了,要知道,逻辑对自然科学是最重要的。什么贫富差距在市场发达地区比较小,在市场落后地区反而强。以此论证市场越充分,贫富差距越小。这因果成立吗?我只想问一句:这因果成立吗?你咋不把全国前10的富翁来算一个贫富差距,把其他人算一个贫富差距。然后告诉所有人,贫富差距的原因是:你不是前10的富翁。

  关于社会的总福利,就是总剩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就是期望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的面积(我可以告诉大家这面积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福利。我们的福利是什么?期望。期望是什么?是幻想。换句话说:我们的福利不是实物和实际的服务,而是一张画的大饼)。哈哈。我忍不住笑了出来。无法理解。就像我不能理解需求曲线为什么会下降一样。我想用一台电脑,这是我的需求,仅因为价格高了,我的需求就没有了,所以,需求曲线是下降趋势。我不觉得我的需求消失了。但是我的确没有消费能力了。我隐约觉得,但我无法证明。现在的社会制度,根本没有使得社会的总产品和总服务最大化。最大化的是什么?是利润!

  再次回到我们的点:起码这本经济学是为 “利润” 服务的,然后我就要再次提醒所有的读者。我们99.9%的人是要素,利润和我们没关系,我们只是赚取利润的要素。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五):反思新古典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丑化了市场经济

  张维迎:

  我今天讲的问题是“反思经济学”。也就是说,我要对教科书当中的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提出一些批评。我们知道对于经济学的批评并不新鲜。过去的一个批评是,认为主流经济学美化了市场,因为为了证明市场的有效性,主流经济学家做了很多假设,而这些假设都不现实,不成立。我的批评则刚好相反,我认为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不是美化了市场,而是丑化了市场。市场的有效运行根本不需要经济学的那些假设。用了这些假设,人们就会用假设的现实性评价市场,这就败坏了市场的名声。

  打个比方,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子,一个画家给她画画,这个画家是凭着自己的想象画,画出来的像一只漂亮的猴子,但说这就是那个女子。人们就开始针对这幅画像纷纷议论。有一些人认为,尽管不完全像,但大体上是对的,毕竟鼻子在眼睛下面,嘴巴在鼻子下面。然后,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为这幅画像辩解,同时不断修改这幅画,以使其更接近女子的真实相貌。这是谁做的事情?就是芝加哥学派做的,像米尔顿·弗里德曼这些人,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另一些人做的则完全相反。他们根本不知道女子长成什么模样,只是根据画像就说这个女子长得太丑了,于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整容方案,根据这些方案对女子进行整容手术,结果越整越丑,然后又不断提出新的整容方案。这就是市场干预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做的事情。他们认为,市场并不满足经济学的假设,所以市场不可能像经济学证明的那么有效,所以政府必须干预。

  我现在提出另外一种思路:既然这幅画很不像,我们能不能画一幅新的画呢?这就是经济学范式的转变。

  1经济学的本来面目

  几年前,世界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席卷全球。危机发生后,有人认为自由市场又失败了,甚至说,2009年以后将是社会主义拯救资本主义,尽管是开玩笑,还是反映了重要问题。政府干预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其政策依据来自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

  回顾历史,上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发生一场大争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没有可能?以米塞斯、哈耶克为代表的一方,即所谓的奥地利学派,认为不可行,因为它没有办法解决经济核算问题;但是以兰格为代表的另一方,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可行的,而且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模型证明了它能够解决计算问题。许多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在争论中站在兰格一边,而不是米塞斯和哈耶克这一边。包括像萨缪尔森这样的经济学家,在1947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里,也认为,从理论上讲,兰格是对的。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教科书里的主流经济学,本来是为了证明市场的有效性而发展出来,为什么变成了反市场的理论?

  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著作中,经济学是研究发展和变化的。但是现在的主流经济学框架里面,不研究经济发展和变化,而是研究市场怎么通过价格机制达到均衡。问题或许就出在这里。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国家怎么能变得富裕,人们生活怎么能得到改善。要理解过去两百年的人类发展和未来发展,亚当·斯密的增长模型是最有用的。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靠什么?靠分工。分工后,劳动熟练程度会提高;人们转移工序的时间减少;每个人只做每一件事,容易改进技术,发明新机器。分工受到什么影响呢?亚当·斯密特别强调了市场和市场规模。没有市场,每个人只能自给自足,分工是不可能的。进一步,劳动分工的深度受到市场规模的制约。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细;分工越细,技术进步越快;技术进步越快,财富的增长越快;增加的财富反过来又扩大市场规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这就是亚当·斯密的基本理论框架,它能够解释为什么全球化导致过去两百多年的经济大发展,为什么中国过去三十年发展如此之快。由于有全球市场,中国企业可以做更细的分工,每一件产品都可以大规模生产。比如可乐吸管,义乌一家企业供应世界的70%,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亚当·斯密的理论总结起来有两个,一个是分工理论,一个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但是非常遗憾,自《国富论》发表100多年后,经济学就开始慢慢走得有些偏。大概从1870年代开始,主流理论放弃了亚当·斯密研究的发展、分工、技术进步,转而关注市场均衡和财富的分配。这样一种模式,简单地定义为新古典经济学,也就是现在主流经济学的模板。这个模板出了问题,则在它上面所做的研究都是扭曲的。

  2主流经济学的谬误

  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也叫新古典经济学,按数学语言讲,核心内容就是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即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市场交易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这个结论依赖于很多假设,这些假设主要包括:

  首先,每个人是同等且完全理性的。完全理性在亚当·斯密那里是没有的,亚当·斯密只认为人干事是有目的的,他没有假定人有很高的计算能力。到马歇尔开始,认为人会深思熟虑。最后发展到现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普通人的计算能力相当于计算机。

  其次,经济活动没有外部性——意思是你做任何事,后果全部由你承担,不影响他人。

  第三,技术、资源、偏好是已知的。这个社会有什么可用的技术大家都知道,企业在可用的、可知的技术中作选择。

  第四,规模报酬是递减的,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这和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是冲突的,因为分工专业化会带来技术进步,带来规模报酬递增。

  第五,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信息是所有人共享的。

  第六,竞争是充分的、完全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无数个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每个人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在给定的价格下决定卖多少、买多少,而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最后,所有的变化都是外生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根据最优化方法,证明了市场在帕累托意义上有效。也就是说,在这个状态下,除非有人受损,不可能有任何人再得到好处。在这个过程中,亚当·斯密最关心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问题被抛弃了,只剩下均衡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

  因为市场的有效性是在这些假设上证明的,而在现实中,几乎所有这些假设条件都不满足,所以,一个自然的推论是市场会失灵,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才能恢复市场的有效性。这样,本来要证明“看不见的手”有效性的理论,变成了反市场的理论。

  具体来讲,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有几个理由:

  第一,外部性。有效市场理论假设不存在外部性。如果有外部性(公共产品是也可以归结为外部性的一种),市场就失灵了。第二,垄断。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才是帕累托有效的,如果完全竞争达不到——而且现实中确实不可能达到,市场就会失灵,需要反垄断政策来矫正。第三,信息不对称。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实际上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市场会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但以上每一个理由都不成立!

  3外部性:政府要给靓女补贴?

  外部性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来的,他想协调一个问题,即技术进步和“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分裂。在亚当·斯密的著作里,一方面是分工、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因此有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是市场的自我调节。马歇尔认为,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可以同时存在,但需要用外部性概念来协调。

  马歇尔的接班人叫庇古,在这个概念基础上提出政府干预的理论。他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厂商给其他厂商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需付出代价的损失,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厂商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依靠市场不能解决这种扭曲,必须通过政府干预解决。类似地,如果厂家不能获得自己产品的所有边际价值,就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市场竞争也不能达到社会最优。这样,一个产业如果存在负的外部经济,政府应该征税;如果存在正的外部经济,政府应该补贴。通过税收或补贴,政府可以矫正市场失灵,帮助实现帕累托效率。

  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正部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根据外部性理论,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听任人们在市场上自由竞争,技术进步就会太慢。

  但这一推论与现实不符。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是技术进步。十九世纪前,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不超过0.05%,意味着每1500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但是过去200年,技术进步率达到1.5%,是过去的30倍,意味着每50年人均收入就可以翻一番。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技术进步才如此快速。

  因此,没有理由说,由于技术进步有外部性,所以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技术进步就不会出现。外部性理论把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贡献说成是市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真是荒唐之至。

  有外部性是不是一定需要政府干预?不一定。打个比方,女孩子打扮得漂亮一点,有正外部性,因为旁人也可以从她的漂亮的打扮中得到愉悦。按新古典理论,经济学家会告诉你,由于有外部性,这个人选择的化妆水平一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所以政府应该该补贴她。这很荒唐。现实中可以看到,没有政府补贴化妆品,女孩子们都打扮得很漂亮,甚至有些过度。不能因为理论上认定个人边际收益不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就导出政府应该干预市场的结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和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都认为,外部性问题,包括环境污染问题,本质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楚。政府要做的是界定产权。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我们只能用市场的办法才能解决它。经验也表明,世界上搞计划经济的国家环境破坏都比较严重,搞市场经济的国家污染相对比较少一些。气候交易未来可能是很重要的市场。

  所以说,外部性不一定构成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

  4反垄断法反对的,恰恰是竞争本身

  垄断这个概念在英文里出现,最初特指政府赋予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特权,例如国王特许东印度公司经营东印度的贸易航线,其他企业不准与其竞争,这就叫垄断。所以说,一开始垄断的名声就不太好。

  后来,经济学家把垄断沿用到市场结构分析中。比如,因为有规模经济,先进入的企业可以占很大的市场,就会形成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而如果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小,对价格没有影响力,就叫完全竞争。按主流经济学理论,市场有效性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基础上的。现实中,完全竞争难以达到,所以需要政府反垄断。美国很早就有反托拉斯法,中国2007年也通过了自己的反垄断法。

  关于反垄断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这么说的:一个垄断者,价格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的。那意味着你有市场影响力,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价格制定者。根据企业最优决策法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现在,由于你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导致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由此产生了效率损失,所以要反垄断措施纠正。例如美国政府曾起诉微软垄断,要拆分它;对一些大企业如美铝、IBM等等,美国政府都做过反垄断制裁。

  对照现实,这是很奇怪的逻辑。因为真正的市场,面临的是有没有这种产品的区别,而不是假定已经有这种产品的情况下,怎么定价的问题。比方说,微软作为软件企业,它的产品价格不可能等于边际成本。在微软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你要他按照边际成本定价,这是很荒唐的一件事。

  在新古典理论里,价格是外部给企业的一个参数,必须接受它,这样才叫完全竞争。但在现实中,价格是企业竞争的基本手段。好比企业做广告,就是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或传递有关产品的信息,使需求曲线更倾斜一点;还有价格歧视,同一产品对不同的人要价不同,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按照反垄断的逻辑,这也是不允许的。但这些都是企业竞争的基本手段。可以说,反垄断法反对的,恰恰是市场竞争本身。

  对反垄断法的实际效果,经济学家Armentanono在1972年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没有案例能够支持它。简单地说,企业合并之后,价格普遍降低了;反过来,政府强令拆分的,价格普遍提高了。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企业合并后,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这个节约的成本一部分可以让利给消费者。所以反垄断法对消费者不一定有好处。

  新古典理论的“完全竞争”,其实是没有竞争。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说得很清楚,如果每个企业都是“完全竞争者”,没有利润,没有资金从事研发,是不可能有技术进步的。企业之所以搞研发,就是希望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产品或专利,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开发新产品,申请专利,采取特殊的定价策略,广告策略,并购投资等等,都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垄断要反,但应该反的是政府用强力施加的垄断,即政府只允许一部分人经营、不允许其他人进入的政策,而不是市场上自发形成的高占有率。历史上看,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持续统治市场。不管是微软,还是英特尔,如果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者定价太高,早晚会垮台。IBM原来很牛气,后来被戴尔、惠普打倒了。微软占软件平台70%、80%的份额,但是它不敢松懈,就像比尔·盖茨讲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就是竞争的压力。竞争程度不能按市场上有多少个企业衡量,而要看有没有自由准入。

  如果有企业采取侵犯别人权利的办法去竞争,政府一定要管。但这是产权的保护问题,与反垄断无关,采取这种不正当竞争的可能是很小的企业。在这个前提之下,不要限制企业的规模,也不要认为企业数量越多,竞争越激烈。衡量垄断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政府的政策保护,与企业大小无关。

  回头看反垄断法的后果是什么?很可能变成落后企业反对先进企业的工具。有些企业竞争不过别人了,就起诉别人。像现在,任何两个企业并购都要由商务部批准——例如生产电饭煲企业并购还要商务部批准,是很荒唐的。

  5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是一双隐形的眼睛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完全的。一个推论就是,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就需要政府去监管企业。“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市场失灵甚至消失”,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罗夫的“旧车市场”理论,食品安全检查,药监局,馒头办公室等等,都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

  听起来蛮有道理。牛奶有三聚氰胺,消费者怎么知道呢?如果政府不管,我们不都喝了有毒的奶吗?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低估了市场的力量。新古典经济学只知道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没有看到市场还是一双隐性的眼睛——声誉机制。长期看,市场竞争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声誉良好的企业,欺骗无知的人并不是最好的竞争策略。企业有积极性提供信息,消费者也有积极性获取信息。从这个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学有很多矛盾,比如依据反垄断理论,企业做广告会增强市场支配力量,属于垄断行为,但另一方面,它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树立品牌,恰恰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很多情况下,是政府干预导致了市场信誉机制的失灵。简单地说,如果什么都要政府审批,企业不会在乎自己的声誉好坏。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讨好消费者,但是,如果能不能进入这个行业、能不能卖这个产品由政府说了算的话,企业就会去讨好政府官员。讨好政府官员比讨好消费者更容易,因为消费者很多,政府官员是少数人。

  打个比方,卖房子时,如果要讨好消费者,200套房子要讨好200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三到四个人,你要讨好七八百人。但如果是政府官员审批的话,一个处长,你只要保证送上三套房子就行了。由此不难理解:政府部门获得审批的权力,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往往是腐败机会的滋生。事实上,许多政府审批名为规范市场,实为官员寻租。

  6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不要反感大企业

  现实中,没有完全竞争,信息也不对称,市场如何运作?超市里卖的矿泉水,消费者不认识它的企业老板,更不认识它的员工,为什么敢喝?如果把它的商标去掉,你还敢喝吗?相信大部分人不敢。原因在于,企业是一个声誉机制,承载着一系列连带责任。有了连带责任,才能建立信任。简单来说,某组织有一个名字,这个组织的人之间就存在连带责任。没有名字,就没有连带责任。

  如果按主流经济学的定义,完全竞争的市场由无数个原子式的小企业组成。但在这样的市场上,信任是建立不起来的。每个人一个名字大家记不住,所有人都叫一个名字也不行。所以,在多数行业中,最后往往形成几个大品牌,这样消费者可以记住它们,相信它们。因此,我们不要反感大企业。没有它们,市场经济不可能有效运行。

  在企业内部,承担连带责任更精细。简单地说,什么叫老板?就是对所有的员工承担连带责任的人。假如你是一个餐馆老板,你的员工菜没洗干净,客人吃了拉肚子,谁负责?是你。你不能说我不在场,我不负责。作为老板,你不仅要对所有员工的过错承担责任,还要对上游供应链上的厂家承担连带责任。譬如一个牛奶企业,奶源不是你生产,饲料不是你生产,但是牛奶中检测出三聚氰氨,不论是谁加进去的,你都要承担责任。有能力承担这种连带责任的,就是品牌企业。一个企业有多大的能力承担责任,就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如果你没有能力为他人承担责任,就做个体户,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当然也不可能赚大钱。

  从这个角度理解,一个行业只有几家大企业不是坏事。亚当·斯密反感大企业,他曾提到,大企业老板们凑在一块肯定是想坑害消费者。实际上,没有大企业,就不可能有大范围的市场。科斯把企业理解为市场的替代物,认为市场交易成本太高,需要企业替代市场,这个观点可能有问题。企业不是市场的替代物,而是市场本身的运行方式。正是企业的存在,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如果没有企业,信任关系建立不起来,我们就不会买牛奶喝。自己养奶牛太贵,就不喝牛奶,喝稀饭——这就是自给自足,不存在市场了。

  因为信息不对称,要求政府干预,或者针对大企业制订反垄断法,都是不合理的。市场中,由于存在声誉机制,使我们可以跟陌生人合作,交易各种各样的产品。企业的品牌和市场的信任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因为这个原因,人为地限制企业规模是不对的,那其实是在破坏市场秩序,破坏市场的有效性。

  7埋葬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理论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依据。人们接受它,首先是因为无知——就是说,由于人的本性使然,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很肤浅。第二是利益问题,有了这个理论,一些人可以拿国家的钱去投资,政府可以名正言顺地制造通货膨胀。

  现在流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三架马车”理论,颠覆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它认为GDP等于消费加投资加净出口。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可以是私人企业投资,也可以是国有企业投资;净出口就是出口减去进口。根据这个概念,要想增加GDP,或者靠增加消费,或者靠增加投资,或者靠增加净出口。出口不行了,就增加投资;投资不行了,就促进消费。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这么描述的。

  “三架马车”作为一个恒等式,没错。但用它来解释经济增长,就犯了大错。

  人们之所以创造GDP,是为了消费。但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我们不是为了消费去创造GDP,而是为了增加GDP才刺激消费。我们制定8%、9%的增长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拼命刺激消费。消费本来是目的,现在变成了手段。例如2009年金融危机时,汽车销售不好,就补贴汽车;家电销售不好,就补贴家电……为了追求GDP而消费,目标和手段完全颠倒了。

  再看投资。为什么要投资?因为投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未来的消费。今天投资1块钱,明天可以回报比1块更多。如果不这样,投资就是浪费,不值得进行。但看一看我们现在,投资是为什么?为了增加总需求(或者说为了增加就业),投资与效率毫无关系。如果不考虑创造价值,只是为了增加GDP,创造就业机会,办法有很多。让1000万人当小偷,然后再让1000万人当警察抓小偷。这2000万人都有工作了,但有什么意义呢?

  接着看净出口。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200多年前就指出,贸易是互惠的,所以自由贸易创造财富。这才是我们需要贸易的原因。但现在的宏观经济学家不这样认为,他们回到了重商主义时代,认为只有出口大于进口才能增加财富。比如,一个国家出口100万,进口90万,出口大于进口,贸易对GDP贡献是正的。如果一个国家出口1000万,进口1100万,出口小于进口,贸易对GDP的贡献就是负的。这不是很荒唐吗?现在,每到金融危机之后,所有国家就想办法限制进口增加出口,搞贸易保护主义,结果是两败俱伤。

  还有储蓄问题。我们常说,经济要发展,要增加投资。投资哪儿来?靠储蓄。但是凯恩斯主义理论说,储蓄是坏事,花钱是好事,还把它表述为“合成谬误”现象。个体的善不等于总体的善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用到储蓄上就不合适。凯恩斯理论其实是一个经济波动理论,我们却把它变成了经济发展理论。

  8新古典理论的矛盾与缺陷

  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人很多,包括凯恩斯本人,但它的生命力很强,为什么?因为它形式上太完美,让人着迷,所有毛病和缺陷都被认为是可以原谅的。

  过去100多年,主流经济学的各种创新都没能摆脱新古典理论的范式。经济学家做了大量努力,包括提出经济增长理论,无论是内生还是外生的,想把增长问题放进去,但就是放不进去。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进步,这显而易见,但技术进步哪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不知道,所以生产率的提高被称为“剩余”。新近出现的内生增长理论要好一些,涉及人力资源投入和知识储量的自我积累,但还不够,因为不是所有投入都有成果。日本的研发费用占GDP的3%,在发达国家里最高,但过去二十年经济停滞不前。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论,解释生产率是怎么提高的。

  好的经济学应该是个统一体。过去的新古典经济学不研究发展,所以出现了发展经济学;又因为过去的经济学主要研究均衡,没办法解释经济周期,所以又出现了宏观经济学。就这样,经济学出现了四分五裂的景象。

  有人想为新古典理论辩护,不断修补它,例如芝加哥学派。但由于他们的观点建立在新古典理论的范式上,难免爱屋及乌。比如弗里德曼认为,理论是否正确和假设没有关系,不需要限制假设,甚至越不现实的假设,越是好理论。这有点强词夺理了。应该说,如果理论的假设和现实偏差太大,即使预测对,也不一定是好理论,可能是因为“瞎猫碰上死耗子”。

  芝加哥学派是在新古典主义的框架下为市场辩护,所以经常出现矛盾,比如他们对反垄断法的看法就前后不一致。1960年代前,芝加哥学派坚决支持《反垄断法》,认为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才是有效的。1980年代后,他们态度开始改变。这是因为上篇提到的Armentanono的论文中提出的问题没法解决。最后他们提出政府失灵理论,对抗市场失灵理论。结果变成了一个经验问题:政府会失灵,市场也会失灵,就看谁的失灵更多。这就是逻辑不一致,对市场支持不彻底,所以不能决定谁输谁赢。

  经济学有这么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受数学应用的束缚。数学本来是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但现在,经济学几乎变成了数学的奴隶。所有经济问题都以数学上可处理来设定,如果数学上不能处理,就避而不谈。亚当·斯密的分工交易、规模经济等重要理论,经济学家们放弃了,只剩下均衡,就是因为数学上没办法处理分工和技术进步。企业家这么重要,应该说是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推动力,但在主流经济学中看不到企业家的身影,也是因为没办法用数学来模型化企业家的决策。

  保罗·克鲁格曼说“经济学是沿着数学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这是一针见血。现在很多人写经济论文,你问他为什么那么假设,他说不这样假设数学上没法处理。这就是本末倒置,削足适履。用数学是为了研究经济学,而不是让经济学去迎合数学。经济学要真正进步,一定要放下数学这个包袱。

  9经济学的曙光

  经济学是不是一塌糊涂,没希望了?曙光还是有的。要理解市场,不得不说奥地利学派。我认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是目前为止对市场经济理解最透彻、最正确的经济学说。根据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市场是个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态均衡;市场是企业家不断创造和利用新信息,发现和获得盈利的协调过程;证明市场的有效性根本不需要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

  1929年大危机,只有两个人预测到,就是米塞斯和哈耶克,他们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要理解经济周期,不读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是不行的。他也因为经济周期理论获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预测到的也主要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如国际清算银行研究部主任William White等人。

  奥地利学派不需要假定信息完全、对称。相反,它认为正因为信息不对称,我们才需要市场经济。信息在企业家脑子里,在每个人脑子里,它是主观的,任何中央计划机关都不可能收集到。好比苹果公司决定生产i-Pad,如果你不让他去做,这个信息就是没有的。这个信息只有在市场过程当中才显现,计划经济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在奥地利学派经济理论中,“别针工厂”与“看不见的手”之间没有矛盾,技术进步与竞争之间没矛盾。竞争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量;反过来,技术进步也是企业竞争的手段。技术进步在市场经济下是内生的,亚当·斯密2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理论家直到最近才重新提出了一个内生增长理论,重新发现了新大陆。企业为什么要创造新产品——例如,原来有很多种矿泉水,为什么还要出一个新品牌;原来已经有笔记本电脑,为什么要生产iPad?因为这是企业的竞争手段。有人说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与“看不见的手”不相容,那是在古典经济学里按数学证明的均衡理论中才存在的矛盾,在奥地利学派里没有。

  外部性、不完全竞争、非对称信息,都不会成为破坏市场的力量。它们是市场运行的方式,也是市场存在的理由。说它们是市场的运行方式,是因为如果没有市场,这些外部性和非对称信息本身就不存在(如没有分工,就没有产品信息的不对称);说它们是市场存在的理由,是因为许多市场机制(如品牌)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发展出来的。政府的干预——不让企业家发挥作用,不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自主性,才是破坏市场的主要力量。任何阻碍企业家自发创新的政策,本质上都是计划经济。

  市场真正的破坏力量在哪里?在政府对市场没有约束的干预。像柳传志、张瑞敏这样的企业家,成天在市场摸爬滚打,未来投资什么、生产什么,还需要一天生意都没做过的发改委官员来指导,这不是很可笑吗?政府制定的所谓“产业政策”,基本没有成功的。如彩电行业,1990年代国家支持的“定点企业”都垮了,现在风光的品牌企业没有一个是产业政策扶持起来的。联想是政府扶持的吗?腾讯公司是吗?都不是。让产业政策指导企业家投资就像让瞎子引路,一个人也许视力不好,看东西不是很清楚,但如果你让一个瞎子领一个视力不好的人往前走,结果只会更糟糕。

  10研究范式的转变

  搞学术研究的人喜欢读最新的文献,隐含的假设是:科学总是往前走的,今天的理论比昨天的理论更正确。其实这不对,科学也可能倒退。举个例子,日心说不是哥白尼最早提出的。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就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作圆周运动,但他的理论不被人接受。托勒密的地心说长期统治人类的思想,直到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日心说才被接受。

  经济学也是这样。凯恩斯理论出现在亚当·斯密理论160多年后,难道就比亚当·斯密理论正确吗?不一定。

  1930年代,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争论中,大部分新古典经济学家站在支持计划经济的一边,只有奥地利学派坚决反对计划经济。最后,到1990年苏东计划经济彻底崩溃,才证明了他们的正确。不过,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并不是说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它的价值。像“地心说”,之前被认为是对的,它确实可以解释很多人们日常观察到的现象,对于指导农民种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用于指导航海、指导宇宙空间旅行,就会发生误导。同样,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对我们理解供求如何影响价格、价格如何影响资源配置,以及对我们预测政府管制价格的后果(如短缺、排队、走后门、腐败),是有价值的,但它没有办法指导我们如何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做出取舍。

  科学发展最大的阻碍可能是科学家本身。受过严格现代经济学训练的人,接受新的学术范式很难,所以理论体系变革不容易。不过,既然新古典理论的体系、模板有这么多问题,我们应该想一想,未来经济学研究应该向何处去。

  经济学的走向非常重要,因为人的思想决定人的命运。有一种思想,就会有相应的行为。希特勒相信日尔曼民族的优越性,所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人相信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更好,所以有了苏联、朝鲜等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人的冲突并非全是利益冲突,还有理念冲突。许多看似利益冲突的东西实际上是理念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全是利益冲突,雇主和雇员、农民和工人、干部和普通老百姓,都只能通过斗争解决问题,这社会就真的没希望了。阶级斗争学说就是这样,它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你死我活的利益冲突,结果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米塞斯说,“社会问题是社会学术状态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社会学说,就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仅仅从利益的角度理解社会是有偏颇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我们的无知引起的。如果我们相信,减少无知可以减少冲突,人类的明天就永远有希望。

  在经济学过去20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学家做的贡献并不多。如果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未来发生大的转型,中国经济学家也许有机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标题: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76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时光知味读后感精选好了。至此,如所有人的愿,老死不相往来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