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鼓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03 09:41: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8

《雨鼓》是一本由[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莱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页数:3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雨鼓》精选点评:●是我不太喜欢的风格,但的确称得上佳作。卡达莱是在从现代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再造;从侵略者的角度

雨鼓的读后感大全

  《雨鼓》是一本由[阿尔巴尼亚] 伊斯梅尔·卡达莱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页数:3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雨鼓》精选点评:

  ●是我不太喜欢的风格,但的确称得上佳作。卡达莱是在从现代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再造;从侵略者的角度来展现被侵略者。战争中没有胜利,每个人都是牺牲品;经过漫长的僵持,到了最后,胜败只能寄于上天,这本身就是一篇悲情史诗。《雨鼓》通篇讲奥斯曼土耳其攻打阿尔巴尼亚,其实只是借古喻今。600年过去,战场上的痛苦呻吟,地道里的低声啜泣,和那一声声代表着希望或绝望的雨鼓声,仍然回响在耳畔。富于反战色彩的复调书写,消解了我这样的读者对中世纪欧亚战争史的陌生。剩下的是身临其境般的切肤体验。

  ●#書友集推书# @書友集 《雨鼓》的深度与文学性远超《金字塔》。《金字塔》中的比喻太过明显,几乎只要换个人名就可以无缝对接苏联,而《雨鼓》就深邃得多。虽是站在被侵略方的角度,作者的侧重落在侵略者的方面。故事没有一味纠结于战争的残酷,或是抗战伟光正,从人性出发论证侵略失败的原因。

  ●这可能是卡达莱的真实水准,远超后期流亡法国写的那些小说。

  ●从战争中战败一方的诸多片段,来探讨人性问题。

  ●丧鼓为入侵者自身而鸣,荣誉被托付给苍穹的祈祷浇灭。

  ●很精彩的,对背景知识需要有一点了解。

  ●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是冷兵器还是现代战争,死亡都是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味道

  ●非常精彩。对战争的描述以及军需总管的两次谈话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对于梦幻现实游刃有余的编制和人物细节描写令人惊叹,流离失所的家园故土,巴尔干横陈的帝国与宗教破灭之梦,赞翻译赞赞赞

  ●战争啊,不过是以荣誉为名的绞肉机,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一败涂地,哪有什么胜利者哦。不紧不慢的叙述很特别,不是紧张的扣人心弦,而是平缓的扣人心弦。

  《雨鼓》读后感(一):雨鼓

  虚构的攻城史,奥斯曼帝国围陷一座阿尔巴尼亚孤城数月终铩羽。但这决不是一个歌颂英雄或民众勇气的故事,远不是一个讲述智谋或坚忍不拔的故事,它是一个混合了绝望、失败、虚空的拷问及批判。战争的本质只是统治者的更迭和底层兵卒无穷尽的牺牲,除此以外什么也得不到。就像作者说的,现世已经如同统治阶级根植在意识层面的、云上的观念投射的阴影。你如何消灭一个阴影?视生命如草芥的将军在后方观看,被发往前方的人直入地狱。被烧、被刺、被掷下城墙、被炮弹击中、被埋于地道。书中详尽地描述了几次攻城场面,冷兵器时代的弓箭、云梯、破城机、焦油伴随着兵卒的嘶吼与血肉破裂之声,黑云压顶、黑城矗立、黑土炽烈。过于真实和细致的描写几乎让我不忍再看下去了。攻破或撤退,无论怎样都尽早来临吧,至少可以结束这前仆后继的死亡。

  书主要以奥斯曼的进攻角度展开,每章开头插入守城的士兵的独白。一边因久攻不破而焦灼败坏,一边因囿困而恐惧绝望。奥斯曼的帕夏、史官、军需官陆续出场,作为侵略者的软弱同冷酷都被传达,持有邪恶立场的一方中的众人,依然是悲情人物,被命运操控而灭亡。他们的失败惨烈但死亡也让人同情,战争之殇被一次又一次地传达,事中人付出生命,事外人徒有叹息,而未来之人总是选择重复。

  《雨鼓》读后感(二):雨鼓——不是反战的雨鼓而是人性的雨鼓

  很多人对《雨鼓》的解读都是立足于反战、反专制,甚至译者都把它与1968年布拉格之春联系到一起,但是我觉得作者真正想写的是人性。

  对于这场战争的双方,作者并没有持立场而是几乎以一种完全中立的态度去记录,这和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态度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奥斯曼帝国这个'“入侵者”,作者并没有从道义上进行鞭挞,甚至在奥斯曼军队使用“渴杀”、“生物武器”之类现代的我们认为是“反人类”的手段的时候,作者的叙事都是平静中立而不带感情色彩的。作者更多表现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被携裹进战争这个食人机器中的无奈与抗争,帕夏也好,工程师、建造师也好,普通士兵也好,被围的阿尔巴尼亚人也好,他们面对命运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无论胜负成败他们都是英雄。

  几千年来无数普通人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没有像英雄一样留下姓名,他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他们只是在人生这条崎岖的路上奋力前行,过这我们看来有些苟且的生活,但是这正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他们每天都面临各种问题,他们每天都要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坚持到终点的都应该配的上我们的掌声。

  想到一句我很喜欢的歌词:“生与死之间,哪个才是真的勇敢”,把它送给每一个与命运抗争的普通人。

  《雨鼓》读后感(三):雨鼓或是丧钟

  有很多时候我也在思考,自己看书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亦或者这本书太吸引人了。

  23万字的小说,大概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翻译的很流畅,故事本身也没什么佶屈聱牙的地方。

  雨鼓是土耳其军中用来提醒大家下雨的鼓声,这个传统来自何处已无法考证,大约是源自蒙古。而书名叫雨鼓,大概是因为这场战争就取决于一场秋雨的降落时间,来的早,攻城战只能宣告失败,来的晚了,城池唾手可得。

  作者是个阿尔巴尼亚人,记录的是许多年前,阿尔巴尼亚先贤抵御奥斯曼土耳其入侵者的故事。串起故事的是土耳其军队的随行史官,借用他的眼睛,全方位的描述了酷烈的战争进程,从侵略者的角度讲述故事,而不是从正义的一方(有点刁钻),然而作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描摹敌人的若干或光明正大,或阴损卑鄙的攻城手段。

  土耳其人白色的帐篷绵延数里,遮盖了大地,战争由此拉开序幕,一开始便是一场强攻,继而是隧道战,紧接着又因为粮草被切断,在军需官的主导下,上万土耳其军人开始盲目的牺牲,他们爬上工程梯,跃上城墙,紧接着又以更快的速度坠落下来,人们无畏而无知的死去,仅仅因为军需官需要空出几千人的口粮,好养活这只孤悬在外,脱离给养的军队。

  土耳其人四处劫掠,俘获女囚,因此被阿尔巴尼亚军队四处伏击,伤亡惨重,他们因为找到了通向城内供水的水渠,彻夜狂欢,结果被突袭,损失惨重。低落的士气像瘟疫一样传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牢骚,厌战情绪越来越大。

  而无能的土耳其首领帕夏为了安抚或者宣泄这种厌战情绪,随手抓了两个间谍,砍掉了。这两个人或许只是好奇,然而居上位者根本不在乎,他只在乎人们看到或者想看到什么。

  最后甚至技穷实施了生化战,往城中抛洒染病的活体生物,结果收效甚微,酷日仍旧在折磨守城人,城池能否拿下,取决于城中的人在干渴中还能支撑多久,但秋雨终究还是近了,帕夏的末日也近了,如果战场失利,等待他的就是一场流放。

  雨鼓声终究在夜里响起,雨落打在帐篷上,沙沙作响,敲响了帕夏的丧钟,他服毒自尽。灵柩被送返都城,而此时,大军也将转向西方,征服东方的罗马,攻打拜占庭在欧洲最后的顽隅,君士坦丁堡。

  一场战役落下尾声,但正如军需官所说,明年春天将有两倍的军队前来此地,继续围城,如果再次失败,那苏丹就会派来三倍的军队,甚至御驾亲征。

  战争的阴云依旧笼罩巴尔干。

  唏嘘。

  《雨鼓》读后感(四):雨鼓的命运

  这本小说一气呵成的看完,我觉得该写点评论,但从什么角度呢,想几点说几点

  1.这部小说的基调,是以一种现代的反战文学的视角描绘的一场古代战争的全景。欧洲的传统文学里,本来充斥着对骑士精神的赞颂,即使是雨果托尔斯泰,依然会激情澎湃的描绘战争的全景,讴歌战争中的英雄。而这本小说中的战争,没有一骑当千的猛将,没有算无遗策的军师,而是一桩无趣的工程,每个人都是战场里的一颗螺丝钉,各司其职投向战场。作者通过军需大臣的言语,反复强调了不会被史官记载在史书上,但对战争必不可少的各种细节。小说中的史学家,思考的重点却是想出最贴切的比喻。古代史学家记录的战争,与真实的战争,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刻意在小说中展现其区别。

  比如奥斯曼军队的各种仪式,风俗,都会以史官,士兵,军需官,帕夏,守城方的视角给出评价。

  2.小说的主角。我认为这部小说的主角,并不是花大量篇幅的帕夏,史官,军需官,也不是以第一人称出现的守城的战士,而是 斯坎德培。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反抗奥斯曼帝国的民族英雄,他在小说里从头到尾没有正面出现过一次,但在小说中的影响无处不在。这场战争因斯坎培德抵抗奥斯曼而起,他设计隐藏城堡的水渠,打击威尼斯而切断敌军的粮草,当水渠被敌军找到时,他毅然夜袭。全书观点的精髓是军需总管与史官的两场谈话,军需总管也以斯坎德培为例子。阿尔巴尼亚的历史乏善可陈,一战之后才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值得书写的历史英雄也就斯坎德培了。军需总管和史官长谈时,讨论如何毁灭一个民族,一个民族有哪些无法被战争屠杀毁灭。斯坎德培凝聚起阿尔巴尼亚民众反抗奥斯曼,这个壮举无论成败,塑造了阿尔巴尼亚的民族意识。

  3.命运。小说讲述了一场失败的攻城战,开篇就有预兆,帕夏的结局早已注定。小说中人物的命运都反戏剧,开战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抱负盘算,但诗人未能写出诗篇,在第一次攻城战里,他就达成了与荷马最大的共同点,眼睛瞎了。

  火炮师铸造的大炮,未能摧毁城门,却在关键时刻,击中友军导致功败垂成。

  加里尼新兵没有死于敌人的刀剑下,却在投放带疫病的动物时,割伤了自己的手。

  建筑师苦心研究城池的结构,但他主导的坑道战被识破,试图切断城市的供水渠也一直徒劳无功,反而不如一匹饥渴的马的直觉有效。

  4.胜败。小说里奥斯曼大军的这次攻城战失败了,但结尾提到建筑师被调任参与围攻君士坦丁堡,从首都传来了苏丹定的口号“罗马!”。奥斯曼帝国的全胜时期还未到来。斯坎德培死去后,阿尔巴尼亚最终还是被奥斯曼征服。至于试图从小说中找到反专制,信仰自由之类的就算了。奥斯曼帝国征服东欧的那段时期,东欧的封建领主对农民的压榨比奥斯曼人凶狠多了,所以东欧面对对奥斯曼的进攻大多望风而降。

  拉长历史的尺度,被围攻的阿尔巴尼亚今天已经复兴,奥斯曼帝国早已分崩离析。

  书中医生提到围攻阿勒颇时使用的伎俩,而今天的新闻里阿勒颇依然进行围城战,也许这才是这本小说里最大的现实意义。

  《雨鼓》读后感(五):一场战争的多声部复调

  看惯了把战争场面描绘得山呼海啸、气势恢宏的历史小说后,再来看卡达莱这部《雨鼓》可谓是耳目一新。这次读者不是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视角俯视金戈铁马攻城拔寨,而是跟着性格各异的随军士官的双眼,从多个不同角度去审视一场战争的细部。在卡达莱的描述里,战争似乎失去了悲壮的史诗感,代之以更加人性化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15世纪中,世界上最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德拉二世派兵远征东欧小国阿尔巴尼亚,与当时阿尔巴尼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对阵(注:历史上二者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无往不胜的奥斯曼帝国在斯坎德培身上遭受了重重挫折,最终在他因病逝世之后才得以征服阿尔巴尼亚)。《雨鼓》以这场战争的初期为背景,从图尔桑帕夏率第一批大军来到边境要塞扎营开始。小说每一章以一名阿尔巴尼亚军官的口吻作序,其后则把镜头对准了奥斯曼远征军的阵营,主要集中在统帅图尔桑帕夏、史官雷切比和军需总管等几人身上,由他们带领读者进入一场攻城战中错综复杂的各路事务。

  统领万军的帕夏,并非我们所熟悉的威风八面大将军形象,一开场他就深陷政治泥潭,迫不得已接受带兵攻打这个难啃的山地小国的任务,取得此战的胜利是他自救的唯一途径。整篇小说中他极少露出自得之意,为庙堂之忧和敌城久攻不破而困扰重重。他与军委会成员的会议描写,也是本书的出彩之处,每次会议上分歧不断的官员们为私利明争暗夺,我们看到的是决策者的犹疑和不得不伪装出的魄力。史官雷切比本身地位低微,但身负记载史实的重任,他的角色体现了小人物在战争中的无力感和恐惧。与位高权重又观点邪异的军需总管的交往使雷切比对过往历史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这也进一步置疑了战争本身的权威。

  文笔诡谲的卡达莱写起攻城场面来也不失大家风范,与传统的战场叙事不同,他把重点更多放在隐匿的局部,放大了不光彩的暗斑:云梯上笨拙地移动着、尚未遇敌就逃跑或掉下来的士兵,挖掘地道的诡计被识破后白白阵亡在地下的小队,操作失误炸伤己方战士的炮弹,气急败坏地向失误的铸炮师寻仇的将领,劫掠和买卖女奴的市场规则,阴损卑鄙的投毒策略……这一切更像是为了使我们认清战争的残酷和无奈,个人的懦弱、人心的险恶不会被大场面的气势遮盖。卡达莱既没有让自己沉湎于血腥的惨状和叵测的人性,也没有自以为是地指点江山,在多个人物和场景上来回切换的叙述线索巨细靡遗地道出了宏微两面。

  最终,虽然土耳其人成功切断了被围困的孤城赖以为生的水道,却迎来一场救阿尔巴尼亚人于危难之际的雨,图尔桑帕夏绝望自杀。小说在此戛然而止,没有关于战争结局的后续。

  阿尔巴尼亚的伊斯梅尔·卡达莱是他祖国最著名的作家,曾因击败多个声名显赫的大作家而获得2005年的布克国际文学奖扬名世界。1990年他流亡法国,后来用法语写作。但这部《雨鼓》是以他的母语写成的。许多读过卡达莱作品的读者,都认为《雨鼓》比他后期的法语作品更能展示出他的写作水准。历史专业出身的卡达莱写起小说来几乎不离老本行,包括他的代表作《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等,都是历史题材,还写过架构与中国历史的《长城》和以埃及为背景的《金字塔》。国内直到最近几年才系统地翻译、出版卡达莱的小说(他同时也是位名声响亮的诗人,但他的诗歌还没有汉化),要接近这位未来很有可能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标题: 雨鼓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58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识别渣男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当成渣男写在基因里的食谱——关于饮食、基因与文化的思考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