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4-29 19:21: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艺术哲学》是一本由(法)丹纳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5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艺术哲学》精选点评:●丹纳太老旧了,不是特别看下去(内容感觉也并不是特别多(?(叫艺术史吧更合适点●妙不可言

艺术哲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哲学》是一本由(法)丹纳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5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哲学》精选点评:

  ●丹纳太老旧了,不是特别看下去(内容感觉也并不是特别多(?(叫艺术史吧更合适点

  ●妙不可言

  ●然而有备而来的孩子们是连这本都已经看完了的。。。

  ●作为理论,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提纲挈领,其实是对丹纳的一种简单化概括,丹纳的社会学批评是人的精神的社会学批评,而非只注重物质忽略形而上学的一种批评。他的背景类似胡适,是“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需要,这种初衷似乎就是一种历史必然。 作为艺术史,对意大利、尼德兰乃至古希腊的艺术,是很有趣的课堂讲稿。古希腊艺术价值最终也是到诗的价值,与18世纪似乎是殊途同归。

  ●有机会要重读,精华不少。第一遍看时都标注出来了。第二遍看标注部分,会看的更一气呵成更爽。期待假期。

  ●傅雷先生翻译的版本,其翻译功底自不必说,32个赞。但是书中大部分是文字内容,配图都在书的最后而且是黑白配图。对于我这种非艺术专业的大众读者来说这样的排版感觉不是很直观,像《20世纪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那样图文并貌可能会更好,被我扣掉的那一分大概是因为图扣掉了。作者丹纳主要想说明艺术的本质是表现主要特征;并且艺术的发展与种族、环境和时代相关。作为一名入门读者,不是很了解艺术,对其观点不做评论,但是感觉其逻辑有些以偏概全。最后一章作者认为艺术的理想是追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好坏评判标准是可以流传于世多长时间),这大概与科学所追求的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疑是一本巨作,填补了我一些知识面的盲点,环境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作品的关系,作品是如何表达艺术观念的,作为一种新的还比较全面的视角总会有些不能面面俱到的地方,但瑕不掩瑜,不仅仅是画画,与艺术都相关。

  ●拿起又放下了两遍,终于一口气读完了。

  ●一个真实的人,应该有一个有思想,有意志,又活泼,又敏感的身体。我们要使这个身体尽量的矫健,强壮,健全,美丽,要在一切坚强的行动中发展这个头脑和这个意志。要用精细的感官,敏捷的才智,豪迈活跃的心灵所能创造和体会的一切来点缀人生。

  ●丹纳是吐槽大王

  《艺术哲学》读后感(一):艺术的原理

  难得的好书,讲了艺术的原理,令人耳目一新。不过因为是大部头书籍,需要一点决心,不是那种通俗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有些段落感觉比较难懂,但恐怕论翻译也没有比傅老再好的了。我觉得里面讲的艺术总是社会现实的特写是个非常有用的观点,大概想我们所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他阐述的更加具体。

  作品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也拉近了跟阅读人的距离,感觉就像课堂上的教授在讲话,很有身临奇境的刚觉。

  还没有看完,只是断断续续的看了其中的一些章节,有一些感觉离我们的情况差距大,就直接掠过了。大概能看一半吧。

  《艺术哲学》读后感(二):这本书的好,是提供一个看艺术看文化的方法

  个人水平有限实在无法写出一个严肃的书评。但是能诚恳的安利给对艺术和哲学感兴趣的,又已经有成熟的阅读习惯的朋友。这本书很厚,我第一遍其实很多篇章有些忽略吞枣,因为对于欧洲历史以及风土人情并不了解,但是丹纳教授提供的看问题的方法还是让我印象深刻,严谨、克制、实证、横向与纵向结合,竟然 能用这样的态度来分析艺术与哲学。其实一点都不深奥,只是篇幅长,丹纳教授的感性表述很多,需要读者跟着节奏去想象,傅雷翻译的中文非常好,中文节奏和表述精准和生动。

  除了方法让人印象深刻,感触极深外,其中社会科学中各个学科知识在第五编的融会贯通的类比,也很有意思。科学,无论什么门类,其实走远了,都是融会贯通的。这能激发大家对于各个领域知识的好奇。真的是好书,强烈推荐高中以后就可以开始阅读。至少读三次。买彩绘版,才能结合艺术品一同领略内容。这个数的哲学部分,其实比较浅,涉猎不多。一点都不深奥。

  《艺术哲学》读后感(三):不太哲学的艺术哲学

  傅雷翻译得很好。但这本书不太算得上哲学,内容和逻辑都很简单,不一字一段去读的话,几个小时就能翻完。

  这本书内容来自丹纳1864年冬季于巴黎美术学校的讲座。 虽然对艺术了解并不多,但总的说来,在艺术上的,这还是一个相对有逻辑的时期。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各个画派还以具象的模仿现实的绘画为主,肖像画的地位尤其显著。色彩的运用,结构的调整,内容的精心挑选,还是画家们创作作品的核心。从本书中可以看到,丹纳的思想,主要归纳自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尼德兰的绘画还有希腊的雕塑。所以他的艺术哲学里,关注的重点是“人的肉体以及表现肉体的艺术”,论证的重点都围绕其展开,在最后一编里表现得尤其明显。

  虽然丹纳讲座的同时印象派也刚好在巴黎活跃。但在整本书中,并没有出现诸如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塞尚这些我们今天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艺术大师们的名字。这也很好理解,作为巴黎美术学校的讲师,丹纳一定是妥妥的学院派,这个时候的风格也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主导的。印象派们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下创造出来的艺术大概被认为是野路子吧。我想,如果丹纳出生在现在,了解过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许多作品,经历过20世纪到21世纪这个无论在音乐、文学还是绘画上都最多样也最混乱的时期,他的艺术哲学或许会重新写过。

  但是,尽管成书于一个多世纪以前,其艺术哲学思想也很有启发意义。丹纳说评判艺术品等级的高低,就看它所揭示出的特征是否更基本更深刻更稳定。无疑,现在公认的艺术品,或多或少都是符合丹纳的评判标准的。用丹纳的眼光看波普艺术,罐头和拼贴画的重复未必是美的,但它展示出了后工业时代人们的枯燥、重复、无聊的精神世界,就是艺术的。再看一遍现代展览,或许能如今的时代精神有更深的了解。

  《艺术哲学》读后感(四):谢谢丹纳————读《艺术哲学》

  对于我来说,这是首本关于艺术、关于哲学,读起来丝毫不觉得艰深晦涩的书。艺术与哲学,一项都是业余读本的绕行领域,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比较晦涩枯燥。作者在阐述艰涩概念之前 通过旁的贴近生活的例子 生动而鲜活的将读者带入到 对艺术哲学本身的理解中来。加之傅雷先生精神的翻译文本,真可谓年度首选读本,不可不读。

  丹纳在很重视环境对艺术作品的巨大影响,他认为,无论什么时代,艺术品都是按照这一规律产生的。论及时代对艺术的影响,不得不提且着重要提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丹纳奇思,用山坡上的葡萄园为例引申,将这个艺术创造时期进行比喻,不仅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个艺术阶段用同一且简单化的例子进行比喻,也将时代特点与艺术特质的历史变化深入浅出于所举例子中。我们早已错过那个历史上的文艺盛况,更无法真切体会它所伴随的历史波澜,但通过丹纳生动的阐述,作为一个“局外汉”,我至少有所理解,更多得了很多感悟,谢谢丹纳!

  讲尼德兰时期的绘画,丹纳将这一时期绘画所体现的特征关联历史与民族,用他的话讲,是在两个最伟大和最相反的代表身上研究近代艺术史。这种深入血液般的分析让我震撼,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复杂特定时期艺术的理解。谢谢丹纳!

  希腊雕塑一编,丹纳是带着惋惜与遗憾的感情的,毕竟在这一领域,恢弘的历史过后,留下的只有一片废墟,所剩较于所毁,太过微不足道。但丹纳的视角下,却让我倍加珍惜所存,以所存构思所毁的一切,思考也更加丰富起来。谢谢丹纳!

  在艺术的理想中,丹纳让我们看到了远远高于现实的艺术,这个高度曾经遥不可及,而今却越加亲近。每一件艺术都彰显着特定时期的艺术气质,流淌着艺术家的灵魂,这是我从前会说却体会不到的。谢谢丹纳!

  正确的模仿并非艺术,艺术应该是结合时代环境,特征的理想幻化。它源于现实,激活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承载了现实所不能承载。作品的特征越显著越占支配地位,作品便越精彩。

  “原始的意志先在庙堂的神秘气氛中酝酿,然后在诗人的梦想中变形,终于在雕塑家的手下完成。”

  《艺术哲学》读后感(五):让大师来译大师

  从前总担心由外文翻译过来的书籍会使语言丧失本味,导致艰涩难懂。但这次完全无需担心,因为完成翻译工作的,本身也是一位大师。

  傅雷先生对《艺术哲学》翻译之细致程度,令人佩服。先生不仅使翻译过来的语言得体流畅,不失本味,还下了功夫,作了许多注释。全书几乎每一页都有傅雷先生细心周到的注释,或简单介绍一位艺术家,或解释一个文学史上的典故,或纠正原著粗心的语言错误,这些注释都让这本学术专著更加明白晓畅,易于走进读者的内心。有时傅雷先生自己想说的话也会以另一种更小更细一些的字体出现在文章之中,当然篇幅不长,一般都是一两句话左右的长度,不至于使读者产生喧兵夺主的感觉。但就是这一两句话,使我受益匪浅。例如在第四编希腊的雕塑的第一章种族中,丹纳言:“希腊是无事生非的强辩家,雄辩学教师和诡辩家的发源地。。。能把以曲为直,对一个荒谬绝伦的命题却振振有词加以肯定的艺术,传授得如此成功,如此光彩。。。在古代传给我们的遗产中,似是而非的和怪僻的议论比任何时代为多。”傅雷先生便用小字注释到“我国春秋战国以及先秦时代依然如此。”傅雷先生短短一句话,于我而言,醍醐灌顶,是啊,这正是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之间遥远的相似性啊。那时,我国的文人雅士崇尚清谈,他们的智慧在谬误方面和真理方面齐头并进,以曲为直的本领千古闻名。再有,书中说道:“他们(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种秩序,一种和谐,是万物的美妙而有规律的安排,而万物又是变化无穷,生生不灭的东西。”傅雷先生又用小字说道:“这种对天地万物的看法与中国古代人完全一致。”恰如其言,希腊人所说的“秩序”、“和谐”,竟与我国古代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道”的思想如出一辙,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罢了。希腊人的神示箴言中很重要的一句是“勿过度”,这又与我国古代的卜书《易经》的思想不谋而合。

  在丹纳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这个是他的中心思想,同时,他还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作为证明。从这三大因素的原则出发,丹纳举出许多形象的例子说明伟大的艺术家并不是孤立的,而只是一个艺术家家族的杰出代表。例如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一提到文艺复兴,这三位大家的名字习惯性的跳出。但这三位大师在文艺复兴中并不是一枝独秀的,他们背后是一整个文艺复兴艺术家群体。丹纳还指出,艺术家必须适应社会的环境,满足社会的要求,否则就要被淘汰。

  从我们今日的观点看来,《艺术哲学》有着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虽然丹纳在书中竭力挖掘精神文化的构成因素,但所揭露的时代与环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人情、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他并没有接触到社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丹纳忽略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忽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这难免使《艺术哲学》显得美中不足,不够全面。

本文标题: 艺术哲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490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摘抄《昨日之岛》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