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精神》是一本由吴清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的精神》精选点评:●“中”就是“静待”吧。●围棋棋坛真是一团和气,有意思。想到柯洁对战阿法狗时,一众前辈棋手做解说的场景。
《中的精神》是一本由吴清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的精神》精选点评:
●“中”就是“静待”吧。
●围棋棋坛真是一团和气,有意思。想到柯洁对战阿法狗时,一众前辈棋手做解说的场景。
●一阳来复
●吴清源讲讲自己的经历和小故事,“中”的精神可能更指的是在夹缝中的精神病吧。另外透露出一些日本围棋界的状态有一些看头。正如他本人所说,他们兄弟三人的经历正是一部20世纪的历史。
●1914-2019老人家一生完整走过旧时代和新时代,想到了我的外婆。每个人的使命是不一样的,吴清源很幸运。围棋的世界我不懂,但能理解他说的,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
●天赋异禀 还须努力 一晚读完
●高考作文素材常有吴清源先生但一直没真正去了解。是伟大传奇而平静恬淡的一生。中和。变与不变。再次感慨中华文化实在是太妙了,前人的智慧实在奥妙无穷。以至于感觉到当今社会中华子民精神与认知退化的严重性。易经是定要去读的了。
●特别爱吃螃蟹的吴先生。
●中即正,神乎其技唯吳先生。
●了解一代棋圣吴清源先生一生的佳作
《中的精神》读后感(一):清源
我打小做事情就是三分钟热度,耐不下性子,所以我学东西都基本上半途而废,亦或者说压根就没走到路上就废掉了。我十六还是十七八的时候,自学过几星期围棋。当时看的是邱百瑞的视频,学到打劫和后面的长征就放弃了,三分钟热度,意志力薄弱。前几个月看过韩国国手九段曹薰铉的一本自传,今天看了日本国手也可以说是中日国手吴清源的自传。棋手的精神啊或者说所悟出的大道,你特么的理会不了的,俗人哪有那种境界。就像佛家高僧,反手给你一巴掌,让你参悟领会,你也是模棱两可的。这本书是本自传,很不错,很有激情。不是详细去写的,这样的自传反而更有意思,都是大跨度的描写,读起来不累。刚刚看了go ratings世界围棋手排名,第一名是韩国朴延桓,第二名中国棋手柯洁
《中的精神》读后感(二):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棋局
人,因陌生而好奇,因了然而消隔。
这是一本讲述围棋界传奇人物,吴清源,从头至尾竟无棋谱,辜负了期望。
自传体,很难逃离诟病 -- 作者对自己,勾线,上色,渲染,磨光,展示给自己,远胜过满足读者好奇心和求知欲。
围棋做引子,有意无意,作者宣扬他所信奉的信仰,读者未必上心。作为手谈天才,少年天才,谈哲学,谈求世,未必高明。
字里行间, 带着超然,在时代巨变里,挚友恩师伯乐对手,
《中的精神》读后感(三):《中的精神》| 世事如棋局局新,人生至道在守中
吴清源的“中和”,近似于周易所倡的“中正”与儒家所说的“中庸”,讲究天地之间的万物生息、社会之中的人事升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如棋局一样,局局不同,局局翻新,我们应当在其中认清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自我调节,摆正位置,使之各得其所而不至于相互冲突,最终实现和谐共赢,这便是“中”,
天元一子,雄视四方《中的精神》是一代棋圣吴清源的自传,书中对其波澜壮阔的棋艺人生用的却是平淡如水的叙述,这倒也符合他淡泊纯粹的精神气质。整本书的叙述虽谈不上娓娓道来,却让我对这位围棋界的一代宗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他所追求并践行的“中的精神”。
吴清源在棋坛内外都享有极高的赞誉。金庸就曾说“古今中外我最佩服两个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可见其地位之高。
吴清源被誉为棋坛的霍元甲,从1939年到1956年,他在日本孤军奋战,仅凭个人之力,在空前绝后的十次十番棋中,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超级棋士。从此,吴清源便成为当之无愧的棋坛第一人,被誉为“昭和棋圣”,1939年到1956年也被称为“吴清源时代”。
对于如此辉煌的战绩,吴清源冷静地说:“我的对手全是日本棋坛的杰出人士,就棋艺而言,我与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别,我之所以屡屡获胜全在于精神因素。”可见其取胜之道在于精神而非技艺,其中最为核心的乃“中和之道”。对此,吴清源在书中如此阐释:
“我的围棋理想可以用‘中和’这个词来表达。翻译成日语也可以用‘调和’这个词吧。‘中’这个字,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而阴阳平衡的那一点正好是‘中’。在围棋上,我经常说,要思考‘中’的那一点。中和了棋盘上各个子的作用的那一点,就是正着。所以从拿起棋子开始的八十年来,我从来不把围棋当做胜负来考虑。无论输赢,只要下处理最善的一手,那就是成功的一局。”
吴清源的“中和”,近似于周易所倡的“中正”与儒家所说的“中庸”,讲究天地之间的万物生息、社会之中的人事升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如棋局一样,局局不同,局局翻新,我们应当在其中认清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自我调节,摆正位置,使之各得其所而不至于相互冲突,最终实现和谐共赢,这便是“中”,便是人生至道。
不难发现,书中吴清源虽然谈的是“围棋”,却处处离不开“为人”。
比如当初拜师从为人与性格上考虑选择了濑越先生,而不是棋力更强的秀哉名人,事后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评价江户末期的日本棋圣秀策时,他会强调“无论是棋是人,秀策在围棋史上都十分有名”,而论及他的对手雁金准一,他则说“雁金先生是当时棋界最年长的棋手,他的人品很好”等等,无论何时,技艺与精神/人品都不可偏移,这其实也是“中”的精神体现。
棋如人生。吴清源的淡泊名利、求得中道的围棋精神,使他远远超越了一个争胜负的棋士,而体现出一种极其充盈丰沛的人格,对于当下患得患失、汲汲于求名求利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面可贵的明镜。其实,得失成败终成过眼云烟,人生至道乃圆满调和。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容易为利欲所驱,迷失在你争我斗之中,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甚至为抢占有利机会而不择手段,最终害人害己,得不偿失。对此,我们不妨转换一下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把生活,把人生想象成一局棋,学习吴清源的中和之道,只要我们找到各自最善、最契合的位置,排除得失胜负之心,在变动不居的人生进程中相互制衡,相互成就,各得其所,互利共生,如此便是成功,再无所谓输赢。小至个人,大至国家,莫不如是。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时时中和,处处守中,并不现实。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况且,吴清源这种“中的精神”起码给了我们另一个思考的维度,给我们的人生,给我们所处的社会多一份温暖与关怀,少一些冷漠与遗憾。
人生如棋《中的精神》读后感(四):《中的精神》~笑谈风云
琴棋书画是中国文化里的“四艺”,有幸学会弹琴,也学着临写书法名帖,和读读画,唯独对于棋是一窍不通,可又那么好奇黑白棋子的世界。
中国书法是黑白的,棋子是黑白的,黑白里有玄机妙算,有诡谲风云。
不会弹琴,不影响听曲儿,不会书画,也不影响欣赏书画,同理,不懂棋,也不影响读懂这本书《中的精神》,一代棋圣吴清源先生的自传。
吴清源,1914年出生,是民国年代的围棋神童。11岁时老师带他去北洋军阀段祺瑞家里,成为其门下棋客,以天才棋艺养活家人。14岁东渡日本,被安排与日本棋院冠军比赛,是一场给他定段位的测试棋赛,结果中盘获胜。五年后,19岁的吴清源运用自创的“新布局”与日本棋手对弈,关于围棋布局的研究被写成一本书,名为《围棋革命—新布局法》,销量前所未有的好。日本昭和初期掀起的“围棋热潮”也就是这种新布局的热潮。
接下来,在1939至1956年的十七年里,也是战前和战后风云跌宕的岁月里,吴清源先生凭一己之力打败了所有能够成为对手的日本顶尖棋士,十次大胜“十番棋”,创造了日本围棋界的“吴清源时代”。
吴清源先生被尊为“昭和棋圣”时,也是中国大地的战乱时代,他25岁到42岁的十七年里,身为一名华人,一人压制日本棋坛,无人可抗。他在自传里记述说,那段时间曾收到恐吓信,还有人向他家里扔石头,甚至有人威胁日本棋院:“如果这次吴赢了十番棋,那命就要没有了吧。”
电影导演田壮壮的影片《吴清源》(2007年上映,张震饰)里有一个场景,他拿着恐吓信给老师濑越先生看,老师沉思了许久,说道:“作为棋手,死在棋盘上可以说死得其所。”于是,吴清源先生继续下十番棋,继续赢棋。
《中的精神》这本自传里,吴清源先生以平和清淡的文字说了说他的国籍。14岁到日本,头八年还是中国国籍,后加入日本国籍到1946年,突然被强迫放弃日本国籍,只持有一本中国临时护照。1946至1949年的三年里没有国籍,身为日本国籍妻子也跟着失去了自己国家的国籍。接下来的几年里,吴清源先生持有中国台湾的正式护照,后来又入了日本籍。
1960年,吴清源先生的老师濑越先生来到中国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回日本后跟他转述了周总理的话:“下次请一定要带着吴清源一起来中国。我保证让他回日本。”听到这番话,吴清源先生说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书里这样记叙:我本来就是中国人,根本没有回与不回的问题。
纵观吴清源先生的一生跌宕起伏,颠沛流离,两入日本籍,屡遭变故与困顿,甚至还有性命之忧患,在他平静如水的笔调下,读起来波澜不惊,平和之中,蕴含着力量。
晚年的吴清源先生提倡“21世纪六合之棋”,着力于围棋的国际化,尤其关注中国的围棋事业。在书中会看到一张珍贵的照片,2001年在哈尔滨,87岁高龄的吴清源先生,拄着拐杖讲解《21世纪的围棋》。
小说家金庸先生是围棋迷,曾自称古今中外最佩服的,“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他为《天外有天——一代棋圣吴清源传》(1996年出版)撰写序言,题为《崇高的人生境界》,在此不烦录入:
“围棋是中国发明的,近数百年来盛于日本。但在两千年的中日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足与吴清源先生并肩。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门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这是对吴清源先生非凡一生的精彩概括。他曾在1984年的回忆录有一节题为“文武双全”,这样写到:
“……我一方面作为棋士,在残酷的胜负世界中奉行武道;另一方面,吸收了宗教思想和东方哲学思想,并将其作为人生的指南而自我培育出丰富的精神世界。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披荆斩棘地踏出了一条文武双全的道路。……”
这条文武之道最终走向哪里,十八年以后的2002年这本《中的精神》给出答案,那就是“中的精神”。
吴清源先生说,要达到“中”的境界,并非易事,需要精神上的修养。他从5岁开始学习《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以后每天研究《易经》。吴清源先生说自己的围棋理想可以用“中和”这个词来表达,他认为围棋的“中和”就是发挥所有棋子的作用,每一手棋都要考虑全盘棋的平衡——这就是“六合之棋”。
所谓“六合”,在古文里是宇宙的意思,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上下的天地。也就是说,围棋的目标不是局限于某个边角,而是应很好的保持全体的平衡,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看待。
“中合思想”是吴清源先生在长期下棋中的感悟,他也运用到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里,所以养成了他平淡从容,通达坚韧的品格,在动荡岁月里一路上都有名师的信赖,给予指点与呵护,以及各届名人的相助护持。
电影《吴清源》片尾,有一句话:“我的一生只有两件事:真理和围棋。”
吴清源先生在自序中说:“为了能够再接近真理哪怕只是一步,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这是他2003年89高寿时说的话。预言实现,吴清源先生活到了100岁,2019年离世,完美“谢幕”。
《中的精神》是一本很好读的小书,不枯燥不理论,文字清淡疏朗,笑谈过往岁月变幻的风云,弥漫着感恩和怀旧的情愫,还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和不食人间烟火的通透。
棋如人生,艺无止境,可以说,这本书对于棋迷和非棋迷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