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上人 面对人生是主动还是被动?是随缘还是攀缘?

发布时间: 2020-02-04 10:55: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2

面对人生,不可能不起心动念,如果不起心动念,这是砖瓦石块,木头死人。我们学佛,是要学活佛,活活沷沷,潇洒自如,不是学成一个无心无念的砖瓦石块。可是我们起心动念总是以我为是、以我为正确、以我为有理,总是站在自我的立场,我的利益、我的好处、我的角度,这就叫造业,这就叫烦恼,这就叫障碍。有我的起心动念

仁德上人 面对人生是主动还是被动?是随缘还是攀缘?

  面对人生,不可能不起心动念,如果不起心动念,这是砖瓦石块,木头死人。我们学佛,是要学活佛,活活沷沷,潇洒自如,不是学成一个无心无念的砖瓦石块。可是我们起心动念总是以我为是、以我为正确、以我为有理,总是站在自我的立场,我的利益、我的好处、我的角度,这就叫造业,这就叫烦恼,这就叫障碍。有我的起心动念,就有私心,就会有贪心,就会有分别、计较、执着心,这就是生死轮回。如果我们面对人生,不起心动念,那就成了土木金石,砖瓦石块。正如《悟心铭》中所讲,做人,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是有念,不是无念,不是妄想,也不是不想,不是做也不是不做,而是明白了人生宇宙的真理,证到了诸法的本质空性,虽然不着相、无私心、无贪心、无执着,而又能随缘起妙用,这就叫随缘不变。随缘二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很难。有我的执着,有我的知见,有我的分别计较,即不能随缘。要随缘必须打破我执,不要以主观主动的心,要以无我被动的心应对一切,事来则应,过而不留。

  由此而知,人生有两种面对生活的方式:一是主动,二是被动。烦恼造业都是从主动中而来,清净解脱是从无我、无私、无贪被动中而来。比如世间人追求情爱名利、荣华富贵,都是主动的去追、去贪、去爱、去争、去拼搏、去忙碌,这些烦恼最根本一个因素就是为了我。因为有私心,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舒服享受,如果遇事与自我的知见不相应,就生烦恼心,如果一切境界与自己的知见相应就生欢喜心。主观的、主动的起心动念追求理想,祸根只有一个自私自利,否则就不会起心动念,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体会。一切的业障、烦恼、习气,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有我、有分别、有执着,所以才主动的起心动念,为了满足自我的贪心、欲望与执着。若能放下主观、主动、自私自利的起心动念,用无我、无私、无贪被动的面对人生,事来则应,事过不留痕迹,这即是清净解脱的正因。比如说,做师父的为了帮助徒弟,消除弟子的业障习气,主动攻击,这个难度就很大。做师父的必须具备真诚、平等、慈悲,同时还要具备空性无我的大智慧,不然的话,在帮助弟子的时候,自己会受到影响、污染与伤害,造不必要的业障。做徒弟的就很容易,只要一个知见摆正确,具备真实诚敬心,师父怎么做都是对的,自己被动的接受、认账,没有任何分别、计较、执着心,这就是消除业障,这就是事来则应、过而不留,这就是消除、业障、习气最好的方法。如果做师父的也用被动的心,不管不问自己的弟子,自己的弟子怎么能从师父身上得到教化与帮助呢?

  所以做师父的必须要具备做师父的条件,也就是具备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感恩报恩心,证到了空性的中道大智慧,方可有能力示现表演做师父的资格。如果做不到,决定堕落。只要起心动念有我、有私心,在管教别人的时候,是主动的起心动念,这就难免有自我知见、意思与观点。自我的知见、观点,就是堕落的因素。由此而知,做好师父,先要做好弟子。若要主动的帮助管教别人,先要被动的把自己管好。做到自己真正能遇到什么样的境界,都能如如不动我的知见,不动自我的分别爱憎取舍心,破除我执与法执,真正无我、无私心、无执着。发了无上的大菩提心,方有资格教化救度众生。在救度众生的同时,自己也不会受到一点伤害。因为自我已经彻底的放下,没有一点的私心、贪心、执着心,全部把身心供养法界、供养众生、供养诸佛,彻底达到无我而能发心主动的利众生、度众生。这样主动的起心动念里面,没有丝毫的自私自利,没有丝毫的自我成见,没有丝毫争斗、嫉妒、傲慢心,完全是一颗真诚、感恩、慈悲的爱心,这个平等的爱心,名之为大慈悲心。这样的起心动念,没有过失,不会造任何恶业,这是从大智慧心中流露出来的妙用,这是大功德。没有到达这一步的,切记要谨慎小心,不要盲目的自我表现,不但帮不了别人,反而伤害了自己,这是我们不能不注意,不能不注重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做人被动的被别人管,是无上的福报,主观主动的管教别人是很危险的事。在主动主观管教别人的时候,如果有我、有我执、有私心、傲慢心的习气存在,必定在不知不觉当中,自己伤害自己,自己堕落自己。如果占被动,被别人管教,正是消除我执、我见、贡高我慢、自我表现,正是消业障、去习气。

  一般的迷人,最喜欢自由、自以为是、任性所为,以自我的意思造无量无边的恶业,自己不知道。遇到一点不顺心、不如意,马上生烦恼,总是追求自我表现、贡高我慢,总认为自己有理、自己正确,抓住自己的知见永不放手,这就是迷惑颠倒的凡夫俗子。有大智慧的人,知道自由的危害,知道自私自利的堕落,明白私心、贪心是三毒六道的因素,以破除我执、法执为自己做人的根本纲领。自己一时没有调伏自我的能力,必定要选择一位具有真智慧、大慈悲心的严厉的师父来管教自己。无论师父怎么样的对待自己、折磨自己、伤害自己,自己都心甘情愿的以诚敬心来接受,没有丝毫的怨言,没有丝毫的怨恨心,更没有丝毫的退堕心,而是以感恩报恩的心,接受师父对自己的一切严厉的教化。做弟子明白,只有借用师父的我,才能破除弟子的我,只有借用师父的蛮横不讲理,才能叫弟子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这是消除业障、破除习气、战胜自己的最好、最快、最实际、最无上的妙法。没有真智慧的人,没有真正福报的人,没有真正道心的人,没有真求解脱的人,决定不会选择这条道。因为一般都会选择自由、欢乐、享受,时时刻刻都是维护自我利益,有几个能心甘情愿把我奉献出来,供养师父,把自己的身口意毫不保留的奉献给师父。能这样发心、这样做的人,能说不求解脱吗?真有智慧的人才会明白,只有用师父的主动代替自我的一切主动,做弟子的时时都在被动之中,被动就是不敢自我起心动念,而是要接受来临的一切境界。只要用一颗认账、无分别的感恩报恩心,即可以圆满的应付应该面对的人事物。

  在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深入体会,我们主动起心动念的时候是干什么?被动无我、随缘认账、感恩报恩的是什么样的味道?自己可以慢慢地深入体会,这是我们修学解脱道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点所在。有我、有私心的起心动念必定堕落,无我、无私、无着的被动随缘必定解脱。一切随缘无我无私心,当下知当下觉,空净常知不执着。

  佛法虽然博大精深,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是说证体,明了空性不着相,在一切时一切处时时见性的部分。第二是见性后随缘应机起妙用的部分。

  从证体见性这一部分来说,是不落阶级、不落次第,没有高下、没有深浅、没有凡圣、没有修与不修、没有证与不证,没有任何的差别。只论见性,见性即是佛,一步到位。一空一切空,一了一切了,一清净一切清净,一平等一切平等,一如是一切皆如是。没有任何言语文字可以表达,更没有任何的方法可以修证。只论见性与不见性,见性即是圆满的佛,不见性即是烦恼的众生。众生是自己,佛也是自己,是做佛还是做众生,全在自己的当下一念之间。说得再清楚明白一点就是,着相执着、有我有私心,就是烦恼、自私自利的众生,不着相就是清净无私的安详自在佛。自己的当下一念心,是着相有我有私心,还是不着相无我无私心,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命运如何,全部把握在自己当下的一念心中。见性的人,不着相、无私无我、无欲无求、无贪无执着,一切不计较,怎么会有习气呢?一切思想行为都是佛性的妙用。如同影子是镜子所起的妙用,镜子空空净净无一物,影子虽然应缘显相起妙用,但本质也是空空净净无一物。这就是性空相即空、空有不二的真实义。见性就在一切事相上面见,明白一切事相是缘起性空,明白一切事相皆空皆幻皆不可得,还有什么执着计较呢?自心没执着、没计较,还有什么自私自利的痛苦烦恼呢?以上所讲的是证体、安住空性、不着相的第一大部分。

  第二大部分就是在见性后的起用部分。也就是第一部分讲的是理体空性,第二部分说的是随缘应机、在一切事相上妙用的部分。由此而知,佛法有究竟了义说,只论见性,见性即是佛,别无二法可修,更无二话可说。不见性说的空道理再多,最后还是空道理,没有什么用处。见性之人,时时见、处处见,不用任何的说法,更不用任何的空道理。见性不着相,自心当下即清净、当下即解脱。这是不落阶级、不落次第的一乘了义的清净大圆满无法之法,更是无修之修,也是无证之证。理到事到、性相一如、空有不二、理事圆融。一明一切明、一了一切了、一空一切空、一清净一切清净,还用什么言语文字能描述表达呢?所说的、所讲的、所用的方式方法皆是方便,只有自己不起心而用心、不动念而明了的当下,自在无心自在心,自知自明自清净、自解脱。说到解脱,本无束缚,怎么会有解脱呢?本无污染,怎么会有清净呢?本无凡圣,怎么会有成佛呢?本无来去,怎么会有动乱呢?本无生灭,怎么会有生死呢?本无任何形相,怎么会有这些麻烦的名相道理呢?自己在明了空性、见到理体之后,才有方便的保护、妙用、圆满之方便之法。也就是说一个没有见性的人,你保护什么呢?一个没有见性、更没有保护佛性的迷人,怎么能随缘应机起妙用呢?一个不明白自性、不会保护、不能应机随缘起妙用的迷人,怎么能做到一切不执着、一切不计较,理无碍、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大圆满呢?怎么能圆满般若大智慧呢?

  说来说去,我们自然会明白,修行要以证体不着相为根本,以见性后随缘应机起妙用为方便。方便之中不离究竟,究竟见性证到诸法空性不离方便的妙用。真能达到体用不二、性相一如、理事圆融,方是真正的大智慧,方是真正的大圆满,方是真实的清净自在解脱大道。这人人都能做到、都能成就的大功德、大智慧,必须要有彻底放下、一切全舍的精神,只有真舍才能真得,这就是舍得舍得、放下放下的真实义。没有放下舍得打好基础,空说见性、空说保任、空说妙用、空说圆满,没有丝毫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彻底放下,只有舍才能得。

  学佛确实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凡是神秘奇怪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佛法。佛是圆满的平凡人,佛法就是正确标准的做人法。什么神通感应、玄妙奇怪、神神秘秘的东西,都是邪魔外道欺骗众生的骗人把戏。一定要认清,千万不能跟着邪魔外道转圈子。唯有正确的做人一法才是真正的正法,正法就是正确的做人之法,也就是自己的心要正确,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按照做人的正确方法落实做人,即是真正的如理如法修行。修行就是把自己错误的全部改正过来。修行就是修心,就是随缘应机的正确做人。只有人做好了,才有成佛的希望。如果一个把应该正确的做人的标准还没有做好,怎么能妄想成佛呢?佛由人成,人成佛即成,学佛就是学做人。佛说的话、讲的道理,就是教我们正确做人的方式方法,所以说佛法就是做人的正确之法,学佛法就是正确地学做人之法。如理如法的学佛,就是正确无误的学做一个真正的人,学做一个表里如一、扎扎实实的真正人,自己把真正的人做好了,把做人的标准落实做到了,就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

  什么是正确的做人法?什么又是错误的做人之法呢?只要自己心中有我、有私心、有情执、有分别、有执着、有傲慢,处处见别人的过失、挑别人的毛病,不能时时发现自己的缺点、习气、毛病。总认为自己对自己正确、自己有理,我执我见、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自高无上、自由爱当家,自己总是按照自我的意思行事,自己总是想自己说了算,时时按照自我的执见行为,一切为了自我、想着自我、为了自我的私利工作忙碌,为了自我的私利拼命挣钱,为了自我的家亲眷属操心费力,为了自我的舒服享受动脑筋,为了自我的利益而起心动念的心念,即是大恶、特恶、罪恶。

  凡是起心动念不是为了自我的私利,不是为了自己家亲眷属的私利,不是为了自己小团队的私利,一切的工作行为、奋斗的目标不是为了自我的私利,完全是站在整个法界,站在全法界众生的利益这个角度工作、忙碌、拼搏,是全心全意的为法界一切众生的利益好处而起心动念,决定没有一丝一念的自私自利心。这种同体大悲心,真实的平等大爱心,真诚为了救度利益法界众生的大慈大悲心,即是真正的好心,也就是真正的善心。善与恶就在自己的心为谁起用?起心动念为了谁?起心动念里边有没有自我的私利?是不是为了自我的好处?凡是为了自我的利益好处,名之为恶。凡是无私无我为了众生的利益与好处,即是善心好心。好心善心不自私,自私自利就是恶心。

  好心善心、无私无我的明白人,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能保持一颗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无论顺逆境界来临,自己的心都会明明白白地知道,不会跟着一切幻境幻相跑。自己的清净心永远是主人,不会因自我的一点私利动乱自己的道心,更不会为了自我的钱财好处,做出贪心迷恋的恶事,也不会因自我的私利动摇自己的道心。自己的心会始终保持一颗无私无我、无着无求、清净平等、安安详自在的解脱境地。

  一个自私自利贪心严重的人,一旦遇到与自己有利益的事情马上就会动心,一定会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好处忘失道心,背叛自己发下的大愿。跟着利益跑、跟着名利跑、跟着自由主义跑。恶人的做人标准是一切为了自我,只要有我的好处利益,死了也心甘情愿,没有怨言。一个善心人,一切的起心动念都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千生万死没有怨言。

  真如歌

  人在世间是游戏,莫把游戏当真的。

  世法注重事相有,佛法注重理性空。

  本来空有体不二,无二之理即法性。

  法性佛性归于空,真空不生生妙有。

  妙有不有有是空,空有一如见真性。

  见到佛性不着相,既不着有不着空。

  一切不住不执着,无住生心会妙用。

  妙用身心空无我,无私无我正妙用。

  妙意非空即非有,非空非有不着中。

  不着中间行中道,中道义理名法性。

  通达法性见佛性,认知见性身心空。

  身心化空不为我,无住生心利众生。

  妙用歌

  面对万相莫当真,明了万相皆自心。

  自心生时万相现,自心空时万相灭。

  空心空相空自性,万法皆空莫求真。

  身心化空真心现,真心无心即是心。

  灵知真心众生具,众生着相不见真。

  见到真心无真假,执着真心是妄心。

  妄心本是真心显,真妄不二空我心。

  我心不生心常用,常常用心无我心。

  错误皆因我我我,执着自我烦恼心。

  放下我我烦恼断,无私无我照用心。

  起心动念并无错,错在自我执着心。

  明心之时即见性,见性之时正用心。

  实证歌

  做人必须要明白,明白人生为谁忙。

  忙忙碌碌为什么,一生拼搏空一场。

  情爱名利带不去,万法皆空瞎乱忙。

  做人要知我是谁,认识自己莫乱忙。

  我来人间干什么,明确任务有主张。

  我来人间为成佛,明心见性第一桩。

  第一任务须见性,见性必须心空荡。

  心中空荡须放下,放下必须心明亮。

  觉悟之人心明亮,明亮心性见实相。

  证到实相无人我,知幻离幻心安详。

  明白放下本一体,放下明人心明亮。

  只要彻底能放舍,见性成佛证实相。

本文标题: 仁德上人 面对人生是主动还是被动?是随缘还是攀缘?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229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个男人心里是否真的在乎你,聊天的这些细节会告诉你王阳明心学建立“良知”(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