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是长寿最好的“养生秘方”

发布时间: 2020-01-13 14:30: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长寿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古代,为了长生不老,君王炼仙丹。在现代,为了活得更长,人们选择吃些保健品。实际上,人能否长寿主要与两方面有关:一方面,就是基因,拥有长寿基因者,容易长寿;另一方面,与习惯有关,有良好的习惯,乐观的心态、有目标追求、并有为实现目标的规划和行动,充实忙碌的过好每一天,身体

忙碌是长寿最好的“养生秘方”

  长寿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古代,为了长生不老,君王炼仙丹。在现代,为了活得更长,人们选择吃些保健品。实际上,人能否长寿主要与两方面有关:一方面,就是基因,拥有长寿基因者,容易长寿;另一方面,与习惯有关,有良好的习惯,乐观的心态、有目标追求、并有为实现目标的规划和行动,充实忙碌的过好每一天,身体会更健康,自然也就容易长寿了。

  我国新闻漫画的泰斗方成老先生享年100岁。老先生一生与漫画结缘70余载,创作了大量漫画和杂文。在晚年仍坚持创作,思路也非常敏捷,甚至在93岁时,每天还能够自己用电脑打字写传记。很多人问他养生之道,他写打油诗一首,配上骑自行车的自画像。诗曰:“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书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

  忙碌是这些百岁名人的养生诀窍!“忙”的确是全世界众多“大师”级人物的养生诀窍,比如: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了苏州博物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今年101岁;著名教育家徐中玉,主编并开创《大学语文》教材和课程,今年103岁;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享年112岁;作家罗洪,被钱钟书称为“真奇才”、“真正的小说家”,享年107岁;“国学大师”、著名学者季羡林,享年 98 岁;巴金 101 岁,马寅初 101 岁,钱学森 98 岁,……这些“大师”级人物的长寿,让无数人羡慕不已。

  国内外有关学者一致认为:老年人除了应该保持良好习惯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尽可能的多动脑,多动手。因为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又首先在于脑的运动。人的机体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古今中外大量资料证实,终身勤于好学、善于思索的脑力劳动者多获长寿。就其原因,是勤奋能防止脑细胞老化,推迟了大脑的萎缩,协调了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常言道。脑怕不用。身怕不动。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的。日本松泽大树教授对210个人脑细胞组织进行X光断层摄影发现。人脑开始萎缩,空洞部分增多即智力衰退,一般在40岁以后。但经常用脑的人,脑萎缩少、空洞体积也小。英国神经生理学家斯和米勒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受训练的时间越少,衰老的速度也就越快。但人脑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开始的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老细胞就老化的越慢。国外学者还通过实验表明,积极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其脑细胞越发达,老化进度就越慢。

  有目标的老人更健康

  “有目标的生活的确会让老人显得年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介绍说,大量研究表明,设定生活目标可以减缓衰老。

  晚年生活缺乏目标和规划,是导致老年人生活浑浑噩噩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很多老人的日常生活就是消磨时光,他们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坐在墙根下发呆,要么和邻居亲友打麻将,要么一天到晚忙着做饭带孙辈,看似每天也很忙,内心却得不到充实。生活重心方面,许多老人希望常与孩子在一起,但很多年轻人或远在外地,或忙于事业和小家庭而忽略老人的感受,这些都会让老人觉得人生没有目标,继而丧失生活热情。而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行动不太方便,整日待在家里,更会觉得生活缺乏动力和乐趣,甚至觉得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包袱。

  生活目标之所以对幸福晚年影响深远,首先是因为有目标让人变得充实,并能获得社会支持,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科学研究显示,没有生活目标、缺乏行动力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而有目标的老人不会因为失落感或某一次失败而颓废,他们能积极寻求子女、亲友、邻居的心理支持。其次,拥有生活目标的人会给自己一些压力,这种适度压力让人的心态更积极,可以促进免疫功能。有目标还会让生活紧张而充实,减少了空虚寂寞感乘虚而入的机会,可以舒缓情绪,并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最后,有目标的老人生活幸福感会提升。特别是那些设定了人生计划的老人,当目标一一实现时,巨大的满足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提升生活品质。

  将目标付诸行动是关键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有目标且积极付诸实践的人,早亡风险比其他人低50%。美国密歇根大学埃里克?金博士发现,生活目的性更强的老年人保健意识也更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梅森点评说,有目标的人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因而更加注重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享受有意义的生活。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则发现,生活中有很强目标的老人,患大面积脑梗塞的可能性低4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学系调查发现,近八成老人从没想过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仅有不足两成老人打算制定晚年计划,但真正付诸实践的仅有一成人。有些老年人信誓旦旦地规划了人生,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或者遇到了某些困难,就怀疑自己,从而放弃。有的老年人满腔热情地参加了技术培训,然而因为缺乏意志恒心或者处理不好家务与学习的关系而作罢。

  充实忙碌的过好每一天

  高寿名人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贝聿铭九旬高龄时,仍旧不知疲倦地工作,设计了苏州博物馆。工作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快乐。他笑称自己是“劳碌命”,人到苏州,就每天埋头工地,有时忙碌至凌晨,呆在馆里的时间一般会超过8个小时,仔细斟酌每一个细节。

  徐中玉的徒弟都到了退休年龄,皆是文化界的领军人物,他自己还在忙碌工作。日程这么满,体力是否允许?面对记者的疑问,老人透露了健康秘诀:“我习惯了7点起床,散步健身,工作健脑。坚持走路,保持工作状态!”

  罗洪的养生法,也有一个字“忙”:每天早晨5点起床,漱洗完毕后,准时收听6时的早新闻。上午读报、看书,午饭后,小睡几十分钟,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起床后就要构思写作。八十年来笔耕不辍,百岁时仍然思路非常清晰。

  季羡林,凌晨 4 点左右他的书房的灯就会亮起。他说:“起来好去干活呀!”算起来,九十多岁的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超过 10 小时。

  有“汉语拼音之父”之称的周有光,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说:“我 85 岁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书房中,看报、看书、写文章。”

  齐白石也是信奉“忙”的著名人物。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作画若干,信条是:“不让一天空闲过。”

  2019年5月14日于上海

本文标题: 忙碌是长寿最好的“养生秘方”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01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独居的日子如何自律、积极、充实又自由:一个人生活太爽啦!老牌豪门为什么需要奚梦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