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王朝读后感一千字(《朱明王朝》讲的什么内容 《朱明王朝》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5-12 07:36:1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4

《白门柳》读后感1000字《白门柳》读后感——张峻瑞推荐,《白门柳》是作家刘斯奋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共分为3册,分别为:《夕阳芳草》、《鸡鸣风...

朱明王朝读后感一千字(《朱明王朝》讲的什么内容 《朱明王朝》读后感)

《白门柳》读后感1000字

《白门柳》读后感——张峻瑞推荐

《白门柳》是作家刘斯奋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共分为3册,分别为:《夕阳芳草》、《鸡鸣风雨》、《秋露危城》,曾经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第一部《夕阳芳草》明朝末年,清军从年初围攻锦州、松山,到年底已进逼京师。李自成农民军也在中原挥师北上。此时,复社(江南学子自发组织的民间爱国团体)在虎丘大会上围绕钱谦益谋求复官、替阉党阮大铖开脱而发生严重分歧。第二部《秋露危城》从李自成进京,皇帝自尽,明朝灭亡,南京拥立新帝写起,到五月扬州被清军所破为止。小说通过拥立福王、潞王、桂王的纷争,描写了南明小朝廷的筹建和垮台。第三部《夕阳芳草》写明亡过程中知识分子进一步的分化,有的奋力抗争,有的卖身投靠,有的明哲保身,再现了复杂的历史生活。全书并使用了大量中国古典诗词作为意象,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文学底蕴。

明朝是个纠结的王朝,他们的皇帝有天文学家、有优秀的木匠等等,大多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如果不是生在帝王家,这些人完全可以在他们所热爱的领域实现价值,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同时,明朝又是幸运的王朝,经历过明初“靖难之战”明朝没有像西晋“八王之乱”那样分崩离析陷入动乱;几乎没有明君的朝代竟然享有国祚近300年;亡国之君崇祯竟然还会被称为励精图治。《白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明朝末年的江南。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算是到了顶峰,人人将读圣贤书奉为正途,忠君爱国思想深入人心。以钱谦益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和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复社士大夫,在与阉党的斗争中大获全胜。时值国破家亡之际,这些读书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表面上虽然拥护朱明王朝,但内心中却各有心思。比如,钱谦益要的是位及人臣;冒襄想的是在不损失自己的家人财富的情况下保持自己名声;黄宗羲想要的是天下读书人地位的保全。他们的共同点是,只知道恢复大明,却没有考虑过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明朝末年虽然天灾人祸不断,有人认为明朝亡于天灾,天灾让靠天吃饭的农民不得不揭竿而起。通过阅读《白门柳》,我发现了更深的原因。看看书中描写的江南读书人的生活,钱谦益辞官十几年竟然还在家乡富甲一方,冒襄为父亲调动工作可以一掷千金,复社成员每个都是秦淮河畔灯红酒绿世界的常客。他们不需要交税,繁重的赋税、与建虏流寇打仗的军费自然要广大农民承担,恰巧遇到天灾,粮食颗粒无收。君子们在花天酒地中谈论中兴大明的伟大事业时,却看不到南京城外大批乞讨的百姓,以及遍野的哀鸿。

文人生活和政治斗争是《白门柳》全书整体的主旋律,说完了文人的生活,再看看政治斗争。本来十几万满洲人统治中原的汉人困难很大,南明小朝廷如果可以同仇敌忾不是没有可能,至少可以像南宋一样保存半壁江山。正如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写得那样,士大夫在桂王是正统还是唐王潞王是正统的斗争中自相残杀。人人都想学于谦,以拥立之功名垂千古,哪怕身首异处。可惜,最终让满清统一天下。

历史小说很少有这样的写法,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小人物的内心,仔细刨析人物内心的想法,来反衬人物所处的环境,使人物鲜活,让读者进入书中。

其实不论是清,还是明,都是兄弟,又是中华文明中的一员。虽然当时没有生而平等的民主思想,但是这些复社东林党人却忘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万民都是天子的子民。只要读得还是圣贤书,说得还是中华汉语,百姓安居乐业,权力顶峰上的人是谁真的没那么重要。最后,黄宗羲在经历了众多失败之后,明白了这一道理,潜心讲学,不问世事。

《朱明王朝》讲的什么内容?《朱明王朝》读后感

《朱明王朝》是易中天老师“中华史”系列的第21卷。这本书并不是讲解明朝的通史,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开国到明朝中期的这段时间。朱元璋和朱棣可以说改变了中华的航向,全书还重点介绍了明朝特有的政治体系,包括大家很感兴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相信喜欢读历史的朋友都不会错过易中天老师的作品。这次就先为大家找了两则书评,感兴趣的朋友先来看看吧。

《朱明王朝》读后感一:

简单的概述了明朝的历史:从大事件,到政治,再到社会经济,最后到文化。看了这本书再看《明朝那些事儿》思路能够更加清晰。笔记如下:

皇权与相权,宰相制度与内阁制度,六部九卿三司巡抚,明专制清独裁;

刘三吾否燕王,黄子澄坑建文,杨荣提谒陵,铁铉诱骗朱棣,方孝孺害十族;

朱棣内阁定、藩王削;锦衣卫,纪纲杀解缙;

内阁成假宰相,宦官成真皇帝,王振汪直刘谨魏忠贤;

廷杖与文字狱,张永与王守仁;

前期闹哄哄,中期懒洋洋(嘉靖,隆庆,万历),后期病怏怏(泰昌,天启,崇祯),武宗是前中转折点;

财富和资本没有去向,不能用于改善民生、科技创新和扩大再生产,只能用于穷奢极欲,才真是大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苏州样,广州匠;

南北榜,缙绅,乡约,商籍科举,扬州瘦马;

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两榜出身,三元及第;

陈洪绶的版画,张岱的小品文,段子,叶子,小说和戏曲;

唐在马上,宋在闺房,明在市井;

三国水浒西游,家国情怀江湖义气人情世故,时代精神;

写人物写现实家长里短个人创作,金瓶梅划时代性;

文言短篇小说的唐宋传奇,唱南曲为主戏曲的明清传奇;

汤显祖的艺术世界,以情为体,由梦构成,看似虚幻,却并非不真实;

李贽的童心与割喉。

作者:半调子摄影师(来自豆瓣)

《朱明王朝》读后感二:

之前就是看了这套书的前面部分,等到发现更新了最新一册,迫不及待地就看完了。这应该是写明朝的第一部,写的有点宽泛。之前也看完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具体内容多记不得了,但有一个印象:引人入迷!,万历十五年看完后印象深些,之前也看过关于明朝的一些书,所以读起这本书来算是轻松了,毕竟写的浅显很多了。

无论怎么写,自然是要先写太祖朱元璋,怎么都绕不过,写他自然就有些典型的标签:屠戮功臣、废除丞相。都是一些熟悉的内容,但是有些细节再次看到时还是会觉得毛骨悚然;燕王朱棣比之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印象深刻的就是方孝孺的灭十族和迁都北京,特意上网查了一下九族,看到简直浑身不舒服,光杀方孝孺的十族就杀了八百多人!还是一个个带到方孝孺面前杀的,我想这八百多人很多根本和他没多少交情吧,每次看到这段历史都难受的说不出话;迁都北京可谓影响了中国历史几百年,直到现在。

之后就是讲明朝的变态政治了,其实就是特务政治和专制进一步强化,锦衣卫、东厂、西厂、司礼监基本都是可以压制内阁(政府)的存在,这些都是越发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本人的措施,但是,明朝偏偏出了好些奇葩皇帝,好好的开局被完废的感觉。

总结明朝时易中天用了前期闹哄哄,中期懒洋洋,后期病殃殃来形容可谓是非常传神了,前期开国两父子一波掀桌子甩棒子下来,众人都没脾气了,之后几个泼皮一顿折腾,帝国的宝宝们有点生气了,后来三位正经的消停了一百来年,当然中间也闲的蛋疼弄这弄那的,但总归是人到中年身不由己,后来啊,没办法了,折腾不了了,老老实实的凉凉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头号玩家”正德小伙子,他的一生绝对够写一部纯YY小说了。

这一册最有兴趣的还是市井生活和喜欢讲段子这两个点,尤其是承平的那一百多年,市井生活其实是很有趣的,人人都想起它一个号,取它一个小,竟连盗贼也有别号,迎娶名妓更是风光无限,可见那时人们都挺风雅的;扬州瘦马,起初还以为江南的一种马呢,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人肉生意,真真奇闻;那时的段子很有趣,比现在的高端些,没有点文墨还真没法去耍这套宝。还有就是明朝的色情与爱情,都说明朝理学统治,三纲五常伦理严的很,但我觉得越是这样色情爱情就显得越是独特与唯美,颇有点“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感觉,嗯,用词不当!

总的来说呢,就是这本书写的有点简单,前面的一大部分都好像在普通的叙述,没多少自身的评论和特色,但最后两章给人眼前一亮,写的不错,也很有见地。其实除了政治,明朝其实还是有很多值得了解的东西呢。

作者:春宵梦枣(来自豆瓣)

朱氏家谱字辈

我们的家普丢失了,只记住:国、秀、怀、春、永、善、堂,这几个字辈!哪位好心人知道朱氏辈份全部的,告诉我一下。
新编朱氏统一字辈:紫阁书弘文博学富经纶阳光照寰宇云高锦长春世家建奇秀国泰运昌隆泽惠禄荣祚广益启明侯万载庆丰硕克成功永存古训勤守继雄豪振乾坤流晖焕玉彩新景展鸿图芳名标青史德业传千秋”。
朱明王朝嗣系字辈:
江苏南京太子朱标一系字辈:“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陕西西安秦王朱樉一系字辈:“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山西太原晋王朱棡一系字辈:“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典礼崇三恪彝伦叙九畴官仪原在汉世德尚思周”;
北京燕王朱棣一系字辈:“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河南开封周王朱橚一系字辈:“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家传洪德远国庆凤鸣春纪事常行孝钦宗永保仁”;
湖北武汉楚王朱桢一系字辈:“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山东青州齐王朱榑一系字辈:“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山东兖州鲁王朱檀一系字辈:“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明历福能德山来洞有仙实远一发选化成万里天”;
四川成都蜀王朱椿一系字辈:“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湖北荆州湘王朱柏一系字辈:“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山西大同代王朱桂一系字辈:“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甘肃兰州肃王朱楧一系字辈:“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湖北荆州辽王朱植一系字辈:“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宁夏银川庆王朱椭一系字辈:“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江西南昌宁王朱权一系字辈:“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甘肃岷县岷王朱楩一系字辈:“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湖南长沙陈王朱橞一系字辈:“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甘肃平凉韩王朱松一系字辈:“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山西长治沈王朱模一系字辈:“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江西南昌安王朱楹一系字辈:“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河南南阳唐王朱柽一系字辈:“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湖北安陆郢王朱栋一系字辈:“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河南洛阳伊王朱欙一系字辈:“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广西桂林靖江王朱守谦一系字辈:“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
朱熹一系字辈:“一代鸿儒宗名哲万世贤声定显扬诗书礼邦永继长德泽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训千秋懿行秉格言家盛宏烈振坤乾奇英献景福绵延”。
朱茶元一系字辈:“胜用昭伏克伯兮然林日汝之世其文国必如真士志孟洪泰一以于时正良元仲思吾继可懋邦宗永景维若启怀崇方鼎有华国彦达述弘徽”。
紫阳朱氏一支字辈:“殿衍宗德允锡为光汝其茂觉怡顺斯仰敬承立达育化元英安怀致信世保治平”。
紫阳朱氏一支字辈:“芳绍先儒道延来世永振人文为家之式诗书泽远礼乐源长祖功宗德孙子其昌”。
四川苍溪朱氏字辈:仕代永昌六朝克仁义礼”。
四川达县朱氏字辈:文志仕良德学尚贵元有光明方正思应礼义仁兴天开庭惠”。
四川自贡荣县朱氏字辈:光宗永正国安世秀元文廷仕朝天子荣兴登有明”。
四川自贡荣县朱氏字辈:照世英明敬良有金朝廷上宾福昭光烈地泽长珍西和永得锦章孔兴”。

《朱明王朝》易中天写了什么?重点介绍了明朝特务机构!

《朱明王朝》易中天写了什么?重点介绍了明朝特务机构!我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朱明王朝》是易中天老师“中华史”系列的第21卷。这本书并不是讲解明朝的通史,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开国到明朝中期的这段时间。朱元璋和朱棣可以说改变了中华的航向,全书还重点介绍了明朝特有的政治体系,包括大家很感兴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相信喜欢读历史的朋友都不会错过易中天老师的作品。这次就先为大家找了两则书评,感兴趣的朋友先来看看吧。

《朱明王朝》读后感一:

简单的概述了明朝的历史:从大事件,到政治,再到社会经济,最后到文化。看了这本书再看《明朝那些事儿》思路能够更加清晰。笔记如下:

皇权与相权,宰相制度与内阁制度,六部九卿三司巡抚,明专制清独裁;

刘三吾否燕王,黄子澄坑建文,杨荣提谒陵,铁铉诱骗朱棣,方孝孺害十族;

朱棣内阁定、藩王削;锦衣卫,纪纲杀解缙;

内阁成假宰相,宦官成真皇帝,王振汪直刘谨魏忠贤;

廷杖与文字狱,张永与王守仁;

前期闹哄哄,中期懒洋洋(嘉靖,隆庆,万历),后期病怏怏(泰昌,天启,崇祯),武宗是前中转折点;

财富和资本没有去向,不能用于改善民生、科技创新和扩大再生产,只能用于穷奢极欲,才真是大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苏州样,广州匠;

南北榜,缙绅,乡约,商籍科举,扬州瘦马;

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两榜出身,三元及第;

陈洪绶的版画,张岱的小品文,段子,叶子,小说和戏曲;

唐在马上,宋在闺房,明在市井;

三国水浒西游,家国情怀江湖义气人情世故,时代精神;

写人物写现实家长里短个人创作,金瓶梅划时代性;

文言短篇小说的唐宋传奇,唱南曲为主戏曲的明清传奇;

汤显祖的艺术世界,以情为体,由梦构成,看似虚幻,却并非不真实;

李贽的童心与割喉。

《朱明王朝》读后感二:

之前就是看了这套书的前面部分,等到发现更新了最新一册,迫不及待地就看完了。这应该是写明朝的第一部,写的有点宽泛。之前也看完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具体内容多记不得了,但有一个印象:引人入迷!,万历十五年看完后印象深些,之前也看过关于明朝的一些书,所以读起这本书来算是轻松了,毕竟写的浅显很多了。

无论怎么写,自然是要先写太祖朱元璋,怎么都绕不过,写他自然就有些典型的标签:屠戮功臣、废除丞相。都是一些熟悉的内容,但是有些细节再次看到时还是会觉得毛骨悚然;燕王朱棣比之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印象深刻的就是方孝孺的灭十族和迁都北京,特意上网查了一下九族,看到简直浑身不舒服,光杀方孝孺的十族就杀了八百多人!还是一个个带到方孝孺面前杀的,我想这八百多人很多根本和他没多少交情吧,每次看到这段历史都难受的说不出话;迁都北京可谓影响了中国历史几百年,直到现在。

之后就是讲明朝的变态政治了,其实就是特务政治和专制进一步强化,锦衣卫、东厂、西厂、司礼监基本都是可以压制内阁( *** )的存在,这些都是越发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本人的措施,但是,明朝偏偏出了好些奇葩皇帝,好好的开局被完废的感觉。

总结明朝时易中天用了前期闹哄哄,中期懒洋洋,后期病殃殃来形容可谓是非常传神了,前期开国两父子一波掀桌子甩棒子下来,众人都没脾气了,之后几个泼皮一顿折腾,帝国的宝宝们有点生气了,后来三位正经的消停了一百来年,当然中间也闲的蛋疼弄这弄那的,但总归是人到中年身不由己,后来啊,没办法了,折腾不了了,老老实实的凉凉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头号玩家”正德小伙子,他的一生绝对够写一部纯YY小说了。

这一册最有兴趣的还是市井生活和喜欢讲段子这两个点,尤其是承平的那一百多年,市井生活其实是很有趣的,人人都想起它一个号,取它一个小,竟连盗贼也有别号,迎娶名妓更是风光无限,可见那时人们都挺风雅的;扬州瘦马,起初还以为江南的一种马呢,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人肉生意,真真奇闻;那时的段子很有趣,比现在的高端些,没有点文墨还真没法去耍这套宝。还有就是明朝的色情与爱情,都说明朝理学统治,三纲五常伦理严的很,但我觉得越是这样色情爱情就显得越是独特与唯美,颇有点“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感觉,嗯,用词不当!

总的来说呢,就是这本书写的有点简单,前面的一大部分都好像在普通的叙述,没多少自身的评论和特色,但最后两章给人眼前一亮,写的不错,也很有见地。其实除了政治,明朝其实还是有很多值得了解的东西呢。

对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如何评价?

从1963年第一卷出版,到1999年前后完成第五卷,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耗费了姚雪垠50多年心血。在这部小说中,姚雪垠把历史学者的胆识、功力,小说家的才能、本领,美学家的眼光、见解,熔于一炉,形诸艺术的笔墨,化为形象的艺术创造,精缕细刻,不仅展示了具有历史深度的民族风貌画卷,更成就了一部熔铸了历史思辨精神的煌煌巨著。

01 展现出绚丽的民族生活风貌

《李自成》以农民革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境内丰富多样的历史生活风貌。作品展现的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各种矛盾错综交织的动荡纷乱的年代,而且展现得异常真实宽广。

人物从义军领袖、将领、谋士、家属、出兵、皇帝、后妃、藩王、文臣、武将到太监、宫女、幕僚、衙役、乡绅、商贾、艺人、游民、乞丐、巫婆、书生、农民、小贩、手工业者、江湖术士……几乎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他们都是中国的土特产,打着民族历史的很深的印记。比如开封城里的元宵节:周王府中,张灯结彩,金碧辉煌,燃放烟火,大摆酒宴,一派豪华富贵景象,而在相国寺内或街头灯下,灾民啼饥号寒,待卖的小女儿头上插着草标……

再看京城周皇后的生日:为了替皇后和皇帝“祈福”,隆福寺的小和尚被骗自焚,而他那做宫女的姐姐,又因以血写经而死。她多年来用自己生命积蓄的二十两银子,在宫中才抵得上一碗黄瓜汤,这就是中国明代的皇宫生活。

至于开封被围时期秀才张存仁一家的命运,他妻子那种善良、贤惠的性格和后来那番惨不忍睹的遭遇,更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写照。

开封城中贫寒的知识分子张存仁一家,在长期的围城中粮尽菜绝,老父饿死,自己却迭受官军搜粮的打击。妻子香兰携子出城,被官军掳掠,儿子被投入黄水溺死后,被逼成疯癫, 披发赤足,对天地长呼,为儿子招魂。

作者描写她凄绝的哭声,悲怆的呼叫,令人不忍卒读。作者对张存仁一家的描写的典型意义,就在于他真实地反映了长期的战争给广大百姓所带来的生活悲剧。开封城内的百姓由易子而食,直到公开杀人吃肉,偌大的中州名城,十室九空, 鬼火莹莹,直至黄浪直扑城头,浮尸飘荡。

这部小说,以宏大的规模成功地写出了绚丽的富有民族色彩的历史生活画面。

02 一部具有历史思辨精神的杰作

《李自成》是一部表现明末总体政治格局的小说,却不以王朝史一类的标题命名,这种看似名实不符的矛盾,其实包括另一层巧妙的蕴意,即小说构思上多维互动的艺术格局。实际上,作品无论突出哪一方面,都以一种反衬的方式在突显对方,对其它两方面的描写也是有力的引导和铺垫。

小说题目正是这种小说结构的体现,李自成农民起义是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政治局面的爆发点,明、清朝代易位正是明王朝自身矛盾、自我崩溃的必然结果。深入描写明王朝内部矛盾,不仅有利于了解明末农民起义何以剿而不衰、愈演愈烈,而且揭示了农民起义中诞生的新王朝与旧王朝在政权文化上的同构倾向,从而进一步理解大顺朝迅速崩溃的原因。

同时小说对新兴的清王朝的关注和描写,它一系列的政治举措,野心勃勃,充满进取的活力,对于成熟到逐渐衰朽的中原文化是一股巨大的冲击力,这又使作品富于文化反思的品格。

“李自成”不是孤立的,而是明、清转换之际的历史产儿。换句话说,没有明王朝积重难返的政治危机,就没有李自成农民起义;没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就没有明朝的灭亡和清军入主中原;没有大顺朝的覆灭,就没有清王朝的一统天下。促成明末历史大变局的这三者之间,缺一不可。

如果说,小说描写李自成、牛金星、李岩、宋献策等人被“逼上梁山”、投身农民起义,与 水浒传 相似;那么由于明、清王朝在小说描写中所占的分量,特别对各方高层人物的着意刻画,使这部看似表现农民革命的“水浒传”,毋宁是一部描写明末历史的“三国演义”。

崇祯是小说描写明末历史的焦点人物。起义军势力的长与消,清军的退与进,都与崇祯息息相关。一方面起义军和清王朝都渴望攫取大明江山;另一方面,摇摇欲坠的崇祯王朝仍然占据明末局势的主导地位,崇祯的每一个决策,都势必影响历史舞台上不同政治势力的胜负结局:

明王朝投入镇压农民起义的力量多一些,清军势力就自北向南迅速扩张;明王朝全力以赴对付清军,李自成和农民义军的势力随即成星火燎原之势。崇祯由于夹在两股政治势力之间,国力逐渐被削弱,国土逐渐被蚕食,导致最终灭亡。

历史固然有历史的“合力”促成,也绝非个别历史人物的历史。但注重描写的小说艺术,更看重历史生活中的人物和细节,看重历史人物的主动性,因此在小说中,这些人物也决不会是一些历史必然发展规律的玩偶。

在这里,小说艺术似乎与历史哲学兜了个圈子,小说艺术的向心力在于发掘人物的具体复杂性,而不在于抽象的历史观念,甚至有意地反其道而行之,就像它标新立异的禀赋使然。

实际上,任何抽象的历史观念只是对以往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总结,而无法倒推过去,指导小说家照此结论去演绎人物。恰恰由于小说家注重历史人物的具体可感性,作为一种艺术象征,才使这样的人物故事更令人信服地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宿命。崇祯的确是“生于末世运偏消”的亡国之君,成王败寇,也是向来比较流行的舆论势力。

但姚雪垠是一位对历史深怀悲悯之心的小说家,他没把崇祯写成一个咎由自取、天性顽劣的坏人,而详细地描写崇祯与命运抗争,写他的“励精图治”。尽管结局很失败,诺大的皇室家族,从朝廷到个人互相攻讦,互相拆台,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对于这些不配享有好的命运的人,作家也沉得住气,描写崇祯如何在做“大明中兴”君主的个人愿望与这种愿望最终不可能实现之间苦苦挣扎,他和他的王朝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不可预知的历史黑洞,并最终被这个黑洞吞没。

崇祯向命运的每一次抗争,都在王朝内部酿造一次惨祸,加速了王朝灭亡。仅崇祯向戚畹求助这件事,平白无故死去的小太监、小和尚、宫女、都人、奶妈和他们的家人,书中较为详细描写的就有十来个;首辅薛国观被“赐死”,武清侯李国瑞在监狱吞金自尽,田妃从此一病不起,终致身亡。朝廷的言官、大儒有的惨遭廷杖,有的瘐死狱中,有的被迁回原籍,受牵连、遭横祸的人不计其数。

《李自成》第四、五卷是这一段惊心动魄历史的结局篇。第四卷上册结尾描写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尽。第五卷上册描写多尔衮为清廷摄政王,于甲申年四月开始南征,五月占领北京。清王朝占据中原、统一中国近三百年就从“多尔衮时代”开始。第五卷下册描写李自成在清军追剿中,于顺治二年,也就是1645年初放弃长安、又逃离武昌,军队完全溃散,他最后单枪匹马,在九宫山被当地乡勇杀害。

小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李自成农民起义怀有无限同情。古代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其中悲剧是最具震撼力的原因,英雄的别称应该是一场悲剧。小说对明、清王朝的描写间或还有滑稽的成分和喜剧色彩,对李自成则完全不同。

李自成是真正的悲剧人物,不仅因为他最后孤家寡人、身首异处的下场最为凄惨,也不仅由于他个人的种种过失,使他最终丢失了大顺朝皇帝的宝座。但小说描写李自成的悲剧在于,他天性仁厚,对下层百姓有强烈的同情心,他越是要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扩充军队,清除异己,推翻明王朝,就越向失败的结局靠近一步,越要背叛他原本善良的天性。

这种悲剧性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是无法避免、无以克服的,如果消灭了问题一方,事物本身亦不存在。莫非真应了那句名言:

“未掌权势者,权势会磨灭他。”

本文标题: 朱明王朝读后感一千字(《朱明王朝》讲的什么内容 《朱明王朝》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40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读后分析算读后感吗(读书心得和读后感一样吗)李政涛教育常识读后感(读李政涛7: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