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涛教育常识读后感(读李政涛7: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

发布时间: 2024-05-12 07:36: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4

李政涛教育常识笔记1.刘敬余《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令我收益匪浅。,我觉得安利科是个孝顺的孩子,也...

李政涛教育常识读后感(读李政涛7: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

李政涛教育常识笔记

1.刘敬余《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令我收益匪浅。

我觉得安利科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泼、好动,在他生活中有许多关怀他的好朋友,时常鼓励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顺利成长,也可以从中获取经验。

给我记忆最深的是二年级的学生罗贝蒂,他为了保护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朱利奥不被马车撞到,自己却来不及躲开,被马车把脚骨压碎了,经后只能靠拐杖行走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帮助别人的同学是有的,但像他这样了为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同学,我们就不一定有幸遇到了。看到这一个故事,令我想到了报纸上的一则报道: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倒在人行道上。20分钟里,竟没有一个路人上前搀扶。等到120急救车赶到时,老太太已经去世约20分钟了。同样是两个值得帮助的人,但是遇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一个得到了别人舍命相救,一个去世了很久才被人发现。这些行人跟舍身救人的罗贝蒂简直是差之千里。

正是因为安利科身边有这么多善良的伙伴,他才可以明白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爱。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义,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同学之间无法摧毁的友谊,什么是师生之间无微不至的关怀,什么是父母永无止境的爱!我相信如果有了这些品质,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的人,一定是世界上生活的最美好的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笔记

妈妈给我买了本《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好书。 日记小学生日记

我花了没几天就读完了。书的内容是日记的形式,讲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里面有许多小伙伴,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但安利柯从不计较,与他们玩得很开心,并且慢从快乐中得到了教育。

书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欢,比如仗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坚强勤奋的斯代第、滑稽的小石匠、杂货店老板的儿子卡罗非和有着非凡毅力与感人孝心的小铁匠玻莱克西。写的都是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教育我们要永远有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我非常喜欢《新老师》中老师说的一段话:“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我不愿意责备和惩罚你们当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们会让我感到欣慰,我会因为有你们这些学生而骄傲!”我要是也能遇到这么有爱心的老师该多好啊!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沉浸在爱的海洋中。爱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惊人的收获。

2021年11月,在第十二届萧山区“暑假读好书”活动中获得妙笔奖。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

妈妈给我买了本《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好书。 日记小学生日记

我花了没几天就读完了。书的内容是日记的形式,讲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里面有许多小伙伴,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但安利柯从不计较,与他们玩得很开心,并且慢从快乐中得到了教育。

书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欢,比如仗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坚强勤奋的斯代第、滑稽的小石匠、杂货店老板的儿子卡罗非和有着非凡毅力与感人孝心的小铁匠玻莱克西。写的都是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教育我们要永远有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我非常喜欢《新老师》中老师说的一段话:“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我不愿意责备和惩罚你们当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们会让我感到欣慰,我会因为有你们这些学生而骄傲!”我要是也能遇到这么有爱心的老师该多好啊!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沉浸在爱的海洋中。爱是黑暗中的一束阳光,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惊人的收获。

2021年11月,在第十二届萧山区“暑假读好书”活动中获得妙笔奖。

35

更多相关作文

中学教师述职报告(共4篇)美丽的邂逅英语教师述职报告(共4篇)值得珍藏的四十五分钟创先争优调研笔记学者的风范 专家的脚步 ——记当代流人史专家李兴盛先生小学语文教师述职报告(共3篇)我的一天小学教师述职报告(共3篇)我的护士之路

Copyright ©2021 散文网
2.教师读书笔记'邱学华的怎样用尝试教学法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3.回归教育,作者汤勇第一章的读书笔记
因未阅读过原文,故提供读书笔记写作方法以供参考:

读书笔记

读者将自己在阅读时获得的资料或者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的一种文体。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在阅读时,人们或摘录各种精彩词句、至理名言,或归纳书中的重点内容,或表达对文章内容的感受体会,形式多样。它既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也是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的一种好方法和好形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1)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即记录自己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体会和感想。可以着重谈一点或几点自己感受最深的体会,可以对正确观点补充发挥,或对某一错误观点加以分析、评论和批判。

(2)摘录笔记。就是把书籍或文章中一些重要的观点,精采的描写,或与自己的学习有密切联系的词句或数字材料,按照原文准确地摘录下来,便于查找应用。

(3)提纲笔记。就是把一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分段写成提纲,以便于分清文章的层次,抓住中心,记住要点。

(4)提要笔记。即把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写下来,以便于我们理解、记住全文的内容,锻炼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也有助于复习、参考。
4.《公共基础知识》林皓笔记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的重要科目,是一门涉及诸多人文学科的综合性 的基础知识总集,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时政、国情省情等知识范围,主要侧重考察报考者的对公共生活中涉及的各类基础性常识的认知和掌 握程度。因此,考生对于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诸多知识点的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必须清晰地科学把控,这关系到应试者的复习效率和考试的成败 若是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直接咨询当地中公教育分下的客服老师,都是会耐心解答。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5.谁有柳海明主编的《现代教育原理》的读书笔记啊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 *** ,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格林童话》读书笔记 《格林童话》是通过“寓教于故事”的形式,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长的丰富“养料” 。

并且,通过寓言故事,教懂读者一些课本上未能学到的道理。教会读者“分辨善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人不能懒散、智慧是进步的阶梯、遇到危险要冷静……”等做人、待人的道理。

《格林童话》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生动流畅,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又充满了德国的乡土气息,令人倍感亲切。 《格林童话》寓教于乐,每一则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

《背包、帽子和号角》告诉人们做事不能太贪心,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好报。《灰姑娘》则说明了凡事不能光看外表,美好的本质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的。

《不孝的儿子》教人们懂得了对待父母、长辈一定要孝顺、尊敬…… 《格林童话》源自民间,在艺术上通俗、质朴、粗犷、生动,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文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善恶对错一目了然。

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总是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置于斑斓多彩的幻梦之中,借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告终。

故事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主义与浪漫幻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读者既感到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又体现了读者的意愿,从而得到满足。如今在这样一个物欲如潮如流的社会里,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时无法正确辨别善与恶、对与错。

这种时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话》,在一个个生动、简单的故事里你会体味出内在的深刻意义——以理性的态度去辨别世间的善恶对错。看《格林童话》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放飞,看看故事情节体味一下其中的意义,欣赏欣赏其语言艺术的特色。

犹如采撷最丰硕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家尼摩船长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古怪,但看到朋友死去却会无声地落泪;他知识渊博,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他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他会把整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甚至还为法国 *** 偿还几百亿国债;他还会逃避人类,对他人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仍是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气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氧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那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深深感动了我. 作者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
6.廉洁教育学习笔记四百字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小豆豆是个淘气可爱的小女孩,因为淘气所有她被学校退了学,可她又是非常幸运的,她来到了一个可以让她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开心快乐成长的学校——巴学园。

巴学园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它是由50多个学生所组成,而它的教室是由六辆电车厢组成的,她的校长竟然能一语不发而微笑着听小豆豆讲了四小时而没有一点不耐烦,就是因为他的耐心使小豆豆变乖了,成了早上第一个起床去学校的小孩。巴学园的午餐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原来校长是不想让小朋友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巴学园的教育方法使自己从喜欢的课程学起,只要上午把课程学完了下午学生就可以去散步,一边玩一边学习地理和自然,巴学园的运动会让每个孩子发挥他们的特长,让残疾孩子得到了自尊和自信。

特殊的露营等活动充满孩子的欢声笑语。小豆豆在“巴学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没有师生之分,无论老师、学生,甚至校长都是好朋友,完全丢掉了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束。或许,有许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异想天开,它对爱心、耐心、想象力等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要求。

但我觉得这是许多孩子的心声。以前调皮的小豆豆,如今成了个著名的作家,不是每个人一出生的就是天才,只是你选择那一条人生道路,遇上了哪位老师、同学,让他们感染你的一生,你将会获得一笔不小的“财富”。

读李政涛14:教育终将走向生命自觉

如果你时常介于教育的观察者和参与者之间,游走于教育的行动与反思的状态,转换于不同的教育角色和场景,你难免会陷入痛苦,时而困惑,甚至出现呈现人格分裂的倾向。

教育到底怎样在发生?如何确信是你和你的团队是在真正促进教育的积极、有效提升?教育的历程中是否有殊途同归的路径?或者说,学校教育的推进,是靠统一行动、统一时间,还是统一目标?是靠集体推进还是多姿多彩的多元合力? 都说教育的最大秘诀在于爱,爱要如何说出口?什么的眼神是爱的眼神?什么教育行为是出于真爱?是爱你就要现在大声说出来还是“我是你为了你好”的自我强调?如何在爱中实现教育者与内心、良知的对话?

政涛说 ,“给教师以爱、理解、温暖,以及理智的批评,是社会对于教育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如果教师没有感受到管理层的爱与善意,如果教师没有在爱的包围和宽容中工作,如果教师无伤大雅的小过错没有得到原谅,如果教师没有被有意识地带到更大的世界去感受宽阔的自然与存在又如何如房龙“宽容”之后的不可收拾地探索。

    “当教育者的世界里,藏有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当教师?‘我’准备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我’如何成为这样的教师?当好这样的教师,‘我’最需要做些什么?改变些什么?让这些问题在头脑中一次次回响,领悟它,回答它,是教师一生的功课。”

体 制之下,名师——有名之师——有即成的路径可依,按图施工,许多人获得了鲜花和掌声,但是,或许,我们可以看到,明师——明白之师——才是真正的魅力教师和“无冕王者”,才是校长和管理层最器重的宝贝。 然而,二者之中,惟有不断反思、反省和追问初心的教师,才可以获得教育的生命之树长青。

“我期待的教师人生是这样的:耗尽自己的青春,投入爱与悲悯,对应教育的世事,映照教育的精神,安放教育的灵魂,传递来自生命成长的各种新鲜的消息,只为了让那些稚嫩的面庞顺利走向属于他们的青春,体验属己的爱与悲悯。”

政涛多次提到教育人的“悲悯”。显然,悲悯是大爱,是教育人的终极关怀,需要教育人修炼的人生的大课。 “教育者的灵魂是优雅、端庄和甜蜜,以及焦躁与痛苦的混合体。在古往今来的教育者的灵魂中,最稀缺的品质是悲悯、宁静和从容。悲悯者常常会对生命成长中的痛苦和悲剧满怀同情,他深知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对生命成长有所助益,也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有助于生命痛苦的解脱,有时教育本身会加剧这种痛苦,加重生命的负荷。教育中的悲悯,在于对成长过程中生命所必将承受的痛苦、挫折、失败及各种危机的悲天悯人,在于对所有这些危机和遭遇的敏感和敬畏。带有悲悯之心的教育者,面对着那些艰难成长着的孩童的生命,脸上带着微笑,内心充满柔情,灵魂深处则在流泪或滴血。”

教育,既然能走向成功,也就会走向失败,既然能促进成长,也就会指向退化,既然能带来一部分人的提升,必然会导致另一部分的挫败,既然能够指向前进,也就有可能溃退,既然能引入繁华,也就必然有杂芜的境地。

学校亦然,只是一方沃土,一方池塘,能够造就未来的杰出校友,也会衍生人们避而不谈的不堪。这是真实的教育,这是学校的本来。一所学校成就辉煌,也只是学校发展史上的摸高成功,即其抵达过最近发展区的理想之境,一所学校的落寞或寂寥,也是形势比人强的结果,放眼历史长河之中,名校成为既往云烟者,不在少数。

“人们赋予了‘教师形象’太多的美好,太多的幸福,太多的温柔,在真实的教师生活中,它们大多是一种想象,大抵成了一种表象,甚至是幻象。教师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残酷,所遭遇的冷酷,所触碰的伤痛和坚硬,是教师世界不为人知,或者不愿被公开、被正视的秘密。” 教师的光鲜背后,往往经历生命的许多的重负,正是罗曼罗兰的名言揭示的平凡中不平凡的人的生命轨迹一样,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命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人们。许多教师看似平凡,看似伟大,也正是如此的人生。 你夸或不夸,他就站立在杏坛之上,风雨不动,长袖当舞,以自己的学识和为人,以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将教育的情怀与生命融为一体。

“有一种常见的教师病,是对教学技巧、方法和操作的迷恋或痴迷。他们推开书本,撇弃理论,摊开双手:请告诉我如何操作!这是太多教师的习惯,我予以充分理解和尊重。不过,我坚持认为,这是操作控,技术控,是一种病,得治。”

而真正的伟大教育人,不但不是管理出来的,甚至是背离管理的基本法则的,他们不是管理的服从者,超前为时代的引领者,他们是点燃火炬的普罗米修斯,他们是智慧的燃灯者。 但是,真正的伟大教育人,是浑然不觉自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那种人,他们眼里从来没有哀怨,没有悲伤,他们一定是衣带渐宽终不知悔的人。

“教育者的自我审视,是一门必修课。一个教育者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自我生命的透彻了解。那个牢固不可破的自我生命的中心,往往是被空洞化和抽象化的中心。面对学生,教育者在学会探问‘你是谁?’ 的同时,还需要转向自身发问:‘我是谁?’如同诗人杨健所低吟的:‘时常,我必须放下它,来精研我的存在,不管身处何世,我都不能使模糊不清。’” 我们不但要追问学生,你是谁,为何而来,将去何方,我们更要时时追问自己同样的这个“人生三问”。

正如一位新同事开学初所感悟的,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是为了彼此的抵达,也许各有前程,也许各奔东西,但是,我们对我们人生幸福和向往,与我们今生的使命,不离不弃,走到生命个体的最后告别。 “如果没有对儿童的负疚之心,是难以做好教育的。如果教育者总是希望儿童对自己感恩,而不是对自身的工作抱愧不已,教育者就成为地地道道的索取者:在施予之前,就匆匆忙忙地索取和收获感恩了。伟大教育者的灵魂,是一颗负债的灵魂,是所教孩童的债务人,而不是债权人。”

因此,理性的教育人,其实,时时是有负疚,甚至赎罪的心思的。我真的是在从事教育吗?我真的促进他们的成长了吗?我对得起优厚的俸禄了吗?我正在追求物质和世俗的不堪而且稍纵即逝的欢娱吗?我的灵魂成为我从教的资本了吗? “改革,是教师的宿命,也是教师成长的食粮。但很多教师没有改革的饥饿感。饥渴于改革的教师有福了,成长是对他们必然的馈赠。”

是改变,还是改革,这是个问题,一个永远需要警醒的问题。 “教育的光辉在哪里?在于让生命成长的力量。在于教育者那爱的眼神和柔情……” 真正的资深教育人,是能够在同行者之中发现同类的,因为看到他们柔情的眼神,听到他们谦和的语言,感受到他们的机智和激情,甚至能够闻到他们大爱的味道,他们是学校的“世臣”和真正的“大师”,即便有朝一日离去,他们也将化作学校的丰碑,学生心中永远的朱砂。

“成功的教育,最怕教育者孤芳自赏地秀自己,最怕他成为那个迷恋自己水中倒影的希腊人纳西索斯。” 因此,我曾经写过这么一段即兴的话,得到然后放下,放下那些名,轻视那些利,名只是过往的认可,利是来来往往的尘世,唯有过程的美好才是教育也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教师怎样看待生命,他就会拥有怎样的生命,他的学生也会因此走向什么样的生命。”

何时教,什么是教,何时不教,什么不是教。有时候是需要仪式的,有时候又不是,也就是说,教无处不在,学亦然,不是以主观的意志来决定的。 “教育者具有的敏感,通常体现在对学生缺陷和不足的敏感上,但很少体现在自身缺失的敏感上。如果一个教育者能够因为对学生不足的敏感而生出对自我生命缺失的敏感,这样的教育就不再只是对受教育者的教育,也成为对教育者自我的教育。”

教育者,其实也是一个观照的人,一个自省的人。一个缺乏自省的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个只顾教或灌输的人,一个在分数中寻找自身的奖金和得意的人,一个把自身的苦痛强加于教的人,不仅不是一个称职的教育人,甚至是导向自己和学生人生挫败的罪魁。 “置身于广袤的生命成长里,教育者心存谦卑,敬畏生活,挚爱着教育生活中那些平常而温暖的生命细节。他迷恋教育语言的力量,并渴望每一个词语都能够在课堂上散发出智慧的光泽和悠远的诗意。”

语言是教师的立命之本,因为语言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悠远的符号标志,也是区别于生物界的本质元素。 “目睹某些教师麻木、僵硬、冷漠的面容,我的感觉是心痛,为他们的学生心痛,为他们的未来。也许,多年以后,走出校门的同样是一些麻木、漠然的脸庞,里面藏匿的是冷酷的灵魂。”这也成为教育界残酷和真相,挥之不去,需要持续的改进和改变,但这条路途,很遥远,没有尽头。

“每个行业都有它的‘陋习’。相比‘好为人师’,我更难以忍受的教师陋习是‘不爱学习’,对‘学习’和自我改变的麻木不仁。我的困惑不可阻挡:这怎么会成为‘教师’的陋习?”

任何的老师,当他放弃学,就已经没有资格教,此时,教只是一个饭碗而已,与使命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教师,是以课堂为业,以课堂为生的人。课堂是教师的星辰与大地,它把教师变成了上天入地、顶天立地的人。”这一点,我是完全同意的,是我自身的经历,甚至教育的生命来表达同意的。“学生,具有最充沛的可能性,是最悬而未决的生命,等待着教育者,以及未来的自己把这些隐匿的可能变为澄明的现实。” “学生,是学会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人。学生,是学习如何把自己教育好的人。”

学生,就是学习中的生命,而教师,则是帮助者,如果认识到了生命教育的本质意义,那么,教师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天使。“ 教育者为学生创制一个山顶,并且告知他们,这是你们要去的地方,之后与他们一起攀登,共同登顶。山顶,是教育目标,攀登的过程,是教育过程。能否登顶成功,取决于三者:学生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设置台阶的合理性、师生共同攀登的过程。” “把学生放在心中,就是要把真实、具体、生动和准确的学生放在教师心中。此时,教师才得以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理解他们、研究他们,进而帮助他们、改变他们、提升他们。”

“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研究学生,教师在教室里研究学生。前者获得的是‘真空’中的知识,后者获得的则是‘现实’中、‘大地’上的知识。”研究“教”的含义,其实非常丰富,但终极归宿是指向学,所以,人时候教师研究教的本质,其实就是研究怎么与学生一起学。“在学校的班级中,我们不缺善于读懂学生的老师,最缺的是将读懂学生与读懂时代相连的老师。在大时代中读懂每天面对的学生,是能力,更是智慧。”

“如何判断‘我’有多大终身教育的可能性?不妨这么自我追问:我有对自身生命限度的敏感和体察吗?我有对新知、新世界的渴望与期盼吗?我还有爱的勇气和激情吗?我突破了自身的瓶颈了吗?” 敏感度和观察力,接受新知和好奇心,渴望美好,爱的勇气和充满激情,是突破自身局限的必备品质,也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永葆教的能力的试金石。

“‘教育起源于交往’,这同样适用于老年教育。交往圈的缩小、停滞和固化、是老年痴呆、退货的社会原因。终身教育、需要通过终身交往来维系。”教育本质是走向开放,而年龄的老去使人们走向封闭;教育的本质是走向未知,而年龄的老去使人走向经验。

“终身教育的体系里,‘学校’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而已。” 记得朋友圈传过倪匡的一句话,社会的进步,就在于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虽然直白,但是很有启发。

【注】李政涛:《教育与永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第1版

读李政涛7: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

 苏格拉底是石匠的儿子。

 按雅典体制,男子在青少年时,须掌握一项工作技能。苏格拉底顺理成章地跟随父亲学习了石匠的技艺。

有这样一个故事,苏格拉底的父亲一次回答儿子提问时说,自己并不是在雕刻一只石狮子,而是将其从石头中“唤醒”,石狮子原本就在石头中。由此引发思考:教育是唤醒,而不是雕刻。

政涛教授评价 :“‘为雕刻的教育’,意味着学生的灵魂只是等待教师雕刻的石头,教师拿着雕刻刀按照心中早已构想好的模样,随心所欲地砍削删减,学生所能做的只是被动承受,偶尔因疼痛不适而抱怨哭喊几声,也很快被教师的呵斥和刀削之声所淹没。很多鲜活的灵魂不是被雕刻刀唤醒的,而是因这样的雕刻变得麻木甚至被‘刻死’。”

  “‘为唤醒的教育’,将学生的灵魂视为等候被唤醒的‘种子’,教师需要为种子的唤醒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酝酿,为他们调配提供适当的土壤、水温、营养等条件,一旦时机成熟,种子自己会破土而出,长出本应属于他自己的理想模样。教育的方式,不是直接把种子从土壤里拔出来,而是为它创造适合生长的条件,以唤醒并赋予其内在生长力的方式,让灵魂的种子自己长出来。这样生长出来的灵魂,才有坚韧的生命质感和强大的内在力量。”

教育包括培训,但教育不是培训。“这种工作,区分了教育和培训的差异:培训指向于技术、技能和技艺等一切与‘技’相关的东西,一个人可以在培训的精雕细刻中使技术趋于圆熟状态,但可能与灵魂的培育没有任何关系,那种‘没心’、‘没肺’、‘没灵魂’的技术人才,在任何时代都不罕见。教育必然含有培训的成分,它对于唤醒之人同样存在有技能、技艺方面的期待和要求,但教育不能因此而缩减为等同于培训,他最终指向的是人格的教育、智慧的启迪等一切与灵魂直接相关的目标。”

建立在如此的使命之上,我们就能够理解教育的幸福和重负了。任何的事物向来如此,幸福感越强,重负就越大,二者成正比。正如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一书中引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那样:“前景越辉煌,不确定性就越高,而人追求这一前景的激情就越强烈。”教育无处不在,贯穿全程,无所不包,自然就成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事业。

当你内心充满教育的愿望,是完全地从自己出发,还是从受教育者的成长和教育的现场出发,其理念、方式和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当教育成为与灵魂唤醒有关的工作,教育必定同时成为一种召唤和应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想到召唤和想到应答。人间的教育,常常听到的是没有应答的召唤和没有召唤的应答,随处可见听不到召唤或应答的焦虑和失落。这说明,人类的教育已经失去了灵魂。至少表明教育者失去了灵魂唤醒的能力,受教育者失去了灵魂苏醒的能力,他们共同失去的是灵魂感发的能力。”

“如果说医生治疗室里散发的是药品的气息,牧师祷告室洋溢的是圣洁的气息,军人战场上充斥的是死亡的气息,那么教师教室里弥漫的是生长的气息,教师每天都在目睹着一个个生命,在教育力量影响下一点一滴生长变化的奇迹,每天都浸润在生命成长的气息之中,这是别的职业不曾体会到的幸福,也有他人难以体会的艰难。” 你不能代替生长和成长,正如你也不能代替出生和死亡,你只能帮助和支持生长和成长,有时候你还必须有静待花开的心态,因为教育中生长和成长的发生,前提和条件多元而丰富,好比“多因一果”,有适时、适地和适度的奥妙。要寻找恰逢其时的美妙时机和场景,何其难也。

 “教育最终实现的不是与生命的牵手,而是对生命的告别——对已往旧生命的告别,走向新的生命。” 不仅如此,教育取得进展、或成功——如果一定要用成功这个词——的结局就是走向告别和分离,因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是放手是放下。

正涛教授还引用别的教育家来佐证自己的认识。

  海德格尔说,“教育,就是‘让生长’。”

 杜威说,“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周国平说,“教育即生长。”

教育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内生,否则你如何解释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学校、甚至同样的家庭,也就是说外力看似均相同,但受教育者的人生却很不相同呢?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同一个老师教,“差距咋就那么大呢?”,这也从一个侧面应证一个残酷的结论,教育并不确保成功。

 “第一,教育的目的,不能从外面寻找,而是回到人的生命内部去挖掘,回到生长本身。第二,生长本身就具有价值,而且是教育的最高价值。第三,生长是一种眼光和尺度。”

政涛教授的如此分类,虽然本不在于讨好教师和给教师辩护,但确实说出了影响和左右现代教育独立性和专业性提升的复杂和繁复的因素。 “世界上与教育有关的是三类人:做教育的人,看教育的人,既做教育又看教育的人。 做教育的人,只埋头于教育的土地耕耘,但很少抬头望天,很少思考自己的耕耘价值和过程,‘只要做,不要想’是回荡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口号。 看教育的人,如同黄昏时分路过棋摊悠闲的看客,主要工作就是指手画脚,间隙性地发泄自己的抱怨和不满,充分展现出作为教育批评家的‘才华和豪情’。

当今的时代,从不缺少这样的教育看客,他们喷出的唾沫很快就会晒干,露出的底色却依然没变。 任何一个时代,从不缺少批评家,但稀缺的总是建筑师,最稀缺的是集批评家和建筑师于一身的人。这就是那些又做教育又看教育的人,他们是真正懂教育的人。 懂教育的人,是有教育眼光的人,这是教育这个‘专业’特有的眼光。” 话虽如此说,但任何行业,尤其是与“人”本身相关的领域,向来都是在批评和指责中的艰难而勇敢地前行的。

 “教育立场就是学生立场。学生立场有三个内涵:第一,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弃教育者的责任,对学生旅途自流。第二,学生立场意味着学生的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育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第三,学生立场还预示着教育者应当关注学生的生长需要,把发现、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需要作为自身教育的使命。这样的学生立场,是基于生命生长的立场,它昭示了一条亘古不变教育真理:在教育的世界里,学生的生命第一。”

 强调“学生立场”没有错,因为教育是承接历史,基于当下和面向未来。但学生立场不可能是教育的唯一立场,还有文化和文明的继往立场,成年人的经验世界和未来假想,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但事实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没有也不可能获得绝对的话语权。因而,政涛教授所说的如此观点,虽然是基于生实践教育,但既非事实,也不可能实现,这也正是教育复杂性的体现。

 “教育中的悲悯,在于对生命过程中生命所必将承受的痛苦、挫折、失败及各种危机的悲天悯人,在于所有这些危机和遭遇的敏感和敬畏。带有悲悯之心的教育者,面对着那些艰难成长着的孩童的生命,脸上带着微笑,内心充满柔情,灵魂深处则在流泪甚至滴血。”

“教育之美,一定不是急匆匆中显现的美,一定是从容甚至悠闲的美。世界上因此存在三种教师:急吼吼因而失去耐心的教师;慢悠悠但可能错过生长时机的教师;不紧不慢间把握了生命生长节律的教师。”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的教育领域,各种教师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不能保证所有的教师都是良师,也不可能保证昔日的良师不落伍,甚至不能保证任何学生进入完全的理想中的学校学习。因此,我们在努力提升师资的同时,也必须时时清楚,甚至提醒学生,不完美的学校,不完美的教育和不完美的教师是现实,我们甚至不得不无奈、甚至悲伤地宣布,不但“人师”难遇,甚至“经师”也不易遭。理想的教育和学校,从来都是水中月,甚至连“别人家的学校”也是如此。换言之,受教育者也必须适时接受残酷的现实,这是一个真相。

 “不是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找到了知识得以产生的源泉,自己具有发现知识、捕捉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把自己变成知识的源泉,才是真正的力量。谁让学生拥有了这种力量,谁就在自己的教育中,展现了教育的力量。”

许多流行的励志语言,向来经不起推敲,让它发挥给人一定的启迪意义就够了。而且,从思辨性的立场分析和批驳每一条励志语录的逻辑错误,也是思维独立性的标志。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个说法曾经激励了无数的人,也为无数的事实验证。然而,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有了知识,人的命运依然没有改变的现象同样存在。” 同样的,教师的优秀也都只是一种“临时现象”。 “教育者不可能永远成功,教育生涯中的常胜将军也并非随处可见。”

每个学生是独特的生命存在,每个教师也是如此。因此,名师和名师成长的路径,是不能完全复制的,最多可以给同行启发。正所谓,你只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可能和别的名师一样 。“名师的很多公开课只是看上去很美,观赏性很强,一般老师学不来,做不到,无法变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只能看一看,观赏一下而已。”

 “名师的成功,与天赋、勤奋和机遇有关,但与所谓教育理论和规律没有必然联系。” 当然,名师成长之路都有内生的共性品质,其中最可借鉴的核心素养必定是勤学 、善思和行动,也即“知行合人”的教育者。

“世间被到处宣扬的是教育成功,被遮蔽的是教育失败。”正是这样,成功者的故事到处颂扬,而失败的悲剧被无情淹没。就好比你看到大街之上的饭店,你总是会关注新开的那家、生意好的那家,而瞬间关门的那家,最多换来你一声“哦”,而生意不佳的饭店,你也懒得去,也正是由于你们懒得去,他生意才一天天差下去。这正是“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我提醒你

有一朵花从你脸上撕走

要记住婴儿时期的笑容(梁小斌)”

“替孩子选择道路,还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道路。”道理人人懂,但人们往往习惯于以过去的知识和过往的经验去教育面向未来的学生,也因此,教育是慢的,教育的进展也是亦步亦趋的。

 “教育的理想,就是把天下的教育,都变成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不一定是聪明的教育,甚至不一定是智慧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宽大、审慎、温暖,能够让教育的力量绵延终生的教育。”

 “离开家庭之后,他所受的教育不会停止;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也不会终止。”

教育与生命一样,过程就是全部意义之所在。

 [注]李政涛:《教育常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第2版 教育理想常识: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即“生命 实践”/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教育立场即学生立场/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教育是衡量好社会的尺度/教育帮助学生开掘幸福之源/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好教育,是宽大、审慎和温暖的教育)

读李政涛8:教育在表演和观看中展开

最近,相遇了不少新面孔,也产生了一些有意义的对话,如:

有同事说,想学哲学,因为教育和人生的最终,只能在哲学上找到答案。我深为佩服,因为每一个人的当下,也只是过去与未来的风陵渡口的“存在”,只有人生三问:我是谁?从哪来?要去哪?

与同事聊,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你认为学校文化改进的关键在哪里?答案就丰富到几乎不可想象了,有说到校友归来的感受,有说外人到来后的认知,有说师生的归属感,有说传媒推广的迫切,有说校史的慎终追远。学校是文明社会最传统又最现代的组织系统,而文化是学校的一切,答案丰富是正常的。觉得,学校主要有四个要素:时间,空间,人物和课程,学校文化,内生于各项及其间的互动,呈现于四维(时间,空间,人物,课程)。

又有同事问,为什么读?答:因为无知。因为越来越感觉对教育和文化的无知,文化是什么?学校文化的内涵是什么?理想的教育向何处去?

在这个“人人都有教育经,人人都是教育家”的时代,作为教育人,不要说与同事,就算与外界交流,也没发现对话的对象中有多少不懂“教育”的,甚至往往遭来教育现状的批判或否定。 这样的场面,即使有时给你带来不快,但你也没办法。况且,教育人在社交中并不掌握绝对话语权,这与其在学校和课堂之中的权威,形成反差。

政涛教授也发问 :“谁是懂教育的人?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但却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世界上存在很多自诩懂教育的人,也有许多嘲笑别人不懂教育的人。当教育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是‘懂教育的人’最多的时候,各种批评、建议的声浪汇成喧闹的海洋,使人不由产生‘人人都懂教育’的错觉。”

“在外面看教育和谈教育;在里面想教育和做教育。”这就是反差。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哲学家谈教育,文学家谈教育,社会学家谈教育,当然,还有科学家谈教育,他们集中围绕于‘什么是好教育’,‘当今教育出了什么问题’,‘症结在哪里’等问题谈论,也的确提出不少真知灼见,谈出专业做教育的人也不一定能够谈出的教育思想,并验证了‘旁观者清’的道理。 但是,如果他们对教育的思考和言说,触及不到‘教育过程’,那么,还只是从外面看教育和谈教育,是‘抽象的看教育’,而不是‘具体地谈教育’,更不是‘实际的做教育’。外面谈教育获得更多的是有关教育的‘道理’,而不是有关教育的‘知识’。”

我们注意到许多的教育学者和教育家,本身就不是教育出身,而上溯到近代以前,大学教育中也没有教育专业。教育,作为一个门类或领域很早,但教育专业化很迟,也很滞后。

政涛教授断言:“谁懂得了教育过程,谁就真正懂得了教育。

所有教育知识,最核心的知识是有关教育过程的知识,它们是最需要转化为常识的知识,也是最需要所有教育者掌握的教育常识。”

他接着得出结论:“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这一点,作为教师,我深有体会。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课件资料,但是不同的教师来承担,却有不同的体验和结果。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个差别,就在教师不同。那么教师的哪些不同造成了过程和结果的千差万别呢?会不会教?如何教?自身教学基本功以外的魅力如何?就是要考虑的因素了。方法、技巧、表达、示范、拓展、亲和力、形象等,都值得推敲。

“如果把表演理解为‘一种向他人投射某种信息,以使对方理解并相信此信息的内涵和价值的行为’,表演其实是无所不在的。 从教育的起源开始,就与表演息息相关。” 当然,我觉得这里的说到的表演的起源,应当是“示范”。所谓“师范”,进而提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即是这个来历。学习都是来源于示范和模范、模仿和仿效。

“并非所有的教育行为都是一种表演,但是教育行为普遍具有表演性。 表演的场所是学校。学校是一种教育剧场,即‘学校剧场’:它是感悟生命、领悟生命生长的过程和场所,是生命生长、绽放和呈现的地方。在这个充满了生命生长气息的场所里,学生在表演和观看的互动中,通过语言和动作等动态结构,展现和生成着各种情感、性格、气质和能力。 以这样的表演眼光看学校,表演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普遍存在于教室、操场、会议室,存在于课堂上、升旗仪式、颁奖活动,存在于建筑内外的墙壁上的文字、图画、、装饰,存在于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情和动作,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上,它们共同构成‘学校剧场’中的表演环境。这样的表演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我将其理解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或者教育的仪式感。教育需要仪式感,需要将仪式和形式赋予意义感,形成共情力,具有传播力,让受教育者或者参与其间的人认同,觉得理应如此,我也应当这样,我也想这样等。 “表演的目的和结果,就是有意识地影响人的生命生长与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目的。表演的内容就是以‘理解’、‘教材’为载体的教育内容。表演的方式、方法,就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以下的观点,引起了我的反思。教师的表演要适度、适时和适当,学生的表演要有机会,应当获得反馈。 “把表演的权利还给学生。所谓‘教师中心’、‘一言堂’、‘灌输式教学’,共同之处都在于教师垄断了表演的权利,占据了绝大多数表演和时间和空间。另一种情形是,学生也有表演的机会,但却集中在少数‘明星学生’身上,大部分学生成为‘沉默的看客’。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表演的教育价值,就必须把表演的权利还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表演的机会。”

然而,关于这样的评判,我得替我们的一线教师辩护。所谓“明星学生”获得更多机会,跟班额、班级授课制和我们的评价体系有关。班额大,导致教师的关注度受限;班级授课制,导致师生关系固化并且彼此连接牢不可破,从而教师习惯性地根据“人性的弱点”指引更多关注“明星学生”;再有就是在我们的评价中一堂好课的标准是“看上去很美(圆满)”,于是教师不得不,尤其是在公开教学和竞赛课之中。

“现在看来,当年那些丰富厚重的‘教育内容’,还沉淀在心里的,着实不多了,果然如怀特海和爱因斯坦所言,忘记了课堂上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回顾我的学习经历,能够留存于生命中的知识和学问,大抵是两类:我的兴趣的和我正在运用的;它们其实可以归纳为一类,都属于我的生活需要。” 我也有亲身体验。例如高中时代的数学和地理学得非常好,但是多年来的工作中,数学知识由于很少用到,而地理知识的用处无处不在,我就清晰地意识到数学知识都忘了,而地理似乎终身受用。但其实也不尽然,作为工具学科的数学,于我一定产生了微妙的条理、理性、抽象思维、数字敏感以及形的抽象认知的积极作用。例如,我对数字,就特别的敏感,记电话号码、掌握历史时间、记得别人生日,就是我的强项。

政涛教授接着论证道,“人类所有创造,都与‘需要’这一原点相关。” “个体生命的诸多选择,也与‘需要’这一源头相关。” 前日,遇见一位同事,聊起教育话题,同事居然跟我说有哲学进修的愿望。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身边不少人其实经常在思考人生的根本意义。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为什么活着?人的生命到底有什么价值?”

“过去,书本是学生的全部世界;如今,全部生活世界是学生的书本。”教育是生活,生活是教育,这是杜威和陶行知的区别,也是陶行知对杜威的发展。 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的科技进步,这样的观点开始提出并获得实施,“科学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而当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教育面临全球化、市场化、跨界化和个人化,政涛教授提出 ,“什么知识最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最具有价值的知识,是能够转化到学生那里去的知识。”

相信这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折冲,也是基于历史上教育理论的反省。 “解读教材要有三种眼光:成人的眼光,教师的眼光和学生的眼光。”这个立体的思维,重新给我们启发,也感叹原初学到的教材教法确实皮毛不如,但是我觉得,三种眼光不是分开的,而是融通和交互的。

“教育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问题。每个时代有教育改革,往往都需要从根子上,即教育价值观的改革开始。”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时刻要警醒,但又往往充满无奈,因为,即使你坚定地认为,我们处在了全球化、市场化、个人化和选择化的时代,背诵名人的警告说,我们不能以昨天的方式教育面向未来的学生,但是教育的困境就在于,现实很残酷,也很致命,未来,只在演讲中。于是,所有的教育改革者,都亦步亦趋地,“带着镣铐跳舞”。

“每当社会发生重大转折时,人们对教育的批判,往往是从价值批判和重头认识教育的价值与目的始,并且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再对现实的教育活动作出更具体的评析,提出新的原则,、方案乃至方式方法。……今天,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价值的重新认识是一切教育活动不可忽视的起点。(叶澜)”

有哪位学者如此说来着,一切价值需要重估。 因为,教育与意义密切相关,认识到教育的意义,一切的教育即从此开始,而教育的意义,就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的本质价值所在。

[注]李政涛:《教育常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第2版 教育过程常识:懂得教育过程,才是懂得教育(教育过程知识,是最核心的教育知识/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教育在表演和观看中展开)教育内容常识:创造性选择、解读和活化(教育内容要生活化/活化教育内容的方式是运用/解读教材的三种眼光/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

读李政涛11:“教育永恒”·“吾生有涯”

收到李政涛教授签的名赠书,欣喜之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他提出的一个教育主张:“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

此语境下,政涛是“教育者”

,我是“受教育者”。他“倾听”我这个作为“读者”的“受教育者”的声音,并作为“作者”的“教育者”给予“应答”,互动由此发生,一贯热衷其间的“读李政涛”系列,于是在这种良好关系建立中获得自然的延展,一切是那么的温暖而生动。

这是一本仿写的教育“断想”,其行文风格和内容,既不是“世说新语”的典故迭呈,也不同于“沉思录”的天马行空。作者说的明白,年轻时代受到周国平《人与永恒》的影响深刻,如今,应该是感觉到自己的教育思想日臻,文字驾驭功力已成,由此,《教育与永恒》一书诞生。

以这种文字成文、成书,虽无严谨的逻辑,但比较适合读者信手拈来,写的是作者的灵光乍现,带动的是读者的灵机一动。随时拿得起,随处放得下。

将“教育”与“永恒”对称,确实是有理的。说“教育”,内涵太丰富,因素又太复杂,人类文明之所以可以历久弥新,传承致远,“教育”之功莫大焉。而“永恒”,则是人类亘古不竭的痛苦又伟大的求索,常言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每一个有哲思的人,仿佛都有一具不朽的灵魂,终日游荡在有形与无形的尘世之中,飘忽于似懂非懂的语言或图像时空,总希望给这个迷一样的世界添加一些历千万祀而不改的注解。

虽然庄子给出了警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老子也曾坦言,“博者不知,知者不博。”

但是,人这种动物,就有这种与生俱来的奥妙想法,不是想着使自己不朽,就是希望自己的灵魂或思想永恒。

这不是批评,也不是指责,而是人类这种“万物之灵长”生生不息的动力源。诚然,从“生命共同体”思想框架上说,或许正是“人类的弱点”,谁知道呢?

帕斯卡尔所认识到,“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接受这个看法。有人说,“不经历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拥有”,我倒想接着说:不经历反省和自我否定的教育生涯,不值得拥有。

于是,随着政涛的“教育”思绪,试作“永恒”的思考和对话吧。

政涛说,“好教育,注定是深入浅出的过程。但往往糟糕的是:教育者还没有‘深入’,就开始‘浅出’了。”肤浅和妄言,是所有糟糕的教育的通病,没有学术和思考的相对深度,哪来教育的和指点的宽度呢。

“最懂教育的人,是懂‘教育过程’、‘教学过程’的人。世上有太多针对教育的评论者,但不少是一些只能‘指点江山的人’。正所谓,一切都是过程,过往也都是序章。过程就是教育和教育意义全部的价值。因为经历教育的人生,才是生命生长和成长的人生,有希望的人生。

他接着抱怨道,“他们习惯于做旁观者,也能显出很在行、很热闹的样子,但主要是敲边鼓,边鼓可以敲得声势浩大、精彩绝伦,但终归只是‘边鼓’,敲不到教育的‘内芯’。”

是的,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说,读到这样的文字,有时无语,有时感觉苍蝇嗡嗡作响。

他分析道:

“如果以‘教育过程’为视角,世界上存在两类与教育有关的人。

一类是在外面‘看教育’、‘评教育’的人。

不是说,‘看’与‘评’没有任何价值。

只是很多时候,在里面的‘做’,远比在外面的‘看’与‘评’更重要。”

最近流行一句话,“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纵然教育问题丛生,还是需要教育中人和关注教育的人们身体力行,面对一个个问题,寻找解决和创新之道,谋求一点点的进步。当然,从悲观主义立场上说,教育从来不可能达成完美的化境。

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不断勘探生命存在的过程,是向生存的荒凉地带不断进发的过程。”

联想行知先生所言,“第一流的教育家”应当具有两大特质,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都是独特的,每一次教育都是独一无二的。

教育的思想、观点、方法可以复制,教育的过程不可能重来。”

因此,教育不存在“实验”,也不能“试验”,是一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如人生。

“‘教育’是人类最大的难题。

这不仅是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人,面是‘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把你的钱装进我的口袋;二是把我的思想装进你的头脑。’

教育之难,在于要把人类已有、教师头脑里存有的那些最好的思想、经验与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里。”

因此,真正的教育人,是不会轻言“成功教育”的,也不会轻易说,“这个学生是我教的”,“那个学生是受到我影响才取得当成就的”,等等。

他接着写道:

“‘装进’不是‘填进’、‘塞入’,也不是‘装卸’后的‘搬运’,而是‘转化’。

教育即转化。

教育者有自己的想法或思想,但不能自言自语,他得让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受教育者的所思所想。

教育之难,即转化之难。”

我觉得,转化更需要学习者接纳,甚至悦纳,主动地建构和自我有需要。所以,我也经常意识到,“为什么学”永远比“学什么”更重要。当你需要时,你就会主动,教育者恰逢其时,于是,一切静待花开。

当前的教育环节和过程,加入了太多培训的成分,以至于许多教育中人也懒得界定和区分教育和培训,这与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改进有关,也有社会对教育成就的迫不急待有关,也与功利化的社会需求机制有关。

“教育?还是培训?

教育常常被缩减为培训。

培训无非是为了掌握某些技能(如使用电脑、开车等)而进行的训练。

教育离不开‘训练’,但不止于、更不等于训练。

教育需要再往前走一步,还要启迪人的智慧,培育人的人格。

培训可以速成,且必须速效,“马上就要用”的召唤如擂鼓般在培训者的耳朵旁反复回响。

这种召唤具有的‘魔力’,湮没了对人的智慧与人格的呼唤。

结果,技能有人,智慧没了,人格丢了。”

一旦教育被视为培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演变为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关系。 教育的异化,是从这种角色和关系的异化开始的。
“《学会生存》中是这么说的:
教育既要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又要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

教育既要传递文化,又要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

教育既要鼓励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又要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

教育既要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又要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马里坦在《教育在十字路口》中是这样要求教育的:

教育既要培养人的自由感,又要形成责任感;

教育既要注重人的权利,又要注重人的义务;

教育既要培养为普遍的利益去冒险和行使权威的勇气,又要培养对每一个个体的人性的尊重。

这样的教育,既是在走钢丝,又是承担了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我们把“立德树人”总目标挂在嘴边,可是,谁又会有多少人深想,这四个字之中,唯一可见、又最难抵达的,正是“人”。

我经常想到这样的一句话,在三年前的论坛演讲中,也曾引用这么一句话,引来一定的反响:“教育就是摆渡、架桥和铺路。”政涛写下此言,相信就是异曲同工:

“‘教育’不是通向‘十字路口’,教育本身就是‘十字路口’。

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十字路口通往不同的方向,铸造不同的人生。”

成人的教育,一定与价值观密切相关,因为这是人的塑造,甚至再生。教育为社会创造“新人”,而指向“新人”为目标的教育,必然是有痕的,有根的,也是有痛的,有苦的。

“成功的教育,一开始必定是有痕化的,把各种教育目标和内容牢牢地扎进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让它流汗、流泪甚至流血。

无痕化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也是最稀少的教育。”

儒家倡导的“大学之道”,也正是指向“新民”。

“好教育,是宽大、温暖的教育。”因此,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年轻的教育家出现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为世人公认。教育蕴藏着对外界和内心的深刻理解,以及丰厚的人生阅历和反躬自省。

“好教育,是引导学生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的教育,它既是追寻幸福的教育,也是救赎人类苦难的教育。”

好教育,通过真与善,指向终极之美,引导人们过完美的生活。

“我仍然对那种不含任何杂质的教育心怀向往,美就在山顶上,我们身背重负朝上攀登……

登到山顶的人,有两种可能:

发现自己竟然站在了喜马拉雅山的顶峰;

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只知道山下的世界美如斯。

两种可能都把山顶本身的美遗忘了。” 

这一句话,给我很大启发,以及反省。反观生涯,所受的教育,延续的人生,也都是基于传承,基于先民、先人、先贤和先生。因此,教育导向成长和幸福,也必然导向敬畏和感恩。

这也正是好教育共性出的“光辉”。

“教育的光辉在哪里?

在于让生命成长的力量;

在于教育者那爱的眼神和柔情……”

“教育如诗,因为生命如诗,生命成长如诗。

好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个诗人。

即使他不一定能够写诗。”

真正优秀的一线教育人,是热爱生命的,充满激情的,是积极乐观的,幽默豁达的,时而呈现泪光中的笑容的,因此,即使没有写诗的符号语言运用能力,其生涯、人生和教育的行走,也是一道风景,也是美好的诗篇。

“什么时候读懂了人生,就读懂了教育。

什么时候读透了教育,也同时读透了人生。

此时此刻的人生境界,叫作‘通透’。

蓦然间,在教育的灯火阑珊处,看到了人生的踪迹……”

因此,年轻的教育人不要急于所谓“成功”,因为成长就是“成功”,而当你觉得你“成功”了,其实很快会觉得一切又都好像刚刚开始,人生若见,只如初见。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限度的人生,我指的不是寿元。

教育是一种对人生限度的克服方式和拓展方式。

教育在个体身上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最大限度地克服了‘这个人’的人生限度,拓展了他(她)的人生世界。”

此处正是点题,教育与永恒相关,教育也即永恒。

“ 教育最终实现的不是与生命的牵手,而是对生命的告别,——对已往旧生命的告别,走向新的生命。教育教给人的,是学会如何每天都与过去的生命告别,这个过程延续终生。”
因此,日前有一位皖籍作家教师在回顾曾经提到过我的文章并试图与我对话时,我作了如下回复:

教育和人生,本是都一场不可重来的告别。每个人,无论平凡还是传奇,留给世界的都只能是渐行渐远的背影。

读完于8月的陕西师大校园,录就于大金山国防园。未完待续。
本文标题: 李政涛教育常识读后感(读李政涛7: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40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朱明王朝读后感一千字(《朱明王朝》讲的什么内容 《朱明王朝》读后感)读赵子龙单骑救阿斗读后感(三国演义 赵云救阿斗 原著 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