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宥言官读后感(190621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发布时间: 2024-02-10 18:40: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5

《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有感在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时代,阳明先生敢上疏直言,是因为先生保留了那份忠诚正直之心。虽廷杖被贬龙场,但却悟得大道,...

乞宥言官读后感(190621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有感

在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时代,阳明先生敢上疏直言,是因为先生保留了那份忠诚正直之心。虽廷杖被贬龙场,但却悟得大道,流芳千古。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公司为大局,保证公司的利益为第一位,对得起公司,对得起这份工作。

190621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日期:2021年6月21日
【读《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有感】

古文水平不够,本篇原文没看懂,惭愧!如此国学水平,会严重阻碍自己领悟圣贤思想。

还好有百度。现在,我已明白了文章内容,也了解了此事相关的背景:这是阳明先生递给皇帝的一本劝谏的折子。1506年,宦官刘瑾专权,逐刘健等人,激起士人共愤,南京科道言官戴铣等人因参与上疏请求保留刘健等人,被刘瑾逮捕下狱。当时在京任职的阳明先生因此上谏,但不仅没能救下戴铣,反而得罪刘瑾和皇上,被贬贵州龙场。

对这个事件,我自己有四点感触:

1、 皇帝制度真的不是一个好制度:他说啥就是啥、错的也必须是对的,太不合理了,完全阻碍社会进步;

2、 遇事要像阳明先生一样“不唯上”:虽然是皇帝要给戴铣等人治罪,但是阳明先生仍然是根据自己的良知作判断,认为皇帝这事办错了;

3、 遇事要像阳明先生一样“有态度”:很明显,阳明先生知道上疏是很危险的行为;他可以不说话,但是他坚持上疏,“昧死为陛下一言”,正是以自己生命的代价捍卫内心的良知;

4、 当领导、即使是一个小领导,也要持有公正、开放的态度,千万别把自己当出了皇帝的感觉:刘瑾这样的小人为什么能够执掌大权,多半就是因为他的领导(当时的皇帝)办事不公、任人唯亲,并拒绝听取反对的声音和别人的意见,正所谓“上梁不正”。

感悟之后是感动:纵观整个事件中,阳明先生、刘健、戴铣等人无不是拒绝与小人同流合污,他们像飞蛾扑火般前赴后继去坚守内心的良知。在中国的历史和现代,还有很多这样不识时务、不要命的“傻”人,我觉得他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良知。

乞宥的解释

乞宥的解释

请求 宽恕 。《宋书·何承天传》:“今舍乞宥之评,依请杀之条,责敬恭之节,於饥寒之隶,诚非罚疑从轻,宁失有罪之谓也。” 清 蒲松龄 《 聊斋 志异·小翠》:“ 夫人 无奈 之,因杖其子。 元丰 大号,女始色变,屈膝乞宥。” 清 伤时子 《苍鹰击·割爱》:“乞宥不情,休嗔薄幸。”

词语分解

乞的解释 乞 ǐ 向人讨、要、求:乞求。 乞丐 。乞灵(向神佛求助)。乞怜。 姓。 部首 :乙; 宥的解释 宥 ò 宽容 ,饶恕, 原谅 :宥罪。宥恕。原宥。 宽宥 。尚希见宥。 部首:宀。

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乞宥¹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丙寅(1506 年)

[原 文 ]

[背景简介]:1506年,武宗正德元年丙寅,阳明先生三十五岁,在京师,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当时宦官刘瑾专权,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人应触怒刘瑾而下狱。王阳明向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上疏救之,也因此得罪刘瑾和皇上,下旨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驿丞。

【2.1】“臣闻‘君仁则臣直’”²大舜之所以圣,以能隐恶而扬善也。臣迩者窃见陛下以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³等上言时事,特敕锦衣卫差官校拿解赴京。臣不知所言之当理与否,意其间必有触冒忌讳,上干雷霆之怒者。但铣等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覆,以开忠谠⁴之路。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囚,在陛下之心,不过少示惩创,使其后日不敢轻率妄有论列,非果有意怒绝之也。下民无知,妄生疑惧,臣切惜之!

【2.2】今在廷之臣,莫不以此举为非宜,然而莫敢为陛下言者,岂其无忧国爱君之心哉?惧陛下复以罪铣等者罪之,则非惟无补于国事,而徒足以增陛下之过举耳。然则自是而后,虽有上关宗社危疑不制之事,陛下孰从而闻之?陛下聪明超绝,苟念及此,宁不寒心!况今天时冻冱⁵,万一差去官校督束过严,铣等在道或致失所,遂填沟壑,使陛下有杀谏臣之名,兴群臣纷纷之议,其时陛下必将追咎左右莫有言者,则既晚矣。伏愿陛下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圣德昭布远迩,人民胥悦,岂不休⁶哉!

【2.3】臣又惟“君者,元首也,臣者,耳目手足也”。陛下思耳目之不可使壅塞,手足之不可使痿痹,必将恻然而有所不忍。臣承乏⁷下僚,僭言实罪。伏睹陛下明旨有“政事得失,许诸人直言无隐"之条,故敢昧死为陛下一言。伏惟俯垂宥察,不胜干冒⁸战栗之至!

[注释]

1、乞宥:请求宽恕。宥,音yòu

2、臣闻君仁则臣直:出自《资治通鉴·周纪一》:“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候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3、戴铣:可参见本书1.《阳明先生年谱》“1506年”条注释。

4、忠谠:忠诚正直。谠,音dǎng

5、冻冱:天寒地冻。冱,音hù

6、休:吉庆、美善。

7、承乏:暂任某职。

8、干冒:触犯、冒犯。

[翻译]

戴宪等人给你写的信中,他们所讲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为了人民的忠言,我想应该给予嘉奖才行;如果所讲的不当,望皇上您多多包容隐藏才是。他们这二十个人是忠诚正直地向您表白的,今日突然下逮捕令,把他们送到北京关押,按照陛下的想法,只不过是内部处罚一下,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事情。我在想:不知陛下你有什么想不通的,我因为不了解还有些害怕,但我的一切想法都是可怜他们。

现在朝廷的大小官员没有不为这件事而议论纷纷。然而哪个敢为陛下直言,岂能没有忧国忧民爱皇上您的心呢?哪个不怕您以戴宪同等的罪名降罪呢?因此没有人敢上奏关于国家现在存在的问题?而我完全可以说是您的耳朵和眼睛了。然而我却落在戴宪等人的后面,现虽然有上关宗社守卫,不能怀疑国家安危的事,您不是熟而目睹吗?陛下您天资聪慧而敏捷,其他的事姑且不要说,这件事真使我失望而痛心!何况今年的天气寒冷,万一派去的官兵管得太严了,戴铣就会在去北京的路上惨遭不幸,可能会死在荒山野岭哦!使您有杀纳谏臣的名声。使朝廷文武大臣更有纷争,到那时必将追究其左右未告知真情的人,那样就晚了。”

“我知道一国之君,只有一个啊!大臣宰相,是你的眼睛鼻子和手足啊!陛下的眼睛鼻子嘴巴不可能被堵住,陛下的手足不可丧失功能,如果一旦丧失功能就看不见了。我王守仁承担不起呀,我倘若有说不当的话实在有罪。我愿承认过错,看见您下旨“朝廷做事有过有错,很多人就会直言不讳”来上奏,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家就敢为陛下直言上奏。

朱紫阳之功臣:骆问礼痛批王阳明

骆问礼虽师出王阳明弟子钱德洪(绪山先生),但他对于轰动当时的阳明学说,却始终坚持批判态度。骆问礼的这种“背叛”,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枫桥骆氏跟王阳明有无法割舍的关系。这要从骆问礼的曾祖辈说起。

骆问礼的曾祖叫骆琎,骆琎有个兄弟叫骆珑(骆问礼的从曾祖)。骆珑与王阳明父亲王华是同时代人,且两人还是同榜进士,故王阳明称骆珑为“年伯”(科举时代为对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因了这层关系,王阳明后来还与骆珑成了忘年交,两人平素多有书信往来,直至骆珑去世。

因祖父辈交好,那么后代子孙就可称为“通家子弟”。故骆珑的堂孙(从孙)骆骥,后来直接受业于王阳明之门,成为王阳明的弟子。当时一起师事王阳明的,还有余姚的钱德洪。骆骥与钱德洪后来也成了同榜进士。

也许正是因为这层关系,骆问礼在弱冠之年,得以师从余姚的钱德洪。如果不出意外,骆问礼则是枫桥骆氏第二个阳明子弟。第一个是骆骥,直接得阳明真传,惜乎未展抱负而英年早逝。第二个是骆问礼,虽也称再传弟子,惜乎他从小“先入为主”,因名字里有个“礼”字,深受朱熹《朱子家礼》思想的熏陶,以至于他对阳明理学始终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骆问礼自己承认过他对阳明学说的反对意见。骆问礼有个诸暨同窗叫郦琥,是钱德洪的得意弟子。骆问礼曾为这个同窗写过不少文字,其中有一篇叫《高士轩记》,文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最能说明骆问礼对阳明学说的态度。他在文章里说,当时自己在钱先生那里读书,向先生学习如何作文,而郦琥当时比自己年长一些,他的学问已大有长进,不仅师友推重他,连他自己也毫不谦虚地说已得阳明真传。“而予日沦落,且迂僻,酷是宋朱文公,而于文成之道谢不欲闻。”他说自己越来越不学好,越来越迂诞怪僻,越来越不合情理,虽身在“王门”,而心却在“朱门”,不认同阳明学说,却对朱熹(朱文公)的学说钦服得五体投地,以致对阳明学说“闭目塞听”。“谢不欲闻”是句客套话,其实在骆问礼的内心,阳明学说是被他彻底排除在门外的。

明末藏书家、刻书家高承埏是第一个发现骆问礼理学思想的人。他在骆问礼去世后,曾板印骆问礼的《续羊枣集》,他在序言中说过一段话:“其于学,守紫阳之垣堑,仰攻金溪甚力。雅不喜王文成之说,时时发乎论著。”骆问礼在治学方面,一直坚守朱熹的理学,如同爬山涉水,一步一步,层层深入,他平生不喜欢王阳明的学说,且时时发表评论。而骆问礼对阳明学说的“论著”,就收录在《续羊枣集》中。或许,当年高承埏之所以要板印骆问礼的书,其对阳明学说的批判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骆问礼有个表弟叫郑静观,也提及了骆问礼的理学思想,《万一楼集小引》中说到骆问礼:“迩时谈理学,率左袒文成,而今于紫阳氏,非特不敢弁髦其说,且拥护之若金城汤池,宜与世大相柄凿。”说骆问礼以前谈理学,总是偏护王阳明,而现在对于朱熹的理学,不仅不敢鄙视,而且还极力拥护,牢牢守卫,固若金汤,跟现在的社会时尚大相径庭。郑静观的后半句话是准确的,但前半句说骆问礼以前“左袒文成”,则显然与事实不符,这或许是因骆问礼曾师从阳明弟子钱德洪的缘故吧。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在骆问礼时代,阳明学说已经主宰了整个思想界,是被人们普遍认同的理学思想。故骆问礼批评阳明学说,很不合时宜,只能被视为“与世大相柄凿”。人家用的是方柄,你非要用圆凿,岂不是大相径庭?岂不是落伍偏执?

高承埏也关注到了这个现象,他在《续羊枣集序》中说:“是先生之侃侃高气不能与时协,可想见其大致矣。”骆问礼说事论理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具有不凡的才气,但他“不能与时协”,不愿同流合污,不愿人云亦云,最突出的表现当然是他敢冒死向皇帝进十四道奏疏,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他对阳明学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
捍卫朱熹学说,反对阳明学说,反映了骆问礼的治学思想,也反映了骆问礼的治学水平。其实这完全属于学术争论的范畴。任何学说,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骆问礼反对阳明学说,当然不是信口胡言,而是基于他精通朱熹理学的功底与眼光。骆问礼是在吃透了朱熹理学的基础上,以朱熹理学研究者、实践者的身份,通过朱熹理学与阳明理学的比较,找到了阳明学说中他认为的瑕疵,对阳明学说进行质疑。正是这样的质疑,被后人理解成骆问礼捍卫朱熹理学的不遗余力。

也正为如此,后来清代绍兴人张岱评价骆问礼时,用了“朱紫阳之功臣”这个定义。只是我们对骆问礼缺乏太多的了解,以致骆问礼在治学上的这番经历始终被人忽视。

骆问礼的理学思想渗透于《万一楼集》的字里行间,那里有对朱熹思想的评论,对朱熹作品的解读等,而他关于阳明学说的批评文字,则集中在《续羊枣集》第一卷和第五卷之中。第一卷中有以《王文成(二十二条)》为题的一篇文章,共22段文字,每段独立论证。第五卷中有《论“行到然后知”》和《论“知行合一”》两篇短文,记录了骆问礼和他人的两次辩论,尖锐指出阳明学说中存在的两个致命弱点。这两次辩论很精彩。

一天,龙溪王先生来到骆问礼的住所。这个龙溪王先生就是王畿,绍兴府山阴人,与骆问礼是老乡,时任南京兵部主事,且是王阳明真传弟子,是王门七派中的“浙中派”创始人。故论资排辈起来,骆问礼得叫他王先生。骆问礼抓住机会,故意向王先生讨教该如何理解王阳明的“行到然后知”。

王先生说:“理解这个道理不难。譬如我,我不行,怎么到得了你的堂上。因为我内心要来拜望你,所以我就行,就来到你的堂上,然后我看见你的堂上有椅子,有桌子,有棋盘,有围屏,如果我不到你堂上,怎么知道你堂上有这些东西?”

骆问礼说:“那么请问王先生,你现在看到我的椅子了,这到底是‘知’呢?还是‘行’呢?按照你的解释,如果非要坐到这个椅子上才算‘行’,那岂不是你没坐它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是椅子、你坐上去了你才知道它是椅子?”

王先生被问得一时语塞。

骆问礼继续说:“阳明先生老是提到尧、舜、禹、汤,是不是他也做过尧、舜、禹、汤的事,然后知道了尧、舜、禹、汤?阳明先生还谈论过天文方面的知识,他是行上天之后才知道这些天文知识的吗?阳明先生还擅长用兵打仗,他是知道这样打要失败、那样打肯定能胜利之后才发兵的吗?或者说他是先胡乱发兵,等有了胜败之结果后,他才知道打胜了或打败了?那么请问,我们这些身居官场的人,可不可以贪赃枉法?”

王先生说:“你怎么说到贪赃枉法了?”

骆问礼回答说:“不是说‘行到然后知’吗?只有行过贪赃枉法之事,我才能知道什么叫贪赃枉法啊!”

王先生再也坐不住了,他气得脸色通红,不辞而别。

一天,骆问礼与刑部尚书赵公锦讨论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说。

骆问礼说:“用不着多作解释,单就阳明先生用‘合一’这个词,就已经知道他所谓的‘知’和‘行’原本就是两件事。”

当时正在饭桌上,骆问礼举起一根筷子,对赵公锦说:“你看这只是一根筷子,何必说‘合一’呢。说‘合一’,肯定有两样东西。譬如:有盘底有盘盖,然后合而为一,叫一只完整的杯子;有夫有妇,然后合而为一,叫夫妇合体;有君有臣,然后合而为一,叫君臣合德;有知有行,然后合而为一,叫知行合一。如果原来只是单独的一样东西,何必说合呢?”

赵公锦回答说:“先师王阳明的意思,只想强调‘行’。如果肯‘行’,就是‘知’‘行’,这完全是两回事嘛。假如不肯‘行’,你就是把‘知’‘行’理解成同一件事,对你也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

骆问礼说:“如果这样解释,那我的疑惑更大了。譬如我是一个医生,我给病人找到了病因,但发现他先前服的药是错的,于是我给他换了自己开出的药方。现在阳明先生说只要‘行’,言下之意,病人只要服药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医生诊断。照这样理解,如果病人要服药,那么你的药方与我的药方都可使用;如果不用服药,那么我的药方也派不上用场了。可是,明明我的药方是对的,你的药方是错的,那我何不劝说病人服用你的药方,借此来痛骂你的短处、炫耀我的长处?”

赵公锦大怒,脸色十分难看。骆问礼赶紧绕开了这个话题。

以上两次辩论,骆问礼巧用形象的比喻,把阳明学说中的薄弱点给予批判和否定。不管对方有多权威,多忠诚于阳明学说,骆问礼就是不依不饶,从阳明学说的软肋处入手,把人家辩驳得哑口无言,乃至下不了台。

其实骆问礼对王阳明的评价还算客观公正。他的《王文成(二十二条)》中的第一条,就高度评价王阳明,说王文成公无论文章、节义、政事、勋业,“无不表表”,堪称榜样。至于他讲良知,说“知行合一”,也未尝不可。问题是他的“必行过然后能知”,“知”字定兼“行”字,则自然有失偏颇。即使这样,仍不损害王明明其人,因为瑕不掩瑜。但骆问礼看不惯当时社会上的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皆指瑜为瑕,抓住阳明学说中的瑕疵,一丑遮百俊,试图把阳明学说一棍子打死;一种现象是,皆指瑕为瑜,一俊遮百丑,把王阳明说得一好百好,把阳明学说吹捧到完美无缺。这两种人都不客观公正,有失治学的严谨。也正因此,骆问礼从朱熹理学的高度,来观照阳明学说,指出其学说中的方寸之瑕,以正视听。

骆问礼批评阳明学说,集中在对“知”“行”的认识上。他说,自从有书传以来,都是将“知”和“行”相对着说的,且早就有了定论,王文成担忧天下只停留于“知”而不肯落实于“行”,这样的担忧也没错,也算得上是先天下之忧而忧,问题是王文成公原本只要教诲天下人“力行”就可以了,却非要折腾出一个“知己兼行”的新概念来,故骆问礼有批王阳明“未免操异说以胜人”“何必更立一门户”之说。

于是,骆问礼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并收集当时批判阳明学说的典型言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像当年王阳明批判朱熹一样,骆问礼对王阳明的学说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譬如:

认为王阳明谥号“文成”,有点名不副实,至少他的“良知”之说是“文”之一蠧,若论戡乱定国,王阳明不值一提。认为王阳明讲学是其一生的败笔,否则王阳明称得上是完人,可王阳明并不自知。认为王阳明的学说与朱熹的学说大相矛盾。阳明子弟说阳明与朱熹是殊途同归,既然如此,王阳明何必立自门户,自辟新说,且排斥朱熹那么不遗余力。认为王阳明与朱熹,其学则同,而其说终异。朱熹心口相应,王阳明是操异说以胜人。认为王阳明的“格物”太过简单化。认为王阳明的学说违背了《大学》的宗旨。认为学术是根本,德行、文章、功业皆生于学术,并不在于其演说。凭王阳明有“良知”的演说而独称其是真儒,这是欺世盗名。认为王阳明弟子在对待王阳明《乞宥言官以彰圣德疏》上另有所图。认为王阳明语录多遁词(因理屈词穷而避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认为王阳明有孔子自居的嫌疑。认为《论语》早就提到过“知行合一”,可是王阳明却不肯稍稍认同朱熹的学说。认为王阳明弟子在节录《薛文清公读书录》时,故意支离,为其所用。认为王阳明弟子所发表的言论,只停留于古人的《小学》工夫。认为王阳明对《大学》“在亲民”的“亲”字的理解上有错误。如此等等。

阳明心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议孰是孰非,只是据阅读骆问礼作品所得,集成上述文字。故文末特附骆问礼《王文成(二十二条)》原文,以供王阳明学术研究者参考。
本文标题: 乞宥言官读后感(190621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128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青鸟读后感400字美文(《青鸟》读后感)中国通史下读后感四百字(中国通史读后感400 5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