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履读后感(《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1-16 19:31: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3

乡关何处的读后感余秋雨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有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

衣履读后感(《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

乡关何处的读后感

余秋雨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有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乡关何处”取自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余秋雨看来,作者此时有着强烈的被遗弃感——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空间上,眼前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家乡又在哪里呢?很能体会崔颢此时的思念与渺茫,故乡远在他方,却又实实在在的存于心中,于是心中渴盼愈演愈浓,直至不能自抑,只能寄托只言片语来渲泻。
  故乡不单是那个出生成长的地方,故乡是属于心灵的家园,即使再没落再荒凉,也依然是我们心中最爱最依恋的现实存在。古往今来,多少离家的游子都在焦渴的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身处异乡,故乡的一切都是牵挂,都是关切,都是浓情。余秋雨的表白是如此的透彻,淋漓尽致!“异已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
  艾芜老人折断双腿仍然说:妈妈,我要去远行,世上没有比远行让人消魂。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走得再远心中一直心存一个妈妈,一路上暗暗地请妈妈原谅,当他们回来时自己已经苍老,妈妈已不在,由一种孤儿变成另一种孤儿的暮年远行者老泪纵横,一声“妈妈,我回来了”的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余秋雨讲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突然想起某本书上的一句话:“人生本就是一个旅程,借住在何处已并不重要……只要你我的心,一直在那个地方”。
   乡关何处?
  “男儿立志出乡关,不学成功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1〉 家的意义
家乡可以具体到半壁苍苔,又可虚幻到一种感觉。这便是作者说的“两重性”。
崔颢和李白都自问家乡何在,难道他们真的不记得吗?不知道出生地?不。他们比我们清楚,但,此时的家对他们而言是种感觉:温暖,可依靠,有足够的魅力吸引自己。
大多数思乡文人都是异乡客。身处异乡,自我会加大异乡感,加大家乡的魅力与味道,家乡的味道达到峰值,变为创作的养分,化为另一种人生经历。异乡越美,便会感到家乡越美,思乡越切,由此心理,家乡被吹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泡泡,一个梦,乡愁越浓,泡泡越大,梦越甜。可异乡客们都明白,这是梦,所以为了保护心中的梦之泡,“结果,一生都避着故乡,避一路,想一路。”
贺老是少数几个敢去验证梦的真实“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路从何处来”多多少少有些悲凉吧!可这就是真实的故乡。
“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
只有漂泊者的思想才有“意义”,才能体会思乡这两字的分量。冰心老人离乡百年,白发苍苍时在梦中游回少女时代的家。异乡客对家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思想便有更多的内涵。
相信异乡客在遇到触发他们思想之物时,情感远比文字猛烈。一切都是无言的。毕竟,情感本无言,只是我们执拗地用文字描述。
“他们不说理由也不向自己追问理由,抹干眼泪又须发飘飘地走向远方。”
二故乡与语言
语言是文化直接表现,是地域的符号。作者在上海话的攻击下,余姚方言完败,而渐渐的,便忘却了。
“故乡,就这样被我丢失了。”
“故乡,就这样把我丢失了。”
丢失了基本的沟通方式,其内在的传承又会如何?
三、了解
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的故乡?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有多少能大致说清北京这座城市的生长历程?余秋雨老师也是在数年后才偶然晓得余姚出了王阳明,黄宗羲等频频出现在历史课本中的名人,更有千古名窑的存在。谁又能想得到呢?
可这份迟来的知晓并不影响对家乡的崇拜与自豪,反而更添色彩。
生长的土地,仅仅是地,毫无特殊,平凡致极,又怎会想到这里曾有的温度与味道;时间,淹没了这些;现在去追寻,总觉得不可思议。
就我个人而言,深有体会。
我的故乡在山东邹城,全国众多靠煤矿生存的县市之一,平凡,普通,游走街市,嘈杂拥挤,略显混乱,四处乡音,亲切平凡。可就在这里,有一位全国公认的优秀母亲——孟母;有一位世界公认的伟大圣人——亚圣孟子;30公里外有一位中华文化的代表——圣人孔子。这三位伟大的人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华夏大地,共同为华夏文明增添力量与色彩。伟大的人!我从未想过自己与圣贤们如此接近,曾被我归为最平凡的家乡竟这般不平凡!
我非常能体会老师向我们介绍他的家乡时的兴奋,因为我也如此。每当课本出现孔孟圣人文章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向同桌“炫耀”:你看,这里有写‘邹城人’,我的家乡!并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对家乡的认同感格外强烈,所以高兴,所以不管走到何处,我都认为自己属于这里。
人说时间是最大的破坏者,土地覆过一层有一层沙,过去的都渐渐消逝,只有品德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不会断代,相反,会随时间的痕迹,加深,加深……大范围而言,民族认同;小范围,地域认同,地区认同(家乡认同)。特别在今天,多数国人为08北京奥运会自豪,为09挫败全球金融危机骄傲,5000年文明更让我们在今天为挺直腰板加份力量。在不察觉瞬间,认同感被植入,在计时器的沙粒的滚动中,增强。
而精神品德的传承更为玄妙。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水土”,我更愿视为“水土风情”,包含自然,人文;人文又蕴藏着长辈的言传身教,上代人的品德随教育,随生活影响着下辈人,所以地区风气需要长时间凝成,同样,也不易别改变。
四、探索
“远年的荣耀负载出元年的恶浊,精美的陶器贮存着怵目的残忍。”
陶醉于文明的兴盛,当蛮夷出现,格外触目惊心,否认,否认,不愿承认,自豪化为震惊。
“与已有的文明成果混成一体,甚至还会悄悄潜入人们心底,是我们在寻找它们的时候常常寻找到自己的父辈,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历史。”
文明或许承载过蛮夷,但这是种进步,有蛮夷到文明的过渡。是文明总有亮点,这些亮点的存在证明了人类想进步的努力,今人看到古人的这些,足以自豪,孰能无过?蛮夷只是过错罢了,所以“能这样,也就够了。”
五、回家
时间终究吹散每个人的味道,消失是必然,留存是偶然。如此怪诞,但作者仍认为自己是余姚人,仍然为河姆渡激动,一个最本质的家乡反而随时间的荡漾,越发浓烈。家乡,已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自豪。
时过境迁,终究物是人非,甚至无非人也非,可这仍是家乡!心中有家,何俱无家!!
念故乡——《乡关何处》读后感
清早,静静的办公室里想起了悠悠扬扬的歌曲《念故乡》,歌声婉婉转转,我的思绪也飘飘缈缈,不禁又想起了近几日正在读着的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是那般凝重,那般沉稳。读着每一个文字,虽然生涩,虽然难懂,却又止不住地想解读,想剖析。每每品读着更多的文字,心中总感到有一种浓厚的气息窒息得令人喘息不畅,但又总是情不自已地被深深地牵引读着又读,于是伤感,沉痛,怨忿,叹息统统聚拢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在余先生看来,作者此时有着强烈的被遗弃感——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前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家乡又在哪里呢?很能体会崔颢此时的思念与渺茫,故乡远在他方,却又实实在在的存于心中,于是心中渴盼愈演愈浓,直至不能自抑,只能寄托只言片语来渲泻。
古往今来,多少离家的游子都在焦渴的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身处异乡,故乡的一切都是牵挂,都是关切,都是浓情。因为余先生曾是异乡人,所以这里的表白是那么透彻,淋漓尽致!“异已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
结尾,品读着余先生被故乡遗弃,心中不禁也凄凉、渺茫起来。是啊,谁又能真正说清自己的祖先曾是何乡人?“乡关何处”大概正是由此而来。但是不禁又想,为什么要让思绪飘得那么遥远呢?只要心中记着一个故乡——或者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或者是曾经居住的地方……只要心中的思念能有所寄托,只要心中的牵挂能有所倾诉,那也不枉游子的深情了,不是吗?

我的老师——管叶羽先生读后感

我今天读了冰心的《我的老师,管叶羽先生》,冰心先生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她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管叶羽先生是冰心的大学老师,他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服务的老师。他无论任课多少年,衣履都是一贯地整洁;他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对于自己的教课准备,也是那样的认真;他给学生教课,永远是启发式的,先讨论,再讲解,最后做实验。每次下课,管老师总是让学生擦好试管,摆好桌椅,再出教室,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冰心有这样的好老师,我真是仰慕不已。但是我觉得我的老师才是最棒的,张老师的教学使我们感到非常轻松,她对学生也是关怀备至;董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对教学非常投入和认真。我希望能在老师的培养下,成为像冰心先生一样的大文豪!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1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提到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太公望,太公望即姜太公。姜太公姓姜名尚,因其先祖曾经担任四岳之言,传说在尧、舜时掌管四时,主持方岳巡守,辅佐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也有封于申的。封于吕的,随封地姓吕,所以,身为姜氏后人的姜太公又姓吕名尚。传说姜太公出生后,家道并不好,已经衰败,所以,为了混口饭吃,他做过居户,卖过酒水,大半辈子处于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状态。史书对此记叙也很简单。那么,司马迁为何一提到姜太公便称之为太公望呢?源来,这与大家所熟知的“姜太公钓鱼”的故重有关,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也有所记载。姜太公晚年垂钓于凋水,西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外出狩猎前让入算了一卦,卦辞说“你这次出去狩猎,所获猎物非龙非端,非虎非熊,所得而是成就你霸业的辅臣。”于是西伯外出狩猎,果然在渴水河南岸遇到姜尚,经过一番交谈,西伯很高兴自己遇到了高人,就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姜尚,即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虽然姜太公遇文王传说各异,但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之师。这几个传说,熟真熟假,不得而知。但是,后世的人们更喜欢姜太公钓鱼这一说法,并赋予它更多的传奇色彩。不管怎么说,姜太公遇文王,肯定有一番对话。对文王西伯来说,有个识才过程,对姜太公来说有个展示胸中韬略机会的过程。在古兵书《六韬》中可以读到二人对治国之道和至重韬略的精彩对话。尽管不少后人对《六韬》是否为姜太公所作提出不少质疑,但在历史上,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为建周室王朝立下天大之功是不争事实,而且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较为记载了他辅佐文王、武王的几件大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通过“牧野之战”,帮助武王伐纣,建立了周王朝。

  在殷朝纣王时期,西周建立之前,大小诸侯便有八百余个,周在文王西伯初期还是个不算出名的诸侯国,所以,姜太公何来雄才大略,不管是《吕氏春秋》,还是司马迁的《史记》,都未做详细叙述,这也就难怪对武王伐纣以前的历史记载语焉不详,多为传说了。姜太公因其大功而被封于齐地营丘,为齐国开国君王。为此,《齐太公世家》记载道:“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由此可知,姜太公为齐王,定都营丘,在政治上“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即根据当地风俗,简化了繁琐的旧礼制,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在经济上“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结果是“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在《货殖列传》则进一步详载到:

  “故太公望封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耀至而辐揍,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俗之间敛决而往朝焉。”

  也就是说,姜太公被封于营丘,当上齐国国君,看到所封之地是盐碱地,不能生产什么粮食,人口稀少而又旁困,他因地制宜,劝女人们纺织刺绣,极尽工艺技巧,同时让人们贩运鱼盐增加收入。正是因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人与地域的独特优势,各国的人财物都汇集到齐国,“强至而辐镂”,结果齐国—派繁荣:“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决而往朝焉。”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2

  太史公作《货殖列传》,不拘泥于时,驳斥儒道两大家有关经济问题的观点,大胆提出人类追求财富的合理性,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无论多美好的志向都得有实现的基础,财富,在很多时候就是我们人生的资本。

  自从商业产生以后,贫富差距渐渐出现,同时因为有了差距,便生出许许多多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作为以农为本的国家,古代中国一直到了清朝还在压制商业活动,商人们承受着来自朝廷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阻挠与压力,可以说,一个成功的商人的剑业历程真的是步履维艰。士衣工商中,商为最下等,其实各个阶级都要养家糊口挣取银钱,只是收获渠道不同,收获数量也不等。皇家贵族子弟生下来过的就是镜衣玉食的生活,双手不沾一点腥土,整天跟着先生念叨仁义礼智信,之乎者也,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每每这些“贵人”不开心的时候,一个巴掌抢过去,挨打的小奴仆低头含泪,以头抢地,可怜兮兮地捂着一边打红的脸:“奴才该死!”同是人,贵贱就这么给划分明了,你,穷人家的孩子,就是受欺负被奴役的命。富人家是有自己的烦恼,他们担心的也许是明天去哪里游玩,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而众多吃穿无着落的穷人们还在忍受着饥饿侍弄那几亩租田,用一句俗语来形容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财大气粗”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

  钱,本身是的确没有什么价值的,如果,我们的祖先把土块当做“钱”来换吃换喝的,那么现在的土块就不是被小孩子和泥巴的玩意儿了,当然,我只是打比方而已。况且为富不一定就是不讲仁义的人,正所谓国富民强,同样的道理,家富了亲人也不用受人冷眼,遭人欺负。骨气不是穷人的专属名词,富可敌国是一种本事,家徒四壁就算清高吗?可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两袖清风,只是说明你不愿陷于泥淖之中,换一种说法,就是保身之法,避免以后因此落个骂名。在生财之道这个方面,到底是差那么一些。现在的我们一无所有,靠的是父母盗助,上大学最直接的目的便是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一份富足的生活,而不是整天烦恼于明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许又会有人批评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也钻到钱眼里了,试问,没有这样的物质基础,我们要抱着书本去呼喊越穷越光荣吗?

  我不是一个拜金主义者,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只是,我们应该正视金钱这个问题,追求财富并不是可耻的事情,付出劳动就应该得到回报。赡养父母,抚养子女,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而尽责的基础是你有这个经济实力,如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你凭什么来让自己的亲人在最起码的日常生活中过得无忧无虑?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3

  读了司马迁《史记》名篇《货殖列传》后,深深佩服于子长先生对于发展经济社会的远见卓识。

  “货殖”古代指经营商业和工矿业,我认为司马迁所说的货殖含义更广,包括发展经济各项产业的全部(物质文明),文中发展一二三产事例诸多,兹不赞述。司马迁发展货殖的观点我非常赞同,这和我国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如出一辙,因为没有了物质基础,即便是天花乱坠的思想教育也是空中楼阁。对于执政者而言,人民不富裕,说话办事少人听,少人信,少力度,少人干,甚至没人追寻。对于国家而言,国力不强盛,落后很可能挨打,所以说发展经济在什么时候都是要牢记的。

  如何发展经济社会,文中首先指出掌权者要管理好国家。指出: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意思是说:(拿权者对于人民),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诱导他们,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来)束缚他们,最愚蠢的办法是与百姓争利。”我的理解就是就是顺其自然,按其发展规律办事,按照人民的发展要求,按照法制来治理国家,而不是盘剥和压榨人民。用现在的提法就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和以德执政。这样的观点在那个时代提出来应该是多么多么的超前呀!

  其次用事理正反两方面深刻证明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经济的问题。用姜太公吕望、管伸的事例说明了发展经济可以富国强民(“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岛卤,人民家,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握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决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柜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意思是说:“姜太公吕望被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本来是盐碱地,人口稀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女子纺绩,极力提倡工艺技巧,把鱼、盐运到别处去销售。这样,其他地方的人民归附于他,货物也源源不断地运来了,象钱串一般,络绎不绝,又如车辐一般。")用"《周书》

  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少。’财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理论论证了不发展经济就会民生凋故、国家衰败。

  在那个时代,司马迁对于发展经济社会所做的深入思考和有益研究,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和赞叹:他不仅是一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而且是一个很有见底的经济学家。当然,文中提到:“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我不是非常赞同,他和孟子“温饱思淫欲”我也不敢苟同的观点有些冲突。因为物质富有可以促进精神富有,但绝不能代替精神富有。纵观历史上为富不仁的人太多了,富贵慈善家也不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也有不少。所以,我们要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像邓小平提出的那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对于国家而言在突出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都要抓好,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使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对于自身而言就是要干好工作,提高修养,为社会作出贡献,做好表率。

  以上所言,牵强附会、浅尝摄止之处颇多,请大家海涵。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4

  商人,在中国古代常常是被压制、歧视的一个阶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士大夫以道德君子自居,对商人不屑一顾。司马迁却能给他们列传,肯定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赞赏他们的才智。更难能可贵的是,司马迁对人的逐利之心给与肯定,认为这是人的天性。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社会风气宽容、自由、开放。所以能培育出司马迁这样自由的思想家。

  《货值列传》的一开篇,司马迁就引用了老子的一段话:”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明显,司马迁是反对老子的观点的。他说这是”堵塞人民的耳目”,是行不通的。司马迁说的还算客气。我倒觉得这是一种愚蠢政策。至于其中的”邻国相关,老死不相往来”,让人想起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有康乾盛世,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排斥外界、自我封闭,施行”闭关锁国",带来了严重的恶果。

  第二段中,司马迁讲述了人的各种欲望。并表示道德教化是不能压制人的欲望的。所以,司马迁主张顺其自然。司马迁认为”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诱导他们,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来)束缚他们,最愚蠢的办法是与百姓争利。“可惜,后来的统治者,采用的都是下策。比如重视道德教化、用典章制度束缚民众等。各种道德、各种规查制度束缚了人的思想,使得社会长期停滞不前,以致于最后远远的落后于西方。

  司马迁说,”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晶价格低廉,商人就会把商品销售到可以贵卖的`地方;物品价格昂贵,商人就会从价格低廉的地方运来销售。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其实是在论述”市场”这一无形之手的巨大力量。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就能了解”市场“的作用,并具备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实在是让人吃惊。

  司马迁对于人的逐利之心,给与了肯定。他说:”求富,是人们的本性,用不着学习,就都会去追求。“对这种逐利天性的肯定,具有巨大的意义。《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认为,人人追求自己的私利,能够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可惜后世的中国越来越重视道德教化,轻视人的逐利之心。

  司马迁后来遇凄惨,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这是一位专制独裁君主对一位自由思想家的残酷迫害。汉武帝这样的独裁君主,最热衷的是权力,最痛恨的是自由。他”罢百家,独尊儒术”;设置内朝,收回大臣权力。这些专制君王对思想的控制、对绝对权力的追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司马迁这样的自由思想家,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5

  我在课余时间看了货殖列传,在该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客观过程,因此,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治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史记中影响最深刻的是,两大著名商业家计然和白圭。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认为商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于观察变化和利用变化,他主张利用规律性变化获利,所谓规律性变化就是不要关注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变化,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业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这里面的规律是,由于有大量的人弃,价格必定就掉下来了,而价格掉下来,就是上涨的理由,上涨的理由具备,上涨就是迟早的事!只要发生大量的抛售,就买入,至于这种抛售是属于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呢?还是巨额投资亏损造成的呢?还是原料涨价引起的不关注,只要人弃,我就取。

  另一位商业家计然提出贵极则贱,贱极则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价格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价格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至于是什么引起的贵贱变化,这些商业家们并不关注。而我们的投资人则长期沉逆于引起价格变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视了价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涨的理由的规律。

  说来说去凌通最想要说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跌多了就是涨,涨多了就是跌这是基本规律。人们都不敢买的时候,都弃之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这也是规律。不要寻求具体的上涨理由和买入理由,一旦有具体的上张理由和买入理由,实际股票就没有买入价值了,一旦有上涨的理由的时候,人们就不要抛售了,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真正的把握机会一定要在完全看不清具体利多的困难阶段下手。同时要理解相信价格的变化总是向反方向变的,上涨总会转化为下跌,反之下跌一定会转化为上涨!

  在这点上,古代商业家计然和白圭分别提供了更伟大的思想,计然指出:天旱资舟,天满资车(旱时,就要备船以待荡;满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才是商业和经营的规律。在古代商业家的眼里,所有的商业行动都是为次年或者很多年后所做的准备,等待时间的推移,实现收益。白圭则提出,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素求时,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买进编完编絮,出售粮食。两位商业家都不为明天操心,他们的商业行为都不是为明天挣钱做准备,而是为更长久的未来做的准备。

  计然和白认为经商一定要利用,“时用”关系,“时用”关系指的是,人们需要某个商品的时间和这个商品处于充足的时间不是同一时间,东西多时大家往往不需要,价格就低了,大家需要时东西往往不足,商人们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在供给充足价格下跌是买入,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会出现东西少,大家又要用,价格高的情况,这时商人就卖出。凌通认为“时用”变化其本质就是充分利用在不同时间或空间商品的供需关系不一样,从而导致价格不一样,来获取利益。在两位大商业家眼里,价差是时间创造出来的,价差是时间的函数,时间是价差之母。

  在一个极端的困境中,极端的抛售中,采取人弃我取的策略,然后等待时间的推移,创造出新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自然会挣钱。不要试图在某个低价买入后,次日就获利,这是不可能的。不要等待什么具体的利多才买入,那是已经晚了。在极端的困难和极端的悲观,极端的抛售和极端的利空情况发生时,就是最佳的买入时机,而时间逐步推移之后利多自然会出现。根本就不需要投资人去寻找、去发现、去预测什么利多,只需要投资人等待!这是商业和投资的基本规律也是凌通阅读了《史记货殖列传》之后的心得。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6

  昨从小阿姨那拿来了因房屋拆迁而寄存在她家的一袋书,发现了其中有一本《史记》。鉴于现今中国有很多专家教授在研读《史记货殖列传》,欲从中国史学大家司马迁那汲取古代中国的商业社会发展经验。于是我也仔细读了一遍,深有所感。

  士农工商,商排最末,本篇亦可说是排在最后(实际位置是倒数第二,但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

  可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发达农耕文明的国家是如何蒸视商品经济的。尽管如此,古代中国仍然发现了至今仍是天道的商业文明。“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完全展示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市场经济情形;“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筐小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这些都适用于现今瞬息变化的市场,综合分析各种信息,果断追随市场脉搏;“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正如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所言,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工作既是修行,什么事都要用心去做。

  在我的上一篇随感中论及了“富”这一话题,感觉自己多是从心理上去感受生活的满足感。太史公则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论述:“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摸鸣琴,抬长袂,跟利属,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游闲公子,饰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真是一针见血,刺破我辈面皮啊!女的嫁给自己父辈年纪者现如今比比普是,男的则家无余财可偏要买车去装出一副“富贵容”。这一切虽说是病态,到底可能还是符合人性天道的吧。

  不待贾而足,地执傍食,无饥筐之患,以故普家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准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这句话有种《道德经》里“福台祸所伏,祸台福所倚”的意味。一户人家生活条件好了,下一代就会贪图安逸,家境贫寒就会出去间荡、去冒险。再加上“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天道,他们就有可能发植财而变富。历史的轨迹何尝不是如此呢?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又有山川、长城阻隔外族侵袭,于是乎与外界不通独自过上了自给自足、安详舒适的生活。西欧则地势平坦,屡遭他族迫害,自身经济有不好,最后被迫走上了海洋之路,使得现如今英语成了世界语言,踩随中国的儿童、少年直至老年人。如果明朝在派出郑和下西洋时,中国国内有“饥值之患”,急需海外贸易补贴家用,那么说不准就是中国发现了美洲大陆,发现地球是圆的。如果中国国内人民无法生存,中国人再去移民他乡,那么现在我们出国就像出省一样讲普通话,那该有多好啊!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历史正随着我写下每一个字时循着天道一往无前,不曾回头。……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7

  近年来,我一直在宣传一种观点,中国搞市场经济在技术上对资本主义的经验有借鉴,但作为制度道路的选择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学西方的,更不能认为是西化。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从古代传统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古代传统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思想并不首先产生于西方,却是在东方古国一中国。这两天我又一次认真研读《史记·货殖列传》,对上述观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两千多年前,西汉思想家、史学家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明确批判了“重农耕轻商贾”、“重本抑末”的落后经济思想,主张“农工商虞”并重,提倡发展商品生产,鼓励商品交换。单“货殖”(而不是“物殖”)二字就再清楚不过地体现了他的这个思想。史太公说:我们国家资源雄厚,物产丰盛,这是人们的生活源泉。“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徽期会战?”他说:人们利用市场规律低进高出,以求盈利谋生,各自努力经营本业,发展社会经济。他还引用《周书》的话,说明为繁荣经济就要鼓励分业经营。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吃的、穿的、用的——老玺注)绝,虞不出则财围少。”他总结介绍了越王勾践用范盛等人的计策,凭借物价、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社会经济,取得了极大成功的经验。史太公还精辟论述了经济与政治、与道德、与民风的关系。说:“仓陈实而佑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他还说,富人也好,穷人也好,他们营商出于私利,但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过程,使社会经济发展了,这应当看作是贡献。不是常说“发展是硬道理嘛!”所以,他主张政府对商品经济的态度应当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就是说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加以教育。再其次是用法律和规章制度使其规范化。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此外,《货殖列传》通过总结经济事业发达地区和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业绩与经验,论述了大量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运行法则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包括诸如开发利用资源,提倡产业分工,以及商品经营、商业营销方式与策略等有极高理论价值的思想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还需要说明一点,这些思想比西方世界最早期的经济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还要早一千多年。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市场经济体制获得迅速发展,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局限性,又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不可克服的前进障碍与困难。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三十多年前起实行改革开放,摒弃了计划经济模式,走上市场经济轨道,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尽管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还不很完善,但已经成功地运用市场经济机制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典范。现在,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建设上,都面临着许多同样的矛盾和问题,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尤其是新的市场经济制度、法规和市场运行秩序的建设。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普通人家的生死杨杨读后感

普通人家的生死杨杨读后感
打电话回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告诉我,老D去世了。她再三感叹,我也半天无言。有时候,命运好像真的要特别跟人为难,苦命的人竟然会再三受其拨弄,辗转难以逃离。
   认识老D,是在ICU(重症监护室)的门外。2021年5月,父亲和妹妹从合肥回老家,在合肥火车站,父亲还在移动扶梯上的时候,突发脑溢血,上了二楼人已倒地不起,无法说话,只能闭目流泪。妹妹惊惶中不失镇定,在别人的帮助下叫了救护车,送他去了医院,然后通知了我。我买了最近的机票赶回家,却再也没有见到父亲醒转。父亲的出血部位是在脑干,据医院的人说,这种病人是没的救的,往往在病房住个几天,挨到远方的家人回来,见上一面就放弃治疗。大部分人放弃的原因之二是高昂的费用,ICU里的人,一天耗费个五六千乃至上万,都是寻常事。我们母女没有轻言放弃,四处奔波筹钱。那时候心头焦急万状,一方面想着父亲究竟能不能醒转,另一方面想着怎么去筹措下一笔医药费。医生和护士的态度都是很好的,但催起款项来毫不含糊。父亲第一次大病是在省立医院,那里的护士催费方法是把费用单放在病人床脚。家属看了,自会砸锅卖铁地去尽快筹费,否则第二天就要停药。这家市立医院又是别样的方法。他们在收治病人的时候都要留家属的手机,有事便通知家属。有一次半夜10点多,电话铃响了,我一看号码是医院的,手直发抖。待接了电话,才知道是催我们第二天要交费。5月下旬,出于照顾便利和费用的考虑,我们包救护车把濒危的父亲转回了老家的医院,就是在那个ICU病房外认识了老D一家。
    县城的ICU是非常奇怪的所在。一大片简易房,房顶是宝蓝色的简易瓦,接着旧的住院大楼盖在露天。医生要求病人家属24小时不离开门外,却又不提供住处,病人家属只能在病房外的水泥地上铺张破席子,席地坐卧。雨天一身水,晴天一身灰。我们刚去那里,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一个常年在那里打扫卫生的清洁工穿着白大褂冒充医生,命我们买两条毛巾被给病人用。我们觉得莫名其妙,想是县城的新规矩。又看她一身白大褂,仓皇中未辨真伪,稀里糊涂地掏了钱,40元一条,买了两条小小毛巾被。待几天过后明白她只是清洁工,也不敢发怒,反而还要小心陪笑脸,因为她是可以自由出入ICU的人。我们到不了父亲身边,她是可以随时随地到达的。毛巾被后来也没有给父亲用,被我们带回家了。
   我们恳求医生,问能否留下手机号码,自己回家休息,一旦有事,打个电话人就来了——县城非常小,从我家步行到医院,10分钟而已。哪怕我们付电话费呢?多付一些钱呢?医生坚决不允,还说不候在门外,出事找不到家属,责任自负。我们无奈,只能每天去病房门口徘徊守候。不过事实证明,ICU根本没有什么需要家属处理的急事,最急的事无非是你账上没钱了,医生拿着白色小条子慢慢走出来,命你速速去补款而已。
   ICU里死人乃是寻常事,常见到家属们在病房外集聚,或焦灼满面,或嚎啕痛哭。有的病家是县城中的殷实人家,家属虽然面色凄惶,但衣履体面,神色自矜。有的病人一看就是田舍郎,家属衣着寒窘,腿上还有泥泞。记得有一家送来的病人,是正值壮年的女人。原是脑出血,医生误诊了,给安排在普通的病房。病人也不知道,挣扎着去上厕所,一头栽倒在地,被送入ICU,再也没有醒来。那病家一群衣冠楚楚的家属挤在ICU门口,其中有个女孩拖着行李箱,靠在墙上面色凄惨。行李箱上航空公司的条形码还未来得及撕去。
   我们在ICU外踱来踱去,没事可做,很快就发现门外唯一可以避雨的地方——住院部的屋檐下,有人占了先机,安放了一张折叠床。床上乱七八糟地堆着被子和军大衣,一个老头斜靠在那里,虽然面目憔悴,但不像是加床的病人,想必是家属吧——这就是老D。老D是在守护自己的老伴D大娘——也是一个脑溢血昏迷的。我们姐妹立得久了,不免想找个地方歇息一下腿脚。老D很善良,看出了我们的意思,从床上坐起来,招呼我们姐妹坐下。我们先是不好意思,但耐不住劳累,终于也慢慢坐在床尾,和他们攀谈起来。县城就是小,谈了几句,竟然发现是母亲的旧识,告知母亲,她赶来探视,又是一阵唏嘘。
   母亲悄悄告诉我,这家特别不幸。老夫妻俩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在农村里也算是个能顶门立户的人家了。D大娘为人勤俭,是四乡八里都闻名的。“他家,会过!随什么时候贴秴饼子,拿锅铲子都铲不下来!”这是什么意思呢?皖北人家贴饼的时候,一口地灶大锅,锅底放水,面饼抟好之后贴在锅边,盖上盖子蒸。为了饼熟之后好铲,往往会在锅面抹薄薄的一层油。D大娘节俭到这一点油都不舍得抹,乃至于饼熟之后都贴到了锅上,铲不下来。
    老两口克勤克俭,卖豆腐,卖菜,家里过得颇为殷实。唯一的遗憾是,大儿子是傻子,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只好在家养着。好在第二个儿子是个争气的,学习成绩好,人也长得俊秀。老夫妻俩一门心思和指望都在小儿子身上。这儿子顺顺当当到了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心性也高,想着自己将来不是北大也是清华的。只可惜农村中学,哪有什么好质量的师资,能把字音读准就不错了。所以,说是小儿子成绩不错,也不过是矮子里挑将军罢了。可是一个农村少年,怎会想到这么多?高考放榜,成绩并不如他所愿,虽然不至于落榜,但北清是无望的了。少年接受不了现实,痛哭几次,自杀身亡。
   唯一的指望没了。老D两口子是否呼天抢地,寻死觅活过,我不知道。但日子是很长的。人命像草一样贱,但也像草一样结实,经冬不凋。女儿出嫁了,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北,日子过得去,老两口还要养着傻子这个儿子呀!容不得懈怠一天。老D夫妇仍旧是卖豆腐,卖菜。日子一天天过去,悲伤会不会褪色?数年过去了,就在人们已经不大谈论这个悲剧的时候,D大娘脑溢血,被送到了县医院。老D菜也不卖了,天天蜷缩在病房外,守着。女儿们要老头回家休息,老头不答应。所以,他是24小时看守,两个女儿轮番来陪伴。
   “你看看,一个油星都不舍得用,现在一天好几千块钱!”母亲唏嘘。
    我们家没有男丁,母亲又在家料理家事,照顾90多岁的老外婆,我们姐妹俩实在无法满足医生“24小时守候”的命令,就深夜从ICU走回家休息,清早再去。有时候,医生深更半夜出来喊着催费,或是催家属送什么东西进病房,星夜露天守候在病房外的老D一家就帮我们传个消息。
   父亲在合肥医院的时候,ICU允许病人家属每天消毒后进病房看半小时,我们母女每人每天十分钟,拉着昏迷的父亲的手,和他说话,呼唤他,期盼他醒来——但父亲始终没有醒转,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我已飞回他的身边。我告诉他我准备要小孩了,让他千万等等自己的外孙或者外孙女。他闭着眼睛,满面浮肿,毫无回应。父亲被困在了自己的躯壳中,谁也不知道这种病人有没有感受和知觉,因为很少有人回来过。每天和他说完话,我都亲他一下才离开。但其实自我记事之后,父亲健康时我都没有亲过他。唯一一次他清醒时亲他,是两年前他肠癌手术之后。我们在手术室外等得心神俱碎,父亲才被推出来,我俯身看他,他脸色蜡黄,躺在推车上无法动弹,看我看他,突然说:“没办法‘啪唧’你了。”我心领神会,亲了他一下,他笑了,我也笑了。
   过了几天,父亲上了呼吸机,这不是个好兆头,因为很多人上了呼吸机就没有拿下来过。上呼吸机,刚开始是把你的嘴分开,从喉咙里插一根管子下去。后来医生说一直这样会伤害气管,建议从脖子上挖一个口子,直接从那里接管子下去。医生告诉我们,因为病人没有知觉,可以不用麻醉药,直接挖。“麻醉药是没有意义的!”我非常犹豫,但医生坚持说不要紧,就这么挖了。第二天去看,父亲喉结下面插了一根手指粗的塑料管。皮肤上贴着一块纱布,上面还有血痕。
   县城里没有进病房探视这种事,所以父亲进了病房,就和我们完全隔绝了。每天下午的时候,医生打开病房外面一个巷道的小门,家属们可以拥到那个肮脏不堪,垃圾满地的巷道里,爬上窗下摆着的摇摇欲坠,缺着不少木板的长椅,伸着头往病房里看上二十分钟。每天只有这会儿能见到亲人,家属们都拼命拍着窗户,大喊病人的名字。父亲正好躺在一个窗户的旁边,我们能够看到深埋在一堆管子中的他。我们姐妹每天都踩在椅子上,隔着厚厚的窗玻璃,喊着父亲的名字。D大娘是父亲的临床,所以她的两个女儿也和我们一起挤在椅子上,拍窗大喊。一时“俺爸”、“俺爷”、“俺娘”之声此起彼伏,还有人忍不住掩面而泣。时间长了,我们在一群家属中俨然成了老江湖,门一开,别人还在发愣,我们就左右分挤,猿臂轻舒,纵身飞上长椅,占据有利位置。ICU不允许病人进入,理由之一是要保持卫生,说里面是无菌环境。但有一天我在拍窗呼喊的时候,竟然看到窗户里边有一只苍蝇,在窗台上活动腿脚。
    ICU又要求家属给提供卫生纸和湿巾,说是病人大小便失禁,要用这些东西清理。为什么不能用别的方法,为什么不能从医保走,没有解释。总之,我们隔一两天都要送进去十卷长的卫生纸卷,好几袋湿巾。第二天又没了,医生护士就又催买。我真怀疑一个月粒米未进,只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的父亲,哪里有如此多的排泄物。但人在他们手中好比是肉票和人质,哪里有什么分辨的余地。于是又匆忙买来点头哈腰地送进去。县城里百货大楼的湿巾特别贵,一袋强生的婴儿湿巾要30元人民币,这样一两天下来,我们递进去的卫生用品都要近百元。当时,我们为了筹集医疗费可谓日日发愁,左支右绌。为了节省开支,我在淘宝上买了一箱婴儿湿巾,每袋合人民币10元,算下来也颇节省了一批钱。老D家也想要,湿巾来的时候,就是他女儿骑着电动三轮车帮我们运回来的。那一箱子湿巾,父亲没有用完就去世了,我们把剩下的湿巾给了她们,过了一段时间,她们给妈妈送来了两百元钱。
    老D家的两个女儿,对我们都极和善。她们一看就是庄户人家的妇人,面色黧黑,牙齿发黄。虽然已经为人母,但说起话来轻言细语,三分羞涩,温柔敦厚。我们守候在病房外,长日无聊,互相谈论些杂话,说着稼穑之事,我们听着都新鲜。说起6月的黄瓜不能吃,农药太多,前几天什么庄子里还毒翻了一片,我们都惶然。又谈起农村青年因为外出打工,导致风气败坏,十几岁当妈未婚先孕的事情,我们都叹气。老D见到我们,大多时候都是嘿然无言,唯抖抖索索咳嗽几下,招呼我们坐下。
    撑到了6月份,父亲脏器渐有衰竭的倾向,遍询医生得知无幸,方决定放弃治疗。究竟让父亲哪一天死,这是个很难的选择。虽然决定放弃治疗,但我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带着父亲的医疗资料又回了一趟合肥。我去了抢救父亲的医院,去了安医附院,去了省立医院,还去了朋友的亲戚所在的一个小医院。所有的医生看着父亲的病历都摇头。最初抢救的ICU主任看到我,惊道:“这么久了,你们居然还没有放弃?”最后去的是省立医院。医生是个中年女士,看了片子,说是没救了。我的眼泪当场就下来了,坐在医生的办公桌边哭啊哭,医生也没有说话,就默默地看着我哭。
    6月初天气已热了,但父亲去世之前的一夜,风雨大作,非常寒冷,我几乎睁眼等到了凌晨。四五点钟,我和母亲妹妹前往医院。当天寒冷异常,路上没有行人,我们衣着单薄,拎着暖瓶、水桶、毛巾和干净衣服,瑟瑟缩缩往医院走。一边走我一边发抖。到了ICU,三人换了衣服进去给昏迷中的父亲擦洗身子,母亲站在父亲床前不禁痛哭,我们也黯然涕下。因为父亲早就说过,不喜欢寿衣那种小丑一样的装扮。我特地给他买了一身西装,一件干净衬衣。擦洗完毕,换上干净的衬衣。母亲拉着父亲的手说,你不要怪小孩,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你总也不醒呀。昏迷了一个多月的父亲仿佛知道我们前来送别,突然猛地睁开了眼睛。睁得非常大,血红色的眼球——就睁了这么一下,又闭上了。
    擦洗完毕,已是清晨,天亮了。我们姐妹退出ICU,医生就拔掉了呼吸器。我坐在老D的床尾,等啊等,等父亲的灵魂从身边飞过。然而奇迹发生了,父亲原本早就不能自主呼吸了,可呼吸机一拔掉,他的呼吸又恢复了正常。医生告诉我之后,我兴奋不已,以为父亲有救了。我高高兴兴地去医院联系,希望把父亲移到普通病房,可外科医生得知情况,却以“别的病人害怕”为由婉拒了我。我回家后,在网上买了简易的呼吸机,吸痰器,还收藏了供植物人使用的床和床垫。妈妈也高兴地说,宁愿伺候一个植物人。
   第二天,父亲还是没用呼吸机,我们且惊且喜,三个人不由自主地绽开笑容。上午,病房外无事,我们回家休息了。下午一两点钟的时候,我接到了ICU主任的电话。主任温言细语地说:“XX啊,你来医院吧,你爸呼吸不好呢。”我和妹妹疯了一样往医院赶。到了病房,进去,我看见爸爸呼吸非常急促,喘不上气的感觉。主任这时候才跟我说实话,说他昨天之所以呼吸正常,是因为缺氧导致的肌体自我保护。现在,这股保护力量没了。现在要我们做最后的决定,是不是要抢救,是不是要上呼吸机。如果决定彻底放弃,就在一个文件上签字声明。我又一次犹豫了。
    医生拿着文件等在我面前。他跟我说起了自己的一个亲人逝去的故事,暗示我,有些东西是无法挽回的,有些坚持是没有意义的。我知道,虽然上呼吸机,父亲又可以撑几日,但几日过后,钱没了,人还是救不回。母亲怎么办呢?最终,我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意放弃治疗。父亲生了我,我却亲手给他送死。主任把我们带出了病房,他说病人临终时候的样子我们是承受不住的。我曾经想过,自己是一定要拉着父亲的手,等他断气的。但临阵我还是退缩了,我觉得自己实在不敢承受。我请求医生在父亲逝后,把他身上的伤口全部缝合起来。我们等在10米之外的医生休息室里,父亲在深度昏迷中平静离世。
    父亲去世后,医生走进来,让我看了时间,下午三点多。我们走进病房,父亲床周围的帘子拉了起来,医生已经离开了。我掀开帘子,父亲平静地躺着,嘴边有一些呕吐的污渍。身上的管子都拔掉了。我拿着湿巾一点点擦干净污渍。掀开父亲的衣服,他的身体还是温热而柔软的。我摸了摸他的肚子,还有点烫烫的,一点也不像去世的人。我们姐妹再一次用热水清洗了他的遗体,把他接回了家。乡人嘱咐我们,在人去世后,不可以把眼泪滴到他的身上,不然他会挂念,不肯走。可是妹妹在给父亲擦身子的时候,一滴滴的眼泪都落在他身上了。
   此后守灵两夜。因为我要赶回来的飞机,也只能守着这两夜了。父亲的冰棺放在进门的客厅,头顶上亮着大灯,冰棺下的地面上散乱铺些稻草,我和妹妹就蜷缩在稻草上睡觉,这是本地的规矩,孝子在守灵期间不能睡床,也不能坐板凳。母亲搬来被褥铺在稻草上,我睡得不安,溽热,灯光,还有蚊子。冰棺嗡嗡响,也令人无眠。冰棺的压缩机流出水,水流过稻草底下。我过一会儿掀开盖在棺上的布,看看父亲的脚。有时候掀开前面的布,看看他的脸。父亲的脸非常平静:让他痛苦的人生结束了。
   亲友来吊,我们守在棺侧,跪在稻草上给每个吊客叩头。三天过后,我抱着父亲的遗像上了路,逢到路的拐弯处和过桥的时候就喊一声,“爸,过桥了!”“爸,拐弯了!”父亲去世后好像失掉了灵性一般,需要我这样去提醒他,带着他走路。吾乡人对于死亡有种奇怪的看法,好像认为人死之后就灵性全失,泯灭如同牲畜。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我这样回忆父亲的最后旅程:“父亲火化的那天,火化之后工作人员让我和家人进入了车间,为的是想找到他体内的肠癌术后吻合器,不想让他带着那东西走。我走过打开的车间门,眼前是一个大炉子,炉后面是平地,水泥地上干干净净的,散放着许多骨头渣子,有大有小,有的地方还带着火星。我刚开始头晕目眩,都没有明白那是什么,直到一步一步走近, 心里才晓得这是父亲。蹲下来摸了一摸,骨头还有温度。妹妹和我蹲在一起,我们俩看着骨头发呆。有的骨头很大,能看出是天灵盖,有的是腿骨。我摸一摸腿骨, 很结实。捡起天灵盖翻过来看了一下,背后有烧焦的痕迹。能看到骨头的细密纹路。妹妹低低叫了一声:“俺爸?”我们俩没有大哭,反而还不约而同笑了一声。是真的,那一刻我忽然放下了一些东西,我知道眼前就是最后的最后,就是结局了。一切烦恼、痛苦、不平、忧惧,都不存在了。只有这洁白干净的骨头。他还在。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坏。而且我确信,许多年之后我们是可以永远在一起的,那时候所有的人都在。”
   父亲火化次日,我们依照风俗,给他送烟火。也就是说,他从此后要和我们分家,在另一个世界另立炉灶了。我和妹妹在傍晚时分去了殡仪馆,在一处荒丘处给他烧了纸钱鞭炮。风俗说是,烧完转身就走,千万不要回头。我立在黄昏的风里大声说:“爸爸!从今后你就要单另过了!自己做饭的时候,不要节省,吃点好的!”
    父亲去世了,我们也不复在ICU外守候。但一直惦记着这家人,不知道那勤俭的D大娘有没有醒转过来,不知那守候老妻的老D有没有轻松起来?不知道那温柔敦厚的D家姐妹,有没有好起来?
    母亲也惦记着他们。昨天,终于见到了老D的乡人。问起D大娘,乡人说:“咳!下个月就两周年了!”母亲心下惨然,又问起老D。乡人摇头说:“明天就是圆坟!”圆坟,吾乡的人去世,三天之后家人去祭拜之意。母亲很吃惊,忙追问怎么回事。乡人说,D大娘被接回家,大半年左右就死了。她死后,老D带着傻儿子,两个过活。村人盖房子,他家也盖。那天要拆个墙还是怎么的,要爬上墙头施工。老戴的傻儿子不管用,老头子挣扎着爬上墙头。不想大锤突然断了,老D也从墙头跌了下来,当场就没了气。傻儿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到处跟人讲:“俺爷不能去干活喽!他那个锤子还是俺递给他的!”
   为了照顾傻哥哥,老D的女儿从婆家搬了回去,这大概就是结局了吧。“在农村,这一户人就算是绝了!”母亲语带凄惶。

跪求《文化苦旅》读后感 200字—400字就行

200字—400字就行 不用太多
中国当代作家,我最喜欢的是余秋雨,读的最多的也是余秋雨。每次读他的书,都能受益颇多,不仅因为他的文笔,还因他渊博的历史知识。
〈心中之旅〉不是他的新作,只是一本合辑,配上了图片,尽管很多文章都曾出现在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和〈借我一生〉等书里,但拿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书里首先回忆了他的儿童时代,那个我们不了解的年代。在故乡浙江余姚(曾发现河姆渡氏族文化的地方),他家是全村唯一点煤油灯的人家,因妈妈又是村里唯一识字的人,所以家里晚上总是聚满了人。有人托妈妈写信,有人托妈妈读信,那时家家都把听信作为象我们现在晚上看电视一样的消遗。还有他跟儿时的玩伴一起嬉戏的情景,在那个贫困年代,小孩子的游戏很简单,可也正因为简单,才容易获得欢乐。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回忆他的老师,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师生情谊,诚挚感人。可那些老师的境遇,因那个无知愚昧年代,而遭受了很多迫害。
余秋雨说:人的生命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时间再怎么长,也就百十来岁吧,延长余地不大。但空间就不一样了,伸缩的范围可以非常悬殊。因此,生命质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与空间相关。所以,他一路走一路思考。去新疆喀什,他说:人类是宇宙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宇宙是我们的旷野。曾听到过〈出埃及记〉那悲怆的歌声,简薄的行囊,粗劣的衣履,苍凉的目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不清楚。我们除了互相扶持,互相求援,互相关爱,还能做什么?我们因此而还能长途跋涉,因此而还有喜乐,因此而还叫人类。既叹行路难,又作逍遥游;身寄星云,爱及八荒;虽然微若蝼蚁,却也圆融安详--能够如此,善的境界也就成了美的境界。
关于故乡的一段描写也是我喜欢的: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想,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我想任何一个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真的吗?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画,诗意顿消。这些话是能引起远离家乡的我的共呜的。
如果生命的空间,不能用自己的脚步去拓展,那么,我可以跟随余秋雨的脚步,去做一次心灵之旅。
本文标题: 衣履读后感(《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454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老蜘蛛的礼物 读后感(老蜘蛛的礼物读后感600字)018感动中国人物读后感(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五年级下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