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读后感——文字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11-26 14:32:0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文字背后的故事——《飘》读后感时隔数月,重新投身于书海的感觉真好。淡黄的纸张,密密麻麻的小字之间所叙述的故事,毫不费力地就将一个...

《飘》读后感——文字背后的故事

文字背后的故事

——《飘》读后感

时隔数月,重新投身于书海的感觉真好。淡黄的纸张,密密麻麻的小字之间所叙述的故事,毫不费力地就将一个人拉回了另一个世界。而这样真实的穿越,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深夜仍固执亮着的台灯下,地铁站汹涌的人潮之中,或流动或静止的一幕幕生活场景背后,是自由的思想驰骋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那样轻易地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我们的一生,和漫漫历史长河相比,是如此短暂;我们的足迹,和浩瀚博大的宇宙相比,是如此渺小;我们的身体,和世间万物相比,又是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尽管“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事实赤裸裸地摆在面前,但人们心中熊熊燃烧的对新生活的渴望,对世界多彩文化的向往却从未停息过。于是,我们选择读书。

书,让我在有限的生命里,看到了无限的精彩和可能。

而对于书籍的选择,更是各人独特审美和思想观念的体现。我爸爸总说,我是个披着中国皮的洋人。这不是一个令人开心的比喻,但也确实反映了我在书籍选择方面的偏好。对外国文学类作品产生文化认同感,于我而言,是件很轻松很愉快的事。而正是这样的文化认同感,让我在冥冥之中,与《飘》建立起一种联系。

《飘》是世界级名著,精巧度虽与红楼梦略有差距,并不足以让大家们建立类似红学一样的研究组织,但其内容之丰富深刻,也足以论上个三天三夜。阅毕,有许多想说的话,固然不全面,但能全凭个人喜好而提笔落字,也算未有缺憾了。

一、 关于黑奴制的废除

南北战争时期,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这一创举奠定了北方军胜利的基础,是消除种族阶级化,实现民族平等的里程碑。南北战争以北方军胜利结束,维护了国家统一并且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以上短短几句评价性话语是对这场战争意义的总结,充斥着满满的政治气味,精确简洁但不带丝毫感情色彩。但是阅读《飘》,我以一个亲身参与者的身份见证了这场战争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所涵盖的一个个小细节就好似一个个像素,组成拼合起来成为一个宏大的图画,鲜活而有血有肉地展现了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状况。

文学作品往往能够以小见大,从细枝末节中更加具体而真实地还原一个时代的模样,而又正是这些细腻的刻画,潜移默化中带给读者感动和触发,充分调动了人的共情能力。因而在阅读的过程中,那寥寥数句总结背后蕴藏的无尽意味,好似涓涓溪流般汩汩流入心底,思想成为一双眼睛,领我看到了许多以前未曾发现的东西,例如,被遮掩在冰冷的总评价之下的曲折和热情。

无疑,解放黑奴顺应了历史潮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先进性伟大性毋容置疑。但任何社会的革新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革命的道路总是以鲜血铺就而成的。从《飘》中可以看到,南方种植园里黑奴的生活并不是我一贯以为的那样悲惨。他们的确是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不辞辛劳地为主人工作。但与此同时,种植园的主人也需要对他们负责,依赖他们。在黑奴生病、受伤时,女主人会悉心照料他们直至康复。人们将不苛待黑奴作为上流社会人士必需的品德,因而种植园主中少有鞭笞殴打黑奴的情况存在。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工作的黑奴,除了阶级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无法改变外,其生活技能和精神品质都有机会得到很好的培养。譬如,嬷嬷作为保姆,抚养了三代小姐并深受她们依恋和重用,她熟悉旧时“淑女”的法则并一直以督察者、教育者的身份自居;大个子萨姆作为塔拉最得力的监工,被郝佳乐当做左膀右臂,衣食无忧,尽情歌唱,还一直为思嘉小姐的美丽活泼而深感骄傲。塔拉的黑奴老实本分各司其职,简单而淳朴的快乐和偶然的恐慌、痛苦几乎就是他们感受到一切。

而后,随着解放黑奴宣言的颁布,原本阶级森严的社会变得像一锅浆糊。压抑许久的风暴急冲而出,“自由黑人”的称号像瘟疫一般扩散开来。贫民窟里隐藏的丑陋与肮脏喷涌而出,酩酊大醉的黑人妓女和目露色欲的潦倒黑人常常在道路边破口大骂,令人望而生畏。

真正长于劳作、品德优良的黑人都凭借自己的本事在种植园内谋求了一席之地,他们不愁生存衣食无忧,坦然而顺畅地接受了奴隶地位,森严的等级制度早已在其脑海中深深扎根。突然的社会变革以一种不容反抗的坚决姿态介入了他们的生活,这时,他们所感受到的更多是无措与怀疑。嬷嬷不予理会,镇定地继续着往日的生活方式;大个子萨姆从北方军官煞有介事的关照中逃了出来,试图回到塔拉。

那些迅速便适应了“自由”身份的黑奴中,只有少数是真正具备进步思想而有真才实学的。剩余的,尽是些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混混,他们对于社会的转变有着敏锐的直觉,很快便抓住了机会,得意洋洋地享受起“平等”所带来的一切权利。憋屈压抑了太久太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轻易地便冲破了道德的边界。在他们眼里,不需要低声下气放低姿态等同于可以在公共场合举止粗鲁,可以毫无忌惮地侮辱白人妇女。

这一切都来得太过迅猛太过突兀了。整个社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发疯似的向前冲去。

革命的道路是血腥而残酷的。缓缓深入,循序渐进式的变革往往会遗留诸多祸患,因而许多可以称为“成功”的革命,都是以这样强硬而蛮横的方式,鞭打着整个社会,促使它前行。而后又用数十年的时间,来使它冷静下来,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新的制度。南北战争中许下的“解放”承诺,历经100多年才算得实现。

二、 年轻而盲目的爱情

卫希礼的初次出场是伴随着阳光的。闪耀一下子,却让思嘉眩晕了半辈子。

现在想来,如果战争不曾开始的话,卫希礼就像一个近乎完美的梦境。再次见面,他沿着长长的车道骑马走来,脱下礼帽微微躬身,当他抬首时,淡黄色的头发滑至耳际,闪耀着阳光般醉人的银色光泽,露出那双氤氲着无限温柔的,慵懒的灰色眼眸。只一眼,便深深镌刻心头再难自拔。而在众人喧哗吵闹,极尽赌博之乐时,他身着整洁典雅的礼服,立于一隅,安安静静地捧书阅读,用别人挥霍掉的大把闲暇时间,一点一点编织起独属于他的,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色彩斑斓的梦想。

爱情的开端,往往在于某个不可理喻的瞬间,某个不可复制的画面。或许只是天气微燥的一个下午,当清风微拂凉意弥散的时候,从满桌的琐碎中抬起头,恰好看见半张埋进臂弯里的安谧睡颜;或许只是汹涌的人潮之中,蓦然回首,掠过一张张黯淡而模糊的面孔,直直撞进另一双同样迷茫、同样惊诧的眼眸。简单粗暴,过分明了。

就在这样一份单纯而热烈的爱意驱使之下,思嘉跳入自己单方面设下的圈套。我相信很多读者都和思嘉一样,被那一瞬间的光芒蒙蔽了眼睛,从此心中便留下了一道名叫卫希礼的影子。无论是身处嘈杂混乱的漩涡中心,还是在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一方小小天地,都习惯性地思念,习惯性地想起那幅美好的画面,习惯性地复习自己对他的崇拜和爱意。

不知不觉之中,已失了初衷,让爱情变为了自我感动式的个人狂欢。

情节的发展过程,其实也可以表现为思嘉逐渐认清自己对卫希礼的感情的过程。从一开始毫无道理可言的爱慕,到中途无法自拔的狂热,而后渐渐消退、淡去,最终完全消散。自始至终,这份感情上都烙着无比清晰的“年少轻狂”的印记。

故事的开始,十六岁的郝思嘉因为希礼即将订婚的消息而经历人生中第一次挫败,这时她早已确定了自己对于卫希礼的心意,并且野心勃勃地盘算着表白的计划。而卫希礼满怀歉意的拒绝则迎头泼了思嘉一身凉水,不仅没有消灭那份心意,反使其更加热烈地熊熊燃烧起来。这段时期,郝思嘉对于卫希礼的爱尚处于萌芽状态,然而它并不纯粹,除了单纯的欣赏和仰慕之外,还掺杂了大量的好奇心和征服欲。卫希礼的拒绝彻底激起了郝思嘉的好胜心理和征服欲望,它使这份爱情变质了,恼羞成怒的思嘉因爱生恨,甚至当即决定和查理成婚。而当一时的冲动过去,剩余的却是无尽的后悔,她对于希礼的感情不减反增,“想要”多于“喜欢”,二人的相处演变为思嘉的单方面臆想和侵略战争。

战争开始后,卫希礼参军,郝思嘉守寡。婚姻结束了,但爱情却没有,这份感情在思嘉被迫保持沉默的漫长寡居岁月中悄然增长,在她经常回味的记忆和渴望当中汲取养分。也正是这段时期,她对希礼的爱情缓慢变为独属于她的幻想,她不断促使自己加深这份情感,并且有意识地把她的爱情变作活下去的支柱和希望。郝思嘉的爱情,就像是她精心呵护着、培育着的一朵花。这份感情曾经一度狂热到了神圣的地步:

“她属于希礼,永远永远属于他。她从来没有属于过查理或者弗兰克,也永远不可能属于瑞德。她身上的每个部位,她做的几乎每一件事,每一个追求的目标,以及得到的每件东西,全部属于希礼,她是因为爱他才做的。她给过弗兰克和查理的每个吻,每个微笑,全都是给希礼的,即使他从来没有拥有过,也永远不会去拥有,那也是一样的。她内心深处,还藏着把自己留给他的想法,虽然她知道他永远不会接受她的。”

要我说,最终思嘉不再爱希礼的原因,决不会是因为她爱上了白瑞德。因为她对希礼的感情是完全自发的,并且原本已经非常深厚了,不可能因为外人而有任何改变。真正使思嘉放下希礼的,还是她自己。一场战争看遍世态炎凉,她的成长,已经足够让她认清这份长达十四年的爱情。

媚兰死去的那天,思嘉终于明白了,希礼不爱她,也终于承认了,自己爱的根本不是希礼,而是十四岁那年,她固执地套在他身上的那件“衣服”,她想象中的一个完美的影子。那么多年来,她爱的,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

这种盲目崇拜的爱情在当今社会尤为普遍。随着信息的娱乐化和碎片化,年轻男女受到言情小说、偶像剧的影响非常大,尚未成熟的年纪里便在想象中描摹出了虚假的完美伴侣形象,通常伴有外表精致、事业有成、家缠万贯等等特征。美好而理想化的情节更是催生了强烈的对于爱情的渴望。以上二者共同作用,反而导致人们无法真实地客观地认识眼前人、身边人,轻易地把自己的感情交付给一个披着理想外衣的爱情体验对象。重要的不是他是谁,而是有一个伴侣,并且他可以暂时成为理想的替代品。

有过热恋体验的人们,应当都感受到理想化力量在爱情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幻想为爱情注入活力。而爱情的魅力,正在于其不理智、不客观。但越是理想主义,便越容易对现实感到失望。幻想越多的人,也越容易感到幻灭。年轻人的爱情,往往幻想的成分占比太多。周国平曾为完美的爱情下了一个定义:

“幸福的爱情是一种能不断激起幻想,又不断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真实。”

三、 郝思嘉的处世哲学

美国评论界对于郝思嘉的性格褒贬不一,诗人毕肖普甚至是将其斥责为毫不足取。不过,这也正是本书的亮点所在,即对人物形象的多元化塑造。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人的性格往往不能够用寥寥数词来加以概括,在不同情况和不同阶段,人物行为和思想可能大相径庭。《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和本书中的郝思嘉便是活生生的典例。

处世哲学即为人处世之道,在这里我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本身性格特征和他对世界的认知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其最关键的因素,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下面对于郝思嘉处世哲学的研究,就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郝思嘉的生活原则与传统背道而驰,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

故事发生的年代,上流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十分苛刻,为了获得男性的欣赏和爱慕,女性应当隐藏真实的自我,尽量表现得无知柔弱,装出一副崇拜依恋男性的模样。譬如:女性随身携带嗅盐以防在遇事惊慌而昏迷;在别人家做客前要将胸衣束至最紧,将胃口收敛至小鸟的地步;与先生们交谈时要露出夸张惊叹的神色并时不时迎合着夸赞两句。

郝思嘉性格的粗疏豪放、独立坚强,彻头彻尾地与惯例相违背,这也是说话柔声细气、教养过分良好的沿海贵族血统和精明朴实的爱尔兰农民血统混合在一起的结果。但正是其敢于冲破束缚和陈条的魄力将思嘉身上那股少女应有的活泼灵动、勃勃生机完美地展现出来,在一众胆小懦弱、循规蹈矩的小姐中,焕发出格外迷人的光彩。从小便浸润在男人的爱慕和崇拜中,思嘉渐渐变得骄傲自矜、风流妩媚,她将自己的魅力作为无往不利的武器,练就了一身迷惑勾引男人的好本领。先天性格加上环境影响,思嘉在背离传统、激进前卫的道路上坚定地走着,眉飞色舞,昂首阔步。

埃伦尚在世时,她的话语和行为一直压抑着思嘉性格中豪迈不羁的部分。童年时代的思嘉,深受母亲稳重平静、宽厚慈善品格的影响。于她而言,母亲是智慧的源泉、生活的支柱,是上流社会淑女贵妇的标榜,也代表了战争开始前平淡美好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母亲的去世,能够压抑思嘉天性的唯一束缚已经解开,至于那些世俗的眼光,对于向来我行我素的思嘉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阻碍。她的行为举止,便越发惊世骇俗起来。

身为戴孝的寡妇,却在慈善舞会上欢快地领舞;身为长姐,却故意引诱未来妹夫以谋取钱财;身为妇女,却不顾丈夫反对执意亲自经营锯木厂;身为人妻,却怂恿卫希礼逾越道德与她私奔。不可否认的是,郝思嘉完全不符合当时上流社会对于贵妇的定义,她远超其他妇女的精明干练和赤裸裸的利己主义使其为传统上流社会所不容。

但是,郝思嘉的现实主义却是与历史大潮流相适应的。在战火纷飞,社会秩序岌岌可危的动乱年代,人们总要寻求新的出路才能保证生存。

亚特兰大的旧贵族势力无论仍然固执地延续旧有生活方式,把明目张胆地赚钱当做耻辱,试图营造出一种温和平静、远离艰辛的气氛,以致于使自己陷入贫困而窘迫的境地。但郝思嘉凭借姿色和精明的手段,与北方佬做生意、聘用囚犯工作,一次次突破,独自将锯木厂经营得风生水起,甚至击垮了一众男性竞争对手。她在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和鄙夷唾弃的目光中挺直了脊背,不择手段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市场竞争机制中,优胜劣汰,无关性别,从这一点来看,思嘉早早地便具备了超越时代的竞争意识和经商能力。正是锯木厂的成功营销,为塔拉、为思嘉和媚兰的家庭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是他们生活能够稳定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思嘉那为人非议的现实主义,通常也称为,拜金主义。

毋容置疑,在思嘉的价值体系中,生存始终是第一需要,金钱的地位也因而水涨船高。其余的道德、爱情、享乐通通排在保障生存需要之后。她豪迈粗犷、开朗活泼的性格使得她在践行自己的教条时,丝毫不加掩饰,带着明显的极强的目的性。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在郝思嘉身上,个人情感与道德责任相生相成,矛盾却又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她自私卑劣而心胸狭隘,却严守诺言、勇担重任。

除此之外,郝思嘉性格中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当属其永不放弃、坚忍不拔的精神。

《乱世佳人》中,费雯丽于夕阳的余晖下挺立在庄园废墟上的剪影,在电影史上留下了精彩绝艳的一笔。郝思嘉拖着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身体,只身来到已经在战火中变为一片废墟的十二橡树庄园,瘫坐在垄沟里用颤抖的双手挖出所剩无几的食物。

提心吊胆的长途跋涉、母亲去世父亲疯傻的噩耗、被洗劫一空的庄园、面目全非的佐治亚、随时可能出现的北方佬劫掠的危机,残酷的现实伴随着铺天盖地的生存压力齐齐落到了思嘉瘦弱的肩膀上。精神和现实的支柱双双崩塌,使她被迫撑起了整个家庭。

此时此刻,不堪重负的思嘉几近崩溃的边缘,她狼吞虎咽地嚼了半根萝卜,而后又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虚弱地一动不动地躺在泥土中。过往的事和已经离开的人纷纷围绕着她,思嘉缓缓睁开眼,想努力地从黯淡的前景中寻找一丝希望。她慢慢站了起来,俯瞰着大片大片黑糊糊的废墟,高昂着头颅,最后一次回望曾经的豪华生活,大声宣告着:“上帝作证,我要熬过这段日子,一切结束之后,我和我的亲人们再也不会饿肚子了。哪怕我不得不去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上帝作证, 我决不会再挨饿的!”

至此,郝思嘉已经完全抛弃了那些所谓上流社会的规矩和教条,她信心勃勃地向前走去,决心用自己的双手,重新为自己和亲人们建立起一个庇护所。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譬如她开枪打死入侵塔拉的北方佬,而后冷静地搜刮其财物并埋藏尸体;她尽最后财力精心打扮自己,引诱白瑞德和她结婚;她与希礼的私情暴露,却仍然前去参加媚兰准备的惊喜派对;白瑞德抛弃她远去,她重新燃起得到他的决心。

纵览全书,郝思嘉每一次能够在危难关头重新振作,所倚仗的大概就两个事物:对塔拉的热爱眷恋以及反复告诉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在塔拉的庇护下寻得慰藉,又不断地从“明天是新的一天”中汲取对未来的信心和战胜困苦的力量。

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双重作用,使郝思嘉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仍然屹立不倒,她怀揣着童年的温柔,承袭着不屈抗争的血统,一步一步地向一个个全新的明天走去。

我想,思嘉面对现实、克服困难的信条也正是《飘》历经百年却仍魅力不减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不易,如何克服困难,是人们任何时代都在追寻的。我们从思嘉身上,看到这样的坚强和勇气,她的信条,具有跨越时代的非凡意义。当现实把你打趴在地上,大声对自己说一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也许,就真的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来自成都树德中学(宁夏校区)的 Veronica 的高二读书笔记

(以下专题仍待开发)

四、贵族之所以为贵族(卫希礼)

五、过分清醒难得糊涂(白瑞德和媚兰性格分析)

六、战争生活面目全非(战争对于人性的激发作用)

七、玛格丽特写作风格

本文标题: 《飘》读后感——文字背后的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630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阿Q正传》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