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折射

发布时间: 2019-10-30 09:34: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28

一 人生总有磕磕绊绊,情爱总是缠缠绵绵。世事往往如此,美好的东西留不住,而痛苦却又百般纠缠。人虽贵为万物之灵,却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事实上,好景不常才是常态。世上没有长流不息的水,也没有常开不败的花。 尽管这样,人却总是善待自己,把错失,悖谬,失败,

心灵的折射

  一

  人生总有磕磕绊绊,情爱总是缠缠绵绵。世事往往如此,美好的东西留不住,而痛苦却又百般纠缠。人虽贵为万物之灵,却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事实上,好景不常才是常态。世上没有长流不息的水,也没有常开不败的花。

  尽管这样,人却总是善待自己,把错失,悖谬,失败,失意;得不到的、守不住的,想办而偏偏无力回天的事统统归于命运,成为为自己开脱的理由。

  人有时不免为名利所役,都渴望着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事情,整天为理想奋斗,为权势、地位奔忙,好像这样的人生才会流光溢彩,绚丽夺目,非此便不足以长脸。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虽然名和利就像阳光雨露下的花朵,招人喜欢,可愿望和现实毕竟有差别。在经历过风霜雨雪之后,过多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此时难免会身心俱疲。生活也大抵如此,有多少付出未必就会有多少回报,付出与回报也没有成为正比,失意、失望之余,所以才有人摇头浩叹:“活得太累!”

  人活得太累,究其原因,在于患得患失,什么都想得到,而又什么都不想失去。加上为情所困,为生活劳碌,于是就无端生出了诸多烦恼,不自觉地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就像柳宗元笔下的蝜蝂,贪多务得,背上的就再也放不下,负得越重,就越是举步维艰。

  年年月月,岁岁暮暮,循环往复,世间万物生生死死缘起缘灭。因此,在权衡利害得失面前,我们不得不作出一些折衷的选择,让自己拥有快乐的每一天,强似挣得那份额外的尊荣而在世事中猜忌、纠缠、挣扎,在危机四伏中惊恐、忐忑。须知命途的多舛,世事的多艰。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好好过活,不再愤世或媚俗,养我浩然之气,让生命自由驰骋。如郑燮所言:“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诚然,性格是需要文化来濡养的,这种濡养有大学问在,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

  二

  人应该有“云水风度,松柏气节”。我觉得,有这样气节的人应该是出于污泥不染,濯于清水而不妖的君子。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君子,后来我才发觉自己背离了这个宗旨,这让我不能不感到悲哀。

  岁月无情,把前尘往事都带走了。虽然往事已矣,但却并未如烟,回首往事,或许有一些不如意,或许是唏嘘慨叹,不时弥漫心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茫然。在这些岁月的痕迹里,当中也有无限韵味在,让不无留恋。过去,自己年轻气盛,笑傲云天。对许多事看不顺眼时,总是言出无状,有时候更是图一时口舌之快,大放厥词。在这当中,很是伤过一些人,也被人误解过。

  不管是错是对,是得是失,对于自己最了解的就只有父母。他们常打电话来和我拉家常,倾听我的声音。而父母日渐年迈,自己却不能时时侍奉左右,温饱忧乐全然不知,真是枉为人子。我也为人父母了。其实,每一个父母都是相似的。记得小时候,母亲怕我着凉,替我穿上毛衣,时时让我感受到生命中的温暖。当我也有了儿子的时候,这种感受才最真切:儿子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我的心,他舒眉笑眼的时候便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与生俱来的血脉相传,这种相传是一种久远的存在。有时,我也不免心生一念:没有了根基、血脉,生命的价值何在?

  生命如潮起潮落,如灯火明灭。人之一生,最经不起蹉跎的就是光阴,人都无比珍视自己的生命,生命无疑是短暂的,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是历史的长河中掠过一丝影迹。时光倏忽而逝,恍如镜花水月一般,俯仰之间,一切已为陈迹。难怪苏东坡也要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样的浩叹了。面对流逝的时间,有时总掩抑一丝奢望,希望它过得慢些再慢些。尽管心有不甘,时光还是留不住的。

  但人的活法多种多样,有人自愁城坐困,有人在逆境中挣扎求全;有人一生辗转,到老一事无成。这些都取决于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既要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以免光阴白白地消弥掉。又要活出质量,不必为些须小事就把自己搞得精神疲倦,体力透支。

  如果我们要对生命心存敬畏,就会多一些理性思忖,人就会踏实,回到原本生活的轨迹。我想,回归平淡的人,必然会多一些从容和质感。

  三

  “心静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人往往容易陶醉在自己构造的意境里,在自己的灵台方寸之地,存留一点清明,这些都是上天惠赠于我。

  过去,我过的是“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的日子,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蜗居虽小,也足可遮风挡雨。闲暇时节,在家里独享精神盛宴,或坐于阳台藤椅上看史记,或半躺于被窝中读老庄,诗词歌赋无不涉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亦有所好。读书悟道,古今一理。心情好时,还捧起边角残损色泽泛黄的线装书来看,细细品读。说到底,读书乃经国大道,而对我辈俗人来说,书却可以疗俗,这也不失为一大乐事,于是深陷其中。我在读书中读出了人生至味,偶有所感,便形诸笔端。这样,我又迷上了写作,虽几经碰壁而不改其乐。读写之余,与清风明月为伴,细看花开,谛听鸟语,和推心置腹的朋友弹铗而歌,放浪形骸。

  自古香茗似佳人,月朗风清之时,捧一香茗一盏在手,看茶雾缭绕,鼻闻茶香,舒心之下,啜之、品之,既不用思忖明天,亦无须顾虑日后,当是何等的惬意享受,是何其的美哉?此其时也,人也觉得脱俗;夜晚,听虫声唧唧,凄声彻夜,感受秋风的凉意。

  茶能悟道,美酒亦然。有道是酒可通神,有时举杯独酌,小醉一回,既可浇去胸中块垒,又有种酒不醉人人自醉感觉,进而渐入“乾坤垂覆载,物我俱忘怀”的佳境。微醺薄醉之间,而兴“我醉欲眠君且去”的念头,这当中也有种说不出来的闲适。唯独对烟敬而远之,只有实在憋不出文章时,才一路屁颠屁颠地跑到小卖部买上一包,无非想在“烟士披里纯”的烟雾缭绕中挤出些许灵感来,不想,灵感未至,反倒惹来儿子的“兴师问罪”。

  四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经国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昂藏七尺,尤其如此,可真正做到,又有几人?达与吾等无缘,穷则与我如影随形,兼济天下断然不行,唯有独善其身倒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年轻时,也曾气吞万里如虎,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可理想与现实是有着太大的反差的,一经岁月厮磨,年少时的情怀逐渐淡去,昔日的雄心顿化烟飞。大抵人一到中年,心境也仿佛像慢慢苍老。

  记得有一本书说过,岁月像一本破旧不堪的书,经不起翻阅。你要细看里面的内容时,人生就此拉上了一道帷幔,看不清,也道不明。人生这部大书是用心来阅读的,要细细品味。可一旦明白了这个理儿,短暂人生唰唰地就过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无尽的哀叹了。

  不知何故,一些人,一些事在心中想了千百遍,仍然影子模糊。一些人在心中虽然影像模糊了,但感情却很真挚,很清晰,清晰如昨。闭起眼睛一想,何以岁月如此空茫。有时走近它,记忆开始变得明晰了,可那感觉又像怕弄疼了刚结痂的伤口似的,格外的小心翼翼,生怕回忆又牵扯出新的伤痛。

  站在时间老人面前,益发感觉自己的渺小。于是,我收起了自己的偏执,使自己趋向于豁达。人说我圆滑了,世故了,不太像从前。人有时太容易固执己见,干什么事都先入为主。此风残延至今,不由人不哀叹。我辈终究还是俗人,难免会活在尘世的目光里。但我却对生命多了一种敬畏,虽然世事萦怀,却也懂得洁身自爱,使自己的生命不至于过分浮泛。

  在尘嚣甚上的人世里,明白这一点也不算太迟,了却贪嗔痴,放下所有欲,在静中修,在修中悟,此佛家之所谓归一,也是至理。记得几年前到洛阳旅游,当我站在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前照相时,虽没领悟佛理禅机,可胸中却仿佛有道佛光在绽放,于是心境一片清明。当镜头就要定格的刹那,心中竟有一种“秉持未契于神明,履行或亏于恭恪”的忐忑,我的神思顿时浮游于天地之间。

  五

  老聃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化,缘本于此。道,乃玄妙之门,讲究冲、虚。所以,宁静淡泊乃道家之要旨。

  “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古往今来一切大智慧者,都心无挂碍,深领其中三昧。其实,人生就像一部连自己也无法读懂的大书,而一些玄妙的东西总会通过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说到底,人立于天地之间,本就极其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即便如此,生命仍需一份厚重作底蕴,以毕生追求作为生命的附丽。人的一生,无非为名利所累。不被世俗诱惑,不恋栈名利者几希。可然而人与人毕竟天差地远,别奢望同一份阳光雨露,所吸收的养分就一定相同。正如我们所追逐的一样,能留名获利者终究寥寥可数,大腕巨擘更是可遇不可求,能出一头地者也属不可多得。当一个人追逐名利而毫无指望时,那是非常沮丧的。其实,生活是各有各的方式,香车宝马,活色生香是一种生活,白首卧松云亦是一种生活。活得自在,人生才显得有价值。如若不然,诸事缠绕,生命就会变成痛苦的消耗。在生命面前,人和人并没有什么为同,人在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什么。难怪先哲董仲舒说:“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它并不会因为人的贤、愚、美、丑而在时间分配上有任何不公。万物同源,万法同宗,其实人也同理。在抛却了名望、地位,人与人到底存在多大差别?若能反躬自问,就会保持一种清醒和冷静。所以,在独自闲暇时,我们不妨以悠然看南山之态观世事。

  我留恋于山的悠远和海的辽阔,古人恣意纵情山水,登高作赋,对月吟诗,歌窈窕之章,尽显文人雅士之风。我也喜效法古人,在我的眼里,唯诗意和花是美。敝处有一山,名唤天马山,取的是天马行空之意,喻其辽阔。山虽无大名,却沉静大气,神韵超然。去天马山旅游时,步仄径,临清流,站在山溪脚下往上望,目之所及,尽是葱茏。山非名山,却依旧有着一番古趣。山沟里的水车,山坡上的风车,小桥、流水都有一种远古风味。时近黄昏,山便显得旷寂。使连绵不断的群山显示出其亮丽与壮阔。初秋的夕阳是暖暖的,风也暖暖的,山涧的气候温润无比。可秋天的山毕竟寂寥。秋风一起,树叶便纷纷落下,那些枝桠藤蔓随着秋叶的离去而渐显苍劲。秋山哪比春花好?此刻,我却看到秋可爱的另一面,一抹斜阳,半坡香草,人就不期然地整个陶醉了。

  然而,眼前的旷寂,使我对生命多了一份思索。孔子在河边发过感叹:“逝者如斯夫”。这一朝顿悟,却传唱了数千年。

  我站在高高的岭上,静看云舒云卷,所发的感叹与曹公如出一辙:“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叹之余,抬眼向夕阳落处的群山看去,只见万壑松风,一烟碧树,满天云霞异常瑰丽。人在这时,心胸陡地一宽,眼界自觉高远,大地便显出一种天高地远的壮阔来……

本文标题: 心灵的折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980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和父亲游成都生命,于逆境中开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