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的诗水平如何?她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吗?很难想象,一个被贴"脑瘫"、"农民"、"女人"这些极具偏见的标签下的余秀华,会写出...
余秀华的诗水平如何?她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吗?
很难想象,一个被贴"脑瘫"、"农民"、"女人"这些极具偏见的标签下的余秀华,会写出如此文字。人生之中能够透出极强的哲学性思辨,这种思辨为所有在忙碌之后不知生为何物的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说是共鸣也好,说是被打中内心也罢,让人不得不抬头,发现自己之小,世界之大,这个小,不只是余秀华说"诗歌是一个很小我的事情"的小,还有一种渺小,卑微,以及忘记了这份卑微的自大。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而它们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随着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突然走红,她的生活也因此改变。媒体频繁登门采访,更多的诗人、批评家开始评价余秀华的诗作。如果不是这首突然就火了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还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农妇,叼着烟,去喂兔子——如果要说她有什么和普通农妇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患过脑瘫症,影响了她的运动机能,走路有点不顺,笑起来的时候面部表情也似乎不完全受自己控制。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她因诗而红,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这个"脑瘫诗人"的娱乐点上,而没有好好去对待她的诗歌。
余秀华的诗歌才华是惊人的——她具有简单几个文字就创造出意象的能力。可以说诗歌是余秀华的精神居所,余秀华通过诗歌打开自己,裸呈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其大量的身体书写丰富了诗歌表达的向度,维系了诗人冲动情绪、个体体验、本真幻想的支点,诗人借由身体这一中介沟通了现实境遇与命运本质的桥梁。由身体意识所引发的冲动、挑动、打动、撼动而成的诗歌,是诗人余秀华构建自己精神大厦的基石,是宣泄情感欲望的喷口、源泉。
余秀华的诗歌是诗歌天地的一颗偶生的稗子
余秀华的诗水平如何?这的确值得好好探究,但毫无疑问的是,只有把余秀华身上的标签逐一剥离,才能真正体会她的诗。
假如你是沉默的,身边的那个人也无法窃取
你内心的花园,内心的蜜、你的甜蜜将一直为自己所有
没有一个盗贼,没有季节错乱的蜜蜂
雪徐徐落进院子里,世界维持着昨天的次序。
——《假如你是沉默的》
余秀华是一位诗人,但是在她的诗歌之外,她的先天缺陷、农村背景甚至是语言风格,也在过度的放大中遭到无意或者是有意的误读。这首《假如你是沉默的》可以看作是对那些声音的抗议。毫无疑问,余秀华的诗的动人的,是有诗性的。与当代诗歌口语化、大众化潮流不同,余秀华的诗歌语言具有很强的诗性特质,语言的本色与力度呈现出她对外界敏锐的感受力和面对痛苦时的审美姿态。如果仔细分辨,余秀华的诗是有源流的。她抛开了方言,舍弃了古诗,从现代诗,包括大量译介的西方现代诗那里寻求营养。所以,她不是一个天启、一个奇迹,而是有自觉地在阅读和写作。在艺术上,她吸收了很多西方现代派的东西,通感,陌生化,叙事,日常生活场景表达等,这些技巧她都非常熟悉并运用自如。
余秀华的诗歌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况性诗歌,这类诗歌表达的是对自我身份意识的某种寻找和审视。在她的诗歌某些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主体在不断消失,生成各种动物、植物、甚至生成各种不可感知的东西。另一类是人存在的经验性诗歌。她将这类诗歌几近被滥用的美好文体托举出文字泛滥的激流中,显示出它发展千年而未曾凋落的婉转之光,还带有一丝"未完成"的味道。
余秀华对于自己的诗歌创作,有着充分的自觉。余秀华的诗中有一种深沉的
余秀华是真正的诗人吗?——是,也是一个渴望挣脱束缚的灵魂
我遇见他的时候,他阴险一笑
我认识你,我们在午夜脱下囚衣,又在黎明穿上,在清晨各奔东西,又在黄昏聚集
说起人生,他喝起一口酒,大喊一声——
跑。
——《通缉犯》
余秀华曾说,写诗是她对这世界唯一的贡献。
有人曾经这样对她做出评价"我觉得余秀华的诗写得刚刚好,孔子讲文质彬彬,一个人的实质超过了他的文字就显得粗野,如果一个人的文采超过他的本质,就显得有点酸。而余秀华的诗,文字就显得刚刚好"。
余秀华是一个好诗人,余秀华是一个好诗人,这个好绝非"那一缕乡愁道不尽"的好,而是"堂吉诃德还在不断向着风车挑战"的好。虽然她的诗作仍然存在种种不足,但是那种随口即诗的语言天分、极强的情感冲击力、对生活里的某些瞬间细节的把握能力,都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的但是,在专业、诗歌史的角度上,她仍然不是一个时代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诗人也许在克服自身的弱项之后,她有可能达到这种程度,但至少现在不是。有人说特殊身世造就了余秀华。其实,苦难的环境绝不是一个人能写、会写、写好、写出名的必要条件。余的生命里,诗歌更像一种必然。读越多,就越相信,这样一支被上帝亲吻过的笔,离开"农妇""残疾人"的手,一样有成名的一天。而从量和质来看,她还有许多可能性。
中国新诗发展了百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随着诗人之死、以及各种光怪陆离诗歌文字的出现,人们对诗人的误解不断增多,诗歌也成为了晦涩难懂的同义语,诗歌的创作一度走向困境。以"诗人何为"的质询也换了几次语境。可是,正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个时代的目光,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核。
余秀华的出现给沉闷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这符合普通读者对诗歌亲民性、大众化的期许。这里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另外,她这样的草根身份,符合如今浮躁社会的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余秀华,还会有李秀华张秀华出现,早晚会出现。而要想对余秀华做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给她在当代诗坛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恐怕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与大多数人的印象相反,当代诗人里高手辈出,好手如云,余秀华的整体表现可能不会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出色。
余秀华,一个奔跑在逃逸线上的诗人,她埋藏在诗歌以及创作行为中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的“巧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3.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读两首诗,我们先读第一首《秋晚的江上》。
二、学习第一首。
(一)读出节奏
1.出示《秋晚的江上》,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自读,指名朗读)
教学提示:
①正音,尽(jǐn)管、芦苇(wěi)。
②用诗和句子的不同排版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现代诗歌分行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2.齐读诗歌。
(二)想象画面
1.多美的朗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此刻正在江边欣赏着这幅美景,再仔细瞧瞧,这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呀?
教学提示:
①学生自读中发现景物:鸟儿、斜阳、江上、芦苇,老师板画江上、芦苇、鸟儿。
②学生借助教具“太阳”板贴,尝试结合诗歌意思将斜阳放在画面的适当之处。学生在板贴中,感受斜阳渐渐西沉,时间缓缓推移。
2.想象画面,读出诗歌的意境。
(三)感悟巧思
1.有人说,一首好诗一定有诗人巧妙的构思,从古至今,诗都很强调构思,这首诗中你发现诗人的巧思了吗?
教学提示:
①感悟“驮”字的巧思。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这本来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它是驮着斜阳回去,把原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诗人的巧思。
②感悟“掉”字的巧思。夕阳洒在江面上,这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笔下,这一切似乎是鸟儿带来的。
③感受“妆成红颜”的巧思。这白头苍苍的芦苇,因为这夕阳的映照,似乎被打扮成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多么奇妙的巧思呀。
2.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充满诗意的画面中。(配乐学生朗读)
3.让我们轻轻闭上双眼,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江水瑟瑟……让我们想象这样的画面听同学读,让我们一起背一背,把这样的画面印在脑中,记在心里。配乐背诵全诗。
三、自学第二首诗歌。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请用“读诗歌、说景物、想画面、悟巧思”四个方法自学《花牛歌》,在学习单上完成自评。
②同桌合作,交流自学情况并相互评价。
2.学生根据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花牛歌》。教师提示学生,“悟巧思”为挑战要求,可选择完成。
3.师生、生生结合自学情况展开交流。
教学提示:
①说景物。结合画面理解“剪秋萝”。辨别“小尾巴”是不是景物。
②想画面。结合语句想象花牛的自由自在,悠闲自乐。
③悟巧思。感受诗歌反复的手法。根据学生的读悟情况,机动引导学生感受“霸占”“偷渡”中巧妙的构思。
4.配乐朗读、背诵诗歌。
四、小结。
当我们再读到现代诗的时候,可以用“读诗歌、说景物、想画面、悟巧思”的方法自己尝试学一学。
2.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起学生思索。这样美得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一)整体感知。
(二)学习第一小节。
(三)学习第二小节。
四、整体感受诗歌内涵
五、激情朗诵,升华情感
全班展示朗读、赛读。师生共同评价,评出“全班朗读奖”。
六、自悟自得
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罗”、“眠”、“霸”、“占”,积累“压扁”、“霸占”、“滴溜溜”、“偷渡”、“青峰”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的美,学习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散文诗歌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扩词法,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读诗题,想象画面
板书课题,引导交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诗——《花牛歌》,齐读课题。说一说:读了诗题,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用拘泥于诗歌表现的画面和意境,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交流中,点燃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诗歌的小节。
2.小组合作学习。
(1)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卡片,并用生字组词。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学生分节朗读,在师生点评中指导学生读准“眠、巢、霸占、滴溜溜、偷渡”的字音,读好“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两个句子。
4.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闭眼想象:草地上的花牛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诗歌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文本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将想象的主体聚焦在自由、悠闲、可爱的小花牛身上。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花牛坐、眠、走、做梦这四幅画。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学第1节
(1)出示课文插图,这幅插图画的是哪一小节内容?
(2)学生自由读第1节,找一找这里写了哪些景物?
(3)指导想象:花牛的颜色、样子、动作等;草地和剪秋罗的颜色、样子等;花牛、剪秋罗可能会说些什么?
学生边说,教师边写出关键词,如(黑白相间)的花牛、(软绵绵)的草地、(美丽)的剪秋罗等。
(4)指导学生凭借想象说出第1节所描写的画面,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5)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第1节。
(6)总结想象的方法: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
2.小组合作,学习第2、3、4节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运用上面学的想象方法开展学习。
小组学习步骤:
(1)大声朗读诗歌,圈出这节诗写了哪些景物?
(2)逐句想象画面内容,再连起来说一说。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4)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
全班分享,重点指导第2节“眠”“霸占”,第3节“滴溜溜”,第4节“偷渡”的想象。
小结:多么自由、悠闲的小花牛啊,指导学生讲述整首诗的画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扩词法指导想象第1节诗,让学生懂得通过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后三节,通过对扩词法的操练,让学生掌握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花牛的自由、俏皮、悠闲。
(四)作业布置:
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发挥你的想象,仿写1-2节。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仿写诗歌,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热情。
(五)课后延伸
课后找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歌朗读。
4.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重点诗句,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感知诗歌的表达形式,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赏析诗句。
2、尝试仿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秋晚的江上》,圈画不懂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A、想一想:诗歌第1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1节,把握其中出现的景物以及它们的行动,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描绘画面时要善于发挥想象,描述要生动。
B、理一理: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预设: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归鸟、斜阳、江、芦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黄昏秋江图。
C、辨一辨:“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句诗中鸟儿和斜阳的位置关系如何?具体分析一下。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句子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即“掉”的双方,然后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其中塑造的鸟的形象。
明确:诗人原本只注意江上的飞鸟和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但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飞鸟本来已经倦了,但背上还驮着斜阳,并不觉得是沉重的负担。在诗人看来,正是飞鸟驮了斜阳去点染江面。情景十分动人。这两句是第一节情景的继续与开展。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是极富表现力的。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与其说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不妨看作是诗人想象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入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同时,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望过上自由的生活。
D、品一品:“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这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颜色的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头白的芦苇”呈现“红颜”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的结果。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相衬,更突出江面上的风景之美。
E、写一写:这首诗歌生动优美,节奏和谐,你们能仿照再写一首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即选取自然事物组织画面,表达感情。这是仿写时可以借鉴的思路。
示例:夕阳中的幽径,/飘飞的秋叶,/即使是无力了,/还迎着寒风舞蹈。/双手一张,/把夕晖铺满小路;/金黄的大地,/也收获万物的永恒了。?
F、诵一诵:多读几遍诗歌,熟读成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花牛歌》,圈画不懂的地方。
4、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A、议一议: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理解其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这首诗共四节,每一节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开头,“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使诗歌显得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B、品一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诗歌主要讲述的是花牛在草地里行动的景象,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C、写一写: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你们能仿写一段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仿写的要领。仿写时,应先观察原文的内容和格式,再围绕主题,以相同或相似的格式写出新的描写点。这首诗先写了花牛在草地做什么,随后写了在做的同时,花牛本身或自然环境的状态。可使学生想一想,花牛还会做些什么,结果又怎样呢?
示例: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株红玫瑰。/花牛在草地里眠,/晚霞霸占了半边天。/花牛在草地里走,/耳朵扇得扑棱棱。/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月亮到西山的青峰游玩。
D、诵一诵:指导学生多读几遍,熟读成诵。同桌相互背一背,教师进行点评。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过渡:同学们,如果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自然,也能像两位作者那样写出那么动人的诗篇。欣赏林徽因的《雨后天》,看看你们能从中欣赏到怎样的美。
1、出示课外阅读篇目,指名朗读。
雨后天
林徽因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2、阅读与交流。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风景?(雨后的平原)
(2)诗中描写了雨后的哪些景物?(青草、风、落叶、云)
(3)从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雨后自然美景的热爱)
四、课堂回顾,交了收获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自然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夕阳下的江面,翻飞的鸟儿,悠闲漫步的花牛,它们都以美的情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去观察、感受,就一定就发现独特的风景。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了两首小诗,从中体验了美的风景。我们还学会了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我们还仿写了诗歌,提高了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5.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丽画卷,这节课我们来读一首徐志摩笔下描写花牛的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自读感知。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要边读边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领悟写法: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
A、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结构一致)
B、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非靠谱语文老师品诗词】跨越时空的悲叹——《登幽州台歌》
其实呢,这就是所谓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差别。近体诗,是指自隋唐开始盛行的格律诗,如果是四句则称为绝句、八句称为律诗,超过八句则为排律,又因为每句字数的不同一般又分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押韵,平仄,格式,对仗等均有较严格的要求。
而相对于近体诗,古体诗在格律对仗等方面就显得自由的多,字数句数也都没有严格的限制,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等,不过一般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为主,当然还有一类古体诗,每句字数长短不一,被称为杂言古诗,但在分类上,杂古一般也被分到七古之列。
说到这大家应该就可以明白,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显然是一首古体诗,而且应该被归为七古之列。当然按照郦波先生在解读这首诗时分析的那样,如果在七古的基础上继续细分,这首《登幽州台歌》还应当归为歌行体,而且应该是目前已知最短的歌行体。
说完体裁,咱们回到这首诗歌内容本身,关于前两句的解释一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比较泛泛的解读为向前看,看不到前世的古人,向后看,看不到后世的来者,但还有一种更加具体的解释为向前看,看不到古代贤君,先后看,看不到后世明主。
紧接着后两句悲叹,天地之间如此广阔,唯我陈子昂孑然独立,悲怆痛苦,不禁声泪俱下,情不能已。
我们不禁在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一代诗骨陈子昂如此悲怆以至于失声痛哭呢?他,本不该如此脆弱;他,可是陈子昂啊。
陈子昂本是四川富家子弟,十八岁之前过着标准的颓废富二代公子哥的生活,射猎赌博,任性放纵,直到十八岁那一年偶然进入乡里学校,闻校园书声琅琅而幡然醒悟,立志苦学。自此闭门谢客,潜修经典,三年时间,经史百家,遍览无遗。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在《陈子昂别传》中记载说“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
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当年的浪荡公子一旦认真起来,其目标感与为之不断努力的信念之坚定,也是超过常人的。那些他曾经失去过的东西,现在会更加珍惜,而这个东西,就是受人肯定的人生价值。
陈子昂二十一岁时,携所作诗文来到京城,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以实现自我价值。然而在当时,若要在科举考试中高中,仅仅有真才实学,有时候,也未必管用。
因为在唐代,“行卷”之风盛行,什么叫行卷呢,就是在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你要将自己创作的诗文写成卷轴,通过一定的渠道呈送给一些达官显贵,文坛名流,希望得到权威肯定,以求让自己名声远播,并得到这些大人物向主考官的推荐。而这种名声和推荐,是衡量你最终能否高中进士科的重要标准之一。
换个角度说,如果你默默无闻,无人推荐,即使才气绝伦,那上榜的几率依然会大大降低。
陈子昂虽然出生于四川富庶人家,但在当时还远算不上名门,京城之内无人帮衬,奔走许久,仍无人知晓。但科举之路的坎坷没有打到陈子昂的精神意志,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让他依然努力的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终于有一天,偶遇一卖胡琴之人,要价百万,围观群众不乏豪门显贵但都无法辨识眼前的胡琴是否真的值这个价钱。这时,陈子昂突然站了出来,以百万钱买下,并当众宣布,我擅长弹奏此乐器,明日大家齐聚宣阳里,听我弹琴呐。
第二天,大家果真如约到来,而宣阳里的美酒佳肴也都准备妥当,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只见陈子昂怀抱胡琴站在众人面前。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马上就要听到传闻中的美妙琴乐的时候,陈子昂突然开口说道:
说完当着众人之面,一把将价值百万钱的胡琴当众摔碎。
而正当大家都为眼前这个败家小孩的败家行为所震惊的时候,陈子昂顺势拿出了自己的诗文分发给了在场的众人。众人一读,惊叹不已,一日之内,子昂之名传遍京城,子昂之才震惊文坛,这真是最牛的营销,当然这个营销也真的很贵。
后来,陈子昂高中进士,其才华得到武则天赏识并被提拔为麟台正字,麟台,即秘书省,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机构,正字是该机构中一个小官,官职极低仅为正九品下,但毕竟在中央机构任职,这对于一心想要有所成就的二十几岁的陈子昂来讲,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年级轻轻就得到重用的陈子昂,那份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望变得愈发强烈,每逢武则天召见问政,他都积极、率真、恳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慢慢的,陈子昂无奈地发现,武则天对于自己的观点,逐渐变得不置可否起来。
《新唐书 陈子昂传》里记载说:“虽数召见问政事,论亦详切,顾奏闻辄罢。”意思就是武则天在称帝后,尽管数次召见陈子昂问政,尽管陈子昂的回答依然详尽恳切,但武则天听了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用现在的话来讲,武则天的态度大概就是“嗯,呵呵”。
不难想象,当志存高远的陈子昂,屡次被召见问政,又屡次被嗯嗯,呵呵以待时,这种屡屡燃起希望,又屡屡得不到肯定的挫败感以及空有才华不被赏识的孤独感,一定会狠狠地反复地蹂躏着他的精神。尽管后来也姑且被提拔为右拾遗,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陈子昂在仕途上的尴尬处境。仕途的坎坷让陈子昂抑郁寡欢,加之身体的羸弱多病难免令他萌生退意。
这时,上天又一次和陈子昂开了一个玩笑。契丹反叛,武则天派侄子建安郡王武攸宜出兵征讨,陈子昂被任命为幕府参谋。朝堂失意的陈子昂似乎迎来了自己在疆场之上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有一个契机。
然而,命运再次将陈子昂的希望无情摧毁,毫无将帅才能的武攸宜一开始就吃了败仗,陈子昂愤然进谏,表示此等军国大事万不能儿戏,应以精锐之兵攻击对方弱处,并主动请缨率领一万将士做先锋。而武攸宜却认为陈子昂一介书生根本不懂打仗,因此并未采纳其建议。
数日后陈子昂再次进谏,言语极其恳切,武攸宜再次拒绝甚至这一次还将陈子昂贬为军曹。军曹在唐代军队中,基本约等于普通士兵。
面对如此绝望的处境,心灰意冷的陈子昂,独自来到了位于现北京大兴的幽州台。幽州台,又叫黄金台,是当年燕昭王以黄金招纳天下英才的地方,正式因为有了像燕昭王这样爱才惜才的贤君明主,才有了如乐毅这般天下名仕的投奔以及燕国之后的国势骤盛。
陈子昂无助地凝望着脚下的幽州台,这象征着贤君明主的幽州台,此时此刻,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受,某天晚上,当你抬起头仰望夜空,放空杂念,静静凝望,几秒种后,会突然被一阵某名的恐惧感触动,会感叹宇宙之无限,自身之渺小,空间和时间竟忽然变得失去了概念,让人感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悲凉。
而那个站在幽州台之上的陈子昂,当他逃避似的不再凝望这幽州台转而望向身边的旷野,望向头顶的天空,那瞬间袭来的天地浩瀚无穷尽,自身渺小不可期的巨大心理冲击,让陈子昂的精神防线瞬间轰然崩塌,这些年来的努力,这些年来的执着,这些年来的委屈,这些年来的坎坷,都在此时,化作悲叹与泪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诗与写作教学反思
故事教学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古诗与写作教学反思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篇一:古诗与写作教学反思《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的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路途的遥远。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自己也很喜欢这首诗,本月的明日之星就选择了这首诗,但上下来却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欠合理,朗读指导也没到位,互动环节也没互动好。说来惭愧,在上这堂课之前,曾经听了其他老师上这节课,她一边上,我也一边在想:自己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应该怎样处理。也和师傅讨论过某些环节该如何处理,如何设计,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发现自己思考的还是远远不够,没有细细地解读文本。
在朗读环节的设计中,没有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课堂上要体现朗读的指导过程。在这节课上,我也重视了古诗的朗读,并设计了多处朗读,但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却没有好好地指导。到课的尾声,学生本来读得蛮好的,并且熟读成诵了。但我却提出了让学生划一划节奏,根据节奏来朗读,这就又回到了浅层次的朗读上了。课结尾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意思了,应该是深层次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而不应该只根据节奏点来读一读。在“初读”环节上,我的要求太高了,初读便提出了边读边思考诗的意思,问的问题太广了,缺乏针对性。其实,“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诗人的感情,断句就不会成为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在朗读的层次上多下功夫。
在理解诗句的时候,说出来有些脸红,自己都没有彻底弄懂“东吴”的意思,结果一遍遍地问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自己也没给出明确的答案。还有在比较“飞”和“冲”哪个字用的好时,通过手势,指导学生理解“冲”,“冲”字点出了方向,学生也明白了。但在指导朗读时,我却让学生简单地做着飞的动作读这句诗,这样就误导了学生,还是停留在对“飞”的理解,而不是“冲”,本来是想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结果却成了这堂课的败笔。在课上,有个互动的好契机,我没能及时抓住。一学生读完诗后,说这首诗写得很好,用了对联,我的第一反映是学生说错了,应该是对仗。其实现在想想,当时学生想表达的就是对仗,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当时我只要引导下,学生就马上理解了,并且能够在诗中找出对仗的地方,因为我的愚昧,失去了和学生互动的机会。在今教学中,要多钻研教材,准确地去解读教材,把握精要,积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时代背景没有应适时出示。我的教学设计将杜甫写《绝句》时的背景资料放在理解诗句的含义之后,在拓展的时候才讲述了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目的是了解诗意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并学习同时期写得另外一首《绝句》。但效果不佳,学生的反映平平。看来,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助于理解语言文字的帮助,要选用最佳时机,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在这节课中,我的板书也没有在最佳时机出示,板书应该是每篇课文的精华,我在写“有动有静”时是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写得,没有利用好板书,板书不应该是为了完成而写之,应该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这首诗还适合利用副板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及写法,我在设计时没有合理周详地考虑。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譬如说,在认真听学生回答,及时作出反应这方便还很欠缺,对学生的倾听还不够;粉笔字也需要再花时间、精力去苦练;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的还不够;教学时间还应掌握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语言的力度不够,渲染的气氛不到位,没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课文中,削弱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爱上古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下功夫苦学,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勤学好问,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达到师傅那种应用自若的状态。学无止境,继续加油!
篇二:古诗与写作教学反思古诗的教学对于我来说总是觉得枯燥无味,备课时无从下手,上课时又觉得没有内容可讲,每次的古诗课上都是老师的一言堂,总是觉得这种文章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内容又单调,自己给学生说说,学生会背会默写就算了。在我读了《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做小主人》中“古诗教学”这一章以后,我对古诗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该文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理解能力、总结提高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古诗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文章中经典的理论、生动的案例、具体的指导,犹如一盏指路灯,使我豁然开朗。重新审视古诗教学我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
一、学习古诗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1、提倡不求甚解
古诗用字凝练意境深远。小学生学习古诗重在积累,从积累中感悟,从积累中培养语感。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但记忆力特别强。所以在学习中重在读,而不在于“懂”,教师在课堂上重于指导,而不在于“讲”。学生会背不一定理解得准确,但在脑子里深深刻上烙印,使其终生受益。
2、开展多种活动
古诗具有音美、意美、形美的特点,教学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根据诗意,组织学生表演、绘画、改写等,把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还可以定期开展背诗比赛,通过活动,增进对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仿写
这里的“仿写”并不是让学生写古诗,而是让学生跃跃欲试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尝试着写诗。古诗讲究格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好奇心强,乐意模仿。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模仿诗人的样子写下来,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古诗是语文教学的好教材
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我从新品味诗句深深地体会到古诗经典无一不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的集中体现,因此学生学习这些古诗,无疑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写作范例。
1、学观察
如《题西林墙=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是诗人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大岭;“侧看”庐山又成了高大挺拔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对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从不同的观察点不仅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而且还从哲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真相、本质,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在以后的学中我可以让学生通过品味这些诗句体会到观察事物不仅应细致,而且要边看边想,在写作中才能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2、学想象
创新源于想象。学习古诗中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突出了瀑布之高之长,气势磅礴,读后憾人心魄,如临其境。学习这样的古诗,让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立意的新奇、构思的巧妙、想象的丰富、意境的深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学语言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历来受到赞叹,把这个字换成“来”、“到”、“入”、“过”、“满”等字也通顺合理,但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写出了春风有色,它染绿了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让人仿佛看到绿茸茸的细草铺满江岸,看到万物争春的生动场面。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对用字的精心选择和设计,对他们作文的遣词造句,无疑有很大帮助和启迪。
三、古诗是品德教育的切入点
1、通过学习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首首精练的古诗,不仅是诗人才华横溢的结晶,也是他志向高远的体现,在我们熟知的唐宋诗人中,有立志为国驰骋沙场的辛弃疾、王维;有忧国忧民的杜甫、陆游;有藐视权贵的李白、苏轼??他们的作品处处体现着高尚的情操和爱国的情怀。生活中的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短短的八个字,道出了诗人对抗战事业的满怀必胜信心,其殷殷的爱国之情怀,读了无不使人动容。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现代小学生品德教育中需要加强的。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诗词,无疑是在学生心目中,植下了爱国之根,注入了民族之魂。
2、通过学习古诗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古诗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品位,培养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向来崇尚清高雅洁之美,古诗中也注入了这种尚清意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托物言志,表现了坚定的志向,歌颂了高尚的品格。引导学生读这样的诗,为他们提供了摆脱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审美水平。
总之,我要在以后古诗教学中充分借鉴“古诗教学”中的教法与学法,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努力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书声琅琅,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写作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古诗教学生动有趣,异彩纷呈。
篇三:古诗与写作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我就觉得古诗是很难上的,短短的几句诗要深入的挖掘、拓展开来,让学生去体会、感悟,实在是太难了。平时也很少听到古诗这样的公开课,只知道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新课程下的古诗课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感悟,达到一种无痕的教学效果。说归说,可做起来实在是难。
在一次研讨课上,原本想选篇阅读课文上,可是想既然古诗是我一直很困惑怎么去教学的一种文体,不如就选古诗吧,这样也是一次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各位老师在听了我的课后,对一些方面做了一定的肯定,让我从理论到了实践,对古诗教学也有了一定的目标。特别是大家指出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让我知道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在课堂开始导入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是以图片的形式导入,继而介绍古诗的作者以及写作的背景。这首诗主要就是让学生感悟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的>孤独、寂寞的心情,从
而体会王维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的思想感情。在导入时,虽然我介绍了重阳节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一家人要聚在一起登高、喝菊花酒、赏菊、佩带茱萸等。但在这个方面我是一笔带过,如果我能以图片或其他的形式让学生去了解这样一种场景,那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铺垫,也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情。
其次,对诗歌的理解上,学生一直停留在浅层次,而我没有适当的去引导他们向深层次挖掘,从而使学生没有完全的理解诗意,读的效果也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从知背景,知试题,知诗意等,我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我却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心中的需求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诗中“独”、“异”、“倍”、“遥”、“少一人”等一些重点字词,孩子们都能够大体的理解。但就如老师们提出的那样,“遥”到底是有多“遥”?这时候,可以通过地图让学生体会到遥的距离,从而更好的感知王维在离家几年的时间中的那份孤独和寂寞。“少一人”少的到底是谁?如果你是作者的亲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通过这次研讨课,我也初步知道了在教学古诗时的一些技巧。古诗重在读,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所以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的节奏。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我想“熟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吧。还有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路还很长,我们应该在走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成长。
篇四:古诗与写作教学反思《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巧妙,耐人寻味。教学前,我仔细阅读了教参和备课手册,也研读了这首诗。发现诗中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应有着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大概,另一说法是应该。那么联系全诗,选择哪种比较贴切呢,在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就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大概比较合理,这样解释整首诗也顺畅,教学中,学生虽然也都把应解释为大概。但我想,我们课前的讨论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方面使自己更好地把握了教材,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有了充足的教学准备,不至于发生后才来想这个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场面的古诗。诗的内容通俗易懂,因此,我在教学时让同学熟读后,看图,交流诗的大意。同学们很快掌握了古诗的大意,但诗中美好的意境却还没有领略到。因此,我就让同学看图想象,小组交流,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紧接着,请同学来说说你所看到的情景。你一言,我一语。同学们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美妙绝伦,儿童追蝴蝶的情景也是生动有趣。
一位学生写道:深长的小路,蜿蜒曲折;乡村的篱笆,稀稀疏疏。青青的瓦,雪白的墙,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在阳光下灿烂微笑。美丽的乡村,总是那么迷人,那么向往。现在还是春天,碧蓝的天空中总少不了鸟儿的光临。常常会看到,一只鸟或一群鸟在空中划过、荡过。金色的阳光也不闲着。呵,瞧,那花已凋落,绿叶还小的大树,还未成一把绿伞。这下它可兴奋了,像把利剑从绿叶丛中唰地穿过,来到大地上与花草们玩耍。多美呵!就连小蝴蝶也陶醉了,它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好美的蝴蝶啊!小朋友们看见它了,连忙去追赶它。哈!这下黄蝴蝶又得与孩子们玩捉迷藏了。它一会儿躲到树头,一会儿又落到篱笆上,可糟糕的是,无论如何,它都逃不过孩子们的双眼。哎,有了!它一头扎进了菜花从中,顿时,也成了一朵在灿烂阳光下盛开的菜花。孩子们这下全傻眼了。这蝴蝶去哪儿了呢?他们东找西寻,可怎么也找不到了。
古诗,短短的几十个字,包含了作者的所感所想,若教学中只是字面理解,那学生也一定感受不到古诗的内涵的博大精深。今后,我要更着重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感悟,放飞孩子们的想象,让他们充分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用语文学科写一首诗?
映照着诗人的心灵深处。
笔尖蘸墨舞文章,
句句流淌着文字的香气。
用词汇的舞步编织,
构建意象的绚烂画卷。
句句珠玑抒情意,
行行华章展辞章。
思绪如涟漪般荡漾,
诗句仿佛鸟儿翱翔。
诗人笔下有生命,
文字散发着灵动光芒。
用心倾诉心灵的声音,
抒发世间万般情愫。
探索生命的深意,
穿越时空与思绪相遇。
诗,是语文的美妙艺术,
融汇文字与情感的诗歌。
思维翱翔于文字之间,
在语文学科中绽放光芒。
柳絮飘落,清风徐来。
鸟儿鸣啭,心旷神怡,
茫茫人海,谁是知己?
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百年人生,一念天堂。
峥嵘岁月,奋斗不息,
潮起潮落,一路狂飙。
追寻梦想,向着远方,
山高水远,路途漫长。
凭借信念,勇往直前,
不负春光,不负韶华。
悠久的历史悠然,
万千汉字皆生动,
独具魅力前所未见。
诗词歌赋传经典,
文学巨匠名垂千古,
古往今来流芳远,
举世闻名中华美。
汉字之美无可比,
文化之底深不测,
语文之学藏珍宝,
传承发展难以抹。
我们要珍惜语文,
积极学习掌握精髓,
传承文化荟萃胜,
华夏儿女更显灿烂。
字词句篇皆有道。
语修逻文涵博大,
工具人文相辉昭。
思绪起舞,随风飞跃。
文字交织,如行云流水,
用笔舞动,叙述人生的征途。
诗意如课堂,启发思考的火花,
文字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
阅读名篇,开启智慧的大门,
文学的世界,让心灵自在地飞翔。
诗歌是悠扬的旋律,抚慰心灵的歌谣,
文字的魔力,千言万语化成一招。
夏日花香,秋日的落叶,冬日的雪花,
文学的知识,如一束光,照亮黑暗的角落。
用语文学科,表达情感和思考,
描绘生活的奇妙,书写心中的思潮。
文字如琴弦,诉说喜怒哀乐的旋律,
用诗的语言,奏响生命的华彩乐章。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