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能详细赏析一下《塞上秋夕闲望》这首诗

发布时间: 2022-12-11 23:01: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08

《使至塞上》的简要赏析(写作风格+写作手法+名句赏析+感情)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使至塞上,作者:【...

有没有人能详细赏析一下《塞上秋夕闲望》这首诗

《使至塞上》的简要赏析(写作风格+写作手法+名句赏析+感情)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律】 类别:【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回答者:suiyueanli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5-22 14:29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1], 属国过居延[2]。
征蓬出汉塞[3],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4] , 都护在燕然[5]。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象本诗中听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象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最后两句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诗人的使命也即将完成。诗的收束,顺其自然。

这首诗虽是纪行,但或抒感慨,或叙异域风光,一路写来,自然天成。“长河”,“落日”一联极其出色,历来被传诵为写景的名句。

注释

[1]问边:慰问边塞将士。
[2]属国:典属国的简称,代指使臣,这里是王维自指。居延:东汉有居延属国。据《元和郡县志》:居延海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今属内蒙)。
[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
[4]萧关:在今甘肃固原东南。候骑(读ji计)骑马的巡逻兵。
[5]都护:都护府的最高行政长官,诗中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山名。后汉车骑将军窦宪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诗中指河西军得胜。

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评析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王维,同时又是一位边塞诗人,《使至塞上》便是其边塞诗代表作之一。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自己将奉命出巡边塞,此去征途遥遥。“单车”,即轻车简从,用在这里蕴含着独当重任的自豪感;“问”:聘问、出使;“问边”,即出使视察边塞。“属国”:典出于《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颜师古注:“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在《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中,颜注又解释“属国”说:“不改其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号属国”。合两注而下一定义则应是:保留国号和本国风俗习惯而归属于汉朝的那些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类似于今天所说的附属国。“居延”:汉朝所置的县名,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居延县属凉州张掖郡,乃当时之属国。(见《后汉书.郡国志》)这句是承首句而言,说自己“问边”欲往的附属国将超过汉朝居延之外,暗示出任重而道远之意;“过”字应解为“超过”。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此句为倒装句:“经过居延属国”,实误。居延在今内蒙靠外蒙不远的国界了,离王维要去的凉州(甘肃武威县,当时河西节度使幕府驻地)尚远,解为“经过居延”,太实,也不合情理;解为“超过”,是紧扣上句“欲”字,不过是出发前的虚指,借汉朝的典故来表现唐帝国声威远震,超过汉朝,自己使边的任重道远而已;何况诗的尾联也只说走到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并未经过居延。也有人把“属国”解为“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指外交使者),如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编的《唐诗选》、张燕瑾的《唐诗选析》就是如此。按“属国”与“典属国”两个词词义完全不同,虽然杜甫《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是这种简称的例证,但两诗的上下文意完全不同,王诗首句已有“单车”、“问边”,足已表明自己使臣身分,如果下句再特地表明自己是“典属国”,岂不有重复多余之嫌?所以单看下句这样讲,句法固也可通,但联系上句的文章来看,就不免欠妥了。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写由内地赴塞外的漫长征程和疾奔心情。“蓬”:草名,茎高尺余,叶如柳叶,开小白花;秋枯根拔,风卷而飞,故又曰飞蓬。“征蓬”,形容征途疾奔如风卷蓬草翻飞。“归雁”;冬去春来回到北方的大雁;诗人赴边恰值三月季春,故借以自喻。“胡天”:即胡人的天地,指塞外少数民族地区。这一联连用两喻,气势飞动,都很贴切形象:“征蓬”,紧承首句“单车”,轻车简从,自然疾如飞蓬;车轮滚滚,风驰电掣,其状亦如蓬草乘风,翻卷飘飞,本体和喻体之间,既有轻便这一质的相同点,又有翻滚这一态的相似处。“归雁”,不仅扣紧了诗人春天出塞与大雁北归的时令相同,而且妙在下一“归” 字(犹如冬去春回,暂栖南方的大雁归心似箭地飞向塞北草原一样),就把诗人因为王命急宣、十万火急的赴边心情传神地活画出来,堪谓“难写之状如在目前”(梅尧臣语,见《六一诗话》)了。“出汉塞”、“入胡天”,一出一入,不仅分别紧承首联的“问边”和“居延,显得章法严密;而且使万里征途,顿有一线贯穿之势,则汉胡两地,长路漫漫,气象之辽阔,天地之迥异等等,俱包孕在字里行间,从而窥见出意蕴之深厚。两句看似重复,实各有侧重:上句单用比,而突出行速之疾,侧重于外貌的描绘;下句兼含比兴,而突出心情之疾,着力于神髓的钩摄。上句写大地,令人想见关山迢递,旷野茫茫无边;下句写长空,使人如闻浩浩天宇,雁群声声长鸣。这一下一上,天地万物咸包;俯瞰仰望,平面立体毕现。至于字工句健,对仗精严,则更毋复赘言了。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专写塞外黄昏的雄奇壮观。“孤烟”:指边塞烽火台升起的狼烟。宋朝陆佃《碑雅》云:“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上句“大漠孤烟直”,是说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上,但见孤零零的一股浓烟拔地而起,笔直地冲上云霄;下句“长河落日圆”,是写地平线上,横贯千里的黄河上空,一轮徘徊欲坠的红日显得格外浑圆。这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首先是因为诗人善于摄取典型景物,并赋予它鲜明的个性,描绘出粗犷雄浑的壮美意境,使人如身临其境地领略到边塞大漠特有的风光。试看沙漠、狼烟、长河、落日这群意想的组合,与内地青山绿水、柳暗花明、莺歌雁舞的景象,就迥然别一天地,非荒凉戈壁莫属。沙漠平旷无边,放眼四顾,故觉其“大”;塞外旷野荒凉寂寥,了无林木沟壑可观,惟余报警的一道狼烟醒目,非用“孤”字不足以状其单调、孤独;狼烟的特点既是“风吹不斜”,则“直”字自然最恰当不过,既孤且直,则狼烟的刚劲挺拔之势毕肖;黄河虽有九曲,但在沙漠的视野范围内,无遮无挡,横亘远方,则下一“长”字,感觉最为真切;落日固是圆形,但它在平旷的沙漠天边,又在线状景物场合的衬托之下,也就显得更大更圆了。难怪《红楼梦》中香菱曾说:“想来烟如何是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段话不仅是对严羽《沧浪诗话》中“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一诗论作了最深入浅出的注解,而且也说明了这两句诗中意象的个性化特征。其次,在构图方面也颇具匠心。“大漠孤烟直”,是广阔的平面沙漠上矗立起一根状似圆柱的烟柱,二者的角度是互为垂直的;“长河落日圆”,长河远看象一条带子一样,而紧靠它的上空,是一轮将落未落的红日,二者的角度则是线段与圆相切。平面与圆柱、线段与圆形相互组合,构成了一幅线条清晰、色彩鲜明的立体图画。既体现出几何美学的对称美;又显示出如椽大笔的刚劲气韵。它留下的空白很大,正突出了沙漠天宇苍苍、大地茫茫的特征。复次,在色调的配合、动静的交错等技法上也有独到的功夫。黄沙瀚海上升起缕缕黑烟,白色晶亮的长河上映照着血红的落日;色调和谐,更烘托出边塞那苍茫、辽远、雄浑、壮阔的境界。而寂静的沙漠上,孤烟在冉冉上升;落日映照的苍穹下,长河在哗哗奔流。动静相间,有声有色,便使得整个画面于荒凉中略有生气,于寥落中蕴含壮美。以上三点,或可看作“诗中有画”在这首诗中的体现吧。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达萧关,得知主将在前线的胜利消息。“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是唐朝关中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候骑”:候是斥候,侦察兵;“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都护”:边疆重镇的最高长官,管理边防、行政和各族事物。唐代设有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这里指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燕然”: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里暗指唐军在前线的军事胜利。这两句话说途至萧关,遇到了侦察骑兵,得知主将崔希逸在前线战斗屡获大捷,唐帝国声威已远振域外,就象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记功一样。结局仍用汉代典故,并非实指,只借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喜悦、自豪和对帝国军威的颂扬之情,与首联的借典抒情遥相照应。
全诗叙写了“使至塞上”的整个过程以及途中的所见所闻,似未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因而对它的主题思想应加以探讨和深究。
以往,人们在评价王维边塞诗时,多把这首诗列入富有“爱国热情”之内,大而化之地肯定其思想意义。例如陈贻欣的《王维》引了这首诗之后评论说:“在这里,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阴影,全部为雄伟粗犷的大自然、为激昂的爱国热忱一扫而光。在这里,他的青春再度闪耀着光彩,显示出他性格中积极活跃的一面。”(见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第172页)至于某些专门的作品赏析文章,褒扬之意就更加鲜明了,例如张燕瑾《唐诗选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46页归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勾勒出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表示了对守卫边塞、报效国家的唐军将士的崇敬,洋溢着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种结论是否正确?最好还是弄清具体的历史背景之后再下结论。
王维这次以监察御使身份奉命出使边塞,时间是开元二十五年三月,任务是代表朝廷去宣慰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大败吐蕃的战功,这一点评论者皆无异说。问题是崔希逸这次“战功”是怎样取得的?战争的性质是否属于正义?论者却似未作深究。
《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十五年“三月乙卯,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自凉州南率众入吐蕃界二千余里。己亥,希逸至青海西郎佐素文子觜与贼相遇,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刘煦虽然处于民族偏见,称吐蕃为“贼”,可他毕竟还是尊重事实:“入吐蕃界二千余里”,这种突然袭击还不算侵略吗?人们要问:这次出兵的起因是怎样的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元二十五年三月,“己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袭吐蕃,破之于青海西。初,希逸遣使谓吐蕃乞力徐曰:‘两国通好,今为一家,何必更置兵守捉,妨人耕牧!请皆罢之’。乞力徐曰:‘常侍忠厚,(按崔带散骑常侍官衔镇河西)言必不欺。然朝廷未必专以边事相委,万一有奸人交斗其间,掩吾不备,悔之何及!’希逸固请,乃刑白狗为盟,各去守备;于是吐蕃畜牧被野。时吐蕃西击勃律,勃律来告急,上命吐蕃罢兵,吐蕃不奉诏,遂破勃律,上甚怒。会希逸兼人孙诲入奏诏,自欲求功,奏称吐蕃无备,请掩击,必大获。上命内给事赵惠倧与诲偕往,审查事宜,惠倧等至,则矫诏令希逸袭之。希逸不得已,发兵自凉州南入吐蕃二千余里,至青海西,与吐蕃战,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自是吐蕃复绝朝贡”。
原来早在开元十八年,唐与吐蕃就在赤岭竖分界碑,约定互不侵犯,从此六、七年间双方相安无事。崔希逸本来是持重安边的将领,不愿违背自己主动与吐蕃守将乞力徐的盟约。但他的副官孙诲自欲贪功,故怂恿玄宗搞突然袭击。玄宗虽是好大喜功,但也不愿违背赤岭之盟,只让宦官赵惠倧同去“审查”,而赵则假传圣旨让崔进兵。崔迫于君命不敢有违,就在吐蕃早已撤消边防的情况下深入敌国二千余里,斩首二千余级。这次侵略战争不仅给吐蕃人民造成重大灾难,而且也使唐朝遭受严重损失:小勃律与吐蕃和亲并归附于它,(自然主要是迫于吐蕃的军事压力)西域二十多个唐属国却因唐朝外交失信而转向吐蕃朝贡,唐与吐蕃的长期友好关系从此便破裂了。崔希逸自愧食言,不久内调河南尹,抱疚而死。这就是《使至塞上》写作前后的时代背景。
王维还有一首《出塞作》,题下原注:“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说明与《使至塞上》是同时写的。其中歌颂崔希逸:“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把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王维主张军事征服,而反对与少数民族和亲:“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送刘司直赴安西》)天宝八年,哥舒翰以数万士兵死亡的代价攻取吐蕃微不足道的石堡战,李白、杜甫等诗人对此都持批评态度,而王维却写了《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对玄宗的黩武开边、哥舒翰的“战功”大加吹捧。这说明王维对边境战争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因而他才会采取不分是非,单纯颂扬边功的态度,和李、杜等人相比、见识之高下显而易见。
我们必须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考察作家对该类问题的一贯立场,再来具体分析这篇作品的主题思想,才能得出较为符合实际的结论。
因此,笼统地说此诗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只能说:“此诗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但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此诗在艺术方面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中两联写景颇见功力,尺幅万里,大笔勾勒,比兴生动自然,意境粗犷雄壮,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色,具体已如上述。二是叙事的时空跨度虽大,却在一首五律中写得极有层次,结构紧密,毫无流水账之感。首联写出塞之前(从京城出发),颔联写出塞之中(从内地到塞外),颈联写出塞之后(黄昏的沙漠),尾联写到达萧关。有点有面,首尾呼应,承接紧密而又自然。三是首尾两联皆借汉代历史典故叙事,表达主题十分含蓄;中两联写景,包孕丰富,却只用比喻暗示感情,亦是含而不露;结句只写到萧关,并未写到前线如何宣慰,给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即所谓“言已尽而意未止”。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编辑本段]注释
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使:奉命 出使。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问边:慰问边防。
4.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5.居延: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6.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7.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8.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9.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10.长河:黄河(但也有人认为不是黄河,而是其他的东西)
1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2.候骑:骑马的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3.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14.燕然: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编辑本段]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编辑本段]重点
「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是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直,写出了孤烟之高;圆,写出了落日之低,以十分工整的对仗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景象描绘的入木三分。
但,也有人说“大漠孤烟直”这句不真实。因为在大漠上,烟云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横过来。所以,这句话是诗人的凭空想象。
[编辑本段]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打磨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王维诗人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服药佯为喑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绝造诣最高,同时其他各体也都擅长,这在整个唐代诗坛是颇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所师法。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崔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散文也有佳作。《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与其山水诗的风格相近。
王维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颂德的应制诗、阿谀奉承的唱和诗和直接宣扬佛理的作品。它们的内容多不足道,语言亦多陈词套语,或是枯燥乏味。但其中也有少数名篇佳句,如“云里帝城双风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气象高华,体物细致,亦为人所称道。王维诗《少年行》插图 选自明代万历集雅斋刻本《唐诗七言画谱》。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打磨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1)至塞上(2)•王维
单车(3)欲问边,属国(4)过居延。
征蓬(5)出汉塞,归雁(6)入胡天。
大漠孤烟(7)直,长河(8)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9),都护(10)在燕然(11)。
1.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使:奉命 出使。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问边:慰问边防。
4.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5.居延: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6.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7.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8.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9.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10.长河:黄河(但也有人认为不是黄河,而是其他的东西)
1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2.候骑:骑马的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3.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14.燕然: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打磨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王维的《使至塞上》解析,这首诗作用怎样的表达技巧

借景抒情,通过描述具有典型大漠特点的景物来书写自己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1],属国过居延[2]。征蓬出汉塞[3],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4],都护在燕然[5]。赏析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王维的《使至塞上》解析、这首诗作用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坐等

如题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渭上秋夕闲望魏野诗歌鉴赏,明天讲诗急求

你好!
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
  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
  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如有疑问,请追问。
渭上秋夕闲望全文翻译(译文):
秋天的美景布满秦川,在渭水边观览风景。雨后还能看到残阳,树上的蝉都在鸣叫。遥远的水滨上出现了月亮,孤独的小舟消失在水云间。鱼人都已经老了,还还能像太公一样悠闲呢。
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诗歌理解的部分,也可以看下101教育PPT里面的。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
  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
  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明代五言之《塞上曲送元美》如何赏析?该诗用了什么表现形式?

李攀龙是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塞上曲送元美》,广受赞誉,全诗内容为: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我们从作者生平和诗歌内容思想表达方面,对这首诗歌做一赏析。李攀龙作为明后七子的中领袖人物,文学上提倡复古。这首诗歌整体格调上慷慨悲凉。

第一句给我们展现了边塞上的典型景物,边塞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冷。烽火台一个接着一个等距离的排布者,一直接续到了长安。烽火台是古代最早传递信息的方式,某地有紧急情况,点燃狼烟。然后附近的据点看到后,依次点燃传递下去。我国古代把北方的少数民族都习惯称之为胡,这在古诗词中很常见。

“城头一片西山月”,使我们想起了王昌龄《出塞》中的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外守边的战士们何尝不想家呢?但是,有家不能回。所以,唯有头顶的一轮圆月寄相思。西山边一轮圆月缓缓升起,战士们的思乡情也更浓了。边塞是苦的,边塞的生活不单单是苦,有时候生活节奏也很紧张。遇到战事紧急,哪有闲情雅致欣赏头顶上的月亮呢?往往是骑马的间隙,坐在马背上,匆匆看一眼,仍然快马加鞭,去赶赴下一场战争。

李白说过,“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征人们是多么想念家的,这里没有直说。而是选取了一个特写镜头。征人们在马背上行军途中匆匆抬头看月的镜头。诗歌到这里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填补很多空白。例如征人想家了,家人有没有想征人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作者的留白正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点。也许这是征人最后一次看月亮了。边塞危险重重,随时都有丢掉生命的可能。抬头望月也许是最幸福的时刻了。是的,无论我们一生走多远,都走不出家的手掌心。征人更是如此。(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可以通过整体所表达的情感,环境,诗人的心情来进行赏析。运用了一种环境的描述方式来进行表现。
《塞上曲送元美》是明代诗人李攀龙送友人王世贞(字元美)赴边塞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韵铿锵,气势雄强,颇得唐人边塞诗之遗响。诗中没有正面描写边塞战争的激烈实况,仅用羽书告急、胡烽不断等相关的特写镜头,烘托渲染气氛,展示马上征人凝视城头片月,胸怀报国思乡之情的心境,蕴含无限情思,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就是为了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是采用了借景抒情,虽然通篇没有看到人,但是却通过景物来表达出来这种友情。
本文标题: 有没有人能详细赏析一下《塞上秋夕闲望》这首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6342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分析北岛诗歌的主要特色哪位大佬能帮忙给这张图片作一首诗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