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乡土植根官方优美散文,“冀东三枝花”之一的皮影,不管它走过繁华也好,历经萧条也罢,它都在燕山脚下肥沃的土地上,以顽强的生命...
源自乡土植根官方优美散文
“冀东三枝花”之一的皮影,不管它走过繁华也好,历经萧条也罢,它都在燕山脚下肥沃的土地上,以顽强的生命力,独有的风姿,在历史长河中摇曳了千年。
唐山皮影最早叫“乐亭影”。翻开浩渺的历史画卷,皮影过去叫傀儡戏。“五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便形象地描绘了在光影里舞动的皮影艺术的生动场景。皮影的演出形式灵活自由,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情趣,深受百姓喜爱,才得以穿透时光,走过千年的沧桑历程,植根民间这块艺术沃土,生生不息。
皮影起源有两种传说:一是由中原传入冀东。能歌善乐的乐亭人在音乐曲调、演唱上改用乐亭方言、民歌、俚曲,演绎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乐亭影,传遍整个京东。二是唐山皮影界老艺人流传下来的:很久以前,冀东一带居民稀少,后来朝廷移民和逃难等原因,居民逐渐增多。居民杂乱,打架斗殴、伤人性命等恶性的事件时有发生。南海观世音菩萨遂带领徒弟韦驮和红孩儿到此讲经说法,劝人向善。在观音菩萨的感召下,百姓逐渐醒悟,恶习减少,邻里和睦,到处呈现一片和谐景象。菩萨看到善果累累,人们安居乐业,于是留下经卷、海灯等带两徒弟返回南海。后来乐亭人为怀念观世音菩萨,用素纸刻成观世音菩萨、韦驮和红孩儿的影像,放在窗户纸上,用海灯照射,外边的人就看到观音菩萨,而让读过书有文化的人坐在旁边念经卷,由此产生了乐亭影。可见,唐山皮影有扬善弃恶的初衷,也有深入人心的根基。
唐山皮影戏的影窗,最早是用白纸,后改用白布,横约230厘米,高约120厘米。演出时影人紧贴影窗,用灯光将影像映在窗上给窗外的观众观赏。影人的一举一动全靠幕后的演员操纵。演员操纵时,与伴唱、伴奏、音响效果严密配合,构成完整的戏曲表演形式。
唐山皮影影卷传统剧目繁多,剧目取材大多从战国至明清的历史演义和民间传说,主题大多是历史兴衰、忠孝节烈、因果报应、江湖义气、世态炎凉、扬善弃恶。
六、七十年代,文艺下乡,电影、评剧、京剧下乡,皮影,这个民间艺术奇葩也在乡村兀自绽放。演出剧目大多是古典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记得,炎炎夏日的乡村,傍晚时分,火辣辣的日头已偏西,但火辣不减烘烤着村庄,队长在喇叭里的喊声高亢而热辣:社员们,今儿晚上八点在村头儿,有皮影戏《三打白骨精》……村庄顿时沸腾,孩子们的呼喊声淹没了喇叭声,村里的男人们吆喝女人,大树下纳鞋底儿的女人们,收起针线活儿,回家烧火做饭,屋顶的袅袅炊烟也雀跃了乡人的喜悦。而队长特会找时机,偏等皮影戏开场前说鸡毛蒜皮的事儿,惹得婆娘们吵嚷着让队长下去,他无奈地摇着头,挥手示意皮影班子开戏。村民才不管他的感受,眼珠子瞄着幕布上的皮影。
那时对剧情似懂非懂,注意力更多的是关注幕布后边,对上蹿下跳的影人好奇,想看个究竟。操纵皮影的是一对中年夫妻,男人边牵扯影人,边掐着嗓子唱着纯正的地方口音的皮影调子,拉长的音调,和他们手里的影人牵动着我们的好奇心。整个晚上,我们不顾蚊子叮咬,眼睛盯着上下翻飞,让人眼花缭乱的皮影,艺人手里的皮影活了一般……幕布给我们大脑留下空白,但拿着金箍棒降妖治魔的孙悟空走进我们的世界,在孩提的心里种下善恶的种子。
我带着疑惑问父亲。他借着灯光,用双手摆出各种姿势,白墙上显现一只雄鹰煽动翅膀展翅飞翔。父亲形象的展示,让我对皮影有了光影认知。
经年之后,来到丰润车轴山,走进河北省工艺美术师张亚君的农家小院,这是普通的农家院落。屋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和摆设,扑面而来的却是皮影艺术气息,墙壁上挂满活灵活现的皮影作品,还有获奖奖状,彰显着主人曾经的荣耀。大炕上,临近窗户放着一张实木桌子,那是她刻皮影的工作台,桌子上有皮影雕刻的“两件宝”刻刀和蜡板。张老师说,这块刻板中间镶嵌着蜡板,已有三十年的历史,黑黑的蜡板上,布满了马蜂眼儿,随着刻刀闪亮时光流逝,留下了岁月的划痕,那些栩栩如生的皮影都出自这块蜡板。她拿过铅笔画好了古代女将帅人像画纸给我们演示影人雕刻技艺。
皮影的雕刻工具主要是刻刀和蜡板。刻刀分宽、窄、大、小,多为斜刀直刀,刀把缠绕丝线以便雕刻。蜡板是以黄蜡为主,加少量的牛油、香灰搅拌,再添进木板槽制成蜡板。西北地区艺人善用工具凿子雕凿而成。唐山皮影是纯手工雕刻。人像雕刻结束,下一道工序便是给影人上色,先把影人的眼睛、头发、嘴唇、脸部等色彩确定,其他部分再分别配上红、绿、黑调整好关系完成上色。传统的`色调基本用蓝、紫、黄等颜色。涂好颜色的影人要经过夹压,干透后可上油,让影人透亮、关节活动便利、经久耐用。早期的影人用桐油,后用清漆,上油后的皮影悬在室内阴干。组装时,将影人的上身、腰关节、双腿、双臂、双手十几个部位,按事前设计好的连接关系用线组装。其中,两只胳膊从影人身子的两侧订在肩部的同一个点上;双腿的装订是一前一后,但前腿要从影人的行进方向的右侧装订,后腿反之;在影人脖口处安置插头茬用的套口,并在脖口和双手安装操纵杆,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皮影幕后的影人便在像张老师这样的民间工艺师的妙手下鲜活。
张老师的创作素材大多来自古代历史传说:有穆桂英挂帅、昭君出塞、观音菩萨等。
七十五岁的张老师,穿着质朴,性情爽直,说话干脆。她的皮影艺术人生与老伴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老伴一生痴迷皮影戏拉弦,经常在自家窗户上表演皮影,有滋有味,唱着地道的皮影调,她便喜欢上了皮影,她去玉田、唐山和皮影雕刻艺人学艺,一发不可收拾。即便在灶台烧火做饭,她也想着雕刻皮影遇到的难题,若有答案,扔下柴火接着雕刻……遗憾的是老伴三年前过世。这个普通的农家,可谓是皮影艺术之家,除了她从事雕刻皮影外,她还把技艺传给了儿子,两个女儿受父亲的影响都会唱皮影,外孙女也受家庭熏陶,在市皮影剧团,既会唱皮影又会耍皮影。
这位素朴的农民工艺师,不善言谈,但她朴实、达观的个性,笃定让皮影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她收了十几个徒弟。徒弟中,有大学教授,也有政府工作人员,还有商人和当地农民,她不管徒弟的身份,只要喜欢皮影雕刻,不但无偿接收,还自己搭颜色和蜡板,毫不保留地传授雕刻技艺。
这个不起眼的农家小院,八十年代曾创造过皮影艺术的辉煌,是唐山市承担皮影外贸出口任务第一家,出口任务大多出自这个农家小院,皮影作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几个国家。唐山皮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欢迎,皮影走出农家小院走向世界,这朵民俗艺术奇葩,独特的艺术魅力,香飘海内外。唐山皮影享誉国内外,唐山皮影剧团先后赴法国、美国、摩纳哥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单纯追求利益的思想驱使,难免重数量,忽略了质量,造成国外客商不满,唐山皮影走向衰退。加之大气候淡漠了传统文化,唐山皮影也和许多民俗文化一样陷入尴尬,走向萧条。这个农家院承载了皮影艺术的喜和忧,折射出唐山皮影发展的脉络。
小院的主人和许多乡村皮影艺人一样,坚守的执念没有丝毫撼动,她带着十几个徒弟守候皮影这个民间艺术奇葩,默默耕耘在这片民俗沃土,翘首期盼迎来皮影艺术又一春。
民俗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皮影也是唐山民俗文化的名片。近年来,政府出台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政策,皮影迎来发展契机。取材于唐山皮影的舞蹈《俏夕阳》成为二零零六年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十二位老奶奶与二十四个小孩用舞蹈的艺术形式把皮影戏惟妙惟肖的演绎,让唐山皮影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世园会的召开,唐山皮影可谓“老树发新芽”,这朵民俗文化的奇葩堂而皇之走进世园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八方客人再度领略她的独特艺术魅力。
如今,唐山皮影源自乡土,兴于民间。皮影已经走进校园,唐山剪纸协会在市区、各县建了以三所学校为基地的皮影艺术学校,皮影作为学校的专修课,在幼小的心灵播下种子,不久,这些种子会萌发、开花,皮影这朵民俗艺术奇葩更加绮丽,汇成民俗之花的海洋。
唐山皮影最早叫“乐亭影”。翻开浩渺的历史画卷,皮影过去叫傀儡戏。“五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便形象地描绘了在光影里舞动的皮影艺术的生动场景。皮影的演出形式灵活自由,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情趣,深受百姓喜爱,才得以穿透时光,走过千年的沧桑历程,植根民间这块艺术沃土,生生不息。
皮影起源有两种传说:一是由中原传入冀东。能歌善乐的乐亭人在音乐曲调、演唱上改用乐亭方言、民歌、俚曲,演绎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乐亭影,传遍整个京东。二是唐山皮影界老艺人流传下来的:很久以前,冀东一带居民稀少,后来朝廷移民和逃难等原因,居民逐渐增多。居民杂乱,打架斗殴、伤人性命等恶性的事件时有发生。南海观世音菩萨遂带领徒弟韦驮和红孩儿到此讲经说法,劝人向善。在观音菩萨的感召下,百姓逐渐醒悟,恶习减少,邻里和睦,到处呈现一片和谐景象。菩萨看到善果累累,人们安居乐业,于是留下经卷、海灯等带两徒弟返回南海。后来乐亭人为怀念观世音菩萨,用素纸刻成观世音菩萨、韦驮和红孩儿的影像,放在窗户纸上,用海灯照射,外边的人就看到观音菩萨,而让读过书有文化的人坐在旁边念经卷,由此产生了乐亭影。可见,唐山皮影有扬善弃恶的初衷,也有深入人心的根基。
唐山皮影戏的影窗,最早是用白纸,后改用白布,横约230厘米,高约120厘米。演出时影人紧贴影窗,用灯光将影像映在窗上给窗外的观众观赏。影人的一举一动全靠幕后的演员操纵。演员操纵时,与伴唱、伴奏、音响效果严密配合,构成完整的戏曲表演形式。
唐山皮影影卷传统剧目繁多,剧目取材大多从战国至明清的历史演义和民间传说,主题大多是历史兴衰、忠孝节烈、因果报应、江湖义气、世态炎凉、扬善弃恶。
六、七十年代,文艺下乡,电影、评剧、京剧下乡,皮影,这个民间艺术奇葩也在乡村兀自绽放。演出剧目大多是古典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记得,炎炎夏日的乡村,傍晚时分,火辣辣的日头已偏西,但火辣不减烘烤着村庄,队长在喇叭里的喊声高亢而热辣:社员们,今儿晚上八点在村头儿,有皮影戏《三打白骨精》……村庄顿时沸腾,孩子们的呼喊声淹没了喇叭声,村里的男人们吆喝女人,大树下纳鞋底儿的女人们,收起针线活儿,回家烧火做饭,屋顶的袅袅炊烟也雀跃了乡人的喜悦。而队长特会找时机,偏等皮影戏开场前说鸡毛蒜皮的事儿,惹得婆娘们吵嚷着让队长下去,他无奈地摇着头,挥手示意皮影班子开戏。村民才不管他的感受,眼珠子瞄着幕布上的皮影。
那时对剧情似懂非懂,注意力更多的是关注幕布后边,对上蹿下跳的影人好奇,想看个究竟。操纵皮影的是一对中年夫妻,男人边牵扯影人,边掐着嗓子唱着纯正的地方口音的皮影调子,拉长的音调,和他们手里的影人牵动着我们的好奇心。整个晚上,我们不顾蚊子叮咬,眼睛盯着上下翻飞,让人眼花缭乱的皮影,艺人手里的皮影活了一般……幕布给我们大脑留下空白,但拿着金箍棒降妖治魔的孙悟空走进我们的世界,在孩提的心里种下善恶的种子。
我带着疑惑问父亲。他借着灯光,用双手摆出各种姿势,白墙上显现一只雄鹰煽动翅膀展翅飞翔。父亲形象的展示,让我对皮影有了光影认知。
经年之后,来到丰润车轴山,走进河北省工艺美术师张亚君的农家小院,这是普通的农家院落。屋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和摆设,扑面而来的却是皮影艺术气息,墙壁上挂满活灵活现的皮影作品,还有获奖奖状,彰显着主人曾经的荣耀。大炕上,临近窗户放着一张实木桌子,那是她刻皮影的工作台,桌子上有皮影雕刻的“两件宝”刻刀和蜡板。张老师说,这块刻板中间镶嵌着蜡板,已有三十年的历史,黑黑的蜡板上,布满了马蜂眼儿,随着刻刀闪亮时光流逝,留下了岁月的划痕,那些栩栩如生的皮影都出自这块蜡板。她拿过铅笔画好了古代女将帅人像画纸给我们演示影人雕刻技艺。
皮影的雕刻工具主要是刻刀和蜡板。刻刀分宽、窄、大、小,多为斜刀直刀,刀把缠绕丝线以便雕刻。蜡板是以黄蜡为主,加少量的牛油、香灰搅拌,再添进木板槽制成蜡板。西北地区艺人善用工具凿子雕凿而成。唐山皮影是纯手工雕刻。人像雕刻结束,下一道工序便是给影人上色,先把影人的眼睛、头发、嘴唇、脸部等色彩确定,其他部分再分别配上红、绿、黑调整好关系完成上色。传统的`色调基本用蓝、紫、黄等颜色。涂好颜色的影人要经过夹压,干透后可上油,让影人透亮、关节活动便利、经久耐用。早期的影人用桐油,后用清漆,上油后的皮影悬在室内阴干。组装时,将影人的上身、腰关节、双腿、双臂、双手十几个部位,按事前设计好的连接关系用线组装。其中,两只胳膊从影人身子的两侧订在肩部的同一个点上;双腿的装订是一前一后,但前腿要从影人的行进方向的右侧装订,后腿反之;在影人脖口处安置插头茬用的套口,并在脖口和双手安装操纵杆,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皮影幕后的影人便在像张老师这样的民间工艺师的妙手下鲜活。
张老师的创作素材大多来自古代历史传说:有穆桂英挂帅、昭君出塞、观音菩萨等。
七十五岁的张老师,穿着质朴,性情爽直,说话干脆。她的皮影艺术人生与老伴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老伴一生痴迷皮影戏拉弦,经常在自家窗户上表演皮影,有滋有味,唱着地道的皮影调,她便喜欢上了皮影,她去玉田、唐山和皮影雕刻艺人学艺,一发不可收拾。即便在灶台烧火做饭,她也想着雕刻皮影遇到的难题,若有答案,扔下柴火接着雕刻……遗憾的是老伴三年前过世。这个普通的农家,可谓是皮影艺术之家,除了她从事雕刻皮影外,她还把技艺传给了儿子,两个女儿受父亲的影响都会唱皮影,外孙女也受家庭熏陶,在市皮影剧团,既会唱皮影又会耍皮影。
这位素朴的农民工艺师,不善言谈,但她朴实、达观的个性,笃定让皮影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她收了十几个徒弟。徒弟中,有大学教授,也有政府工作人员,还有商人和当地农民,她不管徒弟的身份,只要喜欢皮影雕刻,不但无偿接收,还自己搭颜色和蜡板,毫不保留地传授雕刻技艺。
这个不起眼的农家小院,八十年代曾创造过皮影艺术的辉煌,是唐山市承担皮影外贸出口任务第一家,出口任务大多出自这个农家小院,皮影作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几个国家。唐山皮影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欢迎,皮影走出农家小院走向世界,这朵民俗艺术奇葩,独特的艺术魅力,香飘海内外。唐山皮影享誉国内外,唐山皮影剧团先后赴法国、美国、摩纳哥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单纯追求利益的思想驱使,难免重数量,忽略了质量,造成国外客商不满,唐山皮影走向衰退。加之大气候淡漠了传统文化,唐山皮影也和许多民俗文化一样陷入尴尬,走向萧条。这个农家院承载了皮影艺术的喜和忧,折射出唐山皮影发展的脉络。
小院的主人和许多乡村皮影艺人一样,坚守的执念没有丝毫撼动,她带着十几个徒弟守候皮影这个民间艺术奇葩,默默耕耘在这片民俗沃土,翘首期盼迎来皮影艺术又一春。
民俗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皮影也是唐山民俗文化的名片。近年来,政府出台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政策,皮影迎来发展契机。取材于唐山皮影的舞蹈《俏夕阳》成为二零零六年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十二位老奶奶与二十四个小孩用舞蹈的艺术形式把皮影戏惟妙惟肖的演绎,让唐山皮影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世园会的召开,唐山皮影可谓“老树发新芽”,这朵民俗文化的奇葩堂而皇之走进世园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八方客人再度领略她的独特艺术魅力。
如今,唐山皮影源自乡土,兴于民间。皮影已经走进校园,唐山剪纸协会在市区、各县建了以三所学校为基地的皮影艺术学校,皮影作为学校的专修课,在幼小的心灵播下种子,不久,这些种子会萌发、开花,皮影这朵民俗艺术奇葩更加绮丽,汇成民俗之花的海洋。
漫漫文学路,悠悠乡土情的散文
刚踏入西北没多久,就听到了姚学礼这个名字。
因喜欢文字,故喜欢结交有共同爱好的人。和朋友聊天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姚学礼这个人,说他是陇东地区最有名的乡土诗人,国内外很有知名度的作家,已经先后出版了四十几本书,现在是市文联的主席。
出于对老师的敬慕,很想找机会向他学习一下写作的技巧。刚好碰到我一个画家老乡,和老师是朋友知道我喜欢文学,就领我去见老师。老师年近六旬,说话待人很平易近人,听说我喜爱文学,就和我热情地攀谈起来,末了,他把他的书送我了好几本。
一本一本仔细阅读了老师的作品,我被他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说实在的,我看过很多书,可像这样贴近人心的文字不多。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作家,小说、散文、杂评、诗歌都各有特色,共同点就是乡土味道特浓。
老师在陇东黄土地出生成长,他把黄土地的博大精深连同淳朴厚重都融入到他的文字里,写出了一本又一本乡土文学作品。
黄土地养育了他,他也忘不掉这块黄土地。在他的诗歌集《喊不住的河流》里,他把黄土地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一山一水都写得那么生动:“泾河”一条经典的河\还将五千年的涟漪\不停的起伏给今天;描写塬上庄稼人面对干旱天气的无奈:“庄稼人坐在尘土里”庄稼人把心埋在土里\又把头从千层尘土里探出来\面对苍天\拼命挣扎\拼命呼喊\干渴……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一个黄土地儿女对家乡的热爱,对贫穷的呐喊。他希望家乡的人都能富起来,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他的散文集《渭洲夜雨》中,他用黄土地般的生命原色,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乡土世界原景。我们从一篇篇的文字中清楚地看到,贫瘠的黄土地赋予这些黄土地儿女丰富的精神世界。从女娲用土造人的历史,让我们记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泥土,我们都是土里生土里长,泥土就是我们生活的保障。他用一个个历史故事,让人们能够更深地了解陇东丰富悠久的历史:这里是绘画文化发展的源头、是针灸学文化发展的源头、是中国母系社会发展的源头、是中国道教文化发展的源头,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的名称。
他的眼睛是敏锐的,他把历史与现在有机的相融合,把一个个历史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把他们的成败得失,剥析的井井有条,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让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王允的眼球经济》到《警惕司马昭的目的观》;从《孟获的傍霸主》到《魏延的聪明》每一篇文章,都分析的那么认真细致,人物的形态和心理变化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是黄土地的儿女,他的根在陇东,他忘不了那些和他一样土生土长的乡亲们,所以他把他的爱都融入了文字里,把黄土地儿女的粗犷、豪放、淳朴、善良以及这片厚土上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都用笔记录下来,让读过的人都能了解西部的风土民情。他的笔是灵动的,正如他的思想一样,他不光讴歌了好的一面,他还把自己看到的社会阴暗面也大胆地写出来,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关注弱势群体一直是他的文字主流,更是一个优秀作家必备的。在散文《水村》里,他把水村的现状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些因为缺水到现在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乡民们,平时从来不洗脸,不洗澡。只有下雨了才洗一下,因为长期不洗的缘故,身上的虱子和米粒一样大小。小孩的脸蛋都不知道是什么颜色,因为交通闭塞,水源奇缺,那里的孩子上学的少,很小就出外打工赚钱混生活。通篇散文用了五六千字详细描述了水村以及水村人的生活,语言是当地的方言,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场面,读者在读的同时不由不留下眼泪,也激励了更多热心人加入到了帮助水村脱掉贫困的队伍中。
陇东的山有山的`博大,陇东的土有土的厚重,陇东的人有着和山一样豁达,和土一样宽广朴实的胸怀。姚学礼老师行走在陇东的山水之间,把自己所有的苦痛都深埋在自己的心底,他就像崆峒山顶上的一颗青松,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牢守着文学这片净土,低头向文学的更深处探索着。
他在《三百六十五日路呀》这篇随笔里写道:“此时此刻,总在路上,三百六十五路呀,才是一年的里程。人生,年年有春之萌发,夏之热烈,秋之成熟,冬之冷静。是风风雨雨,是电闪雷鸣,是冰雪霜雾铺路为程,云锦的红蓝,夜昼的白黑,此时总在路上变幻。岁月,总伴着曲折坎坷,总伴着平坦遥远,却又在眼前是一日日不息的过渡。谁能舍生命的脉搏而活,是鬼,是仙?却不能脱离沉重的肉体而让灵魂独往,君临一切就是君临世界,无尽无息的路只是一个个片段的生命。生命是路,路是生命的过程。唯过程比开始和结果重要。开始是生,结束是死,生生死死常使开始和结果分不清,惟有过程是一种存在,三百六十五日路呀!”只有看透了生命的真正内涵,才会有这么理智的文字。生命就是一条路,而所有人的结束和开始都是一样的,只是行走的过程不一样,坚强的人走出了自己的辉煌。
对一个作家来说,他是在思想与情感的重重矛盾中写作着,他一方面要发掘出现实与过去的差别,一方面要让人牢记古老的乡土传统。这就是一个严肃思考者要面对的事情。发掘与自然的统一和谐,是他散文的主旋律,闪现在他笔下那些气息鲜活的风俗人情,无处不流淌着地域文化的血脉。《感谢穷人》、《拾荒人》、《世无丑花》等一系列的散文篇什所显示的人物以及对人生所持的态度,都源于对那些自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也与他对身旁事物更深刻的发掘息息相通。
在这个金钱当道,物欲横流的社会,纯文学的作品太少,而那些能真正反映乡土的文字更是没有多少。很多作家在面对当今多样化的人生观念和视野的追求面前,只为选择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去迎合我们的眼球,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以至于如今快餐文学占了文学市场的主流。其实作家所要面临的思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要保护好以乡土为主题的文学,是值得重视的。而姚学礼老师能始终坚守住乡土文学这片文字的净土,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他所引发的思考,不只是他所居住的陇东这片历史文化沉积丰厚的大地,而是指向整个中国的乡土大地。
姚学礼老师的艺术风貌是和乡土传统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他的散文一般篇幅较长,在真实的叙述中夹杂着自己的感悟。他的文章一般都是凭自己的思维信马由缰而写,由自然去延伸思路,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写出的文章大多是声情并茂。这种写作的状态和他对乡土传统的深刻了解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崇尚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他的文章打眼一看,很普通,可是仔细阅读,却耐人寻味,值得深思和学习。
陇东多的是高山厚土,更有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文学大家——姚学礼老师,他以文人的身份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几十年的文学路,他写出了几百万的文字,付出的汗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作为崇拜他的学生来说,寥寥数笔是写不出老师文字里的更多精华,可我真心期望姚学礼老师对乡土主题有更深的开掘,真诚地祝福老师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因喜欢文字,故喜欢结交有共同爱好的人。和朋友聊天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姚学礼这个人,说他是陇东地区最有名的乡土诗人,国内外很有知名度的作家,已经先后出版了四十几本书,现在是市文联的主席。
出于对老师的敬慕,很想找机会向他学习一下写作的技巧。刚好碰到我一个画家老乡,和老师是朋友知道我喜欢文学,就领我去见老师。老师年近六旬,说话待人很平易近人,听说我喜爱文学,就和我热情地攀谈起来,末了,他把他的书送我了好几本。
一本一本仔细阅读了老师的作品,我被他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说实在的,我看过很多书,可像这样贴近人心的文字不多。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作家,小说、散文、杂评、诗歌都各有特色,共同点就是乡土味道特浓。
老师在陇东黄土地出生成长,他把黄土地的博大精深连同淳朴厚重都融入到他的文字里,写出了一本又一本乡土文学作品。
黄土地养育了他,他也忘不掉这块黄土地。在他的诗歌集《喊不住的河流》里,他把黄土地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一山一水都写得那么生动:“泾河”一条经典的河\还将五千年的涟漪\不停的起伏给今天;描写塬上庄稼人面对干旱天气的无奈:“庄稼人坐在尘土里”庄稼人把心埋在土里\又把头从千层尘土里探出来\面对苍天\拼命挣扎\拼命呼喊\干渴……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一个黄土地儿女对家乡的热爱,对贫穷的呐喊。他希望家乡的人都能富起来,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他的散文集《渭洲夜雨》中,他用黄土地般的生命原色,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乡土世界原景。我们从一篇篇的文字中清楚地看到,贫瘠的黄土地赋予这些黄土地儿女丰富的精神世界。从女娲用土造人的历史,让我们记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泥土,我们都是土里生土里长,泥土就是我们生活的保障。他用一个个历史故事,让人们能够更深地了解陇东丰富悠久的历史:这里是绘画文化发展的源头、是针灸学文化发展的源头、是中国母系社会发展的源头、是中国道教文化发展的源头,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的名称。
他的眼睛是敏锐的,他把历史与现在有机的相融合,把一个个历史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把他们的成败得失,剥析的井井有条,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让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王允的眼球经济》到《警惕司马昭的目的观》;从《孟获的傍霸主》到《魏延的聪明》每一篇文章,都分析的那么认真细致,人物的形态和心理变化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是黄土地的儿女,他的根在陇东,他忘不了那些和他一样土生土长的乡亲们,所以他把他的爱都融入了文字里,把黄土地儿女的粗犷、豪放、淳朴、善良以及这片厚土上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都用笔记录下来,让读过的人都能了解西部的风土民情。他的笔是灵动的,正如他的思想一样,他不光讴歌了好的一面,他还把自己看到的社会阴暗面也大胆地写出来,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关注弱势群体一直是他的文字主流,更是一个优秀作家必备的。在散文《水村》里,他把水村的现状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些因为缺水到现在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乡民们,平时从来不洗脸,不洗澡。只有下雨了才洗一下,因为长期不洗的缘故,身上的虱子和米粒一样大小。小孩的脸蛋都不知道是什么颜色,因为交通闭塞,水源奇缺,那里的孩子上学的少,很小就出外打工赚钱混生活。通篇散文用了五六千字详细描述了水村以及水村人的生活,语言是当地的方言,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场面,读者在读的同时不由不留下眼泪,也激励了更多热心人加入到了帮助水村脱掉贫困的队伍中。
陇东的山有山的`博大,陇东的土有土的厚重,陇东的人有着和山一样豁达,和土一样宽广朴实的胸怀。姚学礼老师行走在陇东的山水之间,把自己所有的苦痛都深埋在自己的心底,他就像崆峒山顶上的一颗青松,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牢守着文学这片净土,低头向文学的更深处探索着。
他在《三百六十五日路呀》这篇随笔里写道:“此时此刻,总在路上,三百六十五路呀,才是一年的里程。人生,年年有春之萌发,夏之热烈,秋之成熟,冬之冷静。是风风雨雨,是电闪雷鸣,是冰雪霜雾铺路为程,云锦的红蓝,夜昼的白黑,此时总在路上变幻。岁月,总伴着曲折坎坷,总伴着平坦遥远,却又在眼前是一日日不息的过渡。谁能舍生命的脉搏而活,是鬼,是仙?却不能脱离沉重的肉体而让灵魂独往,君临一切就是君临世界,无尽无息的路只是一个个片段的生命。生命是路,路是生命的过程。唯过程比开始和结果重要。开始是生,结束是死,生生死死常使开始和结果分不清,惟有过程是一种存在,三百六十五日路呀!”只有看透了生命的真正内涵,才会有这么理智的文字。生命就是一条路,而所有人的结束和开始都是一样的,只是行走的过程不一样,坚强的人走出了自己的辉煌。
对一个作家来说,他是在思想与情感的重重矛盾中写作着,他一方面要发掘出现实与过去的差别,一方面要让人牢记古老的乡土传统。这就是一个严肃思考者要面对的事情。发掘与自然的统一和谐,是他散文的主旋律,闪现在他笔下那些气息鲜活的风俗人情,无处不流淌着地域文化的血脉。《感谢穷人》、《拾荒人》、《世无丑花》等一系列的散文篇什所显示的人物以及对人生所持的态度,都源于对那些自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也与他对身旁事物更深刻的发掘息息相通。
在这个金钱当道,物欲横流的社会,纯文学的作品太少,而那些能真正反映乡土的文字更是没有多少。很多作家在面对当今多样化的人生观念和视野的追求面前,只为选择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去迎合我们的眼球,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以至于如今快餐文学占了文学市场的主流。其实作家所要面临的思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要保护好以乡土为主题的文学,是值得重视的。而姚学礼老师能始终坚守住乡土文学这片文字的净土,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他所引发的思考,不只是他所居住的陇东这片历史文化沉积丰厚的大地,而是指向整个中国的乡土大地。
姚学礼老师的艺术风貌是和乡土传统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他的散文一般篇幅较长,在真实的叙述中夹杂着自己的感悟。他的文章一般都是凭自己的思维信马由缰而写,由自然去延伸思路,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写出的文章大多是声情并茂。这种写作的状态和他对乡土传统的深刻了解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崇尚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他的文章打眼一看,很普通,可是仔细阅读,却耐人寻味,值得深思和学习。
陇东多的是高山厚土,更有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文学大家——姚学礼老师,他以文人的身份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几十年的文学路,他写出了几百万的文字,付出的汗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作为崇拜他的学生来说,寥寥数笔是写不出老师文字里的更多精华,可我真心期望姚学礼老师对乡土主题有更深的开掘,真诚地祝福老师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有哪些很感人的乡土散文
乡土散文
夏季,金色的凉山,索玛花开,花香芬芳,花丛中蝴蝶翩跹。五彩凉山,彩云之南,连绵的青山,犹如条条青蛇镶嵌在凉山。危峰怀抱着孤零的村落,不曾寂寞。山间茫茫林海,丛林中小猴子的嬉戏玩弄,蜜蜂的嗡嗡畅谈,走在林海间,犹如走进了千年之前的原始森林。
在遥远的山的那一头,高原明珠就静静的躲在那儿,正当西边躺下黄昏里的太阳时,湖面吹着七月里沉醉的微风。挟起股股水波,撞击着湖岸的石块,声声撞击着我的心声。湖畔的黄昏情人荡漾,村落炊烟袅袅,扬起一片烟尘直入云霄,游人在思慕中流下了闪烁的泪水。湖泊的那一边,就是我的家乡,那儿流传着稀奇的“走婚”之说,洋溢着民族文化气息,屹立在那片黄土地上,璀璨无比,民风点缀着泸沽湖畔彝家儿女的梦想。
挥手告别凉山,从高原来到滇南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回想起银装素裹的玉龙雪山,山积满了皑皑白雪,山头一年四季白色的衣裳,不曾离开。春天的泸沽湖,更是一段美景,黄昏里湖面几只木船在航行,林海间的乌鸦不停的歌唱,布谷鸟也高歌一曲,响彻云霄,又犹如从云翳间传来。湖中的鱼儿睁着它那双大大的眼睛,想看看外面的风景,这时湖畔的情人低声细语。游客们到了这片土地有如到了自己的家,那里的彝人热情好客。
泸沽湖的山水美,山怀抱着湖,湖倒映着山,山水紧紧的拥抱在一起,不曾离开过,誉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名,那儿人杰地灵,民风纯朴。
故乡这片深情的土地,山中布满父亲走过的脚印,父亲看着我这淘气的面孔,扛着锄头,面对贫瘠的土地,用心灵的汗水浇灌出荞麦花开。吃着父亲培育的苦荞,喝着凉山的清泉,父亲历尽艰辛养育了我。如今回到凉山,遥远的田边是父亲矮矮的坟墓,他在里面,我在外面。
用黑色的钢笔在纸上狂舞,心灵感受的写到纸上有些模糊,但愿你相信,笔是我的,纸是我的,我用我的激情,扬出你的个性,为你谱写更新个篇章,赞美你的未来。
夏季,金色的凉山,索玛花开,花香芬芳,花丛中蝴蝶翩跹。五彩凉山,彩云之南,连绵的青山,犹如条条青蛇镶嵌在凉山。危峰怀抱着孤零的村落,不曾寂寞。山间茫茫林海,丛林中小猴子的嬉戏玩弄,蜜蜂的嗡嗡畅谈,走在林海间,犹如走进了千年之前的原始森林。
在遥远的山的那一头,高原明珠就静静的躲在那儿,正当西边躺下黄昏里的太阳时,湖面吹着七月里沉醉的微风。挟起股股水波,撞击着湖岸的石块,声声撞击着我的心声。湖畔的黄昏情人荡漾,村落炊烟袅袅,扬起一片烟尘直入云霄,游人在思慕中流下了闪烁的泪水。湖泊的那一边,就是我的家乡,那儿流传着稀奇的“走婚”之说,洋溢着民族文化气息,屹立在那片黄土地上,璀璨无比,民风点缀着泸沽湖畔彝家儿女的梦想。
挥手告别凉山,从高原来到滇南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回想起银装素裹的玉龙雪山,山积满了皑皑白雪,山头一年四季白色的衣裳,不曾离开。春天的泸沽湖,更是一段美景,黄昏里湖面几只木船在航行,林海间的乌鸦不停的歌唱,布谷鸟也高歌一曲,响彻云霄,又犹如从云翳间传来。湖中的鱼儿睁着它那双大大的眼睛,想看看外面的风景,这时湖畔的情人低声细语。游客们到了这片土地有如到了自己的家,那里的彝人热情好客。
泸沽湖的山水美,山怀抱着湖,湖倒映着山,山水紧紧的拥抱在一起,不曾离开过,誉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名,那儿人杰地灵,民风纯朴。
故乡这片深情的土地,山中布满父亲走过的脚印,父亲看着我这淘气的面孔,扛着锄头,面对贫瘠的土地,用心灵的汗水浇灌出荞麦花开。吃着父亲培育的苦荞,喝着凉山的清泉,父亲历尽艰辛养育了我。如今回到凉山,遥远的田边是父亲矮矮的坟墓,他在里面,我在外面。
用黑色的钢笔在纸上狂舞,心灵感受的写到纸上有些模糊,但愿你相信,笔是我的,纸是我的,我用我的激情,扬出你的个性,为你谱写更新个篇章,赞美你的未来。
散文《郊外的秋》是一篇名家描写秋景的优美散文。
乡土情结散文
求这篇散文有关阅读题答案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我的老师和诗友、中国“新乡土诗派”主要发起人之一的江堤先生。一个月前,听长沙的一位朋友说,《长沙晚报》上有消息报道江堤先生已离开了他挚爱的诗歌热土绝尘而去,后通过长沙和诗歌界的朋友得到了证实,我不禁感伤至极,悲然泪下。算来江堤先生今年也才刚40出头,中国的诗人,从古到今,大都英年早逝,这是怎样的一个宿命啊?江堤先生并不是因情所困,他的生命是被病魔夺去的,真是无奈而又万分的惋惜。他给我们留下的,除了永远的伤痛,就是那倾注他毕生的心血、散发着田园气息的芬芳的文字了。
我离开长沙已整整13年,这些年来由于忙活着自己的生计,应该说已离开了我心爱的诗歌,与长沙的朋友们更联系得少了,尽管我很挂念,但终没有再怎么联系。87年底,通过我的战友楚人介绍,使我有幸认识了当时同在军中服役的诗人凡溪、山山、林林,再后来通过凡溪又认识了当时的著名诗人陈惠芳、彭国梁等,我们合计着办起了《诗歌导报》,向诗界推出“新乡土诗”园地,不长的时间里就在社会和文学界站稳脚跟,继而不断扩大了自己的影响。评论家谢冕在他的《诗歌的新境界》一文中写道:“我读《诗歌导报》时就感到了大欣慰:几位青年诗友,把口袋里仅有的一些钱凑起来,印成了这么辉煌的一张报纸!《诗歌导报》在提倡新乡土诗,有许多诗人响应,而且不少佳作,这就更让人高兴。”江堤先生更是十分关注我们的报纸,把最新创作的诗歌在第一时间发到报纸上来,并根据我们的恳求,欣然担任报纸的名誉社长,在他的支持下,使我们的报纸得以向全国进一步的推广。第一次见他,是在《湖南日报》社陈惠芳先生的那个狭小的居室里,当时湖南在长沙的诗界青年诗人代表10多人在这里召开“湖南省青年诗人协会”筹建预备会,很青瘦的脸,完全的“知识分子”派头,没有什么特别,他来自湖南大学。后来,除林林因为其它原因早前离开报纸外, 到90年夏天,山山回到了怀化,我与楚人上学去了桂林和石家庄,加上经济和政治方面(现役军人不许参与地方性质的各种组织和活动)的原因,报纸在91年夏天出完最后一期后不得不停了下来,我也开始了自己艰难的人生旅程。因此,我与朋友们几乎失去了所有联系。与江堤先生更是如此,但由于我骨子里还潜在着对诗歌的热爱,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偶尔在书刊上读一读先生的诗作。
新乡土诗是87年由江堤、陈惠芳、彭国梁等人提出的。进入90年代,湖南青年诗人们把全部的精力付诸新乡土诗的凝结和发展,表现出了极大的推动诗歌发展的毅力和决心。后来,包括《星星》诗刊、《中国青年报》、《青春》、《湖南日报.农村版》、《湖南文学》以及台湾《笠》、《秋水》、《蓝星》、《心脏》诗刊在内的海外数十家刊物相继刊发了湖南新乡土诗人的专辑、专评或开辟专栏,形成一股强大的诗潮。而江堤先生就站在这股诗潮的前沿,引领着湖南乃至全国的许多诗人作出“回归乡土”、“回归家园”的姿态。
江堤先生自誉为“抱瓮者”。明代冯梦龙的《古今笑史》中有一则史料叫《人抱瓮》,其原文是这样的:
羊锈(注:因字库无料,此字应该是“王”旁)冬月酿,常令人抱瓮,须臾易人,酒速成而味好。
抱瓮,就是抱着酒坛子,用人的体温酿酒。他说,自己生于乡村,栖于城市,抱着乡土的瓮在城市之间行走,仅有的一点家财都装在瓮里了。而这些家财,莫过于就是一卷《农耕史》、一卷《移民史》、一卷《家史》、一卷《族谱》,几付药方,以及红薯、土豆、萝卜、农药、化肥、水车、稻种;无非是田埂一样蛇行的民谣,原野一样宽厚的粮店,森林一样密集的楼群,野草一样繁殖的公害,星斗一样常现的饥荒;无非是红旗下的迷惘,是破碎生命的激情,是市井风物的伤感,是两栖者幻游的忧心,是夜生活死亡的摇滚……无非是一切与宿命中的家园有关的思想、逻辑和哲学以及人情所系的与生命的感情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根相关的物质。是啊,他早知道这宿命是无法抗拒的,而他心中的宿命隐忧是不是来自他对家园的“生命的感情”?即便他早知道了是这样的生命归宿,也是要抱瓮不放的。
帕斯说:“我是人:我最终做得很少/而夜晚硕大无朋。/但每当我仰望:星群发白。/我无意中明白了:我也被写下,/并就在这非常时刻/有人费力的解读我”(《奥克塔维奥. 帕斯诗选》)。帕斯阐明了诗与诗人的关系:诗人创作诗,而诗最终创作诗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终创作出诗歌的人或许可以称为诗人,而最终能借助诗歌文本回溯和“解读”的才是真正的诗人。因此,诗歌文本是至关重要的。而江堤先生的新乡土诗文本,并不是想象中的精神幻游和远离故土的纯粹记录,更不是以简单的客观真实重复旧时代的混声合唱,而他是用一枚复杂的心脏倾听着,倾听来自于事物内部精神家园破碎的声音和行而下的有缺陷的城市工业文明对行而上的有秩序的自然生态文明强暴的声音。他深知,这种艺术的追索过程,有可能将使自己深陷精神牢笼不能自拔,置身于抱瓮之前不曾料到的危险境地。但他,义无反顾。这种气概,就像是艾伦.金斯伯格远离美国本土,栖身于农村包围着的城市,昂头在废墟上大声嚎叫:“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表现出一种自信的苍茫。
对于“乡土”的接近,是从自身生命现实出发的。江堤先生和他的诗友们持取了一个与“流行情绪时区”完全相反的姿态——缩小自己,缩小到与一株庄稼同等的位置,以便更真切更广泛地感应和仰视乡土空间的精神内涵。江堤的诗,其中一部分属于现时心态对过去乡村生活的回忆,内中常有一种对清贫生活中生命品格的淡淡的忧伤。“这还是五月……/母亲蜷缩在田埂上/梦中还叫着水稻的名字”(《遥望母亲,望到雪》);“一年的最后日子/木瓜村的那株芹香草(即先生母亲的名字)/如何能面对雪”(《木瓜村阳光灿烂》)。这种入微描述中含带的真切情感,表明江堤脱去矫饰后对乡土底蕴进入的能力。而另一部分诗则是他现实城市生活乡土情感的表述。“小儿夜哭/乳头在嘴边/乳汁一滴一滴落下/像檐前的雨水……/儿子在这时开始说话/妻子懂/我却不懂”(《夜闻啼鸟》)。
“在湖大许多人认识我/但他们不是兄弟/我举着白菜/在校园里行走。样子像教授”“我果真是‘教授’/认识我的人早白菜名录里/发现过/他们很惊讶/常常是下班的时候/站在路边注视/我举着百菜并没有低头/白菜在头顶发射光芒/那光芒使一些文字闪光/譬如论文譬如诗”“在湖南大学里/每一步都很孤独/我独自种着白菜/潜入乡土生活”。江堤先生就这样骄傲地举着白菜从湖大校园里一直走来,而今,我看见,他又举着白菜一路走去,永远地消失在湖大校园里,走进了生长那株白菜的芬芳的土地。而那紧贴土地的脚步声,还在校园、在三湘四水、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乡村土地上回响。是啊,乡村有水稻才成为乡村,只有在水稻扬花的时候才是美丽无比的:“水稻扬花的时候/空气充满暗香/我们重新回到语言的起点”。因此,他要回到生长水稻的起源去。他真的在水稻扬花的季节,去了……
我离开长沙已整整13年,这些年来由于忙活着自己的生计,应该说已离开了我心爱的诗歌,与长沙的朋友们更联系得少了,尽管我很挂念,但终没有再怎么联系。87年底,通过我的战友楚人介绍,使我有幸认识了当时同在军中服役的诗人凡溪、山山、林林,再后来通过凡溪又认识了当时的著名诗人陈惠芳、彭国梁等,我们合计着办起了《诗歌导报》,向诗界推出“新乡土诗”园地,不长的时间里就在社会和文学界站稳脚跟,继而不断扩大了自己的影响。评论家谢冕在他的《诗歌的新境界》一文中写道:“我读《诗歌导报》时就感到了大欣慰:几位青年诗友,把口袋里仅有的一些钱凑起来,印成了这么辉煌的一张报纸!《诗歌导报》在提倡新乡土诗,有许多诗人响应,而且不少佳作,这就更让人高兴。”江堤先生更是十分关注我们的报纸,把最新创作的诗歌在第一时间发到报纸上来,并根据我们的恳求,欣然担任报纸的名誉社长,在他的支持下,使我们的报纸得以向全国进一步的推广。第一次见他,是在《湖南日报》社陈惠芳先生的那个狭小的居室里,当时湖南在长沙的诗界青年诗人代表10多人在这里召开“湖南省青年诗人协会”筹建预备会,很青瘦的脸,完全的“知识分子”派头,没有什么特别,他来自湖南大学。后来,除林林因为其它原因早前离开报纸外, 到90年夏天,山山回到了怀化,我与楚人上学去了桂林和石家庄,加上经济和政治方面(现役军人不许参与地方性质的各种组织和活动)的原因,报纸在91年夏天出完最后一期后不得不停了下来,我也开始了自己艰难的人生旅程。因此,我与朋友们几乎失去了所有联系。与江堤先生更是如此,但由于我骨子里还潜在着对诗歌的热爱,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偶尔在书刊上读一读先生的诗作。
新乡土诗是87年由江堤、陈惠芳、彭国梁等人提出的。进入90年代,湖南青年诗人们把全部的精力付诸新乡土诗的凝结和发展,表现出了极大的推动诗歌发展的毅力和决心。后来,包括《星星》诗刊、《中国青年报》、《青春》、《湖南日报.农村版》、《湖南文学》以及台湾《笠》、《秋水》、《蓝星》、《心脏》诗刊在内的海外数十家刊物相继刊发了湖南新乡土诗人的专辑、专评或开辟专栏,形成一股强大的诗潮。而江堤先生就站在这股诗潮的前沿,引领着湖南乃至全国的许多诗人作出“回归乡土”、“回归家园”的姿态。
江堤先生自誉为“抱瓮者”。明代冯梦龙的《古今笑史》中有一则史料叫《人抱瓮》,其原文是这样的:
羊锈(注:因字库无料,此字应该是“王”旁)冬月酿,常令人抱瓮,须臾易人,酒速成而味好。
抱瓮,就是抱着酒坛子,用人的体温酿酒。他说,自己生于乡村,栖于城市,抱着乡土的瓮在城市之间行走,仅有的一点家财都装在瓮里了。而这些家财,莫过于就是一卷《农耕史》、一卷《移民史》、一卷《家史》、一卷《族谱》,几付药方,以及红薯、土豆、萝卜、农药、化肥、水车、稻种;无非是田埂一样蛇行的民谣,原野一样宽厚的粮店,森林一样密集的楼群,野草一样繁殖的公害,星斗一样常现的饥荒;无非是红旗下的迷惘,是破碎生命的激情,是市井风物的伤感,是两栖者幻游的忧心,是夜生活死亡的摇滚……无非是一切与宿命中的家园有关的思想、逻辑和哲学以及人情所系的与生命的感情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根相关的物质。是啊,他早知道这宿命是无法抗拒的,而他心中的宿命隐忧是不是来自他对家园的“生命的感情”?即便他早知道了是这样的生命归宿,也是要抱瓮不放的。
帕斯说:“我是人:我最终做得很少/而夜晚硕大无朋。/但每当我仰望:星群发白。/我无意中明白了:我也被写下,/并就在这非常时刻/有人费力的解读我”(《奥克塔维奥. 帕斯诗选》)。帕斯阐明了诗与诗人的关系:诗人创作诗,而诗最终创作诗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终创作出诗歌的人或许可以称为诗人,而最终能借助诗歌文本回溯和“解读”的才是真正的诗人。因此,诗歌文本是至关重要的。而江堤先生的新乡土诗文本,并不是想象中的精神幻游和远离故土的纯粹记录,更不是以简单的客观真实重复旧时代的混声合唱,而他是用一枚复杂的心脏倾听着,倾听来自于事物内部精神家园破碎的声音和行而下的有缺陷的城市工业文明对行而上的有秩序的自然生态文明强暴的声音。他深知,这种艺术的追索过程,有可能将使自己深陷精神牢笼不能自拔,置身于抱瓮之前不曾料到的危险境地。但他,义无反顾。这种气概,就像是艾伦.金斯伯格远离美国本土,栖身于农村包围着的城市,昂头在废墟上大声嚎叫:“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表现出一种自信的苍茫。
对于“乡土”的接近,是从自身生命现实出发的。江堤先生和他的诗友们持取了一个与“流行情绪时区”完全相反的姿态——缩小自己,缩小到与一株庄稼同等的位置,以便更真切更广泛地感应和仰视乡土空间的精神内涵。江堤的诗,其中一部分属于现时心态对过去乡村生活的回忆,内中常有一种对清贫生活中生命品格的淡淡的忧伤。“这还是五月……/母亲蜷缩在田埂上/梦中还叫着水稻的名字”(《遥望母亲,望到雪》);“一年的最后日子/木瓜村的那株芹香草(即先生母亲的名字)/如何能面对雪”(《木瓜村阳光灿烂》)。这种入微描述中含带的真切情感,表明江堤脱去矫饰后对乡土底蕴进入的能力。而另一部分诗则是他现实城市生活乡土情感的表述。“小儿夜哭/乳头在嘴边/乳汁一滴一滴落下/像檐前的雨水……/儿子在这时开始说话/妻子懂/我却不懂”(《夜闻啼鸟》)。
“在湖大许多人认识我/但他们不是兄弟/我举着白菜/在校园里行走。样子像教授”“我果真是‘教授’/认识我的人早白菜名录里/发现过/他们很惊讶/常常是下班的时候/站在路边注视/我举着百菜并没有低头/白菜在头顶发射光芒/那光芒使一些文字闪光/譬如论文譬如诗”“在湖南大学里/每一步都很孤独/我独自种着白菜/潜入乡土生活”。江堤先生就这样骄傲地举着白菜从湖大校园里一直走来,而今,我看见,他又举着白菜一路走去,永远地消失在湖大校园里,走进了生长那株白菜的芬芳的土地。而那紧贴土地的脚步声,还在校园、在三湘四水、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乡村土地上回响。是啊,乡村有水稻才成为乡村,只有在水稻扬花的时候才是美丽无比的:“水稻扬花的时候/空气充满暗香/我们重新回到语言的起点”。因此,他要回到生长水稻的起源去。他真的在水稻扬花的季节,去了……
柯灵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为《香港文学》七周年纪念号作,应该没有收到他的作品中。最近的散文集也是1986年出版的。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无聊,铩羽而归。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种菊东篱,怡然自得。——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只有少数中的少数、个别中的个别,在亿万分之一的机会里冒险成功,春风得意,衣锦还乡,——“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他带着江东八千子弟出来造反,结果无一生还,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毅然在乌江慷慨自刎。项羽不愧为盖世英雄,论力量对比,他比他的对手刘邦强得多,但在政治策略上棋输一着:他自恃无敌,所过大肆杀戮,乘胜火烧咸阳;而刘邦虽然酒色财货无所不好,入关以后,却和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终于天下归心,奠定了汉室江山,当了皇上。回到家乡,大摆筵席,宴请故人父老兄弟,狂歌酣舞,足足闹了十几天。“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就是刘邦当时的得意之作,载在诗史,流传至今。
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不免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刘邦同项羽交战败北,狼狈逃窜,为了顾自己轻车脱险,三次把未成年的亲生子女狠心从车上推下来。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当人质,威胁要烹了他,刘邦却说:咱哥儿们,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烹了他,别忘记“分我杯羹”。为了争天下,竟可以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当然,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四方丈夫事,平心铁石心”;“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都是千古美谈。但正义战争的终极目的,正在于以战止战,缔造和平,而不是以战养战、以暴易暴。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为怀的,是放逐:有家难归,有国难奔。屈原、贾谊、张俭、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直至康有为、梁启超,真可以说无代无之。——也许还该特别提一提林则徐,这位揭开中国近代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为了严禁鸦片,结果获罪革职,遣戍伊犁。他在赴戌登程的悲凉时刻,口占一诗,告别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戌卒宜。”百年后重读此诗,还令人寸心如割,百脉沸涌,两眼发酸,低徊欷歔不已。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有一种聊以慰情的迷信,还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但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冷酷的现实,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不少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看作“头上一片云”,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株守乡井,到老没见过轮船火车,或者魂丧域外,飘泊无归的现象,早该化为陈迹。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无聊,铩羽而归。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种菊东篱,怡然自得。——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只有少数中的少数、个别中的个别,在亿万分之一的机会里冒险成功,春风得意,衣锦还乡,——“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他带着江东八千子弟出来造反,结果无一生还,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毅然在乌江慷慨自刎。项羽不愧为盖世英雄,论力量对比,他比他的对手刘邦强得多,但在政治策略上棋输一着:他自恃无敌,所过大肆杀戮,乘胜火烧咸阳;而刘邦虽然酒色财货无所不好,入关以后,却和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终于天下归心,奠定了汉室江山,当了皇上。回到家乡,大摆筵席,宴请故人父老兄弟,狂歌酣舞,足足闹了十几天。“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就是刘邦当时的得意之作,载在诗史,流传至今。
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不免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刘邦同项羽交战败北,狼狈逃窜,为了顾自己轻车脱险,三次把未成年的亲生子女狠心从车上推下来。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当人质,威胁要烹了他,刘邦却说:咱哥儿们,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烹了他,别忘记“分我杯羹”。为了争天下,竟可以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当然,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四方丈夫事,平心铁石心”;“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都是千古美谈。但正义战争的终极目的,正在于以战止战,缔造和平,而不是以战养战、以暴易暴。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为怀的,是放逐:有家难归,有国难奔。屈原、贾谊、张俭、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直至康有为、梁启超,真可以说无代无之。——也许还该特别提一提林则徐,这位揭开中国近代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为了严禁鸦片,结果获罪革职,遣戍伊犁。他在赴戌登程的悲凉时刻,口占一诗,告别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戌卒宜。”百年后重读此诗,还令人寸心如割,百脉沸涌,两眼发酸,低徊欷歔不已。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有一种聊以慰情的迷信,还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但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冷酷的现实,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不少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看作“头上一片云”,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株守乡井,到老没见过轮船火车,或者魂丧域外,飘泊无归的现象,早该化为陈迹。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
乡情散文:回不去的故乡
文:梁孟伟
图:来源网络
水平面之下/青石板铺成鱼虾的高速公路/老城墙成就鲢鱼的殿堂/所有的足迹被泥沙掩藏//我泛黄的情歌任江面铺展/粼粼波光铺就梦的画廊/明月啊/借给你光柱的透亮/可否照亮水平面下我永别的故乡。
轻轻地吟诵着《水平面之下》这首诗歌,久久地回望着将要沉没的村庄。淡淡的乡思深巷般的曲折悠长,浓浓的离愁炊烟似的迷离怅惘。思想空旷如无人耕作的原野,内心颓败成断壁残垣的家乡。
唐贞观年间,查溪之滨砌下了巢居的第一块石头;一千四百年前,来龙山脚升起了故乡的第一缕炊烟。倏忽之间,宗祠的香烟袅娜过六个朝代,家族的血脉繁衍出数十辈子孙。直到公元2021年下半年,水库的碧波浸灭了宗祠的香火,梁家的子孙各奔东西,聚居的乡亲风流云散。
故乡是杯酒,苦涩而甘甜,清冽而醇厚;故乡是首诗,欢乐而忧伤,美丽而沧桑;故乡是轮月,切近而遥远,皎洁而斑驳;故乡是道溪,静默而喧哗,曲折而悠长。故乡,是心空的一盏灯;故乡,是情海的一片帆。如今,帆倾樯折,线断灯灭,故乡已是回不去的故乡,家园只剩精神上的家园!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前几年,失去了父母,我变成了孤儿;如今,失去了故乡,我变成了浮萍。今后唯一可以让我牵挂的,就是故乡山头那几座孤独的坟茔;唯一可以让我想念的,就是家乡东山上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
其实,自从年轻时离开故乡,心中就有日深一日的疏离感。潮水般的城市化进程,裹挟父老乡亲席卷沧海桑田。故乡也一样,千篇一律的水泥楼房取代了木头土墙,或黑或白的柏油水泥盖没了碇石深巷;山间田野听不到哞哞咩咩的牛羊,街头庭院看不见散步遛跶的鸡犬;村口孤立默坐着饱经沧桑的老人, 汽车 熙来攘往着行色匆匆的子孙。曾经根深叶茂的村头大树,已经干遭雷劈腹中空空;曾经温馨甜蜜的沧桑老屋,已是黑灯瞎火孤燕绕梁。于是,故乡氤氲成了一片乡愁,乡愁凝固成了一条公路,城市在那头,故乡在这头。
城市那头,游子们一面忍受着房价压力、面临着雾霾侵袭、经历着职场纷扰,滋生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乡愁;一面又觉得至真至纯的故乡,已变得支离破碎光怪陆离恍如隔世,油然而生出一种“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的哀伤。他们在城市的入口处徘徊,在故乡的阡陌间游走,最后毅然决然地擦去乡思的眼泪,走进水泥森林中的万丈红尘。
故乡这头,老人们依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地生产生活,踩着晶莹的露珠披着绚丽的朝霞,走向生机盎然万物葱茏的田野;肩着芬芳的果实踏着皎洁的月华,回到灶头冰冷被席生寒的老屋。老屋寂寞得像老鼠的脚步蝙蝠的翅膀,内心空旷得像寒冬的山头深秋的田野。一次次背着大米拎着青菜挤车进城探儿访孙,一次次被滚滚车流熙熙人群挤回破败衰落的老家。只得悄悄取出老伴的遗像唠叨几句端详一番,或者静候着电话机那头“爹”“妈”的一声呼喊。
尽管故乡苍白成一个空壳蝉蜕,凝固成一颗飞虫琥珀,但还可睹物思乡相思一场。尽管苍白的蝉蜕不会发出深情的吟唱,凝固的飞虫不会扇动美丽的翅膀,但故乡还有故乡的模样。如今故乡的一切都将葬身湖底,故乡真的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故乡陆沉拜城市化所赐,城市化离不开饮用水源。所以家乡水倒流宁波,去滋养日长夜大的东方大港。农村的乳汁哺育着城市的躯体,城市的喧嚣唱响了农村的挽歌。城市化带来的是一个个故乡的黄昏,故乡的黄昏留不住最后一抹乡愁!
其实,故乡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细胞,传承着五千年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源头活水,到哪里去的精神归宿。古代城市一次又一次地被摧毁蹂躏,但中华文明却一次又一次地劫后重生,因为中华之根深植农村。如果现代城市化以中断和改变传统文明为代价,我们就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感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留住中华之魂,保住故乡之根!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乡愁是最好的解药良方: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人性 社会 ,纯朴感情。低能耗、低成本的消费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乡土文化。事实上,无论是现在的英国、美国、法国还是其他许多完成转型的国家,乡村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进程而隐退。在那里,乡村依旧广阔,山河更加壮丽,一幅幅山水风光,一首首田园牧歌,能让走得太快的人们不至于忙得丢掉灵魂,能让走得太远的人们不至于忘记从何处出发。如果没有乡村,城市就像是一片随波逐流的浮萍,“一个装载欲望与恐惧的容器,一段只有去路没有归途的旅程。”
“难忘日间禾苗香,最忆夜半月如霜。斜晖脉脉千村照,黄水悠悠万里长。念少时,想亲娘,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走得再远也一直心存一个妈妈,等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回到故乡,他们的妈妈已经等不及回来的儿郎。所以这位远行者永远是一位孤儿,不管是回家还是路上。
因此有人深情地吟唱:城市里,有母亲寄放在我身上的梦想。如果有来世,我希望还做母亲的儿子,做一个忠诚的农民。我希望背上不再是背包,而是一把锄头和一轮夕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扯着炊烟,扶着母亲的视线,按时从田野走回村庄……
母亲不会离去,今天明天,直到永远。
“乡愁”不会消失,过去现在,直到将来。
乡愁,是轮故乡的月;故乡,是盏回家的灯!
为什么我们定要魂归故乡——因为“人类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图:来源网络
水平面之下/青石板铺成鱼虾的高速公路/老城墙成就鲢鱼的殿堂/所有的足迹被泥沙掩藏//我泛黄的情歌任江面铺展/粼粼波光铺就梦的画廊/明月啊/借给你光柱的透亮/可否照亮水平面下我永别的故乡。
轻轻地吟诵着《水平面之下》这首诗歌,久久地回望着将要沉没的村庄。淡淡的乡思深巷般的曲折悠长,浓浓的离愁炊烟似的迷离怅惘。思想空旷如无人耕作的原野,内心颓败成断壁残垣的家乡。
唐贞观年间,查溪之滨砌下了巢居的第一块石头;一千四百年前,来龙山脚升起了故乡的第一缕炊烟。倏忽之间,宗祠的香烟袅娜过六个朝代,家族的血脉繁衍出数十辈子孙。直到公元2021年下半年,水库的碧波浸灭了宗祠的香火,梁家的子孙各奔东西,聚居的乡亲风流云散。
故乡是杯酒,苦涩而甘甜,清冽而醇厚;故乡是首诗,欢乐而忧伤,美丽而沧桑;故乡是轮月,切近而遥远,皎洁而斑驳;故乡是道溪,静默而喧哗,曲折而悠长。故乡,是心空的一盏灯;故乡,是情海的一片帆。如今,帆倾樯折,线断灯灭,故乡已是回不去的故乡,家园只剩精神上的家园!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前几年,失去了父母,我变成了孤儿;如今,失去了故乡,我变成了浮萍。今后唯一可以让我牵挂的,就是故乡山头那几座孤独的坟茔;唯一可以让我想念的,就是家乡东山上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
其实,自从年轻时离开故乡,心中就有日深一日的疏离感。潮水般的城市化进程,裹挟父老乡亲席卷沧海桑田。故乡也一样,千篇一律的水泥楼房取代了木头土墙,或黑或白的柏油水泥盖没了碇石深巷;山间田野听不到哞哞咩咩的牛羊,街头庭院看不见散步遛跶的鸡犬;村口孤立默坐着饱经沧桑的老人, 汽车 熙来攘往着行色匆匆的子孙。曾经根深叶茂的村头大树,已经干遭雷劈腹中空空;曾经温馨甜蜜的沧桑老屋,已是黑灯瞎火孤燕绕梁。于是,故乡氤氲成了一片乡愁,乡愁凝固成了一条公路,城市在那头,故乡在这头。
城市那头,游子们一面忍受着房价压力、面临着雾霾侵袭、经历着职场纷扰,滋生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乡愁;一面又觉得至真至纯的故乡,已变得支离破碎光怪陆离恍如隔世,油然而生出一种“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的哀伤。他们在城市的入口处徘徊,在故乡的阡陌间游走,最后毅然决然地擦去乡思的眼泪,走进水泥森林中的万丈红尘。
故乡这头,老人们依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地生产生活,踩着晶莹的露珠披着绚丽的朝霞,走向生机盎然万物葱茏的田野;肩着芬芳的果实踏着皎洁的月华,回到灶头冰冷被席生寒的老屋。老屋寂寞得像老鼠的脚步蝙蝠的翅膀,内心空旷得像寒冬的山头深秋的田野。一次次背着大米拎着青菜挤车进城探儿访孙,一次次被滚滚车流熙熙人群挤回破败衰落的老家。只得悄悄取出老伴的遗像唠叨几句端详一番,或者静候着电话机那头“爹”“妈”的一声呼喊。
尽管故乡苍白成一个空壳蝉蜕,凝固成一颗飞虫琥珀,但还可睹物思乡相思一场。尽管苍白的蝉蜕不会发出深情的吟唱,凝固的飞虫不会扇动美丽的翅膀,但故乡还有故乡的模样。如今故乡的一切都将葬身湖底,故乡真的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故乡陆沉拜城市化所赐,城市化离不开饮用水源。所以家乡水倒流宁波,去滋养日长夜大的东方大港。农村的乳汁哺育着城市的躯体,城市的喧嚣唱响了农村的挽歌。城市化带来的是一个个故乡的黄昏,故乡的黄昏留不住最后一抹乡愁!
其实,故乡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细胞,传承着五千年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源头活水,到哪里去的精神归宿。古代城市一次又一次地被摧毁蹂躏,但中华文明却一次又一次地劫后重生,因为中华之根深植农村。如果现代城市化以中断和改变传统文明为代价,我们就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感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留住中华之魂,保住故乡之根!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乡愁是最好的解药良方: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人性 社会 ,纯朴感情。低能耗、低成本的消费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乡土文化。事实上,无论是现在的英国、美国、法国还是其他许多完成转型的国家,乡村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进程而隐退。在那里,乡村依旧广阔,山河更加壮丽,一幅幅山水风光,一首首田园牧歌,能让走得太快的人们不至于忙得丢掉灵魂,能让走得太远的人们不至于忘记从何处出发。如果没有乡村,城市就像是一片随波逐流的浮萍,“一个装载欲望与恐惧的容器,一段只有去路没有归途的旅程。”
“难忘日间禾苗香,最忆夜半月如霜。斜晖脉脉千村照,黄水悠悠万里长。念少时,想亲娘,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走得再远也一直心存一个妈妈,等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回到故乡,他们的妈妈已经等不及回来的儿郎。所以这位远行者永远是一位孤儿,不管是回家还是路上。
因此有人深情地吟唱:城市里,有母亲寄放在我身上的梦想。如果有来世,我希望还做母亲的儿子,做一个忠诚的农民。我希望背上不再是背包,而是一把锄头和一轮夕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扯着炊烟,扶着母亲的视线,按时从田野走回村庄……
母亲不会离去,今天明天,直到永远。
“乡愁”不会消失,过去现在,直到将来。
乡愁,是轮故乡的月;故乡,是盏回家的灯!
为什么我们定要魂归故乡——因为“人类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本文标题: 有哪些关于乡土文化的散文值得一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4251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