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会对韵的感受产生影响吗

发布时间: 2022-08-14 15:00: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10

孩子从小就接触两种不同的方言会不会对语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孩子的爸爸妈妈对他讲粤语,但一起住的奶奶对他讲潮汕话,孩子的爸爸平时和...

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会对韵的感受产生影响吗

孩子从小就接触两种不同的方言会不会对语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孩子的爸爸妈妈对他讲粤语,但一起住的奶奶对他讲潮汕话,孩子的爸爸平时和孩子的奶奶在一起也是将潮汕话,但和孩子妈妈在一起讲的是粤语。rn孩子从小就同时接触两种不同方言,这样对他的语言系统会不会有影响?孩子能同时精通两种语言吗?
绝对不会。每个小孩都是一个语言大师,很容易学习和接受来自外界的一切信息,如果从小在一个多语言的环境内长大,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会很多种语言。比如我认识的马来西亚的华人,他们会说普通话,粤语,马来语,英文,福建话,客家话。。。甚至更多。如果说有缺点的话,只是由于会的语言太多,反而中文不及中国人精通,英文不及英国人,马来文不及马来人。如果你对小孩有这方面担心的话,可以特别注意培养他的普通话和中文写作能力,就不会因为各地方言而造成任何影响了。
没有关系的。我倒认为从小就由家长对孩子强化普通话不是一个好的主意,因为家长也没有受过专业的普通话训练,本身说的就不标准,等他走到幼儿园、学校,他周围的环境还是方言,他不可能一直生活在普通话的环境下,过早地由家长强化普通话反而会造成普通话也没有说好,方言说的也不象,“邯郸学步”了。如果想让他说好普通话,最好去训练班由专业人员来培养。
不会,事例证明,孩子时期1至3岁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能学习数种语言而不会相互影响.
很难说了,不过为了孩子以后好,最好只讲一种,但最好还是讲普通话吧,这样对孩子以后讲英语会有好处的。
不会

语言能带来不一样的想法吗?

语言当然能带来不一样的想法,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会给人的思想带来不同的引导和影响。

不同的语言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也会让人有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表达形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这是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现实。

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

当你在大城市说家乡话时,你会感觉到身边很多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哪怕并没有人关注这件事,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当你在家乡说普通话时,你说着说着自己都会感到别扭。

这就是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应用场合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语言始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或许我们从未仔细考虑过这一点,可是不同的语言在切实的影响着人们的想法。

不同的语言,会引导着人们的思想走向不同的方向。

当我们想激励一个人努力学习的时候,可以用“知识就是财富”来表达,潜在的意思是学习可以帮你赚钱,可如果你告诉对方“你不学习就会变穷”,这种在未来有一定概率发生的事,不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产生多大影响。

当我们想告知公司员工要降薪时,直接发通知肯定会引起员工不满,可如果先放出裁员的消息,然后再间接找到理由说降薪,很多人虽然还会有些不甘心,可却不会那么难以接受了。

这其实就是语言所带来的不同想法,人总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

现实生活当中的我们,总是在用自己最擅长的语言方式,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其实也是语言带给我们的改变,只是这种改变往往悄无声息,并不容易被人察觉。

在合适的场合说出合适的语言,或许能让生活更顺利。

语言可以带来很多的不一样的想法,比如说“你,您,”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的。一个是尊重,一个不重视你了,所以表达的意思差别太大了。
确实能够。不同的语言,会让人有不同的想法,而且很容易被这些语言左右自己的情绪。
能够的。比方说中国的古诗句如果用英文翻译出来就缺少了它独有的韵味。
会的,使用不同语言对开发人脑有非常大的好处,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当人说不同的语言的时候会对思维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就要接触外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外语课学的都是英语,也有一部分学的是其他外语。

对于学生来说,管他什么语,反正我很无语:说好普通话,走遍全天下,学外语干啥?


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会说:现在咱们和世界接轨啦!不学外语,怎么和老外交流啊!

这么老掉牙的理由,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上学时期的我们,总是有一种迷之自信,尾巴翘得老高,说:我以后肯定特别有钱,雇翻译就行了。

长大后才发现,英国话还没学会,笑话说得倒是挺6;翻译雇不起,平时不翻车就不错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

其实,学外语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和老外交流。近些年来,国外的学者们发现,学外语还有一个好处,可能会让人终身受益:当你用第二语言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变得更理性。


西班牙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科斯塔曾经做过三组实验,分别从“损失、收益和风险”“成因和效果”“伦理”三个方面,对受试者进行了实验。

损失、收益和风险

首先,他的团队给受试者一美元硬币。然后,他们和受试者商量,是否愿意赌一把。方式很简单:抛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受试者要把一元硬币还回去;如果反面朝上,受试者还会得到1.5美元。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高中数学题,受试者如果愿意赌一把,那么他的期望值将是1.25美元。如果放弃,那么手里只有1美元。


但是,当一部分受试者用母语来思考问题时,54%的人会出于感性的思考,不愿意冒风险失去已有的收获,这和大部分人是一样的。而另一部分人的外语还凑合,他们被要求用第二语言来思考。结果显示,这些人里71%都选择了赌一把。因为他们分析后感到:这个赌局总体上来说对自己是有利的。

成因和效果

接下来,科斯塔继续实验,将受试者们关进房间里。同时,科斯塔安排了工作人员,根据受试者的动作,来调节灯光。很快,受试者就发现,房间里的灯光是和自己的动作息息相关的。

有趣的是,当受试者用母语思考时,他们会有迷之自信,认为这些灯光是被自己所操控的;但对于用第二语言思考的人来说,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这可能只是个巧合而已。

伦理

科斯塔又做了伦理问题的测试。这个测试,是著名的电车问题的改编版。说的是一辆电车轨道上,有五个人被绑在上面,很可能被电车压死。这个时候,你有一个机会救他们,那就是在上面的桥上把眼前一个人推到轨道上,逼停电车,但这个人会死掉。


当受试者用母语思考时,和我们普通人想的一样:这是谋杀,绝对不可取。而对于那些用第二语言思考的人来说,一命换五命,怎么看都是合理的。

显然,这个问题不只是伦理问题,看起来和第一个实验有点类似,都是计算收益的问题。

其他实验

除了上述实验外,科斯塔也做了其他几个实验,其核心其实也都是“损失、收益和风险”系列的问题,我们这里就不赘述了。而结果,也和上面的一样,用母语思考的人更加感性,另外一批人更理性。

那么,这究竟是巧合还是二者之间确实有关联呢?


换句话说,感性和本能是相关的,理性和后天的学习以及人类的克制是挂钩的。

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也是有一些指导意义的。如果我们遇到两难的问题需要思考的时候,如果选择用第二语言来分析,可能会避免很多感性冲动所带来的损失;而理性的判断,则会在总体上带来一些收益效果。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马云。众所周知,马云的英语是非常棒的,和外国人交流完全没有障碍,游刃有余。我有的时候也会思考,在决策的时候,马云是否也会用英语来思考问题呢?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必须接触外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英语是在外语课中学习的,其中一些人会学习其他外语。
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为语言都是当地人思维方式习惯而形成的。
我觉得说不同的语言可以激发思维更加的活跃,因为在转换各种语言的时候肯定是需要动脑,脑筋越动应该越是好使,思维越是灵活。

使用语言的不同,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

节奏(rhythm)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音乐中的节奏概念是很宽泛的,从最宏观的角度看,它可以说是音乐的"进行",这个概念包括了音乐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既有轻重缓急,也有松散与紧凑;具体些说,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一、节拍(metre)节拍是按拍号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或者说,它是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每一种节拍都由时值固定的单位构成,这种节拍单位叫做拍子(time)。拍子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节拍通常用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例如2/4,它的含义是"每小节有两拍,每拍是四分音符",或简单地说"每小节有两个四分音符"。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拍子:偶数类,有2/2(每小节有两个二分音符)、2/4、4/4、4/8(每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等,这些偶数节拍是对称的,带有行进的特点;奇数类,有3/2(每小节有三个二分音符)、3/4、3/8、6/4、6/8、9/8等;它们听上去带有旋转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关。在乐谱上标记节拍的方法,除了上面这些2/4、3/4以外,还有小节线,这短短的垂直线,将音符隔成一个个有规律的强弱交替的单位,看起来很直观。通常小节线后面的第一拍是强拍,如2/4,这是进行曲常见的节奏,它是一强一弱的交替,而3/4,如圆舞曲,则是一强两弱的交替。假如拍数超过三个,则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强拍,如4/4,是强-弱,次强-弱;6/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以上我们说的这种有规律的拍子在音乐中处处可见。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节奏概念,音乐还可以不是这样的,除去民间音乐中自由的形态不算,有许多作曲家为了给人以新鲜感,偏偏要打破节奏中的规律性,在该出强拍的地方闪过去不出现,而在弱拍位置却重重地来一下子,让听者出乎意料。这在20世纪的音乐中十分常见,而实际上早在18世纪贝多芬就用过这种手段,还让当时的保守人士感到十分不满。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斯特拉文斯基作于1913年的芭蕾舞音乐《春之祭》。这部舞剧描绘的是史前人原始祭祀的情景,其疯狂而野蛮的音乐风格曾让人大为愤怒,甚至引起了音乐史上空前绝后的剧场骚乱,但后来它很快就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了。斯特拉文斯基在这里的节奏运用相当精彩,这是他造成整体艺术风格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春之祭》中的第二段音乐《春天的前兆和青年男女之舞》,谱子上写的是两拍子,但由于人为地改变了原有的强音和弱音的位置,原来的古典式感觉被破坏了。我们可以想像,这时候的乐队指挥肯定不能根据两拍子规律来舞动他的胳膊了,而是要按照实际重音来打拍子。在古典音乐中,只要乐谱开头标出2/4、3/4或者4/4这样的节拍标记,后面就基本上不再变化了,而在现代音乐中却常常要改变拍子记号,比如《春之祭》中《春之轮舞》,它的第一小节是5/4拍,第二小节是7/4拍,第三至第五小节是6/4拍,第六小节又是5/4拍,如此频繁的变化,给人以非常不稳定的感觉。而由于这里的强拍不突出,所以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松散的,缺少推动力的。假如同样是这种频繁变换的拍子,把重音加强,听上去就会是另一种感觉了。如《春之祭》的最后一曲《当选少女之舞》的开头一段。所谓"当选少女"就是在祭祀活动中被众人选作献给大地的祭品的少女,她要狂舞直到死亡,这就是祭祀仪式的高潮和结束部分。作曲家在这里用了极为刺激的音响,节奏变化多端,差不多是一小节一种拍子,如开始的四小节,分别是3/16、5/16、3/16、4/16,而那些重音带来的冲击感相当强烈。在这里,非规则节奏的效果不同寻常,试想一下,假如换成古典式的有规律的节奏,那种疯狂而野蛮的感觉是无法表现出来的。背离传统节奏概念的方式有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的"人为改变重音位置"和"频繁改换拍子"以外,还有复合节奏,比如在管弦乐队里,弦乐声部是三拍子,而铜管声部则是四拍子,两个不同律动的流层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多元化的音响效果。二、速度(tempo)速度是指节拍的速率。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速度术语一般记在乐谱开头,它大多是意大利语(也有时采用本国语)。常用的速度标记如下:慢速类:Large广板Grave非常缓慢庄严而缓慢Lento慢板Adagio柔板中速类:Andante行板Andantino小行板Moderato中板快速类:Allegretto小快板Allegro快板Allgeromolto很快的快板Vivace活泼的、轻快的Presto急板Prestissimo最急板除了这些术语以外,还有时采用比较精确的标记,比如=88,意思是一分钟演奏88个一拍,=88,则是一分钟演奏88个二分音符。在音乐专用的节拍器上可以看到这些的速率,可以想像,这样的标记对指挥家和演奏家的指令就比较确切了。还有些作曲家对速度的控制非常严格,他会给演奏者规定具体的演奏时间,例如在乐谱上标明“本乐章演奏8'55"”字样。速度是音乐节奏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是三拍子,用快速,会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而用慢速,就会获得优雅、闲适的效果。通常快的节奏是比较令人兴奋的,它和我们激烈运动时的心跳、呼吸相对应,而慢的节奏则使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一股地说,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活泼的情绪,是与快速度相配合的;表现阳光明媚、春色满园的大自然风光时则往往和适中的速度相配合,而宏大的颂歌、沉痛的挽歌、深深的回忆等则多与慢速度相配合。下面是几个实例:巴赫(Bach)第一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乐章是柔板,它能给人一种安详平宁的感觉。这首柔板采用的是三拍子,由于速度慢,旋律悠长,我们几乎感觉不出来它的强弱拍子的交替。曲例四:巴赫第一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乐章柔板这部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是快板,它是6/8拍,即每小节有6个8分音符,它实际上是两个3/8拍的组合(强-弱-弱,次强-弱-弱)。同样是三拍子,由于速度不同,效果完全不一样。这首快板是活泼热烈的,律动感很强,因此音乐有一种向前推动的动力。曲例五:巴赫第一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乐章快板在一首作品当中作曲家有时会改变速度,来造成情绪上的对比和变化。我们在前面谈到音区和力度时,曾例举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音乐《火鸟》的终曲,另一个是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中的《在山大王的宫中》,其中的节奏特点都是从慢变快,《火鸟》的终曲在变快了之后,又回到慢速,极有效果。现在让我们来对照着欣赏两首小曲,它们的关系十分有趣,前者是后者的改编,由于速度不同,面貌全非。前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Saint-Saens)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乌龟》。乌龟的特点是动作慢,所以作曲家用了很慢的速度来描写它的形象,而后者是这首曲子旋律的来源--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Offenbach)的一首快速舞曲。谱例四:圣-桑组曲《动物狂欢节》中《乌龟》主题(奥芬巴赫《康康舞曲》主题)曲例六:圣-桑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乌龟》曲例七:奥芬巴赫《康康舞曲》一般来说,快的节奏令人兴奋或紧张,慢的节奏给人安详从容的感觉。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看与节奏相配合的其他要素,如音区、力度以及音色等等。在影视配乐中,作曲家常常要使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相配合,以渲染气氛,但他们常常会用"反衬"手法,比如画面特别紧张、镜头剪接非常迅速的时候,音乐却是慢速的,这种时候往往会产生十分有效的结果,这就是令观赏者更加紧张,或者是加大了空间感。比如在描写越战的电影《野战排》中,有一组镜头相当激烈,飞机在天上连续地向地面扔炸弹,大地一片火海,许多人在挣扎、流血,而音乐却用了美国作曲家巴伯(Barber)的一首为弦乐队而写的"柔板",速度很慢,节奏气息宽广,旋律是长线条的,其效果惊人地好,观影者在眼前一片灾难的时候,不仅仅是被血肉横飞的场面震惊,而的是从宏观的角度、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进行思索,由此产生对战争的痛恨,对生命的珍惜,对和平的渴望。旋律(melody)也称作曲调,是一连串乐音的有组织的进行。与其他要素相比,旋律在音乐中的地位最突出,自然也就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可以说,任何人在听了一首作品之后,首先记住的就是旋律,它是可以由我们哼唱出来的,而其他要素如单纯的音区、力度、节奏,离开了旋律,简直就无法独立存在,所以有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不过,在有些音乐中,旋律并不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二十世纪的一些新颖独特的作品,是以音色为主要的构成因素,而非洲的鼓乐则主要是由各种节奏组合而成的。限于篇幅的原因,本节内容不涉及这一类特殊的音乐。旋律和我们的日常语言关系十分密切,最早的音乐,它们旋律的曲折变化,是依附于语言本身的,可以说,它就是将语言中的音高加以夸张得来的。比如我们中国人的吟诗,就是将诗句用较为音乐化的调子朗读出来,西方古老的圣咏也是这样。后来渐渐地有了不依附于语言的音乐旋律,但如果仔细想想,这些形态各异的旋律仍然和语言有着深层的关系,比如曲折婉转的旋律,有如亲切的谈话;短促有力的旋律,很象是命令或惊叹的口气;下行的旋律就如同我们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叹气声,它往往用来表现哀伤的哭泣或沉重的叹息。正因为旋律具有情感色彩,它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作曲家就利用这一特征,来写作表现各种各样情绪的旋律。例如贝多芬(Beethoven)第五交响曲末乐章的开始部分:谱例一: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末乐章主题曲例一: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末乐章主题它的旋律是有主和弦分解而成的号角音调,棱角分明,具有英雄气概。这种旋律特性是贝多芬的一个鲜明的标志,是他的个性语言。再举一个例子,这是柴科夫斯基(Chaikovsky)的第六"悲怆"交响曲的末乐章主题,以下行音调为主,听上去有如哭泣一般:谱例二: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末乐章曲例二: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末乐章用来描绘悲怆情感,这旋律是非常贴切的。而在这部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柴科夫斯基描写的是年轻时的奋斗,它的旋律则是另一种形态,高亢铿锵,富有阳刚之气的:谱例三: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三乐章曲例三: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三乐章这条旋律显示出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它也有类似于贝多芬的号角音调的特征。我们再来分析两条旋律,选自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这是受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故事启发而作的,讲述了一对相爱的年轻人因家族的仇恨不能结合,最终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剧中的两个主题就是"恨"与"爱"。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用生动的笔法描绘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谱例四: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主题1曲例四:《罗米欧与朱丽叶》主题1谱例五: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主题2曲例五:《罗米欧与朱丽叶》主题2显而易见,第一条旋律是用来描绘仇恨与斗争的,它棱角尖锐,音符短促,节奏十分不稳定;而第二条旋律舒展、歌唱性强,听上去很深情,可以想像它是描绘爱情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旋律与语言的密切关系,也由此得出结论:听者应该能够从作曲家的旋律中听明白他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在旋律中的表现是很鲜明的,不同的国家、民族又有不同的旋律特色,正如它的人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性一样。而且各个时代也有它自己的时代特征,比如我国的抗日歌曲,就反映了特定年代人们的思想感情。民歌和戏曲、说唱音乐,也有其旋律特色,京剧的高亢昂扬和江南越剧的委婉秀丽,是很有代表性的。在一部大型作品中,往往要用很多条性格不同的旋律,他们形成对比和发展,使音乐向前推进。比如前面提到的柴科夫斯基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两条主题旋律在后面都有发展,表现仇恨的、斗争的那一条旋律(曲例三)变得更加激烈、尖锐,爱情主题(曲例四)则变成了悲剧性的高潮,起到了催人泪下的效果。然而,那些不带文学性、描绘性标题的器乐曲(称之为"纯音乐")应该如何去理解呢?我们还是再举一个例子,这是莫扎特(Mozart)著名的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它的主题是由气息短促的、带点跳跃的音符组成的,副题则相对来说比较舒展,带有抒情的气质。谱例六:莫扎特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曲例六: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谱例七:莫扎特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副题:曲例七: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这就是构成第一乐章的两个主要素材,在音乐进行当中,它们发展、变化,并不时地还有新的素材加入进来,构成丰富多变的音乐洪流。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它的涌流,感觉到它的变化和不断的推进,就像我们可以感觉到在崎岖不平的河床上,河水的流动也是千姿百态一样。能够体会到这些运动的趣味和美感,就是理解了作曲家的意图了,至于它让人产生的联想,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当我们听得多了,对音乐的感受力会越来越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这时就会从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的快感。也许不久以后你就会从旋律中辨认出这是西方的浪漫主义还是巴罗克风格,辨认出这是巴赫还是贝多芬,是肖邦还是李斯特,或者,是我国云南民歌还是蒙族民歌。旋律,是通向音乐世界的一条小径。和声(harmony)是音乐创作中多声写作的一整套体系,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和弦组成的。首先来观察和声的基本单位--和弦(chord)。每一个和弦都由至少三个音组成,比如do,mi,sol,或者fa,la,do。谱例一:和弦do和mi之间的关系是三度,mi和sol之间也是三度,fa,la,do这三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也同样是三度,这就是西方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一个和弦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要一连串的和弦才能形成音乐。这些和弦本身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有机联系"。正如我们在前一节"调式和调性"中提到的,调式中的每一个音,都有着自身的位置,如主音、属音、下属音。和弦就是在这些音之上构成的,上例中的第一个和弦,如果把它看作是它建立在C大调的主音do上,那么它就是C大调主和弦。第二个和弦,如果也把它放在C大调里面来观察,它就是建立在下属音上的C大调下属和弦。这些和弦之间的连接是有逻辑的,专业术语叫做"和声进行"。和声理论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根据听觉上的美感归纳出来的。在长时间的实践中,人们对和声逻辑有了丰富的经验,使它在音乐中产生了种种美妙的效果。下面来听一首无伴奏合唱,请仔细体会各个声部同时发出的声音,构成了怎样的音响效果。这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Wagner)的歌剧《唐豪瑟》中的朝圣者合唱。通常我们只是注意到它的主旋律,也就是这里面的男高音声部,现在请把注意力地放在下面(即较低)的声部中,看看能否听出和声的变化(也就是一个又一个和弦的连接),这变化又是如何使音乐获得丰富的色彩并不断地向前推动的。曲例一:瓦格纳歌剧《唐豪瑟》中的《朝圣者的合唱》一条没有和声的旋律,就像一幅只用铅笔勾勒出轮廓的画一样,而和声,就像是着色,它为线条增添了色彩、光影、立体感。我们在前面说,和弦由至少三个音构成,这几个音之间是以三度音程叠置。仅是这种传统的由三个音构成的和弦就有好几种,因为三度本身就有大三度、小三度、增三度、减三度,它们构成的和弦就会有多种多样,比如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它们的音响效果是各不相同的。和弦还可以由的音构成,如四个音、五个音的等等。此外,和弦也可以不是三度叠置的,而是四度或者二度叠置的(像19世纪末的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就常常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如果把形形色色的和弦分个大致的类别,那就是和谐的与不和谐的两大类。在古典音乐中,和谐的声音占主要地位,不和谐的声音则是作为运动的"过程"出现,因为不和谐就是不稳定,它必须变得稳定才行,于是这不和谐到和谐的运动,就像不断的矛盾和统一一样,交替出现。在20世纪的许多作曲家手中,不和谐的和弦越来越多地成为主要成分,他们不追求音乐的稳定,而是追求一种强烈的冲突和矛盾,或者是新颖的、令人产生不寻常感觉的效果。这种音乐让听惯了古典音乐的人很不以为然,但它也有它自己独特的美感。下面请听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写于1966年的《安魂颂歌》中的一个段落《拯救我》,感受一下和刚才那首和谐宁静的合唱在和声上的区别。曲例二:斯特拉文斯基《安魂颂歌》中的《拯救我》这种以不和谐的和弦为主要成分的作品,具有不寻常的效果,它常常带有强烈的刺激感。下面再举一首器乐曲为例,这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引子,作曲家使用和谐与不和谐的交替,构成了一种张力,一种悲怆情感,请特别注意主旋律下面的背景,也就是和声:曲例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引子同一部作品的第二乐章则是以和谐的和弦为主的,它给人的感觉稳定、安详:曲例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乐章开头如果一首曲子从头至尾都是不和谐的和声,会让人感到紧张,而如果从头至尾都非常和谐,又会有缺乏推动力、缺乏色彩的感觉,就像一片平静的水域毫无波澜,没有微风掠过,也没有鱼儿划破水面一样。所以作曲家会在适当的时候,让和声变得不稳定不和谐。我们在欣赏时也许体会不到作曲家的良苦用心,但当我们突然觉得激动不安,或者感受到一丝忧郁、一种心灵的悸动时,这常常就是和声在发挥作用。音色(tone-colour)是指乐器或嗓音的音质。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某人的嗓子音色很美,或音色沙哑、独具个性。我们还会评价小提琴家或钢琴家"音色丰富多变",甜美或如洪钟般辉煌……等等。这些,都不包括在我们要讲的音色概念中,我们这里要说的音色,在中国的辞典里称作"音品"或"音质",即某种人声(如男高音、女高音)或某种乐器特有的声音种类。以人声来说,女高音嘹亮柔美,男高音挺拔高亢,女中音比较暗一些,浑厚而温暖,男中、男低音则是庄重厚实,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乐器的音色种类就更丰富了,小提琴的纤柔灵巧,大提琴的深沉醇厚,双簧管的优雅甘美,小号的英雄气概等等……。作曲家对于音色的运用非常讲究,这些各种各样的声音特质对他们来说,就象是画家手中的色彩一样,会令他们的旋律、和声、节奏、力度产生鲜明的效果。每一种音色都有着特殊的意味。假设你要写一首描写男子汉英雄形象的进行曲,你不大可能选择小提琴、长笛、双簧管这一类音色纤柔的的乐器,而是会考虑响亮有力的铜管,如小号、长号。再假如,要写一首表达缠绵爱情的乐曲,定音鼓、大镲肯定是不行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色有着特别的表现力。音色还有模仿的作用。如模仿暴风雨,我们需要强烈的音色,而微风吹拂,则要用柔和的音色。法国作曲家圣-桑(Saint-Saens)在他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中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动物的形象,其中的"大象"一曲是用乐队的低音区来描绘大象的笨重,音色则是声音粗拙的倍大提琴。曲例一:圣-桑《动物狂欢节》中《大象圆舞曲》倍大提琴的音色对大象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乐队中的低音乐器还有其他种类,如大号、低音单簧管、大管,但它们都比不上倍大提琴合适,因为大号的声音较硬,有一种冷冰冰的威慑力,低音单簧管和大管又嫌淡薄了点,不像是大象那粗壮的体态和沉重的舞步。木管乐器中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常常被用来描绘大自然,因为它们的音色犹如鸟儿的鸣啭,或者是田园牧笛。贝多芬在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末尾用木管所写的一段模仿鸟儿歌声的音乐,非常逼真:曲例二: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末尾贝多芬在这里用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来模仿描绘鸟儿的歌唱,其明亮、轻盈的声音会使人立即联想到可爱的小鸟和美丽的大自然风光。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暴风雨",贝多芬先让小提琴奏出短促的音符和嗖嗖凉风似的短促动机,倍大提琴则在低音区奏震音,这隆隆的声音就像远处的滚雷,然后,木管和定音鼓加入进来,力度逐渐增强,突然间铜管咆哮起来,定音鼓重重地捶击,毫无疑问,"暴风雨"降临了。贝多芬在这里动用了整个管弦乐队的能量。曲例三: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暴风雨"开头这部作品的第五乐章标题是"牧歌,暴风雨过后的感恩心情"。贝多芬先用单簧管那鸟儿歌声般的声音,宣告雨过天晴,大地恢复了宁静安详。圆号的呼应像远处群山的回声,又象是猎人们重又吹起了猎号。之后小提琴以明亮的声音唱起感恩之歌,表达了作曲家发自内心的幸福和赞美之情。这条旋律越来越明亮,情绪越来越饱满,高潮处加用了铜管辉煌的音色。曲例四: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五乐章的开头每一种乐器或人声种类都有它特定的表情意义和描绘功能,或者说特定的音色。但作曲家不会满足于这些"原色",他们要使各种音色加以混合,要用不同的演奏法对音色进行改变,以此来扩大音色的种类和表现力。这种技巧就叫做配器(orchestration)。作曲家们必须精通配器法,熟悉各种乐器搭配出来的效果。如长笛与大管齐奏,会使大管暗淡的音色镀上一层银光;又如三角铁在某处轻轻敲几下,会增添一种闪闪发光的感觉;定音鼓滚奏的时候,让大镲也轻轻震动,它会为定音鼓浑厚朦胧的声音带来一层金属般的光泽……除了乐器不同种类的结合,使用乐器数目的多少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一把小提琴的独奏与全部小提琴声部(一个乐队里通常会有二十把左右的小提琴)的齐奏,所获得的音色肯定是不一样的。演奏法(每种乐器的演奏技法)与音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乐器刚刚发明的时候,演奏技法很简单,但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演奏技法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这些演奏法会使一件乐器获得多种音色。以小提琴为例,它可以是长线条的连弓演奏,其效果是歌唱性的,它还可以用双弦技巧,即一弓同时拉奏两个音,这种类似于二重唱的声音自然比较丰满,它还可以是短促的跳弓,即让琴弓在弦上轻轻地跳跃着拉奏,弓与弦之间的接触十分短暂,这可以获得轻盈活泼的声音。或者还可以不用弓子,而是用手指拨奏琴弦,获得弹拨乐器特有的颗粒性音响效果。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Paganini)在演奏技巧上的创新,使这件古老的乐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魅力。我们选他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中的几个片段来领略不同演奏法带来的各种音色:曲例五: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1曲例六: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2曲例七: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3曲例八: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4曲例九: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10混合音色和演奏法可以使原本有限的音色变得无限丰富,而新的乐器还在音乐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涌现,如20世纪高科技的产物"电子合成器"(synthesizer),是一种依靠电子技术发声的乐器,不仅可以模仿乐器和人声,还能做出想象中的太空神秘的声音,战场上的声响,门窗破碎和狂风呼啸等等,只要想象得出来,几乎都可以实现。在影视作品中,电子合成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曲例十:马斯卡尼《乡村骑士》中的间奏曲片段作曲家常常将电子合成器与管弦乐队配合使用,使整个音响既有亲切和真实感,同时又有一种空灵、神秘的效果,会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曲例十一:CD唱片《神秘园》选曲前面着重介绍了音色在表现特定情绪、描绘形象方面的作用,实际上更为常见的是作曲家纯粹从音响的变化、对比角度来运用音色,尤其在较长大的作品中,音色的变化更是频繁、丰富。它起着结构上的对比、推进以及形成对称等等作用,这将在我们欣赏经验的不断提高中体会到。我们常常会听到"调式"和"调性"这样的音乐术语,比如A大调钢琴协奏曲、g小调交响曲等等,但这个"调"的概念却最不容易理解,比起节奏、旋律来说,它离我们的听觉感受似乎是最远的。但是在音乐中,这个要素又无所不在,所以我们还是要在理论的帮助下,尽可能的了解它、感知它。
本文标题: 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会对韵的感受产生影响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0245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请问“风月平章易,山林去就轻”是什么意思想找一首诗
    Top